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婚禮結束了,楚明秋卻發現牛黃好像有點變化,豆蔻和徐水生的身體越來越好,開學前,楚明秋讓豆蔻和肖所長出麵,到學校去給徐水生辦入學手續。
“唉,我說小秋,狗子和小八都是你去聯係的,這怎麽要我去?”肖所長有些納悶,那天他喝得八分醉,而吳鋒卻沒事人一樣,這讓他很有挫折感。
“哎,肖叔叔,我這也是沒辦法,咱們校長不是換了人嗎,新校長對我心懷不滿,我出麵不但成不了事,反而會壞事,肖叔叔,您就幫幫忙吧。”楚明秋堵在肖家門口,可憐兮兮望著他。
“爸,您不知道,咱們那祝大頭,特煩,天天拿著張死人臉,好像別人歉他錢似的。”建軍在旁邊幫忙,豆蔻有些緊張的望著肖所長,這樣的事,六爺和嶽秀秀是不會出麵的,隻有求到肖所長身上。
“唉,我說公公,你可會使喚人呀,連我老爸都使喚起來。”建國似笑非笑的看著楚明秋,建國在最初和院裏的孩子玩在一起,可過後便漸漸疏遠了,楚明秋也不清楚他跑那去了。
楚明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他還沒說話,建軍便有些不滿:“哥,不就是幫一下忙,有啥大不了。”
建國也報以淡淡一笑,對肖所長說:“爸,我出去了。”
“你又上哪去?”肖所長皺眉問道,建國說:“我和援朝他們約好了,去軍事博物館,今天舉辦美蔣特務展覽。”
這軍事博物館是去年燕京十大建築之一,自從去年金門炮戰後,國內政治形勢高漲,軍事博物館舉辦了數次展覽,各個單位都組織去參觀,不但單位去參觀,好些人也自己買票去。
肖所長自然不會阻攔建國去接受教育,楚明秋悄悄問建軍,那個援朝是誰?怎麽從來沒見過。建軍一臉鄙夷:“是八一小學的,他爸是我爸的老上級,現在是武裝部的。”
“哼,不就是上趕著添溝子嗎?”明子忽然出現在旁邊,冷言冷語的嘲諷道,建軍一聽不幹了,一擼袖子:“你丫胡說啥,他爸爸和我爸爸是老戰友,怎麽就叫上趕著添溝子了!”
“拉倒吧,還老戰友,你爸爸不過一小所長,人家爸爸十一級,你爸爸幾級?”明子滿不在乎的說道,似乎根本沒看到建軍的動作。
建軍更加生氣,楚明秋連忙攔在他們中間:“得了,得了,都別說了,人家的事是人家的事,關咱什麽事,明子,建軍,別鬧騰,擼袖子作啥,反了天了。還有你,明子,你這樣說建國可不對,難怪建軍生氣。我說明子,這種事不能強求,你得理解別人。”
明子輕蔑的哼了聲沒再開口,建軍也放下袖子,倆人依舊氣鼓鼓的,楚明秋忍不住搖頭。援朝建軍建國抗美是現在孩子的常用名字,在那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基本都叫這名,這十小還好,八一小學才嚴重,整個學校有三四個援朝,兩三個抗美,僅僅建軍就有三個。
肖所長麵子挺大,他一出麵水生便順利進入第十小學讀書,楚明秋心裏總算鬆口氣,豆蔻總覺著自己住那麽大的院子不合適,想要搬出來,楚明秋堅決不準,就讓他們住那。
開學後,楚明秋照例到學校去了一周,然後便交上一疊請假條,便從學校消失了,把林晚給氣得,直罵楚明秋不守信用。
林晚她們打算編一出新節目,假期時,林晚找過楚明秋,想讓他寫首新歌,楚明秋當麵答應得好好的,可直到開學也沒給她。
可讓林晚再到楚家胡同來,她心裏有些膽怯,上次的事情在她心裏留下了陰影。林晚讓薇子去找楚明秋,反正他們住在一個院子。
“找他幹嘛,沒他地球還不轉了,”薇子神情不屑:“海綿寶寶,你媽媽不是在劇團嗎?讓你媽媽找人幫忙,給咱們寫首新歌。”
林晚為難了,她很清楚媽媽在劇團的情況,現在在劇團已經拉上大幕了,別人還會幫忙嗎?林晚眼珠一轉:“薇子,咱們就用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樣行不行?”
