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此時朝會還沒散,朱翊鈞立即就同朝臣商量對策。
此次公然反明的乃是播州宣慰司使楊應龍。自萬曆十七年起,他就一直不□□分。後來萬曆十九年,四川巡撫李化龍被調走後,繼任巡撫王繼光與他更是水火不容,三番兩次要求朝廷發兵圍剿。
隻是直隸的朝臣們覺得楊氏一族雖占地自主,但先祖楊鑒在開國初曾主動降明,還是施以懷柔之策為上,一直都按著沒有大肆發兵。此後楊應龍雖屢屢統苗兵肆逆,到底還是小打小鬧,沒成什麽大氣候。
可這次卻似乎不一樣了。楊應龍竟然開了餘慶土吏毛承雲的棺材鞭屍,又大肆掠奪大阡、都壩兩地,焚劫餘慶、草堂二司,及至興隆、偏鎮、都勻各衛。更派遣其弟楊兆龍圍攻黃平,滅了重安司長張熹全家。
朝廷不能再繼續坐視不理,否則難以向其他地方的土吏們交代。
王家屏草草看過急報,麵色凝重。他將急報交給了身旁的趙誌皋,向朱翊鈞道:“陛下,楊氏此番號稱有十萬大軍,依臣見應為謊報。楊氏雖於播州為主多年,可播州多山,雖廣袤卻無法繁衍太多人口,這數目,當減半來看,大抵應有五、六萬的兵力。”
“朕也如此以為。”朱翊鈞略想了想,“先算算現下國庫還能撥出多少錢來募兵,若是不夠的,私帑再取出來。方打完倭寇不久,正是人馬疲憊之際,當下募兵怕是時間不夠。速令貴州巡撫、都司、指揮使部兵剿殺。”
朱翊鈞對楊應龍恨得牙癢癢,這人可真會挑時候啊。這才剛從朝鮮打完回來,就又折騰上了。如今朝廷人糧皆不占優,倒是楊應龍還有個地利人和。
就看天時是不是在大明朝這邊了。若是一個都不占,怕是會比朝鮮之戰更為難打。
因戰況緊急,朝臣們飛快地商量完初步對策後,即刻就下了旨,加印後馬上送往貴州。
朱翊鈞再沒心思同言官們扯皮什麽修繕不修繕的,定了章程就宣布散朝回宮。
楊氏起亂之事還未馬上宣揚開,不提後宮,就是在文淵閣讀書的皇子們也都不知道。後來還是田義怕翊坤宮的人不長眼色,在天子煩心的時候撞上了槍口,馬上差了人過去了趟文淵閣,同貼身服侍朱常漵的太監說了一聲。
午後用膳的時候,朱常漵便知道了這事兒。他心裏“咯噔”一下,在意的卻不是楊應龍反明。
而是北邊已經統一了女真的努|爾哈赤。
播州之役後不久,努|爾哈赤就讓其兄弟入京納貢。一前一後,往深處去想真是大有文章。
朱常漵知道後頭的事,篤定了播州之役必定會勝,隻是拖的時間有些久,打了似乎有一兩年。算算日子,等打完了,也該到了自己納妃就藩的時候了。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朱常漵飛快地往嘴裏扒飯,嚼幾口就停一下,再嚼幾口。朱常洵見他眼神閃爍,心知兄長必是在想什麽重要的事。
他倆早就商定好了,奪嫡一事務必要在京中就結束。無論父皇給他們指了哪一個藩地,便是再近不過的洛陽,都一樣離京城太遠了。何況彼時兄弟二人天各一方,想要起事難度太大了,耗時也久,非是上策。
朱常漵拚命地想找個機會出來,卻發現在自己就藩前似乎並沒有這樣絕佳時機。他有些絕望和沮喪,旋即又說服自己,哪裏有這麽容易的事呢,母妃不還常說人生在世就沒有容易的事嗎?
