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場作者農民在飛
第四十四章收獲
趙娟辦事效率很高,很快在中關村租了職場,地方很寬敞,使用麵積足有1700平米,並很快開始了裝修施工。她追著田川確定了公司logo,以及公司門麵裝修風格。
滕悅也很迅速,隻用了不到一星期就搭建了一個框架出來,田川卻不太滿意,兩人連續討論了兩天,田川成功地把後世百度百科和知道以及文庫的理念灌輸給滕悅。田川選擇這個切入點的理由是:在網絡剛開始發展的現在,上網人員以技術人員為主,百科,知道和論壇對這類人員的吸引力是勿用致疑的。而這些早期人員上網習慣養成後,對後來網民的示範和指導作用是很強大的。而且發展到後來,百科和知道將覆蓋生活的方方麵麵,成為生活必須品之一。
田川要求滕悅,把即時通信軟件與其他內容獨立開發,隻要可以通過鏈接及時接入即可。
後來,在滕悅介紹下,田川與他那位工業工程師室友見了麵。那人名叫江曉光,在工業工程領域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田川以年薪十一萬聘用了他,就職於機械公司,負責公司的工業設計和標準化工作,程海暫時給他做助手。
趙教授已拿出點播機和收割機總體設計模塊,正在進行一些關鍵係統的功能驗證。涉及的驗證試驗機是由機械公司製造的。機械公司專門抽調了兩名高級技工,一名工藝人員,與趙教授的團隊組成攻關小組,日夜奮戰地進行新農機設計與試製。預計在春節前後將完成第一台全功能樣機的製造。
田川要求趙教授,丁廠長與江曉光一起,盡快製定新農機驗證試驗項目,並確保在四月底農機上市前通過試驗。
在這方麵,趙教授付出了大量精力,初步製定了整機耐久試驗,極限工況試驗,震動衝擊試驗等詳細試驗標準。
薑建兵帶領的銷售團隊,在新農機上市前,做了大量工作,跑遍了華北的各地市,獲取了大量的市場調查數據,為新農機設計提供參考標準。同時對市場上現有的類似產品進行了調查,為設計指明了方向。
在田川的努力下,招聘了數名技術人員,充實到設計一線。還聘請了一位退休的八級木模工,極大地提升了鑄造車間的技術實力。同時購進了數台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並招聘了專業的操作人員。新農機生產能力已經基本齊備。
江小光為工廠進行了全新的布局設計,調整了設備布局,正在建立一條全新的動態農機生產線。同時規範各工序操作標準,為穩定的質量提供保障。他已經著手進行iso9000認證工作,開始質量管理體係建設。
江曉光還借助於在曰產的從業經曆,為機城公司拉來了一些工裝治具的加工業務。技術人員正在攻關,第一批治具將在1995年1月正式交付。江曉光甚至考慮建設一條專門的治具生產線,大力發展治具生產業務。田川沒同意,他覺得治具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占用資源多,利潤有限。目前機械公司技術人員比較緊張,趁現在生產不飽滿臨時做一做還可以,不能當作主業來經營。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機械公司開始走向正軌。
網絡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元旦前完成了,田川帶另外三名股東參觀了公司。滕悅已經把技術部門建了起來,總共招聘了十二名專業技術人員,後續招人的工作由趙娟接手繼續在做。招聘的技術人員一多半是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從業經驗幾乎空白。滕悅把網頁製作和程序源代碼編寫工作拆分開來,交給技術人員分別完成。
預計到春節前,可以完成論壇的全部程序編寫,開始上線試用。另外,百科的架構已經完成,等待程序員們從論壇程序編寫中脫身出來,就可以開始寫代碼。
田川萬分期待的在線擔保支付軟件尚未動手,他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楔機。
公司的裝修風格傾向於現代和簡約,每人有獨立的辦公隔間,軟硬件配套齊全,一個現代化高科技公司的樣子已經呈現在股東們麵前。
田川已經有一個多月沒回家了,老爸在電話裏說,漁具超市冰釣業務占了先機,冰釣用品銷售很火爆,光是冰橇就賣出了一百多架,利潤高達幾萬元。
