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庫胡同的第九中學是所老學校,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年曆史了。府庫胡同是原清朝時戶部的錢糧庫,辛亥以後,滿清政府留下不少遺產,這塊庫房先是給了軍隊,後來賣給了教會,教會在上麵辦起了學校,南京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後,這所中學便移交給燕京市政府,成為燕京教育局下屬學校,解放之後,第九中學和另一所教會學校合並,組成了現在這個第九中學。
在楚明秋眼中,這所學校比附一中有現代學校味,至少不是那種小院套小院的格局,有教學樓和圖書館實驗樓,還有籃球場和足球場,有一個大禮堂,可以容下全校所有師生,學校的綠化搞得非常好,進校門便是兩排高大的法國梧桐樹,幾棟教學樓周圍都是綠樹環繞,教學樓後麵是一個漂亮的小花園,時值初秋,花園裏的菊花盛開,姹紫嫣紅,霎是美麗。
學校分兩個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部的學生要少些,住讀的學生都西邊靠牆的兩排平房裏,高中部學生的住宿條件要好些,住在西北角的幾個院子裏,這種院子的結構幾乎一樣,都是由一個兩層小樓構成,這小樓不是通常那種四四方方的,而是半圓形的,整個院子便是由這半圓形的小樓圍成。
開學已經快一周了,楚明秋沒有覺著有什麽,每天上學便盼著放學,上課對他來說是件比較痛苦的事,他的書包裏除了幾本課本外,其他便是雜書,將每天在如意樓看的書搬到課堂上了。
小學同學中也有幾個考上了第九中學,監工考進來,而且還和他一個班,這讓他很高興,至少班上有個熟悉的人。上學快一周了,除了監工以外,楚明秋就不認識幾個人,班上同學中,他的個頭不是最高的,卻也排得進前三。
同桌的女同學不象當初監工那樣動不動便打小報告,相反對他有點視若路人的感覺,倆人除了偶爾的公事以外,再沒有其他交流。
除了這位女同學外,他也觀察了其他同學,從外表上看,班上同學都很普通,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短袖襯衣藍色的褲子,要不便是海魂衫,有幾個部隊大院的還穿著軍隊發的那種背心。而女生呢,要麽是連衣裙,要麽是長過膝蓋的短裙,上身一律是白色的襯衣,稍微講究點的也就在頭上紮個蝴蝶結。
色眼掃描班上的女生,這質量比起十小來說差老鼻子了,監工在裏麵居然可以排進前五,這白富美就剩下中間那個字了,這讓楚明秋很是失望。
初一的課程對他來說依舊很簡單,讓他有些頭痛的是,這所學校的外語居然是俄語,這讓他有些鬱悶也有些不解,四十五中開設的是英語,這裏居然是俄語,兩個學校不一樣,難道中學的外語課國家沒有統一規定?
他當然還不清楚,這個時代的外語人才奇缺,教育部規定的中學外語是俄語,可別說全國了,就算燕京市都沒有這麽多俄語教師,隻好又搞了補充規定,沒有條件的,也可以教英語,第九中學是重點中學,國家重點保障,自然有能力開俄語課,而四十五中就隻能開英語課了。
除了俄語讓他有些麻煩外,初一新增的課程曆史地理生物什麽的,對他都沒什麽難度,象看小說似的便看了,特別是曆史,史記都看了,曆史課本不過是小孩子玩意,不過,他還是注意的看了一遍,老師對曆史的解釋與包德茂不一樣,這裏是用階級鬥爭學說在解釋曆史事件。
不過,楚明秋還是感到有點孤獨,學校不強製住讀,他沒在學校住讀,相反大多數同學都在學校住讀,包括離家不遠的監工都在學校住讀,他每天騎車來上課,放學便走人,而那時,多數同學不是在圖書館作作業,便是在後麵的小花園看書,這是這所學校給楚明秋的第二個印象,學生都很刻苦,象他這樣的沒兩個。
看看窗外的日頭,楚明秋估計快下課了,心裏總算鬆口氣,這一天總算過去了,明天周日,用不著來學校了,總算可以輕鬆下了。
