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到這裏,幾位訪客的心思其實早就飛走了,羅柴德提議道:“也不要隻看農場了,你們的木薯食品加工廠,還有樹柴油的加工應用產業鏈,能否也讓我們開開眼界?”


    其實他想看的就是樹柴油,但也不好意思表現得太直接,所以把木薯加工廠也捎上了。


    崔婉赫:“不要著急,明天的行程,就是上午參觀新田鎮、下午參觀高橋鎮,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


    風自賓解釋道:“歡想實業最早的木薯食品加工廠就建在新田鎮,那裏如今已改造成示範參觀項目。至於樹柴油示範產業園,在高橋鎮,也歡迎各界人士參觀。”


    眼看天色已晚,崔婉赫打了個電話,騎著駱駝在前麵引路,離開了農場區域來到了公路旁。那裏已經有人等著了,自有專人將駱駝接過去。


    他們上了一輛中巴車,天黑前到達了三湖鎮。


    三湖鎮不在歡想特邦境內,而在班達市的西郊,早年曾被蕭光三兄弟占據並經營,基礎打得非常好,是班達市周邊難得的風光寶地。


    它如今就像歡想特邦的一塊飛地,因為整個鎮子包括周邊,總計兩百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包括上麵的建築、農田,都是歡想實業的資產。


    鎮中的歡想園,就是養元術總中心駐地。曼曼仍是養元術總中心主任,但她如今坐鎮碧空湖,扶風園中的日常工作則由六級導師莫棄主持。


    莫棄也是原定風潭弟子,如今五境圓滿修為。他和蕭光都是養元穀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蕭總長這些年主要都待在養元穀,而莫棄則像一塊多功能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莫棄請客,幾人就在鎮上的三湖酒樓吃的晚飯,以潮汕菜為主的東國特色融合菜肴,難得的是所用食材都是當地出產。


    當晚入住歡想園中的客舍,這裏的麵積不小,原本就設計成景觀園林,更有一座法陣籠罩。


    該法陣是蕭光、郎校民、司馬值三兄弟花了近二十年時間布置並逐步完善的,最早用的陣樞就是扶風盤,那時候還叫定風盤。


    後來三位老人家讓華真行將扶風盤取走,另行打造了仙家洞天養元穀。至於這裏嘛,墨大爺又祭煉了一個盤子……保留了原先的法陣。


    飯後參觀扶風園,莫棄向訪客簡單介紹了養元術中心的曆史沿革以及工作職能。


    它與國際養元術協會不一樣,是隸屬養元穀的內部機構,主要任務就是為養雲穀培養與發掘新弟子,相當於傳統宗門中的傳功堂。


    克蒂亞如今也是養元穀弟子,當然要了解宗門中至關重要的機構。傳統的修行傳承宗門,甚至包括岡比斯庭,其傳承方式都是師長行遊各地,觀察、篩選並考驗傳人。


    養元穀則不然,通過各地設立的養元術中心,在其可輻射的範圍內,來了個有教無類、應收盡收。導師們不必行走各地是尋找傳人,完全是另一種“笨”思路。


    不是每個人都具備修行資質,大部分人都無法修行入門,但普通人修煉養元術同樣可延年益壽,而且隻要基數足夠大,則總有人能達到宗門弟子的要求……


    次日他們再從三湖鎮出發,乘車趕往農墾區的新田鎮。農墾區其實是一個舊稱呼了,如今正式更名為非索港市,而原非索港市則更名為夏爾市。


    新非索港的規劃全圖,下轄天河、新田、高橋、羅湖、連海、掩月六鎮,其中新田鎮建設時間最早,如今已是一個基本發展成熟的小鎮。


    歡想實業項目一部最早建立的木薯食品加工廠,經過多次技術改造以及裝修升級,已被專門打造成一個參觀展示項目。


    生產車間參觀區單向通行,對全社會開放,不需要買票,無論是外地的遊客還是附近的居民,隻要感興趣都可以去逛。


    裏麵整潔幹淨,有空調、除塵、降噪等各種設施,可以隔著欄杆與玻璃,近距離參觀剛采收來的木薯從進入投料口到加工成木薯熟粉的全工藝過程。


    整個參觀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生產車間,而第二部分最熱鬧,看上去居然像是一條人群熙熙攘攘的美食街,而實際上它也真是一條美食街!


