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急急地在桌前坐了,解釋道,“我今天是去送雲公子去了,就晚了些,我可是一路跑回來的,沒有跟世元他們出去!”
顧餘瀝疑惑道,“雲公子?那個雲公子?”
蘇氏見顧餘瀝問,“還能是哪個?多半是雲家香坊的大少爺吧!上次不是去學堂說要推薦你去仕人堂,被你回絕了?”
“哦!原來是他。”顧餘瀝像是想起來了,道,“是有這麽一件事。”
顧宛皺皺眉,忍不住問道,“他什麽時候舉薦的你?”
顧餘瀝摸著腦袋思索了會,“好似是上個月吧?”
上個月?
盯上顧家倒是怪早的。
“那孩子太多心事,學堂裏麵事情又多,我就沒有答應。”顧餘瀝隨口道。
顧宛不由得點點頭,這顧餘瀝雖然性子別扭了些,這看人的眼光卻是不錯的,至少直覺夠準。
“那你呢?”顧宛扭頭看向顧清,“為什麽要去送他?你跟他關係很好嗎?是朋友嗎?”
顧清雖然不知道顧宛為什麽看上去有點小生氣,但還是下意識回答,“我是被世元拉去的!再加上他之前讓我去找他,我就順便去了。”
“他沒問你什麽?”
“沒有,他好像很忙,神色也不太好,急匆匆就走了。本來他就是在仕人堂幫著夫子管我們的,也不需要請假什麽的,所以走的很快。”
“他有說去哪裏嗎?”
顧清摸摸腦袋道,“好像說是他在江南的老家那邊出了些什麽事情,所以急急地就走了,我也沒好多問。”
顧宛舒了口氣,走了就好!
“宛宛,你是不是很討厭雲公子?”顧清湊近顧宛,壓著聲音小聲問道。
“有嗎?”顧宛的回答有些蔫蔫的。
顧清肯定道,“有,肯定有,上次我跟他說話你就不高興來著。”
“那你還跟他說話?”
顧清心虛地縮縮肩,“我以後不理會他就是了。”
顧宛張了張嘴:我是為你好,以你的智商不夠跟他玩的。
當然這話顧宛也隻能在心裏說說,她轉念一想,又覺得顧清心性單純,會有他自己的造化也說不定,也就更加閉牢了嘴。
“對了,宛宛,今日去送雲公子的時候我還碰到了一個人。你猜猜是誰?”顧清有意要賣賣關子,一雙眼睛亮的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興奮一般。
顧宛隻好配合地做好奇狀,道,“誰啊?我猜不出來。”
“上次去顧府的時候碰到的那個小妹妹!”
顧宛被這一句小妹妹弄蒙了,懵懵懂懂道,“什麽小妹妹?”
“吃飯就吃飯!真是的,吃個晚飯一個兩個的說這麽多話。”蘇氏不滿地往顧清碗裏夾了些他最愛吃的菜,“你妹妹可是吃飽了的,你再不吃這菜都涼了,我可不讓人給你熱。”
顧清連忙拿起筷子,扒了兩口飯,還沒來得及再開口,蘇氏已經快言快語道,“他說的小妹妹是顧府二房的三小姐,上次跟在齊氏旁邊那個,說起來好像比你還小兩歲呢!”
顧宛一愣,顧天驕?
顧清有些挫敗地聳下肩,“娘,我在跟妹妹說話呢!誰讓你先說出來的!”
蘇氏白他一眼,“你趕快吃飯!你妹妹精的跟個猴一樣,還要你去逗她玩兒,不被她逗著玩就是好的了。”
顧清悶悶地抬眼,看到自家爹爹同命相憐般看了自己一眼,更加悶悶,埋下頭專心應付碗裏的水晶肘子去了。
“娘知道些什麽嗎?”顧宛見顧清問不出什麽,索性直接問蘇氏道。
蘇氏抿抿嘴,道,“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麽回事,不過好像說是那丫頭病了,要送到京城去養養。”
顧宛不由奇怪,“這養病,送到氣候溫和的地方才是上選吧!怎麽反而往京城送?金陵、浙地不是更好?”
蘇氏搖頭道,“我也沒鬧懂。而且前幾日在顧府見的時候還活蹦亂跳、乖乖巧巧的,怎麽說病就病了,還病到要養病的地步?”
