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飛采訪完之後,天已經黑了下來,看來今天是不能回去了,隻能在團下住一宿了。他想去團招待所住,但被李軍製止了。其實李軍是舍不得他走,讓他在自己宿舍裏陪他住,宇飛隻好同意了李軍的請求。
熄燈號響後,李軍查看了一下各班情況,看到戰士們都已經上床休息了,心裏才放下了一天的忙碌。
他倆在一起住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記得在高中時期,他倆就經常睡在一個被窩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裏。那時學校的宿舍裏取暖不好,即使燒爐子,也經受不住北方的嚴寒,後半夜學生們凍得瑟瑟發抖,睡不著覺。他倆為了取暖,晚上總是睡在一個被窩裏,由此,兩個人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晚上他倆回想起了高中時期的許多生活往事。
記得那時的每一個學生家庭生活都很艱苦,這也是整個中國農村生活的現狀吧!雖然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但對於北方農村來講,隻是實行了不徹底的分田到戶,有的農村在分田到戶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而不能完全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部分地區的鄉村把生產隊分成幾個集體,或者幹脆沒有分;直到幾年之後,沒有分田到戶的農民,看到了分田到戶的農民得到了實惠而禁不住**,才紛紛脫離了集體而徹底分開。
當時農村的孩子,高中都是到縣城讀書,離家有一百多公裏的路程。一般情況下,孩子們都是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回家也是為了取夥食費。學生們每個月住校要交糧食(除非家住縣城的孩子交錢),糧食也是玉米茬子和高粱米,也有交小米的,那時還沒有大米。
北方的冬天不同於南方,學生們的夥食很單調,副食都是以大白菜、蘿卜、土豆為主,差不多都是大鍋飯,燉菜裏麵幾乎看不到油花。
但農村走出來的學生們都很懂事,也許應了那句古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學習非常刻苦,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晚上要學習到深夜。
宇飛給班裏的同學留下過極其深刻的印象,記得在晚自習的時候,學校經常停電,宇飛就把從家裏拿來的蠟燭分給同學們;直至多年以後,在同學聚會時,大家都會談論起那件最讓人難忘的往事。
宇飛的同桌家裏生活特別困難,幾乎連飯都吃不飽,每天餓得眼前冒金星,渾身發慌。宇飛看在眼裏,下晚自習後就天天帶他去小賣店買麻花、麵包或杠頭吃,填補一下肚子。其實,宇飛家裏也不寬鬆,每個月爸爸給他十三元錢的生活費都是借來的高利貸。宇飛從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熏陶,學會了用極大的愛心來幫助他周圍的同學和戰友。即使到了部隊,他還把每個月二十一元的津貼費郵寄給過他高中時期讀大學的同學。
曆曆往事,在他倆的眼前浮現,錚錚歲月令他倆不堪回首。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起床的時間,宇飛洗漱完後收拾了一下照相器材,沒有吃飯就和李軍道別。
宇飛搭上了一輛農村的四輪子車往回趕,這輛車是到小城送貨的。