不急,萬萬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事。
朱常治沒留意兩個皇兄的心思,顧著自己吃完了飯,漱了口擦擦嘴,就準備去換身衣裳準備午後的武藝課。走到一半的時候,他覺得有些不對,往後退回來,來回看著兩個兄長的臉。
抬起頭,看看周遭的人似乎都沒有朝這邊看,朱常治重新坐了下來。
朱常洵飛了他一眼,“你不是用完了?怎得又回來了?”他撞了撞朱常治的手,“去去,換衣裳去,等會兒我吃完了就來。”
“你們有事。”朱常治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還不肯告訴我。不行,我非得知道不可。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麽不能同我說的?”
朱常洵嗤笑,“就你那張嘴,誰敢同你說什麽,一告訴了,明兒滿宮都知道了。去去去。”
“是播州楊氏的事。”朱常漵知道如果不滿足了弟弟的好奇,他是斷不會走的,所以就拿自己剛得到的消息說,“今日朝會上送來的急報,楊應龍起兵叛亂,父皇正為著這事兒發愁呢。你自己個兒小心些,這幾日莫要撞上去,惹得父皇不高興。”
原來是這個。朱常治了然地點頭,譏諷道:“我早就覺著這人是個不好的。一個能寵妾滅妻之人,又怎能做得好家主之位,統率得了播州之地。”
朱常洵欲語還休,最後還是化作一聲歎,低頭扒飯。吃幾口,覺得不說不過癮,抬頭鄙視地望著弟弟,吐出一個字來,“蠢。”
朱常治一愣,以為兄長又在作弄自己,剛想反駁就被朱常漵給按下了。
“治兒,”朱常漵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道,“我們母妃在宮外,也是算作妾的。”
宮裏唯一的嫡係乃是中宮皇後王喜姐。旁的什麽妃,什麽嬪同算了是庶,要不然現在的皇太子就是朱常洛而非朱常汐了。
皇貴妃鄭氏在天子心目中是什麽地位,朝野皆知。朱常治一聲罵,倒把自己的母妃同父皇給罵了進去。
他一愣,嘟嘴,“那可不一樣。父皇再怎麽寵著母妃,也沒為著母妃寵妾滅妻啊。你看楊應龍,為著個妾侍,將自己的嫡妻逐出門不說,還殺了嶽母同休棄的原配。這樣的人,哪裏能同父皇相提並論。”
朱常漵把最後一塊肉放進嘴裏,細細嚼了之後咽下方說話,“所以說,君子小人,隻看陰私之事就知道了。”他讓內監將碗筷都給收了,“若楊氏僅僅是將原配休棄,倒還能說其妾田氏有手段。可殺妻這事,卻是可見其本性如何了。”
朱常洵冷笑,“田氏同張氏皆為播州楊氏統領的七姓,都是在人手裏討生活的,誰比誰高了?非要爭個高低。這下可好了,殺了原配同嶽母,惹得張氏大怒,上貴州巡撫那處去告狀,說他要反。那葉夢熊能不信?這可是仆告主,有誰能比家裏人更清楚的呢。”
他嘟囔道:“我以後可不要娶那麽多個,有一個女子就夠叫人頭疼的了。有三個四個,八成後宅亂成一鍋粥,盡生事端。”
“洵兒這還沒選妃呢,就先惦記上了。”朱常漵笑眯眯地湊近,從他臉上撚下一顆米粒來,“若是父皇、母妃給你挑的是個河東獅,你瞧不慣,待如何?”
朱常洵臉一紅,“我可沒惦記。”又道,“那就我同她比哪個槍法好唄,誰厲害聽誰的,不聽話就過幾招!我一準把她打趴下。”
朱常治嫌棄地望著他,“你這哪是納妃,分明就是找個家養的武師父,天天和你對練。”
朱常洵眼睛一瞪,“家養的武師父怎麽啦,要是你,一準會要個能打算盤的賬房先生。”他眼睛一轉,餘光掃到一旁好整以暇看著自己同弟弟鬥嘴的朱常漵,決意要把他拉下水來。“皇兄想找個什麽樣的女子?”
