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貫眼睛一掃, 就看出馬堂有退縮的心思。》 他隔著袖子, 將手放在馬堂的手上。
“公公。”
麵對沈一貫古井般的眼睛,在宮中跋扈慣了的馬堂頭一回發現自己流了冷汗。
沈一貫點到為止,將自己的意思傳到了, 就收回了手。他將身子往後靠在椅背上, 雙手攏在寬大的袖子裏頭。
屋中沒放滴漏, 也無人說話。這樣越發顯得屋外的敲門聲突兀了。
“爺爺。”一個清脆的小太監敲了三下門, 喚道,“爺爺, 茶送來了。”
馬堂想張口叫人進來, 卻發現不知為何自己的聲音啞得說不出話。他清了清嗓子,這才能發聲, “進來吧。”
在小太監推門進來前, 他看了眼沈一貫,蓋在銀票上的手漸漸往後退。
到小太監進來時, 桌上空空如也, 馬堂和沈一貫對坐著,一言不發,隻彼此的眼睛利得很,好似在較勁般。
小太監將茶分別放在兩位的麵前,心裏頭有些發怵,退出去的時候竟在門檻上絆了一跤。他當即跪下,向馬堂請罪。誰知馬堂隻揮揮手,道了句“下回仔細些”, 就將人給放了。
這擱在以前,是絕無僅有的。
小太監不敢細思,隻惶惶然地趕緊出去,為自己能撿回一條命而慶幸。
沈一貫伸手探了探茶碗的溫度,並沒喝。也不看馬堂。
馬堂手心裏不斷沁出汗,將銀票都給浸得半濕。他深呼一口氣,吐出,再深呼一口氣。
“將密疏拿來,咱家瞧瞧。”
沈一貫被胡須遮住的嘴輕輕扯動,露出一個誰都瞧不見的笑來。他把方才藏起來的密疏放在馬堂的麵前,“公公請。”
馬堂抖著手,從抽屜裏翻出一把薄如蟬翼的小刀子來,小心翼翼地沿著紙張和火漆的邊緣,一點點地隔開。
“啪”一下,卷成筒狀的紙沒了束縛,彈了開來。
沈一貫眼疾手快地一把搶過,展開細看。然後愣住了。
皇太子……和五皇子,去了武昌?他們上哪兒去做什麽?怎麽先前沒有一點風聲?
不不不,不是說,皇太子病了嗎?正在慈慶宮裏頭養著呢,連李建元都叫中宮給扣下了。
難不成……是聖上、中宮,還有整個慈慶宮,一同在演一場大戲?
沈一貫越想,麵色越凝重。
這事兒元輔知道不知道?沈鯉呢?陳於陛呢?
還是說,自己被天子給惦記上了,故意將他從京師支開去祭祀,就為了好讓皇太子出行。
沈一貫捏著密疏的手一點點地用力,將邊緣都給捏皺了。看得馬堂心裏頭直慌,連聲道:“我的沈閣老,留點兒神吧!仔細等會兒陛下給瞧出來了!”
沈一貫這才醒過來,帶著氣地將密疏往馬堂那處一丟。要不是馬堂接的塊,差點兒就扔進敞開的茶碗裏頭沾上茶湯了。
馬堂原沒想看,隻念著沈一貫看好了,就將密疏原樣兒地給收好。現在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想看了。就一眼,自己,就看那麽一小眼。
這一看,就不對勁了。
皇太子去了武昌?自己怎麽不知道?這、這這,陳矩也沒和自己說啊?
皇嗣去了那麽遠的地方,不可能不叫聖上、中宮知道,否則早就喊著要找人了。而現在……慈慶宮那裏,李建元還信誓旦旦地說太子病重,會將病氣過了人,除了自己,根本不讓見。
陛下知道?中宮知道?總不會是李建元撒的謊吧?
馬堂的麵色猶疑不定。當日單保從慈慶宮跑來報信,說皇太子病了的時候,他是在場的。怎麽看,也不像是假的呀。中宮哭成那樣兒,陛下急得模樣,全都真真兒的。
又或者……假設皇太子的確不在宮裏,反正自己現在也去不得慈慶宮見人。那……當日陛下,是知道的,中宮也是知道的。不過是借著自己的眼和口,來演一出叫人不得不信的戲。
和沈一貫一樣,馬堂也開始懷疑自己不得帝心。甚至,他比沈一貫更清楚些。皇太子出門,身邊肯定有人保護。誰呢?正是陳矩掌管的東廠錦衣衛。可這都兩個多月了,陳矩半點兒風聲也沒透過。
馬堂忽地想起見事兒來。自那日跟著天子去了慈慶宮,他從頭至尾都沒見著皇太子的麵。誰能保證,裏頭躺著的,就是皇太子呢?帳子遮得那般密實,就是存心不讓人看見。
這般一想,所有的事兒都串起來了,也足以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兩個心知彼此失了帝心的人各懷心思,坐著,麵前的茶已經不再冒著熱氣了。泡開的茶葉嫋娜地舒展開,吸飽了水,沉到了最底下。茶湯的顏色,也從一開始的清澈,變得更為渾濁,叫人見了,也不想再喝。
沈一貫慢慢地磨著後槽牙。虧他還以為自己能去皇陵祭祀,是因為聖上對自己恩寵有加的體現。現在看來,嗬,真是再沒有比自己更蠢的了!他起身,胸口憋著一股氣向馬堂告了辭。
馬堂也沒心思搭理他,猶自沉浸在自己失寵的念頭中。比起沈一貫,身為內廷太監的他在失去帝心後,會更慘。太監本就是靠著天子的鼻息過活的。
沈一貫走出屋子,大口地呼吸著,風中帶著春花的氣息,格外怡人。
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裏叫陛下,還有皇太子惦記上了。
對,皇太子。
沈一貫在內閣也算時日不短了,善於揣摩人心的他,早就看出朱常漵的脾性。有主意,知進退,還很固執。偏又是最受天子寵愛的中宮所出,宮裏唯一的弟弟和他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地位穩固得很。
而這份穩固,放到現在,對於沈一貫而言,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他並不得皇太子的歡心。比起自己,皇太子似乎更愛親近沈鯉。隻從稱呼上就能分辨出來。雖然見了麵,該有的規矩禮儀都沒錯過,可叫沈一貫,便是沈閣老,稱呼沈鯉,則是沈先生。
縱然沈鯉曾經教過天子,是帝師。可沈一貫也不是沒有教過皇太子啊。
閣臣還是會抽空,輪著給國本上課,講國事的。算起來,閣中所有的閣老,全都是朱常漵的先生。
沈一貫越想心裏就越有火氣。可偏還要壓下來,當作什麽都不知道。
在一瞬間,他想到了換國本。不過很快就拍著額頭,覺得自己是走火入魔了。
換?能換誰?那位一母同胞的五皇子?這不是說笑呢!
皇太子和五皇子手足情深,京裏頭是出了名的。十幾年處下來的兄弟情誼,是自己一個外人能插|進去手的?何況,現在五皇子怕也深受皇太子的影響,對自己並不感冒。
若是陛下……能擴充後宮就好了。再讓幾個非中宮以外的女子懷上皇嗣。自己身子還健壯,當能來日方長,重頭計算。
沈一貫背著手,慢悠悠地走回內閣,心裏不斷地想著這事兒。
難,難啊。
可要就這麽放棄唾手可得首輔之位,又不甘心。
王家屏和沈鯉正在院中賞花,春日時分,賞花是最能怡人心神的事。隻要看著這滿園的繁花,再多的煩心事也都沒了。
三人就在這時恰好撞見了。
沈一貫無心寒暄,拱拱手,就進去了。留下院中的兩人麵麵相覷。
王家屏出於對沈一貫的了解,立刻就道:“大事不妙。”沈一貫肯定是發現了什麽,而且還是件不小的事兒。
沈鯉也是麵色凝重,“若是能知道,那就好了。”
夜幕漸深,宮中紛紛點上了燈。
一個小太監從啟祥宮端著朱翊鈞特地賞下給鄭夢境的膳食,往慈慶宮去。
這些日子,中宮放心不下皇太子的病情,大都在慈慶宮呆著。
小太監見了鄭夢境,謝過賞,就退了出去。他出了屋門,在廊下眯著眼睛,用餘光迅速掃視著周圍。
單保抱著拂塵,正好領著兩個小太監從院中經過,要去見胡冬芸。
“單爺爺。”小太監諂媚著上前行禮,“給單爺爺見禮了。”
單保笑眯眯地道:“你小子,今兒個怎麽來這裏了。”他向後頭兩個小太監道,“你們先去那兒等著。”
小太監等人走了,就收了臉上的笑,將聲音壓得不能再低。“單爺爺,今兒午後,沈閣老去找了馬掌印。”
單保麵色不改,心中大駭,“果真?”
