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裏屍體越來越多,盡管見慣了死屍,可是每次看見那些血肉模糊的屍體,還是很不舒服。馬原將搜集到的武器彈藥送到了次位麵的倉庫中,順便從次位麵帶過來數百條狗,這些狗餓了幾天,開始爭搶那些屍體。
由於日軍入城時見城中百姓、百姓家中財物、工廠設備均以被轉移走,就連維持居住的水廠電廠的設備也被搬運走了,這座城市成了一座死城、空城。日軍僅在城中留駐了第114師團和第九師團,這兩支部隊在進攻南京時損失了很多兵力,寺內獸醫把他們和攻南京時的數千傷兵留在城中,是想讓他們在城中休整,等待海軍艦船從國內送來補充兵員以恢複一些殘缺不全的部隊建製。日軍不曾想到,他們在城中遭遇到更為激烈的戰鬥,最早那幾批來到南京的蘇軍,活下來的士兵都適應了戰場,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隨著馬原這幾天不斷投入大量蘇軍官兵,戰鬥也開始激烈起來。僅1月18日的戰鬥中,日軍第114師團、第九師團就傷亡了兩千多人,城內日軍將這裏的情況匯報給寺內獸醫,請求派援兵入城協助清除城內頑敵。寺內獸醫獲悉南京城內這些天突然出現大量蘇軍,十分驚愕。立即派遣在南京周邊圍堵國軍突圍部隊的國崎登支隊趕回南京市區,協助清剿城內蘇軍。1月0日,馬原又調來一萬蘇軍官兵,這些蘇軍官兵大多是夜裏在兵營熟睡中被馬原弄過來的,來的時候他們既無武器也無軍裝,不過馬原洗劫了幾座蘇軍後勤倉庫,大量的軍裝、食物、武器彈藥都存放在次位麵倉庫裏,馬原給他們帶來軍裝,給他們分發武器,武器僅有步槍、手榴彈以及少量的輕機槍。馬原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在這裏大量的消耗日本人和蘇聯人,這兩個國家曾經為了得到華夏東北的肥沃廣袤的土地大打出手,現在再給你們創造一次爭奪南京的機會好了。
截止1月7日城內蘇軍已達三萬人,戰鬥現在已經遍布整個城區。日軍又將第三師團調進城裏,並且出動了飛機,每日頻繁空襲城內蘇軍據點。馬原本想在這裏再呆一段時間,可是1月日這天穿越手鐲卻將他帶到了延安柳樹店。在一處山溝裏,馬原回到次位麵,將那身蘇軍軍裝換成羊皮襖,粗布棉褲,腦袋上紮了一條白羊肚手巾。看見山溝對麵幾座窯洞前有八路軍哨兵站崗,馬原在去往那幾座要懂得山路上遇到了一隊八路軍巡邏隊,馬原拿出一個日軍九三式手榴彈遞給一個腰挎手槍的八路軍幹部,“我剛才在那邊的山溝裏發現了這個鐵疙瘩,有很多呢,不知是什麽?正要去告訴你們八路軍。”馬原道。那個八路軍幹部很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接過來端詳了半天,也不認識。遞給身後那些八路軍戰士,沒有一個人認得。“老鄉,麻煩你帶我們去看看。”那個幹部說。
馬原帶著他們來到自己出現的那個山溝,他從次位麵的軍火庫裏帶來了一千多枚日軍九三式手榴彈,都是在南京廢墟中日軍屍體上搜集到的,都被他扔在那個山溝裏。八路軍戰士們下到山溝裏,解下棉襖,將那些手榴彈運上來,帶回那邊的窯洞。馬原坐在一座窯洞外的板凳上,一名八路軍戰士給他端來一碗水,他慢悠悠地喝著。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那個八路軍幹部帶著兩個戰士過來,親熱地握住馬原的雙手,滿麵春風地道:“這位老鄉,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可給我們做了大貢獻了,剛才你帶我們取回的那東西對我們很重要,可以送到前線打鬼子。”
“我叫馬原,那敢情好,我以後要是再發現哪裏有那玩意,我還告訴你們。”馬原道。
“你是怎麽發現那溝裏有那東西的?”幹部道。
“我走到那溝旁,向裏一瞧,就發現溝裏有很多鐵疙瘩,我下去取了一個。”馬原道。
“你是哪個村的?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這裏的人。”幹部問。
“我是從河北逃過來的,河北讓小鬼子占了,聽說這裏有八路軍,我就過來了。”馬原道。
“那你打算參加我們八路軍了?”幹部問。
馬原點點頭,“我家裏的人都被小鬼子用機槍突突了,我要為家人報仇雪恨。”
那名幹部道:“你學過什麽手藝嗎?”
