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程掌櫃將那蜻蜓墜飾和發環一並包了,引著阿原去樓下付銀子。
臨下樓,對著那女郎說道:“公主且慢慢看看,可有喜歡的飾品。”
那女郎待阿原母女下了樓,臉色鐵青,揮手對剛才多話的侍女便是一巴掌,勃然大怒道:“你是在幫我還是在害我?”
侍女被揮了一巴掌,登時大駭,撲通跪了下來:“公主息怒!公主饒命!”
樓下阿原付了銀子,帶著琉璃和引慧出了門,早有宗明接著。
阿原掃眼看見這店門口停著一輛通幰牛車,這車自是華麗,車轅也十分寬闊,四牛足馳,八牛可拚。
宗明見自家夫人注意這車,說道:“剛進去的是一位女郎,夫人可是瞧見了?”
阿原笑了笑,說道:“的確是一位女郎。”
沒有再說別的話,拉著琉璃自去登車。
坐著牛車回去的一路上,琉璃便將那蜻蜓拿在手中,不停地翻看。
阿原失笑道:“有那樣喜歡麽?”
琉璃便道:“這蜻蜓刻的,跟阿爹雕的一樣傳神。好極了。而且,阿爹可從來沒有雕過蜻蜓給我。”
阿原便笑起來:“天下飛蟲走曾眾多,你阿爹難道要個個都雕給你才好麽?這話讓你阿爹聽到,是要他歡喜還是要他難過?”
琉璃認真答道:“阿爹看到也會說好。阿娘你都誇讚了。”
又看了看手中的蜻蜓,說道,“先前那公主跟阿娘說的那般懇切,我原是要讓了的。這蜻蜓雕的雖好,我想要,阿爹也能雕出來。”
阿原便問道:“那為何沒有讓呢?”
“阿娘常說,由下而知上。那公主真若那般謙卑知禮,便不該有那樣的侍女。那侍女那般囂張,那公主如果不是那樣人,如何會容得下她?我不是為和那公主鬥氣。隻是想,不管是為那樣的侍女,還是為那樣的公主,這蜻蜓到了她手裏,便是糟賤了。想那雕刻之人,也不願這好好的物件毀於庸人之手。”
阿原笑道:“那侍女是跋扈了些,可也沒有你說的這般嚴重吧?”
琉璃正色道:“才不。阿爹常說,一人不察,殃及全家。我們家引慧姐姐就不會那樣。聶阿姆也不會那樣,宗明叔更不會那樣。”
阿原和引慧都笑起來。
引慧說道:“夫人,我們家小姐才四歲,已經這般不得了了。”
阿原有心想點女兒說,像今日這般鬥氣,卻最易招是惹非上身,與其爭其鋒芒,倒不如退避一步。
然而想到琉璃畢竟年幼,平白讓她讓了,也是無端委屈。
且她自己,已經是這年紀,不照樣當麵駁斥隻為爭那一口氣?
她既願女兒學得聰明些,懂得明哲保身。然而另一方麵,又覺得無論如何退避,至少也該有一絲氣節。
她自己矛盾著,便沒有再對女兒說教。尤其看女兒拿著那蜻蜓,分外喜愛歡喜的樣子,便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同樣的是喜歡,難道就因為對方是公主,自己是平民,所以就得讓女兒舍了心愛委屈謙讓嗎?如果她和秉淮這許多年的努力都是為了女兒見人便讓,逢高低頭,慢說女兒,連她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阿原想著心事,忽然覺得猛地車身一晃。下意識便將琉璃攬在懷裏。
便聽外麵宗明喝道:“誰家小兒,如此頑皮,敢是不要命了麽?”
便聽有大人連聲道歉。
宗明說道:“孩子年幼,大人自該看好了。街上人來車往,撞了車沒說的,傷了孩子可如何是好?心不心疼?”
那大人連聲稱是。
牛車過了一會兒又動。
宗明對車裏解釋道:“剛才不知誰家的頑皮孩子,忽然便躥到了車底下。可驚了夫人小姐?”
阿原說道:“無事!孩子沒傷到吧?”
宗明道:“我看那孩子皮得很,想來這種事情沒少做。家裏大人也是可惡。孩子哪裏都皮得,這種事情怎能不加以製止?”