“果真,是奴才親自進屋送的茶。奴才覺著,兩位必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進去的時候,屋子裏呆著都覺得滲人。”小太監臉上帶著笑,不斷點頭哈腰,叫遠處的人以為他在向單保求個肥差。
單保點點頭,“這事兒咱家知道了。”他朝門口揚了揚下巴,“你去吧,仔細些,別叫掌印瞧出端倪來。”
“哎——”小太監從荷包裏取了個碎銀,“爺爺,您拿著。”
單保笑了笑,伸過手去,“那咱家就不客氣了。”
小太監提著飯盒出了慈慶宮,沿著宮道拐了彎,才敢攤開手心去看。方才單保借著拿他碎銀的功夫,往手裏頭塞了張紙。借著燈籠的微光,能看出來,那是張五十兩的銀票。
發了發了!
小太監機靈地看看前後,將銀票趕緊收好,提著食盒往啟祥宮走。還得去向天子回報一聲。
單保得了消息,有些拿不定主意該怎麽做。這事兒,不能和太子妃說。那位瞧著還嫩呢,哪裏管得了這些。想來想去,還是隻有去找中宮。
鄭夢境怕事情穿幫,這幾日隻將劉帶金一人放在跟前服侍。單保見這陣勢,便知劉都人在皇後的心目中地位不低,所以也沒避著人,將方才小太監的話全都說了。
“本宮知道了。”鄭夢境點點頭,“此事先別叫太子妃知道,免得走漏了風聲。”兒媳婦性子雖好,可沒曆練夠。
單保磕了個頭,“奴才明白,沒讓太子妃曉得呢。”
“去吧。”鄭夢境捧著茶碗,抿了一口。等單保出去後,坐正了,理了理衣服,“帶金,陪我去一趟啟祥宮。”
劉帶金卻勸道:“娘娘,怕是不妥當。”
“哦?”鄭夢境停下了動作,“怎麽個不妥當法?”
劉帶金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然掌印和沈閣老有所密謀,一定會密切關注宮中的形勢。縱然沈閣老不知道,掌印統管全宮的宮人,四處都是眼線,哪裏會不知道?”
“說的在理。我現在就去,確是太過冒然了些。”鄭夢境咬了下唇,“可總得叫陛下知道才是,外朝的事兒,幹涉不得,全得看陛下的行事和決斷如何了。”
劉帶金笑了,“娘娘真真是忘性大。”她扳著指頭,“算算日子,皇太子也該在回來的路上了,難道娘娘想讓太子回來後,突然在人前露出精神的模樣來?這樣誰不起疑?”
“所以……”鄭夢境心思一轉,眼睛就亮了,“對,合該從現在就病情好轉,這樣拖到漵兒回來的時候,順理成章地就能見人了。”她讚許地看著劉帶金,“要是沒有帶金你提醒,我可真真是要忙中出錯了。”
劉帶金福身,道:“娘娘玲瓏心思,哪裏想不到?也是小爺和五殿下全不在宮裏頭,一時心裏沒了主心骨罷了。”
“好,你這就上啟祥宮去,同陛下說,漵兒病情大好,讓他過來見見。”鄭夢境搓了一下有些涼意的手,“等到了慈慶宮,就全是自己人了,並不用著慌。”
“奴婢這就去。”劉帶金行了禮,就一路朝啟祥宮的方向去。
朱翊鈞聽說“兒子”病情大有好轉,就知道這是小夢想著法兒地要見自己。定是出了什麽事。他看了看身邊與常日無異的馬堂,“備了鑾駕,朕去見太子。”
“諾。”馬堂垂首應了,在與劉帶金擦肩而過之時,冷笑一聲。
隻這一停,就叫一直觀察著他模樣的朱翊鈞看出端倪來。
上了鑾駕後,朱翊鈞將馬堂留下,“你去趟閣裏,將這個消息告訴幾位閣老。再讓他們上啟祥宮等著朕回來,今日郭正域從武昌府來了奏疏,要處置楚王的案子。”
馬堂心知這是天子想瞞著自己,也不多說,隻全應下。冷冷看著朱翊鈞離開的身影,心裏氣得很。想他入宮後,自認沒有做過半分對不起聖上的事,怎麽臨了,卻叫陛下給疑上自己了呢?
究竟是哪個小人在陛下跟前告了黑狀!可別叫他給逮住了,否則,有好看的!
朱翊鈞到了慈慶宮,剛想去主殿看“兒子”,就被鄭夢境給攔下。“方才單保進去瞧過了,李建元說開始好起來了。隻還怕會傳人,不讓我們進去。”她朝朱翊鈞招招手,“陛下來屋裏頭,歇會兒,喝口茶。”
“也好。”朱翊鈞撩了下擺進屋,也不避忌劉帶金,“皇後找朕來,是有事兒?”
鄭夢境點點頭,招了單保進來,“你將‘太子’的病情,同陛下說說。”說著,向單保遞了個眼色。
單保會意點頭,讓身後的小太監在廊下等著,自己進去屋中,先朝朱翊鈞磕了個頭。
“起來吧,這幾日你服侍太子辛勞。”朱翊鈞溫聲道,“待太子大好,朕自有重賞。”
單保聽完,又磕了個頭,“謝陛下。”
外頭的小太監端了茶來,單保出去親自接了,“你上太子妃那處瞧瞧,就說陛下來了。”
“哎。”
單保端茶進屋,趁著打開壺蓋試探水溫的時候,沾了裏頭的水,在桌上寫了個馬字,嘴唇微動,“掌印與沈閣老有謀。”
朱翊鈞瞳孔放大,放在膝上的雙手一下抓緊。
鄭夢境用帕子裝作擦嘴的模樣,細聲道:“陛下,仔細些。”
朱翊鈞趕忙將膝上的手鬆開,麵上大喜,“太子果真是受祖宗庇護!好好好,有賞!全都有賞。”
單保弓腰,“奴才就替他們謝了陛下的賞。”說罷,轉了出去,好將這喜訊叫人知道。
有了賞銀,誰還在乎裏頭的主子們說什麽呢。
趁著外頭的亂勁,鄭夢境趕緊道:“陛下可得仔細馬堂,還有沈一貫。”
朱翊鈞咬牙,“朕知道。否則今日也不會特地避開馬堂了。先前漵兒的信物,就是從和馬堂親近的錦衣衛身上搜出來的。不獨沈一貫收了楚王的賄賂,馬堂也收了。你道怎麽會沒人知道沈一貫收賄?那是看著他家的錦衣衛同流合汙!”
“馬堂倒是好收拾,不過一個太監。可沈一貫……怎麽辦?”鄭夢境見胡冬芸在不遠處同自己點頭示意,笑眯眯地也衝她點頭,語速極快地道,“陛下可知道漵兒什麽時候回京?”
朱翊鈞朝胡冬芸招招手,“今日剛收到郭正域的密疏,算算日子,差不多這幾日吧。”說罷,他愣住了,“密疏……怎麽會是馬堂給朕的?”
他和鄭夢境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先前說的兩人密謀一事。
“這麽說來,沈一貫已經知道了?”
