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芸站在禦花園的池子邊上, 將手中的餌料一點點掰碎了丟下去。成群的錦鯉圍在附近, 張著嘴爭食。
昨日太子去翊坤宮赴宴,沒能帶上自己,胡冬芸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無法涉足到太子的過去, 這是無論他們二人再如何身心緊密相連, 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明明知道這一點, 可胡冬芸仍舊覺得失望。她原以為自己在太子心裏麵是不一樣的, 太子為了自己罰了兩個淑女,慈慶宮裏也再沒有旁的女子進來。這讓她有了很大的幻想。可昨天, 這幻想被擊了個粉碎。
胡冬芸咬了下唇, 將手中的碎餌料撒下去。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合該看清自己的身份。一帝一後什麽的, 史書上能有幾個?
她深吸一口氣, 兩眼放空地望著池中遊得歡騰的錦鯉。
真好,自由自在的。它們應該不會有自己這般多的煩惱吧。
“我就說呢, 怎麽池子裏的錦鯉越發壯實了。原來是有太子妃日日投喂。”
腰被人從後頭給環住, 兩隻不老實的手,甚至從襖子的側邊開衩伸了進來。耳邊溫熱的氣息噴拂而過,激得胡冬芸的耳尖兒紅紅的,手中的餌料一下子全灑進了池子裏,被錦鯉一搶而空。她帶著幾分羞意,搓了搓耳朵,“太子。”轉身向朱常漵行禮,“太子今日怎麽得了閑, 不上父皇那兒了嗎?”
朱常漵鬆開環住太子妃的手,伸了個懶腰,在乾清宮坐了一上午,腰酸得很。“父皇要同母後歇午覺,把我給趕出來了。”他衝池子裏看了眼,“仔細別喂太飽了,反倒叫它們給撐著。”
胡冬芸噘了嘴,“奴家知道。”她上前攙了朱常漵的手,陪著他慢悠悠地走著。“殿下不去歇一會兒?”
“不了。”朱常漵皺了皺眉,又很快鬆開,“事情太多,睡不著。”
胡冬芸低垂了眉眼,聲音悅耳動聽,含進了所有的溫柔。“太子心係萬民,胸懷天下,可也得仔細自己個兒的身子呐。”
朱常漵苦笑一聲,“不過一副軀殼,待幾十年後,也是塵歸塵,土歸土……”
“不許殿下這麽說。”胡冬芸肅著臉,“奴家不愛聽這個。”她咬了下唇,“都說父皇萬歲,太子千歲。太子往後的日子還久著呢。”
朱常漵笑了笑,沒說話。
胡冬芸抿著嘴,想了又想,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可有什麽是奴家能幫得上忙的嗎?”她有些沮喪,“每每看著太子為了國事煩心,奴家卻什麽都做不了,心裏頭就急得很。”
“無妨的。”朱常漵揉了揉她的手,“隻要看著芸兒高高興興的,我就什麽都不累了。”
甜言蜜語有哪個女子不愛聽。胡冬芸自然也喜歡,可她仍舊不開心。“太子……就真的不能同奴家說說?”
“好吧,”朱常漵拗不過她,隻好道,“你既願意聽,那我就說說看吧。”
胡冬芸笑開了,“那奴家就洗耳恭聽啦。”
單保斂了眉眼,落後了幾步,讓前麵的兩個主子先走,自己領著走不緊不慢地跟著。
“今歲四月,貴州發生旱災。”朱常漵壓低了嗓子,怕叫人聽了去,回頭又得拿“後宮幹政”之類的話來說嘴了。“當地米價漲到了每鬥四錢銀子。”
胡冬芸瞪大了眼睛,“四錢?!”她在宮外是生活過的,知道這麽多錢可以用來買多少東西。“還不過是一鬥米?那、那貴州的百姓而今可安好?”
“有賴貴州石砫的馬宣撫使出力,聽說他的夫人秦氏說動了當地土吏,一起開倉放糧,降低米價。”朱常漵暗暗磨著牙,“隻是貴州當地官府上疏,稱朝廷送去的賑災銀和米糧似乎少了許多,當中定是被貪墨了。”
胡冬芸張了張嘴,覺得這個時候自己說好也不對,也不好也不對。到底事涉外朝,裏頭多的是彎彎繞,還是不說話來得好。
朱常漵也沒指望對政事一竅不通的太子妃能說出什麽來。他不過是心裏煩悶,找個人說說話兒,發泄一下心裏多日來的苦悶。貴州當地雖上疏稱有貪墨之舉,可沒有呈上來的證據,就是想辦,也辦不了。
“偏也是流年不利,直隸今歲二月至五月半年不雨。朝廷也分不出手去管貴州的事。”朱常漵捏捏鼻梁,“阜平縣令上報,說其治下丈水洞的一名張姓礦夫,因饑殺子而食。”
胡冬芸捂住了嘴,以免讓自己的尖叫聲喊出來。這種事,她隻在書上才看到過。還以為是戰亂之時才會有的事,竟、竟連本朝也會有?!
朱常漵見她被嚇到了,趕緊安撫了一番。“已是免了當地的田賦,那名礦夫……也是無奈之舉。虎毒不食子,不是到了難以維持的田地,怕也不會對親子痛下殺心。”
胡冬芸的眼淚成串地往下掉,“往後奴家再不敢奢靡了。”
“和你有什麽幹係。”朱常漵蒼白一笑,“芸兒並不算奢靡的,日常用度,比起宮裏其他妃嬪還要省一半呢。”他的聲音很輕,“是我和父皇……沒將祖宗打下的基業看好,才使百姓遭受這等苦難。”
胡冬芸捏了捏朱常漵的手,貼在自己臉上,“大明朝疆域萬萬裏,父皇和太子隻兩個人,哪裏就看的過來了?人又不是神仙,總會出紕漏不是。”她的笑聲同銀鈴般,“每歲大家都要拿糖糊了灶王爺的嘴,令他上了天庭不說自家事,這對灶王爺來講,不也是過失?”
“所以呀,太子莫要太過苛責自己。”朱常漵隻覺得胡冬芸的小手又滑又膩,握在手裏怎麽摸都摸不夠,“奴家覺著父皇和太子,已經很了不得了。”
朱常漵微微笑了,“知道了,往後再不這麽說了。”
“對了。”胡冬芸的眼睛亮了下,“聽說明歲女真的酋領要來?是那個,那個,叫努什麽哈什麽來著?”
朱常漵捏捏她的鼻尖,“是努|爾哈赤。”他直起腰,“怎麽突然想到他了?可是聽說女真族的人同漢人不一樣,所以想見見?”
“哪有!太子莫要胡說。”胡冬芸紅著臉咬了唇,“奴家想知道,四皇弟在遼東究竟是同什麽人打仗。”
朱常漵微愣。
“奴家知道四皇弟在遼東不易,便是想知道,這膽大包天,屢犯邊境的人究竟是誰?”胡冬芸的指尖在朱常漵的手心裏撓了撓,“雖未見過四皇弟,但奴家覺著,隻見了那個勞什子的努|爾哈赤,就能知道四皇弟是什麽樣兒的一般。”
朱常漵輕笑,“可惜你見不著。”
“可不是。連母後都不能見呢。”胡冬芸有些沮喪,“回頭太子將他的畫像給我看好不好?”
朱常漵拖長了聲音,故意板著臉,“這怎麽成?要是叫人瞧了,還以為我的太子妃心係北夷呢。”
胡冬芸的眼睛水汪汪的,“才不會呢!”
