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嘉奧先前還抱著狐疑的態度,後來聽明白呂嫦雲的意思,果然下一秒就開始不自在了。
他的不自在,源於心虛。
可他到底在心虛什麽呢?
成王敗寇,已經是老生常談,竊國尚且為侯,何況他們生來便是人上之人,便是如靖國這般禮法森嚴,都免不了權位更迭中的血腥,其實這個道理放在哪處都一樣,死了什麽人並不打緊,要緊的是手裏牢牢攥著的東西,不到萬不得已,如何能夠鬆手。
同樣的,舌頭長在自個嘴裏,有時說話也要看分什麽場合,而麵前的人此刻半是真半是假參地對他坦露心跡,倒是叫他想起了那日。
那日啊,不提也罷。公孫嘉奧想,他們之間總是這樣,三言兩語便說不到一塊兒去,有時好容易逗她笑一回,也不過是轉瞬即逝。
少時忙著爭權,與父王和幾個兄弟奪位,更要費力與鄔太後周旋,哄她高興,公孫嘉奧見到過許多個女人,在他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她們就已經為了他的寵愛奮不顧身,爭的頭破血流。
那時有兩個女人倒是真心愛他,一個是他母妃,一個是他母妃宮裏小宮女。
她們都死了。
愛他的人或死或殤,偶爾幾個能在死後得到追封,其餘的大多都被太後給私下料理,自此埋沒了性命;
紅顏薄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個善終。
他欠她們的,或許還不了。
可他欠她的,卻還來得及。
呂嫦雲有身孕時還不怎樣,公孫嘉奧照舊是隔幾日宣召一回,不鹹不淡,兩個人倒是很有相敬如賓的架勢,倒是生下羙兒後,他們說的話慢慢地變多了不少,他記得她愛吃甜的,酸的隻愛吃酸杏子,她也清楚他的習慣,毓德宮裏時刻點著蘇合香,比龍涎清淡不少。
隻是他們相處到最後結果貌似都不怎麽樣,不是他拂袖而去,便是她皺著眉頭湊過來哄勸,總要有個人負責收場,不外乎是以權相壓,以身妥協,想想他們躺在同一處被窩裏那麽多回,竟從未有過真心相待的時候,怎麽看都像是一場笑話。
同樣一支發釵,牽扯出她與豫王的那段舊事,沒旁的證據,她既不肯好好地陪著自己,懷了身孕,還戴著曾經未婚夫婿的發釵招搖過市,這要是換做後宮裏任何一個女人,都少不得落個幽閉冷宮,屍骨無存的下場,可他那時卻生生的忍了下去,忍著嫉妒,隻讓她去了廣寒宮思過,實際思過也不過是種變相的保護,他知道太後素來不喜萬氏,必然不會由著她在後宮掀起風浪。
她和旁人不同,和萬氏不同;
便是鄔太後也知道,她在自己心裏有多少分量。
她們必然是不同的。
公孫嘉奧知道君王不可有軟肋,可他偏偏就這麽做了,含涼殿那幾日很不好受,他眼睜睜的看著她於懷中無意識地痙攣,抽搐,禦醫們戰戰兢兢,連個決斷都不敢往上報,生怕璟妃有什麽,他們連後事都來不及處理,便要跟著掉腦袋,重壓之下,含涼殿肅殺一片,那會兒他真的以為她要死了,上朝時耳朵聽著,眼睛看著,可成國公說了什麽他都沒往心裏去,他隻是怕,怕迎春家宴上的那抹身影自此便要消失在所有人的記憶裏,那個剛進宮還會直起腰杆與他對峙的呂美人正軟綿綿地仰躺在含涼殿的龍塌上,褪盡千帆終不是,她是和她姐姐一樣鮮煥的人,若是到最後隻剩下一副慘白的軀殼,那也未免太可憐。
說真的,她那時的形容兒可真不好看,公孫嘉奧從沒見過那樣慘白的膚色,纖長的十指握成拳,宮女們下勁扒開,十個指頭都烏黑一片,胡禦醫上來,拿出二寸長的三根銀針,每一針幾乎沒進了肉裏,從指縫中流出來的血鮮紅一片,濡濕了床榻,流到猩紅底子的地罩上,那樣張揚的紅色,刺眼,更刺心。
這是第一次,讓他生出對於‘失去’二字的恐懼。
好在,老天爺還是厚愛他的。
老天厚待他們公孫氏,讓他得到了皇位,自從幼年失去父王母親的愛後,公孫嘉奧並沒有再失去過什麽,如今亦是如此,哪怕她不愛他,但至少她依舊留在身邊,他差點失去過一次,如今已然開始患得患失起來,甚至他都不要求她愛他,隻是想每日看見她而已。
但這樣的心思,是不能被旁人知曉的。
公孫嘉奧有容人的氣量,他隻要順從,要身邊的人沒有二心,其他的都不重要,或者說,隻是次要。
倒是四皇子年幼,且能不能安然長大,仍舊是未知數。
公孫嘉奧此刻的想法要是被萬鬆雪知曉,隻怕吐血的心都有,一個才進宮一年,不到兩年女人,不知使了什麽狐媚手段,居然就把皇帝迷的忘了國本,不顧他膝下已然長成的大皇子,還對那個靖宮來的女人,對她生的孩子寄予厚望;
照這樣發展下去,還真是不妙啊..........
