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齊開霽那兒,受委屈的人總是他,占便宜的總是我。
真是個可憐的人啊~
不過這對被公孫氏欺壓已久的我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消遣。
十五一到,徹侯便帶著人去了冀州,不知道那晚我沒去見他,他會不會生我的氣。
生氣也沒關係,到時肯定還是他忍不住,先來跟我服軟。
畢竟公孫劌不做虧本買賣,放線放了那麽長,不能中途而廢,還是得作出一副對我真心實意的樣子,才能騙過外頭的人,最好連他自己也騙過去。
我在齊開霽那兒發-泄了我對公孫嘉奧和對香桃子的不滿。他就像個漏鬥,好的壞的一概全都接收,從任何地方看,阿柒都沒什麽大毛病,生的也是清秀漂亮,出宮怕是會惹很多大小媳婦的眼。
如果他不是太監的話。
風平浪靜,也很沒勁,最近老往司膳房跑,倒讓我聽見不少有趣的事,其中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和一個更不好的消息。
分宮裏的,和宮外的。
宮裏主要就圍著吳美人來,她的心願很簡單,符合大多數不得寵的妃嬪的心理,隻要能多見皇帝幾麵,偶爾慰藉一下相思就滿足了。
然而公孫嘉奧關心了她幾回就再沒了下文,上好的藥油倒是沒少賞給她,等到膝蓋不發腫後,吳美人便又跟在行宮一樣,變成了沒什麽存在感的擺設。
甚至沒過幾天,都沒人記得賞花會上頭還有個美人摔了一跤,光記得聖上是怎麽給璟妃開小灶,給璟妃撐腰的了。
吳美人不曉得許多人從她被捎帶著跟去行宮那一茬就開始記恨她了,偏巧她又是個和頤夫人一樣的好性子,隻可惜抗壓能力不強,身邊幾個好姐妹見她也沒在皇帝跟前留下什麽印象,便又開始跟著金貴嬪‘打趣’人家;
幾車的風涼話一聽,吳美人不幹了。
她哭了半天,晚上夜深人靜,也沒人來安慰她,她很自然地便想了最無腦,也是最難實行的一條路;
她選擇自-殺。
吳美人首先拿了塊細長條的帶子,想把自己掛在房梁上。
但是太高,踩了凳子也沒夠到。
想吞金吧,很抱歉,窮的叮當響,金條沒有,發簪倒是一大堆,吞下去大概會戳破喉管吧。
那樣太血腥了,也不行。
吳美人想了一圈,最後覺得還是絕食比較好。
結局當然和前番折騰沒什麽差別,依然是沒死成。
但是吳美人私下裏尋死的事兒叫瑀夫人知道了,於是金妙意和那群小才人就遭了秧,要閉門思過整整三個月。
三個月能發生很多事情,等解了禁,那黃花菜都涼了吧............
後來證明,黃花菜果然涼了。
瑀夫人出手整治了宮裏愛串閑話的,等於是間接地把吳美人給推了上去。
這回時來運轉,吳美人一朝得幸,有喜了。
還是尋死覓活前就有的,沒想到她折騰了那麽多天,這果子還穩穩當當地結在裏頭,金妙意和其他幾人在宮裏聽見吳美人那兒傳出來的好消息後,都覺得老天不開眼,白日裏都能見鬼了。
最後一件,便是國公府居然挺過了這一陣,又重新被皇帝任用了。
這消息,比吳美人肚中結了果子這事兒要嚴重的多,因為成妃病好了的緣故,她又開始在宮裏走動了。
據說是找到了替罪羊,又有徹侯在皇帝跟前求情,原本十惡不赦的大罪也能得個緩刑,還給了成國公將功補過的機會。
哦,還有大皇子新納的妾侍,就是洛家那個庶出的姑娘,得急症歿了。
總算是徹底地封了口。
聽重華宮的人說,那洛家的姑娘進了重華宮後,知書達理,溫婉賢良,公孫刖還挺喜歡她的,說是過了年就給她正式的名分。
可惜好好的一個女孩,說沒就沒了。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一腳不能踩死,早晚又要起來。
先是我老爹呂將軍,又是平陽翁主,他們還要禍害多少人?