朱常漵不再調|戲她,收了心思和太子妃一起慢慢往慈慶宮的方向去。
還有一件事,他並未告訴胡冬芸。這次努|爾哈赤來京,恐怕是存了開市的念頭。自萬曆二十六年關了廣寧、義州的木馬二市後,不獨女真有想法,就是敖漢部的小歹青也數次派了使者過來,希望可以重開兩市。
開還是不開,朱常漵自己也沒想好,也沒同父親去說。依著前世,必然是會開的。可之後因請命銀的關係,小歹青與大明朝翻了臉,隨著大明朝又一次閉市,不斷劫掠邊境。
而彼時,努|爾哈赤日複一日的強大起來,給雪上加霜的大明朝給予了迎頭痛擊。
薩爾滸之役是滅國的轉折點。
朱常漵拖著殘腿,步伐格外沉重。他不知道朱常洵是不是終有一日會踏上前往薩爾滸的路途,他隻希望在那場明軍潰敗,並最終導致滅國的戰爭中,他的弟弟可以活下來。
乾清宮內,鄭夢境一覺醒來,正看見朱翊鈞坐在榻邊,手裏捧著一卷書。她眼尖地發現三郎的鬢邊生了白發。
是什麽時候有的?自己先前發現了沒有?
鄭夢境有些心疼地伸手去摸,耳邊輕微的動作拉回了朱翊鈞投在書中的心神。“醒了?”
“嗯。”鄭夢境懶洋洋地在朱翊鈞的攙扶下起來,歪在他的身上,“陛下在看什麽?”
朱翊鈞把書皮子給她看,“在看《西廂》”他笑得很是懷念,“朕還想著,什麽時候再聽小夢唱一回。”
“才不。”鄭夢境噘了嘴,推了推他,“叫宮裏頭的伶人給陛下唱。奴家的嗓子早就不行了。”
朱翊鈞吻了吻她的鬢發,“就是不好聽了,朕也想聽。”
鄭夢境飛了他一眼,眼波中含了無數的情意,看得朱翊鈞覺得自己都要酥了。
“對了,前段時候奴家兄長自江陵送了織坊的布匹來。”鄭夢境衝劉帶金使了個眼色,後者福了身子,出去將鄭國泰送來的細棉布拿進來,“陛下瞧瞧,奴家看著挺不錯的。”
朱翊鈞哪裏懂這個,隻看了一眼,“是治兒那個小貔貅把所有私房銀子都丟進去的那個織坊?”
“可不是。”鄭夢境雙手圈住他的腰,把臉貼在朱翊鈞的臉上,“六月初,蘇州不是因織工起了民變?雖說領頭的葛成不是個好的,但若非司禮監的孫隆和稅官黃建節打著陛下的名號,在蘇州肆意妄為,橫征暴斂,哪裏會有這樣的事。”
這件事也算是今歲的大事之一了。領頭的葛成倒是個好漢,為了保住旁人,主動投案自首,稱全是他一人所為。他卻是被關了大牢,不過旁的參與者卻一個都沒事。
朱翊鈞心裏對他這份情深義重倒是頗有好感,隻不罰往後壓不住民變,所以並未判了人死罪,隻將人關押起來。
不過同鄭夢境做了多年的夫妻,朱翊鈞還是知道她的心思。平日裏生怕自家親戚犯了什麽事,就連朱翊鈞想給鄭國泰一個錦衣衛千戶的虛銜都辭了,現在卻是提了起來。
“想說什麽?”朱翊鈞似笑非笑地看著她,“你呀,便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定是心裏頭在打什麽鬼主意。”
鄭夢境坐在榻上,俏皮地向朱翊鈞福了身,“真是什麽都瞞不過陛下。”她笑眯眯地道,“江南織造局自來是貪墨重地。此次蘇州民變不過是多次織工民變之一。陛下可曾想過,減輕江南織造局的負擔,另在湖廣也建一個?”
朱翊鈞眯了眼,“哦?你說說看,為何不是旁的地方,非得是湖廣呢?”
“湖廣現為田賦重地,都說湖廣熟,天下足。可近來兄長寄來的信上卻說,現在湖廣有不少人見布匹賺錢,都紛紛棄了莊稼,改種棉桑。”鄭夢境歪頭看著朱翊鈞,“陛下可還記得,當年江浙是如何從田賦重省變成桑多於糧的?”
朱翊鈞搓了搓指頭,“那是祖宗開國時候的事了,那時候為了好叫百姓休養生息,凡是種桑的,都比種莊稼的減免不少稅賦。”
“所以現在肥了江浙沿海的鄉紳。”鄭夢境淡淡地道,“總不好什麽都叫他們拿了好處。自己吃肉,也得給旁人一口湯喝吧?稅賦這些,奴家並不懂,不過是看著兄長的信,和這些布匹,突發奇想。”
朱翊鈞點點頭,“這事兒朕會好好想想的。”不過棉布的利潤,總不比絲緞來得好。鄭國泰沒送絲緞入宮,想來是現在暫時還沒法兒做到上乘,同江浙相比。若是如此,這江南織造局還是少動為妙,以免那些貪官汙吏上下串聯,引起反彈。
劉帶金捂嘴笑道:“鄭國舅說了,這回是不湊巧。原是要送十箱細棉布,十箱錦緞來的,隻底下人不會辦事,竟將拿十箱緞子給了旁人。”
“不知道是要送進宮裏來的?這夥計可真真是膽子大了,有些拎不清。”朱翊鈞奇道,“鄭國泰還將這等不會辦事的人留著嗎?”
劉帶金福身,回道:“那十箱緞子確是送進宮裏來了,隻不過不是以孝敬的名義。”她指著邊上陳矩的蟒袍,“現在宮裏頭的蟒袍,大都是蜀繡。那十箱緞子是被送去做了這個。”
“哦?”這麽一說,朱翊鈞不由得轉眼去看陳矩。因看得太過專注,叫陳矩有些尷尬,手不是手,腳不是腳地立著。
鄭夢境暗笑,雙手捧了朱翊鈞的臉轉過來,“不許陛下當著奴家的麵這麽看旁人,奴家要不高興的。”
“好好好,不看。”朱翊鈞好氣又好笑地將雙手覆在她的手上,“呷醋精。”嘴上這麽說著,眼睛照舊不斷地去瞟陳矩。
看起來倒是不錯。什麽時候鄭國泰的織坊都能上貢了?
看來朕得好好查查這事兒,看裏頭究竟有什麽名堂。
努|爾哈赤本打算讓弟弟舒爾哈齊代替自己南下入京的,不過現在卻是換了念頭。
這個弟弟,心大了。
放在女真,還有個雅爾哈齊和他製衡。可要是去了大明朝的京師,叫人給籠絡住了,到時候自己的皇圖霸業就又得有一番周折。
“這次,我親自去。”努|爾哈赤放下筆,噘著嘴吹了吹奏疏上的墨跡,“我已經聽說了,小歹青這次也會派使臣過去,廣寧和義州重新開市的可能性很高。”他放下奏疏,看著麵前的兩個弟弟,“我不在的時候,就由你們兩個主事。”
舒爾哈齊與雅爾哈齊一同點頭。
努|爾哈赤沉吟了一番,“舒爾哈齊,你帶人去韃靼,我們不能叫額恩哲白死。李氏的確自渾河一戰後兵力大不如前,不派人襄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不要在意。”
把人留在女真,努|爾哈赤還是不放心。
舒爾哈齊磨了一下後槽牙。敢情死的不是你女兒。“我知道了。”他心裏明鏡似的,根本就是李如鬆動的手。可現在沒有阿琿的同意,自己也沒那份能耐對李氏動手。“阿琿隻管去就是了,我會替額恩哲報仇雪恨的。”
雅爾哈齊默不作聲地看了眼咬字極重的阿琿,心裏隻覺得悲涼。
當年他們三兄弟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遺甲起兵,南征北戰多年,能統一了女真,實屬父祖保佑。
現在局勢還未穩定,野人女真還有部分部落在負隅頑抗,就先開始窩裏鬥了。不知道天上的瑪法和阿瑪看見了,心裏有多難過。
努|爾哈赤不願同他們多說什麽,讓他們出去後,就叫大福晉富察氏替自己收拾行裝,準備即日啟程。但自己卻並未在富察氏的帳子裏留宿,腳下一轉,去了久病臥榻的葉赫納拉氏處。
孟古哲哲的帳子裏滿是濃重的藥味,還有薩滿法師留下的香味,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很是不好聞。努|爾哈赤也不嫌棄,他伸手揉巴一下在榻前侍疾的八子皇太極,從兒子手裏接過了藥。“這些日子你在額娘身邊辛苦了,出去散散吧。”
皇太極紅著一雙,朝父親行了禮,撩開簾子走出去,眼中的淚才掉下來。特地從大明朝請來的大夫說了,他額娘的病很難好了。可是額娘還那麽年輕,為什麽長生天那麽早就要收了她回去。
帳內,努|爾哈赤親自給孟古哲哲喂藥,“身子好些了沒有?”他眼帶溫柔地望著麵前這個溫順如一的女子,十幾年的光陰似乎並未從她身上發生任何改變,一如當年嫁給自己的時候。
“好多了。”孟古哲哲蒼白的臉上露出一個笑來,“貝勒什麽時候啟程?”
