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
就在唐弘得知了胡人情報後,當即率領大軍,趕至饒陽縣東南方的一地,此地置有一縣,名為武遂縣,正好擋在了河間郡樂成縣侵入安平郡的必經之路上,而在前去武遂縣的路上,唐弘就已經準備好進行一場血戰。
而就在這時,趙郡的趙公府上,李章則是驚怒交加,他雖然僥幸逃出城,但是此刻已然沒有了此前的雍容威儀,猶如一個普普通通的糟老頭子一般,好似一夜之間,李章的胡須和雙鬢上就生出了許多雜亂的白發白須。
先有其唯一合法繼承人,李策被胡人俘虜,其結果想來也是凶多吉少。
現在想來,李章猶如噩夢初醒一般,愕然發現,如果不算那唐弘,自己居然隻有一個子嗣,可偏偏這麽多年,居然沒有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的。
但緊跟著,他就為此事找了一個看上去很合理的理由……
畢竟,妻子李趙氏的背後,乃河東趙家,自己若不想在兩者之間製造不愉快,專寵一人是必須的,誕下李策之後,他就漸漸察覺其善妒心性,自然而然會遠離,再加上,嫡子已出……
就這樣,李章自然而然的轉移了注意力,殊不知,這其中的恐怖之處。
然而,就算這樣轉移了注意力,李章還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迷茫。
哪怕他心裏不願意自己的威信逐漸被李策所取代,也不願意龍脈用在了李策的身上,但是現在他也明白了,自己終究是要死的,他生錯了時代,這一切終究是要留給後人的,但是如今驀然回首,這李策八成沒了,自己唯一的子嗣就隻剩下了唐弘……
然而,他一想到唐弘,就是一陣切齒的憎恨!
但是,這憎恨之後,心情也是格外的複雜。
唐弘和他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他沒有絲毫的還手能力,各種對局上都敗給了唐弘,各種方麵的失敗,這種失敗太過於懸殊,導致他心中除了憎恨之外,也對唐弘有著一絲的敬畏。
雖然在他看來,唐弘的手段太過剛直,甚至於有些想當然,可結果就是對方的這種手段,讓他敗的一敗塗地!
原本怨恨疏遠唐弘的士族,就因為那區區的一千畝田地,就如此幹脆的賣了他了!
這簡直讓他不敢相信!
要知道,他為了拉攏這些士族,取得這些士族的支持,好讓他能夠順利對各郡縣進行統治,可是進行了一部分讓步,這才得到了這些士族派出族中英才出仕,避免了各郡縣的動蕩,同時,將那些因為戰亂導致無主的土地,賜予了將領,得到了將領們的誓死效忠。
而他自己,也時常因為自己的手段感到得意,雖然李策有些微詞,都被他當做年幼不知事,不懂得其中的藝術,難不成應該和唐弘一樣?自絕於天下士人,自絕於天下民心,乃至自絕於天下?
而現實,卻抽了他一巴掌,被他厚待的那些士族,居然因為區區的一千畝蠻荒之地就出賣了他!?當他第一時間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怎麽也不相信!
就算他一路逃回了趙郡,滿腦子還覺得這說不定是唐弘的陰謀詭計,直到各郡縣臣服唐弘,各大士族歡欣鼓舞,歌頌唐弘的豐功偉績的時候,他……信了!
他當時就在那書房內破口大罵,大罵那些士族愚不可及,因為區區一千畝的田地,就放棄了一千多畝,甚至於幾千畝的田地,不僅如此,他們居然還自願將那些珍藏書籍獻給唐弘!
難道他們不應該和那唐弘拚死抵抗……
一念至此,李章這才理清了這其中緣由,不由大歎一聲,卻是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他明白一個道理!
這些士族,就是一幫賤骨頭!
你對他好,他當做理所當然!
你若對他殘暴不仁,再稍稍寬厚一些,他們就會將你當做聖主明君!
但緊跟著,李章腦海中生出了一個念頭。
而這個念頭一旦升起,就怎麽也抹不去,李章沉吟了片刻,有氣無力的召見了數人,這些人中,都是此前隨他一同逃回來的人,而這一次召見,他就是要揪住這裏麵,誰是內奸!