馬原想了想,“我會做飯。”
“好吧,那你就留在我們這裏工作吧,一會我去跟劉廠長說說,讓你先到夥房幫忙做飯。”那名幹部道。
“謝謝你了,還不知您怎麽稱呼。”馬原問。
“我叫李峰,是這裏的連長。”李峰道。
馬原被帶到一個院子裏,院子裏有幾座窯洞,八路軍的夥夫們坐在院子裏的板凳上,有的在淘小米,有的在削土豆皮,馬原走到一個一臉皺紋的老漢跟前,抓起一個土豆,從自己帶過來的皮囊裏翻出一把匕首,幫著老頭削土豆皮。
“小夥子,叫甚名字?”老頭問。
“叫我小馬好了。”馬原道。
“剛才加隊伍?”
兩個人一問一答,倒也不寂寞,談話中馬原了解到這個老頭名叫張雲山,其實隻有四十多歲,是跟著紅軍從江西一路走過來的,經曆了許多艱難險阻,是位老紅軍,隻是在陝北同國民黨軍的一次戰鬥中被打傷了一條腿,無法隨軍戰鬥,便分配到這裏當了炊事班班長。也就三十幾個土豆,張雲山說平時也吃不上土豆,基本上就是小米飯和醃製的苦麻菜。因為今天意外得到了一千多枚手榴彈,廠長劉貴福便讓張雲山把儲存在窖裏的土豆拿出幾十個,給大家改善一下夥食。土豆燉在鍋裏,廚房裏霧氣繚繞,炊事員小李說自己要去辦點事,讓馬原看著鍋裏的土豆。馬原見屋裏沒有別人,回到次位麵取了一口袋鹹魚幹,不到五分鍾馬原就回到了廚房,將鹹魚幹泡在兩個大木盆裏,洗淨了,全部倒進幾口大鍋裏。
廚房裏飄出魚香味,張雲山和那些夥夫被吸引過來。“這是啥味?這麽香?!”大家走進廚房,掀開鍋,看到幾口大鍋裏都燉著魚,大為驚愕,“我們怎麽會有魚呢?這怎麽可能呢?”張雲山就像遇到了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腦子都被搞亂了。
“有魚吃還不好嗎?”馬原道。
“前方的將士都在吃鹹菜,我們這些後方的人卻在吃魚,心裏是啥滋味?”張雲山道。
馬原一聽這話,轉身走出廚房,下到附近的一個山溝裏,從次位麵帶了五百口袋鹹魚幹,一千袋幹海菜扔在山溝裏。飯菜做好了,眾人把飯菜裝在木桶裏,蓋上蓋子,一人挑兩個木桶去給工人師傅和戰士們送飯菜,走到山溝旁,小李無意間向山溝裏一瞧,立即大呼小叫地喊起來,“喂,溝裏有很多麻袋,誰把那麽多麻袋扔進去了?”眾人放下木桶,下到溝裏,每人拎著兩個麻袋上來,都是一臉笑容,“溝裏那些麻袋裏都是鹹魚幹,還有那種黑色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肯定也是吃的。這下好了,大家有吃的了。”眾人紛紛議論,好像過年一樣高興。那座小工廠在土山的另一側,走了二裏多遠,轉過一個彎就到了。馬原心裏有一個疑問,為什麽不把廚房放在工廠裏,這樣工人吃飯也方便,每一次這麽挑著飯菜,折騰人不說,冬天走到工廠飯菜就涼了。進入工廠大院才明白,原來這個小工廠是八路軍的兵工廠,幾十個工人在擺弄火藥、子彈、槍械,條件簡陋,容易出事故,為了保障夥夫們的安全,所以才把廚房放到了較遠的地方。
