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裏因著要準備要年,自那日上街回來之後,阿原一直沒有閑著。家裏人丁雖然少,一應物什卻都要一一準備。且因是從南邊過來的第一個年,阿原十分想將這年過得熱鬧些,省得家裏顯冷清。
琉璃正好得此機會跟著阿爹上了兩回街,采買些炮仗之類。這活兒宗明原也能一手包辦的,然而知女莫如父,秉淮最是了解女兒的心思,知道她極想到街上走一走。於是假公濟私地帶著女兒,美其名曰為家裏采買,實際卻是為女兒放風去了。
阿原心裏門清,然而臨著過年,不忍讓琉璃失望,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們去了。
結果第一天上街,宗明幫著提回來活蹦亂跳一隻灰毛兔子,說是小姐要養在院子裏的。
阿原雖然不喜歡家裏養這些毛茸茸的動物,然而想想琉璃並無兄弟姐妹,想來一個人是嫌孤單了,忍了忍沒有說話,權當默許了。
第二次上街,宗明便捉回來一隻看著是出了滿月的小白豬。
阿原當下便崩潰了,氣惱無比瞪自己丈夫:“阿璃是個孩子,你難道也孩子心性?家裏養隻兔子最多給它找個籠子,養隻豬怎麽說?難道我要後花園裏搭個豬窩不成?以後誰來家裏走走,花園裏走一走順便還要欣賞欣賞你的豬不成?”
秉淮完全是因著當時對那豬多摸了兩把,一時腦熱,順口就買了回來。付錢的時候心裏便已經敲鼓了,被妻子一數落,分外心虛。自然也知道家裏搭個豬窩養隻豬委實也不像話。
看了看琉璃,又不忍心說要打發那豬的話。
阿原看著丈夫的神情,本來也不指望把女兒當天當地當心肝寶貝的相公能怎麽樣,於是對琉璃說道:“阿璃,咱們現在的家不比南邊,不靠林子不近池塘,養個兔子不過是籠子裏一放,養豬可沒有地方。你來說怎麽辦?”
琉璃看了看那隻胖乎乎,白裏透著粉紅的豬,想說打發掉,可實在有些舍不得。然而也知道,她阿娘發了話,她阿爹必不會回駁,想來此事沒有宛轉的餘地了。
看了看自己阿爹,阿爹對她抱著歉意一臉尷尬。
張了張口,才要說話。引慧過來稟報說:“老爺,夫人,崔家公子來了。”
那豬還沒有著落,阿原卻是顧不得了。崔浩上門,自然要先去招待崔浩。
崔浩卻是上門來送東西的。
崔玦想著秉淮一家初來乍到,正值寒冬臘月。他們是南邊呆久的,瓜果菜蔬一年四季常有,然而這個時候在北地,那些瓜果可是稀罕物,有錢也難買到。因此挑著市麵不見的許多東西一股腦地裝了一車。
有著從前的情份,秉淮拒了誰的禮也不能拒崔玦的。然而這許多東西一收,畢竟心裏有些猶豫。
崔浩便說道:“來時父親讓我轉告世叔說。來年我和元韜上門請教的時候必不會少。叔父雖不肯讓我和元韜拜師,卻實已有了師生之誼。這些權當付的學資,叔父莫要嫌寒磣便是。”
崔玦這樣一說,秉淮更沒了拒絕的理由。
既然非收不可,索性就收得大方些,於是說道:“我初來北地,身邊也沒有什麽趁手之物,和你父親固有手兄之情,並不見外,我卻也不回禮了。”
崔浩便笑道:“世叔真回了禮,才是見外。”
又對阿原說道,“因著臨近過年,家裏忙亂。母親要我轉給嬸嬸,過了年,必要請嬸嬸一家過府坐坐。”
這孩子實在知禮知節,生得好相貌,又知進退。
阿原心道可惜,臉上笑道:“過了年一定上門認一認。”
琉璃這時蹭到崔浩身邊,欲言又止,目帶欺盼的樣子。