“還有馬堂。”朱翊鈞臉上不斷抽搐著,“偏現在還不能辦了他。”不然沈一貫那頭就不好辦了,要是齊楚浙三黨聯手,攻訐王家屏和沈鯉,那新任首輔就非沈一貫莫屬了。朱翊鈞在外朝沒有人,到了那時,也奈何不得沈一貫。
胡冬芸的膝蓋因跪拜,生疼得緊,走路都是一瘸一瘸的。叫鄭夢境看著心疼,連聲讓劉帶金過去扶著。“瞧瞧你,都說了多少回,年紀輕輕的,就是不將自己個兒身子當回事。”
朱翊鈞見她來了,也不再說那些事。轉而道:“太子妃的虔誠之心,總算是感動了菩薩和祖宗。”
胡冬芸強撐著福了身子,“都是應該的。”
“快些坐下。”鄭夢境讓人給她搬了繡墩過來,上下打量著一頭冷汗的對方,“要是漵兒知道了,定會心疼的。”
胡冬芸笑了笑,垂頭無意識地繞著帕子玩,“要真這樣,那奴家可就犯了大錯了。殿下合該關心國事,哪裏能將心思放在奴家身上。”
朱翊鈞心裏想著之前的事,無心多說什麽。略坐了坐,就說要回啟祥宮去,“閣老們還在等著。”
鄭夢境起身相送,“雖說快夏時了,可今歲的氣候實在是不平常。陛下回宮後記得多穿件衣裳。”
朱翊鈞強笑了下,讓請轎長們抬了鑾駕離開。
四位大學士早就在啟祥宮等著了,茶都換了三回。好不容易等來了天子。
朱翊鈞在路上就將自己的心思給收拾妥當了,見閣臣的時候,半點兒沒漏出來。就像朱常漵想的那樣,他這位父皇,執政數十年後,還是摸準了一套應付朝臣的法子。
陳矩早就和馬堂換了班,遠遠見著鑾駕來了,就上前去迎。“陛下,大學士早就候著了。”將人從鑾駕上攙下來,“方才收到了趙閣老從蘭溪老家送來的信和一壇子醃菜。”
“醃菜?”朱翊鈞有些不可置信,“怎麽想到給朕送這個?”他有些哭笑不得,“幸好是醃菜,路上也不容易壞。要是旁的東西,等到了京城,還不早就壞得不能吃了。”
陳矩也笑了,“可不是。不過送東西的人說了,這是趙閣老的夫人親自從自家地裏摘的菜,親手醃製的。趙閣老說了,讓陛下一定要親自打開嚐嚐。”他在親自二字上頭加了重音。
朱翊鈞想了一會兒,點點頭,“朕知道了。”他信步進殿,“叫諸卿等久了。”
四位閣老一起行了禮。
“坐吧。”朱翊鈞在上首坐定,“郭禦史已經將楚王案的卷宗送來了,判的是偽。沈先生,你是禮部尚書,這事兒該禮部管著。”
沈鯉起身,“是。”他道,“既然已查明是偽王,便無甚可說的。不獨大明律,本朝也是有先例的。循了先例就可。”
“既如此,陳矩,擬旨吧。”朱翊鈞沒有反駁沈鯉的話,“那新任楚王,依諸卿看,誰來當更合適些?”
王家屏想了想,“當然是頭一個告發朱華奎之人。”
這說的便是朱華赿了。雖然實際上的第一個告發之人是汪若泉,可那位是個宜賓,並沒有資格繼承親王爵位。
沈一貫卻有不同的想法,“朱華赿本為輔國中尉,連個郡王都不是,這會不會一下給拔得太高了。”又道,“以臣之見,楚王案還有諸多疑點,這般輕易斷案,是不是武斷了點?”
沈鯉看也不看他,冷笑道:“郭正域是陛下欽點的人,看中的就是他那份剛正公允。怎麽?沈閣老對陛下的英明有異議?”
沈一貫哪裏敢說這話,當下就向朱翊鈞告了罪。
朱翊鈞正看他不順眼呢,本就會聽他的話,“下不為例。”又道,“元輔說的有理,若是不給朱華赿提拔,怕是會讓人心中不滿。冒了這麽大的險,卻沒個甜頭。往後誰還會將這等事上報朝廷?”
“臣也不是反對,”沈一貫現在急需讓自己在朱翊鈞麵前立起來,將已經丟了的印象分給重新找回來,“隻是擔當親王之職的,還是從郡王提拔更合適些。朱華赿大可從輔國中尉連升兩級,到奉國將軍,也足矣。”
朱翊鈞剛要習慣性地反駁,卻轉念將話給咽了下去。他記得,當初兒子一直和自己說,想要除了楚藩。也許正好利用沈一貫這提議。
沈鯉原本想反駁沈一貫的話,但在看到朱翊鈞的表情時,就坐下了。這個神情意味著什麽,他太清楚了。朝難得正經的沈一貫投去一眼,沈鯉微微一笑。
恐怕這位是被帶進了坑,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呢。
“就按沈卿的話辦吧。”朱翊鈞朝陳矩點點頭,“擬旨吧。看看上回聯名上疏的郡王裏頭,哪個正派些。”
陳矩點頭,心裏卻道,那幾個郡王都差不多,也沒少被言官彈劾的。想了想,他道:“不若就武岡王來襲爵?其父武岡保康王也曾暫代楚宗事,不過當時因故被罷免了。”
“看來那時候,當為朱華奎想保住聲譽而胡亂編排的渾話。倒是叫人家受了委屈,就這麽辦。”朱翊鈞點頭同意。
究竟是不是編排,亦或買通言官上疏彈劾,另當別論。現在正是需要讓楚宗更亂的時候,是個可以拿來用的人。
陳矩拱手,到一旁去提筆草擬聖旨。片刻後寫完了,先交給朱翊鈞過目。
朱翊鈞掃了一眼,就示意陳矩給幾位閣臣看看,“諸卿看看,可有什麽不對之處。”
陳於陛一直都做壁上花,看了一眼就遞給了別人。王家屏和沈鯉都知道裏頭的道道,也沒說什麽不是。唯有沈一貫,看了又看,心頭滴血。
聯係起皇太子前往武昌的事,再看看當下朱華奎被定下死罪。沈一貫不免擔心朱華奎會不會為了能活下一條命,而攀咬自己收了他的賄賂。敢收是一回事,叫人捅出來,拿錢沒將事兒給辦妥當了,往後還有誰會再給自己送錢。
尤其現在不得帝心的節骨眼上。一個不當心,就不是從內閣驅逐出去的事兒了。
“怎麽?沈卿可是覺得陳矩的聖旨寫得不對?”朱翊鈞見他拿著奏疏遲遲沒說話,不由開口問道。
邊上沈鯉的冷笑傳入沈一貫的耳中,他搖搖頭,“不曾有錯。”抖著手將聖旨還給了陳矩,“有勞公公了。”
“不敢當此誇讚。”陳矩微弓著腰,光線照在官帽上,鬢邊的白發越加明顯了。
朱翊鈞最終拍板,“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即日就將楚王案給了結了,讓郭卿速速回京。”
“諾。”
胡冬芸今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起來了,在佛龕前頭照舊拜了一百零八回,又跪著虔心抄完了一部經,才許自己歇一歇。
天光漸漸亮了起來,窗外木繡球和垂絲海棠開得正豔。一團團簇成球狀的木繡球幾乎要將枝椏給壓彎到地上去,風吹海棠動,好似離人淚。
也不知太子什麽時候才回來。
胡冬芸用帕子掖了掖眼角,絲緞很快就將淚水給吸走了。
隨著天氣轉暖,天色越發亮的早。屋外傳來宮人們灑掃的細微聲音,胡冬芸知道,該到了開宮門的時候了。
“吱呀”一聲,屋門被打開。胡冬芸順著聲音去看,見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男子站在門口。
“聽單保說,太子妃又不聽話了。膝蓋都青了是不是,來,叫我瞧瞧。”
胡冬芸剛收回去的眼淚又湧了出來。發木又生疼的膝蓋在她猛然起身時有些受不住,竟往前撲去,眼瞧著就要跌在地上,撞上桌角。
朱常漵幾步往前將人抱住,“瞧瞧,怎麽這般不小心。這叫我往後還怎麽放心?”
