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風嗚嗚的呼嘯著,一片不高的山包間,幾個披著白袍的身影,正在山間快速滑行著,不時躍起或轉彎躲避著障礙,看著頗為熟稔。
“王隊,你看怎麽樣?我們練的還算可以吧?”
埡口高的那座山包上,幾人站在巨石上,正拿著望遠鏡,觀看著穀壑中幾人的訓練。
他們自然是四隊的人,王守飛放下望遠鏡,笑著向身旁的王明坤詢問。
自從暴雪夜,劫了那處軍火倉庫後,因道路不便,不止他們減少了活動,白銀走私,也在天時變化及劫掠四起中,大幅下滑。
觀望幾天後,他們尋了這處幹旱少人的小山區,開始輪換練習滑雪等雪上行進技能,方便往後在冰雪覆蓋下行動。
王守飛這一隊,因為擔負了刺探各類情報的職責,所以輪換訓練排在了最後,不過給各隊輪換訓練的時間並不長,好在大家都提前利用空餘時間,做過一些基礎訓練,掌握的還不錯。
而且,眾人還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習,趙迎安介紹的,年紀已經不小,平常在碼頭之類地方支攤賣點吃食討生活,也因此同趙迎安認識。
這也是位有故事的,姓張,名字沒有吐露,人稱張五爺,既然能被稱聲爺,自然不是好招惹的,隻不過無兒無女,孤寡一個,他也無意摻合江湖上的事情,所以才隻守著他的一個小攤。
趙迎安聽其談及過過往的一些事,其祖籍山東,父輩闖關外去討條命,所去之地不清楚,隻知道挺靠北的,妥妥苦寒之地。
他們家進了山,屬於半山民,即既開地種植,也靠大山討生活,他便是在山裏出生、山裏長大,對山對雪的了解,可以說刻進了骨子裏。
後來,其家中出了一些事,估計不是跟匪便是同官有關,最終選擇帶著父母兄弟屍體回到山東,讓這些人落葉歸根後,他在那邊無田無房,最終選擇來到天津落了腳。
這些不多贅述,滑雪之類的,若從一項運動的角度,張五爺肯定是極不專業的,但其在生活中所積攢下的經驗,以及所掌握的技巧這些,對於他們其實更加實用。
通過趙迎安的關係,以及某些條件,換來了他的幫助,且是傾囊相助的教授指點,所以他們才能進步如此迅速。
不過,人目前在埡口外的營地中,年紀大了,遭不住亂折騰,所以非必要的時候,他們也不讓他出來遭罪。
看見人快滑回來了,幾人也下了石頭,穿上滑雪板,滑下山,在埡口與練習的隊員碰了麵,了解了下訓練情況。
“王隊,是不是有大任務了?”
回營地的路上,王守飛向王明坤低聲詢問,訓練這種簡單工作,大家自然能安排妥,而且既然親自過來,也肯定不會隻是小任務。
他們隻是減少了活動,而非停止,而在外麵的小隊,不時還是會偽裝成匪幫之類,在城內城外開展一些大小行動。
大點的行動就出動一個小隊,小點的,那就半個或幾人,而現在王明坤親自找來這邊,肯定是要有大行動了,大概率是全隊出動的大動作。
“這個過會兒再說,等老許帶人過來後再細談,現在先去看看林隊給送來的新裝備,都是有關雪地行動的,比我們自己搞的,要精良專業得多。”
王守飛點頭,目光看向幾匹騾馬拖拽而來,爬犁上的那些大包小包,外麵遮掩的篷布及東西已被卸下,眼下正有隊員在往營篷裏搬。
這裏的營房,所采用竹製篷骨紮製而成的拱篷結構,位於一處山窪內,靠邊的一處陡坡下,位置隱秘難以被發現。
