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意的話讓簡餘心神不寧。他回到赤甲衛後第一時間就調出了往年的案卷,又找了幾位年長的赤甲衛,的確發現了不少蛛絲馬跡。
韓諸也算是年少成名,雖然家世一般,卻能文能武,弱冠之齡就當上了赤甲衛統領,他為人低調,平日也不喜與人來往,因此當他出了事時,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他,後來是魏王容侑救了他,可是之後也沒見他與魏王交往密切,許多人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但若是仔細回溯,就會發現赤甲衛也正是從這件事之後開始漸漸衰落下來,遊離於三衛之外,或許有人會感慨韓諸這人是自暴自棄,可簡餘翻看過往的案卷,竟然發現這段時間赤甲衛所有的差事竟然辦得也不算差,這就解釋了為什麽赤甲衛越來越差,韓諸居然還能穩坐赤甲衛統領之位。
後來魏王謀逆失敗,韓諸也沒有在朝堂上為魏王說半句話,甚至還領了追殺魏王的差事,當時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裏罵他忘恩負義。也正因為如此,後來韓諸追殺魏王在白泉山中失蹤之後,也沒半個人提起他,再之後永寧帝登基,不知什麽原因匆匆結案,這件事也就塵封在了曆史深處。如果不是簡餘問起,或許這些老人都不會想起這件事。
簡餘將這些都記在心裏,卻沒有再繼續查下去。
-
與此同時,宮中的勤政殿,永寧帝翻看著軍報,許久之後才看向跪在下首的容禛:“十九弟平身吧。”
容禛平靜地謝了恩,這才站起來,臉上一點沒有惶恐或者不滿的情緒。
永寧帝有些失望,他晾了容禛這麽久,進宮之後又毫無緣由地讓他跪了這麽久,若是換個人,隻怕早就露出破綻來了,他自然能夠借著這個口子敲打敲打他,可他這個弟弟太穩了,完全不給他任何下手的機會。
雖然心中是這般想的,可永寧帝麵上卻沒有表露出半分,而是問道:“十九弟對北疆的戰事有何看法?”
容禛回道:“臣弟還是那句話,兩國交戰,若無臣弟,勝算六七分,若有臣弟,勝算八|九分。”
他雖然語氣平靜,但話中的含義卻狂妄,然而此刻與上次情況卻又不同,他這話一出,卻是立了軍令狀,永寧帝若是有心,自然可以借了這個機會一舉兩得,一旦他戰敗,永寧帝立刻就能把他擼下來。
永寧帝卻責備道:“你也當了多年主帥了,怎麽說話還是這般毛毛躁躁的。”卻並不提派他去北疆的事情。
容禛表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頭卻是一沉。
永寧帝又移開話題:“莊妃上次同朕說起君兒的婚事,說是看好英國公的嫡幼子,可朕怎麽聽說那孩子如今在你府上住著?”
“這事是臣弟孟浪了,原本隻是欣賞他的才華,便留他住了些日子。”
永寧帝一笑道:“那孩子倒真是投你的緣,你小的時候,老大他們幾個纏著你玩,你也是不耐煩的很,如今對小輩倒是有了長輩風範。”
“是臣弟那時候不懂事。”
“朕看你懂事的很,倒是老大那幾個不太懂事,明知皇叔不喜歡他們親近,也要巴巴地纏上來。”永寧帝輕聲一笑,卻是另有所指。
容禛明智地閉上了嘴,並不接話。
永寧帝又笑道:“行了,朕也是年紀大了,居然也開始絮絮叨叨了。”他又道,“說到這個,朕記著你也還未成親吧!”
“是,不過臣弟也習慣了。”
“朕看你是眼光太高了,這燕京的姑娘你一個都看不上,卻不知日後誰能有這份榮幸坐上楚王妃的位子。”
容禛心裏隱隱覺得有些奇怪,他知道永寧帝不會那麽容易放他回北疆,可將他召進宮來,卻隻是東拉西扯這些廢話,這也實在不是他這位皇兄的個性。
永寧帝又跟他說了一會話,才猛然想起什麽一般:“朕都忘了,再過幾日就是你母親的生祭,你想必會在京中拜祭了她才離開吧。”
容禛輕輕地皺起眉頭,他母親的生祭並不是最近,而是在秋天,永寧帝記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他突然提起這個是做什麽?
永寧帝倒也沒有多說什麽,提了這麽一句又說到別的話題去了。
容禛也就將這件事放下,誰知永寧帝話鋒一轉:“你與梁玨也算共事過,他這人如何?”
