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朱翊鈞差點氣笑了,“這事兒怎麽和翊坤宮扯上了?是誰造的謠?!去,給朕查清楚了!”
陳矩垂著頭,一個字都不敢說。這消息他也是從剛探親回宮的小太監口裏知道的,才聽說,就立刻回來報給朱翊鈞了。現下宮外是個什麽情形,就連他也兩眼一抹黑地全不清楚。
田義立在朱翊鈞的身後,抬著眼皮子往掌印身上掃了一眼,又將目光收回。眼下倒是一個極好的落井下石的機會,隻是田義不想將事兒給做的那麽絕,事後留一線,做人不能太絕了。
陳矩卻沒將他的這份好意給記下。方才田義瞧的那一眼,已經落在他的眼睛裏頭了,此時心裏正恨得牙癢癢。大家都是底下沒了東西的殘廢,誰比誰高貴著了?田義他有什麽資格譏諷自己?
再說了,這時候,若真有心相助,何不站出來替自己說幾句好話?一個屁都不放,還想讓自己承情?做夢去吧!
陳矩垂下臉,沒叫人看出他臉上的怒氣來,隻喏喏回著朱翊鈞的話,說是立刻就叫東廠的錦衣衛去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就在陳矩剛剛退出殿去想要親自去東廠衙門找人的檔口,王錫爵帶著奏疏匆匆趕了過來。
“陛下,陛下!”王錫爵自上回在乾清宮殿前暈厥之後就老了許多,現下走路都是顫顫巍巍的,不得不叫人扶著。不過事情有了眉目,能夠洗刷內閣的汙名,他又有了勁頭,來麵聖的時候是獨個兒來的。
朱翊鈞聽出王先生語氣中的雀躍,不由得從位置上站了起來。見王錫爵在跨門檻的時候有些吃力,忙讓立在門口的陳矩扶一把,“快些將先生攙進殿裏頭來,愣著做什麽?快呀!”又嘟囔一句,“真是越來越沒眼力價了。”
田義耳朵動了動,頭垂得越發低了。
陳矩沒聽見天子後頭的那句話,小心翼翼地將王錫爵扶了進來,甚至在人站定了之後還不鬆手。
田義朝殿中立著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地點頭,搬了張繡墩過來。
朱翊鈞對田義的識趣非常滿意。雖然他沒開口賜座,但以王錫爵年邁之身,又是帝師,自然該有這樣的待遇。
“王先生,可是梃擊案有了眉目?”朱翊鈞眼睛發亮地望著王錫爵,希望自己能聽到好消息。
王錫爵臉上帶著笑,“正是。臣已查明,那塊內閣邊關出入牌乃是閣中一名江西籍的宋姓文吏竊取。現下此人已關押起來,等著大理寺的官員去審。”話鋒一轉,他麵有慚色地向朱翊鈞拱手,“出入牌子被竊,臣有看管不力之罪。”
“此事吏部也有責任。”朱翊鈞擺了擺手,“錯並非盡在閣臣身上。若京察之時能發現此人言行不妥,早早地就叫致仕,哪裏還會生出這檔子事來。”
王錫爵心裏有幾分得意,吏部不是想同內閣爭銓權嗎?現在出了事兒,失職的吏部將在天子的心目中一落千丈,到時候銓權重歸內閣指日可待。
正當王錫爵高興的時候,陳矩眼尖地看見門口的一個百戶朝自己使著眼色。他慢慢地退到門口,低聲問道:“何事?”
“方才王大學士抓著的那個文吏在牢中自縊了。”百戶低著頭,看不清表情。
陳矩驚怒,一把拎起了他的衣襟,“你們怎得不看好了人?!人死了,不僅東廠,連帶著咱家都是要吃罪的!”
衣襟死死地卡著那個百戶的脖子,勒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勉力地粗喘著,“那人將腰帶掛在氣窗的欄杆上,獄卒送飯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沒氣了。”
陳矩鐵青著臉,鬆開了手上的力道。他立在殿外,整理著心緒,朝裏麵相談甚歡的君臣看了眼,歎了口氣走進去。“陛下,東廠來人說……案犯死了。”
“死了?!”朱翊鈞一時有些糊塗,“哪個案犯?”
陳矩看都不敢看王錫爵,“是王大學士剛抓捕的文吏。”
王錫爵臉上的淺笑僵在了原處,慢慢地收了回來。他臉上的皮膚已經鬆弛了,嘴角不由自主地下掛,看起來很是威嚴,可表情卻又與這威嚴極大地不相符。
這個消息來得太快,大喜大驚之下,朱翊鈞都忘了王錫爵的存在。他抓起桌案上的一塊端硯向陳矩砸過去,“你們怎麽看的人!”
端硯沉重,恰恰敲在陳矩的額上,頃刻就見了血。陳矩不顧臉上的傷口和源源不斷流下的血,隻跪下謝罪。滿殿的宮人們也都一同跪下,包括朱翊鈞身後的田義。
王錫爵顫顫地站了起來,這次沒有人扶。他離開了繡墩幾步,在正中慢慢跪了下來。
朱翊鈞望著王先生戴著官帽的後腦勺,隻覺得他好似又老了幾分。“先生起來吧。”他心中不忍,“來人,攙先生回閣裏去。”
這次攙人的卻是田義。他弓著腰將王錫爵從地上扶起來,手裏略使了幾分力。官服下鬆軟的肉並不多,摸著可觸骨頭,田義不由心驚。
陳矩還跪在殿中,額上的血一路流下來,順著下巴滴落在青磚地上。血色的一攤痕跡,看在他的眼中,慢慢地糊成了一個死字。
朱翊鈞無力地閉上眼,“去吧。這段時候,不要於朕跟前伺候了。”
陳矩沒有作聲,透明的淚水從眼窩裏湧出來。他向天子磕了個頭,額頭的傷處正好敲在青磚上,等抬起頭,青色的地磚上就多了一抹濕潤的血痕。
自己被天子厭棄了。一個被厭棄的內監是什麽下場,陳矩在宮裏見得多了。那些前人的遭遇就是自己以後的晚景。
朱翊鈞背過身,並沒有看到陳矩離開的模樣。不是他不忍,而是有些恨鐵不成鋼。原本,他多看好陳矩,那是張大伴極力推薦的人,他相信此人必有大能,才叫張大伴這樣推崇。
起初陳矩的確不錯,朱翊鈞也很儀仗於他。但隨著田義頂替了史賓成了司禮監秉筆後,陳矩就開始不對勁起來。時至現在,朱翊鈞已經對他完全失望了。
司禮監是時候該動一動了。
朱翊鈞木然地轉過身,在椅子上坐下,重新翻開奏疏批閱。方才王錫爵帶來的那份奏疏並沒有呈給他,而是又帶了回去。朱翊鈞看著眼前滿是黑字的奏疏,隻覺得一個字一個字全都糊作了一團黑,什麽都看不清。
王錫爵那份沒有給自己的奏疏裏寫著什麽,朱翊鈞大概能猜到。隻是恐怕自己這輩子再也看不到裏頭的東西了。出了與內閣有幹係的梃擊案,自己的王先生作為首輔必須要付出代價。
原本文吏被抓歸案,卻是一個很好的洗清機會,將罪責推向旁人。但現在人死了,一切都成了空。
朱翊鈞的百般思緒都化作了一聲歎息。也許不久以後,自己就再也見不到王先生了。當年教導過他的人,一個個地全都離開了。
因乾清、坤寧兩宮被燒毀,朱翊鈞和王喜姐一起住在啟祥宮裏。正殿裏的事很快就傳至偏殿的王喜姐那兒。她卻沒有多管,甚至看都不曾去看,即便這件事與她有莫大的關係。
王喜姐看著麵前一臉桀驁的兒子,有些蒼白地笑著。“你同我說說,為甚要在慈慶宮裏打殺了這許多人?你為皇太子,自當以仁為本,隨性打殺了人卻是殘暴之舉。你是覺著舒坦了,可這般恣意,惹來言官的彈劾如何是好?”