“這首歌全國都在唱,上次育才小學十一小就是跳的這個,這都快爛大街。”薇子搖頭反對,她有些納悶的看著林晚:“海綿寶寶,公公連你的麵子都不給?”
“啥我的麵子,哼,這活土匪就是土匪,啥時候給人麵子了。”林晚有些不高興了,勇子他們傳出來的風言風語也傳到她耳中了,讓她很是生氣,這風言風語也傳到老師那了,可無論林老師還是趙貞珍都一笑置之,祝正義問過一次,趙貞珍向他保證,根本沒這事。
“其實,班上同學對楚明秋看法挺好,這孩子別看他打架,挺蠻橫的,其實這孩子也有另一麵,挺會幫助人,班上好多同學都受過他幫助,這林晚呢,性格比較軟弱,楚明秋幫過她幾次,所以有人說些小話,其實也就是小孩子起哄。”
祝正義大概想起上次楚明秋為林晚出手,懲罰了強子,最終導致唐伯虎被拿下,所以也就不再問了。
薇子沒注意林晚的神情,她皺著眉頭想,這新歌上哪去找。薇子很有野心,不但要排出精彩的舞蹈,還要有新歌,一定要震住全區,上市裏表演,到人民大會堂去表演。
可薇子想來想去,還是隻有讓林晚去找她媽媽,讓她媽媽在劇團裏想想辦法,自己也讓父母想想辦法,畢竟父親在文化局工作,認識一些文藝界人士。
林晚左思右想覺著還是不妥,便告訴建軍,讓楚明秋到學校來,她有事找他,建軍也沒推辭,回來便告訴楚明秋,楚明秋沒有答應也沒有推辭,問了下學校的情況,特別是水生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人欺負他。
“誰敢!活得不耐煩了!”建軍眼睛一翻,水生到學校後,楚明秋同樣帶著他在學校走了一圈,然後告訴他,有事便找虎子和勇子。
建軍和大小武現在也不練功了,回來後便跑到前院和大柱二柱一塊,明子練功卻更積極了,不但晚上一塊練,早晨也跟在一塊。
“唉,這薇子。”楚明秋輕輕歎口氣,他很清楚林晚找他的目的,不就是首歌嘛,有什麽難的,真正讓他為難的是,他不知道該不該拿首歌出來。
從反右開始,到現在反右傾,好些小文藝都受到批判,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繪畫歌曲,他若拿出首歌,最後淪為被批判,那可就貽笑大方了,自己都不好意思。
可答應了林晚,總得給個交代吧,楚明秋這段時間也沒閑著,晚上躺在床上便在腦子裏翻,記憶中的那些歌多數被放在一邊,集中在紅歌中尋找。
可紅歌也拿不準,你說這二十一世紀算紅歌,這個年代還算不算呢?楚明秋還是拿不準,所以他一直沒拿出來。
“日本傳統詩歌又叫俳句,這種俳句是傳自中國,與中國各代詩詞的對偶很類似,俳句的格式是五七五,其次,必須要有個季語,所謂季語,便是代表季節的詞匯。”
楚子衿是用日語上課,她在學校教的是日本文學,現在的外文教育側重俄語,學日語的學生很少,楚子衿的教學工作很輕鬆,她每周抽出兩個下午來楚府上課。
楚明秋給她很大意外,這孩子不過十歲,可接受能力很強,學習進展很快,現在已經可以用日語和她對話,能看日文原版書籍。
雖然在中國這麽多年,楚子衿身上依舊有明顯的日本痕跡,比如禮節特多,不管是見麵,還是喝茶吃飯,都要先微微鞠躬,說話舉止很有風度,但這種風度不是楚明秋在日劇中看到的那種,那多數是卡哇伊的動作,而楚子衿身上卻帶著淡淡的莊重和優雅。
“你聽懂了嗎?”楚子衿見楚明秋好像在發愣,便問道。
楚明秋點點頭:“老師,這俳句大概就是日本的五言絕句吧,五七五,有特定的格律,可我看書上,好些好像沒有遵守這個規則。”
倆人上課都是用日語對話,楚明秋決定學日語,曾經引起六爺的反對,覺著學這鳥叫的語言做什麽,用六爺的話來說,日本根本沒什麽東西,以前的東西是中國老祖宗傳給他們的,現在的東西是洋人傳給他們的,他們自己根本沒什麽,即便要學就直接學洋人的。
