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的表態,安德烈也是放心了,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把部隊拉出去了。不過在討論這個計劃前,安德烈首先要了解清楚他部隊的兵力和裝備情況,因此我又問:“古謝夫上尉,我想知道你營的兵力和武器裝備情況,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製定接應計劃。”
“全營一共578人,其中有一個炮兵連,有四12門60毫米迫擊炮,剩下三個連都是步兵連,每連有四挺輕機槍和一挺重機槍。由於最近的補給困難,迫擊炮的炮彈都已經用光了,如果要突出去的話,炮兵是幫不上任何忙,我們看守的都是食品,還有衣物這些東西沒有彈藥。”
“如果反正的話,你能確定把所有的人都拉走嗎?”安德烈聽完東方營的兵力和裝備情況後,隨後問了一個自己關心的問題,“對那些不願意跟著我們走的官兵,你打算怎麽處置?”
古謝夫苦笑一聲,回答說:“師長同誌,如果把營裏的那幾個士兵監察組的德國人幹掉的話,應該可以把部隊全部拉走。可是我現在擔心的是,在三個德軍師的包夾中,我們怎樣才能順利地離開?”
接著,安德烈想到了,他們旁邊有一支意大利軍隊,提起意大利軍隊,大家都是在笑話,後世的網上也是把他們黑成了渣,但有的時候謠言也有誇張的一麵,意大利軍隊確實整體素質不高而且很多部隊喪師辱國,但絕不是所有的意大利軍隊都是菜雞,事實上二戰中也有英勇作戰的意大利軍人
比如
蘇軍對意大利軍隊的代號為“聖誕之戰”的進攻!意軍第81步兵團(隸屬蘇聯遠征軍“都靈”步兵師)成功地堅守住了izjum這條防線!
1942年8月24日!防守斯大林格勒側翼頓河一線的意大利軍隊遭受來自蘇聯軍隊的猛攻!意大利人頑強的擊退了蘇聯坦克部隊的進攻!此役亡1500餘人,俘虜1700餘人!繳獲了一些數量可觀的輕武器!
著名的意大利“薩伏伊”騎兵團用馬刀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蘇聯軍隊!戰鬥發生的蘇聯冬勢攻勢期間,部隊成功防守之後反擊蘇聯軍隊,騎兵團600人迂回蘇聯軍隊側翼之後騎馬衝擊!一時之間讓蘇聯人無法接受的是,意大利人竟然是手揮馬刀衝上來的!擊潰2個營,全殲一個營,俘虜500餘人,榴彈炮4門,迫擊炮10門,機槍50挺!
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軍隊防守正麵達一,二百公裏,而負責供應的德國人非但沒有施以援軍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經常抽調意大利的卡車為自己運送物資(在斯大林格勒圍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運輸車隊)。在蘇聯絕對優勢的裝甲部隊進攻時,沒有援兵,重武器不足的意軍在側翼(羅馬尼亞軍和匈牙利軍)被突破遭包圍的情況下,山地軍和其他部隊還是堅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個30000人的意軍集團軍經過包括白刃戰的苦戰,有4000人突圍。試問沒有這些所謂的意大利“包袱”,德軍如何防守這一,二百公裏的頓河陣地?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戰場的古比井戰鬥中發起的“十字軍“行動中,意大利的阿裏埃特(“公羊座”)裝甲師迎戰英軍第22裝甲旅,英軍兵力並不是劣勢,而且阿裏埃特在此戰鬥中也並不是滿員參戰的,此戰阿裏埃特師共有12名軍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負傷和失蹤,並損失了49輛坦克,4門75/27和8門47/32火炮。英國第22裝甲旅有79輛坦克被擊毀或重創。
閃電師在阿拉曼打得非常頑強,俘獲了第6新西蘭旅旅長clifton準將,重創第44師。自身的傷亡也非常高,全師的各級指揮官與部下們浴血奮戰,18名校極軍官有9人陣亡,4人受傷。其中,maitesi下士的事跡最具代表性。maitesi下士的右臂被炸斷,他繼續操縱機槍射擊直至子彈打盡。然後他躍出戰壕,以左手向衝上來的英軍投擲手榴彈。隆美爾元帥在11月1日的家信中曾寫道:閃電師是我方最優秀的部隊之一。
11月3日,閃電師開始徒步西撤,由於沒有任何運輸工具,且武器彈藥飲水均已消耗殆盡,意大利傘兵師根本不可能逃出機動能力遠高於自己的英軍包圍。實際上該師的結局已經注定。英軍曾數次召降閃電師,並以騎士風度對意大利傘兵的善戰表示了敬佩,但回答他們的是一片“folgore”的呼喊聲。該師最後僅僅生還了306人,但是他們的編製是5000人,%90以上的戰損在當時二戰足以傲視群雄了.
