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夫人一聽,四月生的女子,還要命裏有貴有福的?既是說,要先報了府裏小姐的生辰八字,要寇天師算看了?
那寇天師各府夫人卻是知道的,去年出伐夏國,聽說便是那位寇天師占卜所促,果然出師大捷,所獲頗豐。自此,皇上對寇天師另眼相看,不僅將寇天師接到宮中,辟宮室而居,還派人奉皇帛、犧牲,南下祭祀寇天師修行之地嵩山,一並將他在嵩山的弟子,也接到了都城。
聽說那位寇天師精於術算之法,最會觀人看相,連當朝白馬公崔玦都對他推崇倍至,之前甚至與其長相促談。
皇上需要持燈上,各府夫人自然求之不得。且真被寇天師相看為命中有貴有福之人,以後嫁女自是愁,良婿還不任選?
太妃聽了皇上的話,趕緊讓宮女備了紙筆,各府夫人手中各拿了,若小姐是四月生的,隻管生辰八字紙上寫了,封得嚴嚴實實再交給宮女收回,以備拿到寇天師麵前去算看。
皇上看了看坐在慕容夫人身後側,乖順不語的琉璃,笑道:“阿璃難道也是四月生,麻煩夫人將紙筆給她自己寫了罷。”
慕容夫人連忙笑道:“我真是糊塗,隻未聽見琉璃出聲,以為不是四月生。想來女孩兒家害羞才是。”
急忙將紙筆拿給琉璃,讓她自己寫上。
琉璃忙道:“琉璃平民之身,不敢與諸府小姐比福比貴。”
皇上笑道:“福貴難道是比來的麽?天師乃是為我大魏祈福,若真是有福有貴之人,哪裏生什麽身份高低?你隻管寫了來,天師自會算看。”
琉璃沒辦法,隻好接了紙筆,埋頭寫自己生辰。
眾位夫人下麵聽著,不免心裏有些不服氣地想,高公雖有盛名在,也頗得皇上看重,然而畢竟出自宋地,為大魏祈福氣,難道要她一個外來女子持燈?皇上這明顯是在抬舉她罷了。
當著皇上的麵兒,誰也不敢嘴上挑明。那些府裏小姐不是四月生的還則罷了,雖然有些不服氣,畢竟不影響她們什麽,反正自家的女孩兒也沒有持燈的機會。然而府裏小姐是四月生的那些夫人,心裏不免生了斥意。
丘堆的夫人正帶著女兒在宴上,她的女兒正好是四月生。丘堆和丘穆家素有宗親,因此她與大公主走得較近。先是前番在南山別院,大公主因著琉璃受了崔浩和始平公主的連番冷落與嘲諷,絲毫沒有顧忌她的麵子,讓她心裏有些惱火。今日宴上,又因著琉璃一事,大公主被慕容夫人連番反擊,心中正有火在。想自己夫君從先帝一朝,便是功勳卓越,先帝分外看重,皇上繼位後,又連連進封,官至太仆,大小也是九卿之一,如今她的女兒,居然要和一個平民外來女子爭貴爭福?
鮮卑女子素來說話坦直,她對琉璃不喜,也不在麵上掩飾,直接從位子上起身,對皇上行禮陳言:“皇上,高家小姐參與祈福之事,臣婦以為不妥。”
皇上“哦”了一聲,扭過臉來,看了看丘堆夫人,臉上並沒有多的表情,隻是問道:“夫人以為有何不妥?”
丘堆夫人肅容答道:“高家小姐本是漢女,平民之身,且非我大魏生民,祈福持燈何等大事,由她參與,於情於理,甚為不和。”
皇上點點頭,掃了一圈在場夫人,問道:“各位夫人意見如何?也和太仆夫人一樣,認為不妥嗎?”
皇上生而異相,體格魁梧,麵容強悍,帶著天生的不怒自威。這一掃視,那些夫人被攝了一下,心裏敲了一下鼓,俱都不敢出聲。
皇上說道:“當日我欲伐柔然,朝中諸臣畏柔然強悍,紛紛阻攔,全朝惟崔公為排眾議,主張出伐。出征事定,多人認定是敗局,俱不肯隨軍出謀劃策,最後高公慨然從軍,曆時半年,全勝而歸。高公以平民之身,外移之世,尚且為我大魏出策出力,不知為何當初沒有人站出來說,高公從軍之事,於情於理,甚為不和?”