“劉廠長,叫大家吃飯了,別忙乎了,今天燉的魚,隨便吃,管飽。”張雲山樂嗬嗬地對一位站在一台機床旁幹活的人喊道。
“好了,好了。”劉廠長嘴裏答應著,卻連頭都沒有抬一下,仍舊忙乎著。
“一會飯菜就涼了。”張雲山湊到劉廠長身後,對著他的耳朵大聲喊了一嗓子。
劉廠長嚇了一跳,回頭一瞧是張雲山,“你這個張瘸子,嚇死老子了。”
劉廠長是個中年人,黑瘦、精幹,他洗了手,招呼工人們過來吃飯,大家一看是鹹魚,興奮得不得了,有人說來到陝北這地方好幾年沒吃到魚了,有人說要是頓頓有魚吃就好了。大家一邊說笑,一邊大口咀嚼著可口的飯菜。張雲山帶著夥夫們回去了,馬原借口要在這裏幫著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留下來,在幾個窯洞裏轉了轉,沒有什麽太像樣的設備、機器,完全就是手工作坊。
馬原和小李睡一間窯洞,早上小李起來,嚇了一跳,屋子裏堆滿了長條木箱子,打開一個箱子,裏麵裝滿了銅錠,再打開一個,裏麵是一根根鋼銼……小李看一眼馬原,見他還在呼呼大睡,把他叫醒,問他這些東西是不是他弄來的,馬原瞪著眼睛望著那些木箱,故作驚訝地問:“是誰把這些東西搬進來的?咱們昨天睡覺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呀?”
張雲山過來了,瞧了一眼,沒說話,轉身去找劉福貴廠長,劉廠長過來,打開所有的木箱子,笑得嘴都合不上了,“管他是哪來的,反正都是工廠急需的寶貝。”
幾十個木箱子搬走了,張雲山把馬原叫到僻靜的地方。
“咋你一來,就有這麽多神奇事情發生呢?”張雲山問。
“那我咋知道是咋回事?興許這地方是風水寶地,老天爺有意幫助咱八路打鬼子,才把這麽多好定西變戲法一樣弄到溝裏。”馬原道。
小李接受了一個任務,張雲山讓他盯著馬原,這天晚上小李裝著睡著了,打著很響亮的呼嚕,午夜時分,馬原推他一下,小李也沒有醒,過了幾分鍾,小李睜開眼睛,伸手一摸,馬原的被窩是空的,小李跳下炕,點起油燈,屋子裏沒有馬原的身影,院子裏也沒有,小李把這件事跟張雲山說了,兩個人來到小李和馬原睡覺的屋子,就看見屋子裏有多了數十個麻袋,馬原正躺在炕上睡著。兩個人悄悄打開那些麻袋,見裏麵賺的都是蠟燭和一些軍工方麵的書籍。
張雲山把小李叫到外麵,張雲山很嚴肅地對小李道:“這個小馬會神術,能給咱們變出寶貝來,對咱們來說他就是一個無價之寶,這件事隻有咱們兩個知道,你一定要保密,不能把這件事情講出去,你要是泄露出去,小馬就可能被日本人和國民黨的特務綁架,給我們的革命事業造成巨大損失,你知道問題的嚴重行嗎?”
