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霍覺得她這麽說也有道理。
吃完飯後,兩人在走廊裏講了一會兒閑話。
古霍說從今晚開始他要閉門不出專心寫歌,他會把卡給米岐,叫她自己一個人出去玩。
米岐心想這人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出來旅遊也就這十幾天,要寫歌你回國後不能寫啊。
雖然她在心裏瘋狂吐糟,但實際上一個標點符號都沒說,就說了個“哦”。
古霍見她很乖,一時龍心大悅,表示他會把米岐寫進自己的新歌裏。
米岐懶懶的說不用了。
“你要是想罵我的話,當著我麵直接罵就行,不用那麽拐彎抹角加上音符罵。”
“你看看你,又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毛病了吧。”古霍教訓她:“我要是把你寫進歌裏,那一定是帶著愛意才把你寫進去的,怎麽可能會寫歌罵你。再說隻要你以後都像今天這麽乖,我更不會罵你了,疼你還來不及呢。”
米岐做嘔吐狀:“行了詩人,你快回去寫歌吧。”
古霍瞪著她,把自己的錢包掏出來扔給她。“日元美元人民幣,還有一張信用卡,夠你浪的了吧。”說著他抬眼看向天花板,想要背信用卡密碼。米岐一巴掌糊在他嘴上,及時製止了他這種不理智的行為。
“打住打住,我可不想知道你的銀行卡密碼,而且這裏是公共場合,四處都有攝像頭。我知道你錢多,但是錢再多也不用白白給人花吧。”
說完她打開錢包粗略點了點,日元美元人民幣加起來,折合成人名幣也有大幾千塊錢了。她又不購物,隻是吃吃喝喝,也花不了這麽多錢。
“謝謝你的好意,但是你的信用卡恐怕沒有為我效勞的機會了。你錢包這麽沉,我先幫你把現金花完,減輕你的負擔。”
古霍怪聲怪氣的說:“那可太謝謝你了。”
說完之後,兩人各回各房。米岐看了一會兒電視,聽見有人敲門,透過貓眼看了看,原來古霍。
“陪我去買把吉他。”古霍對米岐說。
原來他這趟出門沒打算要寫歌,所以沒隨身把吉他帶著。剛剛在房間裏ipad自帶庫樂隊搗鼓了一會兒,感覺非常不得勁兒,還是想用吉他。之所以他忽然想要寫歌,是因為剛剛吃飯的時候米岐提到金唱片獎,這有點刺激他那根敏感的神經了。
thva出道六年五次提名金唱片獎,圈子裏的人都調侃他們是專業陪跑冠軍。去年的金唱片獎頒獎典禮上,他們遇見了音樂教父羅高原。老爺子今年快六十了,得益於科學的發聲方式,雖然嗓音不比年輕時清亮,但仍然醇厚悅耳,且技巧越發精進。他對於音樂創作的熱情不減當年,甚至可以說是更勝一籌。
這很奇怪,人們在談論一位藝術家時往往使用江郎才盡一詞形容,這說明才子往往是難以維持創作熱情,更加難以持續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
但音樂教父的音樂生涯恰恰相反,他年輕時作品並不多,但過了五十歲,同一時期出道的人已經在各種選秀節目中擔任好幾年評委老師了,他卻突然迸發出了創作激情,接連不斷創作出好幾首熱曲。
媒體追尋其中原因,他說年輕時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現在年紀大了,那些對人生的感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古霍上次遇見他時,請求這位老前輩為自己指點迷津。
在他自己看來,他創作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嘔心瀝血之作,音樂性方麵無可挑剔,同時也能贏得普通大眾的共鳴。為何始終無緣金唱片獎,這其中的原因他想不出來。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用心做音樂的新人實屬鳳毛麟角,古霍作為其中佼佼者,早就引起了致力於振興華語音樂的羅高原的注意。
他當即就回答說:“你的音樂太工整,不靈動。”
說完老爺子就施施然而去,留年輕人在原地苦思冥想。