和往常一樣,長青坐在他的身側,這是心腹之位,而下麵則跪坐著數人。
李章隨便尋了個由頭,引他們大罵華胥上帝,眾人紛紛開口罵了,雖然不知道這些人心裏怎麽想,但至少表麵上罵了,而李章很是隨意的點了點頭,緊跟著就將目光投向一旁的長青,那意思很明顯……
李章實際上心裏已經確定了,誰是內奸,但依舊帶著那麽一絲僥幸。
這十幾年,日積月累的感情,不是那麽容易消磨的。
而長青看著李章,嘴張了張,卻是什麽也沒有說出來,他很像和那青玄一樣,幹淨利落的死去,但終究沒有那樣做,而是低下頭,緊閉雙目,猶如泥塑一般,坐在那,等待著暴怒的李章,斬下他的頭顱泄憤。
李章看著長青道人的樣子,忽然之間,感覺身體真的好疲憊啊,真的好想好想就此睡過去,將這一切當做一場噩夢,夢醒之後,回到二十二年前的那一年……
那一年,他外出狩獵,忽然之間,來了一場怪異的密集細雨,卻是意外誤入桃林環繞的道觀,在那落葉繽紛的桃樹下,他牽著馬,避著小雨,一旁的侍衛則是上前叫門。
不久,一名少年道人打開大門,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桃林下的李章,兩人剛剛初見,李章心中沒由來的,便生出一種好感,這好感,令李章下意識的信任了這,身著一襲淡藍鶴氅,模樣俊秀,氣質淡然的少年道人。
或許,時間永遠停在這一刻,是最好的結果了……
二十二年的感情啊!
兩人亦師亦友亦君臣,而這感情到了今天,到了二十二年後的今天,就碎了,碎了一地,再也無法縫合!
“下去吧……”許久,李章撐起身子,揮了揮手。
而下麵眾人,麵麵相覷,看了看長青道人,一時之間都有些遲疑。
“都下去!”李章勉強提起精神,再次重複了一遍,這一句,語氣裏,隱含著一種憤怒,卻是壓抑著,沒有宣泄出來。
“可是……他……”其中一人看了看長青道人,很明顯,這長青道人分明就是齊侯的人。
“滾啊!!都給孤滾開!滾!!”
憤怒、暴躁、悲哀,混合一體,驟然宣泄出來,李章緊繃著嘴角,兩條劍眉幾乎要豎起來,臉色漲紅一片,朝著下方眾人咆哮著,大聲的咆哮著!
他無法理解,自己此前明明就有了猜測,甚至於升起過殺心,可是不知道為什麽,當真正翻牌的這一刻,他再也無法遏製住自己的感情,什麽殺心,什麽冷眼旁觀,什麽平靜,通通都拋之腦後,完完全全的被一種暴躁、憤怒,哀傷、悲切所支配!
見著李章這幅模樣,長青心中,也沒由來的一陣心如絞痛!
哪怕兩人相見,李章和他一見如故,對他推心置腹,都是老祖的布置。
哪怕此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他,幾次三番的將那重要情報,透露出去。
可不知道為什麽,見著李章此時的模樣,原本還保持冷靜,能夠平靜的閉目待死的他,卻是生出了悔恨、痛苦等諸多感情!
長青很討厭這種情緒,討厭這種場麵,真的!真的,非常的討厭!