朱常汐心裏還沒消氣,忿忿地道:“他們該死!”他望著王喜姐,“母後不知道,近來四處在傳梃擊一案是皇貴妃做的,說是為了二皇兄。母後可信這等謠言?”
王喜姐微怔,緩緩搖頭,“我知道此事,是你外祖母入宮的時候同我說的。這些無稽之談,我自然是不信的。”又道,“你便是為了這事兒打殺的人?那也有點太過了。”
“哪裏!我幾次三番在宮裏說了,不許再說這樣的事。那些人就是不聽。”朱常汐冷笑,“既然不聽我的話,那隻得殺幾隻雞儆猴了。”
雖然朱常汐在這件事上做的沒錯,可王喜姐心裏的擔憂並沒有減輕半分。如果朱常汐有個聰慧的底子,她興許不會這樣憂慮,但知子莫如母,對自己這個兒子她實在是太了解了。
聰慧且果斷殺伐之人,如漢朝的武帝,約能開創一個盛世,縱被詬病窮兵黷武,卻到底也能算成是明君。但一個不聰明的人,有了這樣的性子,隻會成為一個暴君。
這才是王喜姐最擔心的事。她寧願朱常汐做一個庸君,也不希望他最後成了暴君。若真如此,她百年之後也無顏去見朱家的列祖列宗。
一個暴君會徹底斷送國運。
在與朱翊鈞同居啟祥宮的這段時間裏,王喜姐比之過去更能了解朝堂上的舉動。現今大明朝是個什麽樣,她心裏有數得很。正因此,王喜姐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麽當年皇貴妃執意要找人讓她生下嫡子。
縱然皇貴妃無意國本,可外朝內廷也會如現在這般將她架上去。身為宮妃,不由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爭執國本內耗卻沒有絲毫辦法。所以皇貴妃選擇了現在的這條路,唯有自己生下嫡子才可破局。
隻可惜自己不爭氣。王喜姐苦笑,對朱常汐揮了揮手,“你去吧。雖然陛下免讀白日,可你還是得用功才是。”
“母後安心,我叫了二皇兄過來一道讀書。”朱常汐笑道,“幸好二皇兄沒因這些謠言而疏遠了我,若如此,我可真不知如何是好。二皇兄越是磊落,便越是顯得這些不可信。”
王喜姐點頭,“你知便好。”
雖然朱常汐沒錯,但到底還是打殺了十幾個內監。王喜姐信佛,為著兒子的殺戮而在佛前求拜了許久,念了一通經才去正殿向朱翊鈞賠罪。
朱翊鈞滿不在乎地道:“朕倒覺得太子這次做得好。那樣的小人卻是該殺。”他欣慰地望著王喜姐,“皇後教的好孩子,太子心係手足,有大仁也。”
“是閣臣同翰林的先生們教的好。”王喜姐勉強扯了扯嘴角,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低垂了頭不再說話。
隻希望太子今日的殺孽不會叫菩薩生怒,毀了他日後的福澤。
王喜姐還是決定從正殿出來之後,再去佛龕前拜一拜,替朱常汐消去一些孽。
朱常漵到慈慶宮的時候,就發現多了不少生麵孔。前幾日看自己眼神不對勁的人,今日竟然一個都瞧不見了。雖然朱常汐打殺了宮人的事在王喜姐的強壓下沒傳開,但朱常漵大致能想明白緣由。
“二皇兄你來了。”朱常汐笑吟吟地從殿中出來迎他。
朱常漵向他行了一禮,“太子。”他望著朱常汐自梃擊案發後開朗許多的樣子,由衷地道,“我觀太子現在的樣子,總算放心了。前幾日你的模樣,可真叫我這做兄長的不安。”
“勞皇兄擔憂了。”朱常汐有些不好意思地將他迎進殿中,“先前夏翰林說的漕運之事我尚有不明之處,煩皇兄指點一二。”
朱常漵一口應下,“好。”
兄弟倆進了屋,行至書桌前就翻開了書。朱常漵說的很認真,把書上的東西掰開揉碎地細細道來。朱常汐這個“學生”卻聽不了多久就活絡起了心思,目不轉睛地望著兄長。
隨著年歲漸長,朱常汐也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如果說剛冊立太子那時,他隻是對朱常洛覬覦國本感到不滿,認為兄長雖占長,卻為庶,理當對自己這個嫡子恭敬,不應有旁的想法。頗有一種“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搶了去占了去的”的想法。
不過現在這樣的想法稍稍有了改變。朱常汐開始明白皇太子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頭銜,還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勢。一種會令所有人都跪倒在自己腳下的權勢。他開始暗自擔心身邊所有對自己好的人是不是都有所圖,包括嫡親的母親和一母同胞的姐姐。
如果自己不是皇太子,以後母親就不會有莫大的榮耀,就像現在的李太後那樣。仁聖太後雖然是中宮,卻不得不屈居人下,被逼得做個壁上花。而自己的姐姐如果沒有一個做皇帝的兄弟,日後就不會有恩賜加身,隻靠那點歲祿過活,便是出得門見人,人低了頭心裏卻不一定願意伏低了身子。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朱常汐懷疑起了兄弟之中對自己最好的朱常漵。都是父皇的兒子,對方比自己聰明,比自己年長,他的母親比自己的母親更得父皇的喜愛,是宮裏最得寵愛的女人。在他的眼裏,朱常漵什麽都比自己強,除了一個身份。自己擁有的,會不會也是這位皇兄也想要的呢?
人心永遠沒有止盡。朱常汐以己度人,覺得如果自己是朱常漵,必定會想法設法地搶了太子之位。這樣的念頭一旦興起,就再沒有被壓下去的時候了。仁聖太後喪期發生的梃擊案在朱常汐的心頭又一次重重壓上,有人想要他的命,好讓位。
打殺宮中傳謠言的宮人不過是做樣子。朱常汐不希望和朱常漵現在就撕開了臉皮,他要等,等著看梃擊案最終的一個結果,看二皇兄和翊坤宮的皇貴妃是不是真的想要自己的位置。
“皇兄。”朱常汐小心地觀察著朱常漵的表情。每每這個時候,他就懊喪自己的愚鈍來,他並不擅長察言觀色。
朱常漵早就發覺皇太子沒將心思放在書上了,隻人不提,他就照舊教下去。“嗯?”他笑道,“太子有什麽事?”