容禛回答的很謹慎:“武藝高強,行事有度,其他的臣弟不敢妄言。”
永寧帝卻笑道:“朕倒覺得他領兵有一套方法,做個金甲衛的副統領有些屈才了。”
“不知皇兄的意思?”
“蘇岱年紀也有些大了,讓梁玨去給他做個幫手,多少也能減輕他一些負擔。十九弟覺得呢?”
容禛先前在揚州時,曾經和梁玨打過交道,對這位金甲衛副統領多少還是有些了解,雖然梁玨一來就被他軟禁了,可他也多少看得出來,梁玨絕不是皇兄的人,但永寧帝的話卻讓他有些疑惑,他不欲多說,便道:“臣弟不敢妄議國事,一切當以皇兄的旨意為準。”
永寧帝道:“羯人乃癬疥之疾,這麽多年也不曾痊愈,當年父皇在位時,也曾想要將羯人連根拔起,若非後來……恐怕羯人皇廷早就成了過眼雲煙了。如今朕亦想完成父皇當年未盡的心願,將這痼疾給去除,卻不知十九弟有無如此宏願?”
“臣弟自然以皇兄馬首是瞻!”
永寧帝看著下方行禮的容禛,眸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隨即便道:“容禛聽旨。”
“臣在。”
“今封容禛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賜虎符,領十萬兵馬,三日後領軍開拔北疆。”
容禛有些吃驚,可一旁的中書舍人已經寫好了聖旨,永寧帝蓋了章,居然不讓太監頒旨,而是親自走下來,將聖旨交到了容禛手上,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十九弟,你自小就比旁人聰慧,也知輕重,朕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一片苦心。”
容禛跪下了領了旨,卻第一次覺得這聖旨這麽沉重。
-
容禛走後,玄一才從暗處走出來:“陛下。”
永寧帝笑了笑:“玄一你猜錯了。”
“梁玨不是楚王的人?”玄一卻眉頭一皺,“莫非……”
“看來朕那位叔叔還活著,並且還在暗處煽風點火,他當年也是風光霽月的一個人,如今卻被仇恨完全扭曲了。”永寧帝冷笑道。
“即便梁玨不是楚王的人,也不能說北疆的事和楚王沒有半點關係。”
“朕了解這個弟弟,他就算有野心,也不會幹這種賣國求榮的事情。”永寧帝歎口氣,“朕這些年看著他,著實是有些欣賞他的。”
“可陛下不要忘了……”
“不用你提醒。”永寧帝疲憊地搖搖手,“還不是時候……”
“可如果魏王還活著,要是他先一步告訴楚王真相,那……”
永寧帝嗤笑一聲:“如果他還活著,他會比朕更明白容禛的性子,他不會這麽輕易說出來的。”他搖搖頭道,“放心吧,朕幾番試探,容禛都毫無反應,隻怕他還不知道。”
玄一便不再多說。
永寧帝又問道:“老大這幾日還是日日去容禛府上?”
玄一點點頭。
“哎,朕這幾個兒子真是沒一個省心的。”永寧帝歎息一聲,又道,“罷了,有野心總比窩囊廢要好,隨他們去吧。”
玄一猶豫了一下,又道:“屬下還發現了一件事。”
“什麽事,說罷。”
“陛下可曾記得當年魏王殿下曾有一個未婚妻?”
永寧帝皺了皺眉,許久才恍然道:“朕記著……是高家的一位小姐?”
“正是。”玄一道,“那位高家小姐並沒有死,而是被充為官妓,後來竟然被德城候給暗中救了出去,還生了個兒子。”
永寧帝眯起眼睛:“兒子?”
玄一點點頭:“可屬下看這人與德城候並不相似,反倒隱隱有些魏王的影子。”
永寧帝愣了一下:“果真?”
玄一搖搖頭:“屬下也不敢確認,若非他暗中查高家的舊事,恐怕屬下還注意不到他,可如果他真是魏王之子,以魏王的性子,又怎麽可能任由兒子當侯府的外室子?”這也是玄一猶豫不決的原因,以當年高家的地位,高錦汶恐怕是配不上魏王的,不過魏王傾心於她,故而屈身求娶,這在當年也是一樁美事,後來高家受了牽連,高錦汶沒死,而是成了官妓,以魏王之高傲和對高錦汶的喜愛都不曾出麵營救,這才讓人相信魏王真的死了。
“去查!這件事一定要查個清楚!”永寧帝說完,又想起了什麽,“對了,你說他在查高家的舊事,他如今是什麽身份?”
