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或者叫洛陽,稱其為洛都也沒錯……
千年古都,三朝首府。<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哪怕如今洛陽遭受了從建造之初到如今的第一次冷遇,再不是這天下的中心,那些古老的建築依舊透露著它曾經輝煌的年代。
洛陽之大超出了這天下任何一個城市,這天下任何一個繁華城市都無法比擬洛陽的壯闊,九丈高九丈厚的城牆將這座古都牢牢的包圍住,緊緊的護在它的庇護下,城牆上三米一垛口,刀芒如臨將整座城牆防護的密不透風,任何一個輕功高強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飛躍九丈高後能不能抵擋住城牆上日夜巡邏的神機營連弩手萬箭齊發。
從項太師得勢起,這洛陽城牆內三百米的建築便被拆的精光,換成周朝軍隊的軍營,日夜保護著這座周朝最後的都城,哪怕項太師打下了方圓四百裏的地區,這裏的軍隊依舊不許放鬆警惕。
曾經的洛陽是被封鎖的,九大門不允許任何人出入洛陽,甚至連門下的弟子都必須牢牢遵守這則鐵令,而商人,便是唯一冒著生命危險走進這裏的人了,憑借他們,洛陽苟活了兩百多年,直到項太師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規定,生生殺退九大門的封鎖,封鎖洛陽周圍四百裏的封鎖線生生打穿,讓九大門再無封鎖這裏的決心。
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有100%的利潤,人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人們就會無視規定律法,如果有300%的利潤,人們連生命的危險都不放在眼裏。
封鎖時的洛陽,走私利潤何止三倍,走一趟絲綢之路都沒進一趟洛陽賺的多,正是那些走私者無懼生死的偷渡,才讓洛陽撐到了項太師的出現,而如今雖然沒了封鎖線,不過利潤依舊至少百分之五十,這些商人們絡繹不絕的進入,讓這幾經崩潰的洛陽綻放出了另類而歇斯底的繁華,走進城門,三百米內雖軍營鐵血氣氛濃厚,而一千米後卻依舊是這天下最繁華的地方。
鐵血太師項九州,這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如今卻成了他被外人所知的名字,他把太師府從皇宮旁挪到了三百米軍營後第一座建築的位置,寓意明顯。<strong></strong>
守國門,死社稷,誓與朝同在。
百人山在城門正在經曆經著檢查,他抬頭看著城門上高高懸起的洛陽二字,這兩字中間似乎有一道裂痕,像是誰劈了一劍一般,搖了搖頭,百人山走進城門,兩列柵欄將道路與軍營割開,依稀看見裏麵軍隊不斷演武的情景,演練大喝一聲不絕於耳。
“洛陽……”百人山低聲自語,背上的包裹滿滿當當,猶如一個普通商人,他不禁感歎一下,項太師的確是個人物,這洛陽沒有進城稅,也沒有商稅,乃是商人的天堂,正是靠著這些商人的不斷進入,這座城才重新恢複了活力,天南地北的奇珍異物都在這裏可以看見,哪怕是九大門的武功秘籍,在這裏也敢明碼標價,一開始,商人們的顧客僅僅隻是洛陽人,而到如今,那些商人的顧客大都是都是慕名而來的人,商稅沒有,唯有地租罷了,而這些地租雖比其他城市貴的太多,可是比起那九大門轄地中貪得無厭賣一兩交九分的商稅,那便宜的太多了。
不同於路上那些死氣沉沉的見聞,這裏的氣氛充滿了活力,輕哼著小曲,百人山問名路上巡邏的洛陽守兵後便走向了自己的目的地。
招賢館……依舊是這項太師的手筆,這個天下的氣氛過於重武,甚至可以說除武之外再無他物,這天下曾經記載文化的書籍卻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要來何用?讀書又當不了官,誰還去讀,洛陽城雖是巨大,卻也早已職位滿當了,洛陽人每一戶人家都在項太師的嚴令下讀書練武,招賢館一開始隻是對這些洛陽人開設的地方。而發展到如今,招賢館也並非隻允許洛陽人來,哪怕你是別的地方的人,隻要證明身份,還有能力,依舊可以進入這裏,不過外地人大部分都是些隻會特殊技巧的人,畢竟讀書人除卻洛陽之外,在別的地方幾乎已經成了絕跡了,唯有少數的讀書人也會不斷地從各地趕往洛陽,因為他們所學隻能在洛陽發揮。
