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嵐傾心戰鬥之餘,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將場上戰局把控於心。長槍舞動,烈火一般的槍勢如風似雷,招出“千軍辟易”,槍鋒幻化層層疊浪,又若卷起千堆雪,趁著雨勢向褚北辰攻去。褚北辰見了此招,心想若非三人夾擊,未必是眼前少女的對手。他不敢輕攖其鋒,長槍舞動,似是抵擋,實則向後躲避,他身後正是端門,也不慮楊嵐從他這裏突圍。


    神秘武者看了褚北辰舉動,也是微微冷笑,此刻少了一人夾擊,他也出工不出力,看似神威赫赫,實則與褚北辰一般無二,又是由鏡海接下這招的攻勢。一時之間,本來天衣無縫的合圍之勢由於三人的貌合神離露出了最大破綻。原本也沒什麽,但當三人看清場上形勢之時已然遲了。


    李岩劍若飄風飛絮,與武瀛鬥在一起。這次兩人都使了真功夫,近來李岩武功精進神速,十招之間已占了上風,武瀛又驚又怒,天都何時來了這麽多高手。李岩“決浮雲”絕招盡出,左掌隨手操起落下雨點,以“落梅風”手法當暗器擲出,雖然不能破武瀛的護體罡氣,仍是打得他遍體疼痛,還要注意躲避要穴,登時狼狽無比。


    隻是李岩要速勝卻也困難,隻要多拖一刻,要麽禁軍完成包圍,要麽三大高手拿下楊嵐自會過來幫忙。李岩自是清楚,分出勝負少說也要百招之後,卻是等不及了。他心念一轉,計上心來,長劍作勢“上決浮雲”,劍刃破風之聲一時壓過驟雨。之前李岩已使過兩次此招,武瀛見劍勢淩厲不可匹敵,每每避其鋒芒,此時見到招式再現,身形一晃橫移丈許,躲開右側鋒芒,“混元掌”勁氣收於掌內,隻待對手風頭一過,再行反擊。誰料不知為何,李岩長劍使到中途,竟然脫手而出,直直從武瀛身側繞過。


    武瀛一愣之下大喜,他一身功夫都在雙掌之上,少有聽聞善使劍之人還能精通於拳腳的。他一直縛手縛腳,隻是對手劍勢太過淩厲,此時兵器脫手,又有何懼。當下雙掌一錯,“混元掌”殺招“乾坤顛倒”使將出來,起始左手呈陽式,攻向對手上三路,右手呈陰式,籠罩對手肋下空當。招式到中途他身形已在李岩側麵,陰陽互換,左手取陰式,飄飄若無力氣,右手取陽式,勢能開碑裂石,然則隻要擊中對手,陰式便能擊破對手護體真氣,陽式趁機而入取敵性命。


    他料到李岩兵器丟失,必然躲閃,還留了兩般變化,料敵機先,斷敵退路。熟料李岩雖然兵器脫手,仍是不甘示弱,雙掌罡氣氤氳,“負天絕雲”運至巔峰,應著對方雙掌擊出,竟是要與武瀛比拚內力。善使拳掌者內力必然深厚,單以內力而論,武瀛自忖是未必輸於褚北辰的,向來不懼內力比拚,見狀大喜,雙掌虛留的勁道傾巢而出。


    刹那間兩人四掌相對,緊緊吸在一起,兩股若排山倒海的勁力碰撞,發出雷鳴般的巨響。二人周身丈許方圓的雨幕向裏一收,之後猛然向外迸發,以二人為中心,方圓丈餘暴雨竟不能落。內力比拚一旦開始,除非一人不敵,或者一人拚受重傷先行撤掌,不然隻有等熬到油盡燈枯才能罷手。但此刻形勢來講,武瀛有後援可期,自是占盡上風。