“他叫簡餘,如今正是赤甲衛統領。”
韓諸也算是年少成名,雖然家世一般,卻能文能武,弱冠之齡就當上了赤甲衛統領,他為人低調,平日也不喜與人來往,因此當他出了事時,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他,後來是魏王容侑救了他,可是之後也沒見他與魏王交往密切,許多人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但若是仔細回溯,就會發現赤甲衛也正是從這件事之後開始漸漸衰落下來,遊離於三衛之外,或許有人會感慨韓諸這人是自暴自棄,可簡餘翻看過往的案卷,竟然發現這段時間赤甲衛所有的差事竟然辦得也不算差,這就解釋了為什麽赤甲衛越來越差,韓諸居然還能穩坐赤甲衛統領之位。
後來魏王謀逆失敗,韓諸也沒有在朝堂上為魏王說半句話,甚至還領了追殺魏王的差事,當時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裏罵他忘恩負義。也正因為如此,後來韓諸追殺魏王在白泉山中失蹤之後,也沒半個人提起他,再之後永寧帝登基,不知什麽原因匆匆結案,這件事也就塵封在了曆史深處。如果不是簡餘問起,或許這些老人都不會想起這件事。
簡餘將這些都記在心裏,卻沒有再繼續查下去。
-
與此同時,宮中的勤政殿,永寧帝翻看著軍報,許久之後才看向跪在下首的容禛:“十九弟平身吧。”
容禛平靜地謝了恩,這才站起來,臉上一點沒有惶恐或者不滿的情緒。
永寧帝有些失望,他晾了容禛這麽久,進宮之後又毫無緣由地讓他跪了這麽久,若是換個人,隻怕早就露出破綻來了,他自然能夠借著這個口子敲打敲打他,可他這個弟弟太穩了,完全不給他任何下手的機會。
雖然心中是這般想的,可永寧帝麵上卻沒有表露出半分,而是問道:“十九弟對北疆的戰事有何看法?”
容禛回道:“臣弟還是那句話,兩國交戰,若無臣弟,勝算六七分,若有臣弟,勝算八|九分。”
他雖然語氣平靜,但話中的含義卻狂妄,然而此刻與上次情況卻又不同,他這話一出,卻是立了軍令狀,永寧帝若是有心,自然可以借了這個機會一舉兩得,一旦他戰敗,永寧帝立刻就能把他擼下來。
永寧帝卻責備道:“你也當了多年主帥了,怎麽說話還是這般毛毛躁躁的。”卻並不提派他去北疆的事情。
容禛表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頭卻是一沉。
永寧帝又移開話題:“莊妃上次同朕說起君兒的婚事,說是看好英國公的嫡幼子,可朕怎麽聽說那孩子如今在你府上住著?”
“這事是臣弟孟浪了,原本隻是欣賞他的才華,便留他住了些日子。”
永寧帝一笑道:“那孩子倒真是投你的緣,你小的時候,老大他們幾個纏著你玩,你也是不耐煩的很,如今對小輩倒是有了長輩風範。”
“是臣弟那時候不懂事。”
“朕看你懂事的很,倒是老大那幾個不太懂事,明知皇叔不喜歡他們親近,也要巴巴地纏上來。”永寧帝輕聲一笑,卻是另有所指。
容禛明智地閉上了嘴,並不接話。
永寧帝又笑道:“行了,朕也是年紀大了,居然也開始絮絮叨叨了。”他又道,“說到這個,朕記著你也還未成親吧!”
“是,不過臣弟也習慣了。”
“朕看你是眼光太高了,這燕京的姑娘你一個都看不上,卻不知日後誰能有這份榮幸坐上楚王妃的位子。”
容禛心裏隱隱覺得有些奇怪,他知道永寧帝不會那麽容易放他回北疆,可將他召進宮來,卻隻是東拉西扯這些廢話,這也實在不是他這位皇兄的個性。
永寧帝又跟他說了一會話,才猛然想起什麽一般:“朕都忘了,再過幾日就是你母親的生祭,你想必會在京中拜祭了她才離開吧。”
容禛輕輕地皺起眉頭,他母親的生祭並不是最近,而是在秋天,永寧帝記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他突然提起這個是做什麽?
永寧帝倒也沒有多說什麽,提了這麽一句又說到別的話題去了。
容禛也就將這件事放下,誰知永寧帝話鋒一轉:“你與梁玨也算共事過,他這人如何?”