丘堆夫人知道犯了皇上的怒意,然而她性子自有執拗之處,仍舊說道:“祈福乃大吉大利之事,須有貴有福之人來持燈,臣婦仍然認為,高家小姐宜參與。”
皇上冷冷笑道:“夫人難道比寇天師還精於算看?僅憑一個身份就能判定是否有貴有福?”
丘堆夫人一噎。寇天師前番算出了征夏大捷,皇上才決意出師大夏。她當然沒有寇天師的本事。然而退一萬步講,她即使真有占卜的本事,即使占卜出了結果,也未必敢到皇上麵前去遊說。畢竟勝負是未定之事,一個失利,失有不隻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丘堆夫人被噎住,不敢再出聲。大公主卻站了起來,大禮施下去,說道:“皇上,高家小姐即使真是有貴有福之人,然而品行不端,我以為她不宜做持燈之人。”
一句“品行不端”說出來,皇上挑了挑眉毛,說道:“阿璃不過十歲,以品行不端加諸於她,大公主慎言。”
大公主說道:“皇上明鑒,不是我惡意詆毀,實是她自己不知慎言,竟然當眾詆毀安熹子大人,如今都城遍傳,她對安熹子大人出言不遜。高公是有盛名不假,然而我私以為,高家小姐畢竟年幼,教養有待修習,因此不適合作持燈之人。”
皇上聽罷,不怒反笑,問道眾夫人:“大公主說阿璃詆毀安熹子之事,全城傳遍。如此,眾位夫人也是盡知了?”
幾位夫人附合道:“臣婦確有聽說。”
皇上又問慕容夫人和太妃,道:“大家都有聽說,太妃和夫人想必也有聽說了?”
太妃說道:“不過是小孩子家一時心直口快,哪裏真有當真的!”
慕容夫人笑道:“若如眾位夫人所言,我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詆毀過多少人了。”
皇上看了看一直默然不語,作乖乖聽教狀的琉璃,說道:“大家都在說你詆毀安熹子,你可有話講?”
那寇天師各府夫人卻是知道的,去年出伐夏國,聽說便是那位寇天師占卜所促,果然出師大捷,所獲頗豐。自此,皇上對寇天師另眼相看,不僅將寇天師接到宮中,辟宮室而居,還派人奉皇帛、犧牲,南下祭祀寇天師修行之地嵩山,一並將他在嵩山的弟子,也接到了都城。
聽說那位寇天師精於術算之法,最會觀人看相,連當朝白馬公崔玦都對他推崇倍至,之前甚至與其長相促談。
皇上需要持燈上,各府夫人自然求之不得。且真被寇天師相看為命中有貴有福之人,以後嫁女自是愁,良婿還不任選?
太妃聽了皇上的話,趕緊讓宮女備了紙筆,各府夫人手中各拿了,若小姐是四月生的,隻管生辰八字紙上寫了,封得嚴嚴實實再交給宮女收回,以備拿到寇天師麵前去算看。
皇上看了看坐在慕容夫人身後側,乖順不語的琉璃,笑道:“阿璃難道也是四月生,麻煩夫人將紙筆給她自己寫了罷。”
慕容夫人連忙笑道:“我真是糊塗,隻未聽見琉璃出聲,以為不是四月生。想來女孩兒家害羞才是。”
急忙將紙筆拿給琉璃,讓她自己寫上。
琉璃忙道:“琉璃平民之身,不敢與諸府小姐比福比貴。”
皇上笑道:“福貴難道是比來的麽?天師乃是為我大魏祈福,若真是有福有貴之人,哪裏生什麽身份高低?你隻管寫了來,天師自會算看。”
琉璃沒辦法,隻好接了紙筆,埋頭寫自己生辰。
眾位夫人下麵聽著,不免心裏有些不服氣地想,高公雖有盛名在,也頗得皇上看重,然而畢竟出自宋地,為大魏祈福氣,難道要她一個外來女子持燈?皇上這明顯是在抬舉她罷了。
當著皇上的麵兒,誰也不敢嘴上挑明。那些府裏小姐不是四月生的還則罷了,雖然有些不服氣,畢竟不影響她們什麽,反正自家的女孩兒也沒有持燈的機會。然而府裏小姐是四月生的那些夫人,心裏不免生了斥意。
丘堆的夫人正帶著女兒在宴上,她的女兒正好是四月生。丘堆和丘穆家素有宗親,因此她與大公主走得較近。先是前番在南山別院,大公主因著琉璃受了崔浩和始平公主的連番冷落與嘲諷,絲毫沒有顧忌她的麵子,讓她心裏有些惱火。今日宴上,又因著琉璃一事,大公主被慕容夫人連番反擊,心中正有火在。想自己夫君從先帝一朝,便是功勳卓越,先帝分外看重,皇上繼位後,又連連進封,官至太仆,大小也是九卿之一,如今她的女兒,居然要和一個平民外來女子爭貴爭福?