朱常汐見對方的目光轉過來,有些心虛地別開眼,視線落在了麵前的書上。“今日二皇兄去啟祥宮見父皇,有沒有同父皇打聽案子現在是什麽狀況了?我不敢去見父皇,你知道的。一見了麵,父皇就考較我功課的事,若答不上來必是一通罵。”
他回憶起朱翊鈞怒目而視的模樣,縮了縮脖子,“皇兄應當去問過了吧?如何?”
“王元輔抓住竊了牌子的文吏在獄中自縊而亡。”朱常漵沒想過要瞞著他,反正總歸所有人都會知道這些事。與其現在瞞住,倒不如敞開了說明白。“不過張差卻是新招了一些話,說是他在京裏一所不知街巷的宅子裏叫兩個太監養了一年。”
朱常漵望著惴惴的太子,笑了,“他說,那兩個太監的名字叫做龐保、劉成。”
“那不是翊坤宮鄭母妃身邊的人嗎?”朱常汐驚呼。如果能看見自己臉上的表情,一定會發現此時他臉上奇怪而又難堪。想表現出來的驚訝十分生硬,太過造作。對於翊坤宮的憂心終於成了真,心頭惱怒而又氣憤卻是露出了五分。
朱常漵沒點破,“是母妃身邊的人。我來的時候他倆就在母妃跟前哭訴,說不是他們幹的,求著母妃上啟祥宮去求情。因是常年伺候著自己盡心的人,母妃正煩著怎麽處置。”
朱常汐動了動僵住的嘴角,湊近了幾分,“那二皇兄看,鄭母妃會替他們去求情嗎?”話方出口,又覺得自己似乎不該這麽說,忙補了一句,“會是他們瞞著鄭母妃做下的事嗎?”
“母妃心軟,當是會替他們求個情吧。至於太子說的後一句,我卻不知道了。”朱常漵收起了書本,準備回去,“太子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回宮去了。近來風聲鶴唳,我還是少走動得好,免得瑣事上身。”
朱常汐忙道:“正是。”想了想,還是決定把打殺了宮人的事拿出來說一說,好安對方的心。不過朱常漵聽完隻笑了笑勸道:“往後太子莫要再行此事了,傳去外朝定有一番文章要做。”
朱常汐沒落得好,隻得沮喪地喏喏應了。
朱常漵剛跨過門檻,就見院中並排跪著兩個太監,又是磕頭又是哭,看起來很是狼狽。他擦身越過兩人,直接進了裏殿——鄭夢境正坐在裏麵生著悶氣。
“母妃。”朱常漵溫聲道,“還在同那兩個不長眼的置氣呢?”
鄭夢境沒好氣地道:“我有什麽好同他們置氣的。人家一口咬定了就是他們兩個幹的,雖說無憑無據,可我們也找不到什麽來自證清白。”沒得拖累了整個宮的人都跟著下水。
不過幸好中宮還是信她的。想起今日去啟祥宮請安時王喜姐的態度,鄭夢境就感慨起來。“果真是日久見人心,我以誠相待娘娘,今日遭人汙蔑,娘娘也願意信我。”
“隻怕看著信罷了。”朱常漵撇撇嘴,滿不當一回事。“滿宮的人都說太子信我,還為此動了大怒。可實際上呢,今日我在慈慶宮裏頭,可沒少受太子的試探。”
朱常洵趕忙問道:“是太子給了兄長氣受?”說著捏了捏手,頗有一種若是朱常漵點頭他就要殺去慈慶宮的模樣。
朱軒姝放下手裏的繡花針,翻了個白眼,“你少來,就你那身繡花拳腳,還想著去興師問罪。別給自己找不自在,現下裏多少雙眼睛盯著我們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人家若是硬要找茬,想雞蛋裏挑骨頭,我們又不是聖人,哪裏能半點錯都沒有。”朱常治不滿地道。雖然他年紀是最小的,可也不是傻子,身邊服侍的人有那麽一絲怠慢,心裏就知道了。
鄭夢境聽著幾個孩子的話,心裏的氣全消了個幹淨。“說得對,硬要找茬誰不會。他們能,我們也能。”她霍地站了起來,“龐保、劉成,趕緊起來把自己給拾掇幹淨了,隨我去啟祥宮見陛下。”
院中跪著的龐保和劉成以為皇貴妃這是要拿自己去啟祥宮問罪,當下哭得聲兒越發大了,頭也磕得越發勤。
朱常漵細細品了一會兒,卻明白過了來。不過麵對周圍幾個手足的探究目光,他隻笑笑,並沒點破母親。
鄭夢境見那兩人隻知磕頭求情的模樣,心頭的火又蹭蹭地起來了。“叫你們起來就起來!哪那麽多的事。”她斜了一眼劉帶金,“帶金,去把他們兩個給我拉起來,帶去屋子裏洗刷幹淨了再帶出來。”
劉帶金顧不上福身,趕忙領著人將那兩個帶走。在替兩個洗梳的時候,她壓低了聲音同他們道:“兩個沒眼力價的小子!沒發現娘娘這是想救你們嗎?!真是蠢物,一點都看不懂娘娘的意思。得虧是伺候的娘娘,這要是在旁的宮裏,早就不知道被趕出來多少回了。”
龐保要比劉成更機靈些,當下就明白過來了。他朝著劉帶金千恩萬謝,還從自己身上摸出兩個極小的碎銀來要塞過去,卻是讓劉帶金給回了。“自己個兒留著吧,別當人不知道你家裏頭什麽情形。以後少同那些渾人一塊兒賭。”
此時龐保自然全都點頭應下了。劉成拽了拽他的衣角,“劉都人是什麽意思啊?”
龐保橫了他一眼,“你倒是比我更蠢。且跟著娘娘走便是,別廢話。”
劉成“哎”了一聲,真的不要多說話了。
劉帶金將兩個收拾地幹幹淨淨的人帶到鄭夢境的麵前,後者滿意地點點頭,“成了,肩輿備好了沒有?走!”
朱常治叼著塊白糖糕,兩隻眼睛賊溜溜地往外頭看,等母親上了肩輿後,才道:“我們要不也跟著一塊兒去?要是母妃到時候叫父皇訓了,還能擋一擋。父皇素日裏最疼我了。”
“想偷看就直說。”朱軒姝從他嘴裏把白糖餅給掰下半塊來,“還吃,等會兒晚膳就用不下了。”
被戳穿了心思的朱常治“嘿嘿”笑了笑,嚼完剩下的餅抹了一把嘴就大搖大擺地出去了。
朱常漵笑眯眯地也跟在後頭,還頭也不回地對一姐一弟道:“跟上。”
朱軒姝早就沒了心思放在女紅上頭。她對母親的性子可是明白得很。父皇的性子,母妃早就摸了個透,哪裏會沒有對應之策。這次的事兒瞧著雖然大,可卻還是得依著父皇的聖裁不是。
雖然朱軒姝心裏篤定了,但隻是看熱鬧嘛,誰都喜歡。聽說大皇姐因著婚前那一晚聽了母妃的話,現在家裏頭拿捏著駙馬一家,可見母妃的那一套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自己多少要學著點才是。
幾個孩子紛紛地往啟祥宮趕,到了那兒,老遠就聽見鄭夢境的聲音。
“既然張差說是龐保和劉成養著他一年,行啊,就讓他認認人唄。難道刑部連這個事兒都不肯嗎?那可難辦了,滿宮裏叫保啊成啊多了去了,指不定就是張差說話有薊州口音,審訊的刑部主事給聽錯了呢?”