    眼見不費吹灰之力自個兒便能拿下一個勁敵,那邊三人圍攻一個還未必拿得下,雖然自己的對手不見得比得上另一個的重要性,但是三人分功下來,隻怕也不如自己獨立擒敵的功勞。武瀛正自得意間,突然身後惡風不善,金刃破空之聲淩厲,直奔後心而來,難不成敵人還有接應之人?隻是此刻他雙掌已被對手內力吸住,想要躲閃也不能,若不躲閃就要落個利刃穿胸的結局。他權衡利弊,咬牙收起一半功力,盡力護住心脈。李岩“負天絕雲”內力何等深厚,武瀛全力比拚尚不能占得上風,此時功力減半,排山倒海般的勁力勢如破竹,震斷了他的雙臂。同時李岩“負天絕雲”內力趁虛而入,更傷到他任脈諸穴。武瀛慘叫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趁機擺脫,不顧內傷奮力躲閃,仍是被背後長劍傷到左臂。此時功勞什麽的再也不想,使出吃奶的力氣向後躲閃,隻求能保全一命。


    原來李岩見對手始終纏鬥拖延時間,無奈之餘隻能假裝兵器脫手,實則是用“落梅風”的手法擲出長劍,引武瀛比拚內力。武瀛果然上當,帶著回旋勁力的長劍趁機自後偷襲,登時傷到了他,使他失去再戰之力。看似簡單,瞬息之間已融匯了李岩所能使出的最高武學,內力、招式、使力之法,任意一處不到火候便要功虧一簣。


    李岩此刻也無意追殺武瀛,隨手抄起飛來長劍,前去接應楊嵐。同時楊嵐使出“千軍辟易”逼退了褚北辰與神秘武者,鋒芒直指“佛心宗”鏡海。李岩與楊嵐眼神交會之間,已領會對方意圖。“北鬥闌幹”直取鏡海中宮,劍芒吞吐,森森劍氣配合楊嵐“虎嘯”,鋒芒所指之處,似欲將靜海吞沒。危機之間,鏡海禪功提至極限,雙掌之間帶著氤氳白氣,“天人五衰”真力化無形為有形,硬生生迎向一槍一劍,隻是對方鋒銳太過,仍被迫得一步一步後退,雙臂之上都是被勁氣割出的血痕,看情勢再過片刻就要魂歸佛國。


    褚北辰與神秘武者也已趕了回來,他們見楊嵐隻是一個妙齡少女,另一個人黑巾蒙麵,但看身形也是個年輕人,此刻鋒芒之盛,竟似壓住他們這些成名多年的高手,一則感念唇亡齒寒,二則武者的尊嚴也不容再行出錯。褚北辰長槍一橫,化作重重山嶽,森森槍影擋在鏡海身前,為他承擔攻勢。


    迫退鏡海,逼得褚北辰替他擋招,楊嵐、李岩與銀河之間隻剩下疾攻而來的神秘武者,苦心經營營造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此時一聲輕嘯傳來,聽聲音應在皇城之內,轉瞬之間已到端門。嘯聲不大,但在驟雨之中清晰傳來,足見功力之深,想是對手強援又至。


    楊嵐、李岩不及多想,二人絕招盡出,轉身向神秘武者攻去。楊嵐槍化“龍戰玄黃”,“龍虎離合真訣”之力盡數傾於槍上,招中蘊含陰陽兩極之氣,兩氣交匯,互相排斥互相滋生,兩尺槍鋒勁力吞吐,鋒刃在暗夜燈光的映照下,發出奪目光芒,疾刺而出。李岩劍出“上決浮雲——灼日”,勢如陽光普照,細碎劍氣封鎖神秘武者周遭數尺空間,中間如烈陽一般的長劍卻引而不發,待敵之動而後動。


    神秘武者見狀,心知上當,這是他數十年江湖生涯中碰見的最危急的局麵,卻是由兩個小輩營造而出。知道此時退無可退,神秘武者拳上內力爆發,身前凝出一道氣牆,帶著一蓬疾雨迎向二人一槍一劍。這一招攻守兼備,希翼能再拖片刻,趕得上褚北辰與鏡海的救援。


    李岩見對手並不躲閃直直攻來,引而不發的長劍疾刺而出,擊在氣牆之上。氣機牽引之下神秘武者凝若實質的內力如同被捅破一個缺口,真氣傾瀉而出,與李岩實打實拚了一記內力。李岩抵不過對手數十年性命交修的深厚功力,喉頭一甜,吐出一口鮮血,“負天絕雲”真氣瞬間一轉,才將內傷壓了下去。


