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縣和東萊位於北海的西南和東北,正好屬於地圖上的掉角位置。
“該死,當初為什麽選了劇縣縣令這個位置,真是腦袋裏有個坑。”騎著毛驢飛奔,張平在心裏埋怨自己不專業。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時選擇劇縣的理由是因為劇縣在青州腹地,可以更好的收編青州的黃巾,且劇縣離充州豫州和冀州都不是很遠,以後爭起地盤也方便很多。
東萊作為北海最東邊的縣,背後靠著渤海,遭受黃巾侵擾程度最為輕微。
“張先生,咱們去東萊幹什麽?”路上幾個隨行保護張平的士卒問道。
“找個人。”坐在四平八穩的毛驢上,張平隨口回答一句,目不轉睛地盯著虛擬投影觀看。
這次投影裏播放的是蘇秦遊說秦惠文王,不得不說蘇秦選擇遊說對象的眼界非常高。
首先遊說的是天子周顯王,這次遊說的又是實力最強的秦惠文王,若不是秦惠文王剛殺了變法的商鞅,很有可能會采納蘇秦兼並六國稱帝而治的策略。
看著再次遊說失敗的蘇秦,張平忍不住為他默哀起來。
沒辦法,秦惠文王有霸主之姿,整場談話的節奏又沒有落到蘇秦的手裏,說是談話倒不如說是問答。
看完這次失敗的遊說,張平忍不住想要看看蘇秦合縱六國抗秦時意氣風發的樣子。
隻是飯要一口一口吃,投影也要一集一集的看,以培養為主的係統以水平不夠為由,不允許張平跳集觀看後麵的東西。
“張先生,前方便是東萊縣了。”剛退出投影,張平便聽見一個熟悉地形的士卒呼喊。
“進城。”看著漸近的縣城,張平臉上露出欣喜,心道,東萊太史慈我張平看上了,什麽孔融孫策,都給我站遠一些。
“不對,有情況。”來到縣城門口,一個老兵臉色一變,抬手阻止張平等人向前。
隻聽城內傳來陣陣喊殺與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張平臉色也變了,顧不得老兵的阻攔,駕著毛驢高喊道:“跟我進城。”
進城之後,隻見幾名老兵駕著馬跟在張平身側,將張平周身牢牢護住。
黃巾!看見城內幾個黃巾軍正在踹一處民宅的大門,張平臉色便是一沉,幾名老兵直接催馬提刀朝那處民宅趕去。
“朝廷來啦!”幾名踹門的黃巾聽到馬蹄聲,停下了踹門的動作,扭頭便看見了幾名老兵氣勢洶洶地駕著馬提刀過來,連忙邊扯著嗓子喊,邊撒丫子逃跑。
人的雙腿又怎麽能跑過馬的四條腿,才剛嚷嚷一句,幾個黃巾便駭然地發現脖子上有東西墜落,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鬥大的頭顱已經滾在了地上。
“咚咚咚。”等老兵們清理完那幾個黃巾,張平翻身下驢,敲響了那處民宅的大門。
“您好,我是劇縣縣丞張平,聽聞東萊黃巾猖獗特來救援。”
也許這戶人家已經被黃巾嚇破了膽子,任憑張平怎麽敲門和解釋都沒人開門。
無奈張平隻好轉身準備離開,可當他正準備去下處民家敲門的時候,門突然開了一個縫隙。
縫隙裏露出一個有些渾濁的眼珠,仔細朝張平和幾個老兵打量一番,然後才將門開開,喊道“後生,你真是劇縣縣丞?”
張平扭頭看見一個老婦正倚著門朝他打量,連忙又下驢走到老婦身前拱手道:“大娘,小子便是劇縣縣丞,敢問大娘可知黃巾有多少人馬?”