“我還以為上次之後就算西顧真要有人大病一場也該是顧天香生病呢!沒想到到換了個人!”顧宛撇撇嘴,沒放在心上。
蘇氏白了顧宛一眼,恨不得將顧宛嘴縫上,“人家都說揭人不揭短,你倒好,專挑那不好說的說,這件事情翻篇了,以後不許再在外麵說,咱們可不做那多嘴愛搬弄是非的人!”
顧宛苦起臉,“我也沒想說啊!這不話趕話嘛!我不說還不成?”
“這就對了!”蘇氏點點頭,歎口氣道,“說起來,顧天香那孩子好像也不好過,聽金夫人說第二天就被送到顧府祠堂裏麵關著去了,好似還挨了好一頓罰呢!”
“她若是好受了,今日不好受的就該是其他人了。”顧宛隨口道。
蘇氏動了動嘴角,看顧宛完全沒放在心上的樣子,也不再吭氣。
而另外一邊,顧家父子的對話也正在進行。
“你聽懂他們說什麽了嗎?”
“好像是說上次去西顧府赴宴的事情。”
“上次發生了什麽事?”
“我忘了……”
“……你妹妹怎麽沒忘?”
“那爹爹去問妹妹好了!……哎呦!爹爹打我幹嘛?”
顧餘瀝感受到一陣冷風,一抬頭就見蘇氏正看著自己,笑眯眯將放到顧清腦袋上的手拿下來,訕笑著說,“我幫他擦擦汗。”
蘇氏這才把臉轉過去,顧清忍不住嘟囔一句,“我沒汗……”
顧德嚴是個吃哄的性子,顧宛幾幅好畫好茶送過去,他就樂的合不攏嘴地答應下了向金家瓷器作坊投錢入股的事情。
顧德嚴開了一次族裏大會,願意分一杯羹的竟不在少數,最後竟籌了一萬兩銀子來。
其中以顧德嚴、顧念祖一家投的最多,投了整整五千兩銀子,再加上別家的零零碎碎投了進去,在契約上都記了一筆。
金家估計也沒想到有這麽多銀子的投入,對於做生意的來說,周轉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去就將金家瓷器作坊的牌子換了。
去掉了“金家作坊”的字樣,兩邊商量之後換了一塊“天青坊”的招牌。
選位置、請雇工、請師傅、買原料、建瓷窯,在冬天最冷的天氣到來的時候,天青坊就在眾人矚目下正式開工了。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顧餘瀝疑惑道,“雲公子?那個雲公子?”
蘇氏見顧餘瀝問,“還能是哪個?多半是雲家香坊的大少爺吧!上次不是去學堂說要推薦你去仕人堂,被你回絕了?”
“哦!原來是他。”顧餘瀝像是想起來了,道,“是有這麽一件事。”
顧宛皺皺眉,忍不住問道,“他什麽時候舉薦的你?”
顧餘瀝摸著腦袋思索了會,“好似是上個月吧?”
上個月?
盯上顧家倒是怪早的。
“那孩子太多心事,學堂裏麵事情又多,我就沒有答應。”顧餘瀝隨口道。
顧宛不由得點點頭,這顧餘瀝雖然性子別扭了些,這看人的眼光卻是不錯的,至少直覺夠準。
“那你呢?”顧宛扭頭看向顧清,“為什麽要去送他?你跟他關係很好嗎?是朋友嗎?”
顧清雖然不知道顧宛為什麽看上去有點小生氣,但還是下意識回答,“我是被世元拉去的!再加上他之前讓我去找他,我就順便去了。”
“他沒問你什麽?”
“沒有,他好像很忙,神色也不太好,急匆匆就走了。本來他就是在仕人堂幫著夫子管我們的,也不需要請假什麽的,所以走的很快。”
“他有說去哪裏嗎?”
顧清摸摸腦袋道,“好像說是他在江南的老家那邊出了些什麽事情,所以急急地就走了,我也沒好多問。”
顧宛舒了口氣,走了就好!
“宛宛,你是不是很討厭雲公子?”顧清湊近顧宛,壓著聲音小聲問道。
“有嗎?”顧宛的回答有些蔫蔫的。
顧清肯定道,“有,肯定有,上次我跟他說話你就不高興來著。”
“那你還跟他說話?”