鄭夢境冷笑,“胡亂著就想攀扯清白人,沒那麽容易!若是不願認人,奴家少不得再去太廟前頭跪一跪。不過這次沒懷著孩子,怕是效果沒那麽好了。”
朱常治矮著身子,慢慢地摸著牆邊兒往門口去。守著那處的內監和錦衣衛見是小皇子,正想行禮通報,卻見後頭還跟著二皇子、四皇子並二皇女。朱常治豎起食指在嘴邊發出一聲“噓”。眾人會意地點點頭,一個個全當沒瞧見。
幾個孩子湊在門邊兒往裏偷看,皆是一愣。殿裏不僅坐著他們的父皇,連大學士們也都在。彼此麵麵相覷,耳朵豎得越發長了,生怕漏聽了一個字。
翊坤宮皇貴妃當年跪太廟的舉動在每個經過事沒經過事的朝臣心裏都留下一個極深的印跡。一個女子發起狠來也是足夠狠,累得當日的臣子通受了罪,背了不小的罵名。雖也有人覺得皇貴妃此舉有武曌之嫌,但的確很管用。
果然最毒婦人心。
鄭夢境可不管別人怎麽想,要死大家一起死,可不能獨獨死自己一個。反正她也是死過一遭的人了,還怕的什麽。努|爾哈赤是會帶著清軍打入京城,可朝臣們有再大的怨氣也不敢殺進後宮砍殺了自己。
她怕的什麽,哼。
此時舊事重提,王錫爵等一幹閣臣麵色就很不好看。他們知道皇貴妃是真的會這麽去幹的。第一次興許害怕,有了經驗之後,無論多少次都幹的出來。
“既如此,”張位斟酌著道,“就不妨依皇貴妃所言,讓張差認認吧。”他無奈地朝幾位同僚看了眼,“若真是旁人冒充,總不好讓清白人擔了罪。”
王家屏也點頭附議,“好,那麽陛下,”他朝朱翊鈞拱手,“這就讓龐保和劉成二人出宮叫張差去見一見吧。”
朱翊鈞剛想點頭,卻聽鄭夢境叫停,“且慢!”
“皇貴妃?”朱翊鈞奇怪地望著鄭夢境,心裏有些不耐煩。雖然他也能明白小夢可能受了委屈,可閣臣都已經讓了步,總不能得寸進尺吧。
鄭夢境微微揚起了下巴,望著一側的閣臣們,“先叫人問問張差,當日養著他的那兩個太監都長什麽模樣,有何特征。然後再找幾個與龐劉二人年紀相仿的內監混於一處,叫張差認。”
王錫爵心思微動,不過沒作聲。
“隻我宮裏這兩人去,不是也變成是。陛下,奴家沒旁的意思,隻是尋思著此案中人既能買通內閣文吏竊取出入牌,可見其必非常人。說得直白些,便是認人的時候動了手腳也不無可能。”
方才還毅然決然,咄咄逼人的鄭夢境此時卻換了一副淚眼盈盈的模樣,“奴家旁的也不求,隻求個清白。”
王錫爵和張位對視一眼,望著朱翊鈞,“臣以為可。”
朱翊鈞也沒有異議,“便照此辦。”他道,“先讓張位將形貌特征供出來,然後再去認。”照現在這般看來,因就是誣告了,指不定供出形貌後,根本就和翊坤宮的兩個對不上號。
“謝陛下。”鄭夢境目的達成,就不再多留,“奴家先回宮去了。龐保、劉成便留下聽命。”
門外的四個孩子一見母親要出來,趕忙就要偷溜,卻聽朱翊鈞在裏頭說:“真以為朕沒瞧見你們?快些進來吧。”
姐弟幾個麵麵相覷,挨個兒進去行禮。鄭夢境等孩子們行過禮,請過安,正要領著一起回去的時候,卻見刑部主事匆匆趕來。她想著到底還是避讓著些為好,正欲往裏殿去卻見那人好似沒瞧見自己,到了朱翊鈞跟前便道:“陛下,張差已經指認當日的宅子所在之處了。”
“在哪裏?”朱翊鈞突然有種不好的感覺。
“正是翊坤宮鄭皇貴妃名下的內監劉成在宮外的住所。”刑部主事低著頭,麵無表情地朝停住身形的鄭夢境看去一眼。
鄭夢境心頭一震,而後不自覺地飛快看了一眼劉成。後者已經嚇得癱在了地上,根本說不出話來。身邊的幾個孩子也發現事情開始變得更為複雜起來,擔心地看著母親。
鄭夢境望向劉成的這一眼落於殿內其他人的眼裏就變了味。
王錫爵本還以為皇貴妃是真的清白,所以才如此以理據爭。可那一眼莫不是心虛?原該諸事妥當處理幹淨的,現在卻叫人給戳破了。他攏著手,灰白的長須遮去了冷笑。
朱翊鈞的麵色也變得極為不好起來。“果真是張差所言?到底怎麽回事?細細說來。”
那人道:“因張差說的是太監,所以便將人帶著在京裏各位內監置辦的宅子一所所看過去,最後是在劉成的宅子前停下的,張差說確認無誤,就是這間。”他的聲音陡然變得尖利起來,“陛下,皇貴妃縱名下內監圖謀對皇太子行凶,此舉……”
朱翊鈞喝道:“夠了!”他緊張地都不敢去看鄭夢境和幾個孩子,“夠了。”
王家屏冷冷地看了一眼鄭夢境,“皇貴妃,現在還需要再讓張差認人麽?以老臣來看,卻是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認,為什麽不認。”鄭夢境仰著頭,“若是張差說見過本宮,本宮也願意出麵叫他認一認。”
張位極不讚成地搖搖頭。皇貴妃看來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啊。不過也是,罪名一旦落實了,怕是之後都洗刷不幹淨,她所有的孩子都不會再被重視。果然為母則強,換做自己,也是要爭一爭的。
鄭夢境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認了解她性子的朱翊鈞嘴上不說,心裏卻到底認定了她沒做這事兒。當下他就拍了板,“將張差帶到這兒來,朕要親自審問。”
現在把這件事交給任何一個人,朱翊鈞都不放心。如果小夢真的篤定了不是名下的內監做的,那就意味著有人在這件案子裏麵動了手腳。唯有他自己來,才能真正放心。
刑部主事偷偷往上看了一眼天子的臉色,一番話堵在心口,最後還是沒說出口。“臣這就去辦。”
“不。”朱翊鈞微微一笑,“你留下。”他環顧殿中的所有人,“大家都留下。田義,將龐保劉成帶去偏殿看管。陳矩,你親跑一趟,將人給朕帶來。”
朱翊鈞的身子微微後仰,目帶冷光地盯著開始出汗的刑部主事。
恐怕眼前的人,也是參與者之一吧?
