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跋扈慣了的人,往往命都很大。
作為一路這麽過來的人,我對此深有感觸。
不過命大隻是命大,不一定運氣也會好。
像我就換了個地方住,富麗堂皇的昭聖宮就被空出來了,等著驤國的佳麗們一一入住,我現在住的地方啊,聽著是飄飄欲仙,名字也是雅致的很;
但,廣寒宮再怎麽有仙氣,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冷宮而已。
國家換了主人,成王敗寇的局麵,闖宮都是小意思,既然驤國原本的都城不大,那麽遷都這樁大事也就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程,遷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俗稱——不要臉。
靖國的十六洲現在缺了一半,北邊的土地也大半都沒了,隻有遠在蜀地的汝南、安州、和灞洲等地勉強幸存,不至於統統都歸入驤國的版圖。
可能傅忌死之前也覺得很莫名吧,明明還有大半的城池保住了,結果上京這塊最最重要的都城卻給敵人占了,這算是不幸呢,還是萬幸呢?
我知道,自己的這條命之所以還能留到現在,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經曆足夠傳奇,死了反倒沒有活著有戲劇性,聽那個公孫劌說出來的話,氣人是氣人,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反正把人弄死了有什麽好顯擺的,當然是折磨一個原本高高在上的人,看她如今省一粒米摳一頓飯,苟且偷生的活著才有趣啊~
除了留我一命好慢慢折磨外,還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我老爹手裏的五萬兵馬還守在榆關,但凡我死了,他立馬就能帶著這些兵往蜀地跑,隻要傅森在汝南打響旗號,隻要他手裏還有人可用,甚至隻要他們能撐過半年,重新擴大軍需,怎麽也能把這群異國人給打回原形,狠狠地扒下一層皮也是足夠的。
這種事我想的到,自然這幫姓公孫的王八蛋也能想得到,依照我老爹的武人的性子,還有那個炸藥桶似的脾氣,我很怕他會一時衝動,以榆關為條件,把我給換回去。
一旦榆關交出去了,那蜀地也就快了。
這可萬萬不能啊..........
我的命是要緊,但真讓我老爹以數座城池的人命來換我一個,我還真是開不了這個口,也沒覺得有多受用,一想到閻王殿到時候擠滿了人,一個個的還都要來找我算賬,光是晚上睡覺都能給嚇醒,簡直嚇得我都快良心不安了。
還好還好,現在上京還暫時由公孫劌管著,人家忙的是團團轉,又是肅清宮闈又是安置前朝女眷(包括我),呂將軍雖然守在榆關像個定時炸彈,可自己的閨女還被困在宮裏,想來也不敢有什麽異動。
對付我老爹的法子可以有很多,但對付一個手裏有兵的將軍,那能實行的法子就少了太多了。
公孫劌奉的是國君之命,幹的是忠君之事,皇室裏頭無兄弟,論君臣都得分遠近,什麽都得先想到前頭,他的皇兄不喜歡被動的局麵,他也不喜歡,更不喜歡的還有上京邊上還蹲著的那顆定時炸彈。
隻是,呂兆年此人驍勇善戰,打仗是一把好手,在軍中威望又素來極高,加之先前逼宮時已經殺了不少大臣,如果這時候再除去呂家,勢必要惹眾怒,屆時驤國的根基就要不穩,遷都也沒了指望,又得多費一番功夫,太不劃算。
當務之急,是要把眼前的路踏平,至於攔路的石子,一腳踢掉就好了。
公孫劌於是開動原本就很聰明的腦筋,僅僅過了一晚,便想出三條計策。
首先以徹侯的身份下一道軍令,上京隻留少數人看守,其餘立即派兵趕往榆關,不進攻,隻切斷後路,將那五萬人困在榆關不得出,目的是斷了他們的糧食供給;第二道是詔令,上頭蓋了玉璽蓋下的印,封呂將軍為忠勇公,位同王侯,不日即可進宮偈見。
還有最後一道手書,不能再他動手寫了,得他的皇兄來了再說。
這三條計策,成功了一半。
第一條成功了,士無君不所為,兵無糧不可活,榆關的五萬人餓一天兩天可以,餓十天八天,這人就開始焦躁,開始止不住地想往外跑了。
第二條,不是很成功,聽說呂兆年在得知自己被驤國徹侯下詔封了個忠勇公後,當場就朝地上啐了一口濃痰,聲音吼得好比震天響,不住地在帳子裏唾罵,直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聖上歿了,那是天意,可人不要臉,那全賴自己,微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可與賊子而謀!滾犢子去吧!”