米岐無意中提到了金唱片獎,古霍這才察覺到,一年又快要翻篇了。去年12月份他雖然得到了羅教父的指點,但今年12月份大概依然逃不了陪跑的命運。上半年發行的《rockhard》是一張純商業性的音樂專輯,銷量雖然再創新高,但金唱片獎一向關注歌曲本身的音樂性,《rockhard》很明顯入不了他們的眼。
一時間他感到十分悔恨,感覺自己又浪費了一整年的光陰。所以他立即改過自新,決定從今天開始用心創作。在三十歲之前,他無論如何都想得到一次金唱片獎。
米岐聽了他的要求,二話沒說就拿上他的錢包陪他出去買吉他。
她在網上搜到這附近就有一家吉他專賣店,於是領著古霍兜兜轉轉,終於在一片住宅區中找到了這家店。
巧合的是這家店的店員剛好是中國留學生,他很熱情的為古霍推薦適合的商品。
米岐又不懂行情,見這邊好像不會很快結束,於是出門去不遠的麵包店買了點吃的。回來的時候,古霍已經選好了自己心儀的吉他,就等著她把錢包帶回來付錢。米岐有點不好意思讓他等了那麽久,趕緊把他的錢包遞過去。
店員看他們共享錢包,關係非常親密了,於是隨口說了一句:“你們公司還挺開明的,旗下藝人戀愛都不管。”
古霍和米岐這才反應過來,這小子不聲不響的,他們就以為他不知道thva。原來他早就把古霍認出來了,隻是沒說而已。
既然這樣的話,古霍就不得不解釋了:“我們不是男女朋友關係,她是我助理。”
“這樣啊。”留學生沒說什麽,這一茬就算過去了。
看樣子他不是追星族,隻是普通吃瓜群眾而已。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鍾了,古霍自顧自開門進屋,坐在床邊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動著琴弦。
這裏畢竟是酒店,再高級的酒店隔音效果也是有限的,米岐擔心古霍會被其他客人投訴。
她讓古霍別在酒店裏彈吉他,明天他們一起去找個安靜的公園,順帶可以去野餐。
古霍沒有異議,於是兩人各自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生物鍾將米岐叫醒,今天她不打算睡回籠覺,簡單洗漱,穿戴整齊後就出門了。打開房門,看到隔壁的古霍也剛好出來。
兩人互道早安,有說有笑的去餐廳吃早餐。
吃完早餐,他們真的在酒店附近找到了一個很大的公園。今天是工作日,現在時間又很早,日本老年人不像中國老年人熱衷於晨練和廣場舞,所以公園裏一片寂靜,隻能聽見小鳥嘰嘰喳喳,這種環境對於創作者而言再適合不過了。
古霍坐在長凳上一邊彈吉他一邊哼哼唱唱,米岐先在他旁邊坐了一會兒,然後又給他拍了好些照片,再然後就自行去散步了。
快到中午的時候,米岐去附近的一家超市采購食物。日本的速食食品種類繁多,物美價廉,她挑著買了一些,又想著去買一些水果,補充維生素abcdeefg。日本島國的缺點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國土麵積狹窄,農作物種植規模受限,農產品價格自然相當昂貴。
不過米岐轉念一想,其實農產品價格高,農民的收入也就高了,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買好吃的東西後,她又買了野餐布和一次性餐具,這樣的話也就差不多了。
回到公園,長凳上孤零零的躺著一把吉他,吉他的主人則躺在如茵的草地上,雙手交疊枕在腦後,出神的看著天空。
米岐拎著一個大袋子坐在他身邊,一麵把東西從袋子裏麵拿出來,一麵和他說話。
“怎麽了,沒有靈感?”她隨口問道。
古霍這個年紀正處於創作高峰期,往往是才思泉湧,他堵都堵不住。可是有靈感是一回事,將抽象的靈感具像化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看著小時候才能看見的湛藍天空,似乎是在喃喃自語,又似乎是在向米岐傾訴。
“有位前輩說我的音樂太工整,不靈動,我一直在思考這句話的意思......”
