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元在清華園附近徘徊著,不知在夜間躲過了多少次宵禁巡邏。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才看到不遠處過來一隊車馬。
那是武清伯名下的田莊例行來送每日的莊上產出吃用。
李建元在拐角處籠著袖子,看著那些人從車上搬下來東西,隻留了幾個人看車,其餘的都將東西搬進院子裏麵去。他朝手上哈了口氣,搓了搓,再用更大的力氣搓了搓臉,走過去。
“沈大,這麽早就從莊子裏趕過來了?”李建元裝作晨起晃悠的模樣,同留守的人攀談。
“喲,是李大夫。”一個相貌白淨,衣著幹淨的男子上前拱手作揖。此人雖然一身補丁,不過全無猥瑣之氣,吐詞略快,看起來像個直性子。
李建元笑眯眯地寒暄,“你家婆娘同孩子可還好著?”
此言一出,其餘人眼中的不善都收了起來,原來這位就是沈大口中的“恩公”。
沈大笑道:“都好,都好。得虧李大夫了,我那小子才能從我婆娘肚子裏鑽出來。”話說一半,他上下摸索著一番自己的身子,皺了眉,“不知今日會遇著李大夫,竟沒帶什麽好東西。”
李建元擺擺手,“且不忙。你這幾日可在家中?”等沈大點頭後,又道,“既在家,那過幾日我上你家去一趟,再替你媳婦搭個脈。”
沈大當下千恩萬謝,不知作了多少個揖,望著李建元離開的身影,心下盤算著這幾日得去尋摸些好東西來,等李大夫上了門好相謝。
邊上一個細眼睛的捅了捅沈大,“哎,那個就是你同婆娘常掛嘴邊的‘恩公’?”他眼露羨慕,這年頭窮人想要娶妻都是難,更何況是有個能順利出生長大的孩子了。
沈大笑眯了眼,“就是這位李大夫。聽說是名醫李時珍的兒子。”他嘖嘖讚道,“聽說李老大夫還活著時候,就是菩薩心腸。窮人家上門求醫,他是從來不收錢的。”
“那倒是個好人。”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男人湊趣說道,麵上卻淡淡的,似乎並不像嘴上說的那麽信。
沈大歎道:“可惜咱們是府裏頭的莊戶,沒個自由身。聽說李小大夫在附近開了醫學館,有心學醫的都能去,不收錢不提,還管吃管住的,若是學的好,更是有錢拿。就算不是這塊當大夫的這塊料,也多少認的字了,可不比咱們強?”
絡腮胡子的男人笑了笑,沒搭話,嘴裏銜了一根草,眼睛盯著裏頭。他低罵了一句,“今兒怎得這麽慢!”
倒是細眼睛的那個攙著沈大又問了許多關於醫學館的事,不過後來叫那絡腮胡子的瞪了眼,也就閉上了嘴。
幾日後,李建元果然上了沈大家裏頭去。
沈大的婆娘抱著孩子,一邊將李建元迎進來,一邊讓邊上的婆子去田裏把當家的給喊回來:“就說是李大夫來家裏了,你這麽一說,他準跑回來。”轉臉笑盈盈地望著李建元,“李大夫,快往裏麵來。家裏窮,也沒個好坐處,委屈大夫了。”
李建元擺擺手,眼睛在屋子裏掃了一圈。沈家還是和他上次來的那樣,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沈大夫妻雖年輕,卻勤快愛整潔,裏外都是井井有條的。
家中沒茶招待貴客,沈大的婆娘特地尋了幾顆棗子來,泡了碗紅棗茶,“李大夫別嫌棄。”
李建元笑著喝了一口,“水好,棗子也好。”
一句話把沈大婆娘給逗樂了。聽說李大夫和宮裏頭的貴人有幹係,想來是什麽好東西都見過吃過。這般過得好日子的人,還能對他們這些窮人溫聲細語,真真是個好人。
李建元剛把茶放下,沈大就氣喘籲籲地從田間回來了,高高綁起的褲腳還沒來得及放下,兩隻小腿上全是泥。沈大婆娘將人推出門去,嗔道:“瞧你,也不洗洗。這身模樣見貴客,怎麽使得。”
“是是是。”沈大趕忙打了桶水,衝洗了幹淨了才進來。
李建元同他們夫妻兩個說了一會兒話,替沈大婆娘把了脈說了日常注意的事後,就準備走了。
“看看您,整日忙著教學生呢,還特地跑一趟。”沈大有些不好意思。他原備著一隻板鴨,想送給李建元,不過人沒收,心裏也就更過意不去了。
李建元笑道:“無妨,都是應該的。我心裏頭也掛記著。若不是那日在園子附近撞著你,我這幾日也會不請自來。”
“李大夫想來隻管來。家裏雖說沒什麽好東西,不過飯食還是管飽的。”沈大將他一路送出田莊。
路上,李建元不經意地問道:“前些日子,我經過李園的時候,好像看到莊子裏送的東西要比平日裏還多上幾份?沈大你可知道緣故?是不是園子裏多了人?”
沈大想了片刻,“是有這麽回事,因那段時候東西多,所以都沒留看車的人,我也進去過幾趟。聽說園子裏伺候的人說過,具體的不大清楚。不過聽我在裏頭伺候的姑姑說,有個宮裏出來的嬤嬤性子不好,可難伺候了,總說園子裏的東西不好。”
李建元心思微動,“那怎麽現在送的東西同原先一樣了?是人走了?”
“好像是,李大夫留心腳下。”沈大眼尖地看到路上一個泥坑,出聲提醒,“聽我姑姑說,好像是叫府裏的馬車給拉走了,大約是請來給府中的小姐們教規矩的吧。”
“哦,原是這樣。”李建元笑眯眯的,“我還當是武清伯又金屋藏嬌了呢。”
沈大樂開了,沒想到李大夫還喜歡打聽這些。“咱們伯爺哪裏敢?伯夫人橫著呢,府裏的那些嬌,進門一個磋磨一個,誰還敢將好姑娘送過去。”他將李建元送上驢車,“李大夫走好。”
李建元點點頭,朝他揮了揮手。等驢車快到醫學館的時候,他拍了拍車夫,“進城一趟,上鄭府去。”
“哎,李大夫您可坐穩咯。”車夫一揮鞭子,驅動著黑驢悠悠地轉了方向。
朱常漵和朱常洵昨日剛得了舅母宋氏領著表兄弟們回來的消息,當夜就鬧著要出去。鄭夢境虎著臉,“這都什麽時候了?出宮一趟再回來,你們還進不進宮了?想睡在宮門口不成?”
