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二斤!”
“六百三十四斤!”
“七百二十二斤!”
“八百七十斤!”
“九百九十八斤!”
“一千零六十六斤!一千零六十六斤!破一千了!”
人多力量大。
挖掘地瓜和土豆本來就不是什麽高難度的活。
很快的,就有一些田壟裏頭堆滿了地瓜和土豆。
民部的胥吏在一幫人的圍觀之下,也開始稱重。
這個時候,自然是沒有誰敢去做手腳的。
其實這些土豆和地瓜的重量,大家也能心中估算一下。
你就是想要做手腳,發揮的空間也很有限。
總不能一顆雞蛋大小的土豆,你非說它有兩三斤吧?
還要不要臉麵了?
“恭喜陛下,土豆和地瓜的產量都突破了一千斤,這是盛世來臨的征兆啊。”
岑文本的反應很是快速。
確認到了土豆和地瓜的產量之後,立馬就跑到了李承宗麵前匯報好消息。
沒錯,他是跑。
其實,不用他匯報,單單看四周的反應,李承宗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諸葛布等人為我大唐尋找回高產糧食,如此英雄人物,我等理應銘記。
傳令下去,在為渭水書院門口立碑紀念。
另外,渭水書院農學院的教諭和學員,在短時間內摸索出了土豆和地瓜種植的方法,為我大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體嘉獎一次……”
這個時候,該賞賜的自然不要吝嗇賞賜。
既然把儀式搞的那麽大,自然也就要有相應的收尾就跟他呼應。
……
“劉大娘,還是你大兄他們聰明,去年底去選擇了移民隴右道那邊。
這些高產的土豆和地瓜,明年就會優先給到這些移民點的百姓進行種植。
按照現在這個產量推斷,哪怕土豆和地瓜的售價跟粟米相同,也能有非常高的收益。
最關鍵是剛開始的時候,土豆和地瓜的種子的價格,肯定比粟米要更高。
單單依靠這一點差異,你大兄他們家中,很可能就徹底的實現富裕了。”
張屠夫有點羨慕的看了一邊的劉大娘。
今天這麽大的事情,他們兩個也難得的過來湊熱鬧。
沒辦法,實在是土豆和地瓜這種傳說中的糧食,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不管你是不是農戶,不管你是商家還是官員,都會跟土豆和地瓜有著深深地糾纏。
基於這麽一個認識,大家自然是要早早的搞清楚情況。
這樣子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土豆和地瓜在長安城這裏能夠豐收,但是在隴右道那邊,還不知道種植之後收成會怎麽樣呢。”
劉大娘心中樂壞了。
不過嘴上還是非常謙虛。
當初她大兄一家移民的時候,她也算是出了力氣的。
雖然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劉大娘也不可能真的不管娘家的事情。
“渭水書院農學院的那些天子門生,可不是吃幹飯的。
這些土豆和地瓜的種子,聽說早就安排了人員在大唐許多地方小規模的種植。
農學院的研究所,可不是隻有長安城這裏有啊。
再說了,他們除了在我們今天看得到的地方種植,應該也是在其他一些模擬的環境裏頭也有種植的。”
張屠夫對於渭水書院顯然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這些東西,在之前的《大唐報》上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報道。
“希望如此!大唐各地如果都能種植土豆和地瓜的話,那麽這個事情的意義可就真的太大了。
估計今後西市裏頭的糧食價格,還要再降一降了。”
劉大娘想到今後可以經常吃幹飯,不用摳摳搜搜的計算糧食能夠吃到什麽時候,心中就跟喝了蜜一樣。
“估計今天過後,不僅糧食價格會下降,就是長安城周邊的土地價格,也會跌一跌呢。”
屠夫不愧是這個年代的有錢人,見識也是很不凡。
大唐越是不缺糧食,土地的價格就會越是便宜。
當然了,長安城四周的土地,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裏去。
……
“近衛君,如此神物出現在大唐,這更加堅定了我今後要緊緊跟隨大唐的決心啊。
就我們倭國的實力,現在跟大唐差距太大了。
哪怕是他們一個商隊的武裝護衛,都不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更不用說大唐新軍之中的各種新式裝備了。
我聽說他們有一種叫做六管女菩薩的火器,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發射出大量威力巨大的子彈。
就連能征善戰的突厥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一次大唐安排大軍進攻東突厥,很可能真的就把東突厥給滅掉了。”
蘇我人見盯著那一堆堆的土豆和地瓜,感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樣子的場景,他之前是做夢都不敢去想啊。
“蘇我使臣,你說我們請求大唐賞賜一點土豆和地瓜給我們,有沒有可能呢?”