米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道:“如果這麽說的話,好像真的是這樣。”
“哪樣啊,說來聽聽。”說話的時候,古霍眼睛仍然看著天空。
“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不懂音樂創作,隻是一名普通聽眾,所以我的想法肯定是不專業的,你聽了之後不準生氣,也不準嘲笑我。”米岐這麽說道。
古霍終於看了她一眼:“瞧把你給嚇的,不要怕,我要聽的就是你們普通聽眾的意見。”
有他這句話,米岐就放心了。她整理了一下語言,說了如下一番話。
“是這樣的,你的歌呢,琅琅上口,聽第一句就很容易能想到下一句是什麽調。這有問題嗎?我覺得這沒有問題。隻是一切都太順理成章,所以少了些新鮮感,多聽幾遍就覺得乏味。當然了。琅琅上口的優點也是很明顯的,好上口,傳唱度高,銷量自然而然也就高了。”
她這一番見解讓古霍暗暗稱奇,原本以為她真的是一名“普通聽眾”,結果她一點都不普通,這種鑒賞能力完全達到“專業聽眾”的級別了。
米岐見他不說話,誤以為是自己沒把意思講明白。於是她又打了個比方,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想法。
“就像我們昨天在餐廳看到的那個髒辮大哥一樣。想象一下,如果他梳油頭穿皮鞋,西裝裏麵老老實實穿件白襯衫,是不是就會變成那種典型的紳士形象呢。可是如果他真的打扮成那樣的話,那我不會多看他一眼,因為那種搭配我已經見到的夠多的了。好看是好看,但是很無聊。髒辮大哥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因為他身上的那些明明很不合理,卻又那麽合理的衝突和矛盾。”
聽了米岐的分析,古霍茅塞頓開,同時感覺自己的助理絕非等閑之輩,他暗想以她的鑒賞水平,如果真的出道當歌手的話,肯定是那種很會挑歌的類型。圈子裏是有這種人的,往往是那些被其他歌手拒絕的歌,他反而很能發掘其獨特的魅力。關鍵是他善於編曲,即便是再單調的旋律,隻要經過他的手,都會華麗蛻變為音樂性極高的作品。
這種同行是最可氣的,花最少的錢,買最貴的歌。
羅高原說的話古霍終於領悟了,可是光領悟也沒有用,他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習慣以形成多年,就算是要改,一時半會兒也改不過來。而且思路和思維都已經定型,想要突破真的很難。
古霍愁眉苦臉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為自己的創作生涯感到深深的擔憂。米岐坐在他旁邊大吃特吃,真是一派天真,無憂無慮。
“你不吃嗎?”東西都快被吃光光了,她這才假模假樣的關心起古霍來。
古霍淡淡的看了一眼餐桌布上那一片殘羹剩飯,“我沒有胃口。”
沒有胃口的古霍在回酒店的路上買了一瓶啤酒,邊走邊喝,形象非常憂鬱非常浪蕩,藝術家氣質大概就是這樣了吧。米岐當然不會放過這種畫麵,拿起手機又是一頓狂拍。
隔天古霍整個閉門不出,埋頭於創作,米岐探監一樣到點就把飯菜給送到他屋裏。偶然從門縫間瞥到屋內的情景:床上沙發上堆滿了衣服,地上和桌子上堆滿了廢紙團。隻見古霍抱著吉他坐在一堆空酒瓶當中,蓬亂著頭發,耳朵上夾著一支筆,眼睛緊閉,是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樣。忽然他隨手抄起一旁的啤酒,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往嘴裏灌酒,扔掉空空如也的酒瓶,他取下筆,一鼓作氣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看到這裏米岐縮回了腦袋,悄悄把門關上了。藝術家的世界真是不了解也罷,一了解就想罵人,好好的幹淨整潔的房間,不過一兩天就被糟蹋的跟個豬圈似的,她可不就是想罵人嘛。
還好第二天古霍出關了,他背上吉他,大方邀請米岐去公園品鑒他的新作品。
說話的時候,米岐注意到他眼底那一圈黑黑的眼袋,別說還挺心疼的。
“寫歌嘛,有東西寫的時候就寫,沒東西寫的時候就算了唄。”她勸古霍想開點:“又沒人強行分配給你革命任務,你至於這麽逼自己嘛。”