煮熟的鴨子嘴巴還真是硬,公孫劌彼時手裏摩挲著一塊上好的硯台,聽了底下人的匯報,有點想笑,笑那個呂兆年真是靖國大臣裏的奇葩,明明皇帝都那麽忌憚他,就差想個轍把他給趕去邊疆自身自滅了,這人居然還那麽忠心,好在也不算是愚忠,隻字不提自己女兒的事,也不給人可趁之機,還曉得給自己冠一個忠君愛國的名聲,比什麽狗屁忠勇公都來得管用。
這下更殺不得了。
公孫劌很喜歡這方硯台,成色好,寫出來的字也很潤澤,捏著這些個精巧的小玩意,大致就能想象的出從前坐在這裏的人是個什麽樣子。
生於天家貴胄,幾乎所有人都是全才,寫字作畫這些都是基本功,他和傅忌一樣,都是能寫的一手好字的,並且這字跟人一樣,從棱角處皆是鋒芒盡收,不出挑也不拔尖兒,空有浪蕩的名,沒有犯上的心,哪怕行為舉止也格外出挑,但一直都安全地踩在皇兄給他製定的方圓之內,所以這回靖宮大破,皇兄才敢派他來打前陣,要說沒多年積攢下來的信任,他還真不敢接這個旨。
傅忌這個人,在公孫劌的眼裏,幾乎是臨了了都沒什麽骨氣,一個君王,死也要死得其所,他是從巍峨高樓上跳下來了,別人倒是死活都不管,果然曆史上病秧子能做上皇帝的都沒什麽好下場,心理有毛病,看誰都有毛病,出了事連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了,隻能想到以死明誌,該他的。
不過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麽,若沒傅忌一步步地把人往外推,還惦記著那點子兵權妄圖把人堵在冀州的口子上不放回來,估計成國公那廝的動作也不能那麽快。
匠人所的宮人們逃的逃死的死的,既逃不出去又僥幸沒死的也有十好幾個,這下好了,他們好容易活下來,結果又來新的項目了——一個月以內,必須把磕破了角的玉璽給複原,不說要十成新,那也該是九成九。
簡單點來說,做成了可能會死,做不成更會死。
那可是靖國的傳國玉璽啊!
匠人們並沒有什麽忠君愛國的高尚品格,修宮殿可以,但是修玉璽,這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以上這些消息,都是我在廣寒宮,從阿柒的嘴裏聽到的。
還行吧,沒了烏梅子和香桃子,來個三陽開泰的也不錯,起碼有點光了。
我自打被那個公孫劌發配到冷宮裏來,好像這十八年來的好運就給敗光了,剛搬進去的時候還好,剛好是冬季的最後幾天,開春了忍一忍,也就不冷了,但我在琉璃殿那塊兒沒又遇到熟人,連具屍體都沒遇到,沒成想卻在廣寒宮見著了不少人。
還都是我的‘老熟人’。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廣寒宮裏第四進的院子,院子裏也是破的雞零狗碎的,又給分到了第四間,大概是上天注定,要我一路這麽‘四’過去。
住我隔壁那間房的是我從前的老下屬了,也就是剛晉了位分,還新鮮熱乎著的李昭儀。別說,她還真是蠢出奇跡來了,躲在自己宮裏的床底下,硬生生躲了兩天兩夜,後來半夜想摸出去,結果剛好就被巡邏的上將軍給逮到,問了問是個有身份的昭儀,報到了公孫劌那兒,他覺得這下該熱鬧了,於是李昭儀便被免去死罪,一並打發來廣寒宮過日子了。
除了李昭儀,還有個我不怎麽認識的女人,阿柒比我早來兩天,早就摸清楚了人,說這是從前養過二公主一陣子的祁貴人,家裏有點根底,又及時地向驤國人投了誠,這不,也活下來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愛嘴碎的袁貴人沒她們那麽好命,好像是城破那日逃跑的時候被哪個士兵看上了,辦事兒的時候又掙紮的太厲害,被人一劍紮穿了喉嚨,結局是死無全屍。
說實話,我還挺喜歡袁貴人的,哪怕她和我對上了隻會冷嘲熱諷的。
如果這個時候來個人能陪我痛痛快快的吵一架就好了,
隻是按照現在的處境來看,貌似吵個架,也變成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我和從前的李昭容住一塊兒,算是好事情,我是懶得和她寒暄了,以後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還得想辦法得知我老爹和嫦雲的處境呢,顧誰都顧不上她了。
話說李昭容這會其實也不用別人擔心,她目前還處在家國不在,神魂不知的狀態,戳一戳動一動,木木的,就嘴巴能正常使用,吃了隔夜的餿水和餿飯就繼續發呆,可以放在一邊暫且不管。
冷宮嘛,比不得從前住的地方那樣錦繡絢爛,隻是我都來了快有七天了,到現在都很不適應,習慣了有人伺候,乍一下什麽都要自己來,又是挨餓又是受凍的;
這血淋淋的現實簡直無時不刻都在提醒著我,我現在真的很落魄啊.........