近衛三郎倒也知道頭土豆和地瓜不是一個什麽好主意。
要是因為這個事情惡了大唐,那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這個東西一旦出現在倭國國內種植,大唐的商家是不可能不知道消息的。
“不好說,如果空口白牙的請求,估計很難達成。
畢竟大唐內部現在自己都不夠,是優先供應給邊疆地區的移民點。”
近衛三郎可不敢給蘇我人見太多的期待。
要不然到時候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那就麻煩了。
“雖然還不能滿足整個大唐的需求,但是幾萬畝的土豆和地瓜,單單這些東西充當的種子,都夠種植上百萬畝土地了。
大唐短時間內,其實也是不需要那麽多的種子的。”
蘇我人見的這個分析,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大唐的耕地,在邊疆地區其實也是畢竟有限的。
因為各個邊疆地區的人口本身就比較少。
移民點也隻是從去年開始搞的,短時間內的影響力還是比較有限。
當然了,今年在土豆和地瓜的刺激下,移民數量肯定會大大的增加,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要是放在以前的朝代,那些官員很可能會同意,但是大唐現在的朝廷跟以往任何時候的都不同。
使臣,我還是沒有信心他們會同意呢。”
沉默了片刻之後,近衛三郎再一次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那你說我們有沒有可能也安排人去美洲呢?從地球儀上的情況來看,其實從我們倭國北部出發,也是可以到達美洲的。”
蘇我人見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觀點。
畢竟,海外探險的風險雖然很大,但是收益似乎也非常可觀啊。
“就我們現在的海船製作技術,是沒有辦法橫跨太平洋的。
除非大唐的造船作坊願意售賣新式海船給我們,並且傳授我們一些航海經驗。
但是那些新式海船,就連大唐自己的需求都還沒有辦法充分的滿足,他們是不會售賣給我們的。”
近衛三郎像是說廢話一樣的說了一遍。
“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蘇我人見倒也沒有因為近衛三郎的回複而生氣。
反正他在長安城的時間還非常的長。
……
“醋溜土豆絲!”
“排骨燜土豆!”
“烤地瓜!”
“土豆餅!”
“地瓜餅!”
“蒜蓉地瓜葉!”
各種各樣的土豆和地瓜製品,紛紛被端上了桌麵。
今天這麽重要的活動,李承宗再次的宴請朝中重臣一起吃飯。
跟上一次的“全蝗宴”相比,這一次的菜式更加讓大家期待。
畢竟剛剛已經見識了土豆和地瓜的高產量。
那麽土豆和地瓜到底能不能吃,好不好吃,這就變得非常關鍵了。
今天挖掘那麽多的土豆和地瓜,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土豆和地瓜被鋤頭弄壞。
這些壞了的土豆和地瓜,一部分就成為了今天餐桌上的美味。
另外一部分就是當成賞賜,賞給了朝中重臣。
至於完好無損的土豆和地瓜,全部都用來充當來年的種子,誰也不能隨便吃掉。
好在大家更多的隻是圖一個新鮮。
並不是地瓜和土豆的美味就超越了其他所有的食物。
所以倒也不至於有人對這個安排有什麽不滿。
“陛下,如此美味,實在是人間少有啊。”
“這個烤紅薯,哪怕是讓我天天吃都沒有問題,比大米飯還要好吃很多。”
“醋溜土豆絲比其他青菜的口感要好很多啊。”
“這個都的吃法,還真是多啊,不僅可以當成菜,還可以當成主食呢。”
不管是馬周還是岑文本,亦或是其他大臣,嚐試了土豆和地瓜製作的菜肴之後,都忍不住紛紛點讚。
