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光作為大唐最頂級的匠人之一,不管是說什麽話,都不會無的放矢。


    他說有發現,那自然是有驚喜等著王玄策。


    沒有任何猶豫,王玄策就跟著李三光而去。


    “這就是白銀嗎?看上去好像有點發黑呢。”


    當王玄策跟著李三光來到了一處相對平坦的山穀之中的時候,在一口爐子裏頭看著一堆殘渣,心中滿是疑惑。


    莫不成,這個李三光也有走眼的時候?


    “王管事,正常的白銀,肯定是呈現白色的。但是我們這個還沒有完全提純出來。


    這玩意就是提煉白銀過程之中的一種中間產物。


    我發現之後,立馬迫不及待的想要過來跟您匯報。


    等下我們繼續冶煉,就會出來您想象之中的白銀了。”


    李三光此時已經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說話比較有邏輯了。


    剛剛一路上,他可是激動的不行。


    “看你興奮的表情,莫非這一次的發現很有意義?”


    雖然李承宗告訴王玄策,這一帶有巨大的銀礦。


    但是折騰了那麽久,連王玄策自己心中都有點疑惑了。


    “王管事,皇長孫還真是神人啊,這裏頭的銀礦,隱藏的有點神秘。要往底下挖開兩米多之後才能看到礦層。


    但是這裏的礦的品質,卻是比我之前看到的任何一處都要高。


    同樣重量的礦石,這裏可以提煉出來的白銀,可能是國內的兩倍,甚至三倍。


    最關鍵的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礦層到底有多厚,到底有多寬。


    正常來說,這個山穀不像是一個礦區,但是現在卻是發現了銀礦。


    那麽這個四周,很有可能都是礦區,具體的情況要接下來具體確認了才知道。”


    李三光說著說著,又變得激動了起來。


    如此重大的發現,自己一個匠人指不定都能名傳千古了。


    畢竟這真的有可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銀礦啊。


    “來人,通知下去,所有的人都到這個區域集合,其他地方先不用管了,把這裏搞清楚了再說。


    然後安排人去山下招募一批倭國人來幫我們幹活,盡快的把這個礦區的情況搞清楚。”


    王玄策沒有怎麽猶豫,就開始下命令了。


    其他地方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任何的發現。


    隻有這裏讓人充滿了期待。


    那麽有限的力量自然是要全部都用到這裏來才行。


    而伴隨著王玄策的命令,這一塊的情況也越來越清楚。


    “王管事,你看!這就是白銀!我們現在已經從其他幾個采樣地方開始開采礦石,冶煉結果也很快就會出來了。


    從礦石的構成來看,明顯是同一個礦區的東西,結果應該跟我們預測的是一致的。”


    手中有人可用,李三光也開始大膽了起來。


    方圓好幾裏,已經有同時十幾個采礦點再開采,為的就是驗證一下礦區的規模。


    隻要這十幾個地方開采出來的礦石都能順利的冶煉出白銀,那麽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


    到時候讓更多的人手分布開來,確認是不是各處都有礦石,基本上就能確定礦區的範圍了。


    與此同時,也要讓人往地下麵開挖,看看這個礦層的厚度到底有多厚。


    這要是隻有一兩尺的厚度,那就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


    但是想一想“銀山”的說法,他們又充滿了信心。


    ……


    “王管事,我覺得應該要盡快安排船隻去難波津,把那裏的人手都調配過來。


    與此同時,要立馬安排人員回大唐,抽調一批護衛和更多的設備過來。”


    經過了三四天的確認,李三光已經被不斷刷新自己認知的發現跟驚呆了。


    之前沒發現還好,現在發現之後,居然才知道方圓十幾裏都是礦區。


    也不知道為何之前就一直沒有找到。


    除此之外,最讓人驚喜的是這個礦區的礦層的厚度,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搞清楚。


    大家已經往地底下開挖了好幾仗的深度了,但是銀礦的品質不僅沒有下降,似乎還有變好的情況。


    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了。


    “嗯,我已經在安排了。現在我們把礦區的分工調整一下,那些倭國人隻能負責最基礎的挖礦工作,所有的冶煉相關的事情,都由我們自己人負責。


    最好就是讓倭國人連自己開挖的是銀礦都不知道,這樣子的話他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王玄策雖然知道倭國人對於大唐非常崇拜,個個都為能夠給大唐幹活而感到驕傲。


    但是他也害怕這幫人見錢眼開。


    畢竟眼前的這個銀礦,實在是太讓人感到驚訝了。


    哪怕是整個石見國,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財富。


    這對於天天過著苦哈哈的日子的倭國人來說,誘惑力可不是一點點。


    “這個主意不錯,讓倭國人做最基本的苦力活,也能把我們自己的人給解放出來。


    等到我們難波津的人手過來之後,也可以讓他們順便招募一批倭國人過來。


    到時候不同地方的幾波倭國人按照不同的分工,也可以讓他們之間形成競爭和產生一些矛盾。


    這對於我們掌控這座礦山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李三光雖然隻是一個匠人。


    但是長期在各個礦區轉悠,對於許多事情也是很有心得的。


    “是啊,這石見銀山的開采,完全依靠我們自己是不行的。


    但是完全依靠倭國人,也沒有辦法讓人放心。


    如何更好的利用倭國人把銀礦開采出來,又能讓他們乖乖的聽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按照現在的規模測算,要最大限度的把這座銀礦開采出來,至少是需要數萬名礦工。


    而這麽多礦工,我們要管理,也是一個很有難度的事情。”


    “長安城那邊應該有很多精通處理類似問題的人員,畢竟軍中需要管理的人員更多。


    我們隻要把消息上報上去,把這裏的情況說清楚了,皇長孫那邊自然就會安排妥當。


    關鍵是我們還是要盡快的把白銀生產出來。


    長安城那邊鑄造的各種銀幣,現在非常的受歡迎,很多富貴人家都喜歡囤積銀幣呢。”


    李三光這麽一說,王玄策也是很無語。


    李承宗搞出銀幣出來,本來是為了緩解大唐的用錢慌,以及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但是因為銀幣製作的太過精美,反倒是導致銀幣的流通量不是很高。


    要破解這個局麵,最好的辦法就是鑄造更多的銀幣出來。


    市麵上有足夠多的銀幣了,大家囤積銀幣的熱情應該就會下降一下。


    或者到時候銀幣的數量足夠多了,哪怕是你們去囤積也沒有關係。


    除了石見銀山,指不定還會有其他的銀山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