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國民黨老兵的迫擊炮打得很準,專門打擊印軍的輕重機槍火力點,印軍機槍接二連三被迫擊炮彈敲掉,印軍懵了,急忙下令撤退。
上一次是撤退,這一次卻是敗退,解放軍追著印軍屁股一路緊追不舍,那些跟著山地營過來湊數的軍警,根本沒有戰鬥力,一旦被跑得飛快的印第安士兵追上,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就做了俘虜。
高雲春跟著隊伍跑了幾裏地就跑不動了,他把追殺印軍的任務交給了曹文清和哈德遜,命令他們拋下重武器,輕壯前進,務必將這支印軍全部消滅。
曹文清說押送俘虜耽誤時間也占用部隊資源,要想全殲就要違反部隊製定的俘虜政策。
高雲春斬釘截鐵地道;
“這次給你破個例,可以不要俘虜,路上見到印軍士兵一律射殺。”曹文清要的就是這句話,當即率部向印軍逃竄的方向追過去,路上看見印軍官兵,舉槍就射,即便舉手投降也毫不理會,印第安人也爭先效仿。
印第安人在此位麵的北美自小跟隨長輩追趕獵物,都練出了鐵腳板,個個跑得飛快,那些國民黨老兵和英國人都被他們輕鬆超越,印度士兵自然也沒有他們跑得快。
追出十幾裏路,那些印度兵便都筋疲力盡了,一些士兵躺在地上把自己的爛命交給了佛祖來安排。
印第安人衝上去,用刺刀結果了這些印軍的性命。但這種做法的副作用產生了,印軍眼見不抵抗性命也難保,於是拿起槍向印第安士兵射擊。
兩軍在距離石窟二十多裏地的地方再次展開廝殺,雙方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栓動步槍,打出槍膛裏的子彈,雙方就開始白刃格鬥。
那些國民黨老兵和英國人在路上歇了十多分鍾,恢複了體力,追上來加入了混戰。
印軍逃跑的路上不斷被解放軍射殺,人數隻有三千多人,雙方兵力基本相當。
但戰鬥力卻並不相同,數千印軍隻有山地營的一些軍官有過戰鬥經驗,最底層的三千士兵也隻有在今天才第一次接觸過戰爭,可是同他們拚殺的三千解放軍官兵卻在印度連續經曆了三次激烈的戰鬥。
特別是那些國民黨老兵中的一些人都是從解放戰爭的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可謂以一當十。
雖然印軍戰鬥力與解放軍相比不在一個檔次上,可是印軍士兵在死亡的威脅下,還是爆發了很可怕的戰鬥力,一個印軍士兵將刺刀捅進一個印第安士兵的身體裏,另一個印第安人看見同伴倒下,憤怒之下,揮舞砍刀劈在這個印度士兵的腦袋上,印度士兵慘叫一聲,捂住傷口攤倒在血泊中。
混戰中不知哪一方的士兵殺紅了眼睛,居然拉響了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周圍正在廝殺的敵我雙方士兵倒下六七人。
曹文清手握一把大威力左輪手槍,在衛兵的護衛下,不斷地將身旁與解放軍戰士糾纏的印軍士兵擊斃,打完子彈,再次裝滿子彈,開始尋找新的目標。
哈德遜十幾秒鍾之前被一把刺刀捅進了前胸,他臨死之前用那把跟了他許多年的短斧劈進那個印軍士兵的肩膀。
這一場慘烈的廝殺十幾分鍾就結束了,笑到最後的是解放軍官兵,所有的印軍都倒在了地上,一些沒死的還在大聲呻吟,即將下地獄的人身體不停抽動,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解放軍四千多人能夠站立著的隻有不到一千人,戰士們拖著疲倦的身軀在戰場上來回走動,給印軍傷員補槍或者把傷員從屍體中抬出來,交給擔架隊送回營地治療。
擔架隊抬回來七百多名傷員,其中五百多名重傷員幾天後相繼死去,那些輕傷員得到治療,過不了多久就會痊愈。
趁著奧蘭加巴德兵力空虛,高雲春率部占領了這座城市。解放軍僅有一千多名能戰之兵,若印軍再次派大軍過來,解放軍就隻有撤出奧蘭加巴德,印軍吃了大虧,損失了五千多人,下一次估計會派更多的人,倘若印軍裝備了重炮,解放軍憑借洞窟就很難抵擋印軍,隻能撤進薩希亞德裏山上的密林中與印軍周旋。
高雲春既不想放棄奧蘭加巴德,也不打算靠一千多老兵與印軍死拚。他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樣借助它山之石來攻印度這塊玉,有馬原那個穿越手鐲在,辦法不難想出來,高雲春讓馬原去一趟南越,帶一批南越軍隊過來,讓南越軍隊在孟買附近燒殺搶掠,吸引印軍的注意力,這樣解放軍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使其兩敗俱傷。
