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劉彥聽二姐之言,想到前世明朝監察百官的特務機構—錦衣衛。


    旗上春燕也沒聽過什麽‘執天司’,眼眸存疑,問:“你說的屬實?”


    “小弟受製於人,哪敢湖弄大姐。”


    逸仙無奈貌,轉顧一邊憐雲。


    “原本我今夜要去臨安探查災民鬼穀, 隻因巧見西湖侍女接走通判千金,耐不住好奇便跟去西湖一探究竟……”


    “又見湖後山下疫氣騰騰,便過去究其原因,從災鬼之口獲知世才先生治疫之功。”


    “大姐來時,我就在鬼眾之列,來不及相告便被收入寶旗。”


    “再者, 當時我若遁走, 恐有口難辯是非,故此索性過來一觀諸位如何處置眾鬼。”


    “請大姐、先生明見。”


    “這小賊滿口道理, 說的話還算中聽。”


    春燕抿嘴思量,由旗上飄下,念個咒把旗縮小,盯看這少年郎。


    見他印堂顯露本相,是個見性之人,就信了七分。


    引動魍魎旗,牽扯著他去往對麵南岸,笑問道:“你為何開始不誠實?還敢言語撩撥我?”


    逸仙被旗字分出的萬千黑線捆如繭,任由牽引說:“小弟無撩撥,剛才不過隨性說話,隻因見大姐三分投緣。”


    “實話說,大姐生得像我娘。”


    春燕聞言失笑,到岸邊把旗杆插地上,瞥視一眼:“叫娘也沒用。你犯了我家禁令, 稍後再來處置你。”


    逸仙一激靈, 對劉彥喊道:“先生, 弟子亦是儒門之人, 望先生看在聖賢情麵, 為我求情。”


    “小賊真是吵鬧,翠鶯把他嘴堵住。”


    春燕顧看嬌瞪,翠鶯小娘子過去抽出絲巾,便往逸仙口中塞。


    劉彥上岸笑望道:“我看他有幾分誠實,所言應該屬實。”


    春燕點頭說:“此子與賢弟一般明心見性。我倒不疑他所言,隻是我家有忌諱,私闖陰山者必定受罰。”


    說著又問李憐雲,何為執天司。


    憐雲對此所知不詳,答道:“我隻知‘執天司’乃天子新設,執行天子口諭,繞過朝堂臣子辦差。他所言的確不假。”


    後,高二把她聽得‘二司傳聞’講於春燕。


    春燕心中一番匯總,暫別他們。


    留翠鶯看管小賊,自己入莊園麵見娘子,商議處罰之事。


    她走後,劉彥去到旗杆處,打量那少年司人。


    彼此明光對照。


    見其本相與麵貌一樣,乃表裏如一之人,這讓劉彥很有好感。


    “妹妹可否容我二人說兩句話?”


    “哎!”


    翠鶯被他一聲妹妹,叫的欣悅三分, 揚手一拽絲巾,將堵在逸仙口中陰氣盡數抽出。


    逸仙爽然笑道:“不想這般狼狽與先生相見。”


    “小道逸仙,本姓張,表字子蓮。我儒門恩師乃姑蘇光亮先生。”


    “光亮先生……”


    劉彥似曾聽過,仔細追問:“尊師可是宋晨,宋修明?”


    他口中的‘宋晨’,是姑蘇極負盛名的大才士,才氣蓋江南。


    而且是先皇欽定的榜眼,隻比劉彥大六歲。


    “正是。光亮是家師的道號。”


    逸仙明眸清澈,說:“老師與先生一般,同為真學名士,儒術達‘乾道’之境。未知先生儒術幾等?”


    “我初入真學,不敢稱先生。”


    劉彥笑道:“我仰慕尊師已久,未曾得緣一見,卻在此有緣遇到先生弟子。不知子蓮兄,明經還是養氣?”


    逸仙羞愧說:“小弟未入真學。”


    高二驚訝細看他,問:“你已明心見性,胎光顯本性,何故未入真學?”


    “大姐有所不知。”


    逸仙誠實說:“我自幼上山修道,對於儒家真學欠缺琢磨。去年才出太和宮,下山拜入老師門下。”


    “一年隻養得三百文光,不敢隨身攜帶,藏於肉身心竅。”


    “原來你是太和宮弟子,難怪如此天資。”


    高二讚賞一句,不再過多探問。


    那太和宮高士輩出,乃道門聖地,先皇退位之後,便在太和山入道羽化。


    太和宮在冊道士有三千之眾,鬼仙之流甚多,掌教天師深不可測。


    這逸仙年歲不過十幾,卻能修至陰神奪舍之境,無疑是宮中真傳弟子。


    他們攀談期間,莊園內薛娘子和春燕亦在商議。


    春燕說:“那小賊受天家口諭行事,如果對其責罰,等同損傷人皇臉麵。”


    “我瞧著他沒有歹意,今日因緣際會,不如放其一馬,叫他欠我家一個人情。”


    <a href="http://m.baimengshu.com" id="wzsy">baimengshu.com</a>


    “以後我們出山,興許有求到他的地方。”


    “娘子意下如何?”


    薛娘子思慮點頭:“也好,那你與他明說。不可讓他亂跑,撞破你我秘密。”


    春燕會意領命,離開娘子這裏,來到河畔解了逸仙身上捆束,收白旗入袖,跟他明說‘娘子破例饒恕’。


    逸仙持禮答謝,承諾絕不對外人提及此事。


    “回去我就說,是大姐識破小弟,請我來此觀看災民如何安置。”


    春燕一笑,欣賞他這等機敏,指說:“你這小賊很會花言巧語,若用在哄騙女子,不知多少人被你騙走心兒。”


    逸仙真誠道:“小弟不修姻緣,怎敢哄騙女人。大姐真的像我娘。”


    “真不害臊,你怎不說天上玉皇是你爹哩?”


    翠鶯小娘子笑接話,卻不厭煩這個少年郎。


    眾人說笑幾句,同去山後給孤城。


    逸仙跟隨駟馬車駕,與劉彥請教‘臨安瘟疫治理’。


    從其口中明白瘟疫扭轉根源所在。


    “看來臨安之災的確皆因他而逆轉,他即是天象中的變數!”


    “師伯說,天有變數,世出英豪,大爭將至,龍蛇起路。”


    “他時,仁者應運而生,惡者應劫而生。”


    “應運者治世,應劫者亂世。”


    “莫非劉世才就是師伯所言,應運而生的仁者?”


    “至少他氣運不低,且心懷大義。”


    “也隻有這樣的君子,才能扭轉萬民之災。”


    思量著,逸仙眉目明亮,轉顧前方雷澤水氣積雲。


    少時,駟馬車駕過陰山,給孤城映入眼簾。


    南城門外火光爍爍,令尹和主簿韓天和,以及城中一眾官吏盡數在城門口迎接。


    車駕落下,春燕將‘魍魎旗’祭入虛空,對令尹道:“今夜收來疫鬼兩千七百餘眾,已洗去身上疫氣……”


    “我將眾鬼放出來,你等給他們逐一入戶,妥善安置。”


    “是。”


    令尹率眾領喏。


    逸仙饒有興致觀看,與劉彥談說:“此間陰城與地府略有不同,倒似一方山海之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心本尊並收藏聊齋狐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