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境心中猜測,大概是皇後病中心緒不穩,想要試探自己。她思忖著,將話往好處去說,總歸沒錯,便道:“娘娘說的什麽話,皇後是千歲,往後啊,這樣的話要是再說,奴家可得向聖上稟明了。”
“莫要哄我了。”王喜姐輕笑,“哪裏真有聖上、皇後是活了萬歲、千歲的?不過都是底下人編排了好聽話來說罷了。全當不得準,統都是假的。”
她的身子往後靠在隱囊上,舒服地喟歎一聲,“陛下寵你得很,我一朝歿了,你便是下一任的中宮。莫說當年的兩妃九嬪,楊妃早就沒了,劉妃無寵無子,拿什麽去坐穩皇後位?你已是皇貴妃了,皇後於你不過是再往前一步的事。”
王喜姐的聲音好似呢喃低語,“汐兒沒了,皇長子叫廢為庶人送去了鳳陽。而今三個皇子,就全是你所出的了。便是為著名正言順,太子的母親又豈會不是皇後呢。”
怔愣了一會兒,王喜姐抬起眼來去看自己身邊的皇貴妃。見對方愣在那處,麵容惶恐,知道對方沒牽扯進去,心下軟了幾分。她自然是恨的,也許沒有翊坤宮,沒有皇貴妃,朱常洵就不會起了要殺太子的心。可也是高興的,起碼自己……不必做那等亡國太後。
誰愛做,誰去做吧。
“你去歇會兒吧。今日我精神頭好著,你也許久沒好好歇著了。”王喜姐將咳嗽壓下,“去吧,回宮裏好好梳洗梳洗,瞧你這頭發,都幾日沒好好梳過了。”
鄭夢境恍恍惚惚地點頭,在劉帶金的攙扶下一步三晃地出去了。
王喜姐的目光一直追著她,直到瞧不見了才收回來。
都是可憐人。
“媖兒呢,身子可曾好些了?”王喜姐撐著直起身子來,“讓她……不了,還是我自己去一趟吧。她現在可不能下床。”
宮人默不作聲地上前為她穿上外袍。待要束發的時候,王喜姐搖搖頭。“不必了,就這麽去吧。都是母女,有什麽見不得的。”
都人小心攙著中宮往偏殿去。朱軒媖正歪在榻上繡花兒。王喜姐走近了去看,見是一雙嬰孩穿的鞋,不由會心一笑。
果真是大了。不過這個女兒,從來不需自己多費心什麽。
朱軒媖放下繡繃,揉了揉有些生澀發疼的眼睛。趁著這空當,才發現母親來了。她欣喜地牽住對方的手,“母後!你怎得來了?”上下打量一番,見母親精神好似還不錯,“可是覺著身子好些了?我現下很好,很不必勞動母後過來看。若是母後覺著好些了,該是先靜養著才是。”
王喜姐摸了摸自己的臉,心道,還好方才來前叫都人給自己施了些脂粉,這才看起來好些,不致讓女兒太過擔心。
將宮人摒退後,王喜姐望著女兒,“今日我來,是有事要同你說的。”她感受到女兒的手微微抖動了下,心下一歎。要是這般的機靈聰敏都生在太子身上,該有多好。
“看來,就是不必我說,你也已經知道了。”王喜姐笑了笑,“既然你心中有數,我就不再多談。往後的路,沒有母後看著,你自己要小心。”
看著母親離開的身影,朱軒媖覺得自己似乎要再抓不住了。她慌忙叫道:“母後!”
王喜姐停住了,慢慢回頭來,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一切都仿佛成了慢動作,就連香爐中的香也都靜止不動。
朱軒媖看著自己的手放下,再望著母親離開的背影。一切都變得極慢。好似菩薩要叫她將眼前發生的所有都記在心裏。
鄭夢境回到翊坤宮,披散著濕漉漉的頭發,看著立在麵前四個惴惴不安的孩子。
“叫我說什麽呢?”她歎道,“罵你們一頓?還是打你們一頓板子。事情都做了,如今這局麵你們也瞧見了,以後……多長點記性。”
鄭夢境覺得自己很疲憊,一個字都不想再說。曾經她希望有意奪嫡的朱常漵能用最沒有傷害的方式達成自己的心願,可當這一日到來之後,她卻發現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麽地天真。
從來就沒有能簡簡單單,不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做到的事。耕農種地一年,換得溫飽度日。學子苦讀十年,換來一朝高中。
奪嫡之路,從古至今,哪一次是輕而易舉,沒有任何人受到傷害就達成的?
“母妃,你別哭。”朱軒姝微微咬了下唇,“我們,我們已是知道錯了。”
鄭夢境搖頭,“我哭的不是這個。”她擦了淚,“你們去吧,容我好好歇歇。”
朱常洵卻不想離開,這是他和母親最後幾日的相處了,往後,他就會離開直隸,不知去往何處。母子想要再見,可謂是難上加難。
鄭夢境見他不動,以為有什麽事,“怎麽了?”
“母妃,我……我要走了。”朱常洵不敢看她,這事兒雖然已經眾人皆知,但自己從來沒親自向母親說過。“我怕往後,往後就再見不到你了。這幾日,允了我在你身邊,好不好?”
鄭夢境將發絲別到耳後去,露出發根的銀白來,看得朱常洵越發難受。“傻子,你父皇怎麽會點頭應下?沒見你這幾日的上表都叫他給留中了嗎?朝臣便是膽子再大,也不會強逼著你父皇將你貶為庶人逐出宮去的。”
朱常漵微微別開頭,看來母親還不知道。“母妃,王嬪叫慈聖皇祖母給放出來了。”
鄭夢境的動作微微頓住。什麽時候的事?!她怎麽不知道?鹹福宮可有得到消息?
“今早的事,大抵還沒人傳去母後那處。”朱常漵垂著頭,不敢去看母親臉上的表情。他知道王嬪出景陽宮後,必定會做些什麽。可慈寧宮那頭,誰敢安排眼線進去呢?那可是李太後的住所!
不會有人攔著的。身子健壯的時候,興許李太後還有那個精神去細細揣摩各人的言行心思,但如今她纏綿病榻已久,朱常洛也叫送去圈禁,誰能說她心裏就不會同王嬪一樣,想要看翊坤宮落於地獄之中呢。
依著朱常漵的猜測,王嬪定會出手,而李太後無論讚成,或是不讚成,最終還是會出一場亂子。
他有些頹喪,自己終究還是保不住弟弟。
鄭夢境的身子晃了晃,木著臉,“你們父皇……他答應了?”這怎麽可能呢?關了十幾年的人,說放就放出來?就因著朱常洛不在了?
“是皇祖母的意思,”朱常治原先並不知道這個自己從未見過的女子出現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但向周遭的宮人們打聽之後,心中嫌惡感無比強烈。“皇祖母說,自己也快沒什麽活頭了,就想最後見一見什麽的。父皇應是磨不過皇祖母,這才叫人上慈寧宮去侍疾。”
果真好人沒好報,這個險些害得二皇兄病歿的惡毒女人怎麽沒死了呢?!
