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柯比能的敗退,西風鎮的戰鬥以定平軍的大勝而宣告結束,張毅也隨之下令,定平軍兵進西風鎮。
西風鎮由於年久失修,又長年遭受戰火洗禮的緣故,因此早就破敗不堪了,定平軍入駐之後,也隻能暫時找一些寬敞的地方紮營,等日後再慢慢收拾這個由西漢大將軍衛青所修建的小鎮。
入夜,中軍帳內,張毅閉著眼靠在椅背上,一邊養神,一邊聽著黃忠匯報此次大戰的結果。
手裏托著匯總上來的呈報,黃忠洪聲道:“啟稟主公,此戰,我軍大獲全勝,斬敵八千四百餘人,俘獲五千餘人,收繳戰馬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二匹,收繳軍械不計其數,收斂的幹糧總計八千餘擔,屬下斷定,經此一戰之後,柯比能再也無力與我軍抗衡了,主……”
黃忠剛想請示,是不是繼續追擊柯比能,卻發現張毅閉著眼靠在椅背上,似是睡著了。
“大哥是太累了,”同樣看到張毅狀況的張飛,衝眾人使了個眼色,招招手低聲說:“諸位,咱們先走吧,等明天在……”
“我沒睡。”
沒等張飛說完,張毅就睜開了眼,然後稍顯吃力的坐正了身體。
張毅的確是有點累了,這倒不是身體上的勞累,主要是精神上的,經曆了一次眾將的“背叛”,盡管沒有對張毅造成什麽損失,還讓他得了一個鳳舞營,但這對張毅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張毅也是自我安慰了許久,才從這件事裏麵走出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鳳舞營並不是眾人聯合背叛他的最後一次。
“你們是光報喜不報憂啊,”掃了眾人一眼,張毅麵無表情的問:“咱們的戰損,為什麽不報?”
“這個……”
聽到張毅提起戰損,眾將一時都沉默了,他們沉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統計戰損。
不管是在春秋戰國還是現在的東漢,也不管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將軍們第一時間統計的往往都是己方的戰功,至於戰損往往都是慶功宴之後才會統計,這已經成了慣例。
“還沒統計是吧?”微笑著掃了一眼眾將,張毅冷著臉問:“我記得我可是說過吧?戰功和戰損,都要第一時間呈上來,以往咱們定平軍軍力尚弱的時候,好統計,大家就捎帶著算上了,現在定平軍壯大了,統計起來麻煩了,你們就不著急算了是嗎?可你們知道嗎?你們匯報的戰功裏麵,有一多半兒的獎勵,我已經發不到有功之人的手裏了,你們在這裏想我匯報功勞的時候,很可能那些有功之人的屍體還是暖的。”
張毅說最後的一段話的時候,語氣很傷感,這讓眾將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起身從座椅上站起,張毅一邊從桌案後走出,一邊說:“一將成名萬骨枯,你們要記住這句話,名將的戰功,永遠高懸在廟堂之上供人瞻仰,但托起他們,讓他們功成名就的那些戰死的士兵,卻永遠不會有人記得,因此我才要修蓋英烈閣,力求讓現在的人,後世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幸福生活,是誰用生命給他們換來的,同時你們也要知道,你們的功勳,是誰給你們堆砌起來的。”
話到最後,張毅的語氣慢慢的由悲涼轉換到了嚴厲,那嚴厲的語氣,讓眾將感覺似是有一柄尖刀刺進了他們的胸膛中,讓他們疼的都快無法呼吸了。
“大哥俺知道錯了,”最想受不了的張飛,第一個站出來向張毅認錯,接著衝張毅拱拱手,轉頭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喊道:“俺這就去統計戰死的兄弟們。”
看到張飛要去統計戰損,眾人紛紛醒悟過來,都要向張毅請辭,去統計戰損,但張毅卻攔住了他們,同時也攔住了快要走出帳門的張飛。
喚住張飛後,張毅擺擺手說:“罷了,這次就先這樣吧,讓戰士們好好休息,明天再統計戰損也不遲,惡來,去通知戰士們,人卸甲,馬下鞍,早早休息吧。”
“諾!”