顧清心虛地縮縮肩,“我以後不理會他就是了。”
顧宛張了張嘴:我是為你好,以你的智商不夠跟他玩的。
當然這話顧宛也隻能在心裏說說,她轉念一想,又覺得顧清心性單純,會有他自己的造化也說不定,也就更加閉牢了嘴。
“對了,宛宛,今日去送雲公子的時候我還碰到了一個人。你猜猜是誰?”顧清有意要賣賣關子,一雙眼睛亮的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興奮一般。
顧宛隻好配合地做好奇狀,道,“誰啊?我猜不出來。”
“上次去顧府的時候碰到的那個小妹妹!”
顧宛被這一句小妹妹弄蒙了,懵懵懂懂道,“什麽小妹妹?”
“吃飯就吃飯!真是的,吃個晚飯一個兩個的說這麽多話。”蘇氏不滿地往顧清碗裏夾了些他最愛吃的菜,“你妹妹可是吃飽了的,你再不吃這菜都涼了,我可不讓人給你熱。”
顧清連忙拿起筷子,扒了兩口飯,還沒來得及再開口,蘇氏已經快言快語道,“他說的小妹妹是顧府二房的三小姐,上次跟在齊氏旁邊那個,說起來好像比你還小兩歲呢!”
顧宛一愣,顧天驕?
顧清有些挫敗地聳下肩,“娘,我在跟妹妹說話呢!誰讓你先說出來的!”
蘇氏白他一眼,“你趕快吃飯!你妹妹精的跟個猴一樣,還要你去逗她玩兒,不被她逗著玩就是好的了。”
顧清悶悶地抬眼,看到自家爹爹同命相憐般看了自己一眼,更加悶悶,埋下頭專心應付碗裏的水晶肘子去了。
“娘知道些什麽嗎?”顧宛見顧清問不出什麽,索性直接問蘇氏道。
蘇氏抿抿嘴,道,“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麽回事,不過好像說是那丫頭病了,要送到京城去養養。”
顧宛不由奇怪,“這養病,送到氣候溫和的地方才是上選吧!怎麽反而往京城送?金陵、浙地不是更好?”
蘇氏搖頭道,“我也沒鬧懂。而且前幾日在顧府見的時候還活蹦亂跳、乖乖巧巧的,怎麽說病就病了,還病到要養病的地步?”
“我還以為上次之後就算西顧真要有人大病一場也該是顧天香生病呢!沒想到到換了個人!”顧宛撇撇嘴,沒放在心上。
蘇氏白了顧宛一眼,恨不得將顧宛嘴縫上,“人家都說揭人不揭短,你倒好,專挑那不好說的說,這件事情翻篇了,以後不許再在外麵說,咱們可不做那多嘴愛搬弄是非的人!”
顧宛苦起臉,“我也沒想說啊!這不話趕話嘛!我不說還不成?”
“這就對了!”蘇氏點點頭,歎口氣道,“說起來,顧天香那孩子好像也不好過,聽金夫人說第二天就被送到顧府祠堂裏麵關著去了,好似還挨了好一頓罰呢!”
“她若是好受了,今日不好受的就該是其他人了。”顧宛隨口道。
蘇氏動了動嘴角,看顧宛完全沒放在心上的樣子,也不再吭氣。
而另外一邊,顧家父子的對話也正在進行。
“你聽懂他們說什麽了嗎?”
“好像是說上次去西顧府赴宴的事情。”
“上次發生了什麽事?”
“我忘了……”
“……你妹妹怎麽沒忘?”
“那爹爹去問妹妹好了!……哎呦!爹爹打我幹嘛?”
顧餘瀝感受到一陣冷風,一抬頭就見蘇氏正看著自己,笑眯眯將放到顧清腦袋上的手拿下來,訕笑著說,“我幫他擦擦汗。”
蘇氏這才把臉轉過去,顧清忍不住嘟囔一句,“我沒汗……”
顧德嚴是個吃哄的性子,顧宛幾幅好畫好茶送過去,他就樂的合不攏嘴地答應下了向金家瓷器作坊投錢入股的事情。
顧德嚴開了一次族裏大會,願意分一杯羹的竟不在少數,最後竟籌了一萬兩銀子來。
其中以顧德嚴、顧念祖一家投的最多,投了整整五千兩銀子,再加上別家的零零碎碎投了進去,在契約上都記了一筆。
金家估計也沒想到有這麽多銀子的投入,對於做生意的來說,周轉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去就將金家瓷器作坊的牌子換了。
去掉了“金家作坊”的字樣,兩邊商量之後換了一塊“天青坊”的招牌。
選位置、請雇工、請師傅、買原料、建瓷窯,在冬天最冷的天氣到來的時候,天青坊就在眾人矚目下正式開工了。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