努|爾哈赤喟歎一聲,“後日吧。我不在的這段時候,若有事,便去找袞代。若她不理,就讓雅爾哈齊出麵。穆爾哈齊連年征戰,身體大不如前,這些瑣事不要去煩他,讓他好好歇著。”
孟古哲哲點頭笑道:“有皇太極在身邊,我什麽都不需要了。”她目光如水,“謝謝貝勒賜了我一個那麽好的阿哥。”
“是父祖顯靈,庇佑著我們。”努|爾哈赤略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你自己小心些身體。”
孟古哲哲卻在此時叫住了他,“貝勒。”
努|爾哈赤轉過身,“怎麽了?”
孟古哲哲咬著唇,眼中泛著波光。病榻美人最是叫人動心。“我、我想請額娘從葉赫過來,看看我。”她哀求道,“我知道阿琿得罪了貝勒,可貝勒能不能看在我服侍了多年的份上,看在皇太極的麵上,讓我額娘過來?”
“別哭。”努|爾哈赤走過來替她擦了淚,“我這就叫人去葉赫,讓納林布祿送你額娘過來。”
孟古哲哲喜極而泣,“多謝貝勒。”懷著即將能見額娘的欣喜,她心下一鬆,終於能安心睡去了。
努|爾哈赤在榻邊看著心愛女子的睡臉,心裏很不是滋味。
八年前,孟古哲哲的阿琿納林布祿連同九部向努|爾哈赤發起進攻。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怒之下,將葉赫部的布塞砍成兩截的屍體送回葉赫。雖然之後納林布祿在建州女真的強壓下,不得不低頭。可葉赫與愛新覺羅兩部就此結下了深仇。
努|爾哈赤不會為了孟古哲哲去請來她的額娘。明知納林布祿會拒絕,豈非自找沒趣。
孟古哲哲並不知道努|爾哈赤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此時的她正做著和額娘相見的美夢,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萬曆二十九年冬末,□□哈赤帶著大批的貢品南下。北地的冬天總是來得更早,這時天凍地寒,女真和蒙古都蜷縮在溫暖的帳篷裏,除非必要,並不願意出來。
該從大明朝搶的,早在深秋就動手了。下一回,得到開春時分。
冬季,大明朝的邊境引來了暫時的平靜。
經過長途跋涉,努|爾哈赤終於進入了直隸。他一路蜿蜒南下,抵達了京師。
宮裏早早地就生好了火龍。中宮的身子不好,膝蓋也有舊疾,聖上心憂皇後的身體,早在秋日就讓宮裏準備起來了。
在乾清宮負責這件事的是王義,新任司禮監秉筆。他倒是和陳矩頗投緣,兩個人相安無事,各自管著各自的差事。朱常漵依著前世對王義的了解,也不曾多加提防。
可是即便火龍燒得再旺,鄭夢境仍舊覺著冷。她現在幾乎都不出殿了,整日就在乾清宮的裏殿,不是在床上歪著,就是躺在貴妃榻上躺著。身上裹著好幾件厚衣裳,手裏捧著暖爐,腳邊也用火盆烤著。
這才覺著好些。
可膝蓋照舊還是冰涼涼的。
這一年年的,她的膝蓋越發難熬起來。蓋因當年太廟前的席槁待罪。朱翊鈞看著心疼,卻也沒法子。隻得叫宮裏人越發仔細地看顧著。
朱常漵在前麵看完了奏疏,就向父親告了假,進來裏殿偷閑。
鄭夢境放下手裏的書卷,嘲笑他,“不知道的還當是小老頭子呢,年紀輕輕的,怎得到了冬天就沒精神了?”說著打了個哈欠,“要不要同我一起歇個覺?”
朱常漵搖頭,他是特地尋了借口來找母親的。現在母親整日都呆在乾清宮,他都找不到什麽機會好和母親說說話。
“知道你來就是有事。”鄭夢境將身子往裏頭擠了擠,拍了拍貴妃榻邊上空出的位置,“來,坐吧。”
朱常漵在榻邊捱了半個屁股坐下。“母後,”他猶豫道,“我一直在想……”
“想什麽?”鄭夢境斜了他一眼,“對著我還有什麽說不得的?”
朱常漵一咬牙,“我想趁著努|爾哈赤來京師納貢,一不做二不休,將人給殺了。”
鄭夢境很平靜,她知道兒子一定會有這個念頭。
因為曾經她也是這麽想的。
“殺了之後呢?”鄭夢境麵色淡然,“怎麽善後?人死在大明朝境內,還死在了京師,死在了皇宮。你讓建州女真心裏怎麽想?現在的大明朝,可有實力對抗建州女真全力之下的瘋狂進攻?”
朱常漵語噎。這些他自然是想到的,在腦子清楚的時候,他是這麽想的。可一旦怒氣上了頭,一切的理智都被拋到了腦後。
他無法忘記當年自己站在煤山上,是如何眼睜睜地看著李賊入京的。又是如何經曆了一次又一次,大明朝對後金的節節潰敗。他壓抑不住自己心裏的憤怒,絕望,惱恨。
他就是想這麽幹!很想很想,不計後果地,看在這人死在自己麵前。
沒了努|爾哈赤,就不會有永平四年的失守,也不會有薩爾滸之戰,更不會有以後的大清朝。
偏這個時候,理智又一次在他心裏冒了頭。母親說的每一點,都是正確的。
現在的大明朝並沒有和初步統一了女真的愛新覺羅氏抗衡的能力。一旦努|爾哈赤死在京中,建州女真立刻就會組織起人馬來尋仇。而唯一能與之抗衡的遼東鐵騎早在渾河之戰時,就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精銳,至今還沒緩過氣來。
鄭夢境不管兒子心裏是怎麽想的,她繼續慢悠悠地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不可能親自去殺人。”她瞥了眼麵色蒼白如紙的朱常漵,“如果是洵兒在,興許還能幫上忙。可獨你一個人,並沒有這個能耐。”
朱常漵咬緊了牙根,放在膝上的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手臂上青筋直爆。
“屆時消息漏出來,朝臣怎麽看你?天下百姓怎麽看你?”鄭夢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的皇太子位,還坐得穩當嗎?”
鄭夢境將頭微微仰起,看著映在窗紙上的婆娑竹影。“不錯,在你之後最有可能繼承國本的,隻有治兒。是你的同母兄弟。但你甘心嗎?或者我換個說法,”她定定地望著兒子,“你覺得治兒會是個好皇帝嗎?”
