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楊司令就是東北抗聯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楊靖宇。楊靖宇觀察力很強,隻打量一眼,就否定了馬原特務的身份。他的理由是特務進山窺探情報,大多數會偽裝成獵人或者其他抗日隊伍的幹部、戰士,身上是一定要佩帶武器的,至少也要弄一杆火銃壯膽、防身,因為山林裏經常有野獸、胡子出沒,連槍都不帶就敢進山,那是找死。再就是他發現馬原身上穿著短袖衫和短褲,如果穿著這身衣褲進山,早就被蚊蟲把血吸幹了,這說明這個人在山林裏一定遇到了意外情況,迫不得已把衣服脫了,穿著這身跑到了這裏。還有一點,馬原目光清澈,神態自然,表現的十分鎮定,不像是心理陰暗的特務。
楊靖宇回身走進屋裏,馬原跟著進了屋。那個少年在屋外把門關上,肅立在門旁,給楊司令站崗。楊靖宇讓馬原坐在一條長凳上,倒了一碗水,放在他麵前。“你說說吧,為什麽會來到這裏。”
“這裏是什麽地方?”馬原問。
“什麽地方?哈哈哈。”楊靖宇突然大笑起來,“這裏是打鬼子,抗日的地方。”
“你說的鬼子是日本鬼子嗎?”馬原問。
楊靖宇好像看一個怪物似地盯著馬原,過了半響才語含譏諷地道:“作為中國人,你真是很有見識,日本人的鐵蹄已經在東北踐踏整整兩年了,你竟然不知道我口中的鬼子是什麽意思。”
“那麽你們就是抗聯了?莫非你就是楊靖宇將軍?”馬原麵現驚喜地問。
從剛才的對答中楊靖宇越發地肯定這個少年絕對不是特務,一個特務是不可能在他麵前裝傻充愣的。
“對,我就是楊靖宇。”
馬原興奮地站起身,雙腿一並,啪地給楊靖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向抗日英雄楊將軍致以革命的軍禮,以表達我仰慕之情。”馬原高聲道。
楊靖宇被馬原搞懵了,眯起眼睛盯著馬原,他覺得自己的腦子完全跟不上事情的變化了,剛才這位可是連鬼子是不是日本人都不知道,現在忽然變成一位革命軍人。楊靖宇張了張口要說什麽,卻沒有說出口。
“我看過曆史書,書上說你們抗聯生活很艱苦,經常餓肚子,武器也十分匱乏,我有條件給你們弄到食物和武器,楊司令,你就在這裏等著,用不了多久就有奇跡發生。”馬原說罷,啟動穿越手鐲,回到主位麵的印度埃洛拉石窟群。在一座儲存食物的被擴展成山洞的石窟裏裝了滿滿兩麻袋魚肉罐頭、水果罐頭,又到存放武器、彈藥的山洞裏找了十五支司登衝鋒槍、五百枚手榴彈、五萬發子彈,帶著食物和武器、彈藥穿越到第三位麵楊靖宇的木屋裏。馬原突然從楊靖宇麵前消失,把楊靖宇搞得腦子亂成一團,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呀?剛才明明他就站在這裏,怎麽一下就沒了?楊靖宇推開屋門,問站在門口的少年,“發子,你剛才是不是押過來一個歲數跟你差不多的小子?”
這個被楊靖宇稱作發子的半大小子,名叫黃生發,比馬原小兩歲,是楊靖宇所領導的這支隊伍少年營的戰士。黃生發奇怪地看一眼楊靖宇,“楊司令,他不是在屋嗎?”