鄭夢境坐在那處,愣了一會兒,騰地一下站起來。“不行,我這就去一趟啟祥宮,讓陛下收回成命,將王嬪重新給關起來。”她絕對不能坐視有人再一次害了自己的兒子。
洵兒出宮能做什麽?自小在宮裏長大,不事生產,四書五經尚讀不像樣,也就一把子力氣能唬人。成了庶人後,難道還要日日去碼頭給人搬東西過活不成?他能吃得了這份苦?!
鄭夢境是在宮外過過日子的,家裏還窮過。她比朱翊鈞,比自己的四個孩子,更能明白窮苦意味著什麽。
宮外多少人因著一個窮字,就賣兒賣女的?親手送了女兒去勾欄院給人做養女?遇上災荒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的?
史書上記得清清楚楚!
鄭夢境喚來吳讚女給自己更衣,眼中的淚控製不住地成串往下掉。前世洵兒是怎麽死的,她還記得分明。這一次,絕不能再讓這個兒子落入險境之中。重生以來,她從不求富貴權力,隻求自己所出的幾個孩子能平平安安地渡過這一世。
難道這也是個苛求嗎?!
在鄭夢境將要坐上肩輿的那一刻,朱常漵攔住了她。“母妃,即便你去見了父皇。父皇也不會應的。”
鄭夢境紅著眼眶,瞪了他一眼,“你讓開。”
朱常漵拉住她,“母妃這是要讓父皇與皇祖母生隙,招來士林輿論說你媚惑天子,離間天家親情嗎?屆時父皇如何自處?母妃如何自處?我們幾個又該如何自處?!”
天子永遠都不會有錯,錯的隻能是旁人。隻要鄭夢境今日走進啟祥宮向朱翊鈞請求重新將王嬪關回景陽宮,等待她的將是慈寧宮的雷霆震怒。
曾為帝王的朱常漵很明白,他的父皇可以迅速地將秋獮案草草了結,也可以用拖字訣保下朱常洵。但他擋不住士林清議的熊熊怒火。父皇沒有世宗的手段,世宗可以解決大禮儀,他的父皇不行。
朱常漵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走錯一步路。他必須攔下她來。
“難道你要我親自看著洵兒被人害地出宮?”鄭夢境含淚逼視著他,“你也不是沒有出過宮的人,算是見過世間百態。你難道想不出,一旦洵兒出了宮,他會是什麽下場嗎?”
“洵兒可以去投靠舅舅。舅家想要保他平安,還是能夠的。”朱常漵平靜地道,“舅舅在江陵建辦了織布坊,洵兒能算能寫,手腳不廢,上江陵也能幫得了舅舅一二。”
鄭夢境一揮手,將兒子推開,“你少來哄我!”
“你當作我是傻子?不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朱常漵,你別忘了,你們都是我生的!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別以為你們的那些小心思我不知道。”鄭夢境指著不知所措的朱常洵,“洵兒早就想去從戎,他會乖乖地上江陵去?”
今年是萬曆二十四年,再過二十年,努|爾哈赤就會建立後金,以“七大恨”的名義向大明朝開戰。倘若朱常洵選擇參軍入伍,死的可能要比活下來高太多了。
古來征戰幾人還。唯有馬革裹屍慰親人。哪一個將軍的高位不是由兵士的白骨堆積而成的。
鄭夢境不想有朝一日再次看到朱常洵是他裹著草席的模樣。
“你以為自己有多能耐?這麽多年來,你父皇撥了多少軍費給遼東?李家看著多風光,是吧?可你知不知道,他家兒子有幾個是活下來的?!人那還是武將世家,世襲的!在戰場上,有父親、有兄弟護著。你有什麽?嗯?你有什麽?你說說看!”
鄭夢境快步走到朱常洵的麵前,死命戳著他的額頭,希望可以讓他清醒一點。“你以為去交了投名狀,人家會看在你曾經是皇子的份上就讓你統率三軍了?做夢!我告訴你,人根本不稀得讓你這種隻會紙上談兵的人去領著他們精心調|教出來的兵士衝鋒陷陣!死你一個,他們頂多就削個爵位。你父皇從始至終都要靠他們鎮守北境啊,這頭削了,轉過頭就立刻找個由頭給重新賞回去你信不信?!”
朱常洵由著母親說了一大通,一個字都不反駁,乖乖垂頭聽訓。這是他自小的夢想。他知道父皇要靠李家,那不也是因為大明朝沒有武將可用嗎?重文不重武是大明朝曆來的看法。為什麽母親就是不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呢?
靠李家也是靠,靠他也是靠,他便是成了庶民,身上也還留著朱家的血,是自家人。難道不比李家更可靠些?先前皇兄就說過,要不是李家在北境放任,努|爾哈赤根本就不會有機會一統女真。
與其靠著那個吃裏扒外的,還不如索性推著自己上。便是死,於他而言也是死得其所。
“母妃,我姓朱,是天家的人,理當……協助天子,鎮守國門。”許久,朱常洵才說了這麽一句話。
鄭夢境被驚得後退了幾步。
前世福王就藩,她也是這麽對他說的。
“便是天命所歸,做不成太子,隻是個藩王,你也得擔起朱家的重擔來,助天子鎮守國門。”
可結果呢?
鄭夢境前世最後悔的事,就是在朱常洵就藩前對他說了這句話。福王妃同福王世子,一個婦人,一個孩童。他們都能從被李賊圍攻的洛陽城逃出來,難道福王一個大男人就逃不出來了?
是他自己,安排好了一切。留下殉城,最後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天旋,地轉。
鄭夢境感覺自己仿佛又化成了魂魄,立在宮門前。望著後金入關,攻破京城,大明朝宮牆上的旗幟在馬蹄下被踩地破碎。
是不是自己做再多的努力,曆史的車輪還是會朝著原本的方向滾滾而去?僅靠己身,螳臂擋車,根本無濟於事。
“你要去,那便去吧。”鄭夢境漠然地道。她一步步地往正殿走著,臉上的淚滑落,從下巴滴在衣襟上,濡濕了衣衫。
朱常漵看著弟弟臉上的歉意,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母妃。”他出聲叫住鄭夢境,“母妃身居後宮,不懂朝政。我不會讓洵兒落入那般境地的。”
好似同自己做保證一樣,“絕不會的。”
不懂政事是鄭夢境兩輩子的苦處和軟肋。
四個孩子看著母親微振的背影,有些擔心。朱軒姝死死地牽住了朱常治,焦躁地想著自己是不是該上去勸勸母親。
“是,我不懂。”鄭夢境仰起臉,望著正殿的宮簷,“但起碼我知道,上了戰場,去同北夷作戰的漢人,沒有幾個是能回來的。”
孩子們默不作聲地望著她走進去,身影消失在殿內。
朱常洵喃喃道:“我是不是……是不是太過任性了?”