朱常漵抿緊了唇,說不出一個字來。
“也許到時候,朝臣會以後宮空虛,強逼你父皇廣納秀女。”鄭夢境扯了扯嘴角,露出個冷笑來,“陛下的身子還康健著呢,想再生幾個皇嗣,一點問題都沒有。朝臣是不會甘心讓治兒坐穩這個天下的,將做哥哥的趕下去,焉知他日弟弟稱帝後會不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彼時不僅僅是你,太子妃、姝兒、治兒、媁兒,連同我,全都落不到一個好下場。”鄭夢境目光直逼著兒子,“還有你父皇,他也不見得有多好過。你是當過皇帝的人,心裏明白身為大明朝的九五至尊,究竟受了多少製約。”
朱常漵回憶起過去,渾身都在顫抖著,眼淚積聚在眼眶中,強忍著不讓它們掉下來。
鄭夢境喟歎道:“殺了一個努|爾哈赤,還會有其他人。我聽說他的幾個弟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雅爾哈齊,都不是什麽善茬子。倘若老天爺注定要讓大明朝亡,就是殺了一千個、一萬個努|爾哈赤,甚至殺絕了整個北夷,還是會亡。”
“唯有大明朝真正地富強起來,百姓安居樂業不發愁,將士固守疆土不退讓,朝臣疏於黨爭而計民生,方才有逃過滅國之局的可能。”
朱常漵渾身一震,“母後……”他啞然,甚至想不明白,這些都是母後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念頭。
“很奇怪嗎?”鄭夢境莞爾一笑,“乾清宮可不是白住的。天天在這裏,就是再不想聽,外殿的說話聲仍舊會傳到裏殿來。漵兒,我能做的並不多,甚至還回擔心,有朝一日你和你父皇會疑我。青史之上,並不是沒有過女子稱帝。當一個人懷疑對方時,任何的可能都會去聯想。”
“我並不能阻止你去殺努|爾哈赤,也不想阻止。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必須要明白一件事,無論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最終都會得出一個果。而你,就必須為這個果付出最終的代價。”
鄭夢境換了個舒服些的姿勢,合上眼。“留著努|爾哈赤,日後你將會麵對建州女真的崛起,甚至可能最終仍然會兵臨城下。殺了努|爾哈赤,事情也不見得就會輕鬆。漵兒,你自己想明白了,要怎麽去做,便行了。作為你的母親,無論你最終的選擇是什麽,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朱常漵起身,向母親磕了個頭,一言不發地出了裏殿。
朱翊鈞正同閣老談完事,將人趕回去,扭頭卻見兒子,滿懷心事地從裏頭出來,不由奇怪,“怎麽了?這是做錯了什麽事,叫你母後責斥了?”
朱常漵搖搖頭,“母後並未斥責於我,是我自己想不明白事。”
“有什麽想不明白的,同父皇說說看。”朱翊鈞樂嗬嗬地朝兒子招招手,“過來這邊。”
朱常漵慢慢地走過去,在父親的麵前蹲下來,頭貼在父親的膝上,就像小時候,偶爾幾次同父親撒嬌那樣。“父皇,你有沒有怕過?”
“怕過什麽?”朱翊鈞噙著笑,問道。
“怕……現在做的事情,對於將來而言,會是一個大災難。”
朱翊鈞想了想,“以前沒怕過,但是現在怕了。”他的手在兒子背上輕輕撫著,“以前年紀輕,很多事情沒想太多,覺得自己既是這天下之主,難道恣意一些都不行嗎?可現在卻覺得,恣意了,卻保不準會叫旁人受害。”
他眯著眼,不知心裏想起什麽事。“十年的時候,朕聽信讒言,下旨清算張家。可最後呢?什麽結果?當時年輕氣盛,倒是恣意了一把。可這苦果,直到今日都叫人難以咽下。”
“昔日朕荒唐過,頹廢過,可現在想來,有很多事其實略忍一忍,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父皇不知道你母後同你說了什麽,但你再不樂意,也得將她的話給聽進去。不是為著你好,做什麽要同你說這些?”
朱常漵哽咽,“兒臣心裏知道的。天底下再沒有比父皇和母後對兒臣更好的人了。”
“忍一時,風平浪靜。雖然這忍字一把刀,在當時不斷剜你的心尖血,可隻要過去了,自然就會天高海闊。”朱翊鈞淺笑著道,“有什麽煩心的事,別放在心裏頭,同父皇和母後說說。有不願說的,就是和太子妃說說私房話也行。一個人,總會憋壞的。”
朱常漵從喉嚨裏發出一聲極輕的“嗯”。前世的經曆至今都還是他心中最大的夢靨,他不知道此生能不能挺得過去。但終有一日,當那些都煙消雲散之後,他一定可以釋懷。
不過,這一日絕非是今天。
朱常漵朝父親的桌上看了眼,“小歹青又要求開市了?”
“是啊。”朱翊鈞滿不在乎地將奏疏給他看,“究竟開不開,大學士們各持己見。沈一貫倒是覺得要開,起碼可以避免敖漢部繼續對邊境的侵擾。可沈先生覺著,一旦開了,會讓女真和蒙古得到了物資,再一次成為大明朝強勁的敵手。”
朱常漵垂了眼,“兩位閣老說的都有道理。”
“朕還沒想好究竟怎麽做,不過……”朱翊鈞垂首慈愛地望著兒子,“雖然朕覺得,此事利於民,但還是想聽聽漵兒的看法。”
朱常漵聽出父親更偏向於開市。他記得幾年前,還未丁憂的李化龍也曾上疏提出為了安撫敖漢部,應當重開義州的木市。
就像母親說的那樣,現在的大明朝尚未有能力應對強勢的蒙古和女真。即便是李化龍這樣的彪悍性子,積累下赫赫戰功的文臣,也不得不選擇妥協。
“若有利於民,自當是開。”朱常漵沉吟了幾分,他還有其他的想法,“況且我們也可趁機積攢戰馬。”
朱翊鈞心中一凜,立刻就聽出兒子的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備戰?”
“不錯,備戰。”朱常漵認真地望著父親,“努|爾哈赤勢起,韃靼又蠢蠢欲動,遼東李氏恐日後未必是其對手。放眼長遠,若不從當下準備起來,恐怕日後必逢不測。”
朱翊鈞的心一下子就亂了,他衝兒子擺擺手,“你等等,讓我想想。讓我,好好想一想。”
兒子的話,說出了一直以來他不敢麵對的問題。
其實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了。努|爾哈赤既然統一了女真,心中必會存下偌大的野望。再有曾經被祖宗從中原趕出去的蒙古各部,難道他們就不想從前朝攻入中原的路再重新走一遍嗎?
曾經,這裏就是他們的天下。
現在,這個曾經被無數先祖想過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朱翊鈞的麵前。
必有一戰。
在這一刻,朱翊鈞發現自己對努|爾哈赤起了殺心。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隻要殺了此人,已經統一起來的女真諸部,指不定就會開始內訌,繼而淪為一盤散沙,再也起不來了。
但很快,朱翊鈞就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
他是大明朝的天子,先生們自小就教導他,理當走君子之道。暗殺之為,實在小人行徑。
可萬一……努|爾哈赤真的成了大明朝最大的威脅呢?
朱翊鈞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讓身旁的兒子看出了父親的心思——和自己方才一樣。
朱常漵微微笑了,他知道父皇最後選擇的路,還是會和自己一樣。
沒有糧草,沒有軍費,沒有良將,什麽都沒有,他們怎麽和女真打?無非是自取滅亡。
忍字頭上一把刀。眼下忍不了,就隻會加速大明朝亡國的腳步。而他和母親先前做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烏有。
朱常漵看著父親,平靜了自己的呼吸。在這一瞬間,他想了許多事,前世、現世,兩輩子曾經經曆過的事,一件件地在腦海中浮現。
“父皇。”朱常漵輕輕喚道,“要開市嗎?”