招賢館所招的‘賢’種類繁多,除卻讀書人之外,哪怕你隻是個工匠,你也能來,根據能力給月供,你是個工匠,砌的牆比別人好,你的月供就多,哪怕你隻是個普通的工匠,你也能來這裏,接著朝廷的人給你分配地方,你去幹活領月供。
十分接地氣的地方,像是一個求職中心一般,針對洛陽這種特殊情況,項太師這一手堪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洛陽怎麽特殊了?這城市被逼的改頭換麵了,什麽三公六部,六科五寺,早沒用了,洛陽的官員已經精簡到了幾乎簡陋的地步,皇帝年幼,遵循先帝之訓,一切聽項太師所言,而早在先帝還活之時,這洛陽就已經廢除了那些沒用沒人的位置了,就一個城的朝廷,你要個吏部禮部幾百人幹什麽?你要個太常寺光祿寺幹什麽?為了高效的存活下去,這些職位刪的刪,改的改。
踏入招賢館,此時的招賢館人群絡繹不絕,進出整齊規章明確,入口是入口,出口是出口,無論是什麽‘賢’,在進這裏都要在規範的範圍內排隊,也有許多像他一般背著包裹來的,一眼便看的出這是外地人。
民風大多來自於領導者,洛陽的民風在項太師的政令下猶如這天下的一股清流,比起其他城市中有什麽人的都有,洛陽城幾乎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至於為什麽說幾乎,因為這城除卻洛陽人外,還有諸多外來之人。
除卻包裹可以分辨哪些是洛陽人,哪些是外來人之外,這民風之下的精神氣也是可以分辨出的,哪怕洛陽人穿的衣服洗的漿白,卻依舊站的筆直,充斥著自信跟自立,而其他的外來人,卻是充滿了自卑的感覺,雖然稱不上說是彎腰駝背,卻微縮肩膀,不自覺的被這種充斥著自立自信的氣氛所震懾,這些人畢竟隻有在本地混不下了,才會下決心跋山涉水的來洛陽,這一路上可不隻是顛簸,更多的卻是危險。
洛陽人也沒有排外的情況,甚至諸多洛陽人還安慰著那些麵帶慘色的外來人,每一個外來人進招賢館,都是為洛陽做貢獻的,都是為了他們的家園做貢獻的,而進入招賢館的人,在他們眼中已經不是外人,而是即將成為洛陽人的自己人。
百人山在這些人中有些鶴立雞群……哦,用這個形容詞稍微有些違和,因為他的樣貌是個一米二的小孩,已經有許多人問他是不是走錯地方了,他倒是十分冷漠的搖搖頭,拒人於千裏之外,繼續排隊等待。
排了大概半晌的隊,終於輪到了百人山麵對招賢館官員的問話,在這裏便是為了說明自己的特長跟能力,隨後官員便會安排他去哪接受審核,沒有能力也沒事,幹幹苦力也可以,那官員直接會直接給你個牌子,安排到哪哪哪幹活,也能混個飽飯吃,如果幹的久了,熟練了,還有月供給個閑錢花花。
這官員一臉詫異的看著百人山,斟酌再三後說道:“小孩,你去官學裏當個雜役吧?也就是下課後在屋子裏擦擦桌椅一類的活,管吃管住,雖然沒有工錢,不過還能借此機會讀讀書,長大後再回這裏。”這安排的十分合理,官學便是洛陽城的讀書之所,類似於學校一般,讓百人山進去讀讀書,幹幹小活,這還是這名官員臨時想的主意,畢竟官學的學生是整個洛陽城的小孩,官學也是免費的,擦擦桌椅什麽的都是這些學生自己做的,安排這樣的主意,也不過是找個借口安排百人山進官學,倒是一片好心。
百人山搖了搖頭,他來此可不是為了混吃等死繼續冒充小孩的,他平靜開口說道:“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官學也教不了我什麽,我隻想問該給我分配什麽樣的地方。”
這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逗樂這個官員,他頗有興趣的問道:“那小孩你有什麽特長或者能力,我好給你分配。”
“我的能力不多,說來也也就幾個。”百人山淡然開口說道。
“哪幾個?說說看。”此時官員有一種逗小孩的感覺,他也做好了決定了,如果百人山不是來胡鬧的,就把他安排到官學去讀書。
“天文地理對此時此景無用,當我不知,略懂人文卻不足掛齒,唯有農工商吏之事知道一些,農懂如何讓土地更肥沃,工懂如何讓建築更結實,商知如何將一件事物的價值變的更高,吏知如何高效的管理一些人員,不知這四樣特長如何分配地方?”百人山如是的說道。