他努力收斂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恢複淡然從容,恢複心如止水,但原本幾十年的功底、道法修為,在這一刻,也足足使用了幾乎半個時辰,才讓自己恢複平靜狀態。
而就在不到一米距離的李章,卻也是在這時,和他相差無幾的恢複了平靜狀態。
長青默然而對,等待著,等待著李章的安排,他知道,李章既然讓那些人離開,就絕對不是要殺了他那麽簡單。
“我……”
這時,李章開口了,剛說了一個字,就是一頓,緊跟著改口說道:
“孤希望,長青道長,能為孤傳達一道消息給齊侯,就說……”
說到這裏,李章又是一頓,等了一會,似乎在斟酌言辭。
“……就說,孤願將冀州餘下郡縣都給他,但希望他能夠改回李姓……”
“當然……,不改也行吧。”
“孤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殺絕胡人。”
“就這些,勞煩道長,代為傳遞,有勞了……”
“孤,乏了,就不送道長了。”
說完了,李章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離開了。
兩個人都並非稚子,並不會今天說不跟你玩了,明天就又忘了,他們都很清楚,過去再美好,那也隻是過去……
昏暗的書房內,長青依舊跪坐著,呆怔了許久,一地淚花卻是落在了筵席上,他醒悟過來,苦澀的輕笑一聲,又在矯情了,既然都已經背叛了,無論理由是什麽,又何須在此惺惺作態?徒惹他人作嘔?
…
與此同時,青州東安縣西北部,有一山,名為公萊山。
自唐弘征服青州之後,為了嚴防徐、兗兩州入侵,他在四周邊境,設立了烽火台。
而這公萊山上,就有著這烽火台。
不僅如此,他還在各鄉、村,以本地人設立了巡邏隊,農閑時由退伍老兵亦或者傷殘老兵,作為教官,進行集體軍訓,至於武器,則是清一色的製式鐵槍頭,這種鐵槍頭是通過模板鍛造,產量極高,專門發放給巡邏隊使用的。
而就在今日,公萊山附近的村莊,瞧見了那公萊山上燃起的狼煙,頓時心神一凜,所有人下意識將這個消息告知周邊所有沒有注意到的人,緊跟著所有人毫不猶豫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發了瘋似的朝著家裏麵趕,所有巡邏隊成員迅速集合。
集合之後,巡邏隊其中一部分人搖響鍾聲,負責聚集起村民,帶著村民朝附近山裏麵跑,另一部分的人,則是分別行動,紛紛踹開存留有重要物品的房間,所有能帶的東西都帶走,不能帶走的東西則全部焚毀。同時,放出狼煙,來通知其他村莊。
隻是半個時辰,整個鄉都被驚動了!
他們深知,狼煙這種東西,都是密切保護的,斷然不可能是誤放。
實際上,就算是一時失誤,他們也得跑,因為不跑就可能會丟命!
他們是接受過教育的,牢牢記著一點,東西沒了可以做、買,糧食沒了,可以再種,田地沒了,齊侯會幫他們打回來,但性命隻有一個,他們可以死,遲早會死,但是他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毫無意義的死在侵略者手上,除非他們可以殺掉兩個敵人。
消息一路蔓延,很快,東安縣縣令就得知了兗州郭求率眾三萬,自泰山郡,走公萊山,前來攻打東安縣!
得知這個消息,縣令表現的很冷靜,哪怕整個縣城裏就六百兵力。
而被召來議事的縣內大小官吏,多多少少都有些慌亂,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整個堂上一片嗡嗡作響,頓時引得縣令不悅。
這縣令是個青年,乃是寒門出身,連考三年科舉,本以為沒了希望,隻能等四年後去某個村莊當個讀報的,卻是意外中了一榜四十三名,得了齊侯賞賜,恰好這東安縣的縣令升遷,去了郡裏,他有著幾分氣運,就任了這東安縣的縣令。
卻是沒有想到,這才幾個月而已,他也剛剛摸清了縣內的大致情況,處理政務勉強醇熟,就遇上了外敵入侵,而且一來就是三萬大軍。
實際上,他心中如何不慌?
隻不過方才那麽一瞬間,就有了明悟,他作為東安縣縣令,列作官吏都可慌亂,唯獨他不能慌亂,這幾個月的積累,倒也讓他似模似樣的,有了幾分架勢。
他見著官吏慌亂,忽然之間,嗬斥了一聲:“肅靜!身為官吏,如此慌亂,成何體統?難不成那書院之中數年學習,你們還當你們是舊儒不成?”
