唐緣之所以沒有點評的原因,除了決戰的兩人,其實都可視為道門中人外,亦是因為張道吉依舊沒打算現出全力。


    他在麵對邪劍老祖時,召的是靈官第一的王靈官,在對陣清平真君時,卻隻是喚了一位六甲神。


    這位龍虎山大天師想的和唐緣一樣,隻要佛魔兩教並未取勝,便算是達成了目標,道門不必苛求第一。


    羅浮若勝,從某種意義而言反倒更好。


    張道吉同樣察覺到了末劫將至的改變,道門如舊奉行的那套不能說是落後,但亦需加入新的理論。


    以羅浮為引,反逼道門進行改變,看起來該是一次不錯的嚐試。


    所以,此戰的結果早已注定……


    清平真君在艱難的破開張道吉的拘靈遣將之後,便得了此番九州法會四衰境的頭名。


    除去張道吉和唐緣兩人之外,所有人沒想到會是如此結果。


    不過,清平真君亦是積年地仙,實力足夠,交友甚廣,眾修也不好當麵議論。


    即便是魔佛兩教那邊,或許是因為道門未勝的緣故,同樣沒說什麽怪話。


    就在這略顯詭異的氛圍下,清平真君成為了最大贏家。


    一個資源豐厚的中千世界,對羅浮宗而言,幾可說是足以挽救宗門的巨大機緣了。


    然而清平真君也同樣感受到了有一股詭異的暗流正在此番法會湧動。


    雖不知三教在作何博弈,但清平真君清楚,自己能夠取勝,必然是這番博弈的結果。


    四衰之戰草草結束之後,便是五衰論戰。


    參加此次法會的五衰天仙,總計也不過七人而已,隻需三輪便可決出勝負。


    除去三教之外,隻有妖族的那位窮奇國主是五衰之境,而它又正好在第一輪抽到了輪空簽。


    因此這第一輪交戰,便立場分明,有劍拔弩張之感。


    上清宗無名道人對九幽道九淵天魔。


    太清宗玄真子對極樂淨土慧寂禪師。


    血海道桑蟬天魔對佛門珈藍寺的老僧。


    雖然看起來四衰地仙和五衰天仙之間,差的隻是元神境的一個小境界。


    但就是這小小的道心之衰,卻讓兩境之隔,猶如天淵。


    天仙可稱大能。


    地仙,人仙便隻是仙人而已。


    也正因如此,昔年無名道人突破道心之衰,成就天仙之後,才壓的魔門抬不起頭,導致諸多謀劃,都是功敗垂成。


    甚至因為無名道人的存在,魔教聯合佛門否決了九州法會元神之比的選項。


    此次法會是五帝世家退場之後便已定好之事,隻是中間又橫生了幾番波折。


    而最終,亦是魔佛兩教更弦易轍,又定下了金丹,陰神,陽神,元神四境皆比的路數。


    唐緣本以為,隻是血海九幽兩道亦有五衰老天魔如桑蟬,蓮台蘇醒。


    亦或九淵天魔突破,讓他們有了在元神境得勝的信心而已。


    可如今從那位突然蹦出來的少年天魔來看,這其中還有蹊蹺。


    魔門做的諸多謀劃,必然和這位脫不開幹係。


    無需知道具體是哪些謀劃。


    隻從他通曉唐緣的前塵之事,亦或甫一出手,便將金蛟剪掉離出了地仙界之外。


    都足以說明這位少年天魔絕對是如今地仙界的最大變數。


    不過由於敵暗我明的緣故,唐緣隻能主動去引爆其中陷阱,再做其他打算……就如此番九州法會。


    雖然還不知道魔教究竟是何策略,但唐緣可以肯定,此番九州法會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尤其是魔門小輩之比落敗,而道門四衰之戰又勝得如此輕易,三教氣運已然生變之後,也使唐緣更加篤定了自己的推斷。


    前兩番比較未出全力,隻能說明他們將準備都放在了最後的大逃殺之上了。


    要不然如何解釋這一切,這兩教總不會是隻為送溫暖而來的吧。


    接下來的的五衰之戰,同樣證實了唐緣所想。


    整場戰鬥看下來,九淵天魔的求勝之心並不強烈。


    或許是因為他本就難敵無名道人的緣故。


    被老道士的一柄殺劍,追的隻能四處逃竄,從始至終,都沒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攻。


    雖然神通使的花裏胡哨,森然魔氣,遮天蔽日,席卷一切,甚至將整個紫霄天都化為了九幽鬼蜮。


    哪怕是尋常真仙看了,也都駭然不已,心生怖意。


    可隻有少數人看出了其中詭異,九淵天魔的氣勢最強,卻顯得太過彌散,無名老道劍光所至之處,九淵天魔隻餘潰敗退讓這一個選項。


    而第二戰的進展,亦是如此。


    玄真子在百招之內,便十分輕易的拿下了慧寂禪師。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垂立於玄真子頭上,垂落的道道玄黃之氣,猶如旒冕,萬法不加其身。


    哪怕慧寂老和尚,現出了已然完備的八臂法身。


    依舊破不開這天下第一的防禦靈寶,最終投子認負。


    看起來好似沒什麽問題,但唐緣知道,他同樣沒盡全力,甚至連三成實力都未顯露。


    四衰之戰本就詭異,而這五衰之戰更像是在走過場一般。


    要知道,此番法會可是涉及了三教的氣運之爭,怎會如此草率。


    唐緣心中不斷思索著種種可能性,揣測魔門的意圖。


    此時張道吉亦是眉頭微皺的走了過來,顯然是他也看出了兩教行為的詭異之處。


    “唐宗主覺得彼輩究竟有何謀劃?怎麽看起來卻是一副要將未來千年的氣運大勢,拱手相讓的態勢。”


    “莫非魔道有什麽秘法,需要先削弱自己的運勢,方才能發動的?”張道吉疑惑問道。


    氣運之道向來飄渺,除去皇朝氣運尚且容易把握之外,餘者皆難尋脈絡。


    說透徹些,所謂氣運便是世界衍化之趨勢,小到一人一家,大至一國一族,天下萬物,無一不囊括其中。


    所以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麽可以掌控氣運的神通。


    無非是順勢而為,以及逆勢而行這兩種利用氣運的方法而已。


    就如若想亡滅一朝氣運,便可壞其君主之明智,亂其朝綱之清明,以奸替賢,致使法紀全無,朝綱崩壞,以致民不聊生,烽煙四起。


    皇朝氣運便會一瀉千裏。


    而衰落的氣運,又會反作於皇朝身上,引爆更多問題,最終被新朝所取代。


    就連昔日的封神之戰,女媧娘娘亦需先禍亂天商之朝綱,方可壞其運道,而非憑空削減天商氣運。


    所以,如此看來,魔教所為的確是想要削減自身氣運。


    可唐緣卻猜不出彼輩費盡心機,也要減少自身氣運,到底所圖為何?


    總不會是嫌棄末劫來臨之時,魔道大興的運勢太過濃烈,想著削弱自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了魔君的我想轉係去道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貓泡泡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貓泡泡澡並收藏當了魔君的我想轉係去道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