我的生氣是露在臉上的,不比嫦雲,我知道她比誰都希望洛家倒台,父親的死,絕大多數都是成國公的責任,或許還有別人的吧,但先解決了大頭,再解決那些幕後推動的小人,事兒得一樣一樣做,路要一步一步走,我氣的在嫦雲麵前破口大罵,反倒是嫦雲安慰我,說早晚都要來的,生氣也不值當。
然後她竟真的再沒提過這一樁糟心事,專注著去逗弄四皇子去了。
看看四皇子,又看看嫦雲,我見她老神在在的模樣,覺得洛家的複起有些不太尋常,隻是嫦雲這兒我從來都問不出什麽,隻好默默的把疑惑咽回去,專等著見分曉的那一天。
其實還有一個很讓我看不順眼的地方。
四皇子越來越胖了,小小一個人,不知打哪兒來的胃口,見著什麽就往嘴裏塞,還把我給嫦雲做的桂花蜜舔舔弄弄浪費掉半壇子。
實在是可惡。
有孩子的好處是可以打發時間,所以成了實心餃子的吳美人一下就成了香餑餑,不過她也真是腦子不好,瑀夫人說要給她換個地方住,她猶豫了半天也沒個想法,其實這會兒她便是要求獨居一個宮室都沒關係,可膽子小,又在瑀夫人和淑妃貌似關切的話中搖擺不定,直接就讓邊上剛剛病好的成妃鑽了空子,說要不就把人挪到昭聖宮吧,她看吳美人親切的很,必定會像照看妹妹一樣照看她,出了事兒都算在昭聖宮頭上,管保出不了亂子。
我掰了塊牡丹餅,對嫦雲肯定道:“看著吧,到時候去母留子,成妃在岸上幹站著不出力都能白得一孩子,這宮裏的天就要變了。”
“但願是個公主吧”嫦雲說道:“三公主病懨懨的,二公主又太精明,不管怎麽說,公主總是比皇子要好,寵起來沒什麽後顧之憂。”
是個公主還好,吳美人說不準還能撿回一命。
成妃的算盤打的很好,吳美人就是想回絕也不可能了,瑀夫人拍板,所有人都親耳聽,親眼看見,便是求到了皇帝跟前,也會被說成是她仗著身孕,無理取鬧。
就當我以為,洛之貽會繼續得意下去的時候,洛家又翻車了。
還是再起不能的那種。
我想的很正常,換做是我,我也會以為這陣風已經吹過去了,往後辦事小心些,不留人話柄,皇帝就不會說什麽,再者,成妃宮裏住了懷了孕的妃嬪,吳美人母子都被她攥在手心裏,看樣子公孫嘉奧也是默許的意思,誰會想到還有秋後算賬這一說呢?
所謂秋後算賬,大約就是眉目都收集齊了,就差走個流程而已。
洛震燁還是看見提督府來拿人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他這是被徹侯算計了。
想喊冤,可找誰去喊,徹侯帶著人去了冀州,日行千裏都追不到人的,他當初就是聽了公孫劌的話,明裏暗裏地搜羅其他幾位大臣私下往來,賣官鬻爵的罪證,開始時收效頗為可觀,他借此培植了自己的人脈和勢力,文武兩派誰不敢給國公府一個麵子,尤大人便是那時候給他舉薦了上去,鹽運一向都被分到布政司麾下管轄,他這也是職務之便。
誰曉得徹侯臨走前答應的好好地,到了聖上跟前居然又反咬一口,當初成國公做的那些事兒全抖摟出來了,真正的何止是貪-汙受-賄那麽簡單,甚至他女兒在傅忌身邊那些個陳年舊事都被一應翻了出來,一時又成了上京客家客戶的談資,火熱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初的呂氏姐妹。
公孫劌這一手坑刨的好啊,自己全都摘了出去,給了成國公那麽多甜頭,還假意退讓,將手裏的機要一概都讓了出去,原來跟皇帝打的是一樣的主意,要錢要糧,要處置老臣,又要打壓北地的貴族,好重新啟用官員,都說了飯要一口口吃,髒了手的活計他們可不會幹,那就先推個靶子出來,事成之後殺了平物議,平民憤,直接拿現成的就得了。
我一直認為公孫嘉奧凡事都靠一個‘拖’字,汝南一拖拖一年,拖死了公孫伏都,耗的傅森四處打伏擊,卻不想他下起手來也那麽快,洛之貽算在後宮女眷裏頭,入了宮就是皇帝的人,九族裏頭是可以除名的。
但洛家其他的人,就沒那麽走運了。
好在,吳美人沒幹成的事兒,洛震燁幹成了。
可能是天牢的房梁比較低,他一掛就把自己掛了上去,並在死前留了血書一封,還妄想著能把徹侯拖下水,可謂是死前最後的掙紮。