楊靖宇點了點頭,“他是在屋裏,我剛才腦子糊塗了。”楊靖宇不打算把馬原突然消失的事情告訴黃生發,他擔心黃生發在隊伍裏亂說,引起混亂。他剛才之所以開門問一下黃生發,隻是為了確認自己剛才是不是在做夢,黃生發的回答讓他明白剛才發生的事情都是真的。
楊靖宇關上屋門,靜靜地坐在那張簡陋的桌子旁,仔細回想著剛才的情景,回味著馬原說過的每一句話,他覺得這個具有瞬間消失的人很可能還會再次神奇出現在這間屋子裏。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讓楊靖宇苦等的馬原果然出現在楊靖宇身旁,同馬原一起出現的還有兩麻袋罐頭以及一批武器、彈藥。
楊靖宇掃一眼地上鼓鼓囔囔的麻袋和堆放在地上的彈藥箱、衝鋒槍、手榴彈,神情中現出壓抑著的興奮,“你到底是人,還是鬼怪?”楊靖宇問。
“當然是人了,我叫馬原,可以往來於三個時空。”馬原道,“關於我的來曆請保密,你就把我當成你手下的戰士吧,我會不定期地為你們的抗日事業輸送武器、彈藥、藥品和糧食。”
楊靖宇雖然不明白往來於三個時空究竟代表什麽科學含義,但大概的意思還是明白的。楊靖宇站起身,走上前去,緊緊握住馬原的雙手,“我代表抗聯將士謝謝你。”
“打鬼子現在也是我的事,我相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把鬼子趕出中國,不但要趕出中國,咱們中國人還要打到東京去,把小鬼子的天皇抓回來,給日本鬼子殺害的中國人血祭。”馬原道。
“打到東京去,哈哈,有氣魄,不過,咱們目前還是努力把小鬼子從中國的土地上趕出去,能把這個目標實現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楊靖宇道。
楊靖宇率領的抗聯這個時期已經發展到一千多人,隻是這一千多人都分散在這片山林周邊的很多地方,隱蔽在這片山林裏的抗聯幹部、戰士大概有三百多人。昨天宋鐵岩和樸翰宗率領三百多人下山搞糧食和藥品去了,楊靖宇身邊隻留了五六個少年營小戰士。楊靖宇打開麻袋,拿出一個魚肉罐頭,仔細端詳著,笑得合不攏嘴,“小馬同誌,你帶來的都是好東西呀!你知道嗎?咱們的戰士已經好幾天沒吃到糧食了,這些天都在挖野菜吃。”
楊靖宇推開門,將半口袋魚肉罐頭和水果罐頭遞給黃生發,“去給傷員們送過去,讓他們也補補身子。”
“隊伍裏還有傷員?有多少?”馬原問。
“十一名傷員,四名重傷員,七名輕傷員,他們都是好樣的,打鬼子不含糊,可是槍彈不長眼,為了抗日打鬼子,總要流血犧牲,隻是我這個帶隊的不合格,無法給他們搞到藥品。”楊靖宇說到這裏神情黯然地歎了一口氣。
“我明天給你們帶過來幾名醫生和護士,還有藥品。”馬原道,“決不能讓戰士們因為缺少藥品和醫生而白白送了性命。”
馬原說著罷,回到了主位麵。馬原補了一覺,翌日從解放軍營地醫院裏挑選了兩名印度女醫生和十名印度女護士,又帶了一百盒青黴素、麻藥等藥物和醫療器械,以及一千斤麵粉和五百斤白糖、一百斤食鹽,來到第三位麵楊靖宇的小木屋裏。為了保住穿越的秘密,楊靖宇在馬原離開後,就搬離了這座木屋,在離木屋較遠的地方挖了一個地窨子,住在地窨子裏。他讓戰士們在木屋周圍用原木圍起一道高高的木牆,並且嚴禁戰士們靠近木屋。楊靖宇在木屋桌子上留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小馬同誌,我已將這裏封閉起來,你過來後,把桌子上的茶缸扣在屋外原木牆頂端,我就知道你來了。”
馬原不理會那些印度醫生、護士們的驚愕,他拿起桌上的茶缸,另一隻手搬起一隻長凳走出屋子,站在長凳上,把茶缸扣在一根原木頂端。晚上,兩個多小時後,楊靖宇悄悄來到這裏,看到信號,暗自歡喜,看看四周無人,掏出鑰匙打開圍牆的鐵鎖,將馬原和醫生、護士們放出來。
楊靖宇把馬原拉到一旁,悄聲問:“這些怎麽都是外國人?”