阿原便說道:“既然無事,且往回走吧。”
臨下樓,對著那女郎說道:“公主且慢慢看看,可有喜歡的飾品。”
那女郎待阿原母女下了樓,臉色鐵青,揮手對剛才多話的侍女便是一巴掌,勃然大怒道:“你是在幫我還是在害我?”
侍女被揮了一巴掌,登時大駭,撲通跪了下來:“公主息怒!公主饒命!”
樓下阿原付了銀子,帶著琉璃和引慧出了門,早有宗明接著。
阿原掃眼看見這店門口停著一輛通幰牛車,這車自是華麗,車轅也十分寬闊,四牛足馳,八牛可拚。
宗明見自家夫人注意這車,說道:“剛進去的是一位女郎,夫人可是瞧見了?”
阿原笑了笑,說道:“的確是一位女郎。”
沒有再說別的話,拉著琉璃自去登車。
坐著牛車回去的一路上,琉璃便將那蜻蜓拿在手中,不停地翻看。
阿原失笑道:“有那樣喜歡麽?”
琉璃便道:“這蜻蜓刻的,跟阿爹雕的一樣傳神。好極了。而且,阿爹可從來沒有雕過蜻蜓給我。”
阿原便笑起來:“天下飛蟲走曾眾多,你阿爹難道要個個都雕給你才好麽?這話讓你阿爹聽到,是要他歡喜還是要他難過?”
琉璃認真答道:“阿爹看到也會說好。阿娘你都誇讚了。”
又看了看手中的蜻蜓,說道,“先前那公主跟阿娘說的那般懇切,我原是要讓了的。這蜻蜓雕的雖好,我想要,阿爹也能雕出來。”
阿原便問道:“那為何沒有讓呢?”
“阿娘常說,由下而知上。那公主真若那般謙卑知禮,便不該有那樣的侍女。那侍女那般囂張,那公主如果不是那樣人,如何會容得下她?我不是為和那公主鬥氣。隻是想,不管是為那樣的侍女,還是為那樣的公主,這蜻蜓到了她手裏,便是糟賤了。想那雕刻之人,也不願這好好的物件毀於庸人之手。”
阿原笑道:“那侍女是跋扈了些,可也沒有你說的這般嚴重吧?”
琉璃正色道:“才不。阿爹常說,一人不察,殃及全家。我們家引慧姐姐就不會那樣。聶阿姆也不會那樣,宗明叔更不會那樣。”
阿原和引慧都笑起來。
引慧說道:“夫人,我們家小姐才四歲,已經這般不得了了。”
阿原有心想點女兒說,像今日這般鬥氣,卻最易招是惹非上身,與其爭其鋒芒,倒不如退避一步。
然而想到琉璃畢竟年幼,平白讓她讓了,也是無端委屈。
且她自己,已經是這年紀,不照樣當麵駁斥隻為爭那一口氣?
她既願女兒學得聰明些,懂得明哲保身。然而另一方麵,又覺得無論如何退避,至少也該有一絲氣節。
她自己矛盾著,便沒有再對女兒說教。尤其看女兒拿著那蜻蜓,分外喜愛歡喜的樣子,便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同樣的是喜歡,難道就因為對方是公主,自己是平民,所以就得讓女兒舍了心愛委屈謙讓嗎?如果她和秉淮這許多年的努力都是為了女兒見人便讓,逢高低頭,慢說女兒,連她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阿原想著心事,忽然覺得猛地車身一晃。下意識便將琉璃攬在懷裏。
便聽外麵宗明喝道:“誰家小兒,如此頑皮,敢是不要命了麽?”
便聽有大人連聲道歉。
宗明說道:“孩子年幼,大人自該看好了。街上人來車往,撞了車沒說的,傷了孩子可如何是好?心不心疼?”
那大人連聲稱是。
牛車過了一會兒又動。
宗明對車裏解釋道:“剛才不知誰家的頑皮孩子,忽然便躥到了車底下。可驚了夫人小姐?”
阿原說道:“無事!孩子沒傷到吧?”
宗明道:“我看那孩子皮得很,想來這種事情沒少做。家裏大人也是可惡。孩子哪裏都皮得,這種事情怎能不加以製止?”
阿原便說道:“既然無事,且往回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