養雞場的小雞已長全羽毛,已步入青年雞行列,室外活動時間延長到了每天6個小時。郎教授篩選出了兩款飼料配方,其中一種添加了較多的蔬菜類,適當減少了穀類飼喂量,添加的蔬菜主要是儲存的大白菜。另一種以穀類和蚯蚓為主,添加少量蔬菜。目前看來,添加蔬菜多的小雞,生長稍慢於另一組,但健康狀況卻優於另一組,現在觀察還在繼續。
大棚中的青椒和草莓都已定植或功,而且都已開花,預計一月中甸就能開始收獲,春節前將達到產量高峰。
這兩種作物在鍾老師的指導下種植,生長比較穩定,但植株明顯比普通方法種植的要弱小一些,產量也會低上不少。在種植過程中,牛糞和雞糞追肥並不少,還施了草木灰浸出液,隻是作的根施,而沒有進行更有效的葉麵噴施。
有一個比較煩人的問題,就是青椒葉上開始有蚜蟲生長。鍾老師提供了幾種方法,目前正在試用。一方麵用桔色木板刷上機油製成誘蚜板粘,一方麵試用辣椒水,煙葉水和風油精水等滅殺。試驗正在進行中,效果還不知道。
青椒及草莓與蚯蚓的多層複合式種植/養殖基本取得了成功,采用兩層蚯蚓一層蔬菜的搭配,效果挺好。因此,另外三個蚯蚓棚內也開始上架養殖,並分別種植了生菜,油麥菜和黃瓜,這些蔬菜將於春節後陸續上市。
田爸催田川盡快確定青椒和草莓的銷售辦法,采摘下來的果子是無法長時間存儲的。
蚯蚓田已經穩定生產,除了喂雞,還能定期製成一批蚓幹,供應598的魚餌生產。估計到明年春暖後,雞的食量增加,就沒有對外供貨的能力了。
田川建議老爸在雞場附近再包一些地,擴大蚯蚓養殖,同時增加蔬菜種植,爭取把常見蔬菜品種湊全一些,並考慮分期種植。這樣就可能支撐起一家蔬菜專營店進行銷售。
至於現在這批青椒和草莓等,田川準備做體驗采摘,除青椒和草莓外,還有一棚的生菜和油麥菜可以趕上這次銷售。
田川建議老爸想辦法把雞場窪地以北的一片地包下來。這片地是屬於旁邊的李家堡村的,有三十畝左右,地勢低窪,有些鹽堿,隻能種些高梁或棉花之類耐鹽堿的作物,收成有限。
掛斷老爸的電話,田川馬上打給劉美婷:“婷姐,茶居的生意好吧?”
“你這小家夥,怎麽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我還以為你把姐給忘了呢。”
田川說:“這不是我老爸種的草莓和青椒還有生菜快下來了嗎,打電話是想給你送點嚐嚐。”
“怎麽不賣,改白送了?“劉美婷很好奇。
“東西品種少,產量也不穩定,沒辦法維持固定顧客的固定消費。我又不想當作普通產品低價出售,不如送給你們這些潛在顧客品嚐一下,混個臉熟。”田川實話實說,“現在隻開展體驗采摘和贈送品嚐。”
“采摘農產品?我還真沒有體驗過。什麽時候能去?一定帶我一個。”
“現在還不行,草莓還沒有熟,青椒和生菜也要再過一陣。到時我通知你。”
之後,田川又分別給李濤等三名*,史教授與劉天瑜等書畫界朋友,劉義南與連晶晶等高級白領,宋院長與陸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這些無公害農產品的潛在消費者群體打了電話,推銷自己的體驗采摘活動,並強烈建議大家帶孩子參加,給孩子一個認識農產品的機會。
現在私家車還很稀少,讓大家自行前往采摘是不現實的,田川考慮可以租大巴車帶顧客前往。另一個備選方案是與旅行社合作,但很快被他推翻了:這不利於以後的發展模式。
考慮到采摘重點的草莓成熟時間,田川準備將第一批采摘定在1月18日星期天。
為了這第一次采摘,田川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首先,他約好了兩輛高級大巴車,總共可以載100人以上。車是旅遊公司的,選的是最為舒適幹淨的沈飛大客,並為全員上了乘員險。
其次,他訂製了適合於草莓和綠葉菜的一次性保鮮盒和配套紙袋,用於盛裝采摘的蔬果。
第三,他印製了綠色采摘農場的彩色宣傳頁,上麵介紹了無公害農產品理念,采摘注意事項,近期可采摘項目,以及宣傳為主的推廣理念。
另外,他讓老爸在距大棚不遠的一片空地上用彩鋼搭了一片臨時房,並搭建了地板,裝了土暖氣,做成一間臨時飯館。飯館邀請本村流動餐廳的師傅入駐,在采摘曰提供老家特色的“素八大碗”及特色燉菜。同時也可代客加工采摘到的食材。
田川把午餐標準印在了宣傳頁上:快餐蓋飯5元一份;燉菜價格各異,八大碗可單點十元一碗,大小米飯均免費,湯和粥也免費。
最後,他讓老爸在十號摘一批草莓青椒和生菜油麥菜,每種一斤裝成一個禮盒,至少裝五十份送到京城,他要送人品嚐。