馬原道:“這些醫生、護士都是印度人,那幾個醫生都是我從印度孟買請來的,他們都在美國學習過醫學,醫術很高超的。”
“看他們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是你把她們強拽過來的吧。”楊靖宇道。
“嗬嗬,司令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來了,我找不到華人醫生,身邊隻有這些印度醫生,為了盡快給咱們的傷員治好傷患,也隻能把她們帶過來了。”馬原道。
“等傷員全部恢複了健康,就把她們送回去,咱們不能強人所難。”楊靖宇道。
楊靖宇帶著戰士們搭起四頂帳篷,四名重傷員抬進帳篷裏,四名印度女醫生同時給重傷員做手術,另一名印度女醫生則負責給那些輕傷員處理傷口。馬原回到了主位麵,高雲春坐在石窟中一張桌子旁翻閱文件,抬頭看見馬原站在麵前,笑著道:“小馬,這些天在忙什麽?”馬原說:“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說罷也不等高雲春有什麽反應,就啟動穿越手鐲,將高雲春帶到了第三位麵抗聯營地。參觀了抗聯營地,看見抗聯戰士大多居住在地窨子裏,許多人居然連被子都沒有,兩個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高雲春和楊靖宇走到僻靜的地方席地而坐,高雲春沉吟片刻,“楊司令,抗聯戰士生活太艱苦了,將士們為了保家衛國流血犧牲,卻吃不飽穿不暖,我心裏很不好受。”
楊靖宇神情黯然地道:“日軍武器精良,人數眾多,又有大批漢奸部隊協助,力量比我們強大千萬倍。我們始終處於日軍圍困之中,獲得戰爭資源的途徑十分有限,為了從日偽軍手裏一粒米、一粒子彈,往往需要戰士們付出生命的代價……其實條件艱苦才能磨練人的意誌,才能體現革命軍人革命意誌和大無畏的精神。”
“今後後勤工作就由我和馬原負責了,我們會盡力保證戰士們吃飽、穿暖,手裏有足夠的彈藥可以殺敵。”高雲春道。(未完待續)
楊靖宇回身走進屋裏,馬原跟著進了屋。那個少年在屋外把門關上,肅立在門旁,給楊司令站崗。楊靖宇讓馬原坐在一條長凳上,倒了一碗水,放在他麵前。“你說說吧,為什麽會來到這裏。”
“這裏是什麽地方?”馬原問。
“什麽地方?哈哈哈。”楊靖宇突然大笑起來,“這裏是打鬼子,抗日的地方。”
“你說的鬼子是日本鬼子嗎?”馬原問。
楊靖宇好像看一個怪物似地盯著馬原,過了半響才語含譏諷地道:“作為中國人,你真是很有見識,日本人的鐵蹄已經在東北踐踏整整兩年了,你竟然不知道我口中的鬼子是什麽意思。”
“那麽你們就是抗聯了?莫非你就是楊靖宇將軍?”馬原麵現驚喜地問。
從剛才的對答中楊靖宇越發地肯定這個少年絕對不是特務,一個特務是不可能在他麵前裝傻充愣的。
“對,我就是楊靖宇。”
馬原興奮地站起身,雙腿一並,啪地給楊靖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向抗日英雄楊將軍致以革命的軍禮,以表達我仰慕之情。”馬原高聲道。
楊靖宇被馬原搞懵了,眯起眼睛盯著馬原,他覺得自己的腦子完全跟不上事情的變化了,剛才這位可是連鬼子是不是日本人都不知道,現在忽然變成一位革命軍人。楊靖宇張了張口要說什麽,卻沒有說出口。
“我看過曆史書,書上說你們抗聯生活很艱苦,經常餓肚子,武器也十分匱乏,我有條件給你們弄到食物和武器,楊司令,你就在這裏等著,用不了多久就有奇跡發生。”馬原說罷,啟動穿越手鐲,回到主位麵的印度埃洛拉石窟群。在一座儲存食物的被擴展成山洞的石窟裏裝了滿滿兩麻袋魚肉罐頭、水果罐頭,又到存放武器、彈藥的山洞裏找了十五支司登衝鋒槍、五百枚手榴彈、五萬發子彈,帶著食物和武器、彈藥穿越到第三位麵楊靖宇的木屋裏。馬原突然從楊靖宇麵前消失,把楊靖宇搞得腦子亂成一團,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呀?剛才明明他就站在這裏,怎麽一下就沒了?楊靖宇推開屋門,問站在門口的少年,“發子,你剛才是不是押過來一個歲數跟你差不多的小子?”