“我?”朱常漵微愣,笑著搖搖頭,“我沒想過。”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個女子的樣貌來,怒氣衝衝地朝著自己喊“信王!信王!”。
朱常洵不信,“皇兄一看就知道心有所屬。”他心裏有些酸酸的,不知道哥哥什麽時候背著自己竟同哪家小姐看對了眼。旋即又道:“隻盼著那家姑娘能再忍上兩年,待皇兄納妃選秀的時候入宮來。既皇兄歡喜,你不好同父皇母妃說,便我去說去,總歸要叫皇兄如願才是。”
“不必了。”朱常漵搖搖頭,淡淡地道,“那女子已經香消玉殞。”
朱常治不由惋惜道:“可惜了。都道紅顏薄命,我還不信,看來果真如此。”又思及《牡丹亭》,“若是真同戲裏頭那樣,可以身死還魂,倒也好了。”
三兄弟起身,慢慢往外出走。閣外不知是誰灑了一把鳥食,引來不少鳥兒駐足啄食。
朱常漵站在那兒,看了許久。身死還魂的稀奇事自己是遇上了,隻不知道她有沒有自己這般的運氣。
大抵是有的吧,菩薩當是最為偏愛她那樣的人。隻是希望她莫要再入宮,成為帝王家的人,最後落得自縊而亡。
“皇兄,在看什麽呢?”朱常治見兄長沒跟上來,在前頭喚道。
朱常漵腳下一轉,“來了。”慢慢地拖著殘腿走過去。
今生改了麵貌,殘缺了身子。如果還有緣相見,她會不會認出自己來?
朱常漵不希望她再久伴身邊,隻要有機會能看上一眼,全了心願,便足以慰藉。
兄弟三個下了學回到翊坤宮的時候,鄭夢境也正同吳讚女說的起勁。見兒子回來了,鄭夢境忙停了話,讓他們幾個過來。
“說是今晨朝會的時候,你們父皇接了四川的急報,楊氏謀反,是也不是?”鄭夢境望著三個兒子,“不是一直都鬧著,怎得一下子就厲害起來了?”
自萬曆十七年葉夢熊上奏朝廷要求剿滅楊應龍,朱翊鈞就一直擔心楊氏會反。反反複複了七年,如今這塊石頭終於是落了下來。
鄭夢境對播州之役已是記憶有些模糊了,記不清最後到底勝了還是敗了。她隻記得萬曆時期打過三次大仗,播州便是最後一次了。
“你們說最後會贏,還是不會贏?”鄭夢境小心翼翼地問著自己心裏最關心的問題。
朱常漵對這事兒最熟悉,“楊氏早就起了反心。如今見朝鮮之戰結束,朝廷正是疲憊之際,度量著自己占了人和地利,便決意謀反。不過遲早的事。母妃亦不必擔憂,此戰大明一定會勝的。”
隻是剛開始的時候,怕是力有不逮。現在沒有火器壓製的大明朝,還是隻能靠大軍的人力去碾壓對方。
火器,還是火器。朱常漵咬著指甲,想起前世身為次輔的徐光啟奏請開倉將火器取出來對抗勢如破竹的後金,但開倉之後,裏麵存放著的經年火器都已是生了鏽,成了堆廢鐵。
當時的那種不甘心,朱常漵還牢牢記著。這一次說什麽都不會重現。
思及徐光啟,他不由微微一笑。現在人已是天家的人了,正該物盡其用。
“漵兒在笑什麽?”鄭夢境看兒子莫名其妙地笑,好奇之下便開口問道,“同母妃說說看?”