第四十四章收獲
趙娟辦事效率很高,很快在中關村租了職場,地方很寬敞,使用麵積足有1700平米,並很快開始了裝修施工。她追著田川確定了公司logo,以及公司門麵裝修風格。
滕悅也很迅速,隻用了不到一星期就搭建了一個框架出來,田川卻不太滿意,兩人連續討論了兩天,田川成功地把後世百度百科和知道以及文庫的理念灌輸給滕悅。田川選擇這個切入點的理由是:在網絡剛開始發展的現在,上網人員以技術人員為主,百科,知道和論壇對這類人員的吸引力是勿用致疑的。而這些早期人員上網習慣養成後,對後來網民的示範和指導作用是很強大的。而且發展到後來,百科和知道將覆蓋生活的方方麵麵,成為生活必須品之一。
田川要求滕悅,把即時通信軟件與其他內容獨立開發,隻要可以通過鏈接及時接入即可。
後來,在滕悅介紹下,田川與他那位工業工程師室友見了麵。那人名叫江曉光,在工業工程領域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田川以年薪十一萬聘用了他,就職於機械公司,負責公司的工業設計和標準化工作,程海暫時給他做助手。
趙教授已拿出點播機和收割機總體設計模塊,正在進行一些關鍵係統的功能驗證。涉及的驗證試驗機是由機械公司製造的。機械公司專門抽調了兩名高級技工,一名工藝人員,與趙教授的團隊組成攻關小組,日夜奮戰地進行新農機設計與試製。預計在春節前後將完成第一台全功能樣機的製造。
田川要求趙教授,丁廠長與江曉光一起,盡快製定新農機驗證試驗項目,並確保在四月底農機上市前通過試驗。
在這方麵,趙教授付出了大量精力,初步製定了整機耐久試驗,極限工況試驗,震動衝擊試驗等詳細試驗標準。
薑建兵帶領的銷售團隊,在新農機上市前,做了大量工作,跑遍了華北的各地市,獲取了大量的市場調查數據,為新農機設計提供參考標準。同時對市場上現有的類似產品進行了調查,為設計指明了方向。
在田川的努力下,招聘了數名技術人員,充實到設計一線。還聘請了一位退休的八級木模工,極大地提升了鑄造車間的技術實力。同時購進了數台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並招聘了專業的操作人員。新農機生產能力已經基本齊備。
江小光為工廠進行了全新的布局設計,調整了設備布局,正在建立一條全新的動態農機生產線。同時規範各工序操作標準,為穩定的質量提供保障。他已經著手進行iso9000認證工作,開始質量管理體係建設。
江曉光還借助於在曰產的從業經曆,為機城公司拉來了一些工裝治具的加工業務。技術人員正在攻關,第一批治具將在1995年1月正式交付。江曉光甚至考慮建設一條專門的治具生產線,大力發展治具生產業務。田川沒同意,他覺得治具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占用資源多,利潤有限。目前機械公司技術人員比較緊張,趁現在生產不飽滿臨時做一做還可以,不能當作主業來經營。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機械公司開始走向正軌。
網絡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元旦前完成了,田川帶另外三名股東參觀了公司。滕悅已經把技術部門建了起來,總共招聘了十二名專業技術人員,後續招人的工作由趙娟接手繼續在做。招聘的技術人員一多半是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從業經驗幾乎空白。滕悅把網頁製作和程序源代碼編寫工作拆分開來,交給技術人員分別完成。
預計到春節前,可以完成論壇的全部程序編寫,開始上線試用。另外,百科的架構已經完成,等待程序員們從論壇程序編寫中脫身出來,就可以開始寫代碼。
田川萬分期待的在線擔保支付軟件尚未動手,他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楔機。
公司的裝修風格傾向於現代和簡約,每人有獨立的辦公隔間,軟硬件配套齊全,一個現代化高科技公司的樣子已經呈現在股東們麵前。
田川已經有一個多月沒回家了,老爸在電話裏說,漁具超市冰釣業務占了先機,冰釣用品銷售很火爆,光是冰橇就賣出了一百多架,利潤高達幾萬元。