朱翊鈞在王錫爵離開後這幾日裏都沒什麽笑臉,這次難得笑了,“明日吧,明日早早兒地去。現下派個人上鄭家跑一趟,通個氣。免得明日去了,人家也沒個準備。”
“要什麽準備?”鄭夢境斜睨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何況也不是頭一回了。”不過到底還是依著朱翊鈞的意思,讓人出了趟宮去報信。
兄弟倆得了信,就一同去準備了。
鄭夢境問朱常治,“治兒怎麽不提要跟著一道去?”先前不是還挺向往出宮的嗎?兩個兄長說要去,巴巴兒地盯著人看。怎麽現在能出宮了,反倒沒了起先的勁頭。
朱常治打了個哈欠,揉了揉吃得脹鼓鼓的小肚子,“舅舅不在家,我同舅母和表兄弟們也沒甚好說的。”他抱怨道,“他們倒是同二皇兄、四皇兄說得來。整日抱著什麽經史子集、什麽兵法的。我一張口問吃什麽,他們就說君子遠庖廚。我要是再問個舅家莊子上今年的收成,他們就說我小家子氣,就知道管這些該女人家管的小事。”
“小事?!沒了收成,看他們吃什麽。”朱常治忿忿地道,“朝上還有戶部呢,可不就是管著這些事兒?這麽說起來,這些朝臣都是女人家了,偏他們還要擠破了腦袋去當這女人家。”
鄭夢境拿了扇子掩麵,“你怎麽不同他們去說道說道?這麽一大番,平白了叫我同你父皇聽著,好沒道理。”
朱常治心裏委屈啊,“那也得他們願意聽,說著說著就吟起了詩,再說著說著,就拿著院子裏未開刃的兵器對練。我哪個都插不上,可不得隻能坐在花廳裏頭吃點心嘛。為了這,二皇姐都說我胖了許多,以後走路都得叫人抬了。”
他才不要叫人抬!他要瘦下來!
“你在宮裏,也沒見吃的少啊。”鄭夢境的眼睛一轉,流光萬千,看在朱翊鈞的眼中便是將將天幕時分最叫他心動的霞光。
朱翊鈞偷偷伸去手,借著袖子的遮掩,壓著鄭夢境的手。手下的那隻柔荑軟嫩得很,微微一動,又叫他給按了下來。
朱常治沒發現,猶在不滿。先是姐姐,現在就連母妃都嫌棄自己了。今晚自己一定要發奮再吃下兩碟點心不可!
“治兒這點倒是像朕。”朱翊鈞慢慢湊近鄭夢境,噴出的熱氣在她耳邊癢癢的,“朕小時候也是愛吃點心。不過治兒瞧著,似乎是比兩個兄長要胖一些。”朱翊鈞左看右看,最後點頭確定自己的想法。
鄭夢境撞了他一下,“可別,治兒要真像姝兒說的那樣走路都要叫人抬,我可是不依的。”當下就拍板,“今日起,不許再給五殿下用點心了。”
宮人們躬身應了。徒留朱常治一個,臉上掛著如遭晴天霹靂般的表情。
自己一定不是母妃親生的。
朱軒姝在一旁冷冷道:“就算沒了點心,他還能一頓飯吃個三碗白飯呢。索性飯食也給他減了妥當。”
“有理。”鄭夢境目露讚許,等剛要說話的時候,就被朱常治可憐巴巴的眼神給看笑了。“行行行,暫時也不管飯,隻點心,不許再多吃了啊。”
朱常治應得爽快,心裏打著小九九,回頭自己還能上啟祥宮去蹭父皇和母後的。
鄭夢境眼睛一眯就知道兒子肚子裏在打什麽主意。她用不善的眼光瞥著朱翊鈞,後者立刻高舉起了雙手,“小夢放心,朕絕不會鬆口的。”鄭夢境得了保證,滿意地一笑。
父子倆在她沒看見的時候,互相使了個眼色,彼此心照不宣。朱軒姝倒是看到了,隻沒點破。
華燈初上,各宮宮門都落了鎖,守值的宮人們將燭燈都一一熄滅。
朱翊鈞躺在鄭夢境的身邊,望著帳子的頂上,閉上眼,再睜開。“朕這心裏老是掛念著先生。太倉與京城路途迢迢,先生年事已高,不知此去可安好。”
“陛下既憂心,回頭讓奴家兄長轉一趟蘇州府,上門去瞧瞧不就好了?”鄭夢境轉過身,眼睛亮亮地望著朱翊鈞的側臉,“兄長現今在江浙,說是要打探織機的事。可惜他不去福建,不然還能見見在漳州的史公公。”
朱翊鈞從被子底下伸出手,將人摟進懷裏。“史賓也不一定在,指不定出海去了。即便鄭國泰去了,怕是也難以見著麵。”
這倒是說的在理。鄭夢境把頭往朱翊鈞的懷裏靠了靠,又想起另一樁事來。“陛下打算什麽時候修繕燒毀的乾清、坤寧兩宮?”
“朕不想修繕了。”朱翊鈞莞爾一笑,“私帑又沒甚錢,便是朝臣上疏要求修繕,朕隻管讓陳矩、田義把賬冊給他們看便是了。當然,若是他們想要從國庫撥錢出來,那朕也是樂意的。”
鄭夢境戳了一下他的胸口,“怎麽可能從國庫裏頭撥錢出來呢。還是好好想法子怎麽找些進賬才是真的。”
“近來播州一帶,不是很安靜。”朱翊鈞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怕是還會有一場仗要打。可土吏不反,朝廷也不能先上去,反倒沒了道理。國庫近年收入並不豐,怕還是得靠著私帑撐著。”
鄭夢境輕輕道:“又要打仗了?”有些抱怨,“朝鮮不是才剛打完?怎得又要打。”
朱翊鈞不置可否,“說不準,且看播州那頭是什麽情形。若是不打自然最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從長遠來看,還是打了的好,起碼能壓住幾年,到時候太子登基了,也能少些事。”
鄭夢境撐起了身子,“奴家可不愛聽這等話。陛下是萬歲,自然要萬歲的。”語調婉轉,聲音淒豔,在這月夜聽起來又帶了幾分惆悵。
“朕遲早會老,也遲早會死。天下終歸還是要交到太子手裏。”朱翊鈞將人重新攔回自己懷裏,調整了個姿勢,好讓鄭夢境靠得更舒服些。“朕也不是沒想過,暫時讓人先穩著,等將來太子大了,再由他去平亂。這樣於他也是有好處的。可是小夢,你看汐兒是那塊料麽?”
朱翊鈞苦笑,“誰人都看得出來,汐兒隻能做一個庸君,能不出大亂子已是祖宗保佑了。隻能朕辛苦些,將一些剛收拾的,全都收拾了。”
鄭夢境心思微動,三郎這是要對黨爭下手了?可旋即覺得不可能,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法子的事,哪裏就能一朝一夕解決了。黨爭由來已久,自嘉靖年間徹底勢起,幾十年下來的發展,想要連根拔起是極不容易的事。
“播州是一個,再有國庫的稅收。”朱翊鈞拿空著的那隻手枕在腦後,好似說給自己聽,“到時候國庫沒錢,便是想做什麽也沒法子。”
鄭夢境默默聽著,沒有說話。她心想,如果文忠公還在,會不會有辦法?會不會……和那些人同流合汙,也成了黨爭的一員?
睡意向朱翊鈞襲來,在徹底合上眼睛之前,他問:“明年皇長子就十六了吧?”