雖是抱以客觀的角度來分說,可呂嫦雲這些話還真是說到他心坎上去了,她果然太過自謙,滿口皆是不擅討好,不懂得君王的心意,可實際卻句句都說根子上,公孫嘉奧正有抬舉成妃的意思,但夏美人狗急跳牆,瘋是瘋了,可有些話卻是在她瘋之前就吐了出來,他知道這事委屈,可要說委屈,也不隻她一人,頤夫人這麽多年都委屈過來了,似乎也沒什麽。
為了突出璟妃現在在後宮的地位,公孫嘉奧看似很沒有道理地硬留她在含涼殿,一留就是二十來天,隻等她養好了身子才準她回宮,好在淑妃懂事,並沒有苛待毓德宮的供給,四皇子也呆的好好的,鄔太後來要了兩回,兩回皆是被淑妃擋了回去。
所以淑妃協理六宮,他是可以放心的。
呂嫦雲想應該是這番話應該起了些作用,她迎著皇帝略帶些歉意的目光,對方比她專注許多,那雙墨藍色的眸子星亮點點,皇帝向來是目空一切的,看人甚少這麽專注,這一專注起來,倒是多了些深厚的底色,不比傅忌那樣,看誰都是專注的,反倒更像個薄情之人。
在這樣的目光下沒人能堅持下去,呂嫦雲看久了,便不自覺地有些躲閃,她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也變了,變得可以毫不在意,可以神情自若地將協理後宮的權推到成妃身上,既然公孫嘉奧不喜歡她有所隱瞞,那她便幹脆說些真話吧,隻是需要改一改,將原本的語句換了種意思,再換個聲調,收獲的便遠遠大於她付出的。
她需要的是皇帝對她的歉疚,對她的憐憫,從前有些難,如今卻是輕而易舉地便得到了。
可這樣的皇帝,卻有些出乎她的預料。
等到璟妃再一次死裏逃生後,屬於她的好運便接踵而來,皇帝毫不掩飾對她的看重,從前是假的,因為隻有些不痛不癢的賞賜,這些都算不了什麽,可現在他卻是來真的,不僅給呂嫦雲補了冊封的大禮,大概是覺得辦的還不夠大,公孫嘉奧又讓禮部的人同內省局十二司一同操辦,把四皇子的滿月酒也給補了上去,從瑀夫人開始,有一個算一個,來的都有位子,不來的都隨了禮,毓德宮著實是熱鬧了一番,宴中皇帝聽了璟妃幾句耳語,便賞了頤夫人和淑妃兩把玉如意,誇她們協理後宮頗有成效,並沒有把宮權移給成妃的意思。
毓德宮本來也不小,這次滿月宴辦的可謂賓主盡歡,隻是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察覺出了些什麽,不管她們在底下如何獻藝,穿的如何精致,他的眼睛總是繞在璟妃和四皇子身上,便是麗昭儀上前敬酒,旁敲側擊地提了幾句瑀夫人隨了件小金鎖,據說是娘家帶來的,開過光的寶貝,可以保平安的,可皇帝聽後也不過一笑了之,並沒有搭茬的意思。
呂嫦雲穿了身紫色煙紗的宮裝,裏頭的絳紫色襯裙十分光亮,坐著不動的時候就跟鏡麵的波紋一樣,軟的不能再軟的料子,很貼身,倒是剛好把她略顯削瘦的身材勾勒出一抹風情。
璟妃抱著四皇子,隻是在麗昭儀說話時朝她看了一眼,聽到瑀夫人送了禮物時又點了點頭,正巧她懷裏的四皇子又眼饞頤夫人手裏拿的栗子糕,咿咿呀呀地嚷著要玩,璟妃便顧不上她了,轉頭又和身邊的頤夫人逗起了孩子,說起了話。
這下換麗昭儀尷尬了,一杯酒拿在手裏喝也不是下去也不是,倒是洛之貽保持著完美的微笑,上去把麗昭儀拉了下來,還跟她說了好一會兒話,親切又不失客氣,一如她進宮的做派。
可宴席過後,洛之貽回到昭聖宮裏那叫個氣啊,父親明明說好的,如今瑀夫人暫避不出,頤夫人又是個草包,紮一下都不出血,隻會出稻草,這協理六宮的權最終一定會落在她手上。
怎麽好端端的,聖上又變卦了?