沒辦法,土豆和地瓜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真就是bug一樣的存在。
哪怕是誰想要說幾句不好的話,都感覺要說不出口的樣子。
“土豆和地瓜的保存,沒有粟米那麽方便,這算是他們的一個缺點了。
像是大量的土豆和地瓜,最好就是存放在地窖之中,這樣才不容易損壞。
要不然的話,這些東西不經放。”
大家都說好,這個時候,反倒是李承宗自己在那裏說一些土豆和地瓜的缺點了。
“還有那地瓜,雖然很是美味,但如果每一餐都吃地瓜的話,就容易消化不良。
所以地瓜雖然好,倒也沒有辦法取代粟米和稻穀成為大唐百姓的主食。”
“陛下,這個地瓜不僅瓜可以吃,葉子也能當青菜吃,就沒有比這個更加神奇的東西了。
些許缺點,根本就不算什麽。”
馬周這話,深的大家的認可。
吃多了會消化不良,這點小問題根本不算什麽嘛。
“沒錯,地瓜已經如此神奇了,有些許缺點是非常正常的。
陛下,微臣聽說土豆這個東西,可以在很冷的地方種植,是不是真的呢?”
《仙木奇緣》
褚遂良這話問的,顯然是有深意的。
大唐現在正在派遣大軍進攻東突厥,將來也有計劃攻打高句麗。
那麽北方的大片土地,到時候如何統治,就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是的,土豆這個東西,不管是在炎熱的南方,還是寒冷的北方,都是可以種植的。
甚至在寒冷的北方,它長得更好。
哪怕是在大草原深處,也是可以尋找到合適的地塊來種植土豆。”
李承宗自然也是知道褚遂良這話的意思。
所以很是直接的把答案說了出來,也讓朝中重臣們能夠放下心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有了高產的土豆,那麽將來把大草原徹底的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來,也是沒有問題了。”
褚遂良臉上露出了笑容。
大唐現在的幾個宰相的位置都空子。
他這個吏部尚書,其實是在行駛著尚書左仆射的職責。
說白了,他現在就是大唐的文臣第一人。
如果在他的手中能夠將北方草原問題徹底的解決,那麽不僅李承宗會成為流傳千古的明君。
就是他這個當朝宰相,也一樣會流芳百世。
這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場景。
“西域種植棉花和土豆,大草原種植棉花,東北地區種植土豆、稻穀,將來這些地方都能解決各自的糧食供應問題。
甚至還可以對外售賣一些糧食。
我大唐未來的鎮北道、遼東道和西域道的設立,指日可待啊。”
該畫餅的時候就要畫餅,這一點李承宗倒是看得很清楚。
反正是有利於大唐,有利於自己,有利於百官,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如今我的大唐的將士們正在朝著東突厥進軍,到時候我們的土豆和地瓜,完全可以在明年開春後就開始在大草原上試著種植。”
褚遂良聽到李承宗今後有計劃成立鎮北道、遼東道和西域道,心情非常激動。
一般的朝代,大家聽到皇帝想要大仗,都是很擔心。
但是如今的大唐朝廷,對於打仗那是一點也不害怕。
大唐如今有絕對的優勢來麵對各路敵人。
打仗其實就是在給將軍們提供功勞啊。
“要是速度夠快,還真是可以趕得上的。不過到時候人手需求和移民方麵的事情,民部現在就需要考慮了。”
對於李承宗來說,現在根本就不會去考慮李靖搞不定東突厥的情況。
這種概率實在是太低了。
唯一需要操心的隻是代價有多大而已。
“這個請陛下放心,隻要朝廷給出的條件足夠有吸引力,關內道的百姓,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去挑戰一把的。”
這個時候,馬周這個民部尚書站了出來。
有了一年的移民經驗,馬周說這話的時候,底氣足了許多。
“六百三十四斤!”