宇飛坐在車上看著雪後的美景,心情很是敞亮。和煦的陽光照耀著銀白色的大地,遠處的山巒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樹上被四輪車振下的積雪落到了大家的身上,或脖子裏,傳來不和諧的咒罵聲;路上的行人不多,大多都是騎自行車的,也有走路的老年人。看到這美麗的雪景時,宇飛覺得不拍攝幾張照片實在是太可惜了,就拿出了相機,不時地向遠處按動了快門。
正當宇飛沉浸在對冬景的喜悅中時,從遠方傳來了孩子喊“救命呀,快救命呀……”的聲音,宇飛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在河流遠處的冰麵上有兩個孩子在大聲喊叫。宇飛心裏想,這樣冷的天氣怎麽可能有孩子掉進冰河裏呢?他立刻做出了判斷,肯定是孩子掉進了冰窟窿裏,他趕緊下車向孩子的喊聲跑去。
當宇飛跑到跟前時,看到冰麵上有三個直徑有一米的圓形冰窟窿,是站在跟前的農民大叔用冰鉗子和搞頭鑿出來的,他為了從冰窟窿裏捕魚。三個男孩跟著他一起來的,大的十歲左右,小隻有的七、八歲。
老農在捕魚時沒有注意身後的孩子,沒想到三個孩子趴在冰窟窿邊上觀看裏麵有沒有魚,一個孩子不小心就滑進了冰窟窿裏。老農回頭見此情景時嚇得都說不出話了,孩子喊時才猛然驚醒,轉過身來搭救,可就是看不到孩子。宇飛跑到跟前時,已經脫完了衣服,趴在窟窿口一看,孩子在靠近窟窿口有一米遠的地方在掙紮。宇飛告訴大叔在上麵搭救,他下去救孩子,說完一個猛子(潛水)就紮進了冰窟窿裏。
宇飛在水麵下邊遊邊觀察著孩子的位置,好在孩子離他不遠,他一下子就遊到了孩子的身邊,順手就拽住了孩子的兩隻手。借助浮力他判斷著冰窟窿的位置,因為在冰麵上有覆蓋的積雪,陽光順著冰窟窿照射到水裏,宇飛判斷冰窟窿的位置很容易。不到幾秒鍾的時間,宇飛就遊到了冰窟窿下方,使勁把孩子往上推。大叔在上麵看到孩子被宇飛推了上來,趕緊用手抱住了孩子。宇飛在下麵看到孩子上來了,自己趕緊向上抓冰上方,但沒有抓住,又滑了下去,宇飛憋住氣,再一次使勁往上衝。好在農民伯伯很機靈,把孩子放下後,立刻把旁邊的搞頭橫在了冰窟窿上,看到宇飛一隻手抓住了搞頭,馬上用自己的雙手抓住了宇飛的另一隻手,宇飛拚命爬了上來。
宇飛在冰麵下憋得很難受,由於身上還穿著衣服,衣服裹著身體不能發揮,要是在平時,宇飛在水裏遊泳還是不費勁的;但在冰下救人他還是第一次。好在宇飛水量不錯,平時就在鬆花江裏遊泳。
宇飛看了看被救上來的孩子,隻是嗆了幾口水,沒啥大事,心裏輕鬆了下來。農民大叔驚恐的心也放了下來,像卸下了一塊重重的石頭。這時,從四麵八方來了很多觀眾,都是村裏的老少。大家知道是宇飛救了孩子時,都用驚愕的眼神看著宇飛,並對宇飛連連說著“多謝了,太感謝您了……”的話,眼睛裏噙滿了感激的淚花。
宇飛知道現在是走不了了,再說衣服都濕透了,也得找個地方暖和一下,想辦法換一下衣服呀,要不然自己是無法走的。
詢問才得知,村支部離這最近,宇飛就隨著村民一起來到了村支部。看著火紅的爐子燒得正旺,宇飛和孩子趕緊脫下衣服,換上了看屋子打更大叔從衣櫃裏掏出來的衣服。
宇飛和孩子都被凍壞了,全身發抖,牙齒咬得發響,嘴唇發紫。換完衣服後,宇飛和孩子立刻就鑽進了炕上的被子裏。
這時,村支書從外麵走了進來,他是從鄉親們嘴裏得知宇飛救了孩子的,就趕緊跑了回來。
村支書名字叫孔浩,以前也當過兵,性格很耿直。他當村支書很多年了,在村裏很受尊重,為鄉親們辦很多實事,人也很熱情。進屋後趕緊讓打更的張羅了一桌飯菜,要了一瓶白酒,說是給宇飛壓驚,舒緩一下血液。
看到宇飛緩的差不多了,就對宇飛說:“小兄弟,好點了嗎?”
宇飛很感激村支書的熱情招待,回應了村支書一句:“沒事的,好多了,麻煩您真不好意思,多謝了!”
村支書接著說:“哎呀,你今天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們全村的人都應該感謝您!要不是你,孩子今天可就沒有命了。這個孩子命可真好,雖然秋天沒了父母,但遇見了好人,老師收養了他。”
宇飛聽著村支書的話後,很是驚詫,就問了村支書一句:“孩子的父母沒了?”
