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將他的爹、娘繞過去。


    張秀兒瞅著韋賢,一陣的無語。


    看著他一介書生,上了戰場,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要是回不來,韋家還不得跟她拚命?


    張秀兒死勸活勸的,才讓韋賢答應她,慢慢再想辦法,不會偷偷一個人跑了,去邊關上掙軍功。


    所以說,此時的張秀兒,也是愁眉不展。


    而付新的納征禮,可以說,果然是驚動京城。


    那十抬的聘禮,是由皇上出的。


    董夫人很聰明,即使有這麽多的錢,也不可能拿出來。


    這不等於明著告訴皇帝,他們哪裏是在鎮守邊關,根本就是去邊關搜刮民財去了麽。


    所以,等納吉之後,董夫人便就上宮裏去給皇帝磕頭,哭窮。


    簡直說得羅府就要揭不開鍋了。


    趁機,就將羅府準備的,納征的禮單子給皇上過目。


    李隆基接到手裏,看了又看,實在是覺得羅洪這個邊將當得,也太窮了。


    趕上有朝的日子,李隆基便就將羅家的這份單子拿了出來。


    讓大家捐款。


    其實李隆基拿這單子的真實意思,是想讓人們瞅一瞅,都學一學羅洪,一心為國,家裏竟然都快窮得娶不上兒媳婦了。


    不由得,李隆基感歎,難怪羅洪身為邊將,鎮守一方,卻隻一個媳婦。


    孩子也就羅輝一個。


    原來是窮的啊。


    皇帝給了個準,羅家向付家聘禮十箱,五箱由皇帝從自己的私庫裏出。


    楊娘娘和著三個姨姊妹,楊娘娘的族兄,一年內連領十餘使的楊釗,一共出兩箱。


    李林甫一聽,不甘落後,連忙也出了一箱。


    而此時在京的皇帝的寵臣,安祿山卻不以為然。


    但安祿山自來怕李林甫,見李林甫沒說什麽,出了一箱。


    也與長子、已經尚榮義郡主的安慶宗一起,出了一箱。


    更是明言,不敢越過宰相。


    於是朝臣們見了,也紛紛出錢,湊足了十箱。


    所以,付新的納征,可以說是驚動了朝堂上下。


    羅家與付家雖然是鄰居,但是抬著納征禮來時,卻也是繞了京城一圈。


    由於媒人是宮監,引得士庶人等紛紛側目。


    付國公府,從沒有過的熱鬧。


    與趙夫人私交不錯,又十分喜歡付新的廣寧公主,自然也是親自到了付國公府,向趙夫人道喜。


    而韋賢的母親朱夫人,也領著韋玉來了。


    羅輝與付新的納征,整個京城沒有不知道的。


    即使像楊娘娘的姊妹、族兄這樣的人,沒有來,禮,卻也到了。


    付國公和付寬兩個,隻一想起付新,臉上都會笑成一朵菊花。


    連連地誇趙夫人有眼光。


    而羅輝和付新還小,定完親之後,請期就要再研究了。


    整整忙了一個多月的付國公府上下人等,待辦過了納征之後,終於都鬆了一口氣,輕鬆一下。


    之後,付新收到的花宴請柬,簡直就可以按推算了。


    由於之前對於宴會的不好的記憶,其實付新還是挺懷念之前,沒人請她的日子。


    最起碼可心。


    繡燕和紀媽倒是很開心。


    她們畢竟希望付新,能融入到京城富貴小娘子的圈子裏。


    但是請柬太多了,就連呂家,竟然也發了請柬,以舅家自居。


    付新不可能誰家都去,又不會篩選,隻得全部抱了給趙夫人,讓趙夫人幫她決定,去誰家,不去誰家。


    可是最近趙夫人卻有些忙,付國公病了。


    趙夫人和著孫夫人,都跟在武老太君後邊,在付國公的床前盡孝侍疾。


    因為自納征禮完了之後,付國公去跟武老太君鬧,想將柳姨奶奶接回來。


    武老太君如何肯?


    心裏想著,柳姨奶奶回來了,那付亮不也就快了?


    付國公,武老太君早就不稀罕了,但武老太君是容不得付亮在她眼前蹦噠的。


    尤其是付亮還曾想破壞過付新的婚事。


    而付國公之所以沒提付亮,是因為付亮回來,得要羅家同意。


    但柳姨奶奶回來,隻要武老太君同意就好了。


    所以,武老太君不同意,付國公就天天找武老太君鬧去。


    反正也有兒女攔著,付國公自恃,武老太君的拐杖是打不到他身上的。


    但無論付國公如何鬧,武老太君就是不鬆口。


    於是,付國公就開始花樣作死。


    整天的,不是吵吵著要上吊,就嚷嚷著要跳河。說是被武老太君給逼迫的。


    弄得付國公上下人等,擔心吊膽。


    付國公身邊,更是半刻也不敢離人。


    就怕一個不小心,付國公再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的。


    再加上上一次,付亮鬧出那事來,兵丁上門被嚇了一跳。


    付國公突然的,便就發起熱來。


    怎麽說也是八十歲的人了,一點點的小病,也不好好。


    武老太君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但也隻得強打著精神,為付國公請醫問藥。


    兒子媳婦圍著侍候著,卻是一天不如一天。


    幾日光景,竟然露出了要下世的氣象來。


    武老太君也嚇了一跳。


    而付國公哼哼的要麽不說話,要麽就嘴裏念叨著付亮、柳姨奶奶。


    更有甚的一天,當著兒孫媳婦的麵,哭著求著武老太君,像是交待遺言一般,說他若是明兒去,好好的善待付亮和柳姨奶奶。


    武老太君再不待見付國公,也是過了一輩子的人。


    鐵石心腸,也受不得付國公如此的求。


    武老太君沒法子,隻得親自去了羅府,求董夫人通融一下。


    付國公生病,作為親家,董夫人也帶著禮過去探看過了。


    現在聽得武老太君說,好像是沒幾日的光景了,也是嚇了一跳。


    也隻得答應了。


    怎麽說,付亮也是兒子。


    老子要完了,沒有說還扣著不讓人家兒子回去的。


    羅輝雖然萬般不樂意,這時候,也是半分辦法沒有。


    付亮與柳姨奶奶,在離了付國公府兩個月之後,便就由著武老太君派人,又重新接了回來。


    武老太君接去的時候,就已經安了心。


    等付國公兩眼一閉,連靈都不讓付亮送,就將付亮打發回莊上。


    隻可惜,天命能改,凡人無眼,結果,卻不是武老太君預想的那般。


    最終,不單付亮沒走,就連柳姨奶奶,也留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芝蘭玉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前朝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前朝樹並收藏芝蘭玉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