鮮卑女子素來說話坦直,她對琉璃不喜,也不在麵上掩飾,直接從位子上起身,對皇上行禮陳言:“皇上,高家小姐參與祈福之事,臣婦以為不妥。”
皇上“哦”了一聲,扭過臉來,看了看丘堆夫人,臉上並沒有多的表情,隻是問道:“夫人以為有何不妥?”
丘堆夫人肅容答道:“高家小姐本是漢女,平民之身,且非我大魏生民,祈福持燈何等大事,由她參與,於情於理,甚為不和。”
皇上點點頭,掃了一圈在場夫人,問道:“各位夫人意見如何?也和太仆夫人一樣,認為不妥嗎?”
皇上生而異相,體格魁梧,麵容強悍,帶著天生的不怒自威。這一掃視,那些夫人被攝了一下,心裏敲了一下鼓,俱都不敢出聲。
皇上說道:“當日我欲伐柔然,朝中諸臣畏柔然強悍,紛紛阻攔,全朝惟崔公為排眾議,主張出伐。出征事定,多人認定是敗局,俱不肯隨軍出謀劃策,最後高公慨然從軍,曆時半年,全勝而歸。高公以平民之身,外移之世,尚且為我大魏出策出力,不知為何當初沒有人站出來說,高公從軍之事,於情於理,甚為不和?”
丘堆夫人知道犯了皇上的怒意,然而她性子自有執拗之處,仍舊說道:“祈福乃大吉大利之事,須有貴有福之人來持燈,臣婦仍然認為,高家小姐宜參與。”
皇上冷冷笑道:“夫人難道比寇天師還精於算看?僅憑一個身份就能判定是否有貴有福?”
丘堆夫人一噎。寇天師前番算出了征夏大捷,皇上才決意出師大夏。她當然沒有寇天師的本事。然而退一萬步講,她即使真有占卜的本事,即使占卜出了結果,也未必敢到皇上麵前去遊說。畢竟勝負是未定之事,一個失利,失有不隻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丘堆夫人被噎住,不敢再出聲。大公主卻站了起來,大禮施下去,說道:“皇上,高家小姐即使真是有貴有福之人,然而品行不端,我以為她不宜做持燈之人。”
一句“品行不端”說出來,皇上挑了挑眉毛,說道:“阿璃不過十歲,以品行不端加諸於她,大公主慎言。”
大公主說道:“皇上明鑒,不是我惡意詆毀,實是她自己不知慎言,竟然當眾詆毀安熹子大人,如今都城遍傳,她對安熹子大人出言不遜。高公是有盛名不假,然而我私以為,高家小姐畢竟年幼,教養有待修習,因此不適合作持燈之人。”
皇上聽罷,不怒反笑,問道眾夫人:“大公主說阿璃詆毀安熹子之事,全城傳遍。如此,眾位夫人也是盡知了?”
幾位夫人附合道:“臣婦確有聽說。”
皇上又問慕容夫人和太妃,道:“大家都有聽說,太妃和夫人想必也有聽說了?”
太妃說道:“不過是小孩子家一時心直口快,哪裏真有當真的!”
慕容夫人笑道:“若如眾位夫人所言,我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詆毀過多少人了。”
皇上看了看一直默然不語,作乖乖聽教狀的琉璃,說道:“大家都在說你詆毀安熹子,你可有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