說是陡坡,其實也可以叫做石崖,隻是並非那種直上直下,而是略帶一點坡度的石崖,凹凸不平的石崖上,又積攢了一些泥土,並長上了雜草灌叢及及歪七扭八的崖樹等等。
竹拱的一端,便是插在灌叢或崖樹根樁下,當然也有利用岩縫這些固定的,隻不位置不太平齊,所以篷子也顯得不太規整。
篷子起了三間,一大二中,大的那間,是給行動隊隊員居住的,很長,都不用多擠,住下兩個小隊的隊員都不成問題。
中等的其中一間是倉房,即用來存放行李彈藥等物資,也儲放糧食菜肉這些,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物什。
另一間中等的,分隔出了一部分做為廚房,餘下的,提供給在此地為他們打下手,讓他們能專心訓練的人員。
其中就有那位張五爺,剩下的是最近陸續物色招攬的一些人,多是與日本人有仇或有一技之長的,目前他們的情況,進一線作戰部隊的可能性不大,但二線或後勤是完全能勝任的。
取暖的話,用的主要是壁爐跟地暖,壁爐在篷內,煙道布置在石壁上,其實它更主要的用途,是燒水這些。
地暖的話,就是在地麵下布煙道,可以理解為,篷子就是一個大大的火炕,之所以不搭正經火炕,主要是這荒郊野嶺,又正值大冬天的,和泥弄磚這些太麻煩。
而這裏的地麵,是黃土混著碎石,頗為硬實,幹脆因地製宜,在地麵刨出煙道,再用片石蓋上,並用少量土漿將縫填充嚴實便可。
至於燒火的灶,放在篷屋外,在坎上刨坑,並用石頭土漿壘砌好灶,燒火之後,熱量便會像炕一般通過煙道傳遞,讓屋內暖和起來。
至於茅房,在山窪另一側,選了個低窪的土坑,稍加休整弄了個旱廁,旁邊就是牲口棚,都是用木棍跟秸稈紮起來的,而且說是在另一側,其實也就幾步路的距離。
回了隊員跟新人打的招呼,王明坤幾人進到庫房,不少東西已經從包中取出歸置好,王明坤也掏出了使用說明的手冊。
倉房裏最顯眼的,是堆在過道邊,長長一卷,乳白帶透,還可見棕黃纖維絲線的物件。
“這是一卷最近生產出來的塑料布,防水且不透水,可以用來搭建篷子,墊地防潮,或切割後,做為防水雨披使用,當然,也可以做為藏身冰雪下,隔絕冰雪的材料。
其用途,雖然與帆布這些有所重合,但其更薄更輕,實用性上應該會更好,不透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熱量流失,可惜就是怕火怕熱……”
王眀坤給合說明跟自己的理解介紹一番,他也確實覺得這比帆布更好用,先不說同等大小下,重量有數倍之差,防水性能上也是天差地別。
帆布雖然能防水擋雨,但終究是纖維布料,它也會被打濕,夏天反而無傷大雅,反倒是冬天被打濕又冰上,直接變成硬邦邦的,哪怕不滲透,表麵結上冰也很難處理。
塑料布則不同,至少表麵相對光滑,水抖一抖便下去了,冰也是一樣,這意味著使用完合,能很容易收拾落腳,在臨時搭建過夜營地這類時候,很容易使用。
“會不會鉤掛破裂?這看著又軟又薄的,樹枝尖刺鉤掛,應該不太能遭得住吧!”看了看又摸了摸,王守飛問出了自己的擔憂。
“介紹確實說明有這個問題,但不會有想象中那般不耐用,塑料內部,還夾了幾層薄麻布做骨架,對強度進行了加強,不會輕易便出現問題的。”
王明坤看著說明,又結合送貨人言語介紹了下,王守飛點頭,拿出匕首試了下,確實比想象中的要牢固。
“…這是一套野外宿營裝備,有帳篷、壁爐、床鋪、睡袋以及小配件之類,說是雪地裏也能用!”