    從生產車間出來就是一條開放式的街道,街道兩旁是各種店麵,經營品種包括桂花元宵、炸腰子餅、餛飩、餃子、包子、甚至還有珍珠奶茶店。


    其中最具特色的美食是麵,抻麵、拉麵、切麵、刀削麵……這是製作手法,煮麵、炒麵、拌麵、油潑麵……這是烹飪手法,至於各種配菜、澆頭、打鹵、醬料,更是琳琅滿目。


    想當年洛克在非索港投資開了五家麵館,當地很多人還發起了一項打卡刷麵活動,每天嚐一碗不同的麵條,據不完全統計主要打卡項目有三十一款麵條。


    如今新田鎮的這條美食街,顯然就是受到了這個曆史典故的啟發,集中重現了那樣的場景,廚師們現場製作並售賣各自所擅長的麵。


    這裏也成了很多本地人都喜歡逛的地方,不是為了參觀就是為了吃飯。這條街上的美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所用食材都是當地出產的木薯粉。


    有了這個參觀項目,眾人午飯也不用去別處了,就在美食街上解決,看中什麽都可以嚐一份……克蒂亞公主離開時直打嗝,還好在種氣氛下也不必時刻端著儀態。


    參觀區的第三部分,是美食街盡頭一個很大的展示廳,裏麵有各種文字與圖版,介紹了歡想實業在木薯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所取得的各種成就,還有各種美食。


    看見介紹想品嚐則很方便,出門就可以去美食街。假如想帶走怎麽辦?這裏還陳列了很多包裝好的半加工成品,既展示也出售,有點像很多地方的旅遊商店。


    克蒂亞一時興起,買了不少東西,裝滿了一個紙箱。馬台山看得直皺眉,但也隻能暗自苦笑搖頭,並沒有再多嘴說什麽。


    羅柴德則陪著公主也買了兩大紙箱,連看都沒仔細看,反正克蒂亞買了什麽,他就跟著買下雙份同樣的。


    這些東西都不需要他們自已隨身帶著,自有接待人員幫著收起。從這裏出來,下一站的行程安排要乘坐輕軌,為了抄近路,崔婉赫領著他們特意穿過了一片生活區。


    風自賓昨天講了一個現實中的故事,關於新田鎮的居民在生活區中種菜的情況,今天崔婉赫就領他們實地來看了。


    這裏是歡想實業在此地最早建設的居民區,居民主要就在附近的各機構任職,有點類似於東國七、八十年代的家屬大院,雷雲錦如今就住在這裏。


    建造這一帶的居民區時,華真行親自參與了設計,也聽從了很多東國援建者的建議。當時他還沒去過方外聯盟總部的境湖市南沚小區,但設計方案卻與南沚小區有些不謀而合。


    聯排式二層小樓,每戶人家的二樓都有一個麵積比較大的露台,很多人家支著長短粗細不同的竹篙,用以晾曬各種東西。


    屋子前方有個小前院,廚房就在前院裏,與正屋之間有挑簷連接,下雨天往來也很方便。這種廚房與正屋不連在一起的設計,隻有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才合適。