“太子。”胡冬芸咬著唇,埋在朱常漵的懷裏不抬頭,“可是回來了。”
朱常漵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嗯,回來了。”
“自太子走了,奴家日日夜夜都擔心。膝蓋是疼,可這不疼,不拜,奴家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了,直想魔怔了人。”長久以來的掛念終於落在了實處,胡冬芸心口一鬆,小女兒的性子就有些上來了,在朱常漵的手上擰了一下,偏又怕把人給擰疼了,力氣小得不行。
朱常漵笑道:“這不回來了嗎?”摟著人溫存了一會兒,問道,“母後可好?父皇可好?”
“都好。”胡冬芸用手背擦了擦淚,噘嘴,“也不問奴家好不好。”
朱常漵捏著她的下巴,“我這不頭一個來見你了?親眼見著就知道好是不好了,還用得著問?”
胡冬芸望著他,噘了好一會兒嘴,突然“噗”的一聲笑開了,複又撲進他的懷裏。“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奴家這心,才算跟著一起回來了。”
“那兩個不懂事的淑女給你添亂子了?”朱常漵怕她膝蓋疼,抱起來放去榻上,“單保都同我說了。”
胡冬芸在他拿來的隱囊上靠著,甜絲絲地道:“奴家且能應付。這點子事都做不好,往後怎麽替太子分憂。”
“我要你分憂做什麽,那是外朝內廷該幹的事兒。”朱常漵略坐了一會兒,就聽單保在門口敲門。
“娘娘醒了。”
朱常漵拍了拍胡冬芸的手,“我上母後那邊兒去,你起的早,再睡會兒。”
“嗯。”胡冬芸有些舍不得,想跟著一道過去,又怕叫人給看出來,拉著朱常漵的手就鬆開了。
等會兒還有一場戲要演呢,這麽久都熬過來了,總不好末了出岔子。
鄭夢境一醒來,就見劉帶金一臉喜色。“怎麽了?什麽事兒把你給高興成這樣?”
劉帶金壓著心頭的激動,盡量小聲道:“小爺回來了!”
還帶著睡意的眼睛一下子就給睜開了。鄭夢境慌忙掀開被子要下床,“人呢?在哪兒?什麽時候的事兒?快讓他來見我!”
“剛到!”劉帶金將她按下,“在太子妃那屋呢。”又怕鄭夢境覺得朱常漵記著媳婦不記娘,追了一句,“原想來見娘娘的,偏娘娘還睡著,這才過去的。”
鄭夢境笑著啐道:“當我會呷醋?同媳婦兒計較個什麽勁。”她一邊兒在劉帶金的服侍下更衣,一邊道,“我呀,巴不得他們小兩口甜甜蜜蜜的。家裏頭和和睦睦的,萬事興。”
“是奴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劉帶金憋著笑。當她沒瞧見呐,方才娘娘的嘴都噘起來了。
就是嘴硬不願說。
單保站在鄭夢境的屋外,敲了敲門,“娘娘可起了?該用早膳了。”
“起了。”劉帶金給鄭夢境梳了個很是隨意的發髻,“等會兒吃完了再好好梳一回。”
鄭夢境對著鏡子左右看著,不免笑道:“這有時候啊,我還真想將讚女從姝兒那邊再給叫回來。這頭發還是數她的手藝最好。”轉過來,笑眯眯地望著劉帶金,“這都多少年了,你的梳頭手藝還是沒長進。”
這是兩個多月來,劉帶金頭一回見主子娘娘笑得這麽舒心,知道是因為皇太子回來的緣故。她打趣道:“奴婢的事兒,哪裏瞞得過娘娘的。隻別叫讚女再回宮裏頭來,和我搶了這練手的機會。”
“還拿我練手。”鄭夢境用梳子輕輕拍了一下她,“走吧。同我一道漸漸漵兒去。他是你看著長大的,別當我不知道,他這一走,你也急。好幾回都和太子妃一起在佛龕前跪著吧?”
劉帶金攙著她,“自然什麽都瞞不過娘娘。”
單保隻帶了一個小太監,此時正袖手看著他擺膳。見鄭夢境出來,便弓著腰,“這小太監就服侍娘娘用膳,奴才先下去了。”
鄭夢境往那小太監身上一瞥,心頭就狂跳起來。“去忙你的吧。”
單保退出去前,貼心地將門給帶上,立在外頭裝作看風景的模樣。
“來,讓母後瞧瞧。”鄭夢境哪裏顧得上滿桌的佳肴,一把拉過身邊的人,一遍一遍地用手描摹著容貌,“瘦了,黑了。在外頭吃的不好吧?看這眼圈黑的,一定沒睡好。這一路吃了多少苦頭?累不累?苦不苦?有人欺負你不曾?你都同母後說了。”
朱常漵將母親的手從自己臉上拿下來,包在手裏頭。“不累,也不苦。隻是治兒難受些,外頭不露財,他又是個無肉不歡的主,有好些日子沒吃好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鄭夢境眼淚一串接著一串往下掉,怎麽止都止不住。“定是受了大委屈的,偏還不願告訴我。”
朱常漵從桌上拿起母親留著的帕子給她擦淚,“真的不苦,這回啊,兒子長了不少見識,不虛此行。可惜往後可就沒那麽好的機會了。”
“來,先吃飯。”鄭夢境從兒子手裏搶了帕子,胡亂給自己擦了臉,催著他坐下,“日夜兼程趕回來的,又是這般早,昨兒個晚膳都沒好好用過吧?趕緊的,吃一些,墊墊肚子。”
朱常漵也不推辭,坐下後,三兩口就喝了一碗粥。
鄭夢境和劉帶金瞪大了眼睛,覺得不可思議。以前,好似這胃口沒這麽大的呀。
鄭夢境將自己麵前那碗沒動的粥給兒子推過去,“瞧你那樣,定是餓很了。來,把這碗也用了。”
第二碗,朱常漵就開始有些吃相了,就著小菜,一口一口喝著。
鄭夢境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兒子不僅全須全尾地回來了,還長大了不少。她等朱常漵吃完了,便道:“為著你呀,這李建元都在宮裏頭呆了兩個多月,回頭得重賞。”
朱常漵從劉帶金手裏接過茶碗漱了口,笑道:“李禦醫才不在乎賞不賞的,把錢全捐了給醫學館,他就高興了。”
“那是兩回事。”鄭夢境拍了拍他的手,“他要賞,醫學館也要捐。這做事呀,得周全些才是。”
朱常漵眉毛一挑,“看來母後這些日子進賬不少。”
鄭夢境得意地揮著帕子,“那是自然,底下的人,哪裏有不愛巴結中宮的?”這就是夫人之間的交際了。
在劉帶金的提醒下,說著話的母子二人也發現天開始大亮,再拖下去,就極易被人發現了。
外頭的單保聽見劉帶金抽拉門閂的聲音,就知道中宮和太子見過了麵,預備接下來的“太子病愈了”。他看了看院中並不多的宮人,清了清嗓子,“你們上小廚房去瞧瞧,看太子的藥和早膳備好了不曾。”他點了兩個,“都去。”
宮人行了禮,將手上的掃帚都擱著邊上,自去小廚房查看。
單保見沒了人,立刻道:“好了。”
劉帶金推開門,先左右看了一邊兒,見果真妥當,才將門大開。
鄭夢境和朱常漵以最快的速度進了主殿。李建元正苦哈哈地坐在裏頭捧著本看了又看的醫書翻閱。聽見動靜一抬眼,見是太子來了。
“我的祖宗喲,總算是來了。”兩個多月不出殿門,快把李建元給悶出病來了。
鄭夢境對他心中有愧,也不計較他說話有些過頭。“是我們的不是,拖著李禦醫這般久。”
李建元擺擺手,反正自己也不是頭一回扯進皇家的秘辛中去了。這條小命啊,遲早得交代在天家人手裏。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寫太多,今天起來手就抬不起來了qaq
明天我把家裏人趕出去再多更一點
麽麽噠,看文愉快~!