不過,楚明秋堅持下,六爺還是讓步了,隻是在他們上課時,六爺從不來聽,更不消說看了,他心中對日本人的看法從來沒變,就是一群狼崽子。
楚明秋手上的教科書是楚子衿在學校給他找的,日本文學概論,這也是楚子衿在十多年前寫的書。
“俳句的格律要求是根據古日語讀音來的。”楚子衿微微一笑,這種疑問很多,可俳句的格律形成是在近代,也就是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之間,在這段時間,就如同盛唐時期,優秀詩人層出不窮,俳句在這段時間獲得極大發展,開始逐步脫離中國式詩詞,形成日本獨特的詩歌體係。
正如中國詩歌一樣,不能用現在的讀音來確定韻律,俳句也不能用現在的讀音來確定格律,楚明秋學習日語不久,自然還達不到那種程度。
楚明秋必須承認,楚子衿是個好老師,非常好的老師,對日本文化非常熟悉,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每個等級的文化差異不明顯,但卻存在,其中細微的差別,隻有長期生活在那個階層的人才明白,而且由於海島分割,各地文化存在很大差異。
讓楚明秋驚訝的是,楚子衿對這些都非常清楚,好像她在日本各個社會階層都生活了很長時間,也在日本各地生活了很長時間。
課間休息時,楚子衿和他聊天,談起日本各地的風俗民情,了如指掌,好些東西,讓楚明秋這個自以為了解島國文化,熟悉島國動作明星的人,算是開了眼了。
前世楚明秋的狐朋狗友中就有從島國回來的留學生,在島國領略了島國文化後,回來便大加稱讚,在他們這些土包子麵前口沫飛濺,滿不在乎的享受著周圍那些卡哇伊崇拜的目光。
可楚明秋現在明白,那些不過是連本地社會都沒能進入的基本層麵,與楚子衿講的天差地別,更沒有其中的趣味。
“要學好日語便要了解日本,隻有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更懂他的語言,僅僅會說幾個單詞,意義並不大,小秋,這是我給你開的書單,你按照上麵的目錄閱讀。”
楚子衿開出的書單中,最前麵的便是源氏物語,楚明秋以前也看過諸多島國漫畫,對這類文學小說,疏而遠之,懶得費那腦筋,可這一世,在六爺吳鋒包德茂等人的雕鑿下,他對文化精髓產生了興趣。
楚明秋還沒有察覺,他已經開始轉變了,前世若有人向他推薦什麽道德經,什麽史記,什麽英國文學法國文學,什麽源氏物語,他能把這些書當著人家麵給撕了,可現在他卻欣喜的接受了。
他沒有改變時代,時代已經開始改變他了。
經過六爺吳鋒包德茂等人的先後調教,他已經開始逐漸轉變,再不是前世那個抱著吉它,在夜店和外圍女打情罵俏的小歌手了。
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前世帶來的印記在慢慢變淡,新的性格在逐步形成,楚明秋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他的性格正從前世的軟弱變得強硬,從淺薄變得深沉,從一腦門漿糊變得陰險狡詐。
楚子衿開出了書單,可楚明秋跑遍全城也沒買到,他隻得跑到燕京市圖書館辦張借書證。這燕京圖書館在前世大大有名,名字更加宏大,可前世的楚明秋從來沒踏入過,別說圖書館了,就算書店,他也隻逛漫畫區和音像區,那些大部頭從來不看。
可楚明秋在市圖書館依舊沒有找全楚子衿書單上的書,不得已又托楚子衿幫忙在燕京大學圖書館辦張借書證,楚子衿看過他借的書後告訴他,一本一本的看,每本書都要寫讀書筆記,用日語寫。