王明坤拖出一個大包,邊看說明邊進行介紹,他也隻是東西送來時大致看過,並未細看。
“要不拿出去試試?”看著東西都整理齊整的放著,這樣也看不出啥,王守飛開口提議。
“…也行…那先讓人去找一些細長的樹枝來,一兩指粗細即可,要有一定韌性,最好有三米長!”稍猶豫片刻點頭後,王明坤便讓人按說明書上的去準備了。
接著就是其他物件,像是雪地衣鞋等等,這些沒什麽太過特別,也就是他們原先的戰術裝備,換了顏色,加強了防水、防風、防寒等等這些,有一定的針對改動,但並不是太大。
另外便是滑雪裝備,像是滑雪板,長短寬厚不一的,林林總總有十數款,說明書中所言,讓他們根據情況來選擇合適的。
“您老看看,這些滑雪板如何?哪款適合我們?”這東西,王明坤等人也是最近才接觸,所以幹脆把張五爺請來瞧瞧。
張五爺也不怯場,打了招呼,便拿起擺弄,比劃比劃、掂一掂、彎一彎折一折的,好一陣後,才感慨著開了口。
“東西好啊!比小老頭給你們做的那些好太多了,輕便有韌性,強度還很好,形狀、板頭翹起的角度這些都很不錯,滑起來應該比我所做的好太多。”
張五爺巴巴一通,見幾人有點茫然,又給解釋一番其中門道,輕便的好處自不用說,強度也如此,木材每一片可能都有差異,匆忙下製作的質量更不穩定,所以練習時不乏有滑板斷裂損壞的。
而這個滑雪板,是用多種材料複合製成,質量更加穩定統一,不僅保證了強度,還賦予其木材不怎麽具備的較好韌性。
韌性的一個好處,是體現在不易輕易損壞上,其次,便是使用時能緩衝一些衝擊,若發生意外,也能一定程度減輕裝備可能對自身造成的傷害。
“那哪款更適合我們?”耐心聽完張五爺興致上來的講解,王明坤才再次追問。
“這得看,你們要在哪裏用,在這山裏跟外麵平原,或者像我以前所在的密林裏,肯定不一樣。”張五爺沒有直接給出答案,或者說他還給不出。
王明坤考慮一番後,問道:“那如果需要各種環境都適合,或者說在哪種環境下都沒有明顯不足呢?用哪款合適?”
張五爺聞言,想了想後,又挑了挑,挑出一套,長短適中,稍寬稍厚的雪板,遞了過來。
“這一款吧!以我的眼界,它應該是最適合你要求的,準確說,是以你們現在的水平,無法在適合環境中更好發揮滑板優勢,也無法在不太適合的環境中,盡可能規避劣勢保證正常使用。
所以啊!這一款比較中規中矩的,更適合現在的你們,而且,也沒有什麽最適合之說,那需要依據各人情況,挑選適合自己的,這不用多問我,等你們水平到了,自然懂得怎麽挑,現在說了,你們也不太能理解。”
王明坤點頭沒再追問,仔細對照著穿裝說明,研究起了手上的滑雪板,這不再像他們之前的,是用皮繩將鞋子綁上,而是有一套專門的固定方式。
“王隊,這是什麽雪板?感覺是塊單板啊?”王守飛手上拿著一塊,比較短,但卻很寬的雪板詢問。
“那就是單板!隻送來了幾套樣品,說明書上有簡單使用方法,讓我們自己研究如何使用,並看看實用性如何。”
“那這個呢?看著應該是兩塊一套的!”王守飛又拿起旁邊,兩片更小一些的板詢問。
“這是鞋板!就是咱們做的在雪上行走的那種,隻不過這個的材料更輕,所以做的比較大。”
對於王守飛的詢問,王明坤一一回複,誰讓他正霸占著說明書研究,不過王守飛也沒多問,拿著鞋板出去試了。
沒多大一會兒,木棍也砍了回來,王明坤拎起那大大一包的宿營裝備,來到外麵,王守飛正在篷子下麵山窪平地雪上試著。
鞋板並不是完全固定在鞋底,而是可以活動的,走起路來,就像大號人字拖,後端托在雪上。
“感覺怎麽樣?比咱們做的好用嗎?”見王守飛興致勃勃的,王明坤問了一嘴。
“完全沒得比,好用太多了,省力還一點不感覺別扭!”王守飛笑著回道。
“確實巧妙!”看了下,王明坤也點頭,鞋板前端翹頭,可以輕鬆跨過障礙,後麵拖在雪上,也能分擔一部分重量,減小行進負擔。
(本章完)
風嗚嗚的呼嘯著,一片不高的山包間,幾個披著白袍的身影,正在山間快速滑行著,不時躍起或轉彎躲避著障礙,看著頗為熟稔。
“王隊,你看怎麽樣?我們練的還算可以吧?”