昨日太子去翊坤宮赴宴,沒能帶上自己,胡冬芸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無法涉足到太子的過去, 這是無論他們二人再如何身心緊密相連, 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明明知道這一點, 可胡冬芸仍舊覺得失望。她原以為自己在太子心裏麵是不一樣的, 太子為了自己罰了兩個淑女,慈慶宮裏也再沒有旁的女子進來。這讓她有了很大的幻想。可昨天, 這幻想被擊了個粉碎。
胡冬芸咬了下唇, 將手中的碎餌料撒下去。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合該看清自己的身份。一帝一後什麽的, 史書上能有幾個?
她深吸一口氣, 兩眼放空地望著池中遊得歡騰的錦鯉。
真好,自由自在的。它們應該不會有自己這般多的煩惱吧。
“我就說呢, 怎麽池子裏的錦鯉越發壯實了。原來是有太子妃日日投喂。”
腰被人從後頭給環住, 兩隻不老實的手,甚至從襖子的側邊開衩伸了進來。耳邊溫熱的氣息噴拂而過,激得胡冬芸的耳尖兒紅紅的,手中的餌料一下子全灑進了池子裏,被錦鯉一搶而空。她帶著幾分羞意,搓了搓耳朵,“太子。”轉身向朱常漵行禮,“太子今日怎麽得了閑, 不上父皇那兒了嗎?”
朱常漵鬆開環住太子妃的手,伸了個懶腰,在乾清宮坐了一上午,腰酸得很。“父皇要同母後歇午覺,把我給趕出來了。”他衝池子裏看了眼,“仔細別喂太飽了,反倒叫它們給撐著。”
胡冬芸噘了嘴,“奴家知道。”她上前攙了朱常漵的手,陪著他慢悠悠地走著。“殿下不去歇一會兒?”
“不了。”朱常漵皺了皺眉,又很快鬆開,“事情太多,睡不著。”
胡冬芸低垂了眉眼,聲音悅耳動聽,含進了所有的溫柔。“太子心係萬民,胸懷天下,可也得仔細自己個兒的身子呐。”
朱常漵苦笑一聲,“不過一副軀殼,待幾十年後,也是塵歸塵,土歸土……”
“不許殿下這麽說。”胡冬芸肅著臉,“奴家不愛聽這個。”她咬了下唇,“都說父皇萬歲,太子千歲。太子往後的日子還久著呢。”
朱常漵笑了笑,沒說話。
胡冬芸抿著嘴,想了又想,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可有什麽是奴家能幫得上忙的嗎?”她有些沮喪,“每每看著太子為了國事煩心,奴家卻什麽都做不了,心裏頭就急得很。”
“無妨的。”朱常漵揉了揉她的手,“隻要看著芸兒高高興興的,我就什麽都不累了。”
甜言蜜語有哪個女子不愛聽。胡冬芸自然也喜歡,可她仍舊不開心。“太子……就真的不能同奴家說說?”
“好吧,”朱常漵拗不過她,隻好道,“你既願意聽,那我就說說看吧。”
胡冬芸笑開了,“那奴家就洗耳恭聽啦。”
單保斂了眉眼,落後了幾步,讓前麵的兩個主子先走,自己領著走不緊不慢地跟著。
“今歲四月,貴州發生旱災。”朱常漵壓低了嗓子,怕叫人聽了去,回頭又得拿“後宮幹政”之類的話來說嘴了。“當地米價漲到了每鬥四錢銀子。”
胡冬芸瞪大了眼睛,“四錢?!”她在宮外是生活過的,知道這麽多錢可以用來買多少東西。“還不過是一鬥米?那、那貴州的百姓而今可安好?”
“有賴貴州石砫的馬宣撫使出力,聽說他的夫人秦氏說動了當地土吏,一起開倉放糧,降低米價。”朱常漵暗暗磨著牙,“隻是貴州當地官府上疏,稱朝廷送去的賑災銀和米糧似乎少了許多,當中定是被貪墨了。”
胡冬芸張了張嘴,覺得這個時候自己說好也不對,也不好也不對。到底事涉外朝,裏頭多的是彎彎繞,還是不說話來得好。
朱常漵也沒指望對政事一竅不通的太子妃能說出什麽來。他不過是心裏煩悶,找個人說說話兒,發泄一下心裏多日來的苦悶。貴州當地雖上疏稱有貪墨之舉,可沒有呈上來的證據,就是想辦,也辦不了。
“偏也是流年不利,直隸今歲二月至五月半年不雨。朝廷也分不出手去管貴州的事。”朱常漵捏捏鼻梁,“阜平縣令上報,說其治下丈水洞的一名張姓礦夫,因饑殺子而食。”
胡冬芸捂住了嘴,以免讓自己的尖叫聲喊出來。這種事,她隻在書上才看到過。還以為是戰亂之時才會有的事,竟、竟連本朝也會有?!
朱常漵見她被嚇到了,趕緊安撫了一番。“已是免了當地的田賦,那名礦夫……也是無奈之舉。虎毒不食子,不是到了難以維持的田地,怕也不會對親子痛下殺心。”
胡冬芸的眼淚成串地往下掉,“往後奴家再不敢奢靡了。”
“和你有什麽幹係。”朱常漵蒼白一笑,“芸兒並不算奢靡的,日常用度,比起宮裏其他妃嬪還要省一半呢。”他的聲音很輕,“是我和父皇……沒將祖宗打下的基業看好,才使百姓遭受這等苦難。”
胡冬芸捏了捏朱常漵的手,貼在自己臉上,“大明朝疆域萬萬裏,父皇和太子隻兩個人,哪裏就看的過來了?人又不是神仙,總會出紕漏不是。”她的笑聲同銀鈴般,“每歲大家都要拿糖糊了灶王爺的嘴,令他上了天庭不說自家事,這對灶王爺來講,不也是過失?”
“所以呀,太子莫要太過苛責自己。”朱常漵隻覺得胡冬芸的小手又滑又膩,握在手裏怎麽摸都摸不夠,“奴家覺著父皇和太子,已經很了不得了。”
朱常漵微微笑了,“知道了,往後再不這麽說了。”
“對了。”胡冬芸的眼睛亮了下,“聽說明歲女真的酋領要來?是那個,那個,叫努什麽哈什麽來著?”
朱常漵捏捏她的鼻尖,“是努|爾哈赤。”他直起腰,“怎麽突然想到他了?可是聽說女真族的人同漢人不一樣,所以想見見?”
“哪有!太子莫要胡說。”胡冬芸紅著臉咬了唇,“奴家想知道,四皇弟在遼東究竟是同什麽人打仗。”
朱常漵微愣。
“奴家知道四皇弟在遼東不易,便是想知道,這膽大包天,屢犯邊境的人究竟是誰?”胡冬芸的指尖在朱常漵的手心裏撓了撓,“雖未見過四皇弟,但奴家覺著,隻見了那個勞什子的努|爾哈赤,就能知道四皇弟是什麽樣兒的一般。”
朱常漵輕笑,“可惜你見不著。”
“可不是。連母後都不能見呢。”胡冬芸有些沮喪,“回頭太子將他的畫像給我看好不好?”
朱常漵拖長了聲音,故意板著臉,“這怎麽成?要是叫人瞧了,還以為我的太子妃心係北夷呢。”
胡冬芸的眼睛水汪汪的,“才不會呢!”