“七百二十二斤!”
“八百七十斤!”
“九百九十八斤!”
“一千零六十六斤!一千零六十六斤!破一千了!”
人多力量大。
挖掘地瓜和土豆本來就不是什麽高難度的活。
很快的,就有一些田壟裏頭堆滿了地瓜和土豆。
民部的胥吏在一幫人的圍觀之下,也開始稱重。
這個時候,自然是沒有誰敢去做手腳的。
其實這些土豆和地瓜的重量,大家也能心中估算一下。
你就是想要做手腳,發揮的空間也很有限。
總不能一顆雞蛋大小的土豆,你非說它有兩三斤吧?
還要不要臉麵了?
“恭喜陛下,土豆和地瓜的產量都突破了一千斤,這是盛世來臨的征兆啊。”
岑文本的反應很是快速。
確認到了土豆和地瓜的產量之後,立馬就跑到了李承宗麵前匯報好消息。
沒錯,他是跑。
其實,不用他匯報,單單看四周的反應,李承宗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諸葛布等人為我大唐尋找回高產糧食,如此英雄人物,我等理應銘記。
傳令下去,在為渭水書院門口立碑紀念。
另外,渭水書院農學院的教諭和學員,在短時間內摸索出了土豆和地瓜種植的方法,為我大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體嘉獎一次……”
這個時候,該賞賜的自然不要吝嗇賞賜。
既然把儀式搞的那麽大,自然也就要有相應的收尾就跟他呼應。
……
“劉大娘,還是你大兄他們聰明,去年底去選擇了移民隴右道那邊。
這些高產的土豆和地瓜,明年就會優先給到這些移民點的百姓進行種植。
按照現在這個產量推斷,哪怕土豆和地瓜的售價跟粟米相同,也能有非常高的收益。
最關鍵是剛開始的時候,土豆和地瓜的種子的價格,肯定比粟米要更高。
單單依靠這一點差異,你大兄他們家中,很可能就徹底的實現富裕了。”
張屠夫有點羨慕的看了一邊的劉大娘。
今天這麽大的事情,他們兩個也難得的過來湊熱鬧。
沒辦法,實在是土豆和地瓜這種傳說中的糧食,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不管你是不是農戶,不管你是商家還是官員,都會跟土豆和地瓜有著深深地糾纏。
基於這麽一個認識,大家自然是要早早的搞清楚情況。
這樣子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土豆和地瓜在長安城這裏能夠豐收,但是在隴右道那邊,還不知道種植之後收成會怎麽樣呢。”
劉大娘心中樂壞了。
不過嘴上還是非常謙虛。
當初她大兄一家移民的時候,她也算是出了力氣的。
雖然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劉大娘也不可能真的不管娘家的事情。
“渭水書院農學院的那些天子門生,可不是吃幹飯的。
這些土豆和地瓜的種子,聽說早就安排了人員在大唐許多地方小規模的種植。
農學院的研究所,可不是隻有長安城這裏有啊。
再說了,他們除了在我們今天看得到的地方種植,應該也是在其他一些模擬的環境裏頭也有種植的。”
張屠夫對於渭水書院顯然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這些東西,在之前的《大唐報》上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報道。
“希望如此!大唐各地如果都能種植土豆和地瓜的話,那麽這個事情的意義可就真的太大了。
估計今後西市裏頭的糧食價格,還要再降一降了。”
劉大娘想到今後可以經常吃幹飯,不用摳摳搜搜的計算糧食能夠吃到什麽時候,心中就跟喝了蜜一樣。
“估計今天過後,不僅糧食價格會下降,就是長安城周邊的土地價格,也會跌一跌呢。”
屠夫不愧是這個年代的有錢人,見識也是很不凡。
大唐越是不缺糧食,土地的價格就會越是便宜。
當然了,長安城四周的土地,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裏去。
……
“近衛君,如此神物出現在大唐,這更加堅定了我今後要緊緊跟隨大唐的決心啊。
就我們倭國的實力,現在跟大唐差距太大了。
哪怕是他們一個商隊的武裝護衛,都不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更不用說大唐新軍之中的各種新式裝備了。
我聽說他們有一種叫做六管女菩薩的火器,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發射出大量威力巨大的子彈。
就連能征善戰的突厥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一次大唐安排大軍進攻東突厥,很可能真的就把東突厥給滅掉了。”
蘇我人見盯著那一堆堆的土豆和地瓜,感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樣子的場景,他之前是做夢都不敢去想啊。
“蘇我使臣,你說我們請求大唐賞賜一點土豆和地瓜給我們,有沒有可能呢?”
