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在古代是非常昂貴的存在。


    這大大的限製了普通百姓讀書的門檻。


    不過,在李承宗的各種努力下,大唐如今的造紙技術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反應到大家的眼中,就是紙張和書籍的售價在快速的下降。


    “陛下,這個《美洲探險記》寫的非常不錯,對於我們大唐了解海外的情況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微臣建議可以把它作為各個書院中必須學習的一本書。


    甚至還可以從這本裏頭濃縮一下,形成一些讓普通的小學學員,甚至是蒙學學員也能學習的文章。


    這麽一來,今後的大唐子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會很不同了。”


    許敬宗非常善於抓住李承宗的心思。


    明明這個《美洲探險記》的誕生跟他沒有特別大的關係,但是他卻是能夠從這裏麵扯上一些事情,讓自己在李承宗麵前表現一把。


    “推廣這本書是一個思路,不過讓這本書的銷量變得更多,讓寫書變成是可以掙錢的事情,這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


    許敬宗說的內容,其實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是可以想到的。


    但是李承宗現在看問題顯然看的更高了。


    《美洲探險記》哪怕是寫的再好,終歸隻是一本書。


    每個人對書籍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不可能一本書就滿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這個時候,就需要各種各樣的書籍來供大家選擇,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這個世界。


    就比如,同樣是寫探險故事,除了《美洲探險記》,完全還可以有《澳洲探險記》、《非洲探險記》、《南洋探險記》、《非洲探險記》、《極西之地探險記》、《某某島探險記》之類一係列的東西。


    甚至寫作的方法,也不一定就是陳述自己親自經曆的事情。


    把這些遊記話,變成大家更加喜歡看的通俗讀物,也許效果可能更好。


    除此之外,《美洲尋寶記》、《澳洲尋寶記》之類的尋寶故事,是不是會更加讓人感到興趣呢?


    這些都是值得去嚐試的。


    但是要讓大家願意去寫這些書,最關鍵的是要讓大家看到寫書的收益。


    單單依靠一本普通的書就想要青史留名,顯然是不大可能的。


    大部分這點自知之明都還是有的。


    就像是後世的網絡一樣,有幾個是第一次寫就能成為白金的?


    還是得一步一步來啊。


    “陛下,我大唐現在已經有許多的報紙,雜誌也慢慢的變多了。


    是不是可以有一種報紙,專門連載這些雜書和,甚至專門有一種初版這些故事的雜誌呢?”


    不得不說,許敬宗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非常的強大的。


    李承宗隻不過是簡單的說了一句話,他就想出來很多的東西。


    難怪人家曆史上哪怕是名聲不是很好,也能夠成為大唐的宰相,並且還很受信任。


    這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啊。


    “這個完全可以有,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書籍的初版,也可以有利的促進印刷行業和造紙行業的發展。


    而這個規模越大之後,造紙和印刷的成本自然也會越來的月底。


    這樣子一直循環下去之後,紙張和書籍就慢慢的會變成是普通百姓家中也能用得起的東西了。”


    很顯然,許敬宗的說法還是很符合李承宗的意思的。


    現在市麵上的書籍太少了。


    哪怕是長安書店,大部分都還是傳統的那些《孟子》、《論語》之類的,以及他們的注釋書籍。


    這些書籍,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陛下,這個事情,不妨就交給微臣去負責吧,到時候工部跟渭水新城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好好的聯係一下,看看能不能進一步的降低造紙和印刷成本。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大唐各道都修建一些造紙和印刷作坊,讓紙張的產量能夠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許敬宗從來都是不嫌棄自己手中的活兒太多的。


    反正最終具體的事情都是工部下麵的胥吏去執行,他隻要負責把握方向就行了。


    這個難度,並不是很高。


    但是最終可能獲得的收益,卻是非常的可觀。


    ……


    上有所好,下麵的人肯定是立馬跟著效仿了。


    李承宗很喜歡《美洲探險記》,也很重視這本書。


    朝中大臣們自然也是能夠很真確的感受到這一點。


    所以不管喜不喜歡,不管是否認可出海探險,朝中百官都是人手一本《美洲探險記》。


    而這些各部的主官都人手一本,那麽下麵的人自然也是不敢不去了解。


    要不然哪天領導跟你聊天的時候,突然說到《美洲探險記》裏麵的內容,結果你是完全什麽都不懂。


    那怎麽行呢?


    到時候領導會怎麽看你呢?


    “諸葛,《美洲探險記》賣斷貨了!長安書店已經一本都沒有了。”


    渭水書院,郭建雄興致衝衝的來到了諸葛布的麵前。


    他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渭水書院待著,整理總結出海探險的各種資料。


    哪怕是過年,他們都沒有離開。


    結果自然也是非常可觀的。


    “長安書店那邊不是說第一次印刷就印刷了超過五千本嗎?這才兩天時間就賣光了?”


    諸葛布很是詫異的看著郭建雄。


    雖然他也幻想著自己寫的書能夠火爆,但是從來沒有敢想象會如此的火爆。


    “五千本夠什麽用?單單長安城裏頭的人就能把它給買光了,更加不用說長安城外的商家,也是有這方麵的需求。”


    郭建雄這麽一說,諸葛布倒是理解了。


    確實如此啊。


    大唐有幾千人萬人,其中長安城也隻是占據了一百萬不到。


    按照曆史發展,至少還要過個十幾年,長安城的人口才能突然一百萬。


    這種情況下,長安城都能消耗掉五千本書的話,長安城外的需求,豈不是至少也有個幾倍?


    “昨天長安書店約我再寫幾本海外探險的書籍,現在看來完全可行啊。”


    諸葛布眼睛一亮,覺得自己哪怕今後不再出海,似乎也遭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路子了。當然了,不出海是不可能的,他的封地還在美洲呢,遲早還是要去美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