小李挺了挺胸,“我爹娘都叫國民黨殺死了,是紅軍給我報了仇,我不會忘恩負義做對不起紅軍的事。這件事我會藏在心裏,帶進墳墓。”(未完待續)
由於日軍入城時見城中百姓、百姓家中財物、工廠設備均以被轉移走,就連維持居住的水廠電廠的設備也被搬運走了,這座城市成了一座死城、空城。日軍僅在城中留駐了第114師團和第九師團,這兩支部隊在進攻南京時損失了很多兵力,寺內獸醫把他們和攻南京時的數千傷兵留在城中,是想讓他們在城中休整,等待海軍艦船從國內送來補充兵員以恢複一些殘缺不全的部隊建製。日軍不曾想到,他們在城中遭遇到更為激烈的戰鬥,最早那幾批來到南京的蘇軍,活下來的士兵都適應了戰場,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隨著馬原這幾天不斷投入大量蘇軍官兵,戰鬥也開始激烈起來。僅1月18日的戰鬥中,日軍第114師團、第九師團就傷亡了兩千多人,城內日軍將這裏的情況匯報給寺內獸醫,請求派援兵入城協助清除城內頑敵。寺內獸醫獲悉南京城內這些天突然出現大量蘇軍,十分驚愕。立即派遣在南京周邊圍堵國軍突圍部隊的國崎登支隊趕回南京市區,協助清剿城內蘇軍。1月0日,馬原又調來一萬蘇軍官兵,這些蘇軍官兵大多是夜裏在兵營熟睡中被馬原弄過來的,來的時候他們既無武器也無軍裝,不過馬原洗劫了幾座蘇軍後勤倉庫,大量的軍裝、食物、武器彈藥都存放在次位麵倉庫裏,馬原給他們帶來軍裝,給他們分發武器,武器僅有步槍、手榴彈以及少量的輕機槍。馬原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在這裏大量的消耗日本人和蘇聯人,這兩個國家曾經為了得到華夏東北的肥沃廣袤的土地大打出手,現在再給你們創造一次爭奪南京的機會好了。
截止1月7日城內蘇軍已達三萬人,戰鬥現在已經遍布整個城區。日軍又將第三師團調進城裏,並且出動了飛機,每日頻繁空襲城內蘇軍據點。馬原本想在這裏再呆一段時間,可是1月日這天穿越手鐲卻將他帶到了延安柳樹店。在一處山溝裏,馬原回到次位麵,將那身蘇軍軍裝換成羊皮襖,粗布棉褲,腦袋上紮了一條白羊肚手巾。看見山溝對麵幾座窯洞前有八路軍哨兵站崗,馬原在去往那幾座要懂得山路上遇到了一隊八路軍巡邏隊,馬原拿出一個日軍九三式手榴彈遞給一個腰挎手槍的八路軍幹部,“我剛才在那邊的山溝裏發現了這個鐵疙瘩,有很多呢,不知是什麽?正要去告訴你們八路軍。”馬原道。那個八路軍幹部很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接過來端詳了半天,也不認識。遞給身後那些八路軍戰士,沒有一個人認得。“老鄉,麻煩你帶我們去看看。”那個幹部說。
馬原帶著他們來到自己出現的那個山溝,他從次位麵的軍火庫裏帶來了一千多枚日軍九三式手榴彈,都是在南京廢墟中日軍屍體上搜集到的,都被他扔在那個山溝裏。八路軍戰士們下到山溝裏,解下棉襖,將那些手榴彈運上來,帶回那邊的窯洞。馬原坐在一座窯洞外的板凳上,一名八路軍戰士給他端來一碗水,他慢悠悠地喝著。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那個八路軍幹部帶著兩個戰士過來,親熱地握住馬原的雙手,滿麵春風地道:“這位老鄉,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可給我們做了大貢獻了,剛才你帶我們取回的那東西對我們很重要,可以送到前線打鬼子。”
“我叫馬原,那敢情好,我以後要是再發現哪裏有那玩意,我還告訴你們。”馬原道。
“你是怎麽發現那溝裏有那東西的?”幹部道。
“我走到那溝旁,向裏一瞧,就發現溝裏有很多鐵疙瘩,我下去取了一個。”馬原道。
“你是哪個村的?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這裏的人。”幹部問。
“我是從河北逃過來的,河北讓小鬼子占了,聽說這裏有八路軍,我就過來了。”馬原道。
“那你打算參加我們八路軍了?”幹部問。
馬原點點頭,“我家裏的人都被小鬼子用機槍突突了,我要為家人報仇雪恨。”
那名幹部道:“你學過什麽手藝嗎?”
