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進五月,崔夫人約了阿原去拜廟。阿原想及出門在外的秉淮,痛快地應了。
知道是為父親祈福,拜廟前一天,琉璃學著阿原沐浴一番,焚香淨身,葷食一概不進,專門吃了兩天素。
第二天一大早,琉璃穿了聶阿姆早早備出來的淺藍衣衫,一身素淨地跟著阿原,宗明趕著車,與崔夫人的牛車會了麵,往城外行進。
要去的寺廟出城大約有十裏地,牛車要走上多半個時辰。因怕天氣熱,出門的時候太陽還未升起來。琉璃因起得早,便有些發困。正巧崔夫人招阿原過去車裏說話,便放了琉璃在車裏,笑道:“知道你困,過去要小一個時辰。實在困得受不住,便躺一躺。我去跟你崔伯母說話,若是有事情,隻管讓宗明傳話給我。”
琉璃應著,目送阿娘換到前麵崔夫人車上,卻是真有些困了。這時崔浩打了車簾,對她說道:“我就在你車旁騎馬跟著,想要什麽直接跟我說。”
琉璃笑著應了。
崔浩見她沒有別的話說,便放了車簾。引慧早已將車內鋪了竹席,放了軟枕,琉璃一著枕頭,不一時便睡了過去。
前麵車裏崔夫人便和阿原輕聲說起了閑話。
“引弦昨起得了信,說大軍下個月便要往邊境進發,兩個月到邊境,讓我轉告你不要擔心。秉淮和大將軍在一處,不會有什麽危險。且不出意外,這一次征伐十拿九穩是要勝的。”
阿原便笑了笑,說道:“不瞞嫂夫人說,擔心我便不擔心,掛心卻是真的。阿璃長到現在,秉淮卻是第一次離開我們母女身邊。不過聽嫂夫人這般說了,我卻是真得放了心。”
崔夫人說道:“秉淮必也是掛念你們母女,隻是兵務繁忙,皇上又要十拿九穩地拿下柔然,那邊不敢有絲毫懈怠,一來沒有時間寫信,二來也不便傳信出來。你能理解便好。最晚年底,差不多戰事一結束,秉淮便能回來了。”
阿原笑道:“我知道兄長和嫂夫人素來是將我們放在心上的。如今是非常時期,秉淮既然受了任職在身,自然該盡他的職責。且阿璃也懂事得很,日日陪我說話,哄我開心,讓我省心得很。”
崔夫人看阿原說得豁達,笑了笑。轉了話題,說道:“謝渾被抄了家,你可聽說了?”
阿原吃了一驚:“倒真是不曾聽說。南邊聽說換了新帝沒多久,居然這麽快就抄了謝渾的家,動靜未免太大了些。”
崔夫人道:“也是他手握兵權,平時為人太過跋扈,新帝怎麽不忌憚?他被抄了家,於你們卻是好事,以後總不用再擔心有那麽一個記仇的總在心裏惦著你們。”
壓了壓聲音,說道,“昨天才得的消息。先頭的宋帝年幼又胡鬧,一味地隻知尋歡作樂,朝政一塌湖塗,大臣非議也是良多。聽說那場政亂是謝渾帶的頭,先頭的宋帝也是他的手下失手殺的,所以才不得已將遠在荊州的當今宋帝迎了回來,繼了皇位。本來也是聖眷甚隆,卻忽然被人告發了他手下軾帝的事情,因此引來了抄家之災。”
阿原聽得大驚失色:“那謝渾居然膽大包天到軾帝的地步了?”
知道是為父親祈福,拜廟前一天,琉璃學著阿原沐浴一番,焚香淨身,葷食一概不進,專門吃了兩天素。
第二天一大早,琉璃穿了聶阿姆早早備出來的淺藍衣衫,一身素淨地跟著阿原,宗明趕著車,與崔夫人的牛車會了麵,往城外行進。
要去的寺廟出城大約有十裏地,牛車要走上多半個時辰。因怕天氣熱,出門的時候太陽還未升起來。琉璃因起得早,便有些發困。正巧崔夫人招阿原過去車裏說話,便放了琉璃在車裏,笑道:“知道你困,過去要小一個時辰。實在困得受不住,便躺一躺。我去跟你崔伯母說話,若是有事情,隻管讓宗明傳話給我。”
琉璃應著,目送阿娘換到前麵崔夫人車上,卻是真有些困了。這時崔浩打了車簾,對她說道:“我就在你車旁騎馬跟著,想要什麽直接跟我說。”
琉璃笑著應了。
崔浩見她沒有別的話說,便放了車簾。引慧早已將車內鋪了竹席,放了軟枕,琉璃一著枕頭,不一時便睡了過去。
前麵車裏崔夫人便和阿原輕聲說起了閑話。
“引弦昨起得了信,說大軍下個月便要往邊境進發,兩個月到邊境,讓我轉告你不要擔心。秉淮和大將軍在一處,不會有什麽危險。且不出意外,這一次征伐十拿九穩是要勝的。”
阿原便笑了笑,說道:“不瞞嫂夫人說,擔心我便不擔心,掛心卻是真的。阿璃長到現在,秉淮卻是第一次離開我們母女身邊。不過聽嫂夫人這般說了,我卻是真得放了心。”
崔夫人說道:“秉淮必也是掛念你們母女,隻是兵務繁忙,皇上又要十拿九穩地拿下柔然,那邊不敢有絲毫懈怠,一來沒有時間寫信,二來也不便傳信出來。你能理解便好。最晚年底,差不多戰事一結束,秉淮便能回來了。”
阿原笑道:“我知道兄長和嫂夫人素來是將我們放在心上的。如今是非常時期,秉淮既然受了任職在身,自然該盡他的職責。且阿璃也懂事得很,日日陪我說話,哄我開心,讓我省心得很。”
崔夫人看阿原說得豁達,笑了笑。轉了話題,說道:“謝渾被抄了家,你可聽說了?”
阿原吃了一驚:“倒真是不曾聽說。南邊聽說換了新帝沒多久,居然這麽快就抄了謝渾的家,動靜未免太大了些。”
崔夫人道:“也是他手握兵權,平時為人太過跋扈,新帝怎麽不忌憚?他被抄了家,於你們卻是好事,以後總不用再擔心有那麽一個記仇的總在心裏惦著你們。”
壓了壓聲音,說道,“昨天才得的消息。先頭的宋帝年幼又胡鬧,一味地隻知尋歡作樂,朝政一塌湖塗,大臣非議也是良多。聽說那場政亂是謝渾帶的頭,先頭的宋帝也是他的手下失手殺的,所以才不得已將遠在荊州的當今宋帝迎了回來,繼了皇位。本來也是聖眷甚隆,卻忽然被人告發了他手下軾帝的事情,因此引來了抄家之災。”
阿原聽得大驚失色:“那謝渾居然膽大包天到軾帝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