陳矩垂著頭,一個字都不敢說。這消息他也是從剛探親回宮的小太監口裏知道的,才聽說,就立刻回來報給朱翊鈞了。現下宮外是個什麽情形,就連他也兩眼一抹黑地全不清楚。
田義立在朱翊鈞的身後,抬著眼皮子往掌印身上掃了一眼,又將目光收回。眼下倒是一個極好的落井下石的機會,隻是田義不想將事兒給做的那麽絕,事後留一線,做人不能太絕了。
陳矩卻沒將他的這份好意給記下。方才田義瞧的那一眼,已經落在他的眼睛裏頭了,此時心裏正恨得牙癢癢。大家都是底下沒了東西的殘廢,誰比誰高貴著了?田義他有什麽資格譏諷自己?
再說了,這時候,若真有心相助,何不站出來替自己說幾句好話?一個屁都不放,還想讓自己承情?做夢去吧!
陳矩垂下臉,沒叫人看出他臉上的怒氣來,隻喏喏回著朱翊鈞的話,說是立刻就叫東廠的錦衣衛去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就在陳矩剛剛退出殿去想要親自去東廠衙門找人的檔口,王錫爵帶著奏疏匆匆趕了過來。
“陛下,陛下!”王錫爵自上回在乾清宮殿前暈厥之後就老了許多,現下走路都是顫顫巍巍的,不得不叫人扶著。不過事情有了眉目,能夠洗刷內閣的汙名,他又有了勁頭,來麵聖的時候是獨個兒來的。
朱翊鈞聽出王先生語氣中的雀躍,不由得從位置上站了起來。見王錫爵在跨門檻的時候有些吃力,忙讓立在門口的陳矩扶一把,“快些將先生攙進殿裏頭來,愣著做什麽?快呀!”又嘟囔一句,“真是越來越沒眼力價了。”
田義耳朵動了動,頭垂得越發低了。
陳矩沒聽見天子後頭的那句話,小心翼翼地將王錫爵扶了進來,甚至在人站定了之後還不鬆手。
田義朝殿中立著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地點頭,搬了張繡墩過來。
朱翊鈞對田義的識趣非常滿意。雖然他沒開口賜座,但以王錫爵年邁之身,又是帝師,自然該有這樣的待遇。
“王先生,可是梃擊案有了眉目?”朱翊鈞眼睛發亮地望著王錫爵,希望自己能聽到好消息。
王錫爵臉上帶著笑,“正是。臣已查明,那塊內閣邊關出入牌乃是閣中一名江西籍的宋姓文吏竊取。現下此人已關押起來,等著大理寺的官員去審。”話鋒一轉,他麵有慚色地向朱翊鈞拱手,“出入牌子被竊,臣有看管不力之罪。”
“此事吏部也有責任。”朱翊鈞擺了擺手,“錯並非盡在閣臣身上。若京察之時能發現此人言行不妥,早早地就叫致仕,哪裏還會生出這檔子事來。”
王錫爵心裏有幾分得意,吏部不是想同內閣爭銓權嗎?現在出了事兒,失職的吏部將在天子的心目中一落千丈,到時候銓權重歸內閣指日可待。
正當王錫爵高興的時候,陳矩眼尖地看見門口的一個百戶朝自己使著眼色。他慢慢地退到門口,低聲問道:“何事?”
“方才王大學士抓著的那個文吏在牢中自縊了。”百戶低著頭,看不清表情。
陳矩驚怒,一把拎起了他的衣襟,“你們怎得不看好了人?!人死了,不僅東廠,連帶著咱家都是要吃罪的!”
衣襟死死地卡著那個百戶的脖子,勒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勉力地粗喘著,“那人將腰帶掛在氣窗的欄杆上,獄卒送飯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沒氣了。”
陳矩鐵青著臉,鬆開了手上的力道。他立在殿外,整理著心緒,朝裏麵相談甚歡的君臣看了眼,歎了口氣走進去。“陛下,東廠來人說……案犯死了。”
“死了?!”朱翊鈞一時有些糊塗,“哪個案犯?”
陳矩看都不敢看王錫爵,“是王大學士剛抓捕的文吏。”
王錫爵臉上的淺笑僵在了原處,慢慢地收了回來。他臉上的皮膚已經鬆弛了,嘴角不由自主地下掛,看起來很是威嚴,可表情卻又與這威嚴極大地不相符。
這個消息來得太快,大喜大驚之下,朱翊鈞都忘了王錫爵的存在。他抓起桌案上的一塊端硯向陳矩砸過去,“你們怎麽看的人!”
端硯沉重,恰恰敲在陳矩的額上,頃刻就見了血。陳矩不顧臉上的傷口和源源不斷流下的血,隻跪下謝罪。滿殿的宮人們也都一同跪下,包括朱翊鈞身後的田義。
王錫爵顫顫地站了起來,這次沒有人扶。他離開了繡墩幾步,在正中慢慢跪了下來。
朱翊鈞望著王先生戴著官帽的後腦勺,隻覺得他好似又老了幾分。“先生起來吧。”他心中不忍,“來人,攙先生回閣裏去。”
這次攙人的卻是田義。他弓著腰將王錫爵從地上扶起來,手裏略使了幾分力。官服下鬆軟的肉並不多,摸著可觸骨頭,田義不由心驚。
陳矩還跪在殿中,額上的血一路流下來,順著下巴滴落在青磚地上。血色的一攤痕跡,看在他的眼中,慢慢地糊成了一個死字。
朱翊鈞無力地閉上眼,“去吧。這段時候,不要於朕跟前伺候了。”
陳矩沒有作聲,透明的淚水從眼窩裏湧出來。他向天子磕了個頭,額頭的傷處正好敲在青磚上,等抬起頭,青色的地磚上就多了一抹濕潤的血痕。
自己被天子厭棄了。一個被厭棄的內監是什麽下場,陳矩在宮裏見得多了。那些前人的遭遇就是自己以後的晚景。
朱翊鈞背過身,並沒有看到陳矩離開的模樣。不是他不忍,而是有些恨鐵不成鋼。原本,他多看好陳矩,那是張大伴極力推薦的人,他相信此人必有大能,才叫張大伴這樣推崇。
起初陳矩的確不錯,朱翊鈞也很儀仗於他。但隨著田義頂替了史賓成了司禮監秉筆後,陳矩就開始不對勁起來。時至現在,朱翊鈞已經對他完全失望了。
司禮監是時候該動一動了。
朱翊鈞木然地轉過身,在椅子上坐下,重新翻開奏疏批閱。方才王錫爵帶來的那份奏疏並沒有呈給他,而是又帶了回去。朱翊鈞看著眼前滿是黑字的奏疏,隻覺得一個字一個字全都糊作了一團黑,什麽都看不清。
王錫爵那份沒有給自己的奏疏裏寫著什麽,朱翊鈞大概能猜到。隻是恐怕自己這輩子再也看不到裏頭的東西了。出了與內閣有幹係的梃擊案,自己的王先生作為首輔必須要付出代價。
原本文吏被抓歸案,卻是一個很好的洗清機會,將罪責推向旁人。但現在人死了,一切都成了空。
朱翊鈞的百般思緒都化作了一聲歎息。也許不久以後,自己就再也見不到王先生了。當年教導過他的人,一個個地全都離開了。
因乾清、坤寧兩宮被燒毀,朱翊鈞和王喜姐一起住在啟祥宮裏。正殿裏的事很快就傳至偏殿的王喜姐那兒。她卻沒有多管,甚至看都不曾去看,即便這件事與她有莫大的關係。
王喜姐看著麵前一臉桀驁的兒子,有些蒼白地笑著。“你同我說說,為甚要在慈慶宮裏打殺了這許多人?你為皇太子,自當以仁為本,隨性打殺了人卻是殘暴之舉。你是覺著舒坦了,可這般恣意,惹來言官的彈劾如何是好?”