他的不自在,源於心虛。
可他到底在心虛什麽呢?
成王敗寇,已經是老生常談,竊國尚且為侯,何況他們生來便是人上之人,便是如靖國這般禮法森嚴,都免不了權位更迭中的血腥,其實這個道理放在哪處都一樣,死了什麽人並不打緊,要緊的是手裏牢牢攥著的東西,不到萬不得已,如何能夠鬆手。
同樣的,舌頭長在自個嘴裏,有時說話也要看分什麽場合,而麵前的人此刻半是真半是假參地對他坦露心跡,倒是叫他想起了那日。
那日啊,不提也罷。公孫嘉奧想,他們之間總是這樣,三言兩語便說不到一塊兒去,有時好容易逗她笑一回,也不過是轉瞬即逝。
少時忙著爭權,與父王和幾個兄弟奪位,更要費力與鄔太後周旋,哄她高興,公孫嘉奧見到過許多個女人,在他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她們就已經為了他的寵愛奮不顧身,爭的頭破血流。
那時有兩個女人倒是真心愛他,一個是他母妃,一個是他母妃宮裏小宮女。
她們都死了。
愛他的人或死或殤,偶爾幾個能在死後得到追封,其餘的大多都被太後給私下料理,自此埋沒了性命;
紅顏薄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個善終。
他欠她們的,或許還不了。
可他欠她的,卻還來得及。
呂嫦雲有身孕時還不怎樣,公孫嘉奧照舊是隔幾日宣召一回,不鹹不淡,兩個人倒是很有相敬如賓的架勢,倒是生下羙兒後,他們說的話慢慢地變多了不少,他記得她愛吃甜的,酸的隻愛吃酸杏子,她也清楚他的習慣,毓德宮裏時刻點著蘇合香,比龍涎清淡不少。
隻是他們相處到最後結果貌似都不怎麽樣,不是他拂袖而去,便是她皺著眉頭湊過來哄勸,總要有個人負責收場,不外乎是以權相壓,以身妥協,想想他們躺在同一處被窩裏那麽多回,竟從未有過真心相待的時候,怎麽看都像是一場笑話。
同樣一支發釵,牽扯出她與豫王的那段舊事,沒旁的證據,她既不肯好好地陪著自己,懷了身孕,還戴著曾經未婚夫婿的發釵招搖過市,這要是換做後宮裏任何一個女人,都少不得落個幽閉冷宮,屍骨無存的下場,可他那時卻生生的忍了下去,忍著嫉妒,隻讓她去了廣寒宮思過,實際思過也不過是種變相的保護,他知道太後素來不喜萬氏,必然不會由著她在後宮掀起風浪。
她和旁人不同,和萬氏不同;
便是鄔太後也知道,她在自己心裏有多少分量。
她們必然是不同的。
公孫嘉奧知道君王不可有軟肋,可他偏偏就這麽做了,含涼殿那幾日很不好受,他眼睜睜的看著她於懷中無意識地痙攣,抽搐,禦醫們戰戰兢兢,連個決斷都不敢往上報,生怕璟妃有什麽,他們連後事都來不及處理,便要跟著掉腦袋,重壓之下,含涼殿肅殺一片,那會兒他真的以為她要死了,上朝時耳朵聽著,眼睛看著,可成國公說了什麽他都沒往心裏去,他隻是怕,怕迎春家宴上的那抹身影自此便要消失在所有人的記憶裏,那個剛進宮還會直起腰杆與他對峙的呂美人正軟綿綿地仰躺在含涼殿的龍塌上,褪盡千帆終不是,她是和她姐姐一樣鮮煥的人,若是到最後隻剩下一副慘白的軀殼,那也未免太可憐。
說真的,她那時的形容兒可真不好看,公孫嘉奧從沒見過那樣慘白的膚色,纖長的十指握成拳,宮女們下勁扒開,十個指頭都烏黑一片,胡禦醫上來,拿出二寸長的三根銀針,每一針幾乎沒進了肉裏,從指縫中流出來的血鮮紅一片,濡濕了床榻,流到猩紅底子的地罩上,那樣張揚的紅色,刺眼,更刺心。
這是第一次,讓他生出對於‘失去’二字的恐懼。
好在,老天爺還是厚愛他的。
老天厚待他們公孫氏,讓他得到了皇位,自從幼年失去父王母親的愛後,公孫嘉奧並沒有再失去過什麽,如今亦是如此,哪怕她不愛他,但至少她依舊留在身邊,他差點失去過一次,如今已然開始患得患失起來,甚至他都不要求她愛他,隻是想每日看見她而已。
但這樣的心思,是不能被旁人知曉的。
公孫嘉奧有容人的氣量,他隻要順從,要身邊的人沒有二心,其他的都不重要,或者說,隻是次要。
倒是四皇子年幼,且能不能安然長大,仍舊是未知數。
公孫嘉奧此刻的想法要是被萬鬆雪知曉,隻怕吐血的心都有,一個才進宮一年,不到兩年女人,不知使了什麽狐媚手段,居然就把皇帝迷的忘了國本,不顧他膝下已然長成的大皇子,還對那個靖宮來的女人,對她生的孩子寄予厚望;
照這樣發展下去,還真是不妙啊..........