聽到張毅的命令後,典韋洪聲應諾,但還沒等典韋邁步往外走呢,黃忠卻攔住了他。
“典將軍且慢,”攔住典韋後,黃忠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我們是不是……”
“暫時咱們先不考慮是不是追擊柯比能,”似是看透了黃忠的心思一般,張毅笑著說:“我知道大家都急切的想要立功,想要抓住柯比能,但也不急於這一時,因為柯比能他能不能活過今晚,還是個未知…嗯…還說不好呢。”
本想說未知數的張毅,考慮到黃忠他們可能聽不懂,又臨時改了口,像這種情況,在張毅身上已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了。
張毅的話,一開始讓眾人感到很莫名,但隨即大家就想到了,之前張毅讓文聘帶著自己的親兵,不知道做什麽任務去了,想必是和柯比能有關,想到這一點,眾人不禁暗歎,文聘好運氣,隻有黃忠自己感覺,張毅是要白送文聘這個最早跟隨張毅的年輕武將,一個立大功的好機會,畢竟文聘算起來,可以說是和黃忠一起追隨張毅的,如今卻在眾將之中立功最少,官位也最低,還常常得不到露臉的機會。
黃忠想的,的確就是張毅的打算,張毅深知自己確實有點忽略文聘了,因此才給了文聘這麽一個機會,隻是最後文聘能不能立功還要看天意。
想到文聘後,張毅轉頭望著西北的方向,嘴中喃喃道:“應該快回來了。”
在和張毅他們分別後,文聘帶著人去了哪兒呢?他去的地方,是陰山山脈最尾端的烏拓山,此刻文聘正帶著張毅的親兵和他的本部人馬,埋伏在烏拓山的溝壑裏,靜靜的等候著柯比能的大駕。
蹲坐在最深的那道溝壑中,文聘小聲的問身邊的韓濤:“按照主公吩咐的那麽做了嗎?”
“嗯,”點點頭,韓濤小聲答道:“西邊的小路和東邊的小路上,都布置了炊煙,柯比能應該不會走那兩條路了。”
布置炊煙做疑兵,這是古時候常用的計謀之一,往往看到有炊煙之後,敵人就不會再走那條路了。
聽了韓濤的話,文聘剛要開口,外麵的小路上,突然傳來了馬匹上特有的鈴聲。
“噓~”
趕忙做出禁聲的動作,韓濤和文聘默契的伸手指了指頭頂,接著便小心翼翼的探出了腦袋,而探出腦袋之後,他們果然在外麵的山路上,看到了一隊騎兵,為首那人和之前抓到柯比能時,柯比能穿的衣服一模一樣。
看到那人之後,韓濤和文聘同時小聲的嘟囔說:“果然來了。”
西風鎮由於年久失修,又長年遭受戰火洗禮的緣故,因此早就破敗不堪了,定平軍入駐之後,也隻能暫時找一些寬敞的地方紮營,等日後再慢慢收拾這個由西漢大將軍衛青所修建的小鎮。
入夜,中軍帳內,張毅閉著眼靠在椅背上,一邊養神,一邊聽著黃忠匯報此次大戰的結果。
手裏托著匯總上來的呈報,黃忠洪聲道:“啟稟主公,此戰,我軍大獲全勝,斬敵八千四百餘人,俘獲五千餘人,收繳戰馬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二匹,收繳軍械不計其數,收斂的幹糧總計八千餘擔,屬下斷定,經此一戰之後,柯比能再也無力與我軍抗衡了,主……”
黃忠剛想請示,是不是繼續追擊柯比能,卻發現張毅閉著眼靠在椅背上,似是睡著了。
“大哥是太累了,”同樣看到張毅狀況的張飛,衝眾人使了個眼色,招招手低聲說:“諸位,咱們先走吧,等明天在……”
“我沒睡。”
沒等張飛說完,張毅就睜開了眼,然後稍顯吃力的坐正了身體。
張毅的確是有點累了,這倒不是身體上的勞累,主要是精神上的,經曆了一次眾將的“背叛”,盡管沒有對張毅造成什麽損失,還讓他得了一個鳳舞營,但這對張毅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張毅也是自我安慰了許久,才從這件事裏麵走出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鳳舞營並不是眾人聯合背叛他的最後一次。
“你們是光報喜不報憂啊,”掃了眾人一眼,張毅麵無表情的問:“咱們的戰損,為什麽不報?”