當然也有傳聞,說成國公其實一開始沒掛上去,他脖子上有兩道手印,似乎是掐死了再套了繩。
不過管他呢。
昔日的仇人死了,我自然是開心的。
剛叫我開心的是,成國公的死,成功地幫我們父親重新正了名,反正宣旨的人是這麽念的,大意就是說洛家哪裏都不好,又貪又黑,還殘害忠良。
忠良的名單裏頭,就有呂兆年。
真是個可憐的人啊~
不過這對被公孫氏欺壓已久的我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消遣。
十五一到,徹侯便帶著人去了冀州,不知道那晚我沒去見他,他會不會生我的氣。
生氣也沒關係,到時肯定還是他忍不住,先來跟我服軟。
畢竟公孫劌不做虧本買賣,放線放了那麽長,不能中途而廢,還是得作出一副對我真心實意的樣子,才能騙過外頭的人,最好連他自己也騙過去。
我在齊開霽那兒發-泄了我對公孫嘉奧和對香桃子的不滿。他就像個漏鬥,好的壞的一概全都接收,從任何地方看,阿柒都沒什麽大毛病,生的也是清秀漂亮,出宮怕是會惹很多大小媳婦的眼。
如果他不是太監的話。
風平浪靜,也很沒勁,最近老往司膳房跑,倒讓我聽見不少有趣的事,其中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和一個更不好的消息。
分宮裏的,和宮外的。
宮裏主要就圍著吳美人來,她的心願很簡單,符合大多數不得寵的妃嬪的心理,隻要能多見皇帝幾麵,偶爾慰藉一下相思就滿足了。
然而公孫嘉奧關心了她幾回就再沒了下文,上好的藥油倒是沒少賞給她,等到膝蓋不發腫後,吳美人便又跟在行宮一樣,變成了沒什麽存在感的擺設。
甚至沒過幾天,都沒人記得賞花會上頭還有個美人摔了一跤,光記得聖上是怎麽給璟妃開小灶,給璟妃撐腰的了。
吳美人不曉得許多人從她被捎帶著跟去行宮那一茬就開始記恨她了,偏巧她又是個和頤夫人一樣的好性子,隻可惜抗壓能力不強,身邊幾個好姐妹見她也沒在皇帝跟前留下什麽印象,便又開始跟著金貴嬪‘打趣’人家;
幾車的風涼話一聽,吳美人不幹了。
她哭了半天,晚上夜深人靜,也沒人來安慰她,她很自然地便想了最無腦,也是最難實行的一條路;
她選擇自-殺。
吳美人首先拿了塊細長條的帶子,想把自己掛在房梁上。
但是太高,踩了凳子也沒夠到。
想吞金吧,很抱歉,窮的叮當響,金條沒有,發簪倒是一大堆,吞下去大概會戳破喉管吧。
那樣太血腥了,也不行。
吳美人想了一圈,最後覺得還是絕食比較好。
結局當然和前番折騰沒什麽差別,依然是沒死成。
但是吳美人私下裏尋死的事兒叫瑀夫人知道了,於是金妙意和那群小才人就遭了秧,要閉門思過整整三個月。
三個月能發生很多事情,等解了禁,那黃花菜都涼了吧............
後來證明,黃花菜果然涼了。
瑀夫人出手整治了宮裏愛串閑話的,等於是間接地把吳美人給推了上去。
這回時來運轉,吳美人一朝得幸,有喜了。
還是尋死覓活前就有的,沒想到她折騰了那麽多天,這果子還穩穩當當地結在裏頭,金妙意和其他幾人在宮裏聽見吳美人那兒傳出來的好消息後,都覺得老天不開眼,白日裏都能見鬼了。
最後一件,便是國公府居然挺過了這一陣,又重新被皇帝任用了。
這消息,比吳美人肚中結了果子這事兒要嚴重的多,因為成妃病好了的緣故,她又開始在宮裏走動了。
據說是找到了替罪羊,又有徹侯在皇帝跟前求情,原本十惡不赦的大罪也能得個緩刑,還給了成國公將功補過的機會。
哦,還有大皇子新納的妾侍,就是洛家那個庶出的姑娘,得急症歿了。
總算是徹底地封了口。
聽重華宮的人說,那洛家的姑娘進了重華宮後,知書達理,溫婉賢良,公孫刖還挺喜歡她的,說是過了年就給她正式的名分。
可惜好好的一個女孩,說沒就沒了。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一腳不能踩死,早晚又要起來。
先是我老爹呂將軍,又是平陽翁主,他們還要禍害多少人?