“是啊,孩子父母今年秋天沒了,隻有爺爺了,他的老師看著孩子可憐,就收養了他。”村支書說道。
“啊,是嗎?那這個孩子太可憐了,不過,他老師真不錯,竟然收養了他,太值得尊敬了!”宇飛問道。
“孩子的爺爺和老師呢?咋不看住孩子呢。這麽冷的天氣還在外麵,多冷呀!何況今天掉進了冰窟窿裏,多危險呀!”宇飛繼續問道。
正談論著孩子時,有人推門走了進來,宇飛看到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他麵前的老師竟然是秦豔華。
此時,秦豔華好像受到了幾分驚嚇,還沒有認出宇飛來,趕緊追問孩子咋樣?村支書指了指炕上的孩子說:“趙國棟沒事了,不用擔心了。多虧了這位軍人的搭救,你該好好謝謝他。”
秦豔華知道孩子沒事時,才發現旁邊坐著的宇飛,她也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熄燈號響後,李軍查看了一下各班情況,看到戰士們都已經上床休息了,心裏才放下了一天的忙碌。
他倆在一起住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記得在高中時期,他倆就經常睡在一個被窩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裏。那時學校的宿舍裏取暖不好,即使燒爐子,也經受不住北方的嚴寒,後半夜學生們凍得瑟瑟發抖,睡不著覺。他倆為了取暖,晚上總是睡在一個被窩裏,由此,兩個人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晚上他倆回想起了高中時期的許多生活往事。
記得那時的每一個學生家庭生活都很艱苦,這也是整個中國農村生活的現狀吧!雖然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但對於北方農村來講,隻是實行了不徹底的分田到戶,有的農村在分田到戶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而不能完全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部分地區的鄉村把生產隊分成幾個集體,或者幹脆沒有分;直到幾年之後,沒有分田到戶的農民,看到了分田到戶的農民得到了實惠而禁不住**,才紛紛脫離了集體而徹底分開。
當時農村的孩子,高中都是到縣城讀書,離家有一百多公裏的路程。一般情況下,孩子們都是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回家也是為了取夥食費。學生們每個月住校要交糧食(除非家住縣城的孩子交錢),糧食也是玉米茬子和高粱米,也有交小米的,那時還沒有大米。
北方的冬天不同於南方,學生們的夥食很單調,副食都是以大白菜、蘿卜、土豆為主,差不多都是大鍋飯,燉菜裏麵幾乎看不到油花。
但農村走出來的學生們都很懂事,也許應了那句古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學習非常刻苦,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晚上要學習到深夜。
宇飛給班裏的同學留下過極其深刻的印象,記得在晚自習的時候,學校經常停電,宇飛就把從家裏拿來的蠟燭分給同學們;直至多年以後,在同學聚會時,大家都會談論起那件最讓人難忘的往事。
宇飛的同桌家裏生活特別困難,幾乎連飯都吃不飽,每天餓得眼前冒金星,渾身發慌。宇飛看在眼裏,下晚自習後就天天帶他去小賣店買麻花、麵包或杠頭吃,填補一下肚子。其實,宇飛家裏也不寬鬆,每個月爸爸給他十三元錢的生活費都是借來的高利貸。宇飛從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熏陶,學會了用極大的愛心來幫助他周圍的同學和戰友。即使到了部隊,他還把每個月二十一元的津貼費郵寄給過他高中時期讀大學的同學。
曆曆往事,在他倆的眼前浮現,錚錚歲月令他倆不堪回首。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起床的時間,宇飛洗漱完後收拾了一下照相器材,沒有吃飯就和李軍道別。
宇飛搭上了一輛農村的四輪子車往回趕,這輛車是到小城送貨的。
宇飛坐在車上看著雪後的美景,心情很是敞亮。和煦的陽光照耀著銀白色的大地,遠處的山巒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樹上被四輪車振下的積雪落到了大家的身上,或脖子裏,傳來不和諧的咒罵聲;路上的行人不多,大多都是騎自行車的,也有走路的老年人。看到這美麗的雪景時,宇飛覺得不拍攝幾張照片實在是太可惜了,就拿出了相機,不時地向遠處按動了快門。