朱常治同情地朝還沒回過神來的朱常漵看了一眼,拉了拉鄭夢境的衣服,“母妃別問了,二皇兄八成是在想自己那個香消玉殞的小姐呢。”他垂下頭,重重歎了一口,“可憐佳人早夭,竟做不得有情人終成眷屬。”
鄭夢境好笑地拍了一下兒子的頭,“你二皇兄什麽時候有了相好的小姐?我都不知道的事,你倒是知道了。”她朝朱常漵挑眉,“他同你說的?八成是唬你呢。”
朱常治猶如石化,“唬我?!”他看看鄭夢境,再看看笑而不語的朱常漵,覺得真相昭然若揭。
自己的兩個哥哥都挺好的,真的。
鄭夢境將朱常漵攬過來,“沒事兒就知道作弄你弟弟。”她歎道,“先前你們沒來的時候,我還正同讚女打聽呢。等過了年節,皇長子大婚後,你們二皇姐也要選駙馬了。直隸能符合條件的,也不過是那麽幾戶人家罷了。”
“不是還有五城兵馬指揮司?”朱常漵篤定了父皇絕對不會讓二皇姐嫁給平民的,“父皇定會從他們之中挑人家的。先前大皇姐選駙馬的時候,名單上的人不就都是官宦之後嗎?二皇姐八成也差不多。”
鄭夢境搖搖頭,“漵兒,你忘了?媖兒之所以會挑了官宦之後,因她為娘娘所出。你父皇不會願意為了姝兒破這個例的。”
朱常漵眨了眨眼。母妃是不是先前同二皇姐說了什麽?近來二皇姐對著父皇的樣子都有些怪怪的。
無論是朱常漵還是鄭夢境,都不知道前世早夭的朱軒姝最終會嫁給誰。所以這次就尤為上心。人心隔肚皮,哪能知道挑中的人是不是個好的呢。
朱常漵道:“等名單出來了,便讓大皇姐去瞧瞧吧。她現在住在宮外,倒是比我們方便得多。”
鄭國泰去了湖廣,沒個三年五載是回不來的。幾個皇子雖然常出宮,卻也在宮外並沒什麽有交情的人家。看來看去也唯有朱軒媖能在這事兒上幫的了忙。
“這事兒你們不必操心了,我會想法子的。”鄭夢境歎了口氣,忽地又想起一事來,“你們常出宮跑,可知道如今直隸頗有幾戶達官貴人改教?”
三兄弟麵麵相覷,一起搖頭。
鄭夢境笑道:“是那幾個西夷傳教士做的,他們那個菩薩,好似叫、叫什麽,天父天子的。我也弄不明白,隻知道同我們的菩薩是不一樣的。平素也不上香,唔,他們管念經叫做禱告,也不說阿彌陀佛。”說了自己知道的異處,她倒笑得像個孩童,“聽起來倒是好玩。”
朱常漵同朱常洵聽著母親的話,也不約而同笑了起來。
唯有朱常治悶悶不樂。他的二皇姐竟然要嫁人了。
此次公然反明的乃是播州宣慰司使楊應龍。自萬曆十七年起,他就一直不□□分。後來萬曆十九年,四川巡撫李化龍被調走後,繼任巡撫王繼光與他更是水火不容,三番兩次要求朝廷發兵圍剿。
隻是直隸的朝臣們覺得楊氏一族雖占地自主,但先祖楊鑒在開國初曾主動降明,還是施以懷柔之策為上,一直都按著沒有大肆發兵。此後楊應龍雖屢屢統苗兵肆逆,到底還是小打小鬧,沒成什麽大氣候。
可這次卻似乎不一樣了。楊應龍竟然開了餘慶土吏毛承雲的棺材鞭屍,又大肆掠奪大阡、都壩兩地,焚劫餘慶、草堂二司,及至興隆、偏鎮、都勻各衛。更派遣其弟楊兆龍圍攻黃平,滅了重安司長張熹全家。
朝廷不能再繼續坐視不理,否則難以向其他地方的土吏們交代。
王家屏草草看過急報,麵色凝重。他將急報交給了身旁的趙誌皋,向朱翊鈞道:“陛下,楊氏此番號稱有十萬大軍,依臣見應為謊報。楊氏雖於播州為主多年,可播州多山,雖廣袤卻無法繁衍太多人口,這數目,當減半來看,大抵應有五、六萬的兵力。”
“朕也如此以為。”朱翊鈞略想了想,“先算算現下國庫還能撥出多少錢來募兵,若是不夠的,私帑再取出來。方打完倭寇不久,正是人馬疲憊之際,當下募兵怕是時間不夠。速令貴州巡撫、都司、指揮使部兵剿殺。”
朱翊鈞對楊應龍恨得牙癢癢,這人可真會挑時候啊。這才剛從朝鮮打完回來,就又折騰上了。如今朝廷人糧皆不占優,倒是楊應龍還有個地利人和。
就看天時是不是在大明朝這邊了。若是一個都不占,怕是會比朝鮮之戰更為難打。
因戰況緊急,朝臣們飛快地商量完初步對策後,即刻就下了旨,加印後馬上送往貴州。
朱翊鈞再沒心思同言官們扯皮什麽修繕不修繕的,定了章程就宣布散朝回宮。
楊氏起亂之事還未馬上宣揚開,不提後宮,就是在文淵閣讀書的皇子們也都不知道。後來還是田義怕翊坤宮的人不長眼色,在天子煩心的時候撞上了槍口,馬上差了人過去了趟文淵閣,同貼身服侍朱常漵的太監說了一聲。