朱常汐心裏還沒消氣,忿忿地道:“他們該死!”他望著王喜姐,“母後不知道,近來四處在傳梃擊一案是皇貴妃做的,說是為了二皇兄。母後可信這等謠言?”
王喜姐微怔,緩緩搖頭,“我知道此事,是你外祖母入宮的時候同我說的。這些無稽之談,我自然是不信的。”又道,“你便是為了這事兒打殺的人?那也有點太過了。”
“哪裏!我幾次三番在宮裏說了,不許再說這樣的事。那些人就是不聽。”朱常汐冷笑,“既然不聽我的話,那隻得殺幾隻雞儆猴了。”
雖然朱常汐在這件事上做的沒錯,可王喜姐心裏的擔憂並沒有減輕半分。如果朱常汐有個聰慧的底子,她興許不會這樣憂慮,但知子莫如母,對自己這個兒子她實在是太了解了。
聰慧且果斷殺伐之人,如漢朝的武帝,約能開創一個盛世,縱被詬病窮兵黷武,卻到底也能算成是明君。但一個不聰明的人,有了這樣的性子,隻會成為一個暴君。
這才是王喜姐最擔心的事。她寧願朱常汐做一個庸君,也不希望他最後成了暴君。若真如此,她百年之後也無顏去見朱家的列祖列宗。
一個暴君會徹底斷送國運。
在與朱翊鈞同居啟祥宮的這段時間裏,王喜姐比之過去更能了解朝堂上的舉動。現今大明朝是個什麽樣,她心裏有數得很。正因此,王喜姐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麽當年皇貴妃執意要找人讓她生下嫡子。
縱然皇貴妃無意國本,可外朝內廷也會如現在這般將她架上去。身為宮妃,不由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爭執國本內耗卻沒有絲毫辦法。所以皇貴妃選擇了現在的這條路,唯有自己生下嫡子才可破局。
隻可惜自己不爭氣。王喜姐苦笑,對朱常汐揮了揮手,“你去吧。雖然陛下免讀白日,可你還是得用功才是。”
“母後安心,我叫了二皇兄過來一道讀書。”朱常汐笑道,“幸好二皇兄沒因這些謠言而疏遠了我,若如此,我可真不知如何是好。二皇兄越是磊落,便越是顯得這些不可信。”
王喜姐點頭,“你知便好。”
雖然朱常汐沒錯,但到底還是打殺了十幾個內監。王喜姐信佛,為著兒子的殺戮而在佛前求拜了許久,念了一通經才去正殿向朱翊鈞賠罪。
朱翊鈞滿不在乎地道:“朕倒覺得太子這次做得好。那樣的小人卻是該殺。”他欣慰地望著王喜姐,“皇後教的好孩子,太子心係手足,有大仁也。”
“是閣臣同翰林的先生們教的好。”王喜姐勉強扯了扯嘴角,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低垂了頭不再說話。
隻希望太子今日的殺孽不會叫菩薩生怒,毀了他日後的福澤。
王喜姐還是決定從正殿出來之後,再去佛龕前拜一拜,替朱常汐消去一些孽。
朱常漵到慈慶宮的時候,就發現多了不少生麵孔。前幾日看自己眼神不對勁的人,今日竟然一個都瞧不見了。雖然朱常汐打殺了宮人的事在王喜姐的強壓下沒傳開,但朱常漵大致能想明白緣由。
“二皇兄你來了。”朱常汐笑吟吟地從殿中出來迎他。
朱常漵向他行了一禮,“太子。”他望著朱常汐自梃擊案發後開朗許多的樣子,由衷地道,“我觀太子現在的樣子,總算放心了。前幾日你的模樣,可真叫我這做兄長的不安。”
“勞皇兄擔憂了。”朱常汐有些不好意思地將他迎進殿中,“先前夏翰林說的漕運之事我尚有不明之處,煩皇兄指點一二。”
朱常漵一口應下,“好。”
兄弟倆進了屋,行至書桌前就翻開了書。朱常漵說的很認真,把書上的東西掰開揉碎地細細道來。朱常汐這個“學生”卻聽不了多久就活絡起了心思,目不轉睛地望著兄長。
隨著年歲漸長,朱常汐也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如果說剛冊立太子那時,他隻是對朱常洛覬覦國本感到不滿,認為兄長雖占長,卻為庶,理當對自己這個嫡子恭敬,不應有旁的想法。頗有一種“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搶了去占了去的”的想法。
不過現在這樣的想法稍稍有了改變。朱常汐開始明白皇太子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頭銜,還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勢。一種會令所有人都跪倒在自己腳下的權勢。他開始暗自擔心身邊所有對自己好的人是不是都有所圖,包括嫡親的母親和一母同胞的姐姐。
如果自己不是皇太子,以後母親就不會有莫大的榮耀,就像現在的李太後那樣。仁聖太後雖然是中宮,卻不得不屈居人下,被逼得做個壁上花。而自己的姐姐如果沒有一個做皇帝的兄弟,日後就不會有恩賜加身,隻靠那點歲祿過活,便是出得門見人,人低了頭心裏卻不一定願意伏低了身子。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朱常汐懷疑起了兄弟之中對自己最好的朱常漵。都是父皇的兒子,對方比自己聰明,比自己年長,他的母親比自己的母親更得父皇的喜愛,是宮裏最得寵愛的女人。在他的眼裏,朱常漵什麽都比自己強,除了一個身份。自己擁有的,會不會也是這位皇兄也想要的呢?
人心永遠沒有止盡。朱常汐以己度人,覺得如果自己是朱常漵,必定會想法設法地搶了太子之位。這樣的念頭一旦興起,就再沒有被壓下去的時候了。仁聖太後喪期發生的梃擊案在朱常汐的心頭又一次重重壓上,有人想要他的命,好讓位。
打殺宮中傳謠言的宮人不過是做樣子。朱常汐不希望和朱常漵現在就撕開了臉皮,他要等,等著看梃擊案最終的一個結果,看二皇兄和翊坤宮的皇貴妃是不是真的想要自己的位置。
“皇兄。”朱常汐小心地觀察著朱常漵的表情。每每這個時候,他就懊喪自己的愚鈍來,他並不擅長察言觀色。
朱常漵早就發覺皇太子沒將心思放在書上了,隻人不提,他就照舊教下去。“嗯?”他笑道,“太子有什麽事?”