作為一路這麽過來的人,我對此深有感觸。
不過命大隻是命大,不一定運氣也會好。
像我就換了個地方住,富麗堂皇的昭聖宮就被空出來了,等著驤國的佳麗們一一入住,我現在住的地方啊,聽著是飄飄欲仙,名字也是雅致的很;
但,廣寒宮再怎麽有仙氣,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冷宮而已。
國家換了主人,成王敗寇的局麵,闖宮都是小意思,既然驤國原本的都城不大,那麽遷都這樁大事也就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程,遷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俗稱——不要臉。
靖國的十六洲現在缺了一半,北邊的土地也大半都沒了,隻有遠在蜀地的汝南、安州、和灞洲等地勉強幸存,不至於統統都歸入驤國的版圖。
可能傅忌死之前也覺得很莫名吧,明明還有大半的城池保住了,結果上京這塊最最重要的都城卻給敵人占了,這算是不幸呢,還是萬幸呢?
我知道,自己的這條命之所以還能留到現在,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經曆足夠傳奇,死了反倒沒有活著有戲劇性,聽那個公孫劌說出來的話,氣人是氣人,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反正把人弄死了有什麽好顯擺的,當然是折磨一個原本高高在上的人,看她如今省一粒米摳一頓飯,苟且偷生的活著才有趣啊~
除了留我一命好慢慢折磨外,還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我老爹手裏的五萬兵馬還守在榆關,但凡我死了,他立馬就能帶著這些兵往蜀地跑,隻要傅森在汝南打響旗號,隻要他手裏還有人可用,甚至隻要他們能撐過半年,重新擴大軍需,怎麽也能把這群異國人給打回原形,狠狠地扒下一層皮也是足夠的。
這種事我想的到,自然這幫姓公孫的王八蛋也能想得到,依照我老爹的武人的性子,還有那個炸藥桶似的脾氣,我很怕他會一時衝動,以榆關為條件,把我給換回去。
一旦榆關交出去了,那蜀地也就快了。
這可萬萬不能啊..........
我的命是要緊,但真讓我老爹以數座城池的人命來換我一個,我還真是開不了這個口,也沒覺得有多受用,一想到閻王殿到時候擠滿了人,一個個的還都要來找我算賬,光是晚上睡覺都能給嚇醒,簡直嚇得我都快良心不安了。
還好還好,現在上京還暫時由公孫劌管著,人家忙的是團團轉,又是肅清宮闈又是安置前朝女眷(包括我),呂將軍雖然守在榆關像個定時炸彈,可自己的閨女還被困在宮裏,想來也不敢有什麽異動。
對付我老爹的法子可以有很多,但對付一個手裏有兵的將軍,那能實行的法子就少了太多了。
公孫劌奉的是國君之命,幹的是忠君之事,皇室裏頭無兄弟,論君臣都得分遠近,什麽都得先想到前頭,他的皇兄不喜歡被動的局麵,他也不喜歡,更不喜歡的還有上京邊上還蹲著的那顆定時炸彈。
隻是,呂兆年此人驍勇善戰,打仗是一把好手,在軍中威望又素來極高,加之先前逼宮時已經殺了不少大臣,如果這時候再除去呂家,勢必要惹眾怒,屆時驤國的根基就要不穩,遷都也沒了指望,又得多費一番功夫,太不劃算。
當務之急,是要把眼前的路踏平,至於攔路的石子,一腳踢掉就好了。
公孫劌於是開動原本就很聰明的腦筋,僅僅過了一晚,便想出三條計策。
首先以徹侯的身份下一道軍令,上京隻留少數人看守,其餘立即派兵趕往榆關,不進攻,隻切斷後路,將那五萬人困在榆關不得出,目的是斷了他們的糧食供給;第二道是詔令,上頭蓋了玉璽蓋下的印,封呂將軍為忠勇公,位同王侯,不日即可進宮偈見。
還有最後一道手書,不能再他動手寫了,得他的皇兄來了再說。
這三條計策,成功了一半。
第一條成功了,士無君不所為,兵無糧不可活,榆關的五萬人餓一天兩天可以,餓十天八天,這人就開始焦躁,開始止不住地想往外跑了。
第二條,不是很成功,聽說呂兆年在得知自己被驤國徹侯下詔封了個忠勇公後,當場就朝地上啐了一口濃痰,聲音吼得好比震天響,不住地在帳子裏唾罵,直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聖上歿了,那是天意,可人不要臉,那全賴自己,微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可與賊子而謀!滾犢子去吧!”
