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殿。


    李青走入大殿後,便見到了在殿內來回踱步的天符帝,心中略微有些訝異。


    以天符帝的修養功夫,喜怒都不形於色,但現在卻來回踱步顯得十分焦躁,這實在是少見,同時也能看出前線戰事確實很糟糕了。


    否則天符帝不止於此。


    “陛下。”


    稍稍壓下心裏的驚訝之意後,李青上前行禮道。


    天符帝停下腳步,似乎剛剛才發現李青的到來,有些疲憊地擺手道:“不必多禮了,坐吧。”


    隨後便先走到了自己的龍椅上坐下。


    李青同樣落座,隨後便靜默不言,等待天符帝開口說話,同時也在深思天符帝找他來的目的。


    前線戰況危急,找他也沒有用啊。


    之前和蠻族的大戰是因為對方是異族,他才能借助人族氣運還有儒家大道鎮壓對方。


    但離國和大周的戰爭屬於人族內部糾紛。


    這種情況下大周是沒法再借助人族氣運作戰的,因為離國同樣擁有人族的氣運。


    而無法借助人族氣運的情況下,即便李青上了戰場,對方人一多他也照樣得死,個人武力起不了多大作用。


    戰爭,是兵將與國家之間的角鬥!


    就在李青思索之際,天符帝終於睜開眼睛,看向李青,開口說道:“今日我大周國運暴漲,卿功不可沒。”


    “為我大周讀書人賜予文位,此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可惜朕已經沒什麽能夠獎賞給你了。”


    李青聞言搖頭道:“臣身為儒教教主,身負興旺儒道的大任,這些本就是臣分內之事,何須陛下嘉獎?”


    “看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走上儒道一途,以文報國,臣心中也倍感欣慰。”


    這話是李青真心實意之言。


    他為讀書人賜予文位不隻是為了大周,而是他必須要這麽做;隻有修儒之人越多,儒道才會更加強盛。


    不然的話,儒教拿什麽去和佛道爭鋒?


    天符帝嗬嗬一笑,並沒有在這個話題延續下去,轉而問道:“有關前線戰況惡劣之事,想必劉通也跟你說了。”


    “對此你怎麽看?可有應對之策?”


    不出李青所料,天符帝召他就是為了這件事。


    於是他直接開口說道:“陛下,我大周和離國的戰爭,臣恐怕無能為力,畢竟此次情況和上次不同。”


    “離國也是我人族王朝,同樣有人族氣運和皇道龍氣,陛下沒法利用氣運之力退敵。”


    “當然,若是陛下想讓臣上戰場殺敵報國,臣自是當仁不讓,身先士卒。”


    李青是周國之人,報效國家是應盡的責任。


    如果天符帝讓他上戰場的話,他是不能拒絕的,拒絕的話他連自己內心的那關就過不去。


    身為讀書人若連國都不報,還讀什麽書?


    首先便違反了忠義這一基本要求!


    天符帝聞言笑了,說道:“你隻是一文人而已,又不是將領,朕要你上戰場有什麽用?”


    “你上戰場對於戰爭而言不過是多了一個人,無關大局;但你留在國內,才更能發揮出你的作用。”


    說完之後,天符帝頓了頓,隨後才繼續道:“但我大周和離國的戰爭目前確實不容樂觀。”


    “離國兵力強盛,遠超我大周,現在已經丟失了千裏土地了,坤兒已經連連上書向朕請求援軍了。”


    “所以朕想要問一問,卿為我大周讀書人都賜了文位、開了文宮,不知可否組建出一支軍隊、稍作培養之後奔赴戰場?”


    這便是天符帝的想法還有目的。


    讓國內的讀書人以及眾多儒生們上戰場!


    李青聽完也有些吃驚了,二皇子武坤的能力和性格是眾所周知的,帶兵打仗尤其出色。


    可是現在卻連連向朝廷請求援軍,可見前線戰事著實艱難,不然他不會如此。


    “陛下,恕臣直言,此事不可為。”


    李青搖頭否決了天符帝的話,神色凝重道:“眾多儒生都是剛剛踏入儒道,現在尚且不熟練。”


    “且不說將他們培養到能夠熟練運用唇槍舌劍來對敵需要多長時間,即便所有人都能熟練運用能力,但他們終究也隻是一群文人罷了。”


    “未踏足過戰場、未見過鮮血,在離國訓練有素的精銳鐵騎麵前,又和散兵遊勇有什麽區別?”