鄭夢境埋下頭,偷偷打了個哈欠,將眼角沁出的淚花給擦了。“可不是。先前娘娘就同我說該是準備給大皇子準備選秀了。”
“記得明年同皇後一起提醒朕,若是秀女中有看中的,覺得合適漵兒的,你隻管留在宮裏。同漵兒多處處,也好□□規矩。”朱翊鈞強撐著說完,眼皮子就粘在了一起,再睜不開。不多時,呼吸就變得沉重而悠長。
鄭夢境靠在他胸口,聽著心跳和呼吸聲,漸漸也跟著一同睡去。
第二日一早,朱常漵和朱常洵就準備出宮去了。隻是他們到了正殿的時候,朱翊鈞和鄭夢境還沒起來。
今日沒有朝會,朱翊鈞就小小偷了個懶,沒早起。昨晚兩個人又說了半宿的話,到了天明時分,還睡得香極了。
殿外的兄弟兩個等了半盞茶的時候,有些不耐煩起來。最後還是劉帶金說是進去看看,過了片刻,就聽見裏頭的動靜。朱常漵和朱常洵起來整了整衣服,同後來的朱軒姝、朱常治一起準備著請早安。
鄭夢境打著哈欠,吩咐道:“同他們說,請安就免了,該做什麽還做什麽去。”她朝正在穿衣的朱翊鈞道,“雖說晨昏定省是孝道,可這大清早地起來就為了見一麵,可不是受罪嗎?又不是一日隻見這一麵了,什麽時候請不得了?”
朱翊鈞舒展著雙手,讓田義替他穿上絳紫色道袍,跟著笑道:“看來小夢是十幾年來都受多了罪。”
“那可不是這麽說的。”鄭夢境從匣子裏挑了一堆珍珠葫蘆耳墜子戴上,“自家的孩子自家心疼,奴家心疼他們幾個還不成?”
“自然成。”朱翊鈞便對田義道,“你出去一趟,同幾個孩子說說,先去讀會兒書,等下一道來用早膳便是。”
田義應下,低聲叮囑了幾個服侍的內監,讓他們仔細,又立在一旁盯了幾息才出去。
聽完田義的話,朱常洵眼睛一亮,“是不是用完早膳,我同皇兄就能出宮玩去了?”
田義想了半晌,天子沒交代,自己也不好胡亂應了。不過既然昨日說了要讓兩位皇子出宮,又要早去早回,那大約就是四殿下說的這時辰出宮吧。這般一想,也就點了頭。
八仙桌上圍著六個人,不出聲地用完早膳後,打頭的兩個兒子同父皇母妃拜別就看不見人影。
鄭夢境木著臉,“幸好還有女兒同小的陪著。也不算是全生了整日往外跑的野猴子。”
“那小夢去啟祥宮伴駕?”朱翊鈞提了個建議,“若是累了,還能同皇後說說話。朕看她整日忙於宮務,實在是累得夠嗆。你去了,興許還能幫幫她。”
鄭夢境連忙擺手,“說話解悶倒是行。宮務卻是不能夠搭把手的。”她歎道,“尋常人家裏,就是妯娌間對家務都是有分派的,誰插了誰的手,大家心裏都不高興的。奴家要是幫了娘娘,指不定人以為奴家有心擅權。”
“就你心思多,哪有那麽多的無聊人這般想。”朱翊鈞不以為然,“讓姝兒同治兒也一塊兒走吧。今日媖兒回宮來了,正好姐弟一同說說話。”
鄭夢境在襖子外頭又披了一件披風,仔細看過了兩個孩子的衣裳,這才上了肩輿,同朱翊鈞一前一後地往啟祥宮去。
跑出宮耍的朱常漵和朱常洵一到鄭家就被迎去花廳。那兒早擺好了茶點,新茶也在紅泥爐子上,熱騰騰地冒著氣。
同舅母宋氏問過安後,兄弟倆再去看旁人的臉色,覺得有些不對勁。怎麽大家都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莫非是去奔喪的時候被靨著了?
“也非大父之故。”鄭國泰的長子道,“好像是我們家似是沾上了一樁命案。”
“命案?!”朱常漵和朱常洵對視一眼,不由鄭重起來,“怎麽說?”
說起這事,宋氏也覺得不安。“那日因得信晚了,所以咱們一家都是匆匆上路的。那時候算著時辰,也覺得到了大興得第二天早上了。所以夜裏頭就是在野外過的。過夜的時候,大家都有聽到外麵小樹林有什麽聲響,隻不當一回事,第二日起來就走了。”
鄭家長子補充道:“因無官無職的人都是走不得官道的,所以尋常人家都是在野路上走。先前也有遇見夜裏還趕路的,所以當時就沒多留心。等我們回了京城才知道,原來那裏竟死了兩個太監。”
“隻不知是不是咱們那夜遇上的。”宋氏雙眉微蹙,“若真是那般,我心裏可是要不安一輩子了。若那夜下了馬車去瞧一瞧,興許就能救下兩條命呢?”
鄭家長子道:“母親為著這事,這幾日沒少拜菩薩。還請二位殿下勞動一趟,去順天府問問,究竟是不是我們撞上的那夜,也好叫母親安心。”
朱常洵點頭,“這倒無妨,我這就叫人去一趟順天府。”說著就要招來一旁的百戶。
“殿下,夫人,少爺。”鄭家的門房氣籲籲地跑了過來,“李小大夫來了。”
宋氏一愣,“李小大夫?哪個李小大夫?”她看看自己的兒子,一時沒明白過來。鄭家是有自己養著大夫的,姓楊,不姓李。
“是名醫李時珍的兒子,李建元,李大夫。”門房有些結巴,一拍大腿說一句話,“從醫學館趕過來的,坐著驢車。”
宋氏忙道:“原是貴客,快些請進來。”
門房跑著回到了府門口,領著人進來。李建元沒想到這次過來竟能撞見兩個皇子,心道還真是瞌睡了還有人給遞枕頭。他原想的是來鄭家,讓人給宮裏捎句話,既然有皇家人在,自然就更好了。
“見過二位殿下。”
朱常漵趕忙叫起,“不知李大夫前來舅家,所為何事?”
李建元看了看鄭家人,躊躇了幾分,沒說話。宋氏倒是明白過來了,識趣地道:“我去廚房瞧瞧午膳做好了不曾。”鄭家的兒子們也找了個借口離開。
“李大夫還請說。”朱常洵特地摒退了錦衣衛,花廳隻留下自己兄弟和李建元。
李建元將自己今日與沈大的談話一一告知,並說了自己的猜想。“先前刑部就找我去驗屍,那兩具太監的屍體便是我同仵作一起驗的。當時整理東西的時候,從張差口中聽得一二。醫學館於清華園近,我便想著是不是那處園子。今日一問沈大,倒是覺得確是可疑。”
“不瞞李大夫,我同母妃也這般猜測。”朱常漵絲毫沒有想著要隱瞞李建元,“隻是武清伯是慈聖皇祖母的娘家,沒有確鑿的證據,輕易哪敢說出來。”
李建元麵色凝重,“這倒是。”他今日隻是過來傳消息的,既然將話說明白了,便要離開回醫學館去。“若有旁的消息,我再來報於殿下。”
“有勞李大夫了。”朱常漵拱手相謝,招來鄭家下人送李建元出府。而後將一個百戶找來,“你去瞧瞧,武清伯……”話說一半,又覺得不妥,“無事,無事。”
朱常洵湊近他,跟著一道往裏頭走。“哥哥是怕叫人聽了去向武清伯府告密?”