“公公。”
麵對沈一貫古井般的眼睛,在宮中跋扈慣了的馬堂頭一回發現自己流了冷汗。
沈一貫點到為止,將自己的意思傳到了, 就收回了手。他將身子往後靠在椅背上, 雙手攏在寬大的袖子裏頭。
屋中沒放滴漏, 也無人說話。這樣越發顯得屋外的敲門聲突兀了。
“爺爺。”一個清脆的小太監敲了三下門, 喚道,“爺爺, 茶送來了。”
馬堂想張口叫人進來, 卻發現不知為何自己的聲音啞得說不出話。他清了清嗓子,這才能發聲, “進來吧。”
在小太監推門進來前, 他看了眼沈一貫,蓋在銀票上的手漸漸往後退。
到小太監進來時, 桌上空空如也, 馬堂和沈一貫對坐著,一言不發,隻彼此的眼睛利得很,好似在較勁般。
小太監將茶分別放在兩位的麵前,心裏頭有些發怵,退出去的時候竟在門檻上絆了一跤。他當即跪下,向馬堂請罪。誰知馬堂隻揮揮手,道了句“下回仔細些”, 就將人給放了。
這擱在以前,是絕無僅有的。
小太監不敢細思,隻惶惶然地趕緊出去,為自己能撿回一條命而慶幸。
沈一貫伸手探了探茶碗的溫度,並沒喝。也不看馬堂。
馬堂手心裏不斷沁出汗,將銀票都給浸得半濕。他深呼一口氣,吐出,再深呼一口氣。
“將密疏拿來,咱家瞧瞧。”
沈一貫被胡須遮住的嘴輕輕扯動,露出一個誰都瞧不見的笑來。他把方才藏起來的密疏放在馬堂的麵前,“公公請。”
馬堂抖著手,從抽屜裏翻出一把薄如蟬翼的小刀子來,小心翼翼地沿著紙張和火漆的邊緣,一點點地隔開。
“啪”一下,卷成筒狀的紙沒了束縛,彈了開來。
沈一貫眼疾手快地一把搶過,展開細看。然後愣住了。
皇太子……和五皇子,去了武昌?他們上哪兒去做什麽?怎麽先前沒有一點風聲?
不不不,不是說,皇太子病了嗎?正在慈慶宮裏頭養著呢,連李建元都叫中宮給扣下了。
難不成……是聖上、中宮,還有整個慈慶宮,一同在演一場大戲?
沈一貫越想,麵色越凝重。
這事兒元輔知道不知道?沈鯉呢?陳於陛呢?
還是說,自己被天子給惦記上了,故意將他從京師支開去祭祀,就為了好讓皇太子出行。
沈一貫捏著密疏的手一點點地用力,將邊緣都給捏皺了。看得馬堂心裏頭直慌,連聲道:“我的沈閣老,留點兒神吧!仔細等會兒陛下給瞧出來了!”
沈一貫這才醒過來,帶著氣地將密疏往馬堂那處一丟。要不是馬堂接的塊,差點兒就扔進敞開的茶碗裏頭沾上茶湯了。
馬堂原沒想看,隻念著沈一貫看好了,就將密疏原樣兒地給收好。現在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想看了。就一眼,自己,就看那麽一小眼。
這一看,就不對勁了。
皇太子去了武昌?自己怎麽不知道?這、這這,陳矩也沒和自己說啊?
皇嗣去了那麽遠的地方,不可能不叫聖上、中宮知道,否則早就喊著要找人了。而現在……慈慶宮那裏,李建元還信誓旦旦地說太子病重,會將病氣過了人,除了自己,根本不讓見。
陛下知道?中宮知道?總不會是李建元撒的謊吧?
馬堂的麵色猶疑不定。當日單保從慈慶宮跑來報信,說皇太子病了的時候,他是在場的。怎麽看,也不像是假的呀。中宮哭成那樣兒,陛下急得模樣,全都真真兒的。
又或者……假設皇太子的確不在宮裏,反正自己現在也去不得慈慶宮見人。那……當日陛下,是知道的,中宮也是知道的。不過是借著自己的眼和口,來演一出叫人不得不信的戲。
和沈一貫一樣,馬堂也開始懷疑自己不得帝心。甚至,他比沈一貫更清楚些。皇太子出門,身邊肯定有人保護。誰呢?正是陳矩掌管的東廠錦衣衛。可這都兩個多月了,陳矩半點兒風聲也沒透過。
馬堂忽地想起見事兒來。自那日跟著天子去了慈慶宮,他從頭至尾都沒見著皇太子的麵。誰能保證,裏頭躺著的,就是皇太子呢?帳子遮得那般密實,就是存心不讓人看見。
這般一想,所有的事兒都串起來了,也足以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兩個心知彼此失了帝心的人各懷心思,坐著,麵前的茶已經不再冒著熱氣了。泡開的茶葉嫋娜地舒展開,吸飽了水,沉到了最底下。茶湯的顏色,也從一開始的清澈,變得更為渾濁,叫人見了,也不想再喝。
沈一貫慢慢地磨著後槽牙。虧他還以為自己能去皇陵祭祀,是因為聖上對自己恩寵有加的體現。現在看來,嗬,真是再沒有比自己更蠢的了!他起身,胸口憋著一股氣向馬堂告了辭。
馬堂也沒心思搭理他,猶自沉浸在自己失寵的念頭中。比起沈一貫,身為內廷太監的他在失去帝心後,會更慘。太監本就是靠著天子的鼻息過活的。
沈一貫走出屋子,大口地呼吸著,風中帶著春花的氣息,格外怡人。
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裏叫陛下,還有皇太子惦記上了。
對,皇太子。
沈一貫在內閣也算時日不短了,善於揣摩人心的他,早就看出朱常漵的脾性。有主意,知進退,還很固執。偏又是最受天子寵愛的中宮所出,宮裏唯一的弟弟和他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地位穩固得很。
而這份穩固,放到現在,對於沈一貫而言,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他並不得皇太子的歡心。比起自己,皇太子似乎更愛親近沈鯉。隻從稱呼上就能分辨出來。雖然見了麵,該有的規矩禮儀都沒錯過,可叫沈一貫,便是沈閣老,稱呼沈鯉,則是沈先生。
縱然沈鯉曾經教過天子,是帝師。可沈一貫也不是沒有教過皇太子啊。
閣臣還是會抽空,輪著給國本上課,講國事的。算起來,閣中所有的閣老,全都是朱常漵的先生。
沈一貫越想心裏就越有火氣。可偏還要壓下來,當作什麽都不知道。
在一瞬間,他想到了換國本。不過很快就拍著額頭,覺得自己是走火入魔了。
換?能換誰?那位一母同胞的五皇子?這不是說笑呢!
皇太子和五皇子手足情深,京裏頭是出了名的。十幾年處下來的兄弟情誼,是自己一個外人能插|進去手的?何況,現在五皇子怕也深受皇太子的影響,對自己並不感冒。
若是陛下……能擴充後宮就好了。再讓幾個非中宮以外的女子懷上皇嗣。自己身子還健壯,當能來日方長,重頭計算。
沈一貫背著手,慢悠悠地走回內閣,心裏不斷地想著這事兒。
難,難啊。
可要就這麽放棄唾手可得首輔之位,又不甘心。
王家屏和沈鯉正在院中賞花,春日時分,賞花是最能怡人心神的事。隻要看著這滿園的繁花,再多的煩心事也都沒了。
三人就在這時恰好撞見了。
沈一貫無心寒暄,拱拱手,就進去了。留下院中的兩人麵麵相覷。
王家屏出於對沈一貫的了解,立刻就道:“大事不妙。”沈一貫肯定是發現了什麽,而且還是件不小的事兒。
沈鯉也是麵色凝重,“若是能知道,那就好了。”
夜幕漸深,宮中紛紛點上了燈。
一個小太監從啟祥宮端著朱翊鈞特地賞下給鄭夢境的膳食,往慈慶宮去。
這些日子,中宮放心不下皇太子的病情,大都在慈慶宮呆著。
小太監見了鄭夢境,謝過賞,就退了出去。他出了屋門,在廊下眯著眼睛,用餘光迅速掃視著周圍。
單保抱著拂塵,正好領著兩個小太監從院中經過,要去見胡冬芸。
“單爺爺。”小太監諂媚著上前行禮,“給單爺爺見禮了。”
單保笑眯眯地道:“你小子,今兒個怎麽來這裏了。”他向後頭兩個小太監道,“你們先去那兒等著。”
小太監等人走了,就收了臉上的笑,將聲音壓得不能再低。“單爺爺,今兒午後,沈閣老去找了馬掌印。”
單保麵色不改,心中大駭,“果真?”