我的生氣是露在臉上的,不比嫦雲,我知道她比誰都希望洛家倒台,父親的死,絕大多數都是成國公的責任,或許還有別人的吧,但先解決了大頭,再解決那些幕後推動的小人,事兒得一樣一樣做,路要一步一步走,我氣的在嫦雲麵前破口大罵,反倒是嫦雲安慰我,說早晚都要來的,生氣也不值當。
然後她竟真的再沒提過這一樁糟心事,專注著去逗弄四皇子去了。
看看四皇子,又看看嫦雲,我見她老神在在的模樣,覺得洛家的複起有些不太尋常,隻是嫦雲這兒我從來都問不出什麽,隻好默默的把疑惑咽回去,專等著見分曉的那一天。
其實還有一個很讓我看不順眼的地方。
四皇子越來越胖了,小小一個人,不知打哪兒來的胃口,見著什麽就往嘴裏塞,還把我給嫦雲做的桂花蜜舔舔弄弄浪費掉半壇子。
實在是可惡。
有孩子的好處是可以打發時間,所以成了實心餃子的吳美人一下就成了香餑餑,不過她也真是腦子不好,瑀夫人說要給她換個地方住,她猶豫了半天也沒個想法,其實這會兒她便是要求獨居一個宮室都沒關係,可膽子小,又在瑀夫人和淑妃貌似關切的話中搖擺不定,直接就讓邊上剛剛病好的成妃鑽了空子,說要不就把人挪到昭聖宮吧,她看吳美人親切的很,必定會像照看妹妹一樣照看她,出了事兒都算在昭聖宮頭上,管保出不了亂子。
我掰了塊牡丹餅,對嫦雲肯定道:“看著吧,到時候去母留子,成妃在岸上幹站著不出力都能白得一孩子,這宮裏的天就要變了。”
“但願是個公主吧”嫦雲說道:“三公主病懨懨的,二公主又太精明,不管怎麽說,公主總是比皇子要好,寵起來沒什麽後顧之憂。”
是個公主還好,吳美人說不準還能撿回一命。
成妃的算盤打的很好,吳美人就是想回絕也不可能了,瑀夫人拍板,所有人都親耳聽,親眼看見,便是求到了皇帝跟前,也會被說成是她仗著身孕,無理取鬧。
就當我以為,洛之貽會繼續得意下去的時候,洛家又翻車了。
還是再起不能的那種。
我想的很正常,換做是我,我也會以為這陣風已經吹過去了,往後辦事小心些,不留人話柄,皇帝就不會說什麽,再者,成妃宮裏住了懷了孕的妃嬪,吳美人母子都被她攥在手心裏,看樣子公孫嘉奧也是默許的意思,誰會想到還有秋後算賬這一說呢?
所謂秋後算賬,大約就是眉目都收集齊了,就差走個流程而已。
洛震燁還是看見提督府來拿人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他這是被徹侯算計了。
想喊冤,可找誰去喊,徹侯帶著人去了冀州,日行千裏都追不到人的,他當初就是聽了公孫劌的話,明裏暗裏地搜羅其他幾位大臣私下往來,賣官鬻爵的罪證,開始時收效頗為可觀,他借此培植了自己的人脈和勢力,文武兩派誰不敢給國公府一個麵子,尤大人便是那時候給他舉薦了上去,鹽運一向都被分到布政司麾下管轄,他這也是職務之便。
誰曉得徹侯臨走前答應的好好地,到了聖上跟前居然又反咬一口,當初成國公做的那些事兒全抖摟出來了,真正的何止是貪-汙受-賄那麽簡單,甚至他女兒在傅忌身邊那些個陳年舊事都被一應翻了出來,一時又成了上京客家客戶的談資,火熱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初的呂氏姐妹。
公孫劌這一手坑刨的好啊,自己全都摘了出去,給了成國公那麽多甜頭,還假意退讓,將手裏的機要一概都讓了出去,原來跟皇帝打的是一樣的主意,要錢要糧,要處置老臣,又要打壓北地的貴族,好重新啟用官員,都說了飯要一口口吃,髒了手的活計他們可不會幹,那就先推個靶子出來,事成之後殺了平物議,平民憤,直接拿現成的就得了。
我一直認為公孫嘉奧凡事都靠一個‘拖’字,汝南一拖拖一年,拖死了公孫伏都,耗的傅森四處打伏擊,卻不想他下起手來也那麽快,洛之貽算在後宮女眷裏頭,入了宮就是皇帝的人,九族裏頭是可以除名的。
但洛家其他的人,就沒那麽走運了。
好在,吳美人沒幹成的事兒,洛震燁幹成了。
可能是天牢的房梁比較低,他一掛就把自己掛了上去,並在死前留了血書一封,還妄想著能把徹侯拖下水,可謂是死前最後的掙紮。
當然也有傳聞,說成國公其實一開始沒掛上去,他脖子上有兩道手印,似乎是掐死了再套了繩。
不過管他呢。
昔日的仇人死了,我自然是開心的。
剛叫我開心的是,成國公的死,成功地幫我們父親重新正了名,反正宣旨的人是這麽念的,大意就是說洛家哪裏都不好,又貪又黑,還殘害忠良。
忠良的名單裏頭,就有呂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