下課鈴響了,楚明秋幾乎是第一時間站起來,收拾東西便要走,班主任宋老師進來了,宋老師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有些幹瘦,臉上看不到肉,帶著副黑框眼鏡,盯著你的時候,目光非常銳利,好像兩柄匕首刺進你心裏,將你的一切秘密都挖出來。
“同學們,停一下,”宋老師走上講台,楚明秋歎口氣坐下,有些無聊的將書包塞進課桌,而旁邊的同桌卻幾乎沒動。
“今天我們開個班會,”宋老師說:“今天我們開一個民主的班會,這個班會的主要內容便是選舉班幹部,經過一周的學習,大家彼此也有些熟悉了,老師提幾個人選,同學們也可以提名,由同學們投票,票多的當選。”
說完之後,宋老師在黑板上端寫了八個名字,楚明秋發現他隻認識一個,那就是監工,他的目光順勢便看了監工一眼,正好碰上監工在看他,監工的神情中好像有些遺憾,這讓他略微不解。
“得票最高的是班長兼少先隊小隊長,其次是副班長兼學習委員,以下依次是勞動委員,文娛委員,紀律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
宋老師說著便看了看楚明秋,這個學生很有意思,她看過他的檔案,他幾乎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來,而且還獲得過燕京書畫大賽特等獎,會作曲寫歌,好幾首歌都傳唱全國,最近的一首還引起不小的爭論,別說學生了,就算教研室的老師聽說了後,都悄悄來看過。
可讓她看不懂的是,這家夥沒有靠攏組織爭取進步的意思。音樂和美術老師都想讓他當課代表,可都被他拒絕了,在私下了解情況時,監工也曾經推薦他擔任文娛委員,說了一通他的好話。
楚明秋沒有注意這些,他麻利的從作業本上撕下一頁,拿起筆就在上麵寫了七個名字,八個人七個職位,算是差額選舉,他的七個名字中當然有監工了。
“同學們,我給大家介紹下這八位同學,這八個同學在小學時,都曾經擔任班長和少先隊中隊長,莫顧澹同學和關從容同學都曾當過少先隊大隊長,他們出身革幹家庭,學習成績優秀,在我校今年錄取新生中排名第二和第五,崔抗美同學在小學時一直擔任班幹部和少先隊中隊長,同樣出身革幹家庭。。”
楚明秋聽著不由微微皺眉,心中隱隱發痛。他想起了自己和楚寬遠,楚明篁去查了,華清大學建築係今年的分數線比楚寬遠的分數低了二十多分,於是楚明秋又托楚明篁查一下,沒有錄取楚寬遠的原因,楚明篁也很快問到了,不出他的猜測,楚寬遠沒有被錄取的原因是出身。
在燕京負責錄取的老師是楚明篁的老朋友,他告訴楚明篁,他還記得楚寬遠這個名字,他的檔案裏有附一中的鑒定,鑒定便是不宜錄取,可他還是向招生小組推薦了,但被招生小組的負責人否決了。
楚寬遠就因此落榜了,這個結果,楚明秋沒有告訴任何人,連六爺和嶽秀秀都沒講。楚寬遠到楚府來住後,楚明秋佯裝什麽也沒打聽出來,告訴楚寬遠依舊象以前那樣堅持學習,明年再考一次。
在另一方麵,楚明秋開始給楚寬遠找工作了,他找到楚寬元,可楚寬元正和張智安鬥得如火如荼,楚寬元被張智安擠兌得幾乎無法立足,在常委會上屢敗屢戰,可對楚寬遠實在無力伸手。當然楚寬元沒把這些告訴楚明秋,這讓楚明秋在心裏又給楚寬元記了一筆。
楚明秋也不知道楚寬遠的事該怎麽解決,現在的出路就兩個,要麽下鄉到農村去,要麽在城裏忍受白眼浪費時光。要想不下鄉倒容易,楚明秋搞到了中央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策文件,文件上明確寫著,獨子不用下鄉。
可實際上,出身不好的家庭,才不管是不是獨子,街道照樣上門動員,再說了,楚寬遠算獨子嗎?金蘭名義上還有四個孩子。
從楚寬遠身上,楚明秋幾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將來他恐怕也逃不出這個結果。
老老實實在九中過六年,將來下鄉當知青,這就是他的命運?