“這個……”
聽到張毅提起戰損,眾將一時都沉默了,他們沉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統計戰損。
不管是在春秋戰國還是現在的東漢,也不管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將軍們第一時間統計的往往都是己方的戰功,至於戰損往往都是慶功宴之後才會統計,這已經成了慣例。
“還沒統計是吧?”微笑著掃了一眼眾將,張毅冷著臉問:“我記得我可是說過吧?戰功和戰損,都要第一時間呈上來,以往咱們定平軍軍力尚弱的時候,好統計,大家就捎帶著算上了,現在定平軍壯大了,統計起來麻煩了,你們就不著急算了是嗎?可你們知道嗎?你們匯報的戰功裏麵,有一多半兒的獎勵,我已經發不到有功之人的手裏了,你們在這裏想我匯報功勞的時候,很可能那些有功之人的屍體還是暖的。”
張毅說最後的一段話的時候,語氣很傷感,這讓眾將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起身從座椅上站起,張毅一邊從桌案後走出,一邊說:“一將成名萬骨枯,你們要記住這句話,名將的戰功,永遠高懸在廟堂之上供人瞻仰,但托起他們,讓他們功成名就的那些戰死的士兵,卻永遠不會有人記得,因此我才要修蓋英烈閣,力求讓現在的人,後世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幸福生活,是誰用生命給他們換來的,同時你們也要知道,你們的功勳,是誰給你們堆砌起來的。”
話到最後,張毅的語氣慢慢的由悲涼轉換到了嚴厲,那嚴厲的語氣,讓眾將感覺似是有一柄尖刀刺進了他們的胸膛中,讓他們疼的都快無法呼吸了。
“大哥俺知道錯了,”最想受不了的張飛,第一個站出來向張毅認錯,接著衝張毅拱拱手,轉頭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喊道:“俺這就去統計戰死的兄弟們。”
看到張飛要去統計戰損,眾人紛紛醒悟過來,都要向張毅請辭,去統計戰損,但張毅卻攔住了他們,同時也攔住了快要走出帳門的張飛。
喚住張飛後,張毅擺擺手說:“罷了,這次就先這樣吧,讓戰士們好好休息,明天再統計戰損也不遲,惡來,去通知戰士們,人卸甲,馬下鞍,早早休息吧。”
“諾!”
聽到張毅的命令後,典韋洪聲應諾,但還沒等典韋邁步往外走呢,黃忠卻攔住了他。
“典將軍且慢,”攔住典韋後,黃忠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我們是不是……”
“暫時咱們先不考慮是不是追擊柯比能,”似是看透了黃忠的心思一般,張毅笑著說:“我知道大家都急切的想要立功,想要抓住柯比能,但也不急於這一時,因為柯比能他能不能活過今晚,還是個未知…嗯…還說不好呢。”
本想說未知數的張毅,考慮到黃忠他們可能聽不懂,又臨時改了口,像這種情況,在張毅身上已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了。
張毅的話,一開始讓眾人感到很莫名,但隨即大家就想到了,之前張毅讓文聘帶著自己的親兵,不知道做什麽任務去了,想必是和柯比能有關,想到這一點,眾人不禁暗歎,文聘好運氣,隻有黃忠自己感覺,張毅是要白送文聘這個最早跟隨張毅的年輕武將,一個立大功的好機會,畢竟文聘算起來,可以說是和黃忠一起追隨張毅的,如今卻在眾將之中立功最少,官位也最低,還常常得不到露臉的機會。
黃忠想的,的確就是張毅的打算,張毅深知自己確實有點忽略文聘了,因此才給了文聘這麽一個機會,隻是最後文聘能不能立功還要看天意。
想到文聘後,張毅轉頭望著西北的方向,嘴中喃喃道:“應該快回來了。”
在和張毅他們分別後,文聘帶著人去了哪兒呢?他去的地方,是陰山山脈最尾端的烏拓山,此刻文聘正帶著張毅的親兵和他的本部人馬,埋伏在烏拓山的溝壑裏,靜靜的等候著柯比能的大駕。
蹲坐在最深的那道溝壑中,文聘小聲的問身邊的韓濤:“按照主公吩咐的那麽做了嗎?”
“嗯,”點點頭,韓濤小聲答道:“西邊的小路和東邊的小路上,都布置了炊煙,柯比能應該不會走那兩條路了。”
布置炊煙做疑兵,這是古時候常用的計謀之一,往往看到有炊煙之後,敵人就不會再走那條路了。
聽了韓濤的話,文聘剛要開口,外麵的小路上,突然傳來了馬匹上特有的鈴聲。
“噓~”
趕忙做出禁聲的動作,韓濤和文聘默契的伸手指了指頭頂,接著便小心翼翼的探出了腦袋,而探出腦袋之後,他們果然在外麵的山路上,看到了一隊騎兵,為首那人和之前抓到柯比能時,柯比能穿的衣服一模一樣。
看到那人之後,韓濤和文聘同時小聲的嘟囔說:“果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