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待琉璃一走,第二天便肅容梳妝一番,徑直去了樂平王的臨時行館,拜見慕容夫人。
門房傳話進去,很快便又出來,恭敬請阿原進去。阿原跟著下人一路進去,麵容平靜,目不斜視,穿廊過徑,最後來到慕容夫人住的院子。早有仆婦在廊下迎著,親熱地將她迎進去。
裏麵進去迎麵一股清涼,慕容夫人從座上起來,笑道:“天氣潮熱,懶得出門,夫人莫要怪我怠慢。”
阿原立刻說道:“我冒然前來求見,倒是夫人不怪我唐突。”
慕容夫人請了座,笑道:“我素來不愛拐彎抹腳,夫人用了一個求字,想來是有為難的事情?”
阿原立刻拜了下去:“我平民之身,來這王府行宮求見,已是唐突。然而實在是逼不得己,隻好厚顏來求夫人。”
慕容夫人說道:“你一個逼不得己,讓我這心裏七上八下。我與夫人雖然隻有兩麵相處,然而知道夫人是個處事周全之人。到底是什麽事情能將夫人逼到不得己的地步?”
阿原道:“我想進宮,平民之身,哪來資格覲見?因此來求夫人援手,引我宮中一行。”
慕容夫人笑起來:“別人想進宮,或許是癡人說夢了些。夫人想進宮,恐怕不須我引見。我看皇上,視高公甚高,待你家甚厚,隻怕你不肯往宮裏行走,沒有不讓你見的道理。況且我知你們與崔家關係甚近,想進宮,崔夫人難道不是更合適引你的人選?”
阿原道:“崔夫人固然能進宮,然而並不能如夫人這般自在,進宮必有名目。前番靈泉池,承夫人出麵解難處,此番情義,我自記心間。已知夫人善意對我,也不怕再欠夫人一次,因此厚顏來求夫人。”
慕容夫人笑道:“你進宮所為何事,我也能猜知一二。你來求我,不虛言奉承,也不假意委蛇,我愛你這脾性,進宮舉手之勞,引你同去,也無不可。你想什麽時候進宮去?”
“所求之事,一日不能解決,我一日心裏難安。若能得夫人方便,感激不盡。”
慕容夫人笑起來:“我原來隻道你是個沉得住氣的,今日才知道你也有心急的時候。罷了,你且稍等,容得妝扮一番,好歹進宮一趟,莊重些總是應該的。”
阿原深深謝過,耐心地在旁邊等候。一時慕容夫人出來,急忙站起身來。
慕容夫人帶著阿原上了自家的牛車,一路往皇宮而去。
在宮門口遞了牌子,宮人哪肯怠慢,急忙報到太妃處,太妃一聽慕容夫人進宮裏,急忙著宮人請了。
慕容夫人帶著阿原進去,一院子的花木扶疏,曲徑幽深,避了燥熱,添了清涼。
宮女引著二人進了宮室內,慕容夫人迎著太妃便笑道:“近日天熱,想著你這宮裏能涼快些,我便過來貪個涼。這一路走著一身汗,趕快撿著清涼爽口去熱的上一碗來!”
下麵的宮女笑著,太妃已經笑道:“說你貪我一口涼飲我才是不信。”
起身迎著,一眼看見了慕容夫人身後跟著的阿原。恍然竟然像看到了琉璃的樣子,不覺愣了一下。這位婦人看著,一派從容自在,滿麵不卑不亢。她再沒見過哪一個女兒進了宮門來,還能表現得如此鎮靜從容的,從容之間,又見恭謹。
慕容夫人對太妃笑道:“你沒有見過,我便與你介紹一番吧。這位是高公秉淮的夫人。”
太妃立刻笑道:“我恍然看著有些麵善,你這一說,我便知道了,前番見過琉璃,原來與夫人肖了七分。果真是母女倆。”
心裏有些詫異。高公的夫人進宮來,定然不是隨著慕容夫人來閑聊的。
就坐的工夫,宮女奉了冷飲上來。
慕容夫人一邊端了冷飲,一邊笑道:“實話不瞞你,我這是送佛來了。這事我不摻和則罷了,既然摻和了,索性摻和到底。”
太妃這才確定,原來的確是事出有因才來宮裏的了。皇上對高家如何,單看前番特特召琉璃進宮謝恩便知道了。她自己女兒的婚事還求著皇上能成全,將來不管嫁不嫁得成崔浩,隻要皇上念著這份情份,總不會虧待了始平。因此也樂得皇上麵前賣個人情。
笑道:“連慕容夫人都嚷著要摻和了,但我能盡一份力,敢不盡力?隻不知是什麽事情,這般讓夫人為難?”