雖是抱以客觀的角度來分說,可呂嫦雲這些話還真是說到他心坎上去了,她果然太過自謙,滿口皆是不擅討好,不懂得君王的心意,可實際卻句句都說根子上,公孫嘉奧正有抬舉成妃的意思,但夏美人狗急跳牆,瘋是瘋了,可有些話卻是在她瘋之前就吐了出來,他知道這事委屈,可要說委屈,也不隻她一人,頤夫人這麽多年都委屈過來了,似乎也沒什麽。
為了突出璟妃現在在後宮的地位,公孫嘉奧看似很沒有道理地硬留她在含涼殿,一留就是二十來天,隻等她養好了身子才準她回宮,好在淑妃懂事,並沒有苛待毓德宮的供給,四皇子也呆的好好的,鄔太後來要了兩回,兩回皆是被淑妃擋了回去。
所以淑妃協理六宮,他是可以放心的。
呂嫦雲想應該是這番話應該起了些作用,她迎著皇帝略帶些歉意的目光,對方比她專注許多,那雙墨藍色的眸子星亮點點,皇帝向來是目空一切的,看人甚少這麽專注,這一專注起來,倒是多了些深厚的底色,不比傅忌那樣,看誰都是專注的,反倒更像個薄情之人。
在這樣的目光下沒人能堅持下去,呂嫦雲看久了,便不自覺地有些躲閃,她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也變了,變得可以毫不在意,可以神情自若地將協理後宮的權推到成妃身上,既然公孫嘉奧不喜歡她有所隱瞞,那她便幹脆說些真話吧,隻是需要改一改,將原本的語句換了種意思,再換個聲調,收獲的便遠遠大於她付出的。
她需要的是皇帝對她的歉疚,對她的憐憫,從前有些難,如今卻是輕而易舉地便得到了。
可這樣的皇帝,卻有些出乎她的預料。
等到璟妃再一次死裏逃生後,屬於她的好運便接踵而來,皇帝毫不掩飾對她的看重,從前是假的,因為隻有些不痛不癢的賞賜,這些都算不了什麽,可現在他卻是來真的,不僅給呂嫦雲補了冊封的大禮,大概是覺得辦的還不夠大,公孫嘉奧又讓禮部的人同內省局十二司一同操辦,把四皇子的滿月酒也給補了上去,從瑀夫人開始,有一個算一個,來的都有位子,不來的都隨了禮,毓德宮著實是熱鬧了一番,宴中皇帝聽了璟妃幾句耳語,便賞了頤夫人和淑妃兩把玉如意,誇她們協理後宮頗有成效,並沒有把宮權移給成妃的意思。
毓德宮本來也不小,這次滿月宴辦的可謂賓主盡歡,隻是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察覺出了些什麽,不管她們在底下如何獻藝,穿的如何精致,他的眼睛總是繞在璟妃和四皇子身上,便是麗昭儀上前敬酒,旁敲側擊地提了幾句瑀夫人隨了件小金鎖,據說是娘家帶來的,開過光的寶貝,可以保平安的,可皇帝聽後也不過一笑了之,並沒有搭茬的意思。
呂嫦雲穿了身紫色煙紗的宮裝,裏頭的絳紫色襯裙十分光亮,坐著不動的時候就跟鏡麵的波紋一樣,軟的不能再軟的料子,很貼身,倒是剛好把她略顯削瘦的身材勾勒出一抹風情。
璟妃抱著四皇子,隻是在麗昭儀說話時朝她看了一眼,聽到瑀夫人送了禮物時又點了點頭,正巧她懷裏的四皇子又眼饞頤夫人手裏拿的栗子糕,咿咿呀呀地嚷著要玩,璟妃便顧不上她了,轉頭又和身邊的頤夫人逗起了孩子,說起了話。
這下換麗昭儀尷尬了,一杯酒拿在手裏喝也不是下去也不是,倒是洛之貽保持著完美的微笑,上去把麗昭儀拉了下來,還跟她說了好一會兒話,親切又不失客氣,一如她進宮的做派。
可宴席過後,洛之貽回到昭聖宮裏那叫個氣啊,父親明明說好的,如今瑀夫人暫避不出,頤夫人又是個草包,紮一下都不出血,隻會出稻草,這協理六宮的權最終一定會落在她手上。
怎麽好端端的,聖上又變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