埡口高的那座山包上,幾人站在巨石上,正拿著望遠鏡,觀看著穀壑中幾人的訓練。
他們自然是四隊的人,王守飛放下望遠鏡,笑著向身旁的王明坤詢問。
自從暴雪夜,劫了那處軍火倉庫後,因道路不便,不止他們減少了活動,白銀走私,也在天時變化及劫掠四起中,大幅下滑。
觀望幾天後,他們尋了這處幹旱少人的小山區,開始輪換練習滑雪等雪上行進技能,方便往後在冰雪覆蓋下行動。
王守飛這一隊,因為擔負了刺探各類情報的職責,所以輪換訓練排在了最後,不過給各隊輪換訓練的時間並不長,好在大家都提前利用空餘時間,做過一些基礎訓練,掌握的還不錯。
而且,眾人還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習,趙迎安介紹的,年紀已經不小,平常在碼頭之類地方支攤賣點吃食討生活,也因此同趙迎安認識。
這也是位有故事的,姓張,名字沒有吐露,人稱張五爺,既然能被稱聲爺,自然不是好招惹的,隻不過無兒無女,孤寡一個,他也無意摻合江湖上的事情,所以才隻守著他的一個小攤。
趙迎安聽其談及過過往的一些事,其祖籍山東,父輩闖關外去討條命,所去之地不清楚,隻知道挺靠北的,妥妥苦寒之地。
他們家進了山,屬於半山民,即既開地種植,也靠大山討生活,他便是在山裏出生、山裏長大,對山對雪的了解,可以說刻進了骨子裏。
後來,其家中出了一些事,估計不是跟匪便是同官有關,最終選擇帶著父母兄弟屍體回到山東,讓這些人落葉歸根後,他在那邊無田無房,最終選擇來到天津落了腳。
這些不多贅述,滑雪之類的,若從一項運動的角度,張五爺肯定是極不專業的,但其在生活中所積攢下的經驗,以及所掌握的技巧這些,對於他們其實更加實用。
通過趙迎安的關係,以及某些條件,換來了他的幫助,且是傾囊相助的教授指點,所以他們才能進步如此迅速。
不過,人目前在埡口外的營地中,年紀大了,遭不住亂折騰,所以非必要的時候,他們也不讓他出來遭罪。
看見人快滑回來了,幾人也下了石頭,穿上滑雪板,滑下山,在埡口與練習的隊員碰了麵,了解了下訓練情況。
“王隊,是不是有大任務了?”
回營地的路上,王守飛向王明坤低聲詢問,訓練這種簡單工作,大家自然能安排妥,而且既然親自過來,也肯定不會隻是小任務。
他們隻是減少了活動,而非停止,而在外麵的小隊,不時還是會偽裝成匪幫之類,在城內城外開展一些大小行動。
大點的行動就出動一個小隊,小點的,那就半個或幾人,而現在王明坤親自找來這邊,肯定是要有大行動了,大概率是全隊出動的大動作。
“這個過會兒再說,等老許帶人過來後再細談,現在先去看看林隊給送來的新裝備,都是有關雪地行動的,比我們自己搞的,要精良專業得多。”
王守飛點頭,目光看向幾匹騾馬拖拽而來,爬犁上的那些大包小包,外麵遮掩的篷布及東西已被卸下,眼下正有隊員在往營篷裏搬。
這裏的營房,所采用竹製篷骨紮製而成的拱篷結構,位於一處山窪內,靠邊的一處陡坡下,位置隱秘難以被發現。
說是陡坡,其實也可以叫做石崖,隻是並非那種直上直下,而是略帶一點坡度的石崖,凹凸不平的石崖上,又積攢了一些泥土,並長上了雜草灌叢及及歪七扭八的崖樹等等。
