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隨著盧靜去了盧靜從前住的院子,盧靜將一個匣子遞到她手裏,笑道:“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跟你姐夫在平陽住了半年之久,那裏人傑地靈,時人好雕刻。金銀玉石,皆可刻畫,手藝甚精。我知你素來喜歡這些,便挑了幾件,雖功力不及你阿爹,權作玩物拿著玩去罷。”
琉璃覺得匣子拿來手裏,甚覺壓手,於是便好奇地打開。除了幾件鏤空刻著花紋古字的手鐲,其中居然有一方白石,做成方壺之器,有把手有壺嘴,壺蓋之上雕著一隻臥蟾,粗獷中卻見了細膩,更兼壺身一側作成長方的印章樣子,打出十六個整齊的方格,方格做成青藍的底色,裏麵刻了共十六個字。那青藍之色和白玉石底已襯出了古樸之色,更兼字體敦厚,和那方器雕刻的手法倒是相得益彰。
琉璃跟著秉淮,素日裏與石刻玉刻為伍,耳濡目染,也能慧眼識得一二。一見之下,立刻滿口讚道:“風見古樸,刀見細膩,字見敦厚,器顯淳樸。真是好刀工,好方器!”
盧靜笑道:“這方器,原本是你姐夫街上閑逛時無意中得的,果然是得了你的心意,我便也放心了。”
琉璃便笑著對盧靜說道:“姐夫對姐姐如此上心,嚐了杏子知道對姐姐的口味特意叫侍女送到跟前來。知道姐姐回來,特意上街為姐姐尋相得之物回送他人!可見好人確是有好報的。姐姐萬般好,所以上天給了姐姐萬般好的姐夫來配!”
盧靜倒給說得臉紅,嗔怪地笑道:“你才多大,就敢來調侃我了?”
琉璃認真說道:“我才不是調侃姐姐。我是真心為姐姐高興。”
盧靜看著琉璃,便輕聲問道:“剛才當著長輩的麵兒,我沒好問。我聽母親說,你與柳家妹妹近半年似乎沒有從前那樣親近,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柳家妹妹為人有時候多為自己著想些,然而心地還不壞。如今都城裏胡人比漢人多,你想找個知心說話的本也不多,莫要為平白小事疏遠了關係。”
琉璃沉吟了一下,知道盧靜是真心為自己好。柳家是旺族,疏遠了柳元元,但是疏遠了柳家,以後無事相求還好,但有相求,沒有那個情份,也難有相應。
琉璃笑了笑,避重就輕地說道:“我從前,一開始願意跟幾位姐姐交往,是因為姐姐們出身名門,又不涉官家。我阿爹常說,與官家近一分,也許一時得利,一時風光,然而禍事來時,山倒樹傾。且那些官家小姐們說話,我又插不進嘴,難以親熱,因此不喜與她們相交。然而柳姐姐與我想法不同,所交與我不同。日漸生疏是難免的事情。然而柳家夫人和柳家阿郎素日裏待我親熱未變,因此我雖與元姐姐生疏,兩家倒也來往著。”
盧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歎了口氣,說道:“元妹妹從前倒不是那樣的人。”
琉璃說道:“我阿娘常說,人大了,心思與從前總會有些不一樣。人各有誌,不能勉強。元姐姐自有她的想法,我與她從前也親近過,雖然如今與我所交不同,我也願她和靜姐姐一樣,將來找個好夫婿。”
盧靜帶著刮目相看的眼神,對琉璃讚賞道:“一半年不見你,你這番話說出來,倒像個大人一樣了。”
琉璃便笑起來:“我早已是個大人了。隻是靜姐姐比我大,所以才總拿我當孩子。”
盧靜便將臉一板,說道:“既然知道自己是個大人了,有時候說話也該拿捏些分寸,怎麽我聽說年前在宮裏,你當著眾夫人的麵,說了安熹子大人不好的話?”
琉璃一愣,忽然才想起那日在宮裏,因著聽了某位夫人提到李蓋因為孝母屈了自己妻子,致使她妻子流產的事情。她當時確是一時心直口快,始平公主一問,她當時就隨口說了出來。她當時並未多想,卻居然盧靜都知道了麽?