“沒有。”朱常漵對他說道,仿佛也是說給自己聽的,“母妃總有一日,會明白過來的。”
朱軒姝望著他們許久,鬆開了被捏紅了的朱常治,扭身進了屋子。
既然洵兒出宮已成了定局,身為長姐,自己也該做些什麽。便是讓他日後的路能容易些,也是好的。
朱翊鈞木然地坐在龍椅之上,望著下麵的朝臣們不斷提出對自己草草結束了秋獮案的反對。他知道朝臣們並非出於正義,而是因為事涉翊坤宮,自己有偏袒之嫌。
言官的唾沫幾乎都要噴上朱翊鈞的臉了。他還是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冷靜。
不懂輕舉妄動,不能廷杖。一旦自己動了怒,這些人的目的就達成了,小夢和那四個孩子,今後的路都會很難走。
他的姝兒,還沒婚配呢。萬不能讓這件事阻了好人家。
閣臣中除了趙誌皋外,誰都沒說話。張位從來都是城府不低之人,在這種涉及天家*之事上,慣來不發話。王家屏身為首輔,被連帶著一起罵地狗血淋頭,不是不想反駁,而是他看出朱翊鈞想要利用皇長子一個人的犧牲來保全大局,令這件事不致再次發酵升級。他也忍著,沒說話。
言官們卻不是這樣想的。這是“清君側”的最好機會,天子偏袒翊坤宮,往常並無逾矩,他們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如今牽扯上了國本,還要因愛而行事,這就是無法容忍的了。
他們巴不得可以激怒了天子,給自己來一個廷杖,博得一個青史之上的美名,此後連帶後人一起都揚名立萬。
朱翊鈞張嘴,很想說退朝。但看了眼王家屏,後者朝他輕輕搖頭。
還得受著。言官們罵過了癮,這件事的餘波才算真正結束。到時候一切都會重新上正軌。
朱翊鈞在心裏盤算著,也許等冊封漵兒為太子的時候,還會有人翻一回舊賬。到那時候卻比眼下好對付多了,便是再讓皇長子回京,也基本是個廢人,並無可能參與國本之爭。
王家屏看著天子臉上的不耐,知道他快到忍耐的底線了。可言官們還在說個不停。自己得想個法子才行,否則先前忍的一切都會成了泡影。
“陛下!陛下!”慈寧宮的小太監哭著跑進來,跪在朱翊鈞和朝臣們的麵前,“陛下,就在方才,慈聖太後娘娘薨了。”
王家屏鬆了一口氣。這下言官便是再想逞口舌之能,也不得不收斂。他領頭向朱翊鈞行禮,“陛下節哀。”
朱翊鈞看著底下跪了一片,有些茫然。等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是泣不成聲。多少年了,自己同母親相爭相親,最後還是迎來了這一步。
小太監邊哭,邊將一封懿旨從袖中取出來,雙手舉高了。“陛下,娘娘薨逝前寫了這封遺旨,讓奴才交給陛下。”
田義快步下階,將懿旨取來交給天子。
朱翊鈞隻看了前麵幾句,手上的勁道就鬆了。懿旨飄飄然落在階上。田義趕忙將其撿了起來,趁著機會瞄上一眼,不由大驚。
王家屏微微抬起頭去看天子的表情,旋即又收回視線。心中的驚濤駭浪,難以言說。
朱翊鈞緩緩起身,用手捂著眼睛,朝下麵揮了揮手。田義上前一步,喊道:“退朝。”隨後攙著天子往後麵走,時不時地朝朱翊鈞臉上看一眼。
“去……翊坤宮。”朱翊鈞停下了腳步,望著陰沉沉的上空。
小夢,朕還是沒能保住洵兒。你可會責怪於朕。
茶湯潑濕了鄭夢境的裙子,茶碗順著織金裙一路滾下了膝頭,落在青磚地上滴溜溜地轉著。
鄭夢境麵對著朱翊鈞的淚眼,半晌沒說話。許久她才覺得自己找回了聲音。“既然,是娘娘的旨意,奴家,同洵兒,自當遵守。”
朱翊鈞點點頭,不再說話,徑自離開了翊坤宮。
因一時之氣,將王淑蓉從景陽宮給放出來,是他現在最後悔的事。
慈寧宮裏宮人們哭作一片,朱翊鈞行過之處,紛紛膝行讓開。
這是朱翊鈞在十幾年後第一次再次見過王淑蓉。滿頭的白發,黝黑的皮膚上滿是斑點皺紋,一點都不像是享盡尊榮的後妃,便是比常年在李太後身邊服侍的田夫人都老。她看起來很瘦,好似十幾年不曾吃過飯,從袖子裏探出來的手好似一雙白爪。
王淑蓉臉上沒有絲毫悲傷,平靜地望著走近的朱翊鈞。她起身,朝天子一福,“陛下。”看著此時的天子有多悲傷,她心裏就有多幸災樂禍。
是你們逼我的!將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按在洛兒身上,讓他不得不被送去鳳陽圈禁,過那種生不如死的日子。
洛兒,她最後的那點曙光,你們都要奪了去。
不僅是天子,連同整個翊坤宮,自己全都不會讓你們好過!
朱翊鈞怠懶看她,隻朝陳矩揮揮手。
陳矩側過身,向身後特地挑了的幾個太監使了個眼色。他們飛快地上前捂住王淑蓉的嘴,雙手反剪,拉下去。
出人意料的是,王淑蓉連掙紮都沒有。就這樣任由他們粗暴地對待自己。她的嘴雖然被捂住了,可那雙睜得發亮的眼睛叫人瞧著心裏極不舒坦。
坐在母親榻邊,看著她緊閉著雙目,朱翊鈞摸上了她的手。冰涼,僵硬。就好像當年先帝駕崩時候的模樣。
李彩鳳的頭發已經叫宮人們梳理過了,臉上也給施了脂粉,看起來倒沒有還活著那時候的病態與憔悴。隻是沒有起伏的胸膛與一動不動的模樣,還是叫人看出來她已是沒了生氣。
對這個母親,是愛更多,還是恨更多,朱翊鈞自己也分辨不出來。他隻知道在母親的心目中,李家淩然於一切之上。也許母親過世前,心中嫉恨自己沒能保下潞王,沒能對武清伯府更好些。
還將她最為疼愛,一心想捧上太子位的皇長子送去了鳳陽。
母親死前,大概是恨著自己的吧。
朱翊鈞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在坐上鑾駕的那時,田夫人從角落裏走出來。她跪在天子的腳下,全身都抖得厲害。
“陛下,娘娘的遺旨乃是王嬪矯詔。她、她盜了娘娘的金印!”