    幾裏國四季氣溫都不寒冷,新田鎮的空氣也很好,所以很多人家都習慣將餐桌擺在院子裏露天吃飯,下雨的時候就搭個涼棚。


    可折疊式的防雨布竹骨四腳或六腳輕便涼棚,供銷社有售,算是一種當地特色的商品了,堪稱物美價廉,幾乎是專為這種需求設計,當然也可以用於野外露營。


    每戶人家後麵都有一塊空地,麵積九十平左右,按生活區的規定不得做成全封閉區域,隻用不遮擋視線的樹籬或矮牆簡單圈出來,大多數人家都種了菜,各種菜。


    一行人從生活區穿過時,崔婉赫還遇到一個熟人,原東國援建項目工程部的技術員李向平,現在已經是一名很出色的工程師了。


    其實華真行與李向平更熟,但他現在是以風自賓的麵目與身份出現的。所以李向平沒認出來,先與崔婉赫打招呼。


    李工今天輪休,正在後院搞園藝,很熱情地隔著籬笆給每人扔了一顆鐵蛋西紅柿。崔婉赫擺手說不要,可是李工非得給,扔都扔過來了,也就隻好接了。


    番茄是現摘的,皮還有點青好像沒熟透,但李工說這樣就是最可口的。咬一口果然酸甜多汁,番茄味十分濃鬱,就當餐後水果了。


    克蒂亞感歎從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番茄,風自賓則笑著問她,有多久沒有像這樣拿著一顆剛摘的番茄直接啃了?克蒂亞則回答從來沒有過,這是第一次,然後大家都笑了。


    笑聲中,他們又從一戶人家的後院外走過。這家後院很有特點,一左一右的兩個角落各種了一棵灌木,長滿了火紅色尖錐狀豎起的果子,遠看就像一樹火苗。


    樹上開的是小白花,再點綴著這樣的果實,還真有火樹銀花的感覺。


    院子裏有位男子在涼棚裏坐著喝茶刷手機,隔壁後院有個女子的聲音道:“馬哥,摘你家幾顆小海椒,做個蘸水。”


    馬哥:“不用客氣,用得著就摘,樹上多得是呢……你們黔州人頓頓飯都離不開蘸水呀。”


    女子:“可不是嘛,從小就習慣了!我家新鮮的絲瓜給你摘兩根,拿去晚上做個湯。”


    馬哥:“別,絲瓜別著急摘,我家什麽時候想吃現問你要好了。”


    那女子隔著竹籬伸手,摘了七、八枚紅豔豔的小辣椒。原來那株火樹銀花,其實是一樹相當高大的辣椒樹,長滿了朝天椒。


    這時又一名女子走進院子道:“小劉啊,要用海椒就盡管摘,不用每次都跟你馬哥打招呼。”


    小劉笑道:“謝謝王姐。”說完就轉身回屋了。


    王姐則大聲道:“叫什麽王姐,咱倆同一個月生日,說多少遍了,叫嫂子!”然後又低頭衝馬哥道,“家裏亂七八糟的,你就有閑心在這兒刷手機,快回去幫著收拾。”


    馬哥揣起手機起身道:“好不容易休個假,也不讓人消停一會兒,家裏不挺幹淨的嗎?”


    王姐:“今個天好,有些東西都要翻出來,掛陽台上曬曬。”


    馬哥:“現在這季節,哪天不好?這都下午了,才想起來曬東西?”


    王姐:“上午你也沒幫忙啊!”


    馬哥:“上午你也沒想起來這出啊。”


    王姐:“啥事都要我想啊,你幹嘛的?少廢話,快回去幹活!”


    待幾人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崔婉赫問克蒂亞道:“剛才你看出什麽了嗎?”


    崔婉赫不僅是一名接待人員,在克蒂亞排入養元穀前後,她也充當了修行指導老師的角色。所以克蒂亞下意識地就以為崔婉赫在考她,沉吟著答道——


    “那兩棵辣椒樹很罕見,樹齡已經有五年了。以這裏的天然氣候,有些辣椒品種確實可以越冬,如果培育修剪得好,也能長成多年生灌木。


    但那兩株辣椒的長勢特別好,應該有人以養元術常年培護。那位馬哥應該是一名養元師,而且至少是一名四級養元術導師……”


    克蒂亞好歹也是一名四級養元術導師,判斷一株普通植物的生長年限隻是基本功,她還看出了那兩株辣椒樹的特異之處。


    雖然修士不可能把修為寫在腦門上,但那位馬哥的神氣生機還是有跡可循的,顯然是修煉養元術有成,甚至都不止是三級養元師,可能至少是一名四級養元術導師。


    崔婉赫點頭道:“很好,很好,你基本都說對了,還有呢?”