崔浩於是笑著問道:“阿璃可有什麽想要的物件?隻管說出來,等我給你尋了來。”
琉璃正好得此機會跟著阿爹上了兩回街,采買些炮仗之類。這活兒宗明原也能一手包辦的,然而知女莫如父,秉淮最是了解女兒的心思,知道她極想到街上走一走。於是假公濟私地帶著女兒,美其名曰為家裏采買,實際卻是為女兒放風去了。
阿原心裏門清,然而臨著過年,不忍讓琉璃失望,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們去了。
結果第一天上街,宗明幫著提回來活蹦亂跳一隻灰毛兔子,說是小姐要養在院子裏的。
阿原雖然不喜歡家裏養這些毛茸茸的動物,然而想想琉璃並無兄弟姐妹,想來一個人是嫌孤單了,忍了忍沒有說話,權當默許了。
第二次上街,宗明便捉回來一隻看著是出了滿月的小白豬。
阿原當下便崩潰了,氣惱無比瞪自己丈夫:“阿璃是個孩子,你難道也孩子心性?家裏養隻兔子最多給它找個籠子,養隻豬怎麽說?難道我要後花園裏搭個豬窩不成?以後誰來家裏走走,花園裏走一走順便還要欣賞欣賞你的豬不成?”
秉淮完全是因著當時對那豬多摸了兩把,一時腦熱,順口就買了回來。付錢的時候心裏便已經敲鼓了,被妻子一數落,分外心虛。自然也知道家裏搭個豬窩養隻豬委實也不像話。
看了看琉璃,又不忍心說要打發那豬的話。
阿原看著丈夫的神情,本來也不指望把女兒當天當地當心肝寶貝的相公能怎麽樣,於是對琉璃說道:“阿璃,咱們現在的家不比南邊,不靠林子不近池塘,養個兔子不過是籠子裏一放,養豬可沒有地方。你來說怎麽辦?”
琉璃看了看那隻胖乎乎,白裏透著粉紅的豬,想說打發掉,可實在有些舍不得。然而也知道,她阿娘發了話,她阿爹必不會回駁,想來此事沒有宛轉的餘地了。
看了看自己阿爹,阿爹對她抱著歉意一臉尷尬。
張了張口,才要說話。引慧過來稟報說:“老爺,夫人,崔家公子來了。”
那豬還沒有著落,阿原卻是顧不得了。崔浩上門,自然要先去招待崔浩。
崔浩卻是上門來送東西的。
崔玦想著秉淮一家初來乍到,正值寒冬臘月。他們是南邊呆久的,瓜果菜蔬一年四季常有,然而這個時候在北地,那些瓜果可是稀罕物,有錢也難買到。因此挑著市麵不見的許多東西一股腦地裝了一車。
有著從前的情份,秉淮拒了誰的禮也不能拒崔玦的。然而這許多東西一收,畢竟心裏有些猶豫。
崔浩便說道:“來時父親讓我轉告世叔說。來年我和元韜上門請教的時候必不會少。叔父雖不肯讓我和元韜拜師,卻實已有了師生之誼。這些權當付的學資,叔父莫要嫌寒磣便是。”
崔玦這樣一說,秉淮更沒了拒絕的理由。
既然非收不可,索性就收得大方些,於是說道:“我初來北地,身邊也沒有什麽趁手之物,和你父親固有手兄之情,並不見外,我卻也不回禮了。”
崔浩便笑道:“世叔真回了禮,才是見外。”
又對阿原說道,“因著臨近過年,家裏忙亂。母親要我轉給嬸嬸,過了年,必要請嬸嬸一家過府坐坐。”
這孩子實在知禮知節,生得好相貌,又知進退。
阿原心道可惜,臉上笑道:“過了年一定上門認一認。”
琉璃這時蹭到崔浩身邊,欲言又止,目帶欺盼的樣子。
崔浩於是笑著問道:“阿璃可有什麽想要的物件?隻管說出來,等我給你尋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