朱常汐見對方的目光轉過來,有些心虛地別開眼,視線落在了麵前的書上。“今日二皇兄去啟祥宮見父皇,有沒有同父皇打聽案子現在是什麽狀況了?我不敢去見父皇,你知道的。一見了麵,父皇就考較我功課的事,若答不上來必是一通罵。”
他回憶起朱翊鈞怒目而視的模樣,縮了縮脖子,“皇兄應當去問過了吧?如何?”
“王元輔抓住竊了牌子的文吏在獄中自縊而亡。”朱常漵沒想過要瞞著他,反正總歸所有人都會知道這些事。與其現在瞞住,倒不如敞開了說明白。“不過張差卻是新招了一些話,說是他在京裏一所不知街巷的宅子裏叫兩個太監養了一年。”
朱常漵望著惴惴的太子,笑了,“他說,那兩個太監的名字叫做龐保、劉成。”
“那不是翊坤宮鄭母妃身邊的人嗎?”朱常汐驚呼。如果能看見自己臉上的表情,一定會發現此時他臉上奇怪而又難堪。想表現出來的驚訝十分生硬,太過造作。對於翊坤宮的憂心終於成了真,心頭惱怒而又氣憤卻是露出了五分。
朱常漵沒點破,“是母妃身邊的人。我來的時候他倆就在母妃跟前哭訴,說不是他們幹的,求著母妃上啟祥宮去求情。因是常年伺候著自己盡心的人,母妃正煩著怎麽處置。”
朱常汐動了動僵住的嘴角,湊近了幾分,“那二皇兄看,鄭母妃會替他們去求情嗎?”話方出口,又覺得自己似乎不該這麽說,忙補了一句,“會是他們瞞著鄭母妃做下的事嗎?”
“母妃心軟,當是會替他們求個情吧。至於太子說的後一句,我卻不知道了。”朱常漵收起了書本,準備回去,“太子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回宮去了。近來風聲鶴唳,我還是少走動得好,免得瑣事上身。”
朱常汐忙道:“正是。”想了想,還是決定把打殺了宮人的事拿出來說一說,好安對方的心。不過朱常漵聽完隻笑了笑勸道:“往後太子莫要再行此事了,傳去外朝定有一番文章要做。”
朱常汐沒落得好,隻得沮喪地喏喏應了。
朱常漵剛跨過門檻,就見院中並排跪著兩個太監,又是磕頭又是哭,看起來很是狼狽。他擦身越過兩人,直接進了裏殿——鄭夢境正坐在裏麵生著悶氣。
“母妃。”朱常漵溫聲道,“還在同那兩個不長眼的置氣呢?”
鄭夢境沒好氣地道:“我有什麽好同他們置氣的。人家一口咬定了就是他們兩個幹的,雖說無憑無據,可我們也找不到什麽來自證清白。”沒得拖累了整個宮的人都跟著下水。
不過幸好中宮還是信她的。想起今日去啟祥宮請安時王喜姐的態度,鄭夢境就感慨起來。“果真是日久見人心,我以誠相待娘娘,今日遭人汙蔑,娘娘也願意信我。”
“隻怕看著信罷了。”朱常漵撇撇嘴,滿不當一回事。“滿宮的人都說太子信我,還為此動了大怒。可實際上呢,今日我在慈慶宮裏頭,可沒少受太子的試探。”
朱常洵趕忙問道:“是太子給了兄長氣受?”說著捏了捏手,頗有一種若是朱常漵點頭他就要殺去慈慶宮的模樣。
朱軒姝放下手裏的繡花針,翻了個白眼,“你少來,就你那身繡花拳腳,還想著去興師問罪。別給自己找不自在,現下裏多少雙眼睛盯著我們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人家若是硬要找茬,想雞蛋裏挑骨頭,我們又不是聖人,哪裏能半點錯都沒有。”朱常治不滿地道。雖然他年紀是最小的,可也不是傻子,身邊服侍的人有那麽一絲怠慢,心裏就知道了。
鄭夢境聽著幾個孩子的話,心裏的氣全消了個幹淨。“說得對,硬要找茬誰不會。他們能,我們也能。”她霍地站了起來,“龐保、劉成,趕緊起來把自己給拾掇幹淨了,隨我去啟祥宮見陛下。”
院中跪著的龐保和劉成以為皇貴妃這是要拿自己去啟祥宮問罪,當下哭得聲兒越發大了,頭也磕得越發勤。
朱常漵細細品了一會兒,卻明白過了來。不過麵對周圍幾個手足的探究目光,他隻笑笑,並沒點破母親。
鄭夢境見那兩人隻知磕頭求情的模樣,心頭的火又蹭蹭地起來了。“叫你們起來就起來!哪那麽多的事。”她斜了一眼劉帶金,“帶金,去把他們兩個給我拉起來,帶去屋子裏洗刷幹淨了再帶出來。”
劉帶金顧不上福身,趕忙領著人將那兩個帶走。在替兩個洗梳的時候,她壓低了聲音同他們道:“兩個沒眼力價的小子!沒發現娘娘這是想救你們嗎?!真是蠢物,一點都看不懂娘娘的意思。得虧是伺候的娘娘,這要是在旁的宮裏,早就不知道被趕出來多少回了。”
龐保要比劉成更機靈些,當下就明白過來了。他朝著劉帶金千恩萬謝,還從自己身上摸出兩個極小的碎銀來要塞過去,卻是讓劉帶金給回了。“自己個兒留著吧,別當人不知道你家裏頭什麽情形。以後少同那些渾人一塊兒賭。”
此時龐保自然全都點頭應下了。劉成拽了拽他的衣角,“劉都人是什麽意思啊?”
龐保橫了他一眼,“你倒是比我更蠢。且跟著娘娘走便是,別廢話。”
劉成“哎”了一聲,真的不要多說話了。
劉帶金將兩個收拾地幹幹淨淨的人帶到鄭夢境的麵前,後者滿意地點點頭,“成了,肩輿備好了沒有?走!”
朱常治叼著塊白糖糕,兩隻眼睛賊溜溜地往外頭看,等母親上了肩輿後,才道:“我們要不也跟著一塊兒去?要是母妃到時候叫父皇訓了,還能擋一擋。父皇素日裏最疼我了。”
“想偷看就直說。”朱軒姝從他嘴裏把白糖餅給掰下半塊來,“還吃,等會兒晚膳就用不下了。”
被戳穿了心思的朱常治“嘿嘿”笑了笑,嚼完剩下的餅抹了一把嘴就大搖大擺地出去了。
朱常漵笑眯眯地也跟在後頭,還頭也不回地對一姐一弟道:“跟上。”
朱軒姝早就沒了心思放在女紅上頭。她對母親的性子可是明白得很。父皇的性子,母妃早就摸了個透,哪裏會沒有對應之策。這次的事兒瞧著雖然大,可卻還是得依著父皇的聖裁不是。
雖然朱軒姝心裏篤定了,但隻是看熱鬧嘛,誰都喜歡。聽說大皇姐因著婚前那一晚聽了母妃的話,現在家裏頭拿捏著駙馬一家,可見母妃的那一套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自己多少要學著點才是。
幾個孩子紛紛地往啟祥宮趕,到了那兒,老遠就聽見鄭夢境的聲音。
“既然張差說是龐保和劉成養著他一年,行啊,就讓他認認人唄。難道刑部連這個事兒都不肯嗎?那可難辦了,滿宮裏叫保啊成啊多了去了,指不定就是張差說話有薊州口音,審訊的刑部主事給聽錯了呢?”