午後用膳的時候,朱常漵便知道了這事兒。他心裏“咯噔”一下,在意的卻不是楊應龍反明。
而是北邊已經統一了女真的努|爾哈赤。
播州之役後不久,努|爾哈赤就讓其兄弟入京納貢。一前一後,往深處去想真是大有文章。
朱常漵知道後頭的事,篤定了播州之役必定會勝,隻是拖的時間有些久,打了似乎有一兩年。算算日子,等打完了,也該到了自己納妃就藩的時候了。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朱常漵飛快地往嘴裏扒飯,嚼幾口就停一下,再嚼幾口。朱常洵見他眼神閃爍,心知兄長必是在想什麽重要的事。
他倆早就商定好了,奪嫡一事務必要在京中就結束。無論父皇給他們指了哪一個藩地,便是再近不過的洛陽,都一樣離京城太遠了。何況彼時兄弟二人天各一方,想要起事難度太大了,耗時也久,非是上策。
朱常漵拚命地想找個機會出來,卻發現在自己就藩前似乎並沒有這樣絕佳時機。他有些絕望和沮喪,旋即又說服自己,哪裏有這麽容易的事呢,母妃不還常說人生在世就沒有容易的事嗎?
不急,萬萬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事。
朱常治沒留意兩個皇兄的心思,顧著自己吃完了飯,漱了口擦擦嘴,就準備去換身衣裳準備午後的武藝課。走到一半的時候,他覺得有些不對,往後退回來,來回看著兩個兄長的臉。
抬起頭,看看周遭的人似乎都沒有朝這邊看,朱常治重新坐了下來。
朱常洵飛了他一眼,“你不是用完了?怎得又回來了?”他撞了撞朱常治的手,“去去,換衣裳去,等會兒我吃完了就來。”
“你們有事。”朱常治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還不肯告訴我。不行,我非得知道不可。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麽不能同我說的?”
朱常洵嗤笑,“就你那張嘴,誰敢同你說什麽,一告訴了,明兒滿宮都知道了。去去去。”
“是播州楊氏的事。”朱常漵知道如果不滿足了弟弟的好奇,他是斷不會走的,所以就拿自己剛得到的消息說,“今日朝會上送來的急報,楊應龍起兵叛亂,父皇正為著這事兒發愁呢。你自己個兒小心些,這幾日莫要撞上去,惹得父皇不高興。”
原來是這個。朱常治了然地點頭,譏諷道:“我早就覺著這人是個不好的。一個能寵妾滅妻之人,又怎能做得好家主之位,統率得了播州之地。”
朱常洵欲語還休,最後還是化作一聲歎,低頭扒飯。吃幾口,覺得不說不過癮,抬頭鄙視地望著弟弟,吐出一個字來,“蠢。”
朱常治一愣,以為兄長又在作弄自己,剛想反駁就被朱常漵給按下了。
“治兒,”朱常漵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道,“我們母妃在宮外,也是算作妾的。”
宮裏唯一的嫡係乃是中宮皇後王喜姐。旁的什麽妃,什麽嬪同算了是庶,要不然現在的皇太子就是朱常洛而非朱常汐了。
皇貴妃鄭氏在天子心目中是什麽地位,朝野皆知。朱常治一聲罵,倒把自己的母妃同父皇給罵了進去。
他一愣,嘟嘴,“那可不一樣。父皇再怎麽寵著母妃,也沒為著母妃寵妾滅妻啊。你看楊應龍,為著個妾侍,將自己的嫡妻逐出門不說,還殺了嶽母同休棄的原配。這樣的人,哪裏能同父皇相提並論。”
朱常漵把最後一塊肉放進嘴裏,細細嚼了之後咽下方說話,“所以說,君子小人,隻看陰私之事就知道了。”他讓內監將碗筷都給收了,“若楊氏僅僅是將原配休棄,倒還能說其妾田氏有手段。可殺妻這事,卻是可見其本性如何了。”
朱常洵冷笑,“田氏同張氏皆為播州楊氏統領的七姓,都是在人手裏討生活的,誰比誰高了?非要爭個高低。這下可好了,殺了原配同嶽母,惹得張氏大怒,上貴州巡撫那處去告狀,說他要反。那葉夢熊能不信?這可是仆告主,有誰能比家裏人更清楚的呢。”
他嘟囔道:“我以後可不要娶那麽多個,有一個女子就夠叫人頭疼的了。有三個四個,八成後宅亂成一鍋粥,盡生事端。”
“洵兒這還沒選妃呢,就先惦記上了。”朱常漵笑眯眯地湊近,從他臉上撚下一顆米粒來,“若是父皇、母妃給你挑的是個河東獅,你瞧不慣,待如何?”