後麵卻是問阿原。
阿原起身拜了下去,太妃慌忙讓人扶起來,說道:“我素來敬重高公,上一次琉璃來宮裏,又分外招人喜愛。夫人有事,但我能為夫人解憂,夫人不要客氣。千萬莫要如此。”
阿原雖然未拜下去,仍然福了福,才慢慢說道:“我自認心性堅韌,如果是為我自己,也不敢麻煩太妃和慕容夫人。隻是事關我的女兒,有人居心叵測,處心積慮利用算計,我是平民之身,那些貴人們惹不起,然而又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的女兒被人詆毀,因此才鬥膽到宮中來求個恩典。我今天進宮,不為求為難誰,也不求懲戒誰,隻求為我的女兒討個安寧,不再被小人所害。”
太妃一聽,便明白了。靈泉池宴上,東阿候夫人出言不遜失禮失言的事情她自是聽說了了。新興王當麵對質,也承認了是薑夫人授意。當場聽到的,後來聽說的人,哪個是傻子?一聽便知道東阿候府和薑夫人打的什麽主意。隻是薑夫人也是鬼迷心竅,你算計哪個不成偏巧要算計到高公母女身上。東高家西高家的恩怨,哪個不知?東阿候府如今眼看著今不如昔,想拉上高公一家東山再起,拉攏不成,竟然興起了算計的念頭。且不說個個不是善茬,隻說皇上對高家的特別恩重,腦子進了水才趟這渾水!
從前先皇還在的時候,太妃對薑夫人就心有不喜,上次進宮敲打了她幾句,非但沒有聽進去,反而變本加厲回頭便將高夫人惹了。
太妃實在也沒有想到阿原竟會想到進宮來討說法。大約薑夫人更沒想到這一層,否則哪來的膽子會起這種事情?
皇上的態度,便是太妃的態度。阿原和薑夫人之間,根本不用權衡,便知道應該站在那一邊了,立刻說道:“女孩兒家的清白,自然該分辯,就要分辯清楚。這種事情莫說是你,即使是我,也會如你這般。夫人有什麽委屈,隻管說出來,即使我無能為力,總有皇上會明辨是非。”
門房傳話進去,很快便又出來,恭敬請阿原進去。阿原跟著下人一路進去,麵容平靜,目不斜視,穿廊過徑,最後來到慕容夫人住的院子。早有仆婦在廊下迎著,親熱地將她迎進去。
裏麵進去迎麵一股清涼,慕容夫人從座上起來,笑道:“天氣潮熱,懶得出門,夫人莫要怪我怠慢。”
阿原立刻說道:“我冒然前來求見,倒是夫人不怪我唐突。”
慕容夫人請了座,笑道:“我素來不愛拐彎抹腳,夫人用了一個求字,想來是有為難的事情?”
阿原立刻拜了下去:“我平民之身,來這王府行宮求見,已是唐突。然而實在是逼不得己,隻好厚顏來求夫人。”
慕容夫人說道:“你一個逼不得己,讓我這心裏七上八下。我與夫人雖然隻有兩麵相處,然而知道夫人是個處事周全之人。到底是什麽事情能將夫人逼到不得己的地步?”
阿原道:“我想進宮,平民之身,哪來資格覲見?因此來求夫人援手,引我宮中一行。”
慕容夫人笑起來:“別人想進宮,或許是癡人說夢了些。夫人想進宮,恐怕不須我引見。我看皇上,視高公甚高,待你家甚厚,隻怕你不肯往宮裏行走,沒有不讓你見的道理。況且我知你們與崔家關係甚近,想進宮,崔夫人難道不是更合適引你的人選?”
阿原道:“崔夫人固然能進宮,然而並不能如夫人這般自在,進宮必有名目。前番靈泉池,承夫人出麵解難處,此番情義,我自記心間。已知夫人善意對我,也不怕再欠夫人一次,因此厚顏來求夫人。”
慕容夫人笑道:“你進宮所為何事,我也能猜知一二。你來求我,不虛言奉承,也不假意委蛇,我愛你這脾性,進宮舉手之勞,引你同去,也無不可。你想什麽時候進宮去?”