“不得不防。究竟不是自己人。”朱常漵捏緊了拳頭,轉頭望了一眼廳外林立的錦衣衛們。這些人他全不知底細,遇上這等麻煩事,便是不敢用。隻怕掉以輕心就換來一局死棋。
朱常洵想了想,問他,“哥哥是要找武清伯府的人在哪裏?”朱常漵挑眉,“你知道?”
朱常洵笑了,“旁人不能知,但李誠钜愛上何處去,我卻是知道的。”不等朱常漵細問,他自己就先揭了謎底,“教武藝的蔣千戶是武清伯的次子李誠矩的上峰,平日裏沒少一處喝酒。他提過幾次的,不過大約哥哥那時候沒往心裏去。”
“那我們今日可能尋得他?”朱常漵的眼睛一亮。
朱常洵看了看滴漏,“同舅母一道用了飯後,我們上周記酒樓去,同掌櫃的通個氣,多使點銀兩,安排在李誠钜包下的那間隔壁,到時候看看能不能有什麽消息。”
當下二人就安排了一番,為防銀錢不夠,還特地從自己的荷包裏頭取了不少碎銀子一起塞給錦衣衛。那百戶看銀子多,心裏笑開了花,自己還能從裏頭那一些做跑腿費,自然用了心思去同周記的掌櫃磨嘴皮子。
“萬萬不可泄露我同四弟的身份。”朱常漵叮囑道,“我們同李家二叔叔不常見麵,怕立即去叨擾唐突了人家。”
百戶道:“用不用另外備份禮?”小輩兒見長輩,空著手總不大好。
兩兄弟對視一眼,笑得意味深長,“到時候舅母會替我們安排的。”
同鄭家人用完午膳後,倆兄弟就告辭。宋氏聽說他們要去周記酒樓,原是反對的。“那裏都是汙糟糟的地方,有什麽可去的?雖說是在鬧市,可人多嘴雜,莫不要再撞見先頭那等事。”
說的是朱常洵被綁了的那一次。
“舅母安心,再不會了。”朱常洵有點羞惱,但對方是自己的長輩,也明白是真心為著自己好,“我再不魯莽了,有皇兄看著呢。”他拉了拉朱常洵的袖子。
朱常漵幫腔道:“舅母隻安心便是了。我會看好洵兒的。”
宋氏歎了口氣,還是由著他們去了。隻心裏不安生,還是讓自己的兒子一同陪著去,“萬萬要看好了兩個殿下,你比他們都年長,遇著事靈醒些,記住了沒有?”
三兄弟一起出了門,路上朱常漵問表兄周記酒樓的狀況,為什麽宋氏這麽反對他們去。
“那酒樓因在鬧市,又靠近錦衣衛衙門,所以錦衣衛的人特別愛去。一來二去,掌櫃的也成了老油子。”鄭家長子老實地道,“今日若不是因著要陪二位殿下,母親斷不會允了我上那處的。全是錦衣衛的百戶、千戶,誰知道撞著了人,會不會因此遭了什麽罪。”
到了酒樓,三人一起上了定好的包間。掌櫃在櫃台裏麵打算盤,在他們經過的時候隻抬頭看了一眼,並沒有做出太多的舉動。但也沒看到什麽,三個人都叫錦衣衛給護在了裏頭。
不過能有這麽多錦衣衛護著,來頭必然不小。掌櫃讓夥計殷勤著些,想著日後還能有個貴人扶持著。
一進了雅間,朱常洵就聽到隔壁的狂笑聲,直刺耳朵。他捂著雙耳衝朱常漵喊:“就這麽個地方,他們怎麽會愛來?”
鄭家長子憨笑,“外頭究竟不能同宮裏比。”
朱常漵拉下了弟弟的手,“別嬌氣,聽仔細些。”朱常洵老大不情願地放下了雙手,等著夥計上菜,倒是聽兄長的話,耳朵豎地高高的。
“我同你們說,這一遭,嘿嘿,我家那老子必把我那廢物兄長給拉下來。到時候我承了爵位,大家夥兒有一個算一個,都上清華園裏頭去玩一遭。”
朱常漵和朱常洵對視一眼,這大概就是李誠钜了。
又聽一個聲音道:“李千戶怎得就這般篤定?莫不是……嘿嘿,給你兄弟下了套吧?”
又是一陣刺耳的哄笑聲,伴隨著幾個碗碟還是酒罐被砸碎的聲音。
朱常洵皺著眉頭,耐著性子仔細聽。
李誠钜打了個酒嗝,“你們不知道,我那太後姑姑心裏就想著讓皇長子坐太子。到時候保了李家無憂。但太子不是嫡子嗎?不是沒法子嗎?可人隻要一死啊,就什麽都沒啦!”
隔壁的雅間安靜了一會兒。有人發問:“莫非李兄要殺了太子?”很快就有人笑道,“怎麽可能,李兄的性子你還不明白?他連雞都沒殺過,還殺人呢。”
李誠钜紅著臉,梗著脖子道:“怎麽沒殺過?!我殺過的!”他嘩啦啦地灌下了半壇子酒,酒液從嘴角流進了脖子裏,涼颼颼的,“還殺了好幾個呢!”
對於錦衣衛而言,殺人不當得什麽能說嘴的事。眾人看李誠钜醉得不輕,都紛紛轉了話頭,不再提這事。方才說的什麽清華園,什麽耍,也不過是當作酒後戲言。
不說武清伯李文全看不上這個次子,就連他們也不太看得上。要不是李誠钜出錢讓大家白吃白喝,他們根本就不愛搭理他。
沒有宮裏的太後娘娘,當今聖上,還有一個伯爵爹,李誠钜就是一個混子,一個笑話。
朱常漵和朱常洵火燒火燎的心都快提到嗓子口了,有些急躁地想聽李誠钜說更多的話,可那邊竟也不再說了,轉而說了些葷段子。鄭家表哥聽在耳中,臉都通紅通紅,不斷地往嘴裏塞菜來掩飾這份尷尬。
領頭的千戶見隔壁說的不像樣,有意要去敲門警告,被朱常漵給攔了下來。“無妨的,別壞了李二叔叔的興致。”嘴上雖這般說,臉色卻難堪到了極點。他是小孩兒的殼子,大人的心,可身邊的朱常洵卻不是!
看著一臉懵懂又奇怪於周圍人尷尬的朱常洵,朱常漵心裏都有了想衝過去掐死他們那幫子人的心思。
“我同你們說,”說起風月之事,李誠钜亦是老手,“這外頭的小娘們兒,都比不過徐娘半老的。那玩起來才叫一個有滋有味。”
“看來李兄……哈哈哈哈。”一陣下|流的猥瑣笑聲。
李誠钜嘿嘿笑著,“而且啊,頂好是那種快被掐死了的,有意思,真當有意思。聽說人當年在宮裏還在宮裏頭伺候過皇女呢。”他摸著下巴,“可惜不知道皇女,是什麽樣的。”
“那人李兄還留著不?若是人還在,不妨給我們也嚐嚐滋味。”
“死了,早死了。”李誠钜將手中的空酒罐子往牆上一砸,摔了個粉碎。隨後他從腰間拔出佩刀,開過刃的佩刀銀光閃閃,“就這麽,一下。”一刀砍在了嵌了雲母的桌上,“一刀兩斷,人也一分為二。”
有了!