千年古都,三朝首府。<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哪怕如今洛陽遭受了從建造之初到如今的第一次冷遇,再不是這天下的中心,那些古老的建築依舊透露著它曾經輝煌的年代。
洛陽之大超出了這天下任何一個城市,這天下任何一個繁華城市都無法比擬洛陽的壯闊,九丈高九丈厚的城牆將這座古都牢牢的包圍住,緊緊的護在它的庇護下,城牆上三米一垛口,刀芒如臨將整座城牆防護的密不透風,任何一個輕功高強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飛躍九丈高後能不能抵擋住城牆上日夜巡邏的神機營連弩手萬箭齊發。
從項太師得勢起,這洛陽城牆內三百米的建築便被拆的精光,換成周朝軍隊的軍營,日夜保護著這座周朝最後的都城,哪怕項太師打下了方圓四百裏的地區,這裏的軍隊依舊不許放鬆警惕。
曾經的洛陽是被封鎖的,九大門不允許任何人出入洛陽,甚至連門下的弟子都必須牢牢遵守這則鐵令,而商人,便是唯一冒著生命危險走進這裏的人了,憑借他們,洛陽苟活了兩百多年,直到項太師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規定,生生殺退九大門的封鎖,封鎖洛陽周圍四百裏的封鎖線生生打穿,讓九大門再無封鎖這裏的決心。
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有100%的利潤,人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人們就會無視規定律法,如果有300%的利潤,人們連生命的危險都不放在眼裏。
封鎖時的洛陽,走私利潤何止三倍,走一趟絲綢之路都沒進一趟洛陽賺的多,正是那些走私者無懼生死的偷渡,才讓洛陽撐到了項太師的出現,而如今雖然沒了封鎖線,不過利潤依舊至少百分之五十,這些商人們絡繹不絕的進入,讓這幾經崩潰的洛陽綻放出了另類而歇斯底的繁華,走進城門,三百米內雖軍營鐵血氣氛濃厚,而一千米後卻依舊是這天下最繁華的地方。
鐵血太師項九州,這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如今卻成了他被外人所知的名字,他把太師府從皇宮旁挪到了三百米軍營後第一座建築的位置,寓意明顯。<strong></strong>
守國門,死社稷,誓與朝同在。
百人山在城門正在經曆經著檢查,他抬頭看著城門上高高懸起的洛陽二字,這兩字中間似乎有一道裂痕,像是誰劈了一劍一般,搖了搖頭,百人山走進城門,兩列柵欄將道路與軍營割開,依稀看見裏麵軍隊不斷演武的情景,演練大喝一聲不絕於耳。
“洛陽……”百人山低聲自語,背上的包裹滿滿當當,猶如一個普通商人,他不禁感歎一下,項太師的確是個人物,這洛陽沒有進城稅,也沒有商稅,乃是商人的天堂,正是靠著這些商人的不斷進入,這座城才重新恢複了活力,天南地北的奇珍異物都在這裏可以看見,哪怕是九大門的武功秘籍,在這裏也敢明碼標價,一開始,商人們的顧客僅僅隻是洛陽人,而到如今,那些商人的顧客大都是都是慕名而來的人,商稅沒有,唯有地租罷了,而這些地租雖比其他城市貴的太多,可是比起那九大門轄地中貪得無厭賣一兩交九分的商稅,那便宜的太多了。
不同於路上那些死氣沉沉的見聞,這裏的氣氛充滿了活力,輕哼著小曲,百人山問名路上巡邏的洛陽守兵後便走向了自己的目的地。
招賢館……依舊是這項太師的手筆,這個天下的氣氛過於重武,甚至可以說除武之外再無他物,這天下曾經記載文化的書籍卻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要來何用?讀書又當不了官,誰還去讀,洛陽城雖是巨大,卻也早已職位滿當了,洛陽人每一戶人家都在項太師的嚴令下讀書練武,招賢館一開始隻是對這些洛陽人開設的地方。而發展到如今,招賢館也並非隻允許洛陽人來,哪怕你是別的地方的人,隻要證明身份,還有能力,依舊可以進入這裏,不過外地人大部分都是些隻會特殊技巧的人,畢竟讀書人除卻洛陽之外,在別的地方幾乎已經成了絕跡了,唯有少數的讀書人也會不斷地從各地趕往洛陽,因為他們所學隻能在洛陽發揮。