這個被楊靖宇稱作發子的半大小子,名叫黃生發,比馬原小兩歲,是楊靖宇所領導的這支隊伍少年營的戰士。黃生發奇怪地看一眼楊靖宇,“楊司令,他不是在屋嗎?”
楊靖宇點了點頭,“他是在屋裏,我剛才腦子糊塗了。”楊靖宇不打算把馬原突然消失的事情告訴黃生發,他擔心黃生發在隊伍裏亂說,引起混亂。他剛才之所以開門問一下黃生發,隻是為了確認自己剛才是不是在做夢,黃生發的回答讓他明白剛才發生的事情都是真的。
楊靖宇關上屋門,靜靜地坐在那張簡陋的桌子旁,仔細回想著剛才的情景,回味著馬原說過的每一句話,他覺得這個具有瞬間消失的人很可能還會再次神奇出現在這間屋子裏。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讓楊靖宇苦等的馬原果然出現在楊靖宇身旁,同馬原一起出現的還有兩麻袋罐頭以及一批武器、彈藥。
楊靖宇掃一眼地上鼓鼓囔囔的麻袋和堆放在地上的彈藥箱、衝鋒槍、手榴彈,神情中現出壓抑著的興奮,“你到底是人,還是鬼怪?”楊靖宇問。
“當然是人了,我叫馬原,可以往來於三個時空。”馬原道,“關於我的來曆請保密,你就把我當成你手下的戰士吧,我會不定期地為你們的抗日事業輸送武器、彈藥、藥品和糧食。”
楊靖宇雖然不明白往來於三個時空究竟代表什麽科學含義,但大概的意思還是明白的。楊靖宇站起身,走上前去,緊緊握住馬原的雙手,“我代表抗聯將士謝謝你。”
“打鬼子現在也是我的事,我相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把鬼子趕出中國,不但要趕出中國,咱們中國人還要打到東京去,把小鬼子的天皇抓回來,給日本鬼子殺害的中國人血祭。”馬原道。
“打到東京去,哈哈,有氣魄,不過,咱們目前還是努力把小鬼子從中國的土地上趕出去,能把這個目標實現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楊靖宇道。
楊靖宇率領的抗聯這個時期已經發展到一千多人,隻是這一千多人都分散在這片山林周邊的很多地方,隱蔽在這片山林裏的抗聯幹部、戰士大概有三百多人。昨天宋鐵岩和樸翰宗率領三百多人下山搞糧食和藥品去了,楊靖宇身邊隻留了五六個少年營小戰士。楊靖宇打開麻袋,拿出一個魚肉罐頭,仔細端詳著,笑得合不攏嘴,“小馬同誌,你帶來的都是好東西呀!你知道嗎?咱們的戰士已經好幾天沒吃到糧食了,這些天都在挖野菜吃。”
楊靖宇推開門,將半口袋魚肉罐頭和水果罐頭遞給黃生發,“去給傷員們送過去,讓他們也補補身子。”
“隊伍裏還有傷員?有多少?”馬原問。
“十一名傷員,四名重傷員,七名輕傷員,他們都是好樣的,打鬼子不含糊,可是槍彈不長眼,為了抗日打鬼子,總要流血犧牲,隻是我這個帶隊的不合格,無法給他們搞到藥品。”楊靖宇說到這裏神情黯然地歎了一口氣。
“我明天給你們帶過來幾名醫生和護士,還有藥品。”馬原道,“決不能讓戰士們因為缺少藥品和醫生而白白送了性命。”