朱常漵聽著李誠钜的笑聲,朝錦衣衛們使了個眼色,後者迅速地踹開隔壁的雅間門,將李誠钜壓下桌上。
那是武清伯名下的田莊例行來送每日的莊上產出吃用。
李建元在拐角處籠著袖子,看著那些人從車上搬下來東西,隻留了幾個人看車,其餘的都將東西搬進院子裏麵去。他朝手上哈了口氣,搓了搓,再用更大的力氣搓了搓臉,走過去。
“沈大,這麽早就從莊子裏趕過來了?”李建元裝作晨起晃悠的模樣,同留守的人攀談。
“喲,是李大夫。”一個相貌白淨,衣著幹淨的男子上前拱手作揖。此人雖然一身補丁,不過全無猥瑣之氣,吐詞略快,看起來像個直性子。
李建元笑眯眯地寒暄,“你家婆娘同孩子可還好著?”
此言一出,其餘人眼中的不善都收了起來,原來這位就是沈大口中的“恩公”。
沈大笑道:“都好,都好。得虧李大夫了,我那小子才能從我婆娘肚子裏鑽出來。”話說一半,他上下摸索著一番自己的身子,皺了眉,“不知今日會遇著李大夫,竟沒帶什麽好東西。”
李建元擺擺手,“且不忙。你這幾日可在家中?”等沈大點頭後,又道,“既在家,那過幾日我上你家去一趟,再替你媳婦搭個脈。”
沈大當下千恩萬謝,不知作了多少個揖,望著李建元離開的身影,心下盤算著這幾日得去尋摸些好東西來,等李大夫上了門好相謝。
邊上一個細眼睛的捅了捅沈大,“哎,那個就是你同婆娘常掛嘴邊的‘恩公’?”他眼露羨慕,這年頭窮人想要娶妻都是難,更何況是有個能順利出生長大的孩子了。
沈大笑眯了眼,“就是這位李大夫。聽說是名醫李時珍的兒子。”他嘖嘖讚道,“聽說李老大夫還活著時候,就是菩薩心腸。窮人家上門求醫,他是從來不收錢的。”
“那倒是個好人。”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男人湊趣說道,麵上卻淡淡的,似乎並不像嘴上說的那麽信。
沈大歎道:“可惜咱們是府裏頭的莊戶,沒個自由身。聽說李小大夫在附近開了醫學館,有心學醫的都能去,不收錢不提,還管吃管住的,若是學的好,更是有錢拿。就算不是這塊當大夫的這塊料,也多少認的字了,可不比咱們強?”
絡腮胡子的男人笑了笑,沒搭話,嘴裏銜了一根草,眼睛盯著裏頭。他低罵了一句,“今兒怎得這麽慢!”
倒是細眼睛的那個攙著沈大又問了許多關於醫學館的事,不過後來叫那絡腮胡子的瞪了眼,也就閉上了嘴。
幾日後,李建元果然上了沈大家裏頭去。
沈大的婆娘抱著孩子,一邊將李建元迎進來,一邊讓邊上的婆子去田裏把當家的給喊回來:“就說是李大夫來家裏了,你這麽一說,他準跑回來。”轉臉笑盈盈地望著李建元,“李大夫,快往裏麵來。家裏窮,也沒個好坐處,委屈大夫了。”
李建元擺擺手,眼睛在屋子裏掃了一圈。沈家還是和他上次來的那樣,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沈大夫妻雖年輕,卻勤快愛整潔,裏外都是井井有條的。
家中沒茶招待貴客,沈大的婆娘特地尋了幾顆棗子來,泡了碗紅棗茶,“李大夫別嫌棄。”
李建元笑著喝了一口,“水好,棗子也好。”
一句話把沈大婆娘給逗樂了。聽說李大夫和宮裏頭的貴人有幹係,想來是什麽好東西都見過吃過。這般過得好日子的人,還能對他們這些窮人溫聲細語,真真是個好人。
李建元剛把茶放下,沈大就氣喘籲籲地從田間回來了,高高綁起的褲腳還沒來得及放下,兩隻小腿上全是泥。沈大婆娘將人推出門去,嗔道:“瞧你,也不洗洗。這身模樣見貴客,怎麽使得。”
“是是是。”沈大趕忙打了桶水,衝洗了幹淨了才進來。
李建元同他們夫妻兩個說了一會兒話,替沈大婆娘把了脈說了日常注意的事後,就準備走了。
“看看您,整日忙著教學生呢,還特地跑一趟。”沈大有些不好意思。他原備著一隻板鴨,想送給李建元,不過人沒收,心裏也就更過意不去了。
李建元笑道:“無妨,都是應該的。我心裏頭也掛記著。若不是那日在園子附近撞著你,我這幾日也會不請自來。”
“李大夫想來隻管來。家裏雖說沒什麽好東西,不過飯食還是管飽的。”沈大將他一路送出田莊。
路上,李建元不經意地問道:“前些日子,我經過李園的時候,好像看到莊子裏送的東西要比平日裏還多上幾份?沈大你可知道緣故?是不是園子裏多了人?”
沈大想了片刻,“是有這麽回事,因那段時候東西多,所以都沒留看車的人,我也進去過幾趟。聽說園子裏伺候的人說過,具體的不大清楚。不過聽我在裏頭伺候的姑姑說,有個宮裏出來的嬤嬤性子不好,可難伺候了,總說園子裏的東西不好。”
李建元心思微動,“那怎麽現在送的東西同原先一樣了?是人走了?”
“好像是,李大夫留心腳下。”沈大眼尖地看到路上一個泥坑,出聲提醒,“聽我姑姑說,好像是叫府裏的馬車給拉走了,大約是請來給府中的小姐們教規矩的吧。”
“哦,原是這樣。”李建元笑眯眯的,“我還當是武清伯又金屋藏嬌了呢。”
沈大樂開了,沒想到李大夫還喜歡打聽這些。“咱們伯爺哪裏敢?伯夫人橫著呢,府裏的那些嬌,進門一個磋磨一個,誰還敢將好姑娘送過去。”他將李建元送上驢車,“李大夫走好。”
李建元點點頭,朝他揮了揮手。等驢車快到醫學館的時候,他拍了拍車夫,“進城一趟,上鄭府去。”
“哎,李大夫您可坐穩咯。”車夫一揮鞭子,驅動著黑驢悠悠地轉了方向。
朱常漵和朱常洵昨日剛得了舅母宋氏領著表兄弟們回來的消息,當夜就鬧著要出去。鄭夢境虎著臉,“這都什麽時候了?出宮一趟再回來,你們還進不進宮了?想睡在宮門口不成?”