這隻是意大利軍隊出現表現的一部分,因為意大利的精銳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僅僅是全部意大利部隊中極為個別的一部分,根本無法改變戰局,在二戰的曆史上,意大利陸軍永遠被打上的恥辱的印記,但是那些曾經英勇作戰的部隊在今天依然會給敵人留下一絲記憶.意大利軍人不全部是垃圾,他們也有個別的部隊在戰鬥中的表現不比任何一個國家的精銳部隊遜色.以後在提到可愛的意大利軍隊的時候,人們是否會想到,在血與火的戰鬥中,意大利人也曾經創造過輝煌,雖然那麽短暫的輝煌被大多數的意大利軍人的恥辱所掩蓋.
戰後,像都靈師,這些精銳部隊戰後都保留了下來,大量二戰中喪師辱國的部隊被裁撤了,後世的意大利軍隊在北約也不是拖後腿的。
很不幸現在斯大林格勒的這些意大利軍隊是屬於意大利軍隊裏的精銳,不是那些動不動就投降的膿包,任何一支軍隊都有能打的人。
而古謝夫也把注意力放到了這支意大利軍隊身上,聽他說到這裏時,我點點頭,接過話頭說:“嗯,我知道這個意大利營,他們負責看管德軍的軍用物資,由於戒備森嚴,我們的偵察部隊沒能成功地潛入。不過我不明白,意大利營和你們脫困的行動有什麽聯係嗎?”
“當然有。”古謝夫用肯定的口吻說道,看著我臉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趕緊向我解釋說:“是這樣的,師長,意大利營和附近的德國人有矛盾。以前這裏是德國人的營地,就是因為常常和意大利人發生衝突,最後德軍指揮官不得不把我們營調過來,以緩解兩軍間的衝突。”
古謝夫雖然沒有把話說完,但安德烈卻懂了,壞壞的笑道:“你的意思,我們想辦法讓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再次發生衝突,轉移德軍指揮官的注意力,這樣一來,你們就有機會從德國人防禦鬆懈的地方突圍而出。”
“對,就是這樣我們神不知鬼不覺的突圍”見安德烈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古謝夫樂得合不攏嘴,連聲稱讚道:“師長,您真是太聰明了,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您就猜出了我的計劃。”
而安德烈說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們繼續駐紮好,怎麽煽風點火就交給我了,我先回去了,這段時間我們保持聯係。”
“全營一共578人,其中有一個炮兵連,有四12門60毫米迫擊炮,剩下三個連都是步兵連,每連有四挺輕機槍和一挺重機槍。由於最近的補給困難,迫擊炮的炮彈都已經用光了,如果要突出去的話,炮兵是幫不上任何忙,我們看守的都是食品,還有衣物這些東西沒有彈藥。”
“如果反正的話,你能確定把所有的人都拉走嗎?”安德烈聽完東方營的兵力和裝備情況後,隨後問了一個自己關心的問題,“對那些不願意跟著我們走的官兵,你打算怎麽處置?”
古謝夫苦笑一聲,回答說:“師長同誌,如果把營裏的那幾個士兵監察組的德國人幹掉的話,應該可以把部隊全部拉走。可是我現在擔心的是,在三個德軍師的包夾中,我們怎樣才能順利地離開?”
接著,安德烈想到了,他們旁邊有一支意大利軍隊,提起意大利軍隊,大家都是在笑話,後世的網上也是把他們黑成了渣,但有的時候謠言也有誇張的一麵,意大利軍隊確實整體素質不高而且很多部隊喪師辱國,但絕不是所有的意大利軍隊都是菜雞,事實上二戰中也有英勇作戰的意大利軍人
比如
蘇軍對意大利軍隊的代號為“聖誕之戰”的進攻!意軍第81步兵團(隸屬蘇聯遠征軍“都靈”步兵師)成功地堅守住了izjum這條防線!
1942年8月24日!防守斯大林格勒側翼頓河一線的意大利軍隊遭受來自蘇聯軍隊的猛攻!意大利人頑強的擊退了蘇聯坦克部隊的進攻!此役亡1500餘人,俘虜1700餘人!繳獲了一些數量可觀的輕武器!
著名的意大利“薩伏伊”騎兵團用馬刀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蘇聯軍隊!戰鬥發生的蘇聯冬勢攻勢期間,部隊成功防守之後反擊蘇聯軍隊,騎兵團600人迂回蘇聯軍隊側翼之後騎馬衝擊!一時之間讓蘇聯人無法接受的是,意大利人竟然是手揮馬刀衝上來的!擊潰2個營,全殲一個營,俘虜500餘人,榴彈炮4門,迫擊炮10門,機槍50挺!