田義上前怒道:“先前為何不攔著,如今才知道稟上來!”若是在太監送來前,事情未曾宣揚開,朱常洵離宮尚有轉寰的餘地。
田夫人哭道:“奴家,奴家不敢啊!王嬪她瘋了!王嬪當時關了大門,舉著刀子不許任何人出去,隻將遺旨交給了那個小太監讓他去跑腿。”
朱翊鈞合上眼,不想再聽下去。他朝田義揮揮手,讓他將田夫人拉開。
如今說什麽都晚了。
中宮病重沉屙,無法料理太後的喪儀,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鄭夢境的肩上。
鄭夢境多希望慈聖太後的喪儀永遠都不要結束,這樣她的洵兒就能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了。
內外命婦哭了一天又一天,最後還是迎來了下葬的那日。
鄭夢境木然地望著慈聖皇太後的棺材從宮裏緩緩駛出,朝著昭陵的方向去。做完一切事,她絲毫不留情地率先離開。
如果沒有李太後,她與王淑蓉本就不會成了敵手,她的洵兒也不會就此離開。
鄭夢境走過外命婦的身旁,聽著她們竊竊私語地對自己議論著。她的胸膛挺得越發高。
夜裏頭,朱翊鈞再一次來到了慈寧宮。
這裏已經空無一人,唯有偏殿還算有些人氣。
田義將門打開,讓朱翊鈞走進去。被捆成個粽子樣的王淑蓉正在裏麵待著。
朱翊鈞將從她身上搜出來的太後印丟在她的麵前,“該怎麽做,田義你來定吧。”
田義臉上帶著淺笑,躬身向朱翊鈞行了一禮。
原本並未掙紮的王淑蓉在看到田義身後的那些錦衣衛拔出尖利的匕首時開始劇烈地動作起來。
一張大網將王淑蓉整個都牢牢捆住,不多的肉從網眼中突出來。
錦衣衛手起刀落,新鮮的血液噴濺出來,落在行刑之人的手上。冰涼的青磚地上落下一塊帶著血的皮肉,散著一絲熱氣。
王淑蓉瞪大了眼睛,嘴裏被塞著一大團的布,想喊也喊不出來。
一刀,又一刀。
朱翊鈞在一旁麵無表情地看著這個女人從劇烈的掙紮,到最後的奄奄一息。
隻剩下最後一刀了。
田義朝朱翊鈞行禮,“陛下,後頭有些醃臢。夜已深了,陛下還是回去歇息吧。奴才會清理幹淨的。”
朱翊鈞點點頭,轉過身,冷漠的聲音聽在王淑蓉的耳中好似地獄裏最恐怖的魑魅魍魎。
“王嬪私盜太後金印,畏罪自裁。將這消息送去鳳陽,叫庶人洛知道,也好緬懷生母,服個孝。”
正紅色的袍子擦在地上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在悄無聲息的夜裏格外清晰。
王淑蓉聽著這樣的聲音,雙目上移,望著一杆大刀泛著月色的光輝向自己砍來。
滾燙的血液流經冰涼的青磚上,一路冒著熱氣。還不等冷卻,就被人一一擦拭幹淨。
朱翊鈞從慈寧宮出來後,就去了翊坤宮。在宮門外頭,他就看見裏麵燈火通明。
今夜翊坤宮誰都睡不著。
李太後的遺旨上寫得分明,朱常洵當在喪儀結束後的第二天就離開宮中,於民間做一個庶人。
朱軒姝熬了幾天幾夜,趕著將一件衣服做了出來。宮裏的布料大都是絲緞,平民是不能穿的,為了找棉布,她費了好些功夫。
將折好的衣服遞給朱常洵,“你現在還在長身體,興許過幾年就穿不下了。”
朱常洵笑著接過衣服,手不經意地在衣襟上擦過。
硬邦邦的,裏頭縫了東西。
朱軒姝扭開臉,“你好生收起來,別叫人給偷了去。”
朱常洵默不作聲地點點頭,將姐姐親手做的這件衣服放在最底下,用旁的衣物蓋起來。
“我沒什麽好送的。往日裏父皇母妃都是一碗水端平,我有的,皇兄也有。”朱常治給的是一把能貼身藏著的匕首,薄如蟬翼,比普通的匕首都要小,要薄。“隻這個,是當年我磨著父皇要來的。”
朱翊鈞站在門口看了許久才進來。“都去睡吧,明兒一早洵兒就得走了。”
鄭夢境坐在上首沒起身相迎。今夜她沒心思再去逢迎什麽。
朱翊鈞在她身邊坐下,身上傳來淡淡的血腥味。“王嬪沒了。”
“她終於沒了。”鄭夢境轉過臉,不想叫朱翊鈞看到自己猙獰的淚臉。
朱翊鈞默了許久,又問她,“知道洵兒往後會去哪裏嗎?”
“大抵會去遼東吧。”鄭夢境扯了扯嘴,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便是說去江陵投奔他舅舅,八成也是假的。這麽多年了,陛下還沒看出他是個什麽性子的人嗎?”
朱翊鈞怎麽會不知道呢,他再明白不過了。
兩個人誰都沒提去睡的話,一起在正殿不言不語地枯坐著。直到天拂曉了,才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朱常洵該走了。
三兄弟倒是晚上在一個屋子睡的,說了一晚上的話。
“我瞧著二皇姐把銀票往衣服裏頭縫的。都是些小銀票,怕你在外頭露富,被人盯上了。”朱常治將手枕在頭下,望著頂上的帳子,“衣襟、袖口、下擺,全都縫了。”
朱常洵默了片刻,道:“我知道,方才接過來的時候摸到了。”他扭過臉去看一直沒說話的朱常漵,“哥哥你說,我去了遼東之後,該投奔誰?”
無論投奔哪一個,朱常洵都是從一個兵卒開始的。不會有人因他曾經的身份而另眼相待。
朱常漵很想告訴他,別去了,上江陵去找舅舅吧。可他還是聽到了自己對弟弟說:“去李家吧。”
二十二年後,努|爾哈赤就會攻打撫順,遼東是離他最近的戰場。
“好,我聽哥哥的。”朱常洵嘴角微微上翹,“你們等著我,我還會回來的。到時候,太子哥哥一定要讓父皇封我個驃騎將軍。”
朱常漵扭過臉,將眼淚埋進枕頭中。“嗯。便是我不提,父皇也會封的。他素來……喜歡你尚武。”
朱常洵望著外頭的天亮起來,從床上起身。
“我該走了。”
兩個兄弟默不作聲地同他一起起來。最後一次一起更衣,洗漱,出門。
鄭夢境舍不得兒子,一路將人送到宮門口,猶覺不夠。
這是她看兒子的最後一次了。
朱翊鈞知道她會舍不得,自己是沒法子親送了,便允了他們同朱常洵一起上馬車。
馬車的簾子被風微微吹起,路邊小販們的叫賣聲入耳。
鄭夢境心中不知是什麽滋味。多少次念著想要出宮,現在倒是成了,卻是因著再也見不到朱常洵。
馬車在城門口停下,朱常洵伸出手去撩開一半,又放下。他轉過臉,將車上每一個人的臉都細細看了,記在心裏。
隨後鼓起了所有的勇氣,一把撩開簾子跳下車。
車上哭聲一片。
朱常漵用力地攥緊了拳頭。他不會讓朱常洵輕易赴死的。
馬車在城門口停的時間並不久,等朱常洵離開後就開始往回走。途徑徐家的時候,朱常漵提出要下車。鄭夢境不想說話,隻朝他擺了擺手,由得他去。
敲開徐家的大門,朱常漵直奔徐光啟的麵前。
“先生,大明朝的火銃,要怎樣才能讓兵卒人手一杆呢?”