煮熟的鴨子嘴巴還真是硬,公孫劌彼時手裏摩挲著一塊上好的硯台,聽了底下人的匯報,有點想笑,笑那個呂兆年真是靖國大臣裏的奇葩,明明皇帝都那麽忌憚他,就差想個轍把他給趕去邊疆自身自滅了,這人居然還那麽忠心,好在也不算是愚忠,隻字不提自己女兒的事,也不給人可趁之機,還曉得給自己冠一個忠君愛國的名聲,比什麽狗屁忠勇公都來得管用。
這下更殺不得了。
公孫劌很喜歡這方硯台,成色好,寫出來的字也很潤澤,捏著這些個精巧的小玩意,大致就能想象的出從前坐在這裏的人是個什麽樣子。
生於天家貴胄,幾乎所有人都是全才,寫字作畫這些都是基本功,他和傅忌一樣,都是能寫的一手好字的,並且這字跟人一樣,從棱角處皆是鋒芒盡收,不出挑也不拔尖兒,空有浪蕩的名,沒有犯上的心,哪怕行為舉止也格外出挑,但一直都安全地踩在皇兄給他製定的方圓之內,所以這回靖宮大破,皇兄才敢派他來打前陣,要說沒多年積攢下來的信任,他還真不敢接這個旨。
傅忌這個人,在公孫劌的眼裏,幾乎是臨了了都沒什麽骨氣,一個君王,死也要死得其所,他是從巍峨高樓上跳下來了,別人倒是死活都不管,果然曆史上病秧子能做上皇帝的都沒什麽好下場,心理有毛病,看誰都有毛病,出了事連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了,隻能想到以死明誌,該他的。
不過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麽,若沒傅忌一步步地把人往外推,還惦記著那點子兵權妄圖把人堵在冀州的口子上不放回來,估計成國公那廝的動作也不能那麽快。
匠人所的宮人們逃的逃死的死的,既逃不出去又僥幸沒死的也有十好幾個,這下好了,他們好容易活下來,結果又來新的項目了——一個月以內,必須把磕破了角的玉璽給複原,不說要十成新,那也該是九成九。
簡單點來說,做成了可能會死,做不成更會死。
那可是靖國的傳國玉璽啊!
匠人們並沒有什麽忠君愛國的高尚品格,修宮殿可以,但是修玉璽,這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以上這些消息,都是我在廣寒宮,從阿柒的嘴裏聽到的。
還行吧,沒了烏梅子和香桃子,來個三陽開泰的也不錯,起碼有點光了。
我自打被那個公孫劌發配到冷宮裏來,好像這十八年來的好運就給敗光了,剛搬進去的時候還好,剛好是冬季的最後幾天,開春了忍一忍,也就不冷了,但我在琉璃殿那塊兒沒又遇到熟人,連具屍體都沒遇到,沒成想卻在廣寒宮見著了不少人。
還都是我的‘老熟人’。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廣寒宮裏第四進的院子,院子裏也是破的雞零狗碎的,又給分到了第四間,大概是上天注定,要我一路這麽‘四’過去。
住我隔壁那間房的是我從前的老下屬了,也就是剛晉了位分,還新鮮熱乎著的李昭儀。別說,她還真是蠢出奇跡來了,躲在自己宮裏的床底下,硬生生躲了兩天兩夜,後來半夜想摸出去,結果剛好就被巡邏的上將軍給逮到,問了問是個有身份的昭儀,報到了公孫劌那兒,他覺得這下該熱鬧了,於是李昭儀便被免去死罪,一並打發來廣寒宮過日子了。
除了李昭儀,還有個我不怎麽認識的女人,阿柒比我早來兩天,早就摸清楚了人,說這是從前養過二公主一陣子的祁貴人,家裏有點根底,又及時地向驤國人投了誠,這不,也活下來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愛嘴碎的袁貴人沒她們那麽好命,好像是城破那日逃跑的時候被哪個士兵看上了,辦事兒的時候又掙紮的太厲害,被人一劍紮穿了喉嚨,結局是死無全屍。
說實話,我還挺喜歡袁貴人的,哪怕她和我對上了隻會冷嘲熱諷的。
如果這個時候來個人能陪我痛痛快快的吵一架就好了,
隻是按照現在的處境來看,貌似吵個架,也變成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我和從前的李昭容住一塊兒,算是好事情,我是懶得和她寒暄了,以後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還得想辦法得知我老爹和嫦雲的處境呢,顧誰都顧不上她了。
話說李昭容這會其實也不用別人擔心,她目前還處在家國不在,神魂不知的狀態,戳一戳動一動,木木的,就嘴巴能正常使用,吃了隔夜的餿水和餿飯就繼續發呆,可以放在一邊暫且不管。
冷宮嘛,比不得從前住的地方那樣錦繡絢爛,隻是我都來了快有七天了,到現在都很不適應,習慣了有人伺候,乍一下什麽都要自己來,又是挨餓又是受凍的;
這血淋淋的現實簡直無時不刻都在提醒著我,我現在真的很落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