鄭夢境冷笑,“胡亂著就想攀扯清白人,沒那麽容易!若是不願認人,奴家少不得再去太廟前頭跪一跪。不過這次沒懷著孩子,怕是效果沒那麽好了。”
朱常治矮著身子,慢慢地摸著牆邊兒往門口去。守著那處的內監和錦衣衛見是小皇子,正想行禮通報,卻見後頭還跟著二皇子、四皇子並二皇女。朱常治豎起食指在嘴邊發出一聲“噓”。眾人會意地點點頭,一個個全當沒瞧見。
幾個孩子湊在門邊兒往裏偷看,皆是一愣。殿裏不僅坐著他們的父皇,連大學士們也都在。彼此麵麵相覷,耳朵豎得越發長了,生怕漏聽了一個字。
翊坤宮皇貴妃當年跪太廟的舉動在每個經過事沒經過事的朝臣心裏都留下一個極深的印跡。一個女子發起狠來也是足夠狠,累得當日的臣子通受了罪,背了不小的罵名。雖也有人覺得皇貴妃此舉有武曌之嫌,但的確很管用。
果然最毒婦人心。
鄭夢境可不管別人怎麽想,要死大家一起死,可不能獨獨死自己一個。反正她也是死過一遭的人了,還怕的什麽。努|爾哈赤是會帶著清軍打入京城,可朝臣們有再大的怨氣也不敢殺進後宮砍殺了自己。
她怕的什麽,哼。
此時舊事重提,王錫爵等一幹閣臣麵色就很不好看。他們知道皇貴妃是真的會這麽去幹的。第一次興許害怕,有了經驗之後,無論多少次都幹的出來。
“既如此,”張位斟酌著道,“就不妨依皇貴妃所言,讓張差認認吧。”他無奈地朝幾位同僚看了眼,“若真是旁人冒充,總不好讓清白人擔了罪。”
王家屏也點頭附議,“好,那麽陛下,”他朝朱翊鈞拱手,“這就讓龐保和劉成二人出宮叫張差去見一見吧。”
朱翊鈞剛想點頭,卻聽鄭夢境叫停,“且慢!”
“皇貴妃?”朱翊鈞奇怪地望著鄭夢境,心裏有些不耐煩。雖然他也能明白小夢可能受了委屈,可閣臣都已經讓了步,總不能得寸進尺吧。
鄭夢境微微揚起了下巴,望著一側的閣臣們,“先叫人問問張差,當日養著他的那兩個太監都長什麽模樣,有何特征。然後再找幾個與龐劉二人年紀相仿的內監混於一處,叫張差認。”
王錫爵心思微動,不過沒作聲。
“隻我宮裏這兩人去,不是也變成是。陛下,奴家沒旁的意思,隻是尋思著此案中人既能買通內閣文吏竊取出入牌,可見其必非常人。說得直白些,便是認人的時候動了手腳也不無可能。”
方才還毅然決然,咄咄逼人的鄭夢境此時卻換了一副淚眼盈盈的模樣,“奴家旁的也不求,隻求個清白。”
王錫爵和張位對視一眼,望著朱翊鈞,“臣以為可。”
朱翊鈞也沒有異議,“便照此辦。”他道,“先讓張位將形貌特征供出來,然後再去認。”照現在這般看來,因就是誣告了,指不定供出形貌後,根本就和翊坤宮的兩個對不上號。
“謝陛下。”鄭夢境目的達成,就不再多留,“奴家先回宮去了。龐保、劉成便留下聽命。”
門外的四個孩子一見母親要出來,趕忙就要偷溜,卻聽朱翊鈞在裏頭說:“真以為朕沒瞧見你們?快些進來吧。”
姐弟幾個麵麵相覷,挨個兒進去行禮。鄭夢境等孩子們行過禮,請過安,正要領著一起回去的時候,卻見刑部主事匆匆趕來。她想著到底還是避讓著些為好,正欲往裏殿去卻見那人好似沒瞧見自己,到了朱翊鈞跟前便道:“陛下,張差已經指認當日的宅子所在之處了。”
“在哪裏?”朱翊鈞突然有種不好的感覺。
“正是翊坤宮鄭皇貴妃名下的內監劉成在宮外的住所。”刑部主事低著頭,麵無表情地朝停住身形的鄭夢境看去一眼。
鄭夢境心頭一震,而後不自覺地飛快看了一眼劉成。後者已經嚇得癱在了地上,根本說不出話來。身邊的幾個孩子也發現事情開始變得更為複雜起來,擔心地看著母親。
鄭夢境望向劉成的這一眼落於殿內其他人的眼裏就變了味。
王錫爵本還以為皇貴妃是真的清白,所以才如此以理據爭。可那一眼莫不是心虛?原該諸事妥當處理幹淨的,現在卻叫人給戳破了。他攏著手,灰白的長須遮去了冷笑。
朱翊鈞的麵色也變得極為不好起來。“果真是張差所言?到底怎麽回事?細細說來。”
那人道:“因張差說的是太監,所以便將人帶著在京裏各位內監置辦的宅子一所所看過去,最後是在劉成的宅子前停下的,張差說確認無誤,就是這間。”他的聲音陡然變得尖利起來,“陛下,皇貴妃縱名下內監圖謀對皇太子行凶,此舉……”
朱翊鈞喝道:“夠了!”他緊張地都不敢去看鄭夢境和幾個孩子,“夠了。”
王家屏冷冷地看了一眼鄭夢境,“皇貴妃,現在還需要再讓張差認人麽?以老臣來看,卻是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認,為什麽不認。”鄭夢境仰著頭,“若是張差說見過本宮,本宮也願意出麵叫他認一認。”
張位極不讚成地搖搖頭。皇貴妃看來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啊。不過也是,罪名一旦落實了,怕是之後都洗刷不幹淨,她所有的孩子都不會再被重視。果然為母則強,換做自己,也是要爭一爭的。
鄭夢境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認了解她性子的朱翊鈞嘴上不說,心裏卻到底認定了她沒做這事兒。當下他就拍了板,“將張差帶到這兒來,朕要親自審問。”
現在把這件事交給任何一個人,朱翊鈞都不放心。如果小夢真的篤定了不是名下的內監做的,那就意味著有人在這件案子裏麵動了手腳。唯有他自己來,才能真正放心。
刑部主事偷偷往上看了一眼天子的臉色,一番話堵在心口,最後還是沒說出口。“臣這就去辦。”
“不。”朱翊鈞微微一笑,“你留下。”他環顧殿中的所有人,“大家都留下。田義,將龐保劉成帶去偏殿看管。陳矩,你親跑一趟,將人給朕帶來。”
朱翊鈞的身子微微後仰,目帶冷光地盯著開始出汗的刑部主事。
恐怕眼前的人,也是參與者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