對付草原上的騎兵,火炮、火銃,是最有效的方法。
朱常漵仰著臉,認真地看著徐光啟,等待對方給自己的回答。
“莫要哄我了。”王喜姐輕笑,“哪裏真有聖上、皇後是活了萬歲、千歲的?不過都是底下人編排了好聽話來說罷了。全當不得準,統都是假的。”
她的身子往後靠在隱囊上,舒服地喟歎一聲,“陛下寵你得很,我一朝歿了,你便是下一任的中宮。莫說當年的兩妃九嬪,楊妃早就沒了,劉妃無寵無子,拿什麽去坐穩皇後位?你已是皇貴妃了,皇後於你不過是再往前一步的事。”
王喜姐的聲音好似呢喃低語,“汐兒沒了,皇長子叫廢為庶人送去了鳳陽。而今三個皇子,就全是你所出的了。便是為著名正言順,太子的母親又豈會不是皇後呢。”
怔愣了一會兒,王喜姐抬起眼來去看自己身邊的皇貴妃。見對方愣在那處,麵容惶恐,知道對方沒牽扯進去,心下軟了幾分。她自然是恨的,也許沒有翊坤宮,沒有皇貴妃,朱常洵就不會起了要殺太子的心。可也是高興的,起碼自己……不必做那等亡國太後。
誰愛做,誰去做吧。
“你去歇會兒吧。今日我精神頭好著,你也許久沒好好歇著了。”王喜姐將咳嗽壓下,“去吧,回宮裏好好梳洗梳洗,瞧你這頭發,都幾日沒好好梳過了。”
鄭夢境恍恍惚惚地點頭,在劉帶金的攙扶下一步三晃地出去了。
王喜姐的目光一直追著她,直到瞧不見了才收回來。
都是可憐人。
“媖兒呢,身子可曾好些了?”王喜姐撐著直起身子來,“讓她……不了,還是我自己去一趟吧。她現在可不能下床。”
宮人默不作聲地上前為她穿上外袍。待要束發的時候,王喜姐搖搖頭。“不必了,就這麽去吧。都是母女,有什麽見不得的。”
都人小心攙著中宮往偏殿去。朱軒媖正歪在榻上繡花兒。王喜姐走近了去看,見是一雙嬰孩穿的鞋,不由會心一笑。
果真是大了。不過這個女兒,從來不需自己多費心什麽。
朱軒媖放下繡繃,揉了揉有些生澀發疼的眼睛。趁著這空當,才發現母親來了。她欣喜地牽住對方的手,“母後!你怎得來了?”上下打量一番,見母親精神好似還不錯,“可是覺著身子好些了?我現下很好,很不必勞動母後過來看。若是母後覺著好些了,該是先靜養著才是。”
王喜姐摸了摸自己的臉,心道,還好方才來前叫都人給自己施了些脂粉,這才看起來好些,不致讓女兒太過擔心。
將宮人摒退後,王喜姐望著女兒,“今日我來,是有事要同你說的。”她感受到女兒的手微微抖動了下,心下一歎。要是這般的機靈聰敏都生在太子身上,該有多好。
“看來,就是不必我說,你也已經知道了。”王喜姐笑了笑,“既然你心中有數,我就不再多談。往後的路,沒有母後看著,你自己要小心。”
看著母親離開的身影,朱軒媖覺得自己似乎要再抓不住了。她慌忙叫道:“母後!”
王喜姐停住了,慢慢回頭來,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一切都仿佛成了慢動作,就連香爐中的香也都靜止不動。
朱軒媖看著自己的手放下,再望著母親離開的背影。一切都變得極慢。好似菩薩要叫她將眼前發生的所有都記在心裏。
鄭夢境回到翊坤宮,披散著濕漉漉的頭發,看著立在麵前四個惴惴不安的孩子。
“叫我說什麽呢?”她歎道,“罵你們一頓?還是打你們一頓板子。事情都做了,如今這局麵你們也瞧見了,以後……多長點記性。”
鄭夢境覺得自己很疲憊,一個字都不想再說。曾經她希望有意奪嫡的朱常漵能用最沒有傷害的方式達成自己的心願,可當這一日到來之後,她卻發現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麽地天真。
從來就沒有能簡簡單單,不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做到的事。耕農種地一年,換得溫飽度日。學子苦讀十年,換來一朝高中。
奪嫡之路,從古至今,哪一次是輕而易舉,沒有任何人受到傷害就達成的?
“母妃,你別哭。”朱軒姝微微咬了下唇,“我們,我們已是知道錯了。”
鄭夢境搖頭,“我哭的不是這個。”她擦了淚,“你們去吧,容我好好歇歇。”
朱常洵卻不想離開,這是他和母親最後幾日的相處了,往後,他就會離開直隸,不知去往何處。母子想要再見,可謂是難上加難。
鄭夢境見他不動,以為有什麽事,“怎麽了?”
“母妃,我……我要走了。”朱常洵不敢看她,這事兒雖然已經眾人皆知,但自己從來沒親自向母親說過。“我怕往後,往後就再見不到你了。這幾日,允了我在你身邊,好不好?”
鄭夢境將發絲別到耳後去,露出發根的銀白來,看得朱常洵越發難受。“傻子,你父皇怎麽會點頭應下?沒見你這幾日的上表都叫他給留中了嗎?朝臣便是膽子再大,也不會強逼著你父皇將你貶為庶人逐出宮去的。”
朱常漵微微別開頭,看來母親還不知道。“母妃,王嬪叫慈聖皇祖母給放出來了。”
鄭夢境的動作微微頓住。什麽時候的事?!她怎麽不知道?鹹福宮可有得到消息?
“今早的事,大抵還沒人傳去母後那處。”朱常漵垂著頭,不敢去看母親臉上的表情。他知道王嬪出景陽宮後,必定會做些什麽。可慈寧宮那頭,誰敢安排眼線進去呢?那可是李太後的住所!
不會有人攔著的。身子健壯的時候,興許李太後還有那個精神去細細揣摩各人的言行心思,但如今她纏綿病榻已久,朱常洛也叫送去圈禁,誰能說她心裏就不會同王嬪一樣,想要看翊坤宮落於地獄之中呢。
依著朱常漵的猜測,王嬪定會出手,而李太後無論讚成,或是不讚成,最終還是會出一場亂子。
他有些頹喪,自己終究還是保不住弟弟。
鄭夢境的身子晃了晃,木著臉,“你們父皇……他答應了?”這怎麽可能呢?關了十幾年的人,說放就放出來?就因著朱常洛不在了?
“是皇祖母的意思,”朱常治原先並不知道這個自己從未見過的女子出現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但向周遭的宮人們打聽之後,心中嫌惡感無比強烈。“皇祖母說,自己也快沒什麽活頭了,就想最後見一見什麽的。父皇應是磨不過皇祖母,這才叫人上慈寧宮去侍疾。”
果真好人沒好報,這個險些害得二皇兄病歿的惡毒女人怎麽沒死了呢?!