古霍沒說話,心想他是自己逼自己。眼看金唱片獎又要來了,他不想再空手而歸了。就算趕不及在統計結束前發片,他也要在頒獎現場一鳴驚人,用截然不同的新歌驚豔全場。
米岐不知道他那些花花腸子,但都是很配合他的行動的。大早上不到七點,早飯也沒吃,就去公園聽鑒賞新曲了。音樂是不是別人的精神食糧她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她的精神食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
吃完飯後,兩人在走廊裏講了一會兒閑話。
古霍說從今晚開始他要閉門不出專心寫歌,他會把卡給米岐,叫她自己一個人出去玩。
米岐心想這人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出來旅遊也就這十幾天,要寫歌你回國後不能寫啊。
雖然她在心裏瘋狂吐糟,但實際上一個標點符號都沒說,就說了個“哦”。
古霍見她很乖,一時龍心大悅,表示他會把米岐寫進自己的新歌裏。
米岐懶懶的說不用了。
“你要是想罵我的話,當著我麵直接罵就行,不用那麽拐彎抹角加上音符罵。”
“你看看你,又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毛病了吧。”古霍教訓她:“我要是把你寫進歌裏,那一定是帶著愛意才把你寫進去的,怎麽可能會寫歌罵你。再說隻要你以後都像今天這麽乖,我更不會罵你了,疼你還來不及呢。”
米岐做嘔吐狀:“行了詩人,你快回去寫歌吧。”
古霍瞪著她,把自己的錢包掏出來扔給她。“日元美元人民幣,還有一張信用卡,夠你浪的了吧。”說著他抬眼看向天花板,想要背信用卡密碼。米岐一巴掌糊在他嘴上,及時製止了他這種不理智的行為。
“打住打住,我可不想知道你的銀行卡密碼,而且這裏是公共場合,四處都有攝像頭。我知道你錢多,但是錢再多也不用白白給人花吧。”
說完她打開錢包粗略點了點,日元美元人民幣加起來,折合成人名幣也有大幾千塊錢了。她又不購物,隻是吃吃喝喝,也花不了這麽多錢。
“謝謝你的好意,但是你的信用卡恐怕沒有為我效勞的機會了。你錢包這麽沉,我先幫你把現金花完,減輕你的負擔。”
古霍怪聲怪氣的說:“那可太謝謝你了。”
說完之後,兩人各回各房。米岐看了一會兒電視,聽見有人敲門,透過貓眼看了看,原來古霍。
“陪我去買把吉他。”古霍對米岐說。
原來他這趟出門沒打算要寫歌,所以沒隨身把吉他帶著。剛剛在房間裏ipad自帶庫樂隊搗鼓了一會兒,感覺非常不得勁兒,還是想用吉他。之所以他忽然想要寫歌,是因為剛剛吃飯的時候米岐提到金唱片獎,這有點刺激他那根敏感的神經了。
thva出道六年五次提名金唱片獎,圈子裏的人都調侃他們是專業陪跑冠軍。去年的金唱片獎頒獎典禮上,他們遇見了音樂教父羅高原。老爺子今年快六十了,得益於科學的發聲方式,雖然嗓音不比年輕時清亮,但仍然醇厚悅耳,且技巧越發精進。他對於音樂創作的熱情不減當年,甚至可以說是更勝一籌。
這很奇怪,人們在談論一位藝術家時往往使用江郎才盡一詞形容,這說明才子往往是難以維持創作熱情,更加難以持續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
但音樂教父的音樂生涯恰恰相反,他年輕時作品並不多,但過了五十歲,同一時期出道的人已經在各種選秀節目中擔任好幾年評委老師了,他卻突然迸發出了創作激情,接連不斷創作出好幾首熱曲。
媒體追尋其中原因,他說年輕時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現在年紀大了,那些對人生的感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古霍上次遇見他時,請求這位老前輩為自己指點迷津。
在他自己看來,他創作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嘔心瀝血之作,音樂性方麵無可挑剔,同時也能贏得普通大眾的共鳴。為何始終無緣金唱片獎,這其中的原因他想不出來。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用心做音樂的新人實屬鳳毛麟角,古霍作為其中佼佼者,早就引起了致力於振興華語音樂的羅高原的注意。