“果真,是奴才親自進屋送的茶。奴才覺著,兩位必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進去的時候,屋子裏呆著都覺得滲人。”小太監臉上帶著笑,不斷點頭哈腰,叫遠處的人以為他在向單保求個肥差。
單保點點頭,“這事兒咱家知道了。”他朝門口揚了揚下巴,“你去吧,仔細些,別叫掌印瞧出端倪來。”
“哎——”小太監從荷包裏取了個碎銀,“爺爺,您拿著。”
單保笑了笑,伸過手去,“那咱家就不客氣了。”
小太監提著飯盒出了慈慶宮,沿著宮道拐了彎,才敢攤開手心去看。方才單保借著拿他碎銀的功夫,往手裏頭塞了張紙。借著燈籠的微光,能看出來,那是張五十兩的銀票。
發了發了!
小太監機靈地看看前後,將銀票趕緊收好,提著食盒往啟祥宮走。還得去向天子回報一聲。
單保得了消息,有些拿不定主意該怎麽做。這事兒,不能和太子妃說。那位瞧著還嫩呢,哪裏管得了這些。想來想去,還是隻有去找中宮。
鄭夢境怕事情穿幫,這幾日隻將劉帶金一人放在跟前服侍。單保見這陣勢,便知劉都人在皇後的心目中地位不低,所以也沒避著人,將方才小太監的話全都說了。
“本宮知道了。”鄭夢境點點頭,“此事先別叫太子妃知道,免得走漏了風聲。”兒媳婦性子雖好,可沒曆練夠。
單保磕了個頭,“奴才明白,沒讓太子妃曉得呢。”
“去吧。”鄭夢境捧著茶碗,抿了一口。等單保出去後,坐正了,理了理衣服,“帶金,陪我去一趟啟祥宮。”
劉帶金卻勸道:“娘娘,怕是不妥當。”
“哦?”鄭夢境停下了動作,“怎麽個不妥當法?”
劉帶金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然掌印和沈閣老有所密謀,一定會密切關注宮中的形勢。縱然沈閣老不知道,掌印統管全宮的宮人,四處都是眼線,哪裏會不知道?”
“說的在理。我現在就去,確是太過冒然了些。”鄭夢境咬了下唇,“可總得叫陛下知道才是,外朝的事兒,幹涉不得,全得看陛下的行事和決斷如何了。”
劉帶金笑了,“娘娘真真是忘性大。”她扳著指頭,“算算日子,皇太子也該在回來的路上了,難道娘娘想讓太子回來後,突然在人前露出精神的模樣來?這樣誰不起疑?”
“所以……”鄭夢境心思一轉,眼睛就亮了,“對,合該從現在就病情好轉,這樣拖到漵兒回來的時候,順理成章地就能見人了。”她讚許地看著劉帶金,“要是沒有帶金你提醒,我可真真是要忙中出錯了。”
劉帶金福身,道:“娘娘玲瓏心思,哪裏想不到?也是小爺和五殿下全不在宮裏頭,一時心裏沒了主心骨罷了。”
“好,你這就上啟祥宮去,同陛下說,漵兒病情大好,讓他過來見見。”鄭夢境搓了一下有些涼意的手,“等到了慈慶宮,就全是自己人了,並不用著慌。”
“奴婢這就去。”劉帶金行了禮,就一路朝啟祥宮的方向去。
朱翊鈞聽說“兒子”病情大有好轉,就知道這是小夢想著法兒地要見自己。定是出了什麽事。他看了看身邊與常日無異的馬堂,“備了鑾駕,朕去見太子。”
“諾。”馬堂垂首應了,在與劉帶金擦肩而過之時,冷笑一聲。
隻這一停,就叫一直觀察著他模樣的朱翊鈞看出端倪來。
上了鑾駕後,朱翊鈞將馬堂留下,“你去趟閣裏,將這個消息告訴幾位閣老。再讓他們上啟祥宮等著朕回來,今日郭正域從武昌府來了奏疏,要處置楚王的案子。”
馬堂心知這是天子想瞞著自己,也不多說,隻全應下。冷冷看著朱翊鈞離開的身影,心裏氣得很。想他入宮後,自認沒有做過半分對不起聖上的事,怎麽臨了,卻叫陛下給疑上自己了呢?
究竟是哪個小人在陛下跟前告了黑狀!可別叫他給逮住了,否則,有好看的!
朱翊鈞到了慈慶宮,剛想去主殿看“兒子”,就被鄭夢境給攔下。“方才單保進去瞧過了,李建元說開始好起來了。隻還怕會傳人,不讓我們進去。”她朝朱翊鈞招招手,“陛下來屋裏頭,歇會兒,喝口茶。”
“也好。”朱翊鈞撩了下擺進屋,也不避忌劉帶金,“皇後找朕來,是有事兒?”
鄭夢境點點頭,招了單保進來,“你將‘太子’的病情,同陛下說說。”說著,向單保遞了個眼色。
單保會意點頭,讓身後的小太監在廊下等著,自己進去屋中,先朝朱翊鈞磕了個頭。
“起來吧,這幾日你服侍太子辛勞。”朱翊鈞溫聲道,“待太子大好,朕自有重賞。”
單保聽完,又磕了個頭,“謝陛下。”
外頭的小太監端了茶來,單保出去親自接了,“你上太子妃那處瞧瞧,就說陛下來了。”
“哎。”
單保端茶進屋,趁著打開壺蓋試探水溫的時候,沾了裏頭的水,在桌上寫了個馬字,嘴唇微動,“掌印與沈閣老有謀。”
朱翊鈞瞳孔放大,放在膝上的雙手一下抓緊。
鄭夢境用帕子裝作擦嘴的模樣,細聲道:“陛下,仔細些。”
朱翊鈞趕忙將膝上的手鬆開,麵上大喜,“太子果真是受祖宗庇護!好好好,有賞!全都有賞。”
單保弓腰,“奴才就替他們謝了陛下的賞。”說罷,轉了出去,好將這喜訊叫人知道。
有了賞銀,誰還在乎裏頭的主子們說什麽呢。
趁著外頭的亂勁,鄭夢境趕緊道:“陛下可得仔細馬堂,還有沈一貫。”
朱翊鈞咬牙,“朕知道。否則今日也不會特地避開馬堂了。先前漵兒的信物,就是從和馬堂親近的錦衣衛身上搜出來的。不獨沈一貫收了楚王的賄賂,馬堂也收了。你道怎麽會沒人知道沈一貫收賄?那是看著他家的錦衣衛同流合汙!”
“馬堂倒是好收拾,不過一個太監。可沈一貫……怎麽辦?”鄭夢境見胡冬芸在不遠處同自己點頭示意,笑眯眯地也衝她點頭,語速極快地道,“陛下可知道漵兒什麽時候回京?”
朱翊鈞朝胡冬芸招招手,“今日剛收到郭正域的密疏,算算日子,差不多這幾日吧。”說罷,他愣住了,“密疏……怎麽會是馬堂給朕的?”
他和鄭夢境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先前說的兩人密謀一事。
“這麽說來,沈一貫已經知道了?”
