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嗚!嗚!嗚!”


    當馮立快馬飛奔,朝著渭水而來的時候,四周已經響起了迎接的戰鼓聲。


    那特別編製的樂曲,跟之前的很是不一樣。


    但是讓人聽了卻是有點熱血沸騰。


    當他的馬匹距離李承宗還有一百多步的時候,便下馬快步而來。


    在他身後,則是謝淑方、薛仁貴和劉仁軌。


    其他將士自然是停在那裏等候。


    “末將馮立,參見太孫殿下!”


    “末將謝淑方,參見太孫殿下!”


    “末將薛仁貴,參見太孫殿下!”


    “末將劉仁軌,參見太孫殿下!”


    看著幾名自己的嫡係將領,李承宗滿是笑容。


    有了他們,再加上薛萬徹、蘇定方和席君買,自己在朝中就算是有值得托付的將領了。


    更不用說李靖、羅藝等將領,也還算聽話。


    大唐的軍權,基本上就平穩的過度到了李承宗手中。


    “幾位將軍不用多禮!”


    李承宗按照禮部製定的流程,跟大家好好的辦了一個凱旋的迎接儀式。


    本來李承宗還想著直接在這個時候公布封賞情況,不過王珪他們覺得在朝會上公布,會顯得更加正式。


    所以這個凱旋的迎接儀式,就真的隻是一個迎接儀式。


    當然了,馮立他們倒也不著急封賞。


    因為他們知道李承宗肯定不會虧待他們的。


    ……


    “冊封馮立為楚國公!”


    “冊封謝淑方為鄭國公!”


    “冊封薛仁貴為藍田縣侯!”


    “冊封劉仁軌為華庭縣侯!”


    伴隨著李承宗主持新一次的朝會,這一場大勝的冊封,很快就下來了。


    “阿耶,太孫殿下借著這次大勝的機會,一口氣封賞了那麽多的將士,到時候朝中大局,就算是完成掌握在他的手中了。”


    蕭府之中,蕭銳有點不甘心的看著蕭瑀。


    作為曾經李承宗的反對者,蕭銳是不希望李承宗能夠順利的繼承皇位的。


    不過他卻是發現自己似乎沒有什麽能力能夠阻止這個事情的發生。


    “現在隻是爵位封賞,很多官位沒有跟著變化。


    等到太孫殿下登基以後,這些人的官位也會跟著升遷,那個時候,朝中格局才算是徹底的把太孫殿下掌控了。”


    蕭瑀風輕雲淡的模樣,讓蕭銳有點困惑。


    “外麵傳言您跟裴相公在朝會上提議太孫殿下早日登基,甚至親自入宮遊說陛下。


    難道這個事情是真的嗎?”


    “為什麽你會覺得這個事情不能是真的呢?”


    蕭瑀對自己這個兒子的表現感到有點失望。


    雖然這幾年自己已經算是在努力的培養蕭銳了。


    但是有些東西是要看天賦的。


    很顯然,蕭銳在這方麵似乎沒有什麽天賦。


    自己是不是要重新考慮一下蕭家爵位的繼承人?


    到時候讓蕭銳去負責商業上麵的事情得了。


    正好之前他算是得罪了李承宗,少在長安城蹦躂,對蕭家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要不然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李承宗就要對蕭家出手了。


    “這……這……阿耶,太孫殿下今年才幾歲啊?陛下如今身體健康,完全沒有必要那麽著急啊。”


    “繼承皇位,跟繼承人是多少歲有什麽關係?你以後離漢王殿下遠一點,不要再有不該有的心思了。”


    蕭瑀對於自己這個兒子的動靜,顯然還是很清楚的。


    這段時間,長安城中有一撥人都跟李元昌走的比較近。


    很多人覺得傳皇位沒有直接傳給孫子的道理,覺得李元昌還是有希望的。


    畢竟在李淵剩下的兒子當中,李元昌算是相對佼佼者。


    一身書法水平,還是很不錯的,得到了不少大佬的讚美。


    當然了,這些讚美到底是因為李元昌的本事真的很不錯,還是因為他是漢王,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從這個事情上麵可以知道,李元昌在皇室子弟裏頭,都少算是有點本事的人。


    “阿耶……”


    “行了,別說那麽多了,這段時間你就留在府內,沒有我的命令,不準出門!”


    “啊?”


    蕭銳沒有想到自己怎麽莫名其妙的就被禁足了。


    自己犯下什麽錯誤了嗎?


    難道自己的阿耶老糊塗了?


    ……


    “定方,這一次沒有讓你帶兵去阻擊突厥人,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


    東宮之中,李承宗下朝之後就把蘇定方給叫到了跟前。


    作為心腹將領,蘇定方也好,薛萬徹也好,他都是準備單獨跟他們好好的談話。


    “確實有一些遺憾,如此精彩的大戰,我沒能親自見證。


    不過末將相信以後一定還有機會帶兵出征的,眼下還是守護好長安城最重要。”


    蘇定方在李承宗麵前,倒也沒有什麽好隱瞞自己的心思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思,在李承宗麵前是隱瞞不住的。


    “你能想通就好,十二衛的將軍,大唐的國公,必定是有你一方位置的。


    眼下你還要繼續看守好長安城,不要出什麽亂子了。”


    畫餅自然是有畫餅的好處。


    雖然是自己的心腹,不畫餅人家也不會擔心前途。


    但是提前許下一些承諾,大家辦事的積極性還是會不同的。


    “多謝太孫殿下!末將一定不會辜負使命!”


    “長安城的十二衛,你覺得有必要調整嗎?”


    對於專業的事情,李承宗還是很願意聽一聽專業人士的意見的。


    十二衛之前是李世民負責的。


    雖然天策上將隻是十二衛名義上的上司,並不是每一個將軍都是李世民的人。


    但是這裏麵到底有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心中有別樣的心思,李承宗覺得還是要甄別一下。


    文官倒還好,哪怕是人家有什麽其他心思,造成的危害也是相對不會那麽嚴重。


    但是武將就不一樣了。


    人家要是搞事,那是有可能會出大事的。


    甚至要是將來這些武將被外放到各地,那就直接可能導致叛亂的發生。


    李承宗可不想這些老鼠屎破壞了大局。


    “太孫殿下,十二衛肯定是有必要進一步的調整,但是末將覺得眼下的時機還不成熟。


    可以適當地緩一緩。有了打退突厥人的大勝在這裏,短時間內應該沒有誰敢跳出來鬧事。”


    “嗯,那就先緩一緩吧!等大局已定之後,再慢慢調整他們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