馬原想了想,“我會做飯。”
“好吧,那你就留在我們這裏工作吧,一會我去跟劉廠長說說,讓你先到夥房幫忙做飯。”那名幹部道。
“謝謝你了,還不知您怎麽稱呼。”馬原問。
“我叫李峰,是這裏的連長。”李峰道。
馬原被帶到一個院子裏,院子裏有幾座窯洞,八路軍的夥夫們坐在院子裏的板凳上,有的在淘小米,有的在削土豆皮,馬原走到一個一臉皺紋的老漢跟前,抓起一個土豆,從自己帶過來的皮囊裏翻出一把匕首,幫著老頭削土豆皮。
“小夥子,叫甚名字?”老頭問。
“叫我小馬好了。”馬原道。
“剛才加隊伍?”
兩個人一問一答,倒也不寂寞,談話中馬原了解到這個老頭名叫張雲山,其實隻有四十多歲,是跟著紅軍從江西一路走過來的,經曆了許多艱難險阻,是位老紅軍,隻是在陝北同國民黨軍的一次戰鬥中被打傷了一條腿,無法隨軍戰鬥,便分配到這裏當了炊事班班長。也就三十幾個土豆,張雲山說平時也吃不上土豆,基本上就是小米飯和醃製的苦麻菜。因為今天意外得到了一千多枚手榴彈,廠長劉貴福便讓張雲山把儲存在窖裏的土豆拿出幾十個,給大家改善一下夥食。土豆燉在鍋裏,廚房裏霧氣繚繞,炊事員小李說自己要去辦點事,讓馬原看著鍋裏的土豆。馬原見屋裏沒有別人,回到次位麵取了一口袋鹹魚幹,不到五分鍾馬原就回到了廚房,將鹹魚幹泡在兩個大木盆裏,洗淨了,全部倒進幾口大鍋裏。
廚房裏飄出魚香味,張雲山和那些夥夫被吸引過來。“這是啥味?這麽香?!”大家走進廚房,掀開鍋,看到幾口大鍋裏都燉著魚,大為驚愕,“我們怎麽會有魚呢?這怎麽可能呢?”張雲山就像遇到了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腦子都被搞亂了。
“有魚吃還不好嗎?”馬原道。
“前方的將士都在吃鹹菜,我們這些後方的人卻在吃魚,心裏是啥滋味?”張雲山道。
馬原一聽這話,轉身走出廚房,下到附近的一個山溝裏,從次位麵帶了五百口袋鹹魚幹,一千袋幹海菜扔在山溝裏。飯菜做好了,眾人把飯菜裝在木桶裏,蓋上蓋子,一人挑兩個木桶去給工人師傅和戰士們送飯菜,走到山溝旁,小李無意間向山溝裏一瞧,立即大呼小叫地喊起來,“喂,溝裏有很多麻袋,誰把那麽多麻袋扔進去了?”眾人放下木桶,下到溝裏,每人拎著兩個麻袋上來,都是一臉笑容,“溝裏那些麻袋裏都是鹹魚幹,還有那種黑色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肯定也是吃的。這下好了,大家有吃的了。”眾人紛紛議論,好像過年一樣高興。那座小工廠在土山的另一側,走了二裏多遠,轉過一個彎就到了。馬原心裏有一個疑問,為什麽不把廚房放在工廠裏,這樣工人吃飯也方便,每一次這麽挑著飯菜,折騰人不說,冬天走到工廠飯菜就涼了。進入工廠大院才明白,原來這個小工廠是八路軍的兵工廠,幾十個工人在擺弄火藥、子彈、槍械,條件簡陋,容易出事故,為了保障夥夫們的安全,所以才把廚房放到了較遠的地方。