竹拱的一端,便是插在灌叢或崖樹根樁下,當然也有利用岩縫這些固定的,隻不位置不太平齊,所以篷子也顯得不太規整。
篷子起了三間,一大二中,大的那間,是給行動隊隊員居住的,很長,都不用多擠,住下兩個小隊的隊員都不成問題。
中等的其中一間是倉房,即用來存放行李彈藥等物資,也儲放糧食菜肉這些,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物什。
另一間中等的,分隔出了一部分做為廚房,餘下的,提供給在此地為他們打下手,讓他們能專心訓練的人員。
其中就有那位張五爺,剩下的是最近陸續物色招攬的一些人,多是與日本人有仇或有一技之長的,目前他們的情況,進一線作戰部隊的可能性不大,但二線或後勤是完全能勝任的。
取暖的話,用的主要是壁爐跟地暖,壁爐在篷內,煙道布置在石壁上,其實它更主要的用途,是燒水這些。
地暖的話,就是在地麵下布煙道,可以理解為,篷子就是一個大大的火炕,之所以不搭正經火炕,主要是這荒郊野嶺,又正值大冬天的,和泥弄磚這些太麻煩。
而這裏的地麵,是黃土混著碎石,頗為硬實,幹脆因地製宜,在地麵刨出煙道,再用片石蓋上,並用少量土漿將縫填充嚴實便可。
至於燒火的灶,放在篷屋外,在坎上刨坑,並用石頭土漿壘砌好灶,燒火之後,熱量便會像炕一般通過煙道傳遞,讓屋內暖和起來。
至於茅房,在山窪另一側,選了個低窪的土坑,稍加休整弄了個旱廁,旁邊就是牲口棚,都是用木棍跟秸稈紮起來的,而且說是在另一側,其實也就幾步路的距離。
回了隊員跟新人打的招呼,王明坤幾人進到庫房,不少東西已經從包中取出歸置好,王明坤也掏出了使用說明的手冊。
倉房裏最顯眼的,是堆在過道邊,長長一卷,乳白帶透,還可見棕黃纖維絲線的物件。
“這是一卷最近生產出來的塑料布,防水且不透水,可以用來搭建篷子,墊地防潮,或切割後,做為防水雨披使用,當然,也可以做為藏身冰雪下,隔絕冰雪的材料。
其用途,雖然與帆布這些有所重合,但其更薄更輕,實用性上應該會更好,不透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熱量流失,可惜就是怕火怕熱……”
王眀坤給合說明跟自己的理解介紹一番,他也確實覺得這比帆布更好用,先不說同等大小下,重量有數倍之差,防水性能上也是天差地別。
帆布雖然能防水擋雨,但終究是纖維布料,它也會被打濕,夏天反而無傷大雅,反倒是冬天被打濕又冰上,直接變成硬邦邦的,哪怕不滲透,表麵結上冰也很難處理。
塑料布則不同,至少表麵相對光滑,水抖一抖便下去了,冰也是一樣,這意味著使用完合,能很容易收拾落腳,在臨時搭建過夜營地這類時候,很容易使用。
“會不會鉤掛破裂?這看著又軟又薄的,樹枝尖刺鉤掛,應該不太能遭得住吧!”看了看又摸了摸,王守飛問出了自己的擔憂。
“介紹確實說明有這個問題,但不會有想象中那般不耐用,塑料內部,還夾了幾層薄麻布做骨架,對強度進行了加強,不會輕易便出現問題的。”
王明坤看著說明,又結合送貨人言語介紹了下,王守飛點頭,拿出匕首試了下,確實比想象中的要牢固。
“…這是一套野外宿營裝備,有帳篷、壁爐、床鋪、睡袋以及小配件之類,說是雪地裏也能用!”
