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蘇拉西末期的索利特斷代法


    眾所周知,隨著大曆1111年這個光棍的年份,蘇拉西再一次在埃克斯遭受史無前例的失敗以後,整個國家徹底走向了衰退,不過距離蘇拉西滅亡,還有23年的時間。這23年之間,蘇拉西進行過各種掙紮,比如高考必考點之一,索利特新政。


    作為新政的一個項目,索利特一世推出的索利特斷代法,取代了原來的那波利卡四世斷代法。


    索利特斷代法中,史前史和古代史分界點沿用了那波利卡四世選擇的分界點,古代史依舊是“古風時代”“古典時代”的說法,而史前史卻有所不同。


    在史前史方麵,索利特將那波利卡四世的“黑暗時代”“野蠻時代”更名為萊索諾的“原始時代”“蒙昧時代。”


    當初索利特在采用萊索諾斷代法的時候,遭到了蘇拉西內部一些勢力的反對,他們認為采用蘇希的斷代法是自降身份,是可恥的行為。麵對責難,索利特反駁說“將自己的祖輩稱為黑暗野蠻才是一種可鄙的行為”,堵住了這些反對派的嘴。


    接著是近代史,索利特將近代史開始年份提前到蘇希叛亂的年份,終結於大曆1111年的埃克斯慘敗,並將近代史原先繁雜的時代統合成兩個時代,潰敗時代和僵持時代,這裏又是沿用萊索諾斷代法中對蘇希建國時代和西征時代的分界線,即823年《賽琉裏亞德條約》的簽訂。


    現代史和當代史在索利特的斷代法中被重合在一起,下轄迷茫時代和革新時代,以索利特新政的頒發作為分界點。


    至於古代史到近代史之間漫長的東擴時代,則被索利特賦予了新的名稱,光榮文明、義武奮揚的美好中世紀,因為這個時代是蘇拉西人最輝煌的時代,所以索利特特許這個時代不需要在末尾加上“史”,但是卻和史並列,以表示這個時代對蘇拉西人的特殊性。


    因此,索利特斷代法的區分方法大致如下。


    史前史:下轄原始時代、蒙昧時代,以莫西掌握多萊曼作為分界線,蘇拉西建國作為終結。


    古代史:下轄古風時代、古典時代,以莫西去世作為分界線,以東擴開始作為終結。


    中世紀:下轄東擴時代、南擴時代,以東擴趨近暫停的年份作為停止(依舊是那波利卡四世提供的分界線),以749年蘇希人崛起作為終結。


    近代史:下轄潰敗時代、僵持時代,以823年《賽琉裏亞德條約》的簽訂為分界線,以1111年埃克斯慘敗作為終結。


    現代史(當代史):下轄迷茫時代、革新時代,以1123年索利特新政頒布作為分界線,後續暫定。


    以上就是索利特斷代法起初的總和,其突破性的貢獻在於


    一,在“代史”之間設立了中世紀,這個概念後來被許多國家引用,當然未必是光明的美麗中世紀。


    二,將東擴時代和光明中世紀綁定在一起,這對推廣東擴時代這個概念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裏要注意一點,索利特為了讚揚東擴時代,激發蘇拉西人的族群自信心,修改了本來就不多的東擴時代史料,今天我們沒法確認史料的正確性,索利特要付很大責任。


    (七)戈修革建國後蘇拉西文化圈早期斷代史


    看過曆史的人都知道,索利特新政沒能拯救這個日暮西山的國度,戈蘇爾人奇跡的從南方崛起,在“建國者”修革一世和“大元帥”蘇裏維爾的帶領下,千年的蘇拉西,最正統的蘇拉西就此滅亡。


    戈修革繼承了蘇拉西的領地,並且從蘇希那裏奪回一些蘇拉西的失地。


    新時代,新氣象,許許多多的東西開始更新,可惜的是其中並不包過斷代史,斷代史遭到了在那個時代一如既往的漠視待遇。


    當然你要說戈修革完全沒變斷代法,那也是冤枉,他們確實有將斷代法革新,弄了一套“新索利特斷代法”。


    是的,蘇拉西最後一套斷代法索利特斷代法,和戈修革第一套斷代法新索利特斷代法,是同一個人推出的。


    索利特斷代法和新索利特斷代法之間基本沒有區別,索利特繼續推銷之間的東擴光明時代的理論,依靠自己星啟木學院長的優勢,贏了了許多的話語權。


    兩個斷代法在近代史以前的劃分完全沒有區別,隻是到近代史的劃分上,才有了新的特點。


    索利特將近代的迷茫時代和革新時代統合在一起,以戈修革建國為界限統稱其為崛起時代,這就是近代史唯一一個時代,而爾後的當代史繼續沿用現世時代的說法。


    與之前斷代法有重大區別的,是蘇希。


    在蘇拉西滅亡的那些年代,蘇希也不好過,《賽琉裏亞德和約》所造成的惡果終於在今日體現,蘇希三地,米亞塞納、塞納瑪和賽琉裏亞德陷入了血腥的廝殺之中,以至於根本無暇關注戈修革與蘇拉西的變動。