他不甘心,他在等待變化。
選票很快便統計出來,監工沒有當上班長,成了紀律委員,楚明秋覺著這挺符合她的性格,伸個懶腰,準備回家。
“下麵,幹部子弟留下。”
楚明秋楞了驚訝的望著宋老師,班上好些同學也都這樣望著宋老師,宋老師又重複了一遍:“幹部子弟留下,其他人同學可以放學了。”
這次聽清了,楚明秋在心裏冷笑聲頓生反感,提起書包便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眼,班上五十二名同學中,有大約三十多人在座位上沒動,包括他那不起眼的同桌了。
他淡淡的笑了笑,背起書包便走了。
在楚明秋眼中,這所學校比附一中有現代學校味,至少不是那種小院套小院的格局,有教學樓和圖書館實驗樓,還有籃球場和足球場,有一個大禮堂,可以容下全校所有師生,學校的綠化搞得非常好,進校門便是兩排高大的法國梧桐樹,幾棟教學樓周圍都是綠樹環繞,教學樓後麵是一個漂亮的小花園,時值初秋,花園裏的菊花盛開,姹紫嫣紅,霎是美麗。
學校分兩個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部的學生要少些,住讀的學生都西邊靠牆的兩排平房裏,高中部學生的住宿條件要好些,住在西北角的幾個院子裏,這種院子的結構幾乎一樣,都是由一個兩層小樓構成,這小樓不是通常那種四四方方的,而是半圓形的,整個院子便是由這半圓形的小樓圍成。
開學已經快一周了,楚明秋沒有覺著有什麽,每天上學便盼著放學,上課對他來說是件比較痛苦的事,他的書包裏除了幾本課本外,其他便是雜書,將每天在如意樓看的書搬到課堂上了。
小學同學中也有幾個考上了第九中學,監工考進來,而且還和他一個班,這讓他很高興,至少班上有個熟悉的人。上學快一周了,除了監工以外,楚明秋就不認識幾個人,班上同學中,他的個頭不是最高的,卻也排得進前三。
同桌的女同學不象當初監工那樣動不動便打小報告,相反對他有點視若路人的感覺,倆人除了偶爾的公事以外,再沒有其他交流。
除了這位女同學外,他也觀察了其他同學,從外表上看,班上同學都很普通,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短袖襯衣藍色的褲子,要不便是海魂衫,有幾個部隊大院的還穿著軍隊發的那種背心。而女生呢,要麽是連衣裙,要麽是長過膝蓋的短裙,上身一律是白色的襯衣,稍微講究點的也就在頭上紮個蝴蝶結。
色眼掃描班上的女生,這質量比起十小來說差老鼻子了,監工在裏麵居然可以排進前五,這白富美就剩下中間那個字了,這讓楚明秋很是失望。
初一的課程對他來說依舊很簡單,讓他有些頭痛的是,這所學校的外語居然是俄語,這讓他有些鬱悶也有些不解,四十五中開設的是英語,這裏居然是俄語,兩個學校不一樣,難道中學的外語課國家沒有統一規定?
他當然還不清楚,這個時代的外語人才奇缺,教育部規定的中學外語是俄語,可別說全國了,就算燕京市都沒有這麽多俄語教師,隻好又搞了補充規定,沒有條件的,也可以教英語,第九中學是重點中學,國家重點保障,自然有能力開俄語課,而四十五中就隻能開英語課了。
除了俄語讓他有些麻煩外,初一新增的課程曆史地理生物什麽的,對他都沒什麽難度,象看小說似的便看了,特別是曆史,史記都看了,曆史課本不過是小孩子玩意,不過,他還是注意的看了一遍,老師對曆史的解釋與包德茂不一樣,這裏是用階級鬥爭學說在解釋曆史事件。
不過,楚明秋還是感到有點孤獨,學校不強製住讀,他沒在學校住讀,相反大多數同學都在學校住讀,包括離家不遠的監工都在學校住讀,他每天騎車來上課,放學便走人,而那時,多數同學不是在圖書館作作業,便是在後麵的小花園看書,這是這所學校給楚明秋的第二個印象,學生都很刻苦,象他這樣的沒兩個。
看看窗外的日頭,楚明秋估計快下課了,心裏總算鬆口氣,這一天總算過去了,明天周日,用不著來學校了,總算可以輕鬆下了。
下課鈴響了,楚明秋幾乎是第一時間站起來,收拾東西便要走,班主任宋老師進來了,宋老師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有些幹瘦,臉上看不到肉,帶著副黑框眼鏡,盯著你的時候,目光非常銳利,好像兩柄匕首刺進你心裏,將你的一切秘密都挖出來。