馬原說著罷,回到了主位麵。馬原補了一覺,翌日從解放軍營地醫院裏挑選了兩名印度女醫生和十名印度女護士,又帶了一百盒青黴素、麻藥等藥物和醫療器械,以及一千斤麵粉和五百斤白糖、一百斤食鹽,來到第三位麵楊靖宇的小木屋裏。為了保住穿越的秘密,楊靖宇在馬原離開後,就搬離了這座木屋,在離木屋較遠的地方挖了一個地窨子,住在地窨子裏。他讓戰士們在木屋周圍用原木圍起一道高高的木牆,並且嚴禁戰士們靠近木屋。楊靖宇在木屋桌子上留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小馬同誌,我已將這裏封閉起來,你過來後,把桌子上的茶缸扣在屋外原木牆頂端,我就知道你來了。”
馬原不理會那些印度醫生、護士們的驚愕,他拿起桌上的茶缸,另一隻手搬起一隻長凳走出屋子,站在長凳上,把茶缸扣在一根原木頂端。晚上,兩個多小時後,楊靖宇悄悄來到這裏,看到信號,暗自歡喜,看看四周無人,掏出鑰匙打開圍牆的鐵鎖,將馬原和醫生、護士們放出來。
楊靖宇把馬原拉到一旁,悄聲問:“這些怎麽都是外國人?”
馬原道:“這些醫生、護士都是印度人,那幾個醫生都是我從印度孟買請來的,他們都在美國學習過醫學,醫術很高超的。”
“看他們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是你把她們強拽過來的吧。”楊靖宇道。
“嗬嗬,司令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來了,我找不到華人醫生,身邊隻有這些印度醫生,為了盡快給咱們的傷員治好傷患,也隻能把她們帶過來了。”馬原道。
“等傷員全部恢複了健康,就把她們送回去,咱們不能強人所難。”楊靖宇道。
楊靖宇帶著戰士們搭起四頂帳篷,四名重傷員抬進帳篷裏,四名印度女醫生同時給重傷員做手術,另一名印度女醫生則負責給那些輕傷員處理傷口。馬原回到了主位麵,高雲春坐在石窟中一張桌子旁翻閱文件,抬頭看見馬原站在麵前,笑著道:“小馬,這些天在忙什麽?”馬原說:“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說罷也不等高雲春有什麽反應,就啟動穿越手鐲,將高雲春帶到了第三位麵抗聯營地。參觀了抗聯營地,看見抗聯戰士大多居住在地窨子裏,許多人居然連被子都沒有,兩個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高雲春和楊靖宇走到僻靜的地方席地而坐,高雲春沉吟片刻,“楊司令,抗聯戰士生活太艱苦了,將士們為了保家衛國流血犧牲,卻吃不飽穿不暖,我心裏很不好受。”
楊靖宇神情黯然地道:“日軍武器精良,人數眾多,又有大批漢奸部隊協助,力量比我們強大千萬倍。我們始終處於日軍圍困之中,獲得戰爭資源的途徑十分有限,為了從日偽軍手裏一粒米、一粒子彈,往往需要戰士們付出生命的代價……其實條件艱苦才能磨練人的意誌,才能體現革命軍人革命意誌和大無畏的精神。”
“今後後勤工作就由我和馬原負責了,我們會盡力保證戰士們吃飽、穿暖,手裏有足夠的彈藥可以殺敵。”高雲春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