“所求之事,一日不能解決,我一日心裏難安。若能得夫人方便,感激不盡。”
慕容夫人笑起來:“我原來隻道你是個沉得住氣的,今日才知道你也有心急的時候。罷了,你且稍等,容得妝扮一番,好歹進宮一趟,莊重些總是應該的。”
阿原深深謝過,耐心地在旁邊等候。一時慕容夫人出來,急忙站起身來。
慕容夫人帶著阿原上了自家的牛車,一路往皇宮而去。
在宮門口遞了牌子,宮人哪肯怠慢,急忙報到太妃處,太妃一聽慕容夫人進宮裏,急忙著宮人請了。
慕容夫人帶著阿原進去,一院子的花木扶疏,曲徑幽深,避了燥熱,添了清涼。
宮女引著二人進了宮室內,慕容夫人迎著太妃便笑道:“近日天熱,想著你這宮裏能涼快些,我便過來貪個涼。這一路走著一身汗,趕快撿著清涼爽口去熱的上一碗來!”
下麵的宮女笑著,太妃已經笑道:“說你貪我一口涼飲我才是不信。”
起身迎著,一眼看見了慕容夫人身後跟著的阿原。恍然竟然像看到了琉璃的樣子,不覺愣了一下。這位婦人看著,一派從容自在,滿麵不卑不亢。她再沒見過哪一個女兒進了宮門來,還能表現得如此鎮靜從容的,從容之間,又見恭謹。
慕容夫人對太妃笑道:“你沒有見過,我便與你介紹一番吧。這位是高公秉淮的夫人。”
太妃立刻笑道:“我恍然看著有些麵善,你這一說,我便知道了,前番見過琉璃,原來與夫人肖了七分。果真是母女倆。”
心裏有些詫異。高公的夫人進宮來,定然不是隨著慕容夫人來閑聊的。
就坐的工夫,宮女奉了冷飲上來。
慕容夫人一邊端了冷飲,一邊笑道:“實話不瞞你,我這是送佛來了。這事我不摻和則罷了,既然摻和了,索性摻和到底。”
太妃這才確定,原來的確是事出有因才來宮裏的了。皇上對高家如何,單看前番特特召琉璃進宮謝恩便知道了。她自己女兒的婚事還求著皇上能成全,將來不管嫁不嫁得成崔浩,隻要皇上念著這份情份,總不會虧待了始平。因此也樂得皇上麵前賣個人情。
笑道:“連慕容夫人都嚷著要摻和了,但我能盡一份力,敢不盡力?隻不知是什麽事情,這般讓夫人為難?”
後麵卻是問阿原。
阿原起身拜了下去,太妃慌忙讓人扶起來,說道:“我素來敬重高公,上一次琉璃來宮裏,又分外招人喜愛。夫人有事,但我能為夫人解憂,夫人不要客氣。千萬莫要如此。”
阿原雖然未拜下去,仍然福了福,才慢慢說道:“我自認心性堅韌,如果是為我自己,也不敢麻煩太妃和慕容夫人。隻是事關我的女兒,有人居心叵測,處心積慮利用算計,我是平民之身,那些貴人們惹不起,然而又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的女兒被人詆毀,因此才鬥膽到宮中來求個恩典。我今天進宮,不為求為難誰,也不求懲戒誰,隻求為我的女兒討個安寧,不再被小人所害。”
太妃一聽,便明白了。靈泉池宴上,東阿候夫人出言不遜失禮失言的事情她自是聽說了了。新興王當麵對質,也承認了是薑夫人授意。當場聽到的,後來聽說的人,哪個是傻子?一聽便知道東阿候府和薑夫人打的什麽主意。隻是薑夫人也是鬼迷心竅,你算計哪個不成偏巧要算計到高公母女身上。東高家西高家的恩怨,哪個不知?東阿候府如今眼看著今不如昔,想拉上高公一家東山再起,拉攏不成,竟然興起了算計的念頭。且不說個個不是善茬,隻說皇上對高家的特別恩重,腦子進了水才趟這渾水!
從前先皇還在的時候,太妃對薑夫人就心有不喜,上次進宮敲打了她幾句,非但沒有聽進去,反而變本加厲回頭便將高夫人惹了。
太妃實在也沒有想到阿原竟會想到進宮來討說法。大約薑夫人更沒想到這一層,否則哪來的膽子會起這種事情?
皇上的態度,便是太妃的態度。阿原和薑夫人之間,根本不用權衡,便知道應該站在那一邊了,立刻說道:“女孩兒家的清白,自然該分辯,就要分辯清楚。這種事情莫說是你,即使是我,也會如你這般。夫人有什麽委屈,隻管說出來,即使我無能為力,總有皇上會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