鄭夢境坐在那處,愣了一會兒,騰地一下站起來。“不行,我這就去一趟啟祥宮,讓陛下收回成命,將王嬪重新給關起來。”她絕對不能坐視有人再一次害了自己的兒子。
洵兒出宮能做什麽?自小在宮裏長大,不事生產,四書五經尚讀不像樣,也就一把子力氣能唬人。成了庶人後,難道還要日日去碼頭給人搬東西過活不成?他能吃得了這份苦?!
鄭夢境是在宮外過過日子的,家裏還窮過。她比朱翊鈞,比自己的四個孩子,更能明白窮苦意味著什麽。
宮外多少人因著一個窮字,就賣兒賣女的?親手送了女兒去勾欄院給人做養女?遇上災荒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的?
史書上記得清清楚楚!
鄭夢境喚來吳讚女給自己更衣,眼中的淚控製不住地成串往下掉。前世洵兒是怎麽死的,她還記得分明。這一次,絕不能再讓這個兒子落入險境之中。重生以來,她從不求富貴權力,隻求自己所出的幾個孩子能平平安安地渡過這一世。
難道這也是個苛求嗎?!
在鄭夢境將要坐上肩輿的那一刻,朱常漵攔住了她。“母妃,即便你去見了父皇。父皇也不會應的。”
鄭夢境紅著眼眶,瞪了他一眼,“你讓開。”
朱常漵拉住她,“母妃這是要讓父皇與皇祖母生隙,招來士林輿論說你媚惑天子,離間天家親情嗎?屆時父皇如何自處?母妃如何自處?我們幾個又該如何自處?!”
天子永遠都不會有錯,錯的隻能是旁人。隻要鄭夢境今日走進啟祥宮向朱翊鈞請求重新將王嬪關回景陽宮,等待她的將是慈寧宮的雷霆震怒。
曾為帝王的朱常漵很明白,他的父皇可以迅速地將秋獮案草草了結,也可以用拖字訣保下朱常洵。但他擋不住士林清議的熊熊怒火。父皇沒有世宗的手段,世宗可以解決大禮儀,他的父皇不行。
朱常漵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走錯一步路。他必須攔下她來。
“難道你要我親自看著洵兒被人害地出宮?”鄭夢境含淚逼視著他,“你也不是沒有出過宮的人,算是見過世間百態。你難道想不出,一旦洵兒出了宮,他會是什麽下場嗎?”
“洵兒可以去投靠舅舅。舅家想要保他平安,還是能夠的。”朱常漵平靜地道,“舅舅在江陵建辦了織布坊,洵兒能算能寫,手腳不廢,上江陵也能幫得了舅舅一二。”
鄭夢境一揮手,將兒子推開,“你少來哄我!”
“你當作我是傻子?不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朱常漵,你別忘了,你們都是我生的!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別以為你們的那些小心思我不知道。”鄭夢境指著不知所措的朱常洵,“洵兒早就想去從戎,他會乖乖地上江陵去?”
今年是萬曆二十四年,再過二十年,努|爾哈赤就會建立後金,以“七大恨”的名義向大明朝開戰。倘若朱常洵選擇參軍入伍,死的可能要比活下來高太多了。
古來征戰幾人還。唯有馬革裹屍慰親人。哪一個將軍的高位不是由兵士的白骨堆積而成的。
鄭夢境不想有朝一日再次看到朱常洵是他裹著草席的模樣。
“你以為自己有多能耐?這麽多年來,你父皇撥了多少軍費給遼東?李家看著多風光,是吧?可你知不知道,他家兒子有幾個是活下來的?!人那還是武將世家,世襲的!在戰場上,有父親、有兄弟護著。你有什麽?嗯?你有什麽?你說說看!”
鄭夢境快步走到朱常洵的麵前,死命戳著他的額頭,希望可以讓他清醒一點。“你以為去交了投名狀,人家會看在你曾經是皇子的份上就讓你統率三軍了?做夢!我告訴你,人根本不稀得讓你這種隻會紙上談兵的人去領著他們精心調|教出來的兵士衝鋒陷陣!死你一個,他們頂多就削個爵位。你父皇從始至終都要靠他們鎮守北境啊,這頭削了,轉過頭就立刻找個由頭給重新賞回去你信不信?!”
朱常洵由著母親說了一大通,一個字都不反駁,乖乖垂頭聽訓。這是他自小的夢想。他知道父皇要靠李家,那不也是因為大明朝沒有武將可用嗎?重文不重武是大明朝曆來的看法。為什麽母親就是不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呢?
靠李家也是靠,靠他也是靠,他便是成了庶民,身上也還留著朱家的血,是自家人。難道不比李家更可靠些?先前皇兄就說過,要不是李家在北境放任,努|爾哈赤根本就不會有機會一統女真。
與其靠著那個吃裏扒外的,還不如索性推著自己上。便是死,於他而言也是死得其所。
“母妃,我姓朱,是天家的人,理當……協助天子,鎮守國門。”許久,朱常洵才說了這麽一句話。
鄭夢境被驚得後退了幾步。
前世福王就藩,她也是這麽對他說的。
“便是天命所歸,做不成太子,隻是個藩王,你也得擔起朱家的重擔來,助天子鎮守國門。”
可結果呢?
鄭夢境前世最後悔的事,就是在朱常洵就藩前對他說了這句話。福王妃同福王世子,一個婦人,一個孩童。他們都能從被李賊圍攻的洛陽城逃出來,難道福王一個大男人就逃不出來了?
是他自己,安排好了一切。留下殉城,最後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天旋,地轉。
鄭夢境感覺自己仿佛又化成了魂魄,立在宮門前。望著後金入關,攻破京城,大明朝宮牆上的旗幟在馬蹄下被踩地破碎。
是不是自己做再多的努力,曆史的車輪還是會朝著原本的方向滾滾而去?僅靠己身,螳臂擋車,根本無濟於事。
“你要去,那便去吧。”鄭夢境漠然地道。她一步步地往正殿走著,臉上的淚滑落,從下巴滴在衣襟上,濡濕了衣衫。
朱常漵看著弟弟臉上的歉意,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母妃。”他出聲叫住鄭夢境,“母妃身居後宮,不懂朝政。我不會讓洵兒落入那般境地的。”
好似同自己做保證一樣,“絕不會的。”
不懂政事是鄭夢境兩輩子的苦處和軟肋。
四個孩子看著母親微振的背影,有些擔心。朱軒姝死死地牽住了朱常治,焦躁地想著自己是不是該上去勸勸母親。
“是,我不懂。”鄭夢境仰起臉,望著正殿的宮簷,“但起碼我知道,上了戰場,去同北夷作戰的漢人,沒有幾個是能回來的。”
孩子們默不作聲地望著她走進去,身影消失在殿內。
朱常洵喃喃道:“我是不是……是不是太過任性了?”
