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等十五路大軍,擺開的營盤延綿將近一百裏。


    十五路聯軍搞出這麽大的陣勢,作為聯軍的目標待在洛陽的董卓豈能不知道。


    現在的董卓在隻單單在洛陽城裏就有五萬大軍。再加上分散在各地守城和守著關卡額士兵。董卓在司隸地區有大軍將近七萬人!


    而且,董卓的力量不止如此,作為新任並州州牧的牛輔,沒事幹就跑去匈奴草原上拉壯丁。讓原本就青壯稀疏的匈奴人更是雪上加霜。


    牛輔從匈奴人那裏用足了各種威脅,強行征召了近兩萬士兵。


    而匈奴人又少了近兩萬青壯。如此一來,剛經過大風大浪的匈奴人生活更加困難了。而他們還需要麵對著一個正在蓄力的強敵,鮮卑人!


    幸好現在的鮮卑人的大王軻比能正忙著休養生息。否則,匈奴人就該滅族了!


    牛輔強行征了匈奴兩萬人,再加上原本就在並州的三萬大軍。這支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


    而作為董卓老家的涼州更是盤踞著四萬大軍。


    所以,從軍事力量上,董卓根本不害怕所謂的盟軍。


    從探子打探來的情報,聯軍有近二十萬人馬進行了會盟,而董卓自己就有十六萬大軍。


    而且,洛陽地區作為大漢的心髒,其防禦能力更是強悍。


    洛陽八關的威名可不是靠人們吹出來的。


    洛陽八關,坐落在進出洛陽的交通要道的咽喉部位。而且,這八關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一關更比一關峻,一關更比一關雄。


    當初,董卓麾下的第一幕僚李儒在接到聯軍的消息的時候,就跑到董卓那裏去了。


    “太傅大人,屬下聽聞那曹操號召天下有誌之士,準備討伐您。而且,還大模大樣的在中牟擺下了陣勢,等候各路反賊的到來。”李儒擔憂的說道。


    董卓自顧自的摸著大腿上的美女,眼皮也沒抬,“吾知道!”


    李儒急了,“既然太傅大人知道,為何還如此悠閑!”


    敢對董卓這麽說話的除了已經起兵的曹操也就李儒一個人了。


    董卓不耐煩的說道:“哼,老夫坐擁三州之地,麾下大軍二十萬,豈會懼怕螻蟻般的聯軍乎!好了,下去吧。沒看到老夫正忙麽!”


    李儒看到董卓有些不悅,趕忙退了出去。李儒能混到這個地步,當然知道自己的度在哪裏。如果,再繼續說下去,恐怕自己又要再受皮肉之苦了!


    李儒剛剛走出房門,屋子裏就傳出了董卓的淫笑聲和女子的驚呼聲。


    李儒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轉身走了。


    幾天之後,在中牟匯聚而來的大軍是越來越多。眼看著對方的人數蹭蹭的往上漲,李儒又坐不住了。再次找到了董卓。


    “太傅大人啊,家門口的敵軍都已經十幾萬了。咱們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董卓顯然也早就知道了這條消息,問道:“那你有何退敵良策?”


    李儒想了想,說道:“太傅大人雖有二十萬精兵,可目前在洛陽附近的可用之兵隻有五萬餘人。目前叛軍已經到了十餘萬之巨。太傅大人不如退守長安,介時涼州的兵馬無需多久就能抵達戰場。而且,並州的大軍也可以從側麵進攻叛軍。”


    董卓一聽,點了點頭。有道理!用最小的代價換去最大的最大的勝利才是上上之策。


    於是,董卓一想,說道:“此事明日上朝再議!”


    如果董卓要走的話,肯定是要帶上劉協的。把皇帝牢牢的把握在在手裏,才能繼續名正言順的為非作歹。


    於是,次日。董卓參加庭議的時候,張口了,“諸位同僚,如今中牟縣附近已經集結了十幾路叛軍,叛軍規模更是達到了十幾萬之巨。諸位,你們都是我大漢肱骨之臣,你們說該怎麽辦啊!”


    朝中的諸臣顯然也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了,雖然私下裏他們載歌載舞拍手稱快。可是在董卓的麵前卻是連個屁都沒了!


    董卓等了一會,見始終沒人站出來說話,就大聲說道:“既然諸位沒有對策。那吾想了一招。”董卓頓了頓繼續說道:“叛軍有十幾萬大軍,兵鋒勢不可擋。為了避其鋒芒,吾打算帶著陛下遷都長安!”


    董卓的話音剛落,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原本鴉雀無聲的朝堂瞬間就變成了菜市場。


    董卓單手扶著腰側的刀柄,重重的哼了一聲。朝堂上又立刻恢複了平靜。


    這時,宗正府裏的人站出來了。“太傅大人,臣以為,遷都之事不妥。一來勞民傷財,二來長安真龍之氣已然消散,不利於我大漢皇室啊!”


    宗正說完了,頓時又引起了許多人的附議。


    董卓一看,哈哈笑了,“你們這幫無恥之徒。既然你們不同意遷都,那誰來退敵!啊!”董卓聲音越來越大。嚇得出來反對的人哆哆嗦嗦的。


    “都給老夫滾回去。現在老夫沒心情殺你們,給老夫好好保管你們的腦袋。”


    董卓剛剛說完,從列隊的諸位臣工的最後麵站出來了一人,此人朗聲說道:“太傅大人,小臣以為縱然叛軍有十幾路之多。可能征善戰之人隻有一人矣。”


    董卓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可是自己根本不認識他,“你是何人。”


    “小臣乃議郎鄭泰!”那人大聲回答道。


    “鄭泰?你繼續說。”


    “小臣以為,縱然叛軍有十幾路之多,然能征善戰之人僅曹德一人!諸如韓馥、孔伷、喬瑁之流,不過是文臣出身,領兵作戰之事,懂幾何乎!”鄭泰朗聲說道。


    董卓一聽,興趣大增,大聲喊到:“好,你繼續說。”


    “反觀袁紹袁術之流,不過是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弟。若是戰事順利尚可,若是進攻受阻,心中自然焦慮不安,破綻百出。所以,太傅大人無需多心,介時隻需一員猛將定能破之。”


    “至於曹操公孫瓚孫堅之輩,雖有戰陣,可不過是對戰黃巾軍之流。太傅大人麾下精兵豈能是黃巾可比。再者,公孫瓚還曾經被名不經專的漁陽叛軍包圍過。太傅大人若破此等無勇無謀之人豈不易如反掌!”


    “所以,太傅大人隻需一心對戰曹德即可!”


    鄭泰洋洋灑灑的把十五路聯軍點評的一無是處。董卓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不禁心中動了愛才之心。


    “好,既然鄭大人有如此雄才大略,僅為朝中侍郎豈不屈才!”董卓轉身又對劉協說道:“陛下,臣舉薦鄭大人擔任驃騎將軍,還請陛下恩準。”


    自從董卓把持了朝政,大漢的將軍就不值錢了。董卓麾下的將領即使是作為消耗品的打手都掛著雜號將軍的職務。


    董卓說完之後,劉協顫顫抖抖的說了一個字,“準!”翻譯成現在的意義就是,你高興就好!


    當下,董卓宣布鄭泰領車騎將軍,率軍兩萬,迎戰叛軍。


    鄭泰謝過劉協和董卓之後,就轉身走出了朝堂,去做準備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雙曹爭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仨橫一折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仨橫一折勾並收藏三國之雙曹爭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