盧靜說道:“我拿你當親妹妹,所以才點你。你本是無心的話,有心人總會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前幾年先皇迫於群臣壓力,免了崔公官職的事情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那些個胡臣,最眼裏放不下漢臣當權,地位受脅。你年紀小,有些事情想是還不明白,你阿爹雖不出仕,皇上看得他一點也不比那些胡臣輕。有些人早就心裏生了忌憚。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些人自是心懷齷齪,無事還怕他生三分,以後莫再輕易落人口舌,可知道?”
盧靜說得言辭懇切,語重心長。
琉璃便將頭倚到盧靜臂上,說道:“我知道了。是我一時口沒遮攔,給我阿爹阿娘招來了禍事。”
盧靜拍拍琉璃的頭,說道:“我可不是要嚇唬你。話已經被人傳出去了,此事你阿爹阿娘心裏有個數,自會去處理。你以後長個心眼兒便是了。這原不是你的錯,是有些人心地太壞。我們沒奈何他們,隻能約束自己。”
前麵院子裏,阿原正聽盧夫人和崔夫人說起來琉璃當日所言被人傳出去的事情。臉色一變,臉上帶了慍色,說道:“有人存心壓製秉淮,但有算計,對我們大人施一施也隻任著他了。卻竟然連阿璃一個孩子也扯進來!”
盧夫人勸道:“告訴你,隻是給你提個醒。阿璃是個孩子,被人這樣一傳,外人也隻會說一句她年紀小,口不擇言。然而卻會詆毀你們夫婦教女。當日有許多位夫人在場,到底是誰口中傳出去的,也沒有辦法查對。如今時局不穩,朝裏的矛盾都沒有擺到明麵上。皇上又為人強勢,下麵的人還不敢太明目張膽地鬧得太不像話。”
阿原說道:“夫人好意提醒,我心內感激,與你不見外,因此不說旁外的話。女孩子家,重的本來就是一個名聲。外麵一群有知有識的大人欺負琉璃一個孩子,他們好意思,我卻不能教他們得逞。否則容了這一次,阿璃以後說親嫁人,豈不是一樁話柄?夫人的意思我明白,要堵住那些人的嘴,又不能讓皇上為難,更不能將兩邊矛盾激化。我曉得怎麽做。”
琉璃覺得匣子拿來手裏,甚覺壓手,於是便好奇地打開。除了幾件鏤空刻著花紋古字的手鐲,其中居然有一方白石,做成方壺之器,有把手有壺嘴,壺蓋之上雕著一隻臥蟾,粗獷中卻見了細膩,更兼壺身一側作成長方的印章樣子,打出十六個整齊的方格,方格做成青藍的底色,裏麵刻了共十六個字。那青藍之色和白玉石底已襯出了古樸之色,更兼字體敦厚,和那方器雕刻的手法倒是相得益彰。
琉璃跟著秉淮,素日裏與石刻玉刻為伍,耳濡目染,也能慧眼識得一二。一見之下,立刻滿口讚道:“風見古樸,刀見細膩,字見敦厚,器顯淳樸。真是好刀工,好方器!”
盧靜笑道:“這方器,原本是你姐夫街上閑逛時無意中得的,果然是得了你的心意,我便也放心了。”
琉璃便笑著對盧靜說道:“姐夫對姐姐如此上心,嚐了杏子知道對姐姐的口味特意叫侍女送到跟前來。知道姐姐回來,特意上街為姐姐尋相得之物回送他人!可見好人確是有好報的。姐姐萬般好,所以上天給了姐姐萬般好的姐夫來配!”
盧靜倒給說得臉紅,嗔怪地笑道:“你才多大,就敢來調侃我了?”