在楚明秋刻意討好下,楚子衿很喜歡他,將自己收藏的日本詩集,日本現代散文等借給了楚明秋。楚明秋高興下,帶著楚子衿上了如意樓二樓。
“你們家這如意樓可真不好進,我都教了他快一年了,這才上了二樓,三樓還不讓,真不知道上麵藏了什麽寶貝。”回到家後楚子衿拿著在二樓挑的書開玩笑的對楚明篁說。
楚明篁搖頭笑道:“這如意樓上的書,楚家可藏了幾百年了,有好些孤本善本,楚家分家幾次,這如意樓藏書從來沒分開過,都是族長繼承。”
“可藏起來做什麽?書是給人看的。”楚子衿顯然不理解,疑惑的問道。
“藏書,從中國古代便有,從曆史考證來說,春秋戰國時代便開始了,這可能和文化傳播有關,”楚明篁思索著說:“中國戰亂頻繁,古代印刷業不發達,書籍傳播很困難,所以藏書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詩書傳家的家庭的傳統,幾乎所有讀書人家裏多少都有藏書,家裏的書越多,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
楚子衿有些理解的點點頭,她忽然想起了,當年從燕京逃亡時,燕京大學的學子們,好多連被子都沒帶,學校的辦公桌都丟了,可圖書館的書卻全部被搬走了,學子們象螞蟻搬家一樣,背著書走了幾萬裏路,從華北一直走到西南。
當年她並沒有想得很多,覺著不過是為了保護學校財產,現在她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是一個尊重傳承的民族,書,是傳承知識,傳承文明的工具,他們從心底裏敬重,從心底裏敬畏,所以他們愛護書,視書為至高無上的東西。
所以才傳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唉,我說小秋,狗子和小八都是你去聯係的,這怎麽要我去?”肖所長有些納悶,那天他喝得八分醉,而吳鋒卻沒事人一樣,這讓他很有挫折感。
“哎,肖叔叔,我這也是沒辦法,咱們校長不是換了人嗎,新校長對我心懷不滿,我出麵不但成不了事,反而會壞事,肖叔叔,您就幫幫忙吧。”楚明秋堵在肖家門口,可憐兮兮望著他。
“爸,您不知道,咱們那祝大頭,特煩,天天拿著張死人臉,好像別人歉他錢似的。”建軍在旁邊幫忙,豆蔻有些緊張的望著肖所長,這樣的事,六爺和嶽秀秀是不會出麵的,隻有求到肖所長身上。
“唉,我說公公,你可會使喚人呀,連我老爸都使喚起來。”建國似笑非笑的看著楚明秋,建國在最初和院裏的孩子玩在一起,可過後便漸漸疏遠了,楚明秋也不清楚他跑那去了。
楚明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他還沒說話,建軍便有些不滿:“哥,不就是幫一下忙,有啥大不了。”
建國也報以淡淡一笑,對肖所長說:“爸,我出去了。”
“你又上哪去?”肖所長皺眉問道,建國說:“我和援朝他們約好了,去軍事博物館,今天舉辦美蔣特務展覽。”
這軍事博物館是去年燕京十大建築之一,自從去年金門炮戰後,國內政治形勢高漲,軍事博物館舉辦了數次展覽,各個單位都組織去參觀,不但單位去參觀,好些人也自己買票去。
肖所長自然不會阻攔建國去接受教育,楚明秋悄悄問建軍,那個援朝是誰?怎麽從來沒見過。建軍一臉鄙夷:“是八一小學的,他爸是我爸的老上級,現在是武裝部的。”
“哼,不就是上趕著添溝子嗎?”明子忽然出現在旁邊,冷言冷語的嘲諷道,建軍一聽不幹了,一擼袖子:“你丫胡說啥,他爸爸和我爸爸是老戰友,怎麽就叫上趕著添溝子了!”