朱常漵不再調|戲她,收了心思和太子妃一起慢慢往慈慶宮的方向去。
還有一件事,他並未告訴胡冬芸。這次努|爾哈赤來京,恐怕是存了開市的念頭。自萬曆二十六年關了廣寧、義州的木馬二市後,不獨女真有想法,就是敖漢部的小歹青也數次派了使者過來,希望可以重開兩市。
開還是不開,朱常漵自己也沒想好,也沒同父親去說。依著前世,必然是會開的。可之後因請命銀的關係,小歹青與大明朝翻了臉,隨著大明朝又一次閉市,不斷劫掠邊境。
而彼時,努|爾哈赤日複一日的強大起來,給雪上加霜的大明朝給予了迎頭痛擊。
薩爾滸之役是滅國的轉折點。
朱常漵拖著殘腿,步伐格外沉重。他不知道朱常洵是不是終有一日會踏上前往薩爾滸的路途,他隻希望在那場明軍潰敗,並最終導致滅國的戰爭中,他的弟弟可以活下來。
乾清宮內,鄭夢境一覺醒來,正看見朱翊鈞坐在榻邊,手裏捧著一卷書。她眼尖地發現三郎的鬢邊生了白發。
是什麽時候有的?自己先前發現了沒有?
鄭夢境有些心疼地伸手去摸,耳邊輕微的動作拉回了朱翊鈞投在書中的心神。“醒了?”
“嗯。”鄭夢境懶洋洋地在朱翊鈞的攙扶下起來,歪在他的身上,“陛下在看什麽?”
朱翊鈞把書皮子給她看,“在看《西廂》”他笑得很是懷念,“朕還想著,什麽時候再聽小夢唱一回。”
“才不。”鄭夢境噘了嘴,推了推他,“叫宮裏頭的伶人給陛下唱。奴家的嗓子早就不行了。”
朱翊鈞吻了吻她的鬢發,“就是不好聽了,朕也想聽。”
鄭夢境飛了他一眼,眼波中含了無數的情意,看得朱翊鈞覺得自己都要酥了。
“對了,前段時候奴家兄長自江陵送了織坊的布匹來。”鄭夢境衝劉帶金使了個眼色,後者福了身子,出去將鄭國泰送來的細棉布拿進來,“陛下瞧瞧,奴家看著挺不錯的。”
朱翊鈞哪裏懂這個,隻看了一眼,“是治兒那個小貔貅把所有私房銀子都丟進去的那個織坊?”
“可不是。”鄭夢境雙手圈住他的腰,把臉貼在朱翊鈞的臉上,“六月初,蘇州不是因織工起了民變?雖說領頭的葛成不是個好的,但若非司禮監的孫隆和稅官黃建節打著陛下的名號,在蘇州肆意妄為,橫征暴斂,哪裏會有這樣的事。”
這件事也算是今歲的大事之一了。領頭的葛成倒是個好漢,為了保住旁人,主動投案自首,稱全是他一人所為。他卻是被關了大牢,不過旁的參與者卻一個都沒事。
朱翊鈞心裏對他這份情深義重倒是頗有好感,隻不罰往後壓不住民變,所以並未判了人死罪,隻將人關押起來。
不過同鄭夢境做了多年的夫妻,朱翊鈞還是知道她的心思。平日裏生怕自家親戚犯了什麽事,就連朱翊鈞想給鄭國泰一個錦衣衛千戶的虛銜都辭了,現在卻是提了起來。
“想說什麽?”朱翊鈞似笑非笑地看著她,“你呀,便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定是心裏頭在打什麽鬼主意。”
鄭夢境坐在榻上,俏皮地向朱翊鈞福了身,“真是什麽都瞞不過陛下。”她笑眯眯地道,“江南織造局自來是貪墨重地。此次蘇州民變不過是多次織工民變之一。陛下可曾想過,減輕江南織造局的負擔,另在湖廣也建一個?”
朱翊鈞眯了眼,“哦?你說說看,為何不是旁的地方,非得是湖廣呢?”
“湖廣現為田賦重地,都說湖廣熟,天下足。可近來兄長寄來的信上卻說,現在湖廣有不少人見布匹賺錢,都紛紛棄了莊稼,改種棉桑。”鄭夢境歪頭看著朱翊鈞,“陛下可還記得,當年江浙是如何從田賦重省變成桑多於糧的?”
朱翊鈞搓了搓指頭,“那是祖宗開國時候的事了,那時候為了好叫百姓休養生息,凡是種桑的,都比種莊稼的減免不少稅賦。”
“所以現在肥了江浙沿海的鄉紳。”鄭夢境淡淡地道,“總不好什麽都叫他們拿了好處。自己吃肉,也得給旁人一口湯喝吧?稅賦這些,奴家並不懂,不過是看著兄長的信,和這些布匹,突發奇想。”
朱翊鈞點點頭,“這事兒朕會好好想想的。”不過棉布的利潤,總不比絲緞來得好。鄭國泰沒送絲緞入宮,想來是現在暫時還沒法兒做到上乘,同江浙相比。若是如此,這江南織造局還是少動為妙,以免那些貪官汙吏上下串聯,引起反彈。
劉帶金捂嘴笑道:“鄭國舅說了,這回是不湊巧。原是要送十箱細棉布,十箱錦緞來的,隻底下人不會辦事,竟將拿十箱緞子給了旁人。”
“不知道是要送進宮裏來的?這夥計可真真是膽子大了,有些拎不清。”朱翊鈞奇道,“鄭國泰還將這等不會辦事的人留著嗎?”
劉帶金福身,回道:“那十箱緞子確是送進宮裏來了,隻不過不是以孝敬的名義。”她指著邊上陳矩的蟒袍,“現在宮裏頭的蟒袍,大都是蜀繡。那十箱緞子是被送去做了這個。”
“哦?”這麽一說,朱翊鈞不由得轉眼去看陳矩。因看得太過專注,叫陳矩有些尷尬,手不是手,腳不是腳地立著。
鄭夢境暗笑,雙手捧了朱翊鈞的臉轉過來,“不許陛下當著奴家的麵這麽看旁人,奴家要不高興的。”
“好好好,不看。”朱翊鈞好氣又好笑地將雙手覆在她的手上,“呷醋精。”嘴上這麽說著,眼睛照舊不斷地去瞟陳矩。
看起來倒是不錯。什麽時候鄭國泰的織坊都能上貢了?
看來朕得好好查查這事兒,看裏頭究竟有什麽名堂。
努|爾哈赤本打算讓弟弟舒爾哈齊代替自己南下入京的,不過現在卻是換了念頭。
這個弟弟,心大了。
放在女真,還有個雅爾哈齊和他製衡。可要是去了大明朝的京師,叫人給籠絡住了,到時候自己的皇圖霸業就又得有一番周折。
“這次,我親自去。”努|爾哈赤放下筆,噘著嘴吹了吹奏疏上的墨跡,“我已經聽說了,小歹青這次也會派使臣過去,廣寧和義州重新開市的可能性很高。”他放下奏疏,看著麵前的兩個弟弟,“我不在的時候,就由你們兩個主事。”
舒爾哈齊與雅爾哈齊一同點頭。
努|爾哈赤沉吟了一番,“舒爾哈齊,你帶人去韃靼,我們不能叫額恩哲白死。李氏的確自渾河一戰後兵力大不如前,不派人襄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不要在意。”
把人留在女真,努|爾哈赤還是不放心。
舒爾哈齊磨了一下後槽牙。敢情死的不是你女兒。“我知道了。”他心裏明鏡似的,根本就是李如鬆動的手。可現在沒有阿琿的同意,自己也沒那份能耐對李氏動手。“阿琿隻管去就是了,我會替額恩哲報仇雪恨的。”
雅爾哈齊默不作聲地看了眼咬字極重的阿琿,心裏隻覺得悲涼。
當年他們三兄弟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遺甲起兵,南征北戰多年,能統一了女真,實屬父祖保佑。
現在局勢還未穩定,野人女真還有部分部落在負隅頑抗,就先開始窩裏鬥了。不知道天上的瑪法和阿瑪看見了,心裏有多難過。
努|爾哈赤不願同他們多說什麽,讓他們出去後,就叫大福晉富察氏替自己收拾行裝,準備即日啟程。但自己卻並未在富察氏的帳子裏留宿,腳下一轉,去了久病臥榻的葉赫納拉氏處。
孟古哲哲的帳子裏滿是濃重的藥味,還有薩滿法師留下的香味,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很是不好聞。努|爾哈赤也不嫌棄,他伸手揉巴一下在榻前侍疾的八子皇太極,從兒子手裏接過了藥。“這些日子你在額娘身邊辛苦了,出去散散吧。”
皇太極紅著一雙,朝父親行了禮,撩開簾子走出去,眼中的淚才掉下來。特地從大明朝請來的大夫說了,他額娘的病很難好了。可是額娘還那麽年輕,為什麽長生天那麽早就要收了她回去。
帳內,努|爾哈赤親自給孟古哲哲喂藥,“身子好些了沒有?”他眼帶溫柔地望著麵前這個溫順如一的女子,十幾年的光陰似乎並未從她身上發生任何改變,一如當年嫁給自己的時候。
“好多了。”孟古哲哲蒼白的臉上露出一個笑來,“貝勒什麽時候啟程?”