    “更重要的是,若是讓他們都上了戰場,一但戰況惡劣,那我大周的讀書人種子將全部斷送在戰場之上!”


    李青聲音沉重地為天符帝闡述利弊。


    他知道現在大周國內有很多讀書人都嚷嚷著開辟了文宮後便要去投軍,上戰場殺敵。


    但隻有他清楚這麽做有多大風險。


    戰爭是一台巨大的屠宰場,個人的力量在千軍萬馬的麵前,簡直是微不足道。


    即便是強如三品高手,隻要敢踏足戰場,也會被敵軍著重圍攻,直到身死。


    三百人不行便三千!


    三千人不行便三萬!


    三萬人不行便三十萬!


    三品高手再強,你又能堅持多少人的圍攻?


    大周目前開辟文宮的文人,大約有幾十萬左右,這個數字是不少,但對於戰場而言就不多了。


    幾十萬訓練有素的兵卒,無疑是巨大威脅。


    但幾十萬老少皆有、良莠不齊的文人,不過就是一群待宰的豬羊,禁不起一支精銳的騎軍幾次衝殺。


    離國那邊也不是傻子,一旦他們得知這些文人踏足戰場,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些人全部留下。


    以此來徹底斷絕大周的文路!


    天符帝聽完李青的話後,也意識到了這麽做的巨大風險,不由得長長歎息一聲。


    大周不是沒有能力組建、篩選、訓練出完全能夠作戰的文人軍隊,但這需要時間,很長很長的時間。


    而離國是不會給周國這麽多時間的。


    李青也深知這點,所以他在反複思量過後,對天符帝說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決我大周之危。”


    “嗯?快快說來!”


    天符帝眼睛頓時一亮,當即便問道。


    隻見李青將身子給坐直,隨後目光炯炯地看著天符帝,正色開口:“臣願領命出使離國!遊說離國罷戰議和!”


    這句話令天符帝怔住了。


    遊說離國國罷戰?


    他很快便回過神來,然後斷然搖頭道:“不可!如今戰事膠著,離國占據優勢,怎麽可能會罷戰?”


    “你使離國如羊入虎口,定是有去無回!”


    “更遑論離國國胃口極大,上次便提出讓我大周割地五千裏,現在他們的要求隻會更加過分。”


    “朕是一國之君,怎可屈辱求和?”


    天符帝一番話說得無比堅決,沒有絲毫轉圜餘地。


    隨後他也不聽李青再多言,便揮手道:“卿今日為大周文人賜予文位,也是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李青心中雖然遺憾,但見到天符帝態度堅決,所以也隻能拱手:“臣告退。”


    隨後,便起身離開了乾元殿。


    天符帝一直望著李青離去的背影,直到對方消失在乾元殿門口,臉色才一點點變得沉重。


    “李青,你到底是真心為了我大周……”


    “還是想去往離國?”


    天符帝喃喃自語,眼神變幻莫測。


    李青在說要出使離國的瞬間,他心中便警覺了起來,直覺告訴他一定不能答應李青!


    要知道李青現在的身份十分特殊,堪稱是天下文人的標杆,尤其是前幾天還引發了那麽大的異象。


    這次為大周文人賜予文位,更是直接讓大周氣運暴漲無數;而這樣的人要是離開了他們周國投了離國……


    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天符帝並非是不相信李青的品性,但是他不敢賭,因為這關係到周國的國運!


    因而他選擇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李青。


    可是迫在眉睫的戰事危機,又怎麽解決?


