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壯飛走出了溶道,卻正好碰到虞美人。


    “壯飛準備出去?”


    “對,大嫂,我準備出去走走,透一透氣。”


    “我看你是準備去援助你的兄長吧?”羹虞美人道。


    她若不率先坦白,將會失去先機,變成被動。


    “不錯,我是這麽想的,大嫂怎麽想,見死不救嗎?”


    “會去救的,哪怕是換命,我也再所不惜。”虞美人拿起腰上的短劍道。


    夜不歸正在冰冷的瀑布下修行,強大的寒意和衝擊力幾乎要把他的魂與魄分開。


    他不動如山,心形神靜歸一,別無妄欲。


    形神兩個是可以分開的,這是華夏傳統文化,道門諸門各家都知道。


    現在在他的仙體上的這個形神,名稱變了,叫做魂魄。


    魂是靈魂,就是神變的;魄就是生理上精氣變的。


    所以一個人要是魂魄分開了,就是快要死亡了。


    夜不歸曾有一個朋友叫荀飛羽,他的父親是個見多識廣的人,當然也是個富貴人。


    荀太爺、荀太太兩人都修道,且已七八十歲。


    有一天這位荀太太就告訴一些朋友說,我家的老頭快要走了,他的魂魄已經散了。


    她說老伴打完坐習慣在椅子上靠著,再喝杯茶。


    有一天早晨,她自己打坐下來,向窗外麵看,發現老太爺站在庭院裏看花,她就叫他加件衣服,早晨天氣太涼;可是他頭都不回。


    她就回頭自己找件衣服要給老太爺加上,結果轉身看見老太爺還坐在椅子上,她說自己就傻了,曉得他快要走了,魂跟魄分開了。


    所以魂魄兩個,照醫學來研究是兩個東西。有時候人睡眠不好,在醫學上叫魂魄不能交。


    譬如說人們失眠,血液向上麵衝,思想多睡不著,或者茶喝多了,小便越來越多,魂魄兩個不能相交。


    其實就是上下氣的升降失調,不能凝聚了,凝結不攏。


    在醫學的道理,失眠是心腎不交。


    其實不是心髒與腰子,而是講心腎兩個氣的功能,它通電的過道,兩個不能交換,所以睡眠就不好。


    道門說夜裏做夢,是因為魂魄不能相依了。


    很明顯的,白天就叫精神,夜裏睡著就是魂魄。


    譬如人們思想這一部分就是魂;生理身體部分剩餘下來的力量,叫做魄。


    “魄”字旁邊這個“白”字,代表已經返本還源了,一切都沒有了。


    所以“魂魄”這兩個字都從“鬼”部,這個鬼也是電能,看不見的,但是兩個字邊不同。


    白日人們這個魂魄就是精神,人的精神強烈,有思想,有體能;夜裏睡著了做夢,是魂魄不相交。


    魂魄相交就得道了,就是精神歸一,精神歸一就叫得定,也做入定;道門就叫做凝神,神跟氣凝結就入定,所以不能入定是因為氣跟神不能凝結攏來、魂魄兩個不能相交的原故。


    兩精相搏謂之神。


    有陰陽氣在裏頭,這個生命有兩個精,**和陽精,每個人本身有陰陽的精。


    “相搏”,兩個互相糾結合攏來,這個力量絞起來就產生“神”了。


    所以人們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夠了。


    像中年人還可以,因為知道養神,養精養神叫保養精神。


    隨神往來謂之魂,腦筋的思想叫做魂,靈魂。


    在華夏文化的靈魂是唯物的嗎?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兩個同體變化來的。


    隨神往來就是魂,人們思想是魂。


    所以看古簡,或看木刻的畫,人死了,上麵出來一條線,靈魂出來了。


    做夢叫神遊,人們古文講自己做夢,神離開頭頂去外麵,魂出去了,先由腦通到心髒,全身通的,“隨神往來謂之魂”它跟著這個神跑。


    以前老一輩子的人,會看老人的生存時間。


    譬如夜不歸有一個師尊,一次告訴他,你那個養父我看“不久之客”了。


    不久之客就是活不久了,在這個人世做客的時間沒有多久了。


    夜不歸問師尊:“你怎麽知道的?”


    他師尊說:“你養父的神已經張開了,像花一樣張開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這是說“隨神往來謂之魂”。


    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魄是睡著了的那個氣,人們睡著了身體還在動,會呼吸,呼吸同肺很有關係,這個叫做魄。


    魂與魄是兩件事!什麽叫鬼神呢?往下麵去的叫做鬼,向上衝的叫神。


    “鬼”字旁邊有個“雲”字的叫魂,“鬼”字旁邊有個“白”字的,一股氣,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髒跳動。


    修道到了元氣在下充實,上麵頭腦清涼,那上麵玉液還丹,清涼甜味的口水就經常有,人老口幹沒有水。


    所以有許多老年人變成哈巴狗一樣,嘴巴張開看事情,看東西時嘴跟眼睛也同時張開,像花一樣張開了。


    當看花要謝的時候,就張開得很大。


    這些好像是笑話,由這個笑話,人了解了自己,曉得調養身體。


    所以水火要交感,交感就是要上下顛倒過來。


    道門哲學還有一個東西討論,最初的生命哪裏來的?


    有所謂“原人論”,原始的那個生命,最初從哪裏來的?


    譬如說有的人沒有死,已經有死的征象。


    不說遠的,就說發生在夜不歸宿的鄉村,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爺,在他死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門前往外走。


    老太太呼喚他不要出去受了涼,但又倏忽不見了。


    再回到房間一看,老太爺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這時老太太心裏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謂靈魂先出竅了。


    果然三天以後老太爺去世了。


    夜不歸待元神平靜,魂魄無妄,便開始漸漸繼續修練五雷正法。


    五雷正法又稱雷法,乃道門中的法術之一。


    雷霆為陰陽之氣所生,雷為陽,霆屬陰。


    依《洛書》五行之數,“東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數之祖而中央五焉。“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氣,故曰五雷。


    在內功修煉上,五雷分屬五髒。


    五髒之氣攢聚,會聚為一,方能達於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


    此稱作攢簇五雷,亦即是指雷法內功修煉達到五氣朝元的境界。


    《道法宗旨圖衍義》中曰:“希賢曰:五氣朝元,一塵不染,能清能淨,是曰無漏,肝為東魂之木,肺為西魄之金,心乃南神之火,腎是北精之水,脾至中宮之土。”


    “是以聖人眼不視而魂歸於肝,耳不聞精在於腎,舌不味而神在於心,鼻不香而魄在於肺,四肢不動而意在於脾。故曰攢簇五雷。”


    “東方木雷在肝宮,南方火雷在心宮,西方山雷在肺宮,北方水雷在腎宮,中央土雷在脾宮。”


    “斬除五漏,寂然不動為道之體,感而遂通為道之用,斯五雷之妙也”。


    道法認為,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


    夫雷霆者,天地樞機。故雷乃天之號令,其權最大,三界九地一切皆屬雷可總攝。


    “雷法為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應答耶。”


    召將是以本身五髒之氣化為五雷之神,與虛空之神混合為一,所以,召將又稱之為召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