    楊嵐自是不會錯過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她先發而後至的長槍再不留情,“龍戰玄黃”一瀉千裏,槍鋒凝聚的內力輕鬆破開對手的護體真氣,鋒芒在神秘武者胸前一發即收,轉而迎向身後褚北辰攻來長槍。神秘武者踉蹌退了幾步,倒地身亡。這次合擊由楊嵐策劃,李岩協助執行,“難知如陰”的使用已由式入勢,一戰功成。


    褚北辰又驚又怒,三個老江湖今日竟被兩個小輩耍了。此刻對手身後再無阻礙,若讓他們這般殺傷兩人之後逃出去,之後隻怕自己再無麵目見天下武林人士。槍上蘊含著自己的怒火,卷起層層氣浪,向楊嵐攻去。鏡海也回過神來,一起上前夾擊。此時對手的強援,一個身著青衣的年輕男子趕到了,見到場上形勢,道了聲:“好功夫,沈青衣前來領教。”


    李岩覺著這個名字很是熟悉,也不容他多想,長劍一擺,上前阻攔。誰知對手武功卓絕,身形飄忽,數招之間已落於下風,雖然與他身負內傷有關,隻是對手的功力在他之上也是顯而易見。沈青衣隻是擺脫開他,仍上前與褚北辰、鏡海夾擊楊嵐,李岩後麵追上,五個人鬥在一起。


    沈青衣換了死去的神秘武者,楊嵐一方加入李岩,仍是落於下風。並不是說沈青衣武功比神秘武者高出多少,一則他的加入起到了一定調動作用,二則褚北辰也收斂了爭功的想法,三人的合擊效果好了很多。


    楊嵐與李岩心知再不能耽擱下去,不然脫身不了了。隻是無論二人使出多麽暴烈的招式,三人陣型始終保持良好,呈“品”字將楊、李二人圍在中間。攻守之間,又到了鏡海背向銀河,他方才在楊嵐與李岩的合擊中負了傷,算得上是對手中最弱的一環,兩人槍劍齊出,向他攻了過去。打鬥之間,由於李岩負傷在先,每每他有危難,楊嵐便回槍掩護。此刻三人見楊、李奮力攻擊鏡海意圖突圍,不約而同向李岩攻去。


    李岩見勢不妙,輕聲對楊嵐道:“先走!”左掌在楊嵐背後輕推。之後完全放棄守勢,劍出“雲斷天開”,一往無前,刺向鏡海。鏡海吐氣開聲,雙手做合十狀,掌中貫注真力,夾住李岩長劍。一般高手過招,即便真氣運足,至少也要有三分內力回護經脈要穴,或做招式變化時用,這也是武學中“招不使老”的要訣。但此刻李岩要助楊嵐脫身,孤注一擲之下半分餘力也沒留,長劍在他催動之下,雖然被鏡海夾住,仍是刺入他胸膛半分才消解全部勁道,雙掌也被利刃割得鮮血淋漓。同時楊嵐也在李岩一推之下退到圈外,逃生之路已現於眼前。


    鏡海不顧胸口血如泉湧,右手夾住長劍,帶血左掌擊向李岩胸口。同一時間褚北辰的長槍也指向了李岩左胸。李岩奮起餘力,右手硬生生將被鏡海夾著的長劍抬高數分,擋住褚北辰全力一擊。即便“定海”是劍中極品,在接二連三的重擊之下,又承受三人合力一擊,寸寸斷裂。


    李岩又是一口鮮血噴出,向後跌出。此時他十餘年“鍛骨勁”修煉的效果展示了出來,不然立刻就要委頓於地,束手就擒。他無暇心疼“定海”,也顧不得內傷又深,五指虛握,抓住長劍碎片,施展“落梅風”手法向身前身後三名敵手擲出,能為楊嵐爭取一刻便是一刻,渾然不顧沈青衣狂猛掌力已至他後心。


    李岩聽到背後風聲,回氣至少尚需三息時間,此刻一絲護體罡氣也提不出來,挨上了必然有死無生。生死瞬間,短暫過往在腦中一閃而逝,於九音的諄諄教誨,與張大通、韓琦的生死盟約,出來時阿史那瑕的不舍,以及最後牽掛的楊嵐安危,隻希望她能夠安全脫險,來年得償所願。