近衛三郎倒也知道頭土豆和地瓜不是一個什麽好主意。
要是因為這個事情惡了大唐,那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這個東西一旦出現在倭國國內種植,大唐的商家是不可能不知道消息的。
“不好說,如果空口白牙的請求,估計很難達成。
畢竟大唐內部現在自己都不夠,是優先供應給邊疆地區的移民點。”
近衛三郎可不敢給蘇我人見太多的期待。
要不然到時候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那就麻煩了。
“雖然還不能滿足整個大唐的需求,但是幾萬畝的土豆和地瓜,單單這些東西充當的種子,都夠種植上百萬畝土地了。
大唐短時間內,其實也是不需要那麽多的種子的。”
蘇我人見的這個分析,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大唐的耕地,在邊疆地區其實也是畢竟有限的。
因為各個邊疆地區的人口本身就比較少。
移民點也隻是從去年開始搞的,短時間內的影響力還是比較有限。
當然了,今年在土豆和地瓜的刺激下,移民數量肯定會大大的增加,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要是放在以前的朝代,那些官員很可能會同意,但是大唐現在的朝廷跟以往任何時候的都不同。
使臣,我還是沒有信心他們會同意呢。”
沉默了片刻之後,近衛三郎再一次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那你說我們有沒有可能也安排人去美洲呢?從地球儀上的情況來看,其實從我們倭國北部出發,也是可以到達美洲的。”
蘇我人見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觀點。
畢竟,海外探險的風險雖然很大,但是收益似乎也非常可觀啊。
“就我們現在的海船製作技術,是沒有辦法橫跨太平洋的。
除非大唐的造船作坊願意售賣新式海船給我們,並且傳授我們一些航海經驗。
但是那些新式海船,就連大唐自己的需求都還沒有辦法充分的滿足,他們是不會售賣給我們的。”
近衛三郎像是說廢話一樣的說了一遍。
“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蘇我人見倒也沒有因為近衛三郎的回複而生氣。
反正他在長安城的時間還非常的長。
……
“醋溜土豆絲!”
“排骨燜土豆!”
“烤地瓜!”
“土豆餅!”
“地瓜餅!”
“蒜蓉地瓜葉!”
各種各樣的土豆和地瓜製品,紛紛被端上了桌麵。
今天這麽重要的活動,李承宗再次的宴請朝中重臣一起吃飯。
跟上一次的“全蝗宴”相比,這一次的菜式更加讓大家期待。
畢竟剛剛已經見識了土豆和地瓜的高產量。
那麽土豆和地瓜到底能不能吃,好不好吃,這就變得非常關鍵了。
今天挖掘那麽多的土豆和地瓜,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土豆和地瓜被鋤頭弄壞。
這些壞了的土豆和地瓜,一部分就成為了今天餐桌上的美味。
另外一部分就是當成賞賜,賞給了朝中重臣。
至於完好無損的土豆和地瓜,全部都用來充當來年的種子,誰也不能隨便吃掉。
好在大家更多的隻是圖一個新鮮。
並不是地瓜和土豆的美味就超越了其他所有的食物。
所以倒也不至於有人對這個安排有什麽不滿。
“陛下,如此美味,實在是人間少有啊。”
“這個烤紅薯,哪怕是讓我天天吃都沒有問題,比大米飯還要好吃很多。”
“醋溜土豆絲比其他青菜的口感要好很多啊。”
“這個都的吃法,還真是多啊,不僅可以當成菜,還可以當成主食呢。”
不管是馬周還是岑文本,亦或是其他大臣,嚐試了土豆和地瓜製作的菜肴之後,都忍不住紛紛點讚。
沒辦法,土豆和地瓜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真就是bug一樣的存在。