招賢館所招的‘賢’種類繁多,除卻讀書人之外,哪怕你隻是個工匠,你也能來,根據能力給月供,你是個工匠,砌的牆比別人好,你的月供就多,哪怕你隻是個普通的工匠,你也能來這裏,接著朝廷的人給你分配地方,你去幹活領月供。
十分接地氣的地方,像是一個求職中心一般,針對洛陽這種特殊情況,項太師這一手堪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洛陽怎麽特殊了?這城市被逼的改頭換麵了,什麽三公六部,六科五寺,早沒用了,洛陽的官員已經精簡到了幾乎簡陋的地步,皇帝年幼,遵循先帝之訓,一切聽項太師所言,而早在先帝還活之時,這洛陽就已經廢除了那些沒用沒人的位置了,就一個城的朝廷,你要個吏部禮部幾百人幹什麽?你要個太常寺光祿寺幹什麽?為了高效的存活下去,這些職位刪的刪,改的改。
踏入招賢館,此時的招賢館人群絡繹不絕,進出整齊規章明確,入口是入口,出口是出口,無論是什麽‘賢’,在進這裏都要在規範的範圍內排隊,也有許多像他一般背著包裹來的,一眼便看的出這是外地人。
民風大多來自於領導者,洛陽的民風在項太師的政令下猶如這天下的一股清流,比起其他城市中有什麽人的都有,洛陽城幾乎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至於為什麽說幾乎,因為這城除卻洛陽人外,還有諸多外來之人。
除卻包裹可以分辨哪些是洛陽人,哪些是外來人之外,這民風之下的精神氣也是可以分辨出的,哪怕洛陽人穿的衣服洗的漿白,卻依舊站的筆直,充斥著自信跟自立,而其他的外來人,卻是充滿了自卑的感覺,雖然稱不上說是彎腰駝背,卻微縮肩膀,不自覺的被這種充斥著自立自信的氣氛所震懾,這些人畢竟隻有在本地混不下了,才會下決心跋山涉水的來洛陽,這一路上可不隻是顛簸,更多的卻是危險。
洛陽人也沒有排外的情況,甚至諸多洛陽人還安慰著那些麵帶慘色的外來人,每一個外來人進招賢館,都是為洛陽做貢獻的,都是為了他們的家園做貢獻的,而進入招賢館的人,在他們眼中已經不是外人,而是即將成為洛陽人的自己人。
百人山在這些人中有些鶴立雞群……哦,用這個形容詞稍微有些違和,因為他的樣貌是個一米二的小孩,已經有許多人問他是不是走錯地方了,他倒是十分冷漠的搖搖頭,拒人於千裏之外,繼續排隊等待。
排了大概半晌的隊,終於輪到了百人山麵對招賢館官員的問話,在這裏便是為了說明自己的特長跟能力,隨後官員便會安排他去哪接受審核,沒有能力也沒事,幹幹苦力也可以,那官員直接會直接給你個牌子,安排到哪哪哪幹活,也能混個飽飯吃,如果幹的久了,熟練了,還有月供給個閑錢花花。
這官員一臉詫異的看著百人山,斟酌再三後說道:“小孩,你去官學裏當個雜役吧?也就是下課後在屋子裏擦擦桌椅一類的活,管吃管住,雖然沒有工錢,不過還能借此機會讀讀書,長大後再回這裏。”這安排的十分合理,官學便是洛陽城的讀書之所,類似於學校一般,讓百人山進去讀讀書,幹幹小活,這還是這名官員臨時想的主意,畢竟官學的學生是整個洛陽城的小孩,官學也是免費的,擦擦桌椅什麽的都是這些學生自己做的,安排這樣的主意,也不過是找個借口安排百人山進官學,倒是一片好心。
百人山搖了搖頭,他來此可不是為了混吃等死繼續冒充小孩的,他平靜開口說道:“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官學也教不了我什麽,我隻想問該給我分配什麽樣的地方。”
這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逗樂這個官員,他頗有興趣的問道:“那小孩你有什麽特長或者能力,我好給你分配。”
“我的能力不多,說來也也就幾個。”百人山淡然開口說道。
“哪幾個?說說看。”此時官員有一種逗小孩的感覺,他也做好了決定了,如果百人山不是來胡鬧的,就把他安排到官學去讀書。
“天文地理對此時此景無用,當我不知,略懂人文卻不足掛齒,唯有農工商吏之事知道一些,農懂如何讓土地更肥沃,工懂如何讓建築更結實,商知如何將一件事物的價值變的更高,吏知如何高效的管理一些人員,不知這四樣特長如何分配地方?”百人山如是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