    沈青衣手掌已貼上他後心時,楊嵐去而複返,長槍槍尾從李岩肋下穿出,直搗沈青衣前心。沈青衣笑道:“早知如此。”化掌為爪,抓向槍尾。楊嵐順勢“鳳凰點頭”,沈青衣見擒拿不成,掌攜風雷與槍尾一擊,二人各自退後一步,都有些氣血翻湧,驚訝對手好深厚的內力。


    沈青衣可以從容運氣,楊嵐卻不能,鏡海與褚北辰的攻勢都已到了李岩身上。楊嵐抓住李岩右手奮力一扯,將他護住,長槍一振彈開褚北辰兵器,也不防禦,借力作“回馬殺勢”,槍影森森,在鏡海肋下劃過,同時鏡海與褚北辰一人一掌都擊在楊嵐後背。


    楊嵐身子被兩名武道宗師級的人物合力一擊,風中殘荷一樣向後落去,身體未落地,大口鮮血不停噴出。鏡海痛吼一聲,肋下尺許長一道傷口鮮血直流,失去了再戰之力。三人合圍之勢已經破了。李岩真力略略回複,見狀來不及吃驚,右手一緊將楊嵐拉入懷中,換成左手攬住她腰,右手接過“虎嘯”,在身後布下一重槍影,擁著楊嵐奔向銀河。


    沈青衣見勢不妙,起身追時已來不及,李岩抱著楊嵐已至岸邊,隻要能跳下去,今夜驟雨之下,河水暴漲,在這樣的天氣下尋人,想也不要想,隻得放棄。


    李岩抱著楊嵐,身體騰空而起,就要向河中落去,忽覺背後惡風不善,隱隱就是大戰開場時的羽箭。李岩奮起餘力,長槍回掃,隻是他此時真力不濟,隻能略略改變方向,羽箭射在他後背上,就要穿胸而過,將他與身前楊嵐釘在一起。李岩強忍劇痛,奮力夾住羽箭,阻止羽箭前進,並用手死死抓住胸前透出的箭簇。又是一口鮮血噴出,抱著楊嵐直直沉了下去。彎弓搭箭的褚北辰趕到岸邊時,二人已完全消失於銀河的滾滾浪濤之中。


    此戰在狂風暴雨中進行,從始至終實則一刻鍾都未耗盡,參與合圍的武瀛竟被一個黑巾蒙麵的無名小卒打得身負重傷狼狽逃竄。四名宗師級高手中的神秘武者,號稱“拳斷天門”、以拳法內力橫行天南近三十載的越飛龍當場身死;“阿跋多羅心經”練至“天人五衰”之境,號稱破盡萬法,“佛心宗”數得上的高手鏡海肋下受傷,氣海受損,不知何日可以複原。兩名年輕敵手身負重傷之餘跌下銀河,生死不知。


    看著這般戰績,沈青衣與褚北辰麵麵相覷,說不出話來。禁衛也在塵埃落定之後紛紛趕來,在褚北辰嗬斥之下唯唯諾諾,趁著狂亂雨勢前去搜查。其實褚北辰近日裏得到消息,知道機關失效絕非偶然,便仗著高手眾多布下陷阱。射聲軍名聲在外,也隻能起到震懾作用罷了,不能指望他們捕捉對手。誰知這麽多高手合圍之下仍被逃走,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麽去向楚帝交代。隻能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黃龍泣血”還在。


    禁軍錯過了捕捉要犯的時機,又得了左驍衛大將軍的軍令,一刻也不敢怠慢,隻能冒雨搜查,所過之處著各武侯鋪配合緝拿,捉拿身負重傷之人,一時之間半座城都亂了起來。


    李岩左手持著“虎嘯”,懷裏抱著昏迷過去的楊嵐,在水不敢露頭,折斷箭杆拔出扔掉,無法裹上,也隻能封閉幾處穴道止血。他知道上下遊不多遠就是放下的鐵柵,也不敢過去,隻能潛在這一段水域,手忙腳亂之餘還要給楊嵐渡入氣息。好在風狂雨驟,任是高手也看不清楚這一片水域,才能讓他上到水麵上偶一換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江湖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負雨並收藏烽煙江湖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