    克蒂亞:“還有啥?我可能觀察得不夠仔細,請您指點!”


    崔婉赫嘿嘿笑道:“那個姓馬的男人,名字叫馬元魁,東國農大碩士,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跟著導師參與了柴油樹項目。


    而他的導師搞這個項目已經有好多年了,始終沒有大進展。搞農科嘛,誰都知道太花時間了,一次試驗周期往往都要以年計算。


    他畢業的時候,恰好歡想實業將這個科研項目整體收購了,將他的導師也請了過來。馬元魁跟著導師一起來到了新田鎮,也在農科院工作。


    前段時間他很辛苦,因為樹柴油項目到了成果突破階段,最近幾天終於能休個假了,所以在家伺弄小辣椒呢。


    他媳婦叫王芸香,和他是同鄉,比他小五歲,當初是別人介紹的。


    我聽說王芸香剛開始還沒看上他,後來馬元魁說能幫她安排工作,還是在大型海外跨國集團任職,有五險一金和勞保的,這才同意了,然後就到了新田鎮。


    剛來的那兩年,他們經常吵架,因為馬元魁參加的研究項目始終沒什麽起色,職級待遇啥的,好像也沒有周圍幾戶鄰居升得快,比有些鄰居更差得遠。


    所以王芸香總在家裏罵男人沒出息,總之是有比較才有不滿嘛。過了兩年倒也漸漸消停了,因為馬元魁修煉養元術入門,直至成為四級養元術導師,待遇職級也上來了。


    目前已經長成的三萬棵樹柴油試驗株,其中有不少就是馬元魁親手培育的。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問題,王芸香現在倒是不嫌馬元魁沒出息了,開始擔心起馬元魁不聽話或者不老實……難道你剛才就沒看出點什麽來嗎?”


    克蒂亞很無奈地歎了口氣道:“這些情況,您不說我怎麽會知道?”


    崔婉赫:“隔壁的小劉,是搞土壤研究的博士,如今也是養元穀弟子,三級養元師。


    她父親是路橋工程師,早年也參加了幾裏國援建項目,後來就留在了這裏。她畢業後先在房關發展工作了一年,是去年才轉調到這裏的。


    剛才王芸香好像吃醋了,很不喜歡馬元奎單獨和小劉說話。否則就是摘幾根小辣椒的事,馬元魁說話時連頭都沒抬,她實在用不著特意跑出來接茬,還把人叫回去了。


    這你難道都沒看出來嗎?”


    這番話令旁邊幾位都有點傻眼,一時都不知該怎麽接茬。風自賓苦笑道:“崔部長,你這麽能八卦,幹脆就去編故事得了。”


    崔婉赫:“這工作我也幹過呀,當年幾裏國最受歡迎的一出街頭劇《放下你的刀子》,主要編劇之一就是我!”


    馬台山皺眉道:“《放下你的刀子》,這劇目咋聽著這麽耳熟?”


    風自賓解釋道:“東國革命時期,有一部革命舞台劇叫《放下你的鞭子》,經常在街頭做宣傳演出,想必豪斯先生也聽說過。我們這出劇,就有所借鑒。”


    克蒂亞:“有機會的話,真想好好欣賞。”


    崔婉赫:“有街頭演出的錄像資料,很多個版本很多種演繹方式,回頭我把鏈接發給你。”


    然而她的八卦精神還沒完,接著又問道,“小克,一路走來,結合我剛才介紹的情況,你真的就沒看出別的什麽嗎?”


    克蒂亞公主殿下居然變成小克了,但這稱呼也沒錯,她自已起的東國名就姓克,假如以養元穀弟子的身份,崔婉赫叫她一聲小克,不僅順理成章還顯得很親切。


    小克方才以為崔姐想考她,結果是崔姐在嗑八卦,此刻剛以為崔姐在八卦,結果又發現崔姐居然是真的要考考她,否則也不會這麽反複提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想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公子勝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公子勝治並收藏歡想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