努|爾哈赤喟歎一聲,“後日吧。我不在的這段時候,若有事,便去找袞代。若她不理,就讓雅爾哈齊出麵。穆爾哈齊連年征戰,身體大不如前,這些瑣事不要去煩他,讓他好好歇著。”
孟古哲哲點頭笑道:“有皇太極在身邊,我什麽都不需要了。”她目光如水,“謝謝貝勒賜了我一個那麽好的阿哥。”
“是父祖顯靈,庇佑著我們。”努|爾哈赤略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你自己小心些身體。”
孟古哲哲卻在此時叫住了他,“貝勒。”
努|爾哈赤轉過身,“怎麽了?”
孟古哲哲咬著唇,眼中泛著波光。病榻美人最是叫人動心。“我、我想請額娘從葉赫過來,看看我。”她哀求道,“我知道阿琿得罪了貝勒,可貝勒能不能看在我服侍了多年的份上,看在皇太極的麵上,讓我額娘過來?”
“別哭。”努|爾哈赤走過來替她擦了淚,“我這就叫人去葉赫,讓納林布祿送你額娘過來。”
孟古哲哲喜極而泣,“多謝貝勒。”懷著即將能見額娘的欣喜,她心下一鬆,終於能安心睡去了。
努|爾哈赤在榻邊看著心愛女子的睡臉,心裏很不是滋味。
八年前,孟古哲哲的阿琿納林布祿連同九部向努|爾哈赤發起進攻。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怒之下,將葉赫部的布塞砍成兩截的屍體送回葉赫。雖然之後納林布祿在建州女真的強壓下,不得不低頭。可葉赫與愛新覺羅兩部就此結下了深仇。
努|爾哈赤不會為了孟古哲哲去請來她的額娘。明知納林布祿會拒絕,豈非自找沒趣。
孟古哲哲並不知道努|爾哈赤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此時的她正做著和額娘相見的美夢,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萬曆二十九年冬末,□□哈赤帶著大批的貢品南下。北地的冬天總是來得更早,這時天凍地寒,女真和蒙古都蜷縮在溫暖的帳篷裏,除非必要,並不願意出來。
該從大明朝搶的,早在深秋就動手了。下一回,得到開春時分。
冬季,大明朝的邊境引來了暫時的平靜。
經過長途跋涉,努|爾哈赤終於進入了直隸。他一路蜿蜒南下,抵達了京師。
宮裏早早地就生好了火龍。中宮的身子不好,膝蓋也有舊疾,聖上心憂皇後的身體,早在秋日就讓宮裏準備起來了。
在乾清宮負責這件事的是王義,新任司禮監秉筆。他倒是和陳矩頗投緣,兩個人相安無事,各自管著各自的差事。朱常漵依著前世對王義的了解,也不曾多加提防。
可是即便火龍燒得再旺,鄭夢境仍舊覺著冷。她現在幾乎都不出殿了,整日就在乾清宮的裏殿,不是在床上歪著,就是躺在貴妃榻上躺著。身上裹著好幾件厚衣裳,手裏捧著暖爐,腳邊也用火盆烤著。
這才覺著好些。
可膝蓋照舊還是冰涼涼的。
這一年年的,她的膝蓋越發難熬起來。蓋因當年太廟前的席槁待罪。朱翊鈞看著心疼,卻也沒法子。隻得叫宮裏人越發仔細地看顧著。
朱常漵在前麵看完了奏疏,就向父親告了假,進來裏殿偷閑。
鄭夢境放下手裏的書卷,嘲笑他,“不知道的還當是小老頭子呢,年紀輕輕的,怎得到了冬天就沒精神了?”說著打了個哈欠,“要不要同我一起歇個覺?”
朱常漵搖頭,他是特地尋了借口來找母親的。現在母親整日都呆在乾清宮,他都找不到什麽機會好和母親說說話。
“知道你來就是有事。”鄭夢境將身子往裏頭擠了擠,拍了拍貴妃榻邊上空出的位置,“來,坐吧。”
朱常漵在榻邊捱了半個屁股坐下。“母後,”他猶豫道,“我一直在想……”
“想什麽?”鄭夢境斜了他一眼,“對著我還有什麽說不得的?”
朱常漵一咬牙,“我想趁著努|爾哈赤來京師納貢,一不做二不休,將人給殺了。”
鄭夢境很平靜,她知道兒子一定會有這個念頭。
因為曾經她也是這麽想的。
“殺了之後呢?”鄭夢境麵色淡然,“怎麽善後?人死在大明朝境內,還死在了京師,死在了皇宮。你讓建州女真心裏怎麽想?現在的大明朝,可有實力對抗建州女真全力之下的瘋狂進攻?”
朱常漵語噎。這些他自然是想到的,在腦子清楚的時候,他是這麽想的。可一旦怒氣上了頭,一切的理智都被拋到了腦後。
他無法忘記當年自己站在煤山上,是如何眼睜睜地看著李賊入京的。又是如何經曆了一次又一次,大明朝對後金的節節潰敗。他壓抑不住自己心裏的憤怒,絕望,惱恨。
他就是想這麽幹!很想很想,不計後果地,看在這人死在自己麵前。
沒了努|爾哈赤,就不會有永平四年的失守,也不會有薩爾滸之戰,更不會有以後的大清朝。
偏這個時候,理智又一次在他心裏冒了頭。母親說的每一點,都是正確的。
現在的大明朝並沒有和初步統一了女真的愛新覺羅氏抗衡的能力。一旦努|爾哈赤死在京中,建州女真立刻就會組織起人馬來尋仇。而唯一能與之抗衡的遼東鐵騎早在渾河之戰時,就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精銳,至今還沒緩過氣來。
鄭夢境不管兒子心裏是怎麽想的,她繼續慢悠悠地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不可能親自去殺人。”她瞥了眼麵色蒼白如紙的朱常漵,“如果是洵兒在,興許還能幫上忙。可獨你一個人,並沒有這個能耐。”
朱常漵咬緊了牙根,放在膝上的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手臂上青筋直爆。
“屆時消息漏出來,朝臣怎麽看你?天下百姓怎麽看你?”鄭夢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的皇太子位,還坐得穩當嗎?”
鄭夢境將頭微微仰起,看著映在窗紙上的婆娑竹影。“不錯,在你之後最有可能繼承國本的,隻有治兒。是你的同母兄弟。但你甘心嗎?或者我換個說法,”她定定地望著兒子,“你覺得治兒會是個好皇帝嗎?”