“拉倒吧,還老戰友,你爸爸不過一小所長,人家爸爸十一級,你爸爸幾級?”明子滿不在乎的說道,似乎根本沒看到建軍的動作。
建軍更加生氣,楚明秋連忙攔在他們中間:“得了,得了,都別說了,人家的事是人家的事,關咱什麽事,明子,建軍,別鬧騰,擼袖子作啥,反了天了。還有你,明子,你這樣說建國可不對,難怪建軍生氣。我說明子,這種事不能強求,你得理解別人。”
明子輕蔑的哼了聲沒再開口,建軍也放下袖子,倆人依舊氣鼓鼓的,楚明秋忍不住搖頭。援朝建軍建國抗美是現在孩子的常用名字,在那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基本都叫這名,這十小還好,八一小學才嚴重,整個學校有三四個援朝,兩三個抗美,僅僅建軍就有三個。
肖所長麵子挺大,他一出麵水生便順利進入第十小學讀書,楚明秋心裏總算鬆口氣,豆蔻總覺著自己住那麽大的院子不合適,想要搬出來,楚明秋堅決不準,就讓他們住那。
開學後,楚明秋照例到學校去了一周,然後便交上一疊請假條,便從學校消失了,把林晚給氣得,直罵楚明秋不守信用。
林晚她們打算編一出新節目,假期時,林晚找過楚明秋,想讓他寫首新歌,楚明秋當麵答應得好好的,可直到開學也沒給她。
可讓林晚再到楚家胡同來,她心裏有些膽怯,上次的事情在她心裏留下了陰影。林晚讓薇子去找楚明秋,反正他們住在一個院子。
“找他幹嘛,沒他地球還不轉了,”薇子神情不屑:“海綿寶寶,你媽媽不是在劇團嗎?讓你媽媽找人幫忙,給咱們寫首新歌。”
林晚為難了,她很清楚媽媽在劇團的情況,現在在劇團已經拉上大幕了,別人還會幫忙嗎?林晚眼珠一轉:“薇子,咱們就用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樣行不行?”
“這首歌全國都在唱,上次育才小學十一小就是跳的這個,這都快爛大街。”薇子搖頭反對,她有些納悶的看著林晚:“海綿寶寶,公公連你的麵子都不給?”
“啥我的麵子,哼,這活土匪就是土匪,啥時候給人麵子了。”林晚有些不高興了,勇子他們傳出來的風言風語也傳到她耳中了,讓她很是生氣,這風言風語也傳到老師那了,可無論林老師還是趙貞珍都一笑置之,祝正義問過一次,趙貞珍向他保證,根本沒這事。
“其實,班上同學對楚明秋看法挺好,這孩子別看他打架,挺蠻橫的,其實這孩子也有另一麵,挺會幫助人,班上好多同學都受過他幫助,這林晚呢,性格比較軟弱,楚明秋幫過她幾次,所以有人說些小話,其實也就是小孩子起哄。”
祝正義大概想起上次楚明秋為林晚出手,懲罰了強子,最終導致唐伯虎被拿下,所以也就不再問了。
薇子沒注意林晚的神情,她皺著眉頭想,這新歌上哪去找。薇子很有野心,不但要排出精彩的舞蹈,還要有新歌,一定要震住全區,上市裏表演,到人民大會堂去表演。
可薇子想來想去,還是隻有讓林晚去找她媽媽,讓她媽媽在劇團裏想想辦法,自己也讓父母想想辦法,畢竟父親在文化局工作,認識一些文藝界人士。
林晚左思右想覺著還是不妥,便告訴建軍,讓楚明秋到學校來,她有事找他,建軍也沒推辭,回來便告訴楚明秋,楚明秋沒有答應也沒有推辭,問了下學校的情況,特別是水生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人欺負他。
“誰敢!活得不耐煩了!”建軍眼睛一翻,水生到學校後,楚明秋同樣帶著他在學校走了一圈,然後告訴他,有事便找虎子和勇子。
建軍和大小武現在也不練功了,回來後便跑到前院和大柱二柱一塊,明子練功卻更積極了,不但晚上一塊練,早晨也跟在一塊。