“還有馬堂。”朱翊鈞臉上不斷抽搐著,“偏現在還不能辦了他。”不然沈一貫那頭就不好辦了,要是齊楚浙三黨聯手,攻訐王家屏和沈鯉,那新任首輔就非沈一貫莫屬了。朱翊鈞在外朝沒有人,到了那時,也奈何不得沈一貫。
胡冬芸的膝蓋因跪拜,生疼得緊,走路都是一瘸一瘸的。叫鄭夢境看著心疼,連聲讓劉帶金過去扶著。“瞧瞧你,都說了多少回,年紀輕輕的,就是不將自己個兒身子當回事。”
朱翊鈞見她來了,也不再說那些事。轉而道:“太子妃的虔誠之心,總算是感動了菩薩和祖宗。”
胡冬芸強撐著福了身子,“都是應該的。”
“快些坐下。”鄭夢境讓人給她搬了繡墩過來,上下打量著一頭冷汗的對方,“要是漵兒知道了,定會心疼的。”
胡冬芸笑了笑,垂頭無意識地繞著帕子玩,“要真這樣,那奴家可就犯了大錯了。殿下合該關心國事,哪裏能將心思放在奴家身上。”
朱翊鈞心裏想著之前的事,無心多說什麽。略坐了坐,就說要回啟祥宮去,“閣老們還在等著。”
鄭夢境起身相送,“雖說快夏時了,可今歲的氣候實在是不平常。陛下回宮後記得多穿件衣裳。”
朱翊鈞強笑了下,讓請轎長們抬了鑾駕離開。
四位大學士早就在啟祥宮等著了,茶都換了三回。好不容易等來了天子。
朱翊鈞在路上就將自己的心思給收拾妥當了,見閣臣的時候,半點兒沒漏出來。就像朱常漵想的那樣,他這位父皇,執政數十年後,還是摸準了一套應付朝臣的法子。
陳矩早就和馬堂換了班,遠遠見著鑾駕來了,就上前去迎。“陛下,大學士早就候著了。”將人從鑾駕上攙下來,“方才收到了趙閣老從蘭溪老家送來的信和一壇子醃菜。”
“醃菜?”朱翊鈞有些不可置信,“怎麽想到給朕送這個?”他有些哭笑不得,“幸好是醃菜,路上也不容易壞。要是旁的東西,等到了京城,還不早就壞得不能吃了。”
陳矩也笑了,“可不是。不過送東西的人說了,這是趙閣老的夫人親自從自家地裏摘的菜,親手醃製的。趙閣老說了,讓陛下一定要親自打開嚐嚐。”他在親自二字上頭加了重音。
朱翊鈞想了一會兒,點點頭,“朕知道了。”他信步進殿,“叫諸卿等久了。”
四位閣老一起行了禮。
“坐吧。”朱翊鈞在上首坐定,“郭禦史已經將楚王案的卷宗送來了,判的是偽。沈先生,你是禮部尚書,這事兒該禮部管著。”
沈鯉起身,“是。”他道,“既然已查明是偽王,便無甚可說的。不獨大明律,本朝也是有先例的。循了先例就可。”
“既如此,陳矩,擬旨吧。”朱翊鈞沒有反駁沈鯉的話,“那新任楚王,依諸卿看,誰來當更合適些?”
王家屏想了想,“當然是頭一個告發朱華奎之人。”
這說的便是朱華赿了。雖然實際上的第一個告發之人是汪若泉,可那位是個宜賓,並沒有資格繼承親王爵位。
沈一貫卻有不同的想法,“朱華赿本為輔國中尉,連個郡王都不是,這會不會一下給拔得太高了。”又道,“以臣之見,楚王案還有諸多疑點,這般輕易斷案,是不是武斷了點?”
沈鯉看也不看他,冷笑道:“郭正域是陛下欽點的人,看中的就是他那份剛正公允。怎麽?沈閣老對陛下的英明有異議?”
沈一貫哪裏敢說這話,當下就向朱翊鈞告了罪。
朱翊鈞正看他不順眼呢,本就會聽他的話,“下不為例。”又道,“元輔說的有理,若是不給朱華赿提拔,怕是會讓人心中不滿。冒了這麽大的險,卻沒個甜頭。往後誰還會將這等事上報朝廷?”
“臣也不是反對,”沈一貫現在急需讓自己在朱翊鈞麵前立起來,將已經丟了的印象分給重新找回來,“隻是擔當親王之職的,還是從郡王提拔更合適些。朱華赿大可從輔國中尉連升兩級,到奉國將軍,也足矣。”
朱翊鈞剛要習慣性地反駁,卻轉念將話給咽了下去。他記得,當初兒子一直和自己說,想要除了楚藩。也許正好利用沈一貫這提議。
沈鯉原本想反駁沈一貫的話,但在看到朱翊鈞的表情時,就坐下了。這個神情意味著什麽,他太清楚了。朝難得正經的沈一貫投去一眼,沈鯉微微一笑。
恐怕這位是被帶進了坑,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呢。
“就按沈卿的話辦吧。”朱翊鈞朝陳矩點點頭,“擬旨吧。看看上回聯名上疏的郡王裏頭,哪個正派些。”
陳矩點頭,心裏卻道,那幾個郡王都差不多,也沒少被言官彈劾的。想了想,他道:“不若就武岡王來襲爵?其父武岡保康王也曾暫代楚宗事,不過當時因故被罷免了。”
“看來那時候,當為朱華奎想保住聲譽而胡亂編排的渾話。倒是叫人家受了委屈,就這麽辦。”朱翊鈞點頭同意。
究竟是不是編排,亦或買通言官上疏彈劾,另當別論。現在正是需要讓楚宗更亂的時候,是個可以拿來用的人。
陳矩拱手,到一旁去提筆草擬聖旨。片刻後寫完了,先交給朱翊鈞過目。
朱翊鈞掃了一眼,就示意陳矩給幾位閣臣看看,“諸卿看看,可有什麽不對之處。”
陳於陛一直都做壁上花,看了一眼就遞給了別人。王家屏和沈鯉都知道裏頭的道道,也沒說什麽不是。唯有沈一貫,看了又看,心頭滴血。
聯係起皇太子前往武昌的事,再看看當下朱華奎被定下死罪。沈一貫不免擔心朱華奎會不會為了能活下一條命,而攀咬自己收了他的賄賂。敢收是一回事,叫人捅出來,拿錢沒將事兒給辦妥當了,往後還有誰會再給自己送錢。
尤其現在不得帝心的節骨眼上。一個不當心,就不是從內閣驅逐出去的事兒了。
“怎麽?沈卿可是覺得陳矩的聖旨寫得不對?”朱翊鈞見他拿著奏疏遲遲沒說話,不由開口問道。
邊上沈鯉的冷笑傳入沈一貫的耳中,他搖搖頭,“不曾有錯。”抖著手將聖旨還給了陳矩,“有勞公公了。”
“不敢當此誇讚。”陳矩微弓著腰,光線照在官帽上,鬢邊的白發越加明顯了。
朱翊鈞最終拍板,“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即日就將楚王案給了結了,讓郭卿速速回京。”
“諾。”
胡冬芸今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起來了,在佛龕前頭照舊拜了一百零八回,又跪著虔心抄完了一部經,才許自己歇一歇。
天光漸漸亮了起來,窗外木繡球和垂絲海棠開得正豔。一團團簇成球狀的木繡球幾乎要將枝椏給壓彎到地上去,風吹海棠動,好似離人淚。
也不知太子什麽時候才回來。
胡冬芸用帕子掖了掖眼角,絲緞很快就將淚水給吸走了。
隨著天氣轉暖,天色越發亮的早。屋外傳來宮人們灑掃的細微聲音,胡冬芸知道,該到了開宮門的時候了。
“吱呀”一聲,屋門被打開。胡冬芸順著聲音去看,見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男子站在門口。
“聽單保說,太子妃又不聽話了。膝蓋都青了是不是,來,叫我瞧瞧。”
胡冬芸剛收回去的眼淚又湧了出來。發木又生疼的膝蓋在她猛然起身時有些受不住,竟往前撲去,眼瞧著就要跌在地上,撞上桌角。
朱常漵幾步往前將人抱住,“瞧瞧,怎麽這般不小心。這叫我往後還怎麽放心?”