他當即就回答說:“你的音樂太工整,不靈動。”
說完老爺子就施施然而去,留年輕人在原地苦思冥想。
米岐無意中提到了金唱片獎,古霍這才察覺到,一年又快要翻篇了。去年12月份他雖然得到了羅教父的指點,但今年12月份大概依然逃不了陪跑的命運。上半年發行的《rockhard》是一張純商業性的音樂專輯,銷量雖然再創新高,但金唱片獎一向關注歌曲本身的音樂性,《rockhard》很明顯入不了他們的眼。
一時間他感到十分悔恨,感覺自己又浪費了一整年的光陰。所以他立即改過自新,決定從今天開始用心創作。在三十歲之前,他無論如何都想得到一次金唱片獎。
米岐聽了他的要求,二話沒說就拿上他的錢包陪他出去買吉他。
她在網上搜到這附近就有一家吉他專賣店,於是領著古霍兜兜轉轉,終於在一片住宅區中找到了這家店。
巧合的是這家店的店員剛好是中國留學生,他很熱情的為古霍推薦適合的商品。
米岐又不懂行情,見這邊好像不會很快結束,於是出門去不遠的麵包店買了點吃的。回來的時候,古霍已經選好了自己心儀的吉他,就等著她把錢包帶回來付錢。米岐有點不好意思讓他等了那麽久,趕緊把他的錢包遞過去。
店員看他們共享錢包,關係非常親密了,於是隨口說了一句:“你們公司還挺開明的,旗下藝人戀愛都不管。”
古霍和米岐這才反應過來,這小子不聲不響的,他們就以為他不知道thva。原來他早就把古霍認出來了,隻是沒說而已。
既然這樣的話,古霍就不得不解釋了:“我們不是男女朋友關係,她是我助理。”
“這樣啊。”留學生沒說什麽,這一茬就算過去了。
看樣子他不是追星族,隻是普通吃瓜群眾而已。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鍾了,古霍自顧自開門進屋,坐在床邊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動著琴弦。
這裏畢竟是酒店,再高級的酒店隔音效果也是有限的,米岐擔心古霍會被其他客人投訴。
她讓古霍別在酒店裏彈吉他,明天他們一起去找個安靜的公園,順帶可以去野餐。
古霍沒有異議,於是兩人各自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生物鍾將米岐叫醒,今天她不打算睡回籠覺,簡單洗漱,穿戴整齊後就出門了。打開房門,看到隔壁的古霍也剛好出來。
兩人互道早安,有說有笑的去餐廳吃早餐。
吃完早餐,他們真的在酒店附近找到了一個很大的公園。今天是工作日,現在時間又很早,日本老年人不像中國老年人熱衷於晨練和廣場舞,所以公園裏一片寂靜,隻能聽見小鳥嘰嘰喳喳,這種環境對於創作者而言再適合不過了。
古霍坐在長凳上一邊彈吉他一邊哼哼唱唱,米岐先在他旁邊坐了一會兒,然後又給他拍了好些照片,再然後就自行去散步了。
快到中午的時候,米岐去附近的一家超市采購食物。日本的速食食品種類繁多,物美價廉,她挑著買了一些,又想著去買一些水果,補充維生素abcdeefg。日本島國的缺點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國土麵積狹窄,農作物種植規模受限,農產品價格自然相當昂貴。
不過米岐轉念一想,其實農產品價格高,農民的收入也就高了,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買好吃的東西後,她又買了野餐布和一次性餐具,這樣的話也就差不多了。
回到公園,長凳上孤零零的躺著一把吉他,吉他的主人則躺在如茵的草地上,雙手交疊枕在腦後,出神的看著天空。
米岐拎著一個大袋子坐在他身邊,一麵把東西從袋子裏麵拿出來,一麵和他說話。
“怎麽了,沒有靈感?”她隨口問道。
古霍這個年紀正處於創作高峰期,往往是才思泉湧,他堵都堵不住。可是有靈感是一回事,將抽象的靈感具像化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看著小時候才能看見的湛藍天空,似乎是在喃喃自語,又似乎是在向米岐傾訴。
“有位前輩說我的音樂太工整,不靈動,我一直在思考這句話的意思......”