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軍隊防守正麵達一,二百公裏,而負責供應的德國人非但沒有施以援軍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經常抽調意大利的卡車為自己運送物資(在斯大林格勒圍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運輸車隊)。在蘇聯絕對優勢的裝甲部隊進攻時,沒有援兵,重武器不足的意軍在側翼(羅馬尼亞軍和匈牙利軍)被突破遭包圍的情況下,山地軍和其他部隊還是堅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個30000人的意軍集團軍經過包括白刃戰的苦戰,有4000人突圍。試問沒有這些所謂的意大利“包袱”,德軍如何防守這一,二百公裏的頓河陣地?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戰場的古比井戰鬥中發起的“十字軍“行動中,意大利的阿裏埃特(“公羊座”)裝甲師迎戰英軍第22裝甲旅,英軍兵力並不是劣勢,而且阿裏埃特在此戰鬥中也並不是滿員參戰的,此戰阿裏埃特師共有12名軍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負傷和失蹤,並損失了49輛坦克,4門75/27和8門47/32火炮。英國第22裝甲旅有79輛坦克被擊毀或重創。
閃電師在阿拉曼打得非常頑強,俘獲了第6新西蘭旅旅長clifton準將,重創第44師。自身的傷亡也非常高,全師的各級指揮官與部下們浴血奮戰,18名校極軍官有9人陣亡,4人受傷。其中,maitesi下士的事跡最具代表性。maitesi下士的右臂被炸斷,他繼續操縱機槍射擊直至子彈打盡。然後他躍出戰壕,以左手向衝上來的英軍投擲手榴彈。隆美爾元帥在11月1日的家信中曾寫道:閃電師是我方最優秀的部隊之一。
11月3日,閃電師開始徒步西撤,由於沒有任何運輸工具,且武器彈藥飲水均已消耗殆盡,意大利傘兵師根本不可能逃出機動能力遠高於自己的英軍包圍。實際上該師的結局已經注定。英軍曾數次召降閃電師,並以騎士風度對意大利傘兵的善戰表示了敬佩,但回答他們的是一片“folgore”的呼喊聲。該師最後僅僅生還了306人,但是他們的編製是5000人,%90以上的戰損在當時二戰足以傲視群雄了.
這隻是意大利軍隊出現表現的一部分,因為意大利的精銳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僅僅是全部意大利部隊中極為個別的一部分,根本無法改變戰局,在二戰的曆史上,意大利陸軍永遠被打上的恥辱的印記,但是那些曾經英勇作戰的部隊在今天依然會給敵人留下一絲記憶.意大利軍人不全部是垃圾,他們也有個別的部隊在戰鬥中的表現不比任何一個國家的精銳部隊遜色.以後在提到可愛的意大利軍隊的時候,人們是否會想到,在血與火的戰鬥中,意大利人也曾經創造過輝煌,雖然那麽短暫的輝煌被大多數的意大利軍人的恥辱所掩蓋.
戰後,像都靈師,這些精銳部隊戰後都保留了下來,大量二戰中喪師辱國的部隊被裁撤了,後世的意大利軍隊在北約也不是拖後腿的。
很不幸現在斯大林格勒的這些意大利軍隊是屬於意大利軍隊裏的精銳,不是那些動不動就投降的膿包,任何一支軍隊都有能打的人。
而古謝夫也把注意力放到了這支意大利軍隊身上,聽他說到這裏時,我點點頭,接過話頭說:“嗯,我知道這個意大利營,他們負責看管德軍的軍用物資,由於戒備森嚴,我們的偵察部隊沒能成功地潛入。不過我不明白,意大利營和你們脫困的行動有什麽聯係嗎?”
“當然有。”古謝夫用肯定的口吻說道,看著我臉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趕緊向我解釋說:“是這樣的,師長,意大利營和附近的德國人有矛盾。以前這裏是德國人的營地,就是因為常常和意大利人發生衝突,最後德軍指揮官不得不把我們營調過來,以緩解兩軍間的衝突。”
古謝夫雖然沒有把話說完,但安德烈卻懂了,壞壞的笑道:“你的意思,我們想辦法讓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再次發生衝突,轉移德軍指揮官的注意力,這樣一來,你們就有機會從德國人防禦鬆懈的地方突圍而出。”
“對,就是這樣我們神不知鬼不覺的突圍”見安德烈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古謝夫樂得合不攏嘴,連聲稱讚道:“師長,您真是太聰明了,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您就猜出了我的計劃。”
而安德烈說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們繼續駐紮好,怎麽煽風點火就交給我了,我先回去了,這段時間我們保持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