朱常漵抿緊了唇,說不出一個字來。
“也許到時候,朝臣會以後宮空虛,強逼你父皇廣納秀女。”鄭夢境扯了扯嘴角,露出個冷笑來,“陛下的身子還康健著呢,想再生幾個皇嗣,一點問題都沒有。朝臣是不會甘心讓治兒坐穩這個天下的,將做哥哥的趕下去,焉知他日弟弟稱帝後會不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彼時不僅僅是你,太子妃、姝兒、治兒、媁兒,連同我,全都落不到一個好下場。”鄭夢境目光直逼著兒子,“還有你父皇,他也不見得有多好過。你是當過皇帝的人,心裏明白身為大明朝的九五至尊,究竟受了多少製約。”
朱常漵回憶起過去,渾身都在顫抖著,眼淚積聚在眼眶中,強忍著不讓它們掉下來。
鄭夢境喟歎道:“殺了一個努|爾哈赤,還會有其他人。我聽說他的幾個弟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雅爾哈齊,都不是什麽善茬子。倘若老天爺注定要讓大明朝亡,就是殺了一千個、一萬個努|爾哈赤,甚至殺絕了整個北夷,還是會亡。”
“唯有大明朝真正地富強起來,百姓安居樂業不發愁,將士固守疆土不退讓,朝臣疏於黨爭而計民生,方才有逃過滅國之局的可能。”
朱常漵渾身一震,“母後……”他啞然,甚至想不明白,這些都是母後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念頭。
“很奇怪嗎?”鄭夢境莞爾一笑,“乾清宮可不是白住的。天天在這裏,就是再不想聽,外殿的說話聲仍舊會傳到裏殿來。漵兒,我能做的並不多,甚至還回擔心,有朝一日你和你父皇會疑我。青史之上,並不是沒有過女子稱帝。當一個人懷疑對方時,任何的可能都會去聯想。”
“我並不能阻止你去殺努|爾哈赤,也不想阻止。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必須要明白一件事,無論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最終都會得出一個果。而你,就必須為這個果付出最終的代價。”
鄭夢境換了個舒服些的姿勢,合上眼。“留著努|爾哈赤,日後你將會麵對建州女真的崛起,甚至可能最終仍然會兵臨城下。殺了努|爾哈赤,事情也不見得就會輕鬆。漵兒,你自己想明白了,要怎麽去做,便行了。作為你的母親,無論你最終的選擇是什麽,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朱常漵起身,向母親磕了個頭,一言不發地出了裏殿。
朱翊鈞正同閣老談完事,將人趕回去,扭頭卻見兒子,滿懷心事地從裏頭出來,不由奇怪,“怎麽了?這是做錯了什麽事,叫你母後責斥了?”
朱常漵搖搖頭,“母後並未斥責於我,是我自己想不明白事。”
“有什麽想不明白的,同父皇說說看。”朱翊鈞樂嗬嗬地朝兒子招招手,“過來這邊。”
朱常漵慢慢地走過去,在父親的麵前蹲下來,頭貼在父親的膝上,就像小時候,偶爾幾次同父親撒嬌那樣。“父皇,你有沒有怕過?”
“怕過什麽?”朱翊鈞噙著笑,問道。
“怕……現在做的事情,對於將來而言,會是一個大災難。”
朱翊鈞想了想,“以前沒怕過,但是現在怕了。”他的手在兒子背上輕輕撫著,“以前年紀輕,很多事情沒想太多,覺得自己既是這天下之主,難道恣意一些都不行嗎?可現在卻覺得,恣意了,卻保不準會叫旁人受害。”
他眯著眼,不知心裏想起什麽事。“十年的時候,朕聽信讒言,下旨清算張家。可最後呢?什麽結果?當時年輕氣盛,倒是恣意了一把。可這苦果,直到今日都叫人難以咽下。”
“昔日朕荒唐過,頹廢過,可現在想來,有很多事其實略忍一忍,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父皇不知道你母後同你說了什麽,但你再不樂意,也得將她的話給聽進去。不是為著你好,做什麽要同你說這些?”
朱常漵哽咽,“兒臣心裏知道的。天底下再沒有比父皇和母後對兒臣更好的人了。”
“忍一時,風平浪靜。雖然這忍字一把刀,在當時不斷剜你的心尖血,可隻要過去了,自然就會天高海闊。”朱翊鈞淺笑著道,“有什麽煩心的事,別放在心裏頭,同父皇和母後說說。有不願說的,就是和太子妃說說私房話也行。一個人,總會憋壞的。”
朱常漵從喉嚨裏發出一聲極輕的“嗯”。前世的經曆至今都還是他心中最大的夢靨,他不知道此生能不能挺得過去。但終有一日,當那些都煙消雲散之後,他一定可以釋懷。
不過,這一日絕非是今天。
朱常漵朝父親的桌上看了眼,“小歹青又要求開市了?”
“是啊。”朱翊鈞滿不在乎地將奏疏給他看,“究竟開不開,大學士們各持己見。沈一貫倒是覺得要開,起碼可以避免敖漢部繼續對邊境的侵擾。可沈先生覺著,一旦開了,會讓女真和蒙古得到了物資,再一次成為大明朝強勁的敵手。”
朱常漵垂了眼,“兩位閣老說的都有道理。”
“朕還沒想好究竟怎麽做,不過……”朱翊鈞垂首慈愛地望著兒子,“雖然朕覺得,此事利於民,但還是想聽聽漵兒的看法。”
朱常漵聽出父親更偏向於開市。他記得幾年前,還未丁憂的李化龍也曾上疏提出為了安撫敖漢部,應當重開義州的木市。
就像母親說的那樣,現在的大明朝尚未有能力應對強勢的蒙古和女真。即便是李化龍這樣的彪悍性子,積累下赫赫戰功的文臣,也不得不選擇妥協。
“若有利於民,自當是開。”朱常漵沉吟了幾分,他還有其他的想法,“況且我們也可趁機積攢戰馬。”
朱翊鈞心中一凜,立刻就聽出兒子的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備戰?”
“不錯,備戰。”朱常漵認真地望著父親,“努|爾哈赤勢起,韃靼又蠢蠢欲動,遼東李氏恐日後未必是其對手。放眼長遠,若不從當下準備起來,恐怕日後必逢不測。”
朱翊鈞的心一下子就亂了,他衝兒子擺擺手,“你等等,讓我想想。讓我,好好想一想。”
兒子的話,說出了一直以來他不敢麵對的問題。
其實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了。努|爾哈赤既然統一了女真,心中必會存下偌大的野望。再有曾經被祖宗從中原趕出去的蒙古各部,難道他們就不想從前朝攻入中原的路再重新走一遍嗎?
曾經,這裏就是他們的天下。
現在,這個曾經被無數先祖想過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朱翊鈞的麵前。
必有一戰。
在這一刻,朱翊鈞發現自己對努|爾哈赤起了殺心。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隻要殺了此人,已經統一起來的女真諸部,指不定就會開始內訌,繼而淪為一盤散沙,再也起不來了。
但很快,朱翊鈞就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
他是大明朝的天子,先生們自小就教導他,理當走君子之道。暗殺之為,實在小人行徑。
可萬一……努|爾哈赤真的成了大明朝最大的威脅呢?
朱翊鈞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讓身旁的兒子看出了父親的心思——和自己方才一樣。
朱常漵微微笑了,他知道父皇最後選擇的路,還是會和自己一樣。
沒有糧草,沒有軍費,沒有良將,什麽都沒有,他們怎麽和女真打?無非是自取滅亡。
忍字頭上一把刀。眼下忍不了,就隻會加速大明朝亡國的腳步。而他和母親先前做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烏有。
朱常漵看著父親,平靜了自己的呼吸。在這一瞬間,他想了許多事,前世、現世,兩輩子曾經經曆過的事,一件件地在腦海中浮現。
“父皇。”朱常漵輕輕喚道,“要開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