他剛剛發怒,座下百官立刻有了約束,勉強壓了下去。
這時,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科舉時,文試中的其中一提。
…
…
就在唐弘得知了胡人情報後,當即率領大軍,趕至饒陽縣東南方的一地,此地置有一縣,名為武遂縣,正好擋在了河間郡樂成縣侵入安平郡的必經之路上,而在前去武遂縣的路上,唐弘就已經準備好進行一場血戰。
而就在這時,趙郡的趙公府上,李章則是驚怒交加,他雖然僥幸逃出城,但是此刻已然沒有了此前的雍容威儀,猶如一個普普通通的糟老頭子一般,好似一夜之間,李章的胡須和雙鬢上就生出了許多雜亂的白發白須。
先有其唯一合法繼承人,李策被胡人俘虜,其結果想來也是凶多吉少。
現在想來,李章猶如噩夢初醒一般,愕然發現,如果不算那唐弘,自己居然隻有一個子嗣,可偏偏這麽多年,居然沒有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的。
但緊跟著,他就為此事找了一個看上去很合理的理由……
畢竟,妻子李趙氏的背後,乃河東趙家,自己若不想在兩者之間製造不愉快,專寵一人是必須的,誕下李策之後,他就漸漸察覺其善妒心性,自然而然會遠離,再加上,嫡子已出……
就這樣,李章自然而然的轉移了注意力,殊不知,這其中的恐怖之處。
然而,就算這樣轉移了注意力,李章還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迷茫。
哪怕他心裏不願意自己的威信逐漸被李策所取代,也不願意龍脈用在了李策的身上,但是現在他也明白了,自己終究是要死的,他生錯了時代,這一切終究是要留給後人的,但是如今驀然回首,這李策八成沒了,自己唯一的子嗣就隻剩下了唐弘……
然而,他一想到唐弘,就是一陣切齒的憎恨!
但是,這憎恨之後,心情也是格外的複雜。
唐弘和他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他沒有絲毫的還手能力,各種對局上都敗給了唐弘,各種方麵的失敗,這種失敗太過於懸殊,導致他心中除了憎恨之外,也對唐弘有著一絲的敬畏。
雖然在他看來,唐弘的手段太過剛直,甚至於有些想當然,可結果就是對方的這種手段,讓他敗的一敗塗地!
原本怨恨疏遠唐弘的士族,就因為那區區的一千畝田地,就如此幹脆的賣了他了!
這簡直讓他不敢相信!
要知道,他為了拉攏這些士族,取得這些士族的支持,好讓他能夠順利對各郡縣進行統治,可是進行了一部分讓步,這才得到了這些士族派出族中英才出仕,避免了各郡縣的動蕩,同時,將那些因為戰亂導致無主的土地,賜予了將領,得到了將領們的誓死效忠。
而他自己,也時常因為自己的手段感到得意,雖然李策有些微詞,都被他當做年幼不知事,不懂得其中的藝術,難不成應該和唐弘一樣?自絕於天下士人,自絕於天下民心,乃至自絕於天下?
而現實,卻抽了他一巴掌,被他厚待的那些士族,居然因為區區的一千畝蠻荒之地就出賣了他!?當他第一時間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怎麽也不相信!
就算他一路逃回了趙郡,滿腦子還覺得這說不定是唐弘的陰謀詭計,直到各郡縣臣服唐弘,各大士族歡欣鼓舞,歌頌唐弘的豐功偉績的時候,他……信了!
他當時就在那書房內破口大罵,大罵那些士族愚不可及,因為區區一千畝的田地,就放棄了一千多畝,甚至於幾千畝的田地,不僅如此,他們居然還自願將那些珍藏書籍獻給唐弘!
難道他們不應該和那唐弘拚死抵抗……
一念至此,李章這才理清了這其中緣由,不由大歎一聲,卻是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他明白一個道理!
這些士族,就是一幫賤骨頭!
你對他好,他當做理所當然!
你若對他殘暴不仁,再稍稍寬厚一些,他們就會將你當做聖主明君!
但緊跟著,李章腦海中生出了一個念頭。
而這個念頭一旦升起,就怎麽也抹不去,李章沉吟了片刻,有氣無力的召見了數人,這些人中,都是此前隨他一同逃回來的人,而這一次召見,他就是要揪住這裏麵,誰是內奸!