“同學們,停一下,”宋老師走上講台,楚明秋歎口氣坐下,有些無聊的將書包塞進課桌,而旁邊的同桌卻幾乎沒動。
“今天我們開個班會,”宋老師說:“今天我們開一個民主的班會,這個班會的主要內容便是選舉班幹部,經過一周的學習,大家彼此也有些熟悉了,老師提幾個人選,同學們也可以提名,由同學們投票,票多的當選。”
說完之後,宋老師在黑板上端寫了八個名字,楚明秋發現他隻認識一個,那就是監工,他的目光順勢便看了監工一眼,正好碰上監工在看他,監工的神情中好像有些遺憾,這讓他略微不解。
“得票最高的是班長兼少先隊小隊長,其次是副班長兼學習委員,以下依次是勞動委員,文娛委員,紀律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
宋老師說著便看了看楚明秋,這個學生很有意思,她看過他的檔案,他幾乎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來,而且還獲得過燕京書畫大賽特等獎,會作曲寫歌,好幾首歌都傳唱全國,最近的一首還引起不小的爭論,別說學生了,就算教研室的老師聽說了後,都悄悄來看過。
可讓她看不懂的是,這家夥沒有靠攏組織爭取進步的意思。音樂和美術老師都想讓他當課代表,可都被他拒絕了,在私下了解情況時,監工也曾經推薦他擔任文娛委員,說了一通他的好話。
楚明秋沒有注意這些,他麻利的從作業本上撕下一頁,拿起筆就在上麵寫了七個名字,八個人七個職位,算是差額選舉,他的七個名字中當然有監工了。
“同學們,我給大家介紹下這八位同學,這八個同學在小學時,都曾經擔任班長和少先隊中隊長,莫顧澹同學和關從容同學都曾當過少先隊大隊長,他們出身革幹家庭,學習成績優秀,在我校今年錄取新生中排名第二和第五,崔抗美同學在小學時一直擔任班幹部和少先隊中隊長,同樣出身革幹家庭。。”
楚明秋聽著不由微微皺眉,心中隱隱發痛。他想起了自己和楚寬遠,楚明篁去查了,華清大學建築係今年的分數線比楚寬遠的分數低了二十多分,於是楚明秋又托楚明篁查一下,沒有錄取楚寬遠的原因,楚明篁也很快問到了,不出他的猜測,楚寬遠沒有被錄取的原因是出身。
在燕京負責錄取的老師是楚明篁的老朋友,他告訴楚明篁,他還記得楚寬遠這個名字,他的檔案裏有附一中的鑒定,鑒定便是不宜錄取,可他還是向招生小組推薦了,但被招生小組的負責人否決了。
楚寬遠就因此落榜了,這個結果,楚明秋沒有告訴任何人,連六爺和嶽秀秀都沒講。楚寬遠到楚府來住後,楚明秋佯裝什麽也沒打聽出來,告訴楚寬遠依舊象以前那樣堅持學習,明年再考一次。
在另一方麵,楚明秋開始給楚寬遠找工作了,他找到楚寬元,可楚寬元正和張智安鬥得如火如荼,楚寬元被張智安擠兌得幾乎無法立足,在常委會上屢敗屢戰,可對楚寬遠實在無力伸手。當然楚寬元沒把這些告訴楚明秋,這讓楚明秋在心裏又給楚寬元記了一筆。
楚明秋也不知道楚寬遠的事該怎麽解決,現在的出路就兩個,要麽下鄉到農村去,要麽在城裏忍受白眼浪費時光。要想不下鄉倒容易,楚明秋搞到了中央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策文件,文件上明確寫著,獨子不用下鄉。
可實際上,出身不好的家庭,才不管是不是獨子,街道照樣上門動員,再說了,楚寬遠算獨子嗎?金蘭名義上還有四個孩子。
從楚寬遠身上,楚明秋幾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將來他恐怕也逃不出這個結果。
老老實實在九中過六年,將來下鄉當知青,這就是他的命運?
他不甘心,他在等待變化。
選票很快便統計出來,監工沒有當上班長,成了紀律委員,楚明秋覺著這挺符合她的性格,伸個懶腰,準備回家。
“下麵,幹部子弟留下。”
楚明秋楞了驚訝的望著宋老師,班上好些同學也都這樣望著宋老師,宋老師又重複了一遍:“幹部子弟留下,其他人同學可以放學了。”
這次聽清了,楚明秋在心裏冷笑聲頓生反感,提起書包便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眼,班上五十二名同學中,有大約三十多人在座位上沒動,包括他那不起眼的同桌了。
他淡淡的笑了笑,背起書包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