朱常洵臉一紅,“我可沒惦記。”又道,“那就我同她比哪個槍法好唄,誰厲害聽誰的,不聽話就過幾招!我一準把她打趴下。”
朱常治嫌棄地望著他,“你這哪是納妃,分明就是找個家養的武師父,天天和你對練。”
朱常洵眼睛一瞪,“家養的武師父怎麽啦,要是你,一準會要個能打算盤的賬房先生。”他眼睛一轉,餘光掃到一旁好整以暇看著自己同弟弟鬥嘴的朱常漵,決意要把他拉下水來。“皇兄想找個什麽樣的女子?”
“我?”朱常漵微愣,笑著搖搖頭,“我沒想過。”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個女子的樣貌來,怒氣衝衝地朝著自己喊“信王!信王!”。
朱常洵不信,“皇兄一看就知道心有所屬。”他心裏有些酸酸的,不知道哥哥什麽時候背著自己竟同哪家小姐看對了眼。旋即又道:“隻盼著那家姑娘能再忍上兩年,待皇兄納妃選秀的時候入宮來。既皇兄歡喜,你不好同父皇母妃說,便我去說去,總歸要叫皇兄如願才是。”
“不必了。”朱常漵搖搖頭,淡淡地道,“那女子已經香消玉殞。”
朱常治不由惋惜道:“可惜了。都道紅顏薄命,我還不信,看來果真如此。”又思及《牡丹亭》,“若是真同戲裏頭那樣,可以身死還魂,倒也好了。”
三兄弟起身,慢慢往外出走。閣外不知是誰灑了一把鳥食,引來不少鳥兒駐足啄食。
朱常漵站在那兒,看了許久。身死還魂的稀奇事自己是遇上了,隻不知道她有沒有自己這般的運氣。
大抵是有的吧,菩薩當是最為偏愛她那樣的人。隻是希望她莫要再入宮,成為帝王家的人,最後落得自縊而亡。
“皇兄,在看什麽呢?”朱常治見兄長沒跟上來,在前頭喚道。
朱常漵腳下一轉,“來了。”慢慢地拖著殘腿走過去。
今生改了麵貌,殘缺了身子。如果還有緣相見,她會不會認出自己來?
朱常漵不希望她再久伴身邊,隻要有機會能看上一眼,全了心願,便足以慰藉。
兄弟三個下了學回到翊坤宮的時候,鄭夢境也正同吳讚女說的起勁。見兒子回來了,鄭夢境忙停了話,讓他們幾個過來。
“說是今晨朝會的時候,你們父皇接了四川的急報,楊氏謀反,是也不是?”鄭夢境望著三個兒子,“不是一直都鬧著,怎得一下子就厲害起來了?”