哪怕是誰想要說幾句不好的話,都感覺要說不出口的樣子。
“土豆和地瓜的保存,沒有粟米那麽方便,這算是他們的一個缺點了。
像是大量的土豆和地瓜,最好就是存放在地窖之中,這樣才不容易損壞。
要不然的話,這些東西不經放。”
大家都說好,這個時候,反倒是李承宗自己在那裏說一些土豆和地瓜的缺點了。
“還有那地瓜,雖然很是美味,但如果每一餐都吃地瓜的話,就容易消化不良。
所以地瓜雖然好,倒也沒有辦法取代粟米和稻穀成為大唐百姓的主食。”
“陛下,這個地瓜不僅瓜可以吃,葉子也能當青菜吃,就沒有比這個更加神奇的東西了。
些許缺點,根本就不算什麽。”
馬周這話,深的大家的認可。
吃多了會消化不良,這點小問題根本不算什麽嘛。
“沒錯,地瓜已經如此神奇了,有些許缺點是非常正常的。
陛下,微臣聽說土豆這個東西,可以在很冷的地方種植,是不是真的呢?”
《仙木奇緣》
褚遂良這話問的,顯然是有深意的。
大唐現在正在派遣大軍進攻東突厥,將來也有計劃攻打高句麗。
那麽北方的大片土地,到時候如何統治,就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是的,土豆這個東西,不管是在炎熱的南方,還是寒冷的北方,都是可以種植的。
甚至在寒冷的北方,它長得更好。
哪怕是在大草原深處,也是可以尋找到合適的地塊來種植土豆。”
李承宗自然也是知道褚遂良這話的意思。
所以很是直接的把答案說了出來,也讓朝中重臣們能夠放下心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有了高產的土豆,那麽將來把大草原徹底的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來,也是沒有問題了。”
褚遂良臉上露出了笑容。
大唐現在的幾個宰相的位置都空子。
他這個吏部尚書,其實是在行駛著尚書左仆射的職責。
說白了,他現在就是大唐的文臣第一人。
如果在他的手中能夠將北方草原問題徹底的解決,那麽不僅李承宗會成為流傳千古的明君。
就是他這個當朝宰相,也一樣會流芳百世。
這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場景。
“西域種植棉花和土豆,大草原種植棉花,東北地區種植土豆、稻穀,將來這些地方都能解決各自的糧食供應問題。
甚至還可以對外售賣一些糧食。
我大唐未來的鎮北道、遼東道和西域道的設立,指日可待啊。”
該畫餅的時候就要畫餅,這一點李承宗倒是看得很清楚。
反正是有利於大唐,有利於自己,有利於百官,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如今我的大唐的將士們正在朝著東突厥進軍,到時候我們的土豆和地瓜,完全可以在明年開春後就開始在大草原上試著種植。”
褚遂良聽到李承宗今後有計劃成立鎮北道、遼東道和西域道,心情非常激動。
一般的朝代,大家聽到皇帝想要大仗,都是很擔心。
但是如今的大唐朝廷,對於打仗那是一點也不害怕。
大唐如今有絕對的優勢來麵對各路敵人。
打仗其實就是在給將軍們提供功勞啊。
“要是速度夠快,還真是可以趕得上的。不過到時候人手需求和移民方麵的事情,民部現在就需要考慮了。”
對於李承宗來說,現在根本就不會去考慮李靖搞不定東突厥的情況。
這種概率實在是太低了。
唯一需要操心的隻是代價有多大而已。
“這個請陛下放心,隻要朝廷給出的條件足夠有吸引力,關內道的百姓,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去挑戰一把的。”
這個時候,馬周這個民部尚書站了出來。
有了一年的移民經驗,馬周說這話的時候,底氣足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