王明坤拖出一個大包,邊看說明邊進行介紹,他也隻是東西送來時大致看過,並未細看。
“要不拿出去試試?”看著東西都整理齊整的放著,這樣也看不出啥,王守飛開口提議。
“…也行…那先讓人去找一些細長的樹枝來,一兩指粗細即可,要有一定韌性,最好有三米長!”稍猶豫片刻點頭後,王明坤便讓人按說明書上的去準備了。
接著就是其他物件,像是雪地衣鞋等等,這些沒什麽太過特別,也就是他們原先的戰術裝備,換了顏色,加強了防水、防風、防寒等等這些,有一定的針對改動,但並不是太大。
另外便是滑雪裝備,像是滑雪板,長短寬厚不一的,林林總總有十數款,說明書中所言,讓他們根據情況來選擇合適的。
“您老看看,這些滑雪板如何?哪款適合我們?”這東西,王明坤等人也是最近才接觸,所以幹脆把張五爺請來瞧瞧。
張五爺也不怯場,打了招呼,便拿起擺弄,比劃比劃、掂一掂、彎一彎折一折的,好一陣後,才感慨著開了口。
“東西好啊!比小老頭給你們做的那些好太多了,輕便有韌性,強度還很好,形狀、板頭翹起的角度這些都很不錯,滑起來應該比我所做的好太多。”
張五爺巴巴一通,見幾人有點茫然,又給解釋一番其中門道,輕便的好處自不用說,強度也如此,木材每一片可能都有差異,匆忙下製作的質量更不穩定,所以練習時不乏有滑板斷裂損壞的。
而這個滑雪板,是用多種材料複合製成,質量更加穩定統一,不僅保證了強度,還賦予其木材不怎麽具備的較好韌性。
韌性的一個好處,是體現在不易輕易損壞上,其次,便是使用時能緩衝一些衝擊,若發生意外,也能一定程度減輕裝備可能對自身造成的傷害。
“那哪款更適合我們?”耐心聽完張五爺興致上來的講解,王明坤才再次追問。
“這得看,你們要在哪裏用,在這山裏跟外麵平原,或者像我以前所在的密林裏,肯定不一樣。”張五爺沒有直接給出答案,或者說他還給不出。
王明坤考慮一番後,問道:“那如果需要各種環境都適合,或者說在哪種環境下都沒有明顯不足呢?用哪款合適?”
張五爺聞言,想了想後,又挑了挑,挑出一套,長短適中,稍寬稍厚的雪板,遞了過來。
“這一款吧!以我的眼界,它應該是最適合你要求的,準確說,是以你們現在的水平,無法在適合環境中更好發揮滑板優勢,也無法在不太適合的環境中,盡可能規避劣勢保證正常使用。
所以啊!這一款比較中規中矩的,更適合現在的你們,而且,也沒有什麽最適合之說,那需要依據各人情況,挑選適合自己的,這不用多問我,等你們水平到了,自然懂得怎麽挑,現在說了,你們也不太能理解。”
王明坤點頭沒再追問,仔細對照著穿裝說明,研究起了手上的滑雪板,這不再像他們之前的,是用皮繩將鞋子綁上,而是有一套專門的固定方式。
“王隊,這是什麽雪板?感覺是塊單板啊?”王守飛手上拿著一塊,比較短,但卻很寬的雪板詢問。
“那就是單板!隻送來了幾套樣品,說明書上有簡單使用方法,讓我們自己研究如何使用,並看看實用性如何。”
“那這個呢?看著應該是兩塊一套的!”王守飛又拿起旁邊,兩片更小一些的板詢問。
“這是鞋板!就是咱們做的在雪上行走的那種,隻不過這個的材料更輕,所以做的比較大。”
對於王守飛的詢問,王明坤一一回複,誰讓他正霸占著說明書研究,不過王守飛也沒多問,拿著鞋板出去試了。
沒多大一會兒,木棍也砍了回來,王明坤拎起那大大一包的宿營裝備,來到外麵,王守飛正在篷子下麵山窪平地雪上試著。
鞋板並不是完全固定在鞋底,而是可以活動的,走起路來,就像大號人字拖,後端托在雪上。
“感覺怎麽樣?比咱們做的好用嗎?”見王守飛興致勃勃的,王明坤問了一嘴。
“完全沒得比,好用太多了,省力還一點不感覺別扭!”王守飛笑著回道。
“確實巧妙!”看了下,王明坤也點頭,鞋板前端翹頭,可以輕鬆跨過障礙,後麵拖在雪上,也能分擔一部分重量,減小行進負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