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p>


    “陛下,微臣願意以身作則,帶領唐家加入到西域通商一事中!”</p>


    王之遜在官位上落後唐丞相一步,說出來的話也因此被壓了一頭。</p>


    關鍵是。</p>


    誰也沒有想到,數百年來隻走仕途官路的唐丞相,身為唐氏一門的家主,居然開始走起了商道。</p>


    這讓本來打算趁著無人應聲之際,凸顯出自己效忠陛下的王之遜,頓時感覺到了唐丞相的雞賊之處。</p>


    “陛下……”</p>


    “陛下!”</p>


    這次,不等唐丞相再次開口,王之遜也顧不得欲揚先抑的套路,急忙表態。</p>


    “我王氏一族雖隻有一些鋪麵和田莊,家中無甚積餘,但也願意拿出二十萬兩,引進試種西域的農作物,譬如棉花。”</p>


    二十萬兩對於那些巨賈之家來說,擠擠還是有的。</p>


    可對於像王氏一族這樣根深葉茂的大家族來說,家底厚實,拿一件珍藏可能會價值連城。</p>


    但一下子拿出二十萬兩的流動現銀,無異於接下來的半年甚至一年內,在下次收成分紅發到各府手裏前,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p>


    王耀東等人根本不知道王之遜會作出這樣的決定。</p>


    對於“棉花”一物,他們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p>


    眼見王之遜為了穩固在天子中的地位,要讓他們跟著受罪,心裏直犯嘀咕。</p>


    這二十萬兩會不會打了水漂?</p>


    “哈哈哈,還得是王愛卿忠心耿耿,願意為朕去冒險一試,隻是……這棉花的種植,朕已許給了皇後,讓秦家在旁輔助,王愛卿不妨退朝後,來禦書房與朕和秦愛卿、唐愛卿等共同商議,你想做何買賣?”</p>


    棉花由皇後和秦家承包了?</p>


    天子的話,頓時讓一些想要出頭嚐試的朝臣們,都打消了這個念頭。</p>


    不愧是皇商秦家,棉花種植被皇族和秦家把控住,回頭便不再依賴對西域的輸入。</p>


    而在西域的那些產物裏,朝中大多數人最看重的還是棉花帶來的利益。</p>


    那些京城商會的商戶們願意拿錢給秦家做嫁衣。</p>


    他們可沒這麽闊氣!</p>


    “除了唐愛卿和王愛卿,哪位愛卿還願意助大乾商行一臂之力?”</p>


    天子不急不慢地開口。</p>


    有了小冊子帶來的底氣。</p>


    朝中眾臣有人掏錢無人掏錢都沒關係。</p>


    隻是醜話得說在前頭。</p>


    等到各種產業的發展模式穩定下來,當官的再想從經商的手裏奪下西域相關的產業……可別怪他不留情麵!</p>


    “陛下,我隴西肖氏雖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但願意捐五萬兩作為軍需,另外,我肖家有五萬畝良田,無論是旱田還是水田都有之,願意當作隴西一帶的推廣試種田,隻望能夠為陛下和百姓們出一份力。”</p>


    文官隊尾走出一人。</p>


    正是肖氏家主、肖長青的大哥肖長勝。</p>


    天子聽出肖長勝這是單純地表示支持不怎麽求回報,想到隴西肖氏自開朝以來,便是這種做派。</p>


    偏偏十年前卷入那件案子裏……好在如今肖家起複後,依舊不忘初心。</p>


    他也不能虧了肖家。</p>


    肖家習慣了過清苦日子,可隨著肖家越來越壯大,花錢的地方可少不了。</p>


    身為大乾的天子不給肖家錢花,難道還想讓別國搶了這個機會?</p>


    “肖愛卿既有此心,散朝後一並前來商議。”</p>


    天子也未當麵表示如何給肖家機會。</p>


    又掃了一圈下麵的諸位朝臣。</p>


    在肖家的帶動下,又有幾個朝臣願意捐銀捐地表示支持。</p>


    雖說投入不多,但也算是全了天子的麵子。</p>


    “好了,參與通商的事散朝後再議,既然通商一事已經落定,從臣便替朕想想,可有合適人選出使西域各國,說服他們與我大乾互通商市?”</p>


    先定事,再確定合適的人選。</p>


    接下來隻需要挑個良辰吉日往西行便可。</p>


    方才天子還說諸事未定,如今便讓他們舉薦人選。</p>


    文武百官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定是小冊子上的內容,給了天子當機立斷的決心。</p>


    也就是說!</p>


    他們剛才錯失了跟著天子一起大發橫財的機會?</p>


    “愛卿們可有想要舉薦的人選?”</p>


    天子見下麵反應各異,就是無人開口,又忍不住詢問了一遍。</p>


    他知道。</p>


    出使西域是一件苦差事,還有可能走了數年、十數年卻無功而返。</p>


    這對於培養一個優秀子弟要花費不少銀錢和時間的名門望族們來講,是一個賠本的買賣。</p>


    好在,他早有人選……</p>


    “陛下,臣想舉薦臣的侄子王耀謙。”</p>


    轟!</p>


    此話一出,剛才還心思各異的朝臣們,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p>


    副丞相這腦袋是讓驢踢了嗎?</p>


    王耀謙可是明年春闈必中三甲的熱選,此時舉薦當作商使,就算路途順當,一來一去都要一年。</p>


    看天子如此急切的樣子,拖不到明年三月,可能在家過了年就準備妥當就要出發。</p>


    三甲與商使比較起來,孰輕孰重,一眼便知。</p>


    “王愛卿,此事非同小可,你與你侄子可商量過了?”</p>


    天子也嚇了一跳。</p>


    他還當王之遜想舉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王氏子弟搏一把功勞。</p>


    沒想到,王之遜竟把親自培養起來的王氏下任當家都舉薦出來了。</p>


    “陛下有所不知,就算唐市監沒有提出與西域通商,臣認為待到北境戰事平定,也必須增加與鄰國的交流。”</p>


    “臣的侄子王耀謙雖是文人出身,但君子六藝也不假,能夠扛得住西域的風沙,再加上他如今已不再是皇家夫子,閑來無事去西域諸國轉轉,曆練一番,也能夠為天下文人們做個幹實事的表率。”</p>


    </p>


    王之遜說起正事來,沒有半分私心的樣子,令天子有所動容。</p>


    但是。</p>


    天子想到王耀謙的本事和自己的安排有所衝突,隻能沉吟著開口。</p>


    “愛卿你說得對,你想讓王二公子擔任何職?”</p>


    天子話剛說完,不等王之遜開口,便搶先說著。</p>


    “正使之位,朕心中已有合適的人選了,不知王二公子可願意屈居副使之位?”</p>


    “……”</p>


    王之遜似乎沒有想過,還會有人與他相爭這種受累不討好的差事,神情微愕。</p>


    緊跟著,他眼角餘光如利箭地朝著唐丞相看去。</p>


    “陛下,此去西域路途遙遠,艱難險阻不亞於上刀山下火海,不知這位正使人選是何人?可做好了準備?”</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乘風鵬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乘風鵬本尊並收藏大乾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