朱翊鈞在王錫爵離開後這幾日裏都沒什麽笑臉,這次難得笑了,“明日吧,明日早早兒地去。現下派個人上鄭家跑一趟,通個氣。免得明日去了,人家也沒個準備。”
“要什麽準備?”鄭夢境斜睨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何況也不是頭一回了。”不過到底還是依著朱翊鈞的意思,讓人出了趟宮去報信。
兄弟倆得了信,就一同去準備了。
鄭夢境問朱常治,“治兒怎麽不提要跟著一道去?”先前不是還挺向往出宮的嗎?兩個兄長說要去,巴巴兒地盯著人看。怎麽現在能出宮了,反倒沒了起先的勁頭。
朱常治打了個哈欠,揉了揉吃得脹鼓鼓的小肚子,“舅舅不在家,我同舅母和表兄弟們也沒甚好說的。”他抱怨道,“他們倒是同二皇兄、四皇兄說得來。整日抱著什麽經史子集、什麽兵法的。我一張口問吃什麽,他們就說君子遠庖廚。我要是再問個舅家莊子上今年的收成,他們就說我小家子氣,就知道管這些該女人家管的小事。”
“小事?!沒了收成,看他們吃什麽。”朱常治忿忿地道,“朝上還有戶部呢,可不就是管著這些事兒?這麽說起來,這些朝臣都是女人家了,偏他們還要擠破了腦袋去當這女人家。”
鄭夢境拿了扇子掩麵,“你怎麽不同他們去說道說道?這麽一大番,平白了叫我同你父皇聽著,好沒道理。”
朱常治心裏委屈啊,“那也得他們願意聽,說著說著就吟起了詩,再說著說著,就拿著院子裏未開刃的兵器對練。我哪個都插不上,可不得隻能坐在花廳裏頭吃點心嘛。為了這,二皇姐都說我胖了許多,以後走路都得叫人抬了。”
他才不要叫人抬!他要瘦下來!
“你在宮裏,也沒見吃的少啊。”鄭夢境的眼睛一轉,流光萬千,看在朱翊鈞的眼中便是將將天幕時分最叫他心動的霞光。
朱翊鈞偷偷伸去手,借著袖子的遮掩,壓著鄭夢境的手。手下的那隻柔荑軟嫩得很,微微一動,又叫他給按了下來。
朱常治沒發現,猶在不滿。先是姐姐,現在就連母妃都嫌棄自己了。今晚自己一定要發奮再吃下兩碟點心不可!
“治兒這點倒是像朕。”朱翊鈞慢慢湊近鄭夢境,噴出的熱氣在她耳邊癢癢的,“朕小時候也是愛吃點心。不過治兒瞧著,似乎是比兩個兄長要胖一些。”朱翊鈞左看右看,最後點頭確定自己的想法。
鄭夢境撞了他一下,“可別,治兒要真像姝兒說的那樣走路都要叫人抬,我可是不依的。”當下就拍板,“今日起,不許再給五殿下用點心了。”
宮人們躬身應了。徒留朱常治一個,臉上掛著如遭晴天霹靂般的表情。
自己一定不是母妃親生的。
朱軒姝在一旁冷冷道:“就算沒了點心,他還能一頓飯吃個三碗白飯呢。索性飯食也給他減了妥當。”
“有理。”鄭夢境目露讚許,等剛要說話的時候,就被朱常治可憐巴巴的眼神給看笑了。“行行行,暫時也不管飯,隻點心,不許再多吃了啊。”
朱常治應得爽快,心裏打著小九九,回頭自己還能上啟祥宮去蹭父皇和母後的。
鄭夢境眼睛一眯就知道兒子肚子裏在打什麽主意。她用不善的眼光瞥著朱翊鈞,後者立刻高舉起了雙手,“小夢放心,朕絕不會鬆口的。”鄭夢境得了保證,滿意地一笑。
父子倆在她沒看見的時候,互相使了個眼色,彼此心照不宣。朱軒姝倒是看到了,隻沒點破。
華燈初上,各宮宮門都落了鎖,守值的宮人們將燭燈都一一熄滅。
朱翊鈞躺在鄭夢境的身邊,望著帳子的頂上,閉上眼,再睜開。“朕這心裏老是掛念著先生。太倉與京城路途迢迢,先生年事已高,不知此去可安好。”
“陛下既憂心,回頭讓奴家兄長轉一趟蘇州府,上門去瞧瞧不就好了?”鄭夢境轉過身,眼睛亮亮地望著朱翊鈞的側臉,“兄長現今在江浙,說是要打探織機的事。可惜他不去福建,不然還能見見在漳州的史公公。”
朱翊鈞從被子底下伸出手,將人摟進懷裏。“史賓也不一定在,指不定出海去了。即便鄭國泰去了,怕是也難以見著麵。”
這倒是說的在理。鄭夢境把頭往朱翊鈞的懷裏靠了靠,又想起另一樁事來。“陛下打算什麽時候修繕燒毀的乾清、坤寧兩宮?”
“朕不想修繕了。”朱翊鈞莞爾一笑,“私帑又沒甚錢,便是朝臣上疏要求修繕,朕隻管讓陳矩、田義把賬冊給他們看便是了。當然,若是他們想要從國庫撥錢出來,那朕也是樂意的。”
鄭夢境戳了一下他的胸口,“怎麽可能從國庫裏頭撥錢出來呢。還是好好想法子怎麽找些進賬才是真的。”
“近來播州一帶,不是很安靜。”朱翊鈞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怕是還會有一場仗要打。可土吏不反,朝廷也不能先上去,反倒沒了道理。國庫近年收入並不豐,怕還是得靠著私帑撐著。”
鄭夢境輕輕道:“又要打仗了?”有些抱怨,“朝鮮不是才剛打完?怎得又要打。”
朱翊鈞不置可否,“說不準,且看播州那頭是什麽情形。若是不打自然最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從長遠來看,還是打了的好,起碼能壓住幾年,到時候太子登基了,也能少些事。”
鄭夢境撐起了身子,“奴家可不愛聽這等話。陛下是萬歲,自然要萬歲的。”語調婉轉,聲音淒豔,在這月夜聽起來又帶了幾分惆悵。
“朕遲早會老,也遲早會死。天下終歸還是要交到太子手裏。”朱翊鈞將人重新攔回自己懷裏,調整了個姿勢,好讓鄭夢境靠得更舒服些。“朕也不是沒想過,暫時讓人先穩著,等將來太子大了,再由他去平亂。這樣於他也是有好處的。可是小夢,你看汐兒是那塊料麽?”
朱翊鈞苦笑,“誰人都看得出來,汐兒隻能做一個庸君,能不出大亂子已是祖宗保佑了。隻能朕辛苦些,將一些剛收拾的,全都收拾了。”
鄭夢境心思微動,三郎這是要對黨爭下手了?可旋即覺得不可能,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法子的事,哪裏就能一朝一夕解決了。黨爭由來已久,自嘉靖年間徹底勢起,幾十年下來的發展,想要連根拔起是極不容易的事。
“播州是一個,再有國庫的稅收。”朱翊鈞拿空著的那隻手枕在腦後,好似說給自己聽,“到時候國庫沒錢,便是想做什麽也沒法子。”
鄭夢境默默聽著,沒有說話。她心想,如果文忠公還在,會不會有辦法?會不會……和那些人同流合汙,也成了黨爭的一員?
睡意向朱翊鈞襲來,在徹底合上眼睛之前,他問:“明年皇長子就十六了吧?”