和往常一樣,長青坐在他的身側,這是心腹之位,而下麵則跪坐著數人。
李章隨便尋了個由頭,引他們大罵華胥上帝,眾人紛紛開口罵了,雖然不知道這些人心裏怎麽想,但至少表麵上罵了,而李章很是隨意的點了點頭,緊跟著就將目光投向一旁的長青,那意思很明顯……
李章實際上心裏已經確定了,誰是內奸,但依舊帶著那麽一絲僥幸。
這十幾年,日積月累的感情,不是那麽容易消磨的。
而長青看著李章,嘴張了張,卻是什麽也沒有說出來,他很像和那青玄一樣,幹淨利落的死去,但終究沒有那樣做,而是低下頭,緊閉雙目,猶如泥塑一般,坐在那,等待著暴怒的李章,斬下他的頭顱泄憤。
李章看著長青道人的樣子,忽然之間,感覺身體真的好疲憊啊,真的好想好想就此睡過去,將這一切當做一場噩夢,夢醒之後,回到二十二年前的那一年……
那一年,他外出狩獵,忽然之間,來了一場怪異的密集細雨,卻是意外誤入桃林環繞的道觀,在那落葉繽紛的桃樹下,他牽著馬,避著小雨,一旁的侍衛則是上前叫門。
不久,一名少年道人打開大門,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桃林下的李章,兩人剛剛初見,李章心中沒由來的,便生出一種好感,這好感,令李章下意識的信任了這,身著一襲淡藍鶴氅,模樣俊秀,氣質淡然的少年道人。
或許,時間永遠停在這一刻,是最好的結果了……
二十二年的感情啊!
兩人亦師亦友亦君臣,而這感情到了今天,到了二十二年後的今天,就碎了,碎了一地,再也無法縫合!
“下去吧……”許久,李章撐起身子,揮了揮手。
而下麵眾人,麵麵相覷,看了看長青道人,一時之間都有些遲疑。
“都下去!”李章勉強提起精神,再次重複了一遍,這一句,語氣裏,隱含著一種憤怒,卻是壓抑著,沒有宣泄出來。
“可是……他……”其中一人看了看長青道人,很明顯,這長青道人分明就是齊侯的人。
“滾啊!!都給孤滾開!滾!!”
憤怒、暴躁、悲哀,混合一體,驟然宣泄出來,李章緊繃著嘴角,兩條劍眉幾乎要豎起來,臉色漲紅一片,朝著下方眾人咆哮著,大聲的咆哮著!
他無法理解,自己此前明明就有了猜測,甚至於升起過殺心,可是不知道為什麽,當真正翻牌的這一刻,他再也無法遏製住自己的感情,什麽殺心,什麽冷眼旁觀,什麽平靜,通通都拋之腦後,完完全全的被一種暴躁、憤怒,哀傷、悲切所支配!
見著李章這幅模樣,長青心中,也沒由來的一陣心如絞痛!
哪怕兩人相見,李章和他一見如故,對他推心置腹,都是老祖的布置。
哪怕此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他,幾次三番的將那重要情報,透露出去。
可不知道為什麽,見著李章此時的模樣,原本還保持冷靜,能夠平靜的閉目待死的他,卻是生出了悔恨、痛苦等諸多感情!
長青很討厭這種情緒,討厭這種場麵,真的!真的,非常的討厭!