    等到蘇希結束自身混亂的時候——而且是以半身不遂的方式恢複,塞納瑪與賽琉裏亞德自此以後高度獨立——戈修革已經搶先恢複過來,並且在和蘇希的希帕裏戰爭中,戈修革略占上風。


    這種時候,蘇希第34任星王萊諾爾二世,推出萊諾爾斷代法。


    比起萊索諾斷代法來說,史前史和古代史範圍不變,近代史之前則是效仿索利特斷代法分出中世紀,範圍是蘇希叛亂後到《賽琉裏亞德條約》簽署。


    在這裏,蘇希是引用了索利特的觀念,認為中世紀是光明雄偉的中世紀,是蘇希人最輝煌的時代,而蘇希人奇跡般的崛起並且顛覆蘇拉西的過程,無疑很符合光明中世紀的指導思想,並且以《賽琉裏亞德條約》作為光明中世紀的結束,也是在諷刺賽琉裏亞德那邊的叛亂分子,提高米亞塞納中央的地位。


    而之後的斷代中,近代史是從《賽琉裏亞德條約簽署》,到1122年米亞塞納的無恥偷襲作為結束,中間的時代沿用了過去的規則,以三個祭司長作為一個時代。


    現代史下轄兩個時代,內戰時代和國戰時代,時代的分界線是1133年蘇希內戰結束,終結於1140年承認戈修革對蘇拉西的吞並。


    當代史則沒有創新,依舊是現世時代。


    (八)修革三世斷代史


    “目盲者”修革三世的大名,自然不用我多重複,每一個學習蘇拉西文化圈曆史的人,可以不知道的索利特,不知道那波利卡四世,甚至可以不知道蘇裏維爾,但是絕對不能不知道修革三世,因為他是一個改變了蘇拉西文化圈力量對比的存在。


    自從蘇拉西滅亡以後,蘇拉西文化圈就從原來的蘇拉西·蘇希對峙演變為戈修革·蘇希對峙,雖然對象換了,但是本質上還是兩個國度以圖拉比·卡萊山脈為界限進行對峙,沒有多少改變。


    雖然在修革三世之前,蘇希已經陷入頹勢,舊地祭司長區不斷被戈修革吞並,但是此前戈修革的吞並是很緩慢的,等同於當初蘇希對蘇拉西的蠶食。


    直到“目盲者”修革三世的崛起,這個在政治鬥爭中被廢雙眼的王子,在奇跡般的崛起以後,統合了混亂的國內,對著蘇希發動東征,在1398年時不但吞並了蘇希的大部分領土,還將蘇希收為附庸國。


    然而實際上,蘇希成為附庸國以後,賽琉裏亞德祭司長區和塞納瑪祭司長區陸路上是斷絕的,想要通行必須通過戈修革的領土(因為南塞納瑪祭司長區被戈修革割占),因此星王常年空缺,其內部分散尤為嚴重。


    大曆1400年的時候,修革三世發表了新年宣言,說這是神的第十四個新百年,戈修革是史無前例的強大,強大的戈修革必須有新的斷代法來承擔這份榮耀。


    這份宣言在斷代史上非常重要,因為修革三世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斷代史重要的統治者,並且發布成文。在此之前,雖然各個統治者有意識到斷代的重要性(比如索利特利用斷代分出中世紀,讓蘇拉西人拾起自信心),但是沒有一個是像修革三世一樣,在如此鮮明的在宣言中說出自己的主張。


    因此修革三世的斷代法個性鮮明,突出戈修革的重要性、突出修革三世的重要性。


    修革三世斷代法如下:


    史前史:下轄原始時代、蒙昧時代,以莫西掌握多萊曼作為分界線,蘇拉西建國作為終結。這裏沿用了新索利特斷代法。


    古代史:下轄古風時代、古典時代,以蘇拉西人東擴開始作為分界線,以621年戈蘇爾家族在蘇拉西定居作為分界線(這條史料存在疑惑,許多學者都認定這是修革三世在牽強附會)。


    中世紀:下轄蟄伏時代、崛起時代,以1111年的埃克斯慘敗作為分界線,以1122年戈修革建國作為終結。


    近代史:下轄黎明時代、僵持時代,以1140年蘇希承認戈修革吞並蘇拉西為分界線,以1342年修革三世出生作為終結。


    現代史:下轄前修革時代和修革時代,以修革三世登基作為分界線,以1391年修革三世發動東征作為終結。


    當代史:依舊沿用了現世時代的說法。


    (前篇的總結)


    前篇到這裏就結束了,因為按照現代的分法,修革三世是一個時代,所以我將前篇結束的節點放在了這裏。


    在這裏我們回味一下提到過的蘇拉西文化圈斷代法,蘇拉西中有斷代法雛形“莫西斷代法”,第一套明確的“那波利卡斷代法”,以及“那波利卡四世斷代法”,和最後的“索利特斷代法”。


    蘇希中則有空有虛名的“克爾格斷代法”,第一套真正的“萊索諾斷代法”,以及“萊諾爾斷代法。”


    戈修革則是有“新索利特斷代法”,以及統合了蘇拉西文化圈的“修革斷代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無行者北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無行者北冥並收藏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