正當宇飛沉浸在對冬景的喜悅中時,從遠方傳來了孩子喊“救命呀,快救命呀……”的聲音,宇飛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在河流遠處的冰麵上有兩個孩子在大聲喊叫。宇飛心裏想,這樣冷的天氣怎麽可能有孩子掉進冰河裏呢?他立刻做出了判斷,肯定是孩子掉進了冰窟窿裏,他趕緊下車向孩子的喊聲跑去。
當宇飛跑到跟前時,看到冰麵上有三個直徑有一米的圓形冰窟窿,是站在跟前的農民大叔用冰鉗子和搞頭鑿出來的,他為了從冰窟窿裏捕魚。三個男孩跟著他一起來的,大的十歲左右,小隻有的七、八歲。
老農在捕魚時沒有注意身後的孩子,沒想到三個孩子趴在冰窟窿邊上觀看裏麵有沒有魚,一個孩子不小心就滑進了冰窟窿裏。老農回頭見此情景時嚇得都說不出話了,孩子喊時才猛然驚醒,轉過身來搭救,可就是看不到孩子。宇飛跑到跟前時,已經脫完了衣服,趴在窟窿口一看,孩子在靠近窟窿口有一米遠的地方在掙紮。宇飛告訴大叔在上麵搭救,他下去救孩子,說完一個猛子(潛水)就紮進了冰窟窿裏。
宇飛在水麵下邊遊邊觀察著孩子的位置,好在孩子離他不遠,他一下子就遊到了孩子的身邊,順手就拽住了孩子的兩隻手。借助浮力他判斷著冰窟窿的位置,因為在冰麵上有覆蓋的積雪,陽光順著冰窟窿照射到水裏,宇飛判斷冰窟窿的位置很容易。不到幾秒鍾的時間,宇飛就遊到了冰窟窿下方,使勁把孩子往上推。大叔在上麵看到孩子被宇飛推了上來,趕緊用手抱住了孩子。宇飛在下麵看到孩子上來了,自己趕緊向上抓冰上方,但沒有抓住,又滑了下去,宇飛憋住氣,再一次使勁往上衝。好在農民伯伯很機靈,把孩子放下後,立刻把旁邊的搞頭橫在了冰窟窿上,看到宇飛一隻手抓住了搞頭,馬上用自己的雙手抓住了宇飛的另一隻手,宇飛拚命爬了上來。
宇飛在冰麵下憋得很難受,由於身上還穿著衣服,衣服裹著身體不能發揮,要是在平時,宇飛在水裏遊泳還是不費勁的;但在冰下救人他還是第一次。好在宇飛水量不錯,平時就在鬆花江裏遊泳。
宇飛看了看被救上來的孩子,隻是嗆了幾口水,沒啥大事,心裏輕鬆了下來。農民大叔驚恐的心也放了下來,像卸下了一塊重重的石頭。這時,從四麵八方來了很多觀眾,都是村裏的老少。大家知道是宇飛救了孩子時,都用驚愕的眼神看著宇飛,並對宇飛連連說著“多謝了,太感謝您了……”的話,眼睛裏噙滿了感激的淚花。
宇飛知道現在是走不了了,再說衣服都濕透了,也得找個地方暖和一下,想辦法換一下衣服呀,要不然自己是無法走的。
詢問才得知,村支部離這最近,宇飛就隨著村民一起來到了村支部。看著火紅的爐子燒得正旺,宇飛和孩子趕緊脫下衣服,換上了看屋子打更大叔從衣櫃裏掏出來的衣服。
宇飛和孩子都被凍壞了,全身發抖,牙齒咬得發響,嘴唇發紫。換完衣服後,宇飛和孩子立刻就鑽進了炕上的被子裏。
這時,村支書從外麵走了進來,他是從鄉親們嘴裏得知宇飛救了孩子的,就趕緊跑了回來。
村支書名字叫孔浩,以前也當過兵,性格很耿直。他當村支書很多年了,在村裏很受尊重,為鄉親們辦很多實事,人也很熱情。進屋後趕緊讓打更的張羅了一桌飯菜,要了一瓶白酒,說是給宇飛壓驚,舒緩一下血液。
看到宇飛緩的差不多了,就對宇飛說:“小兄弟,好點了嗎?”
宇飛很感激村支書的熱情招待,回應了村支書一句:“沒事的,好多了,麻煩您真不好意思,多謝了!”
村支書接著說:“哎呀,你今天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們全村的人都應該感謝您!要不是你,孩子今天可就沒有命了。這個孩子命可真好,雖然秋天沒了父母,但遇見了好人,老師收養了他。”
宇飛聽著村支書的話後,很是驚詫,就問了村支書一句:“孩子的父母沒了?”
“是啊,孩子父母今年秋天沒了,隻有爺爺了,他的老師看著孩子可憐,就收養了他。”村支書說道。
“啊,是嗎?那這個孩子太可憐了,不過,他老師真不錯,竟然收養了他,太值得尊敬了!”宇飛問道。
“孩子的爺爺和老師呢?咋不看住孩子呢。這麽冷的天氣還在外麵,多冷呀!何況今天掉進了冰窟窿裏,多危險呀!”宇飛繼續問道。
正談論著孩子時,有人推門走了進來,宇飛看到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他麵前的老師竟然是秦豔華。
此時,秦豔華好像受到了幾分驚嚇,還沒有認出宇飛來,趕緊追問孩子咋樣?村支書指了指炕上的孩子說:“趙國棟沒事了,不用擔心了。多虧了這位軍人的搭救,你該好好謝謝他。”
秦豔華知道孩子沒事時,才發現旁邊坐著的宇飛,她也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