“唉,這薇子。”楚明秋輕輕歎口氣,他很清楚林晚找他的目的,不就是首歌嘛,有什麽難的,真正讓他為難的是,他不知道該不該拿首歌出來。
從反右開始,到現在反右傾,好些小文藝都受到批判,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繪畫歌曲,他若拿出首歌,最後淪為被批判,那可就貽笑大方了,自己都不好意思。
可答應了林晚,總得給個交代吧,楚明秋這段時間也沒閑著,晚上躺在床上便在腦子裏翻,記憶中的那些歌多數被放在一邊,集中在紅歌中尋找。
可紅歌也拿不準,你說這二十一世紀算紅歌,這個年代還算不算呢?楚明秋還是拿不準,所以他一直沒拿出來。
“日本傳統詩歌又叫俳句,這種俳句是傳自中國,與中國各代詩詞的對偶很類似,俳句的格式是五七五,其次,必須要有個季語,所謂季語,便是代表季節的詞匯。”
楚子衿是用日語上課,她在學校教的是日本文學,現在的外文教育側重俄語,學日語的學生很少,楚子衿的教學工作很輕鬆,她每周抽出兩個下午來楚府上課。
楚明秋給她很大意外,這孩子不過十歲,可接受能力很強,學習進展很快,現在已經可以用日語和她對話,能看日文原版書籍。
雖然在中國這麽多年,楚子衿身上依舊有明顯的日本痕跡,比如禮節特多,不管是見麵,還是喝茶吃飯,都要先微微鞠躬,說話舉止很有風度,但這種風度不是楚明秋在日劇中看到的那種,那多數是卡哇伊的動作,而楚子衿身上卻帶著淡淡的莊重和優雅。
“你聽懂了嗎?”楚子衿見楚明秋好像在發愣,便問道。
楚明秋點點頭:“老師,這俳句大概就是日本的五言絕句吧,五七五,有特定的格律,可我看書上,好些好像沒有遵守這個規則。”
倆人上課都是用日語對話,楚明秋決定學日語,曾經引起六爺的反對,覺著學這鳥叫的語言做什麽,用六爺的話來說,日本根本沒什麽東西,以前的東西是中國老祖宗傳給他們的,現在的東西是洋人傳給他們的,他們自己根本沒什麽,即便要學就直接學洋人的。
不過,楚明秋堅持下,六爺還是讓步了,隻是在他們上課時,六爺從不來聽,更不消說看了,他心中對日本人的看法從來沒變,就是一群狼崽子。
楚明秋手上的教科書是楚子衿在學校給他找的,日本文學概論,這也是楚子衿在十多年前寫的書。
“俳句的格律要求是根據古日語讀音來的。”楚子衿微微一笑,這種疑問很多,可俳句的格律形成是在近代,也就是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之間,在這段時間,就如同盛唐時期,優秀詩人層出不窮,俳句在這段時間獲得極大發展,開始逐步脫離中國式詩詞,形成日本獨特的詩歌體係。
正如中國詩歌一樣,不能用現在的讀音來確定韻律,俳句也不能用現在的讀音來確定格律,楚明秋學習日語不久,自然還達不到那種程度。
楚明秋必須承認,楚子衿是個好老師,非常好的老師,對日本文化非常熟悉,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每個等級的文化差異不明顯,但卻存在,其中細微的差別,隻有長期生活在那個階層的人才明白,而且由於海島分割,各地文化存在很大差異。
讓楚明秋驚訝的是,楚子衿對這些都非常清楚,好像她在日本各個社會階層都生活了很長時間,也在日本各地生活了很長時間。
課間休息時,楚子衿和他聊天,談起日本各地的風俗民情,了如指掌,好些東西,讓楚明秋這個自以為了解島國文化,熟悉島國動作明星的人,算是開了眼了。
前世楚明秋的狐朋狗友中就有從島國回來的留學生,在島國領略了島國文化後,回來便大加稱讚,在他們這些土包子麵前口沫飛濺,滿不在乎的享受著周圍那些卡哇伊崇拜的目光。
可楚明秋現在明白,那些不過是連本地社會都沒能進入的基本層麵,與楚子衿講的天差地別,更沒有其中的趣味。