他努力收斂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恢複淡然從容,恢複心如止水,但原本幾十年的功底、道法修為,在這一刻,也足足使用了幾乎半個時辰,才讓自己恢複平靜狀態。
而就在不到一米距離的李章,卻也是在這時,和他相差無幾的恢複了平靜狀態。
長青默然而對,等待著,等待著李章的安排,他知道,李章既然讓那些人離開,就絕對不是要殺了他那麽簡單。
“我……”
這時,李章開口了,剛說了一個字,就是一頓,緊跟著改口說道:
“孤希望,長青道長,能為孤傳達一道消息給齊侯,就說……”
說到這裏,李章又是一頓,等了一會,似乎在斟酌言辭。
“……就說,孤願將冀州餘下郡縣都給他,但希望他能夠改回李姓……”
“當然……,不改也行吧。”
“孤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殺絕胡人。”
“就這些,勞煩道長,代為傳遞,有勞了……”
“孤,乏了,就不送道長了。”
說完了,李章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離開了。
兩個人都並非稚子,並不會今天說不跟你玩了,明天就又忘了,他們都很清楚,過去再美好,那也隻是過去……
昏暗的書房內,長青依舊跪坐著,呆怔了許久,一地淚花卻是落在了筵席上,他醒悟過來,苦澀的輕笑一聲,又在矯情了,既然都已經背叛了,無論理由是什麽,又何須在此惺惺作態?徒惹他人作嘔?
…
與此同時,青州東安縣西北部,有一山,名為公萊山。
自唐弘征服青州之後,為了嚴防徐、兗兩州入侵,他在四周邊境,設立了烽火台。
而這公萊山上,就有著這烽火台。
不僅如此,他還在各鄉、村,以本地人設立了巡邏隊,農閑時由退伍老兵亦或者傷殘老兵,作為教官,進行集體軍訓,至於武器,則是清一色的製式鐵槍頭,這種鐵槍頭是通過模板鍛造,產量極高,專門發放給巡邏隊使用的。
而就在今日,公萊山附近的村莊,瞧見了那公萊山上燃起的狼煙,頓時心神一凜,所有人下意識將這個消息告知周邊所有沒有注意到的人,緊跟著所有人毫不猶豫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發了瘋似的朝著家裏麵趕,所有巡邏隊成員迅速集合。
集合之後,巡邏隊其中一部分人搖響鍾聲,負責聚集起村民,帶著村民朝附近山裏麵跑,另一部分的人,則是分別行動,紛紛踹開存留有重要物品的房間,所有能帶的東西都帶走,不能帶走的東西則全部焚毀。同時,放出狼煙,來通知其他村莊。
隻是半個時辰,整個鄉都被驚動了!
他們深知,狼煙這種東西,都是密切保護的,斷然不可能是誤放。
實際上,就算是一時失誤,他們也得跑,因為不跑就可能會丟命!
他們是接受過教育的,牢牢記著一點,東西沒了可以做、買,糧食沒了,可以再種,田地沒了,齊侯會幫他們打回來,但性命隻有一個,他們可以死,遲早會死,但是他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毫無意義的死在侵略者手上,除非他們可以殺掉兩個敵人。
消息一路蔓延,很快,東安縣縣令就得知了兗州郭求率眾三萬,自泰山郡,走公萊山,前來攻打東安縣!
得知這個消息,縣令表現的很冷靜,哪怕整個縣城裏就六百兵力。
而被召來議事的縣內大小官吏,多多少少都有些慌亂,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整個堂上一片嗡嗡作響,頓時引得縣令不悅。
這縣令是個青年,乃是寒門出身,連考三年科舉,本以為沒了希望,隻能等四年後去某個村莊當個讀報的,卻是意外中了一榜四十三名,得了齊侯賞賜,恰好這東安縣的縣令升遷,去了郡裏,他有著幾分氣運,就任了這東安縣的縣令。
卻是沒有想到,這才幾個月而已,他也剛剛摸清了縣內的大致情況,處理政務勉強醇熟,就遇上了外敵入侵,而且一來就是三萬大軍。
實際上,他心中如何不慌?
隻不過方才那麽一瞬間,就有了明悟,他作為東安縣縣令,列作官吏都可慌亂,唯獨他不能慌亂,這幾個月的積累,倒也讓他似模似樣的,有了幾分架勢。
他見著官吏慌亂,忽然之間,嗬斥了一聲:“肅靜!身為官吏,如此慌亂,成何體統?難不成那書院之中數年學習,你們還當你們是舊儒不成?”
他剛剛發怒,座下百官立刻有了約束,勉強壓了下去。
這時,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科舉時,文試中的其中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