鄭夢境埋下頭,偷偷打了個哈欠,將眼角沁出的淚花給擦了。“可不是。先前娘娘就同我說該是準備給大皇子準備選秀了。”
“記得明年同皇後一起提醒朕,若是秀女中有看中的,覺得合適漵兒的,你隻管留在宮裏。同漵兒多處處,也好□□規矩。”朱翊鈞強撐著說完,眼皮子就粘在了一起,再睜不開。不多時,呼吸就變得沉重而悠長。
鄭夢境靠在他胸口,聽著心跳和呼吸聲,漸漸也跟著一同睡去。
第二日一早,朱常漵和朱常洵就準備出宮去了。隻是他們到了正殿的時候,朱翊鈞和鄭夢境還沒起來。
今日沒有朝會,朱翊鈞就小小偷了個懶,沒早起。昨晚兩個人又說了半宿的話,到了天明時分,還睡得香極了。
殿外的兄弟兩個等了半盞茶的時候,有些不耐煩起來。最後還是劉帶金說是進去看看,過了片刻,就聽見裏頭的動靜。朱常漵和朱常洵起來整了整衣服,同後來的朱軒姝、朱常治一起準備著請早安。
鄭夢境打著哈欠,吩咐道:“同他們說,請安就免了,該做什麽還做什麽去。”她朝正在穿衣的朱翊鈞道,“雖說晨昏定省是孝道,可這大清早地起來就為了見一麵,可不是受罪嗎?又不是一日隻見這一麵了,什麽時候請不得了?”
朱翊鈞舒展著雙手,讓田義替他穿上絳紫色道袍,跟著笑道:“看來小夢是十幾年來都受多了罪。”
“那可不是這麽說的。”鄭夢境從匣子裏挑了一堆珍珠葫蘆耳墜子戴上,“自家的孩子自家心疼,奴家心疼他們幾個還不成?”
“自然成。”朱翊鈞便對田義道,“你出去一趟,同幾個孩子說說,先去讀會兒書,等下一道來用早膳便是。”
田義應下,低聲叮囑了幾個服侍的內監,讓他們仔細,又立在一旁盯了幾息才出去。
聽完田義的話,朱常洵眼睛一亮,“是不是用完早膳,我同皇兄就能出宮玩去了?”
田義想了半晌,天子沒交代,自己也不好胡亂應了。不過既然昨日說了要讓兩位皇子出宮,又要早去早回,那大約就是四殿下說的這時辰出宮吧。這般一想,也就點了頭。
八仙桌上圍著六個人,不出聲地用完早膳後,打頭的兩個兒子同父皇母妃拜別就看不見人影。
鄭夢境木著臉,“幸好還有女兒同小的陪著。也不算是全生了整日往外跑的野猴子。”
“那小夢去啟祥宮伴駕?”朱翊鈞提了個建議,“若是累了,還能同皇後說說話。朕看她整日忙於宮務,實在是累得夠嗆。你去了,興許還能幫幫她。”
鄭夢境連忙擺手,“說話解悶倒是行。宮務卻是不能夠搭把手的。”她歎道,“尋常人家裏,就是妯娌間對家務都是有分派的,誰插了誰的手,大家心裏都不高興的。奴家要是幫了娘娘,指不定人以為奴家有心擅權。”
“就你心思多,哪有那麽多的無聊人這般想。”朱翊鈞不以為然,“讓姝兒同治兒也一塊兒走吧。今日媖兒回宮來了,正好姐弟一同說說話。”
鄭夢境在襖子外頭又披了一件披風,仔細看過了兩個孩子的衣裳,這才上了肩輿,同朱翊鈞一前一後地往啟祥宮去。
跑出宮耍的朱常漵和朱常洵一到鄭家就被迎去花廳。那兒早擺好了茶點,新茶也在紅泥爐子上,熱騰騰地冒著氣。
同舅母宋氏問過安後,兄弟倆再去看旁人的臉色,覺得有些不對勁。怎麽大家都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莫非是去奔喪的時候被靨著了?
“也非大父之故。”鄭國泰的長子道,“好像是我們家似是沾上了一樁命案。”
“命案?!”朱常漵和朱常洵對視一眼,不由鄭重起來,“怎麽說?”
說起這事,宋氏也覺得不安。“那日因得信晚了,所以咱們一家都是匆匆上路的。那時候算著時辰,也覺得到了大興得第二天早上了。所以夜裏頭就是在野外過的。過夜的時候,大家都有聽到外麵小樹林有什麽聲響,隻不當一回事,第二日起來就走了。”
鄭家長子補充道:“因無官無職的人都是走不得官道的,所以尋常人家都是在野路上走。先前也有遇見夜裏還趕路的,所以當時就沒多留心。等我們回了京城才知道,原來那裏竟死了兩個太監。”
“隻不知是不是咱們那夜遇上的。”宋氏雙眉微蹙,“若真是那般,我心裏可是要不安一輩子了。若那夜下了馬車去瞧一瞧,興許就能救下兩條命呢?”
鄭家長子道:“母親為著這事,這幾日沒少拜菩薩。還請二位殿下勞動一趟,去順天府問問,究竟是不是我們撞上的那夜,也好叫母親安心。”
朱常洵點頭,“這倒無妨,我這就叫人去一趟順天府。”說著就要招來一旁的百戶。
“殿下,夫人,少爺。”鄭家的門房氣籲籲地跑了過來,“李小大夫來了。”
宋氏一愣,“李小大夫?哪個李小大夫?”她看看自己的兒子,一時沒明白過來。鄭家是有自己養著大夫的,姓楊,不姓李。
“是名醫李時珍的兒子,李建元,李大夫。”門房有些結巴,一拍大腿說一句話,“從醫學館趕過來的,坐著驢車。”
宋氏忙道:“原是貴客,快些請進來。”
門房跑著回到了府門口,領著人進來。李建元沒想到這次過來竟能撞見兩個皇子,心道還真是瞌睡了還有人給遞枕頭。他原想的是來鄭家,讓人給宮裏捎句話,既然有皇家人在,自然就更好了。
“見過二位殿下。”
朱常漵趕忙叫起,“不知李大夫前來舅家,所為何事?”
李建元看了看鄭家人,躊躇了幾分,沒說話。宋氏倒是明白過來了,識趣地道:“我去廚房瞧瞧午膳做好了不曾。”鄭家的兒子們也找了個借口離開。
“李大夫還請說。”朱常洵特地摒退了錦衣衛,花廳隻留下自己兄弟和李建元。
李建元將自己今日與沈大的談話一一告知,並說了自己的猜想。“先前刑部就找我去驗屍,那兩具太監的屍體便是我同仵作一起驗的。當時整理東西的時候,從張差口中聽得一二。醫學館於清華園近,我便想著是不是那處園子。今日一問沈大,倒是覺得確是可疑。”
“不瞞李大夫,我同母妃也這般猜測。”朱常漵絲毫沒有想著要隱瞞李建元,“隻是武清伯是慈聖皇祖母的娘家,沒有確鑿的證據,輕易哪敢說出來。”
李建元麵色凝重,“這倒是。”他今日隻是過來傳消息的,既然將話說明白了,便要離開回醫學館去。“若有旁的消息,我再來報於殿下。”
“有勞李大夫了。”朱常漵拱手相謝,招來鄭家下人送李建元出府。而後將一個百戶找來,“你去瞧瞧,武清伯……”話說一半,又覺得不妥,“無事,無事。”
朱常洵湊近他,跟著一道往裏頭走。“哥哥是怕叫人聽了去向武清伯府告密?”
“不得不防。究竟不是自己人。”朱常漵捏緊了拳頭,轉頭望了一眼廳外林立的錦衣衛們。這些人他全不知底細,遇上這等麻煩事,便是不敢用。隻怕掉以輕心就換來一局死棋。
朱常洵想了想,問他,“哥哥是要找武清伯府的人在哪裏?”朱常漵挑眉,“你知道?”