容禛回答的很謹慎:“武藝高強,行事有度,其他的臣弟不敢妄言。”
永寧帝卻笑道:“朕倒覺得他領兵有一套方法,做個金甲衛的副統領有些屈才了。”
“不知皇兄的意思?”
“蘇岱年紀也有些大了,讓梁玨去給他做個幫手,多少也能減輕他一些負擔。十九弟覺得呢?”
容禛先前在揚州時,曾經和梁玨打過交道,對這位金甲衛副統領多少還是有些了解,雖然梁玨一來就被他軟禁了,可他也多少看得出來,梁玨絕不是皇兄的人,但永寧帝的話卻讓他有些疑惑,他不欲多說,便道:“臣弟不敢妄議國事,一切當以皇兄的旨意為準。”
永寧帝道:“羯人乃癬疥之疾,這麽多年也不曾痊愈,當年父皇在位時,也曾想要將羯人連根拔起,若非後來……恐怕羯人皇廷早就成了過眼雲煙了。如今朕亦想完成父皇當年未盡的心願,將這痼疾給去除,卻不知十九弟有無如此宏願?”
“臣弟自然以皇兄馬首是瞻!”
永寧帝看著下方行禮的容禛,眸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隨即便道:“容禛聽旨。”
“臣在。”
“今封容禛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賜虎符,領十萬兵馬,三日後領軍開拔北疆。”
容禛有些吃驚,可一旁的中書舍人已經寫好了聖旨,永寧帝蓋了章,居然不讓太監頒旨,而是親自走下來,將聖旨交到了容禛手上,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十九弟,你自小就比旁人聰慧,也知輕重,朕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一片苦心。”
容禛跪下了領了旨,卻第一次覺得這聖旨這麽沉重。
-
容禛走後,玄一才從暗處走出來:“陛下。”
永寧帝笑了笑:“玄一你猜錯了。”
“梁玨不是楚王的人?”玄一卻眉頭一皺,“莫非……”
“看來朕那位叔叔還活著,並且還在暗處煽風點火,他當年也是風光霽月的一個人,如今卻被仇恨完全扭曲了。”永寧帝冷笑道。
“即便梁玨不是楚王的人,也不能說北疆的事和楚王沒有半點關係。”
“朕了解這個弟弟,他就算有野心,也不會幹這種賣國求榮的事情。”永寧帝歎口氣,“朕這些年看著他,著實是有些欣賞他的。”
“可陛下不要忘了……”
“不用你提醒。”永寧帝疲憊地搖搖手,“還不是時候……”
“可如果魏王還活著,要是他先一步告訴楚王真相,那……”
永寧帝嗤笑一聲:“如果他還活著,他會比朕更明白容禛的性子,他不會這麽輕易說出來的。”他搖搖頭道,“放心吧,朕幾番試探,容禛都毫無反應,隻怕他還不知道。”
玄一便不再多說。
永寧帝又問道:“老大這幾日還是日日去容禛府上?”
玄一點點頭。
“哎,朕這幾個兒子真是沒一個省心的。”永寧帝歎息一聲,又道,“罷了,有野心總比窩囊廢要好,隨他們去吧。”
玄一猶豫了一下,又道:“屬下還發現了一件事。”
“什麽事,說罷。”
“陛下可曾記得當年魏王殿下曾有一個未婚妻?”
永寧帝皺了皺眉,許久才恍然道:“朕記著……是高家的一位小姐?”
“正是。”玄一道,“那位高家小姐並沒有死,而是被充為官妓,後來竟然被德城候給暗中救了出去,還生了個兒子。”
永寧帝眯起眼睛:“兒子?”
玄一點點頭:“可屬下看這人與德城候並不相似,反倒隱隱有些魏王的影子。”
永寧帝愣了一下:“果真?”
玄一搖搖頭:“屬下也不敢確認,若非他暗中查高家的舊事,恐怕屬下還注意不到他,可如果他真是魏王之子,以魏王的性子,又怎麽可能任由兒子當侯府的外室子?”這也是玄一猶豫不決的原因,以當年高家的地位,高錦汶恐怕是配不上魏王的,不過魏王傾心於她,故而屈身求娶,這在當年也是一樁美事,後來高家受了牽連,高錦汶沒死,而是成了官妓,以魏王之高傲和對高錦汶的喜愛都不曾出麵營救,這才讓人相信魏王真的死了。
“去查!這件事一定要查個清楚!”永寧帝說完,又想起了什麽,“對了,你說他在查高家的舊事,他如今是什麽身份?”
“他叫簡餘,如今正是赤甲衛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