“沒有。”朱常漵對他說道,仿佛也是說給自己聽的,“母妃總有一日,會明白過來的。”
朱軒姝望著他們許久,鬆開了被捏紅了的朱常治,扭身進了屋子。
既然洵兒出宮已成了定局,身為長姐,自己也該做些什麽。便是讓他日後的路能容易些,也是好的。
朱翊鈞木然地坐在龍椅之上,望著下麵的朝臣們不斷提出對自己草草結束了秋獮案的反對。他知道朝臣們並非出於正義,而是因為事涉翊坤宮,自己有偏袒之嫌。
言官的唾沫幾乎都要噴上朱翊鈞的臉了。他還是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冷靜。
不懂輕舉妄動,不能廷杖。一旦自己動了怒,這些人的目的就達成了,小夢和那四個孩子,今後的路都會很難走。
他的姝兒,還沒婚配呢。萬不能讓這件事阻了好人家。
閣臣中除了趙誌皋外,誰都沒說話。張位從來都是城府不低之人,在這種涉及天家*之事上,慣來不發話。王家屏身為首輔,被連帶著一起罵地狗血淋頭,不是不想反駁,而是他看出朱翊鈞想要利用皇長子一個人的犧牲來保全大局,令這件事不致再次發酵升級。他也忍著,沒說話。
言官們卻不是這樣想的。這是“清君側”的最好機會,天子偏袒翊坤宮,往常並無逾矩,他們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如今牽扯上了國本,還要因愛而行事,這就是無法容忍的了。
他們巴不得可以激怒了天子,給自己來一個廷杖,博得一個青史之上的美名,此後連帶後人一起都揚名立萬。
朱翊鈞張嘴,很想說退朝。但看了眼王家屏,後者朝他輕輕搖頭。
還得受著。言官們罵過了癮,這件事的餘波才算真正結束。到時候一切都會重新上正軌。
朱翊鈞在心裏盤算著,也許等冊封漵兒為太子的時候,還會有人翻一回舊賬。到那時候卻比眼下好對付多了,便是再讓皇長子回京,也基本是個廢人,並無可能參與國本之爭。
王家屏看著天子臉上的不耐,知道他快到忍耐的底線了。可言官們還在說個不停。自己得想個法子才行,否則先前忍的一切都會成了泡影。
“陛下!陛下!”慈寧宮的小太監哭著跑進來,跪在朱翊鈞和朝臣們的麵前,“陛下,就在方才,慈聖太後娘娘薨了。”
王家屏鬆了一口氣。這下言官便是再想逞口舌之能,也不得不收斂。他領頭向朱翊鈞行禮,“陛下節哀。”
朱翊鈞看著底下跪了一片,有些茫然。等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是泣不成聲。多少年了,自己同母親相爭相親,最後還是迎來了這一步。
小太監邊哭,邊將一封懿旨從袖中取出來,雙手舉高了。“陛下,娘娘薨逝前寫了這封遺旨,讓奴才交給陛下。”
田義快步下階,將懿旨取來交給天子。
朱翊鈞隻看了前麵幾句,手上的勁道就鬆了。懿旨飄飄然落在階上。田義趕忙將其撿了起來,趁著機會瞄上一眼,不由大驚。
王家屏微微抬起頭去看天子的表情,旋即又收回視線。心中的驚濤駭浪,難以言說。
朱翊鈞緩緩起身,用手捂著眼睛,朝下麵揮了揮手。田義上前一步,喊道:“退朝。”隨後攙著天子往後麵走,時不時地朝朱翊鈞臉上看一眼。
“去……翊坤宮。”朱翊鈞停下了腳步,望著陰沉沉的上空。
小夢,朕還是沒能保住洵兒。你可會責怪於朕。
茶湯潑濕了鄭夢境的裙子,茶碗順著織金裙一路滾下了膝頭,落在青磚地上滴溜溜地轉著。
鄭夢境麵對著朱翊鈞的淚眼,半晌沒說話。許久她才覺得自己找回了聲音。“既然,是娘娘的旨意,奴家,同洵兒,自當遵守。”
朱翊鈞點點頭,不再說話,徑自離開了翊坤宮。
因一時之氣,將王淑蓉從景陽宮給放出來,是他現在最後悔的事。
慈寧宮裏宮人們哭作一片,朱翊鈞行過之處,紛紛膝行讓開。
這是朱翊鈞在十幾年後第一次再次見過王淑蓉。滿頭的白發,黝黑的皮膚上滿是斑點皺紋,一點都不像是享盡尊榮的後妃,便是比常年在李太後身邊服侍的田夫人都老。她看起來很瘦,好似十幾年不曾吃過飯,從袖子裏探出來的手好似一雙白爪。
王淑蓉臉上沒有絲毫悲傷,平靜地望著走近的朱翊鈞。她起身,朝天子一福,“陛下。”看著此時的天子有多悲傷,她心裏就有多幸災樂禍。
是你們逼我的!將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按在洛兒身上,讓他不得不被送去鳳陽圈禁,過那種生不如死的日子。
洛兒,她最後的那點曙光,你們都要奪了去。
不僅是天子,連同整個翊坤宮,自己全都不會讓你們好過!
朱翊鈞怠懶看她,隻朝陳矩揮揮手。
陳矩側過身,向身後特地挑了的幾個太監使了個眼色。他們飛快地上前捂住王淑蓉的嘴,雙手反剪,拉下去。
出人意料的是,王淑蓉連掙紮都沒有。就這樣任由他們粗暴地對待自己。她的嘴雖然被捂住了,可那雙睜得發亮的眼睛叫人瞧著心裏極不舒坦。
坐在母親榻邊,看著她緊閉著雙目,朱翊鈞摸上了她的手。冰涼,僵硬。就好像當年先帝駕崩時候的模樣。
李彩鳳的頭發已經叫宮人們梳理過了,臉上也給施了脂粉,看起來倒沒有還活著那時候的病態與憔悴。隻是沒有起伏的胸膛與一動不動的模樣,還是叫人看出來她已是沒了生氣。
對這個母親,是愛更多,還是恨更多,朱翊鈞自己也分辨不出來。他隻知道在母親的心目中,李家淩然於一切之上。也許母親過世前,心中嫉恨自己沒能保下潞王,沒能對武清伯府更好些。
還將她最為疼愛,一心想捧上太子位的皇長子送去了鳳陽。
母親死前,大概是恨著自己的吧。
朱翊鈞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在坐上鑾駕的那時,田夫人從角落裏走出來。她跪在天子的腳下,全身都抖得厲害。
“陛下,娘娘的遺旨乃是王嬪矯詔。她、她盜了娘娘的金印!”