朱常洵笑了,“旁人不能知,但李誠钜愛上何處去,我卻是知道的。”不等朱常漵細問,他自己就先揭了謎底,“教武藝的蔣千戶是武清伯的次子李誠矩的上峰,平日裏沒少一處喝酒。他提過幾次的,不過大約哥哥那時候沒往心裏去。”
“那我們今日可能尋得他?”朱常漵的眼睛一亮。
朱常洵看了看滴漏,“同舅母一道用了飯後,我們上周記酒樓去,同掌櫃的通個氣,多使點銀兩,安排在李誠钜包下的那間隔壁,到時候看看能不能有什麽消息。”
當下二人就安排了一番,為防銀錢不夠,還特地從自己的荷包裏頭取了不少碎銀子一起塞給錦衣衛。那百戶看銀子多,心裏笑開了花,自己還能從裏頭那一些做跑腿費,自然用了心思去同周記的掌櫃磨嘴皮子。
“萬萬不可泄露我同四弟的身份。”朱常漵叮囑道,“我們同李家二叔叔不常見麵,怕立即去叨擾唐突了人家。”
百戶道:“用不用另外備份禮?”小輩兒見長輩,空著手總不大好。
兩兄弟對視一眼,笑得意味深長,“到時候舅母會替我們安排的。”
同鄭家人用完午膳後,倆兄弟就告辭。宋氏聽說他們要去周記酒樓,原是反對的。“那裏都是汙糟糟的地方,有什麽可去的?雖說是在鬧市,可人多嘴雜,莫不要再撞見先頭那等事。”
說的是朱常洵被綁了的那一次。
“舅母安心,再不會了。”朱常洵有點羞惱,但對方是自己的長輩,也明白是真心為著自己好,“我再不魯莽了,有皇兄看著呢。”他拉了拉朱常洵的袖子。
朱常漵幫腔道:“舅母隻安心便是了。我會看好洵兒的。”
宋氏歎了口氣,還是由著他們去了。隻心裏不安生,還是讓自己的兒子一同陪著去,“萬萬要看好了兩個殿下,你比他們都年長,遇著事靈醒些,記住了沒有?”
三兄弟一起出了門,路上朱常漵問表兄周記酒樓的狀況,為什麽宋氏這麽反對他們去。
“那酒樓因在鬧市,又靠近錦衣衛衙門,所以錦衣衛的人特別愛去。一來二去,掌櫃的也成了老油子。”鄭家長子老實地道,“今日若不是因著要陪二位殿下,母親斷不會允了我上那處的。全是錦衣衛的百戶、千戶,誰知道撞著了人,會不會因此遭了什麽罪。”
到了酒樓,三人一起上了定好的包間。掌櫃在櫃台裏麵打算盤,在他們經過的時候隻抬頭看了一眼,並沒有做出太多的舉動。但也沒看到什麽,三個人都叫錦衣衛給護在了裏頭。
不過能有這麽多錦衣衛護著,來頭必然不小。掌櫃讓夥計殷勤著些,想著日後還能有個貴人扶持著。
一進了雅間,朱常洵就聽到隔壁的狂笑聲,直刺耳朵。他捂著雙耳衝朱常漵喊:“就這麽個地方,他們怎麽會愛來?”
鄭家長子憨笑,“外頭究竟不能同宮裏比。”
朱常漵拉下了弟弟的手,“別嬌氣,聽仔細些。”朱常洵老大不情願地放下了雙手,等著夥計上菜,倒是聽兄長的話,耳朵豎地高高的。
“我同你們說,這一遭,嘿嘿,我家那老子必把我那廢物兄長給拉下來。到時候我承了爵位,大家夥兒有一個算一個,都上清華園裏頭去玩一遭。”
朱常漵和朱常洵對視一眼,這大概就是李誠钜了。
又聽一個聲音道:“李千戶怎得就這般篤定?莫不是……嘿嘿,給你兄弟下了套吧?”
又是一陣刺耳的哄笑聲,伴隨著幾個碗碟還是酒罐被砸碎的聲音。
朱常洵皺著眉頭,耐著性子仔細聽。
李誠钜打了個酒嗝,“你們不知道,我那太後姑姑心裏就想著讓皇長子坐太子。到時候保了李家無憂。但太子不是嫡子嗎?不是沒法子嗎?可人隻要一死啊,就什麽都沒啦!”
隔壁的雅間安靜了一會兒。有人發問:“莫非李兄要殺了太子?”很快就有人笑道,“怎麽可能,李兄的性子你還不明白?他連雞都沒殺過,還殺人呢。”
李誠钜紅著臉,梗著脖子道:“怎麽沒殺過?!我殺過的!”他嘩啦啦地灌下了半壇子酒,酒液從嘴角流進了脖子裏,涼颼颼的,“還殺了好幾個呢!”
對於錦衣衛而言,殺人不當得什麽能說嘴的事。眾人看李誠钜醉得不輕,都紛紛轉了話頭,不再提這事。方才說的什麽清華園,什麽耍,也不過是當作酒後戲言。
不說武清伯李文全看不上這個次子,就連他們也不太看得上。要不是李誠钜出錢讓大家白吃白喝,他們根本就不愛搭理他。
沒有宮裏的太後娘娘,當今聖上,還有一個伯爵爹,李誠钜就是一個混子,一個笑話。
朱常漵和朱常洵火燒火燎的心都快提到嗓子口了,有些急躁地想聽李誠钜說更多的話,可那邊竟也不再說了,轉而說了些葷段子。鄭家表哥聽在耳中,臉都通紅通紅,不斷地往嘴裏塞菜來掩飾這份尷尬。
領頭的千戶見隔壁說的不像樣,有意要去敲門警告,被朱常漵給攔了下來。“無妨的,別壞了李二叔叔的興致。”嘴上雖這般說,臉色卻難堪到了極點。他是小孩兒的殼子,大人的心,可身邊的朱常洵卻不是!
看著一臉懵懂又奇怪於周圍人尷尬的朱常洵,朱常漵心裏都有了想衝過去掐死他們那幫子人的心思。
“我同你們說,”說起風月之事,李誠钜亦是老手,“這外頭的小娘們兒,都比不過徐娘半老的。那玩起來才叫一個有滋有味。”
“看來李兄……哈哈哈哈。”一陣下|流的猥瑣笑聲。
李誠钜嘿嘿笑著,“而且啊,頂好是那種快被掐死了的,有意思,真當有意思。聽說人當年在宮裏還在宮裏頭伺候過皇女呢。”他摸著下巴,“可惜不知道皇女,是什麽樣的。”
“那人李兄還留著不?若是人還在,不妨給我們也嚐嚐滋味。”
“死了,早死了。”李誠钜將手中的空酒罐子往牆上一砸,摔了個粉碎。隨後他從腰間拔出佩刀,開過刃的佩刀銀光閃閃,“就這麽,一下。”一刀砍在了嵌了雲母的桌上,“一刀兩斷,人也一分為二。”
有了!
朱常漵聽著李誠钜的笑聲,朝錦衣衛們使了個眼色,後者迅速地踹開隔壁的雅間門,將李誠钜壓下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