“太子。”胡冬芸咬著唇,埋在朱常漵的懷裏不抬頭,“可是回來了。”
朱常漵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嗯,回來了。”
“自太子走了,奴家日日夜夜都擔心。膝蓋是疼,可這不疼,不拜,奴家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了,直想魔怔了人。”長久以來的掛念終於落在了實處,胡冬芸心口一鬆,小女兒的性子就有些上來了,在朱常漵的手上擰了一下,偏又怕把人給擰疼了,力氣小得不行。
朱常漵笑道:“這不回來了嗎?”摟著人溫存了一會兒,問道,“母後可好?父皇可好?”
“都好。”胡冬芸用手背擦了擦淚,噘嘴,“也不問奴家好不好。”
朱常漵捏著她的下巴,“我這不頭一個來見你了?親眼見著就知道好是不好了,還用得著問?”
胡冬芸望著他,噘了好一會兒嘴,突然“噗”的一聲笑開了,複又撲進他的懷裏。“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奴家這心,才算跟著一起回來了。”
“那兩個不懂事的淑女給你添亂子了?”朱常漵怕她膝蓋疼,抱起來放去榻上,“單保都同我說了。”
胡冬芸在他拿來的隱囊上靠著,甜絲絲地道:“奴家且能應付。這點子事都做不好,往後怎麽替太子分憂。”
“我要你分憂做什麽,那是外朝內廷該幹的事兒。”朱常漵略坐了一會兒,就聽單保在門口敲門。
“娘娘醒了。”
朱常漵拍了拍胡冬芸的手,“我上母後那邊兒去,你起的早,再睡會兒。”
“嗯。”胡冬芸有些舍不得,想跟著一道過去,又怕叫人給看出來,拉著朱常漵的手就鬆開了。
等會兒還有一場戲要演呢,這麽久都熬過來了,總不好末了出岔子。
鄭夢境一醒來,就見劉帶金一臉喜色。“怎麽了?什麽事兒把你給高興成這樣?”
劉帶金壓著心頭的激動,盡量小聲道:“小爺回來了!”
還帶著睡意的眼睛一下子就給睜開了。鄭夢境慌忙掀開被子要下床,“人呢?在哪兒?什麽時候的事兒?快讓他來見我!”
“剛到!”劉帶金將她按下,“在太子妃那屋呢。”又怕鄭夢境覺得朱常漵記著媳婦不記娘,追了一句,“原想來見娘娘的,偏娘娘還睡著,這才過去的。”
鄭夢境笑著啐道:“當我會呷醋?同媳婦兒計較個什麽勁。”她一邊兒在劉帶金的服侍下更衣,一邊道,“我呀,巴不得他們小兩口甜甜蜜蜜的。家裏頭和和睦睦的,萬事興。”
“是奴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劉帶金憋著笑。當她沒瞧見呐,方才娘娘的嘴都噘起來了。
就是嘴硬不願說。
單保站在鄭夢境的屋外,敲了敲門,“娘娘可起了?該用早膳了。”
“起了。”劉帶金給鄭夢境梳了個很是隨意的發髻,“等會兒吃完了再好好梳一回。”
鄭夢境對著鏡子左右看著,不免笑道:“這有時候啊,我還真想將讚女從姝兒那邊再給叫回來。這頭發還是數她的手藝最好。”轉過來,笑眯眯地望著劉帶金,“這都多少年了,你的梳頭手藝還是沒長進。”
這是兩個多月來,劉帶金頭一回見主子娘娘笑得這麽舒心,知道是因為皇太子回來的緣故。她打趣道:“奴婢的事兒,哪裏瞞得過娘娘的。隻別叫讚女再回宮裏頭來,和我搶了這練手的機會。”
“還拿我練手。”鄭夢境用梳子輕輕拍了一下她,“走吧。同我一道漸漸漵兒去。他是你看著長大的,別當我不知道,他這一走,你也急。好幾回都和太子妃一起在佛龕前跪著吧?”
劉帶金攙著她,“自然什麽都瞞不過娘娘。”
單保隻帶了一個小太監,此時正袖手看著他擺膳。見鄭夢境出來,便弓著腰,“這小太監就服侍娘娘用膳,奴才先下去了。”
鄭夢境往那小太監身上一瞥,心頭就狂跳起來。“去忙你的吧。”
單保退出去前,貼心地將門給帶上,立在外頭裝作看風景的模樣。
“來,讓母後瞧瞧。”鄭夢境哪裏顧得上滿桌的佳肴,一把拉過身邊的人,一遍一遍地用手描摹著容貌,“瘦了,黑了。在外頭吃的不好吧?看這眼圈黑的,一定沒睡好。這一路吃了多少苦頭?累不累?苦不苦?有人欺負你不曾?你都同母後說了。”
朱常漵將母親的手從自己臉上拿下來,包在手裏頭。“不累,也不苦。隻是治兒難受些,外頭不露財,他又是個無肉不歡的主,有好些日子沒吃好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鄭夢境眼淚一串接著一串往下掉,怎麽止都止不住。“定是受了大委屈的,偏還不願告訴我。”
朱常漵從桌上拿起母親留著的帕子給她擦淚,“真的不苦,這回啊,兒子長了不少見識,不虛此行。可惜往後可就沒那麽好的機會了。”
“來,先吃飯。”鄭夢境從兒子手裏搶了帕子,胡亂給自己擦了臉,催著他坐下,“日夜兼程趕回來的,又是這般早,昨兒個晚膳都沒好好用過吧?趕緊的,吃一些,墊墊肚子。”
朱常漵也不推辭,坐下後,三兩口就喝了一碗粥。
鄭夢境和劉帶金瞪大了眼睛,覺得不可思議。以前,好似這胃口沒這麽大的呀。
鄭夢境將自己麵前那碗沒動的粥給兒子推過去,“瞧你那樣,定是餓很了。來,把這碗也用了。”
第二碗,朱常漵就開始有些吃相了,就著小菜,一口一口喝著。
鄭夢境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兒子不僅全須全尾地回來了,還長大了不少。她等朱常漵吃完了,便道:“為著你呀,這李建元都在宮裏頭呆了兩個多月,回頭得重賞。”
朱常漵從劉帶金手裏接過茶碗漱了口,笑道:“李禦醫才不在乎賞不賞的,把錢全捐了給醫學館,他就高興了。”
“那是兩回事。”鄭夢境拍了拍他的手,“他要賞,醫學館也要捐。這做事呀,得周全些才是。”
朱常漵眉毛一挑,“看來母後這些日子進賬不少。”
鄭夢境得意地揮著帕子,“那是自然,底下的人,哪裏有不愛巴結中宮的?”這就是夫人之間的交際了。
在劉帶金的提醒下,說著話的母子二人也發現天開始大亮,再拖下去,就極易被人發現了。
外頭的單保聽見劉帶金抽拉門閂的聲音,就知道中宮和太子見過了麵,預備接下來的“太子病愈了”。他看了看院中並不多的宮人,清了清嗓子,“你們上小廚房去瞧瞧,看太子的藥和早膳備好了不曾。”他點了兩個,“都去。”
宮人行了禮,將手上的掃帚都擱著邊上,自去小廚房查看。
單保見沒了人,立刻道:“好了。”
劉帶金推開門,先左右看了一邊兒,見果真妥當,才將門大開。
鄭夢境和朱常漵以最快的速度進了主殿。李建元正苦哈哈地坐在裏頭捧著本看了又看的醫書翻閱。聽見動靜一抬眼,見是太子來了。
“我的祖宗喲,總算是來了。”兩個多月不出殿門,快把李建元給悶出病來了。
鄭夢境對他心中有愧,也不計較他說話有些過頭。“是我們的不是,拖著李禦醫這般久。”
李建元擺擺手,反正自己也不是頭一回扯進皇家的秘辛中去了。這條小命啊,遲早得交代在天家人手裏。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寫太多,今天起來手就抬不起來了qaq
明天我把家裏人趕出去再多更一點
麽麽噠,看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