自萬曆十七年葉夢熊上奏朝廷要求剿滅楊應龍,朱翊鈞就一直擔心楊氏會反。反反複複了七年,如今這塊石頭終於是落了下來。
鄭夢境對播州之役已是記憶有些模糊了,記不清最後到底勝了還是敗了。她隻記得萬曆時期打過三次大仗,播州便是最後一次了。
“你們說最後會贏,還是不會贏?”鄭夢境小心翼翼地問著自己心裏最關心的問題。
朱常漵對這事兒最熟悉,“楊氏早就起了反心。如今見朝鮮之戰結束,朝廷正是疲憊之際,度量著自己占了人和地利,便決意謀反。不過遲早的事。母妃亦不必擔憂,此戰大明一定會勝的。”
隻是剛開始的時候,怕是力有不逮。現在沒有火器壓製的大明朝,還是隻能靠大軍的人力去碾壓對方。
火器,還是火器。朱常漵咬著指甲,想起前世身為次輔的徐光啟奏請開倉將火器取出來對抗勢如破竹的後金,但開倉之後,裏麵存放著的經年火器都已是生了鏽,成了堆廢鐵。
當時的那種不甘心,朱常漵還牢牢記著。這一次說什麽都不會重現。
思及徐光啟,他不由微微一笑。現在人已是天家的人了,正該物盡其用。
“漵兒在笑什麽?”鄭夢境看兒子莫名其妙地笑,好奇之下便開口問道,“同母妃說說看?”
朱常治同情地朝還沒回過神來的朱常漵看了一眼,拉了拉鄭夢境的衣服,“母妃別問了,二皇兄八成是在想自己那個香消玉殞的小姐呢。”他垂下頭,重重歎了一口,“可憐佳人早夭,竟做不得有情人終成眷屬。”
鄭夢境好笑地拍了一下兒子的頭,“你二皇兄什麽時候有了相好的小姐?我都不知道的事,你倒是知道了。”她朝朱常漵挑眉,“他同你說的?八成是唬你呢。”
朱常治猶如石化,“唬我?!”他看看鄭夢境,再看看笑而不語的朱常漵,覺得真相昭然若揭。
自己的兩個哥哥都挺好的,真的。
鄭夢境將朱常漵攬過來,“沒事兒就知道作弄你弟弟。”她歎道,“先前你們沒來的時候,我還正同讚女打聽呢。等過了年節,皇長子大婚後,你們二皇姐也要選駙馬了。直隸能符合條件的,也不過是那麽幾戶人家罷了。”
“不是還有五城兵馬指揮司?”朱常漵篤定了父皇絕對不會讓二皇姐嫁給平民的,“父皇定會從他們之中挑人家的。先前大皇姐選駙馬的時候,名單上的人不就都是官宦之後嗎?二皇姐八成也差不多。”
鄭夢境搖搖頭,“漵兒,你忘了?媖兒之所以會挑了官宦之後,因她為娘娘所出。你父皇不會願意為了姝兒破這個例的。”
朱常漵眨了眨眼。母妃是不是先前同二皇姐說了什麽?近來二皇姐對著父皇的樣子都有些怪怪的。
無論是朱常漵還是鄭夢境,都不知道前世早夭的朱軒姝最終會嫁給誰。所以這次就尤為上心。人心隔肚皮,哪能知道挑中的人是不是個好的呢。
朱常漵道:“等名單出來了,便讓大皇姐去瞧瞧吧。她現在住在宮外,倒是比我們方便得多。”
鄭國泰去了湖廣,沒個三年五載是回不來的。幾個皇子雖然常出宮,卻也在宮外並沒什麽有交情的人家。看來看去也唯有朱軒媖能在這事兒上幫的了忙。
“這事兒你們不必操心了,我會想法子的。”鄭夢境歎了口氣,忽地又想起一事來,“你們常出宮跑,可知道如今直隸頗有幾戶達官貴人改教?”
三兄弟麵麵相覷,一起搖頭。
鄭夢境笑道:“是那幾個西夷傳教士做的,他們那個菩薩,好似叫、叫什麽,天父天子的。我也弄不明白,隻知道同我們的菩薩是不一樣的。平素也不上香,唔,他們管念經叫做禱告,也不說阿彌陀佛。”說了自己知道的異處,她倒笑得像個孩童,“聽起來倒是好玩。”
朱常漵同朱常洵聽著母親的話,也不約而同笑了起來。
唯有朱常治悶悶不樂。他的二皇姐竟然要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