琉璃認真說道:“我才不是調侃姐姐。我是真心為姐姐高興。”
盧靜看著琉璃,便輕聲問道:“剛才當著長輩的麵兒,我沒好問。我聽母親說,你與柳家妹妹近半年似乎沒有從前那樣親近,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柳家妹妹為人有時候多為自己著想些,然而心地還不壞。如今都城裏胡人比漢人多,你想找個知心說話的本也不多,莫要為平白小事疏遠了關係。”
琉璃沉吟了一下,知道盧靜是真心為自己好。柳家是旺族,疏遠了柳元元,但是疏遠了柳家,以後無事相求還好,但有相求,沒有那個情份,也難有相應。
琉璃笑了笑,避重就輕地說道:“我從前,一開始願意跟幾位姐姐交往,是因為姐姐們出身名門,又不涉官家。我阿爹常說,與官家近一分,也許一時得利,一時風光,然而禍事來時,山倒樹傾。且那些官家小姐們說話,我又插不進嘴,難以親熱,因此不喜與她們相交。然而柳姐姐與我想法不同,所交與我不同。日漸生疏是難免的事情。然而柳家夫人和柳家阿郎素日裏待我親熱未變,因此我雖與元姐姐生疏,兩家倒也來往著。”
盧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歎了口氣,說道:“元妹妹從前倒不是那樣的人。”
琉璃說道:“我阿娘常說,人大了,心思與從前總會有些不一樣。人各有誌,不能勉強。元姐姐自有她的想法,我與她從前也親近過,雖然如今與我所交不同,我也願她和靜姐姐一樣,將來找個好夫婿。”
盧靜帶著刮目相看的眼神,對琉璃讚賞道:“一半年不見你,你這番話說出來,倒像個大人一樣了。”
琉璃便笑起來:“我早已是個大人了。隻是靜姐姐比我大,所以才總拿我當孩子。”
盧靜便將臉一板,說道:“既然知道自己是個大人了,有時候說話也該拿捏些分寸,怎麽我聽說年前在宮裏,你當著眾夫人的麵,說了安熹子大人不好的話?”
琉璃一愣,忽然才想起那日在宮裏,因著聽了某位夫人提到李蓋因為孝母屈了自己妻子,致使她妻子流產的事情。她當時確是一時心直口快,始平公主一問,她當時就隨口說了出來。她當時並未多想,卻居然盧靜都知道了麽?
盧靜說道:“我拿你當親妹妹,所以才點你。你本是無心的話,有心人總會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前幾年先皇迫於群臣壓力,免了崔公官職的事情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那些個胡臣,最眼裏放不下漢臣當權,地位受脅。你年紀小,有些事情想是還不明白,你阿爹雖不出仕,皇上看得他一點也不比那些胡臣輕。有些人早就心裏生了忌憚。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些人自是心懷齷齪,無事還怕他生三分,以後莫再輕易落人口舌,可知道?”
盧靜說得言辭懇切,語重心長。
琉璃便將頭倚到盧靜臂上,說道:“我知道了。是我一時口沒遮攔,給我阿爹阿娘招來了禍事。”
盧靜拍拍琉璃的頭,說道:“我可不是要嚇唬你。話已經被人傳出去了,此事你阿爹阿娘心裏有個數,自會去處理。你以後長個心眼兒便是了。這原不是你的錯,是有些人心地太壞。我們沒奈何他們,隻能約束自己。”
前麵院子裏,阿原正聽盧夫人和崔夫人說起來琉璃當日所言被人傳出去的事情。臉色一變,臉上帶了慍色,說道:“有人存心壓製秉淮,但有算計,對我們大人施一施也隻任著他了。卻竟然連阿璃一個孩子也扯進來!”
盧夫人勸道:“告訴你,隻是給你提個醒。阿璃是個孩子,被人這樣一傳,外人也隻會說一句她年紀小,口不擇言。然而卻會詆毀你們夫婦教女。當日有許多位夫人在場,到底是誰口中傳出去的,也沒有辦法查對。如今時局不穩,朝裏的矛盾都沒有擺到明麵上。皇上又為人強勢,下麵的人還不敢太明目張膽地鬧得太不像話。”
阿原說道:“夫人好意提醒,我心內感激,與你不見外,因此不說旁外的話。女孩子家,重的本來就是一個名聲。外麵一群有知有識的大人欺負琉璃一個孩子,他們好意思,我卻不能教他們得逞。否則容了這一次,阿璃以後說親嫁人,豈不是一樁話柄?夫人的意思我明白,要堵住那些人的嘴,又不能讓皇上為難,更不能將兩邊矛盾激化。我曉得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