米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道:“如果這麽說的話,好像真的是這樣。”
“哪樣啊,說來聽聽。”說話的時候,古霍眼睛仍然看著天空。
“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不懂音樂創作,隻是一名普通聽眾,所以我的想法肯定是不專業的,你聽了之後不準生氣,也不準嘲笑我。”米岐這麽說道。
古霍終於看了她一眼:“瞧把你給嚇的,不要怕,我要聽的就是你們普通聽眾的意見。”
有他這句話,米岐就放心了。她整理了一下語言,說了如下一番話。
“是這樣的,你的歌呢,琅琅上口,聽第一句就很容易能想到下一句是什麽調。這有問題嗎?我覺得這沒有問題。隻是一切都太順理成章,所以少了些新鮮感,多聽幾遍就覺得乏味。當然了。琅琅上口的優點也是很明顯的,好上口,傳唱度高,銷量自然而然也就高了。”
她這一番見解讓古霍暗暗稱奇,原本以為她真的是一名“普通聽眾”,結果她一點都不普通,這種鑒賞能力完全達到“專業聽眾”的級別了。
米岐見他不說話,誤以為是自己沒把意思講明白。於是她又打了個比方,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想法。
“就像我們昨天在餐廳看到的那個髒辮大哥一樣。想象一下,如果他梳油頭穿皮鞋,西裝裏麵老老實實穿件白襯衫,是不是就會變成那種典型的紳士形象呢。可是如果他真的打扮成那樣的話,那我不會多看他一眼,因為那種搭配我已經見到的夠多的了。好看是好看,但是很無聊。髒辮大哥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因為他身上的那些明明很不合理,卻又那麽合理的衝突和矛盾。”
聽了米岐的分析,古霍茅塞頓開,同時感覺自己的助理絕非等閑之輩,他暗想以她的鑒賞水平,如果真的出道當歌手的話,肯定是那種很會挑歌的類型。圈子裏是有這種人的,往往是那些被其他歌手拒絕的歌,他反而很能發掘其獨特的魅力。關鍵是他善於編曲,即便是再單調的旋律,隻要經過他的手,都會華麗蛻變為音樂性極高的作品。
這種同行是最可氣的,花最少的錢,買最貴的歌。
羅高原說的話古霍終於領悟了,可是光領悟也沒有用,他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習慣以形成多年,就算是要改,一時半會兒也改不過來。而且思路和思維都已經定型,想要突破真的很難。
古霍愁眉苦臉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為自己的創作生涯感到深深的擔憂。米岐坐在他旁邊大吃特吃,真是一派天真,無憂無慮。
“你不吃嗎?”東西都快被吃光光了,她這才假模假樣的關心起古霍來。
古霍淡淡的看了一眼餐桌布上那一片殘羹剩飯,“我沒有胃口。”
沒有胃口的古霍在回酒店的路上買了一瓶啤酒,邊走邊喝,形象非常憂鬱非常浪蕩,藝術家氣質大概就是這樣了吧。米岐當然不會放過這種畫麵,拿起手機又是一頓狂拍。
隔天古霍整個閉門不出,埋頭於創作,米岐探監一樣到點就把飯菜給送到他屋裏。偶然從門縫間瞥到屋內的情景:床上沙發上堆滿了衣服,地上和桌子上堆滿了廢紙團。隻見古霍抱著吉他坐在一堆空酒瓶當中,蓬亂著頭發,耳朵上夾著一支筆,眼睛緊閉,是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樣。忽然他隨手抄起一旁的啤酒,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往嘴裏灌酒,扔掉空空如也的酒瓶,他取下筆,一鼓作氣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看到這裏米岐縮回了腦袋,悄悄把門關上了。藝術家的世界真是不了解也罷,一了解就想罵人,好好的幹淨整潔的房間,不過一兩天就被糟蹋的跟個豬圈似的,她可不就是想罵人嘛。
還好第二天古霍出關了,他背上吉他,大方邀請米岐去公園品鑒他的新作品。
說話的時候,米岐注意到他眼底那一圈黑黑的眼袋,別說還挺心疼的。
“寫歌嘛,有東西寫的時候就寫,沒東西寫的時候就算了唄。”她勸古霍想開點:“又沒人強行分配給你革命任務,你至於這麽逼自己嘛。”
古霍沒說話,心想他是自己逼自己。眼看金唱片獎又要來了,他不想再空手而歸了。就算趕不及在統計結束前發片,他也要在頒獎現場一鳴驚人,用截然不同的新歌驚豔全場。
米岐不知道他那些花花腸子,但都是很配合他的行動的。大早上不到七點,早飯也沒吃,就去公園聽鑒賞新曲了。音樂是不是別人的精神食糧她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她的精神食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