“劉廠長,叫大家吃飯了,別忙乎了,今天燉的魚,隨便吃,管飽。”張雲山樂嗬嗬地對一位站在一台機床旁幹活的人喊道。
“好了,好了。”劉廠長嘴裏答應著,卻連頭都沒有抬一下,仍舊忙乎著。
“一會飯菜就涼了。”張雲山湊到劉廠長身後,對著他的耳朵大聲喊了一嗓子。
劉廠長嚇了一跳,回頭一瞧是張雲山,“你這個張瘸子,嚇死老子了。”
劉廠長是個中年人,黑瘦、精幹,他洗了手,招呼工人們過來吃飯,大家一看是鹹魚,興奮得不得了,有人說來到陝北這地方好幾年沒吃到魚了,有人說要是頓頓有魚吃就好了。大家一邊說笑,一邊大口咀嚼著可口的飯菜。張雲山帶著夥夫們回去了,馬原借口要在這裏幫著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留下來,在幾個窯洞裏轉了轉,沒有什麽太像樣的設備、機器,完全就是手工作坊。
馬原和小李睡一間窯洞,早上小李起來,嚇了一跳,屋子裏堆滿了長條木箱子,打開一個箱子,裏麵裝滿了銅錠,再打開一個,裏麵是一根根鋼銼……小李看一眼馬原,見他還在呼呼大睡,把他叫醒,問他這些東西是不是他弄來的,馬原瞪著眼睛望著那些木箱,故作驚訝地問:“是誰把這些東西搬進來的?咱們昨天睡覺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呀?”
張雲山過來了,瞧了一眼,沒說話,轉身去找劉福貴廠長,劉廠長過來,打開所有的木箱子,笑得嘴都合不上了,“管他是哪來的,反正都是工廠急需的寶貝。”
幾十個木箱子搬走了,張雲山把馬原叫到僻靜的地方。
“咋你一來,就有這麽多神奇事情發生呢?”張雲山問。
“那我咋知道是咋回事?興許這地方是風水寶地,老天爺有意幫助咱八路打鬼子,才把這麽多好定西變戲法一樣弄到溝裏。”馬原道。
小李接受了一個任務,張雲山讓他盯著馬原,這天晚上小李裝著睡著了,打著很響亮的呼嚕,午夜時分,馬原推他一下,小李也沒有醒,過了幾分鍾,小李睜開眼睛,伸手一摸,馬原的被窩是空的,小李跳下炕,點起油燈,屋子裏沒有馬原的身影,院子裏也沒有,小李把這件事跟張雲山說了,兩個人來到小李和馬原睡覺的屋子,就看見屋子裏有多了數十個麻袋,馬原正躺在炕上睡著。兩個人悄悄打開那些麻袋,見裏麵賺的都是蠟燭和一些軍工方麵的書籍。
張雲山把小李叫到外麵,張雲山很嚴肅地對小李道:“這個小馬會神術,能給咱們變出寶貝來,對咱們來說他就是一個無價之寶,這件事隻有咱們兩個知道,你一定要保密,不能把這件事情講出去,你要是泄露出去,小馬就可能被日本人和國民黨的特務綁架,給我們的革命事業造成巨大損失,你知道問題的嚴重行嗎?”
小李挺了挺胸,“我爹娘都叫國民黨殺死了,是紅軍給我報了仇,我不會忘恩負義做對不起紅軍的事。這件事我會藏在心裏,帶進墳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