“縣丞老爺好,聽聞縣太爺守城門的時候說過黃巾軍有五百多人,隻是剛才城破就不知道有多少黃巾了。”
這個老婦不簡單,看著老婦人還禮和從容不迫的神情,根本不像是一個鄉野村婦的樣子。
“請問太史子義家該怎麽走?”張平直奔主題,他已經沒有時間管這個老婦人到底有什麽身份了。
“您找犬子何事,可是子義在劇縣犯法了嗎?”老婦人警惕地看著張平,生怕他說出太史慈又做出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
“太史慈是您兒子?”張平狂喜,沒想到自己運道如此昌盛,隨便敲門就碰到了太史慈的母親。
不過當看到老婦人一臉擔憂時,他連忙解釋道:“您不必擔心,子義是我東萊俊傑,怎會做出下流之事,隻是我家縣令聽聞子義事跡十分讚賞,想要請他去劇縣而已。”
“原來如此。”老婦人鬆了一口氣,又有些難為道:“可是如今子義身在遼東,可能無法為尊縣令效命。”
“無妨。”張平手一揮,道:“我此行前來是為了接您去劇縣,至於子義,何時回來何時上任便是。”
老婦人懵了,沒想到張平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她仔細想了片刻,然後不確定地問道:“敢問尊縣令果真如此看重子義?”
“是的。”張平微笑,感覺被後世人稱為小趙雲的太史慈又離自己近了一步。
“那好,既然子義能蒙尊縣令如此厚愛,老身便陪你們去劇縣又何妨。”得到張平肯定的答複,老婦人果然同意了張平的請求。
“呔,大膽賊子,安敢傷我母親!”
幫老婦人收拾完細軟,張平正扶她上驢子,(驢子性情溫和,比馬穩還比馬矮,適合婦人乘坐。)隻見一個身穿白袍,手持銀槍的小將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的快馬飛速奔來。
“吾兒莫傷張縣丞性命!”
張平隻覺眼前一道白影閃過,又聽見老婦人的呼喊,就看見那白袍小將的長槍正頂在自己胸前。
“握草,好險。”張平冷汗唰一下冒了出來,不由開始慶幸身旁老婦人喊的及時,否則自己的小命隻怕是要交代到這小小的東萊縣城了。
“子義兄莫要誤會,我是劇縣縣丞,聽聞東萊縣被黃巾攻破,特來救您母親的。”被長槍指著,張平不敢有大動作,隻能保持姿勢朝馬上的太史慈喊道。
“正是,剛才這位張縣丞還殺了幾個要破咱們家門的黃巾,救了為娘。”
聽到母親幫眼前的男子解釋,太史慈才知道誤會了人家,他收槍下馬一氣嗬成,來到張平身前拱手道:“對不住了,慈聽聞東萊縣被救母心切,還望張縣丞海涵。”
“該死,當初為什麽選了劇縣縣令這個位置,真是腦袋裏有個坑。”騎著毛驢飛奔,張平在心裏埋怨自己不專業。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時選擇劇縣的理由是因為劇縣在青州腹地,可以更好的收編青州的黃巾,且劇縣離充州豫州和冀州都不是很遠,以後爭起地盤也方便很多。
東萊作為北海最東邊的縣,背後靠著渤海,遭受黃巾侵擾程度最為輕微。
“張先生,咱們去東萊幹什麽?”路上幾個隨行保護張平的士卒問道。
“找個人。”坐在四平八穩的毛驢上,張平隨口回答一句,目不轉睛地盯著虛擬投影觀看。
這次投影裏播放的是蘇秦遊說秦惠文王,不得不說蘇秦選擇遊說對象的眼界非常高。
首先遊說的是天子周顯王,這次遊說的又是實力最強的秦惠文王,若不是秦惠文王剛殺了變法的商鞅,很有可能會采納蘇秦兼並六國稱帝而治的策略。
看著再次遊說失敗的蘇秦,張平忍不住為他默哀起來。
沒辦法,秦惠文王有霸主之姿,整場談話的節奏又沒有落到蘇秦的手裏,說是談話倒不如說是問答。
看完這次失敗的遊說,張平忍不住想要看看蘇秦合縱六國抗秦時意氣風發的樣子。
隻是飯要一口一口吃,投影也要一集一集的看,以培養為主的係統以水平不夠為由,不允許張平跳集觀看後麵的東西。
“張先生,前方便是東萊縣了。”剛退出投影,張平便聽見一個熟悉地形的士卒呼喊。
“進城。”看著漸近的縣城,張平臉上露出欣喜,心道,東萊太史慈我張平看上了,什麽孔融孫策,都給我站遠一些。
“不對,有情況。”來到縣城門口,一個老兵臉色一變,抬手阻止張平等人向前。