田義上前怒道:“先前為何不攔著,如今才知道稟上來!”若是在太監送來前,事情未曾宣揚開,朱常洵離宮尚有轉寰的餘地。
田夫人哭道:“奴家,奴家不敢啊!王嬪她瘋了!王嬪當時關了大門,舉著刀子不許任何人出去,隻將遺旨交給了那個小太監讓他去跑腿。”
朱翊鈞合上眼,不想再聽下去。他朝田義揮揮手,讓他將田夫人拉開。
如今說什麽都晚了。
中宮病重沉屙,無法料理太後的喪儀,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鄭夢境的肩上。
鄭夢境多希望慈聖太後的喪儀永遠都不要結束,這樣她的洵兒就能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了。
內外命婦哭了一天又一天,最後還是迎來了下葬的那日。
鄭夢境木然地望著慈聖皇太後的棺材從宮裏緩緩駛出,朝著昭陵的方向去。做完一切事,她絲毫不留情地率先離開。
如果沒有李太後,她與王淑蓉本就不會成了敵手,她的洵兒也不會就此離開。
鄭夢境走過外命婦的身旁,聽著她們竊竊私語地對自己議論著。她的胸膛挺得越發高。
夜裏頭,朱翊鈞再一次來到了慈寧宮。
這裏已經空無一人,唯有偏殿還算有些人氣。
田義將門打開,讓朱翊鈞走進去。被捆成個粽子樣的王淑蓉正在裏麵待著。
朱翊鈞將從她身上搜出來的太後印丟在她的麵前,“該怎麽做,田義你來定吧。”
田義臉上帶著淺笑,躬身向朱翊鈞行了一禮。
原本並未掙紮的王淑蓉在看到田義身後的那些錦衣衛拔出尖利的匕首時開始劇烈地動作起來。
一張大網將王淑蓉整個都牢牢捆住,不多的肉從網眼中突出來。
錦衣衛手起刀落,新鮮的血液噴濺出來,落在行刑之人的手上。冰涼的青磚地上落下一塊帶著血的皮肉,散著一絲熱氣。
王淑蓉瞪大了眼睛,嘴裏被塞著一大團的布,想喊也喊不出來。
一刀,又一刀。
朱翊鈞在一旁麵無表情地看著這個女人從劇烈的掙紮,到最後的奄奄一息。
隻剩下最後一刀了。
田義朝朱翊鈞行禮,“陛下,後頭有些醃臢。夜已深了,陛下還是回去歇息吧。奴才會清理幹淨的。”
朱翊鈞點點頭,轉過身,冷漠的聲音聽在王淑蓉的耳中好似地獄裏最恐怖的魑魅魍魎。
“王嬪私盜太後金印,畏罪自裁。將這消息送去鳳陽,叫庶人洛知道,也好緬懷生母,服個孝。”
正紅色的袍子擦在地上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在悄無聲息的夜裏格外清晰。
王淑蓉聽著這樣的聲音,雙目上移,望著一杆大刀泛著月色的光輝向自己砍來。
滾燙的血液流經冰涼的青磚上,一路冒著熱氣。還不等冷卻,就被人一一擦拭幹淨。
朱翊鈞從慈寧宮出來後,就去了翊坤宮。在宮門外頭,他就看見裏麵燈火通明。
今夜翊坤宮誰都睡不著。
李太後的遺旨上寫得分明,朱常洵當在喪儀結束後的第二天就離開宮中,於民間做一個庶人。
朱軒姝熬了幾天幾夜,趕著將一件衣服做了出來。宮裏的布料大都是絲緞,平民是不能穿的,為了找棉布,她費了好些功夫。
將折好的衣服遞給朱常洵,“你現在還在長身體,興許過幾年就穿不下了。”
朱常洵笑著接過衣服,手不經意地在衣襟上擦過。
硬邦邦的,裏頭縫了東西。
朱軒姝扭開臉,“你好生收起來,別叫人給偷了去。”
朱常洵默不作聲地點點頭,將姐姐親手做的這件衣服放在最底下,用旁的衣物蓋起來。
“我沒什麽好送的。往日裏父皇母妃都是一碗水端平,我有的,皇兄也有。”朱常治給的是一把能貼身藏著的匕首,薄如蟬翼,比普通的匕首都要小,要薄。“隻這個,是當年我磨著父皇要來的。”
朱翊鈞站在門口看了許久才進來。“都去睡吧,明兒一早洵兒就得走了。”
鄭夢境坐在上首沒起身相迎。今夜她沒心思再去逢迎什麽。
朱翊鈞在她身邊坐下,身上傳來淡淡的血腥味。“王嬪沒了。”
“她終於沒了。”鄭夢境轉過臉,不想叫朱翊鈞看到自己猙獰的淚臉。
朱翊鈞默了許久,又問她,“知道洵兒往後會去哪裏嗎?”
“大抵會去遼東吧。”鄭夢境扯了扯嘴,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便是說去江陵投奔他舅舅,八成也是假的。這麽多年了,陛下還沒看出他是個什麽性子的人嗎?”
朱翊鈞怎麽會不知道呢,他再明白不過了。
兩個人誰都沒提去睡的話,一起在正殿不言不語地枯坐著。直到天拂曉了,才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朱常洵該走了。
三兄弟倒是晚上在一個屋子睡的,說了一晚上的話。
“我瞧著二皇姐把銀票往衣服裏頭縫的。都是些小銀票,怕你在外頭露富,被人盯上了。”朱常治將手枕在頭下,望著頂上的帳子,“衣襟、袖口、下擺,全都縫了。”
朱常洵默了片刻,道:“我知道,方才接過來的時候摸到了。”他扭過臉去看一直沒說話的朱常漵,“哥哥你說,我去了遼東之後,該投奔誰?”
無論投奔哪一個,朱常洵都是從一個兵卒開始的。不會有人因他曾經的身份而另眼相待。
朱常漵很想告訴他,別去了,上江陵去找舅舅吧。可他還是聽到了自己對弟弟說:“去李家吧。”
二十二年後,努|爾哈赤就會攻打撫順,遼東是離他最近的戰場。
“好,我聽哥哥的。”朱常洵嘴角微微上翹,“你們等著我,我還會回來的。到時候,太子哥哥一定要讓父皇封我個驃騎將軍。”
朱常漵扭過臉,將眼淚埋進枕頭中。“嗯。便是我不提,父皇也會封的。他素來……喜歡你尚武。”
朱常洵望著外頭的天亮起來,從床上起身。
“我該走了。”
兩個兄弟默不作聲地同他一起起來。最後一次一起更衣,洗漱,出門。
鄭夢境舍不得兒子,一路將人送到宮門口,猶覺不夠。
這是她看兒子的最後一次了。
朱翊鈞知道她會舍不得,自己是沒法子親送了,便允了他們同朱常洵一起上馬車。
馬車的簾子被風微微吹起,路邊小販們的叫賣聲入耳。
鄭夢境心中不知是什麽滋味。多少次念著想要出宮,現在倒是成了,卻是因著再也見不到朱常洵。
馬車在城門口停下,朱常洵伸出手去撩開一半,又放下。他轉過臉,將車上每一個人的臉都細細看了,記在心裏。
隨後鼓起了所有的勇氣,一把撩開簾子跳下車。
車上哭聲一片。
朱常漵用力地攥緊了拳頭。他不會讓朱常洵輕易赴死的。
馬車在城門口停的時間並不久,等朱常洵離開後就開始往回走。途徑徐家的時候,朱常漵提出要下車。鄭夢境不想說話,隻朝他擺了擺手,由得他去。
敲開徐家的大門,朱常漵直奔徐光啟的麵前。
“先生,大明朝的火銃,要怎樣才能讓兵卒人手一杆呢?”
對付草原上的騎兵,火炮、火銃,是最有效的方法。
朱常漵仰著臉,認真地看著徐光啟,等待對方給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