養雞場的小雞已長全羽毛,已步入青年雞行列,室外活動時間延長到了每天6個小時。郎教授篩選出了兩款飼料配方,其中一種添加了較多的蔬菜類,適當減少了穀類飼喂量,添加的蔬菜主要是儲存的大白菜。另一種以穀類和蚯蚓為主,添加少量蔬菜。目前看來,添加蔬菜多的小雞,生長稍慢於另一組,但健康狀況卻優於另一組,現在觀察還在繼續。
大棚中的青椒和草莓都已定植或功,而且都已開花,預計一月中甸就能開始收獲,春節前將達到產量高峰。
這兩種作物在鍾老師的指導下種植,生長比較穩定,但植株明顯比普通方法種植的要弱小一些,產量也會低上不少。在種植過程中,牛糞和雞糞追肥並不少,還施了草木灰浸出液,隻是作的根施,而沒有進行更有效的葉麵噴施。
有一個比較煩人的問題,就是青椒葉上開始有蚜蟲生長。鍾老師提供了幾種方法,目前正在試用。一方麵用桔色木板刷上機油製成誘蚜板粘,一方麵試用辣椒水,煙葉水和風油精水等滅殺。試驗正在進行中,效果還不知道。
青椒及草莓與蚯蚓的多層複合式種植/養殖基本取得了成功,采用兩層蚯蚓一層蔬菜的搭配,效果挺好。因此,另外三個蚯蚓棚內也開始上架養殖,並分別種植了生菜,油麥菜和黃瓜,這些蔬菜將於春節後陸續上市。
田爸催田川盡快確定青椒和草莓的銷售辦法,采摘下來的果子是無法長時間存儲的。
蚯蚓田已經穩定生產,除了喂雞,還能定期製成一批蚓幹,供應598的魚餌生產。估計到明年春暖後,雞的食量增加,就沒有對外供貨的能力了。
田川建議老爸在雞場附近再包一些地,擴大蚯蚓養殖,同時增加蔬菜種植,爭取把常見蔬菜品種湊全一些,並考慮分期種植。這樣就可能支撐起一家蔬菜專營店進行銷售。
至於現在這批青椒和草莓等,田川準備做體驗采摘,除青椒和草莓外,還有一棚的生菜和油麥菜可以趕上這次銷售。
田川建議老爸想辦法把雞場窪地以北的一片地包下來。這片地是屬於旁邊的李家堡村的,有三十畝左右,地勢低窪,有些鹽堿,隻能種些高梁或棉花之類耐鹽堿的作物,收成有限。
掛斷老爸的電話,田川馬上打給劉美婷:“婷姐,茶居的生意好吧?”
“你這小家夥,怎麽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我還以為你把姐給忘了呢。”
田川說:“這不是我老爸種的草莓和青椒還有生菜快下來了嗎,打電話是想給你送點嚐嚐。”
“怎麽不賣,改白送了?“劉美婷很好奇。
“東西品種少,產量也不穩定,沒辦法維持固定顧客的固定消費。我又不想當作普通產品低價出售,不如送給你們這些潛在顧客品嚐一下,混個臉熟。”田川實話實說,“現在隻開展體驗采摘和贈送品嚐。”
“采摘農產品?我還真沒有體驗過。什麽時候能去?一定帶我一個。”
“現在還不行,草莓還沒有熟,青椒和生菜也要再過一陣。到時我通知你。”
之後,田川又分別給李濤等三名*,史教授與劉天瑜等書畫界朋友,劉義南與連晶晶等高級白領,宋院長與陸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這些無公害農產品的潛在消費者群體打了電話,推銷自己的體驗采摘活動,並強烈建議大家帶孩子參加,給孩子一個認識農產品的機會。
現在私家車還很稀少,讓大家自行前往采摘是不現實的,田川考慮可以租大巴車帶顧客前往。另一個備選方案是與旅行社合作,但很快被他推翻了:這不利於以後的發展模式。
考慮到采摘重點的草莓成熟時間,田川準備將第一批采摘定在1月18日星期天。
為了這第一次采摘,田川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首先,他約好了兩輛高級大巴車,總共可以載100人以上。車是旅遊公司的,選的是最為舒適幹淨的沈飛大客,並為全員上了乘員險。
其次,他訂製了適合於草莓和綠葉菜的一次性保鮮盒和配套紙袋,用於盛裝采摘的蔬果。
第三,他印製了綠色采摘農場的彩色宣傳頁,上麵介紹了無公害農產品理念,采摘注意事項,近期可采摘項目,以及宣傳為主的推廣理念。
另外,他讓老爸在距大棚不遠的一片空地上用彩鋼搭了一片臨時房,並搭建了地板,裝了土暖氣,做成一間臨時飯館。飯館邀請本村流動餐廳的師傅入駐,在采摘曰提供老家特色的“素八大碗”及特色燉菜。同時也可代客加工采摘到的食材。
田川把午餐標準印在了宣傳頁上:快餐蓋飯5元一份;燉菜價格各異,八大碗可單點十元一碗,大小米飯均免費,湯和粥也免費。
最後,他讓老爸在十號摘一批草莓青椒和生菜油麥菜,每種一斤裝成一個禮盒,至少裝五十份送到京城,他要送人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