隻聽城內傳來陣陣喊殺與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張平臉色也變了,顧不得老兵的阻攔,駕著毛驢高喊道:“跟我進城。”
進城之後,隻見幾名老兵駕著馬跟在張平身側,將張平周身牢牢護住。
黃巾!看見城內幾個黃巾軍正在踹一處民宅的大門,張平臉色便是一沉,幾名老兵直接催馬提刀朝那處民宅趕去。
“朝廷來啦!”幾名踹門的黃巾聽到馬蹄聲,停下了踹門的動作,扭頭便看見了幾名老兵氣勢洶洶地駕著馬提刀過來,連忙邊扯著嗓子喊,邊撒丫子逃跑。
人的雙腿又怎麽能跑過馬的四條腿,才剛嚷嚷一句,幾個黃巾便駭然地發現脖子上有東西墜落,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鬥大的頭顱已經滾在了地上。
“咚咚咚。”等老兵們清理完那幾個黃巾,張平翻身下驢,敲響了那處民宅的大門。
“您好,我是劇縣縣丞張平,聽聞東萊黃巾猖獗特來救援。”
也許這戶人家已經被黃巾嚇破了膽子,任憑張平怎麽敲門和解釋都沒人開門。
無奈張平隻好轉身準備離開,可當他正準備去下處民家敲門的時候,門突然開了一個縫隙。
縫隙裏露出一個有些渾濁的眼珠,仔細朝張平和幾個老兵打量一番,然後才將門開開,喊道“後生,你真是劇縣縣丞?”
張平扭頭看見一個老婦正倚著門朝他打量,連忙又下驢走到老婦身前拱手道:“大娘,小子便是劇縣縣丞,敢問大娘可知黃巾有多少人馬?”
“縣丞老爺好,聽聞縣太爺守城門的時候說過黃巾軍有五百多人,隻是剛才城破就不知道有多少黃巾了。”
這個老婦不簡單,看著老婦人還禮和從容不迫的神情,根本不像是一個鄉野村婦的樣子。
“請問太史子義家該怎麽走?”張平直奔主題,他已經沒有時間管這個老婦人到底有什麽身份了。
“您找犬子何事,可是子義在劇縣犯法了嗎?”老婦人警惕地看著張平,生怕他說出太史慈又做出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
“太史慈是您兒子?”張平狂喜,沒想到自己運道如此昌盛,隨便敲門就碰到了太史慈的母親。
不過當看到老婦人一臉擔憂時,他連忙解釋道:“您不必擔心,子義是我東萊俊傑,怎會做出下流之事,隻是我家縣令聽聞子義事跡十分讚賞,想要請他去劇縣而已。”
“原來如此。”老婦人鬆了一口氣,又有些難為道:“可是如今子義身在遼東,可能無法為尊縣令效命。”
“無妨。”張平手一揮,道:“我此行前來是為了接您去劇縣,至於子義,何時回來何時上任便是。”
老婦人懵了,沒想到張平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她仔細想了片刻,然後不確定地問道:“敢問尊縣令果真如此看重子義?”
“是的。”張平微笑,感覺被後世人稱為小趙雲的太史慈又離自己近了一步。
“那好,既然子義能蒙尊縣令如此厚愛,老身便陪你們去劇縣又何妨。”得到張平肯定的答複,老婦人果然同意了張平的請求。
“呔,大膽賊子,安敢傷我母親!”
幫老婦人收拾完細軟,張平正扶她上驢子,(驢子性情溫和,比馬穩還比馬矮,適合婦人乘坐。)隻見一個身穿白袍,手持銀槍的小將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的快馬飛速奔來。
“吾兒莫傷張縣丞性命!”
張平隻覺眼前一道白影閃過,又聽見老婦人的呼喊,就看見那白袍小將的長槍正頂在自己胸前。
“握草,好險。”張平冷汗唰一下冒了出來,不由開始慶幸身旁老婦人喊的及時,否則自己的小命隻怕是要交代到這小小的東萊縣城了。
“子義兄莫要誤會,我是劇縣縣丞,聽聞東萊縣被黃巾攻破,特來救您母親的。”被長槍指著,張平不敢有大動作,隻能保持姿勢朝馬上的太史慈喊道。
“正是,剛才這位張縣丞還殺了幾個要破咱們家門的黃巾,救了為娘。”
聽到母親幫眼前的男子解釋,太史慈才知道誤會了人家,他收槍下馬一氣嗬成,來到張平身前拱手道:“對不住了,慈聽聞東萊縣被救母心切,還望張縣丞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