    天符帝心中思緒紛雜,隻能長歎一聲。


    ……


    ……


    李青從皇宮離開以後,路上也在思索剛剛在乾元殿和天符帝的談話。


    而他也想明白了為何天符帝會拒絕他出使離國——無非是擔心他背叛大周,投到離國而已。


    如今離國勢大、國運昌隆;而周國危急,在離國的鐵騎之下連連敗退,在這種時候他提出要出使離國,不得不讓人多想和猜疑。


    而李青能夠理解,但也不免倍感失望。


    “這便是帝王的通病啊,對自己無法掌握的一切人或物,都不可能給予信任。”


    “或者說他們真正相信的隻有自己。”


    李青在心中自言自語,隨後捏了捏眉心,第一次感到心中有些疲倦之意。


    他已經盡了自己的職責,即便天符帝最終還是不允許他出使離國,那麽他也問心無愧,畢竟謀事在人。


    而成事與否又豈會在天?依然在人。


    ……


    ……


    李青為讀書人賜予文宮的事情,隨著時間的過去,已經慢慢淡化,而詩詞卻依然被人熱議。


    不少文人都開始嚐試動用自己的新能力,以才氣禦文,使出百般變化,讓旁人大呼驚奇。


    不過也因此鬧出了不少啼笑皆非之事。


    有人因為強行禦使強大詩詞,導致自己的才氣被瞬間抽空,差點虛脫而死;還有人用詩詞顯化飛劍,載著自己飛上天空,結果沒控製好直接掉了下來,差點摔死。


    還有人想用詩詞顯化出美人,行不軌之事,卻遭到才氣反噬,文宮都差點因此崩塌。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而這些事情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獲得文位的讀書人裏良莠不齊,而且缺乏管理和教導。


    如果不能得到一個好的引導的話,這些人很容易走上歪路,最終自食惡果。


    而針對這個問題李青也給出了對策。


    那就是讓聖院將所有得授文位的文人都記錄在冊,隨後要求各大書院管教學生,並傳授基本的儒道修煉法。


    除了這些事情,前線頻頻穿回來戰報,都是不好的消息,二皇子武坤率領的軍隊接連受挫,而離國的大軍卻一路高歌前進,土地不斷被蠶食。


    雖然朝廷一直在封鎖戰況不利的消息,但這種消息又怎麽封鎖的住?很快便傳開了。


    而因此也引起了大批百姓的慌亂。


    難道大周真的打不過離國,要完了嗎?


    整個盛京都籠罩在不安的氣氛當中。


    ……


    數日之後,大朝會。


    李青穿上藩王蟒服,佩劍前去上朝。


    大朝會是文武百官都要到場的,穿著必須要正式,不能隨意,所以他得穿上蟒服。


    天色還沒完全亮,啟明星掛在天邊。


    遠處的天際隻露出了微微的晨光。


    如今已經開始入秋了,天氣慢慢轉涼,清晨的風有些凍人,不少官員都被凍得瑟瑟發抖。


    但李青體魄非凡,還有浩然之氣護體,些許寒氣對他而言根本不算什麽。


    大大小小的官員們行走在承天殿外的巨大廣場上,而李青那一身白色的繡金蟒袍無疑是最紮眼的。


    不少官員過來和李青打招呼,而李青也都一一笑著回應,完全沒有架子。


    “鎮妖王,早啊。”


    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李青轉頭看去,是丞相司馬眕。


    李青看了對方一眼,笑道:“是挺早的……丞相的氣色比以前好了不少。”


    這老頭在成為大儒以後,整個人看起來都年輕了許多歲,麵色紅潤,腰杆子也挺拔了許多。


    “嗬嗬,都是浩然正氣的妙用。”


    “說起來老夫還要多多感謝鎮妖王。”


    司馬眕笑嗬嗬地說道,聲音明亮而不沙啞,顯得中氣十足,毫無老邁之意。


    “與我無關,皆因丞相己身修持。”


    李青淡淡一笑,並不居功。


    隨後兩人結伴走向承天殿。


    司馬眕看了看四周,然後向李青低聲問道:“老夫這幾日聽聞,鎮妖王向陛下請求出使離國?”


    李青有些訝異地看了司馬眕一眼。


    他那日與天符帝私下談話,司馬眕是如何得知的?消息如此靈通麽。


    “確有此事,但陛下未曾應允。”


    李青沒有選擇隱瞞,頗為遺憾地說道。


    司馬眕對李青的回答並不意外,搖頭說道:“放心吧,今日陛下恐怕就要應允咯。”


    一聽這話,李青便知這老頭肯定又掌握了什麽內幕消息,但對方不說,他也不好問,隻能將疑惑埋下。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喝闊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喝闊落並收藏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