“要學好日語便要了解日本,隻有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更懂他的語言,僅僅會說幾個單詞,意義並不大,小秋,這是我給你開的書單,你按照上麵的目錄閱讀。”
楚子衿開出的書單中,最前麵的便是源氏物語,楚明秋以前也看過諸多島國漫畫,對這類文學小說,疏而遠之,懶得費那腦筋,可這一世,在六爺吳鋒包德茂等人的雕鑿下,他對文化精髓產生了興趣。
楚明秋還沒有察覺,他已經開始轉變了,前世若有人向他推薦什麽道德經,什麽史記,什麽英國文學法國文學,什麽源氏物語,他能把這些書當著人家麵給撕了,可現在他卻欣喜的接受了。
他沒有改變時代,時代已經開始改變他了。
經過六爺吳鋒包德茂等人的先後調教,他已經開始逐漸轉變,再不是前世那個抱著吉它,在夜店和外圍女打情罵俏的小歌手了。
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前世帶來的印記在慢慢變淡,新的性格在逐步形成,楚明秋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他的性格正從前世的軟弱變得強硬,從淺薄變得深沉,從一腦門漿糊變得陰險狡詐。
楚子衿開出了書單,可楚明秋跑遍全城也沒買到,他隻得跑到燕京市圖書館辦張借書證。這燕京圖書館在前世大大有名,名字更加宏大,可前世的楚明秋從來沒踏入過,別說圖書館了,就算書店,他也隻逛漫畫區和音像區,那些大部頭從來不看。
可楚明秋在市圖書館依舊沒有找全楚子衿書單上的書,不得已又托楚子衿幫忙在燕京大學圖書館辦張借書證,楚子衿看過他借的書後告訴他,一本一本的看,每本書都要寫讀書筆記,用日語寫。
在楚明秋刻意討好下,楚子衿很喜歡他,將自己收藏的日本詩集,日本現代散文等借給了楚明秋。楚明秋高興下,帶著楚子衿上了如意樓二樓。
“你們家這如意樓可真不好進,我都教了他快一年了,這才上了二樓,三樓還不讓,真不知道上麵藏了什麽寶貝。”回到家後楚子衿拿著在二樓挑的書開玩笑的對楚明篁說。
楚明篁搖頭笑道:“這如意樓上的書,楚家可藏了幾百年了,有好些孤本善本,楚家分家幾次,這如意樓藏書從來沒分開過,都是族長繼承。”
“可藏起來做什麽?書是給人看的。”楚子衿顯然不理解,疑惑的問道。
“藏書,從中國古代便有,從曆史考證來說,春秋戰國時代便開始了,這可能和文化傳播有關,”楚明篁思索著說:“中國戰亂頻繁,古代印刷業不發達,書籍傳播很困難,所以藏書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詩書傳家的家庭的傳統,幾乎所有讀書人家裏多少都有藏書,家裏的書越多,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
楚子衿有些理解的點點頭,她忽然想起了,當年從燕京逃亡時,燕京大學的學子們,好多連被子都沒帶,學校的辦公桌都丟了,可圖書館的書卻全部被搬走了,學子們象螞蟻搬家一樣,背著書走了幾萬裏路,從華北一直走到西南。
當年她並沒有想得很多,覺著不過是為了保護學校財產,現在她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是一個尊重傳承的民族,書,是傳承知識,傳承文明的工具,他們從心底裏敬重,從心底裏敬畏,所以他們愛護書,視書為至高無上的東西。
所以才傳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