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一邊想著,一邊好奇地抬起頭,先看到一片緋紅入目,愣了一下神,才發現自己看到的,隻是對方的胸口。再仰了頭,才看見對方的臉,這是一張甚有棱角的方臉,高鼻闊目,嘴角輕抿,稍帶上挑,因了這上挑的嘴角,比之元韜便多了一絲柔和。
這個男子頭發長披,數辮編在腦後,上身穿緋色窄袖上衣,下身黑色褲褶,腳蹬長鞘靴,卻是尋常武者打扮,卻並沒有什麽華服重飾。
崔夫人對樂安王笑著說道:“與王爺有幾年沒有見麵,不是對麵相見,居然不敢相認了。”
便聽一個女子聲音笑道:“別說孩子難認,你我難道不是?”
琉璃順著聲音看過去,隻見茶案前坐著一個女子,穿得一派雍容,隻是身子肥胖,似乎坐得有些吃力,兩個粗壯的仆婦又為其捏腿。
崔夫人立刻帶著阿原幾個見禮,口稱“夫人”。
琉璃便知道,這便是樂安王的母親,先皇封的那位慕容夫人了。
慕容夫人看了看琉璃,眼裏帶著笑,對崔夫人笑道:“不怕你們挑禮,這幾年身子愈發地重,坐一時腿脹腳腫,出行都離不開她們兩個了。”說的是身邊的兩個仆婦。
又說道,“如今不是在宮裏,也不是什麽重要場合,不過請你們過來說說話,千萬不要多禮。丕兒,快快給兩位夫人看座!”
崔夫人和阿原謝了座,各各坐了。崔浩便去了崔夫人旁邊,琉璃便乖巧地站到阿娘身後去,半垂著頭,作出大家閨秀乖順的樣子。
慕容夫人眼睛走了一圈,笑微微的視線便落在琉璃身上,看了兩眼,笑道:“果然還是漢家的女孩兒知禮可人!這相貌,這氣質,這份柔順,我這些年身邊還真沒見過幾個。”
琉璃聽慕容夫人一張口,話題居然在自己身上,愣了一下。
阿原自己也有些詫異,開口說道:“小女自小養在鄉野,小門小戶,沒見過什麽世麵,見人難免有些羞澀,也不知道開口跟夫人王爺問個安道個禮,夫人還請見諒。”
慕容夫人便笑起來:“我知道夫人這是自謙。崔家阿郎我從前在都城是常見的,不跟他客氣。夫人莫當我是在跟你客氣,我說的,可都是實心話。丕兒,你怎麽說?”
樂安王大約沒想到慕容夫人會問他的意見,於是很官方地答道:“高公教出來的女兒,必是不差的。”
慕容夫人逗得笑起來,對琉璃說道:“你莫不好意思。我這個兒子,騎馬射箭是一把好手,卻不會哄女孩子開心,說句好聽的話都不會。”
琉璃聽這女子笑得並不矜持,反而帶著些許爽朗,倒讓她想到了張司空夫人。對這夫人便增了些許好感。
崔夫人已經開口說道:“我二人心血來潮約了前來上香,竟然不知夫人和王爺在此。否則早該過來拜見。”
女子笑道:“我們也不過是路過此處偶爾落落腳。從前丕兒幼時,也曾跟崔尚書讀過書,得過指點,丕兒素來敬重崔尚書,視為半師,聽說了夫人在此,哪有不見的道理。”
轉眼看了樂安王一眼,笑著打趣道,“你和崔阿郎幼時也是玩過的,幾年不見,難道是生疏了?”
樂安王被慕容夫人調侃,脾氣甚好地說道:“阿娘與夫人們說話,小輩哪敢私下敘舊。”
女子便笑:“聽我們幾個女人敘舊難得你不說厭煩。然而我卻知道你們年輕人哪裏是肯坐下來聽女人說話的性子,不若你帶著崔阿郎和高家小姐寺院裏去轉一轉。”
這個男子頭發長披,數辮編在腦後,上身穿緋色窄袖上衣,下身黑色褲褶,腳蹬長鞘靴,卻是尋常武者打扮,卻並沒有什麽華服重飾。
崔夫人對樂安王笑著說道:“與王爺有幾年沒有見麵,不是對麵相見,居然不敢相認了。”
便聽一個女子聲音笑道:“別說孩子難認,你我難道不是?”
琉璃順著聲音看過去,隻見茶案前坐著一個女子,穿得一派雍容,隻是身子肥胖,似乎坐得有些吃力,兩個粗壯的仆婦又為其捏腿。
崔夫人立刻帶著阿原幾個見禮,口稱“夫人”。
琉璃便知道,這便是樂安王的母親,先皇封的那位慕容夫人了。
慕容夫人看了看琉璃,眼裏帶著笑,對崔夫人笑道:“不怕你們挑禮,這幾年身子愈發地重,坐一時腿脹腳腫,出行都離不開她們兩個了。”說的是身邊的兩個仆婦。
又說道,“如今不是在宮裏,也不是什麽重要場合,不過請你們過來說說話,千萬不要多禮。丕兒,快快給兩位夫人看座!”
崔夫人和阿原謝了座,各各坐了。崔浩便去了崔夫人旁邊,琉璃便乖巧地站到阿娘身後去,半垂著頭,作出大家閨秀乖順的樣子。
慕容夫人眼睛走了一圈,笑微微的視線便落在琉璃身上,看了兩眼,笑道:“果然還是漢家的女孩兒知禮可人!這相貌,這氣質,這份柔順,我這些年身邊還真沒見過幾個。”
琉璃聽慕容夫人一張口,話題居然在自己身上,愣了一下。
阿原自己也有些詫異,開口說道:“小女自小養在鄉野,小門小戶,沒見過什麽世麵,見人難免有些羞澀,也不知道開口跟夫人王爺問個安道個禮,夫人還請見諒。”
慕容夫人便笑起來:“我知道夫人這是自謙。崔家阿郎我從前在都城是常見的,不跟他客氣。夫人莫當我是在跟你客氣,我說的,可都是實心話。丕兒,你怎麽說?”
樂安王大約沒想到慕容夫人會問他的意見,於是很官方地答道:“高公教出來的女兒,必是不差的。”
慕容夫人逗得笑起來,對琉璃說道:“你莫不好意思。我這個兒子,騎馬射箭是一把好手,卻不會哄女孩子開心,說句好聽的話都不會。”
琉璃聽這女子笑得並不矜持,反而帶著些許爽朗,倒讓她想到了張司空夫人。對這夫人便增了些許好感。
崔夫人已經開口說道:“我二人心血來潮約了前來上香,竟然不知夫人和王爺在此。否則早該過來拜見。”
女子笑道:“我們也不過是路過此處偶爾落落腳。從前丕兒幼時,也曾跟崔尚書讀過書,得過指點,丕兒素來敬重崔尚書,視為半師,聽說了夫人在此,哪有不見的道理。”
轉眼看了樂安王一眼,笑著打趣道,“你和崔阿郎幼時也是玩過的,幾年不見,難道是生疏了?”
樂安王被慕容夫人調侃,脾氣甚好地說道:“阿娘與夫人們說話,小輩哪敢私下敘舊。”
女子便笑:“聽我們幾個女人敘舊難得你不說厭煩。然而我卻知道你們年輕人哪裏是肯坐下來聽女人說話的性子,不若你帶著崔阿郎和高家小姐寺院裏去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