然而穿越手鐲並不按照馬原的意願行事,穿越手鐲那個夜晚居然把他帶到了帝汶島上的小城阿利安巴塔,馬原將城裏的一千多名葡萄牙士兵帶到了奧蘭加巴德城外解放軍的軍營中,這些葡萄牙官兵來到這裏之前正在軍營裏睡覺,所以都沒有帶武器,他們一出現在軍營裏就被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官兵圍住了。
第二天曹長青帶領解放軍押著這些葡萄牙人離開奧蘭加巴德,一直向西行進,走了整整兩天,這兩天裏隻給葡萄牙人很少的食物,解放軍將葡萄牙人送到孟買與奧蘭加巴德之間的納西克附近,給他們每人分了一個漢堡,又給他們扔下五百多條槍,一萬發子彈,曹長青就帶著部隊返回了奧蘭加巴德。
葡萄牙人狼吞虎咽地吃下漢堡,卻不曾想到那些漢堡裏都被解放軍戰士灑了苯丙胺粉末,服用苯丙胺的葡萄牙人變得無比亢奮,他們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
葡萄牙人拿起解放軍留給他們的武器,殺進納西克城中。在城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第二天夜裏馬原又從帝汶島阿利安巴塔帶過來五千馬來人,天光放亮,解放軍把這些馬來人押送到奧蘭加巴德南部小城艾哈邁德訥格爾附近,給這些饑腸轆轆的馬來人每人分了一個放了苯丙胺粉末的漢堡,又給他們扔下一千條步槍,兩萬發子彈。
結果這些馬來人也很快變成了強盜,把艾哈邁德訥格爾鬧了個天翻地覆。
納西克的印度難民湧向孟買附近的格利揚,艾哈邁德訥格爾的印度難民則逃到了南部城市。
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烽煙四起,印度政府急忙從孟買調派軍隊前往那兩座城清剿亂匪。
葡萄牙人和馬來人自知這些天自己殺了許多印度人,若被印軍抓住絕不會得到寬恕,於是以決死之心同印度軍隊殊死戰鬥。
馬原不斷地從帝汶島帶來馬來人,而解放軍則不斷地將喂食苯丙胺的馬來人送到那兩座城市周圍的鄉村,讓他們去鄉村燒殺搶掠,印度軍隊剛剛剿滅了城裏的亂匪,鄉下又亂起來,於是印度軍隊急忙殺奔鄉下,亂匪們在鄉下四處流竄,這一帶的印度鄉下屬於山地,交通條件惡劣,這給剿匪部隊增加了很多麻煩。
馬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將帝汶島上的阿利安巴塔城內的數萬馬來人全部弄到了印度,趁著這些馬來人吸引三哥火力的時機,馬原開始從華夏國山北省向帝汶島阿利安巴塔輸送移民。
當阿利安巴塔華夏移民數量達到了三萬多人後,馬原給遠在香港的許智宏發電,命其帶青島號和昆侖號來到伊裏安島,將伊裏安島上華夏移民點的領主王文軍及其民兵隊送到阿利安巴塔,由王文軍暫時管理那些移民。
隨後馬原又開始將帝汶島上阿塔普普的葡萄牙人和馬來人送到印度奧蘭加巴德……從主位麵196年月份開始,一直到這一年的十一月底,馬原不斷在華夏國、帝汶島、印度之間奔波,逐漸將帝汶島上幾座城市裏四十多萬馬來人以及數萬葡萄牙人全部送到了印度,與此同時從華夏國山北省帶來三十多萬人填補帝汶島那些城市留出的空缺。
高雲春讓馬原把他帶到了帝汶島,他要在這主持建立一個華人為主體的國家。
國民已經有了,現在還缺一個政府,如果政府全部為華人,很難被西方列強認可,再者也容易引發東南亞國家集體反華,借機製造虐待國內華僑事件。
基於此種考慮,高雲春決定這個即將成立的帝汶國社會製度必須實行民主製,所有的政府成員,包括總統、總理、絕大多數議員都得是西方人才好,隻要軍隊掌握在華夏人手中,異族人就翻不起多大浪。
當然政府要員是不可能在主位麵選擇的,次位麵的大唐不是還有一批英國殖民者嗎?
那就把卡爾以及弗吉尼亞殖民地領主愛希利尼斯弄過來,讓他們到帝汶國扮演傀儡角色好了。
1964年1月日,一件轟動世界的事件發生了,從這一天那開始,帝汶島上全體16歲以上公民就是否脫離葡萄牙統治進行公投。
公投活動整整進行了十天,最後的結果是絕大多數公民選擇了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組建新的國家。
1月14日,帝汶島兩位政客,卡爾和愛希利尼斯開始組建各自的政黨。
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卡爾組建了人民黨,愛希利尼斯成立了民主黨。
隨後各個城市、鄉村選舉各地的議員,組建議會,然後開始選舉執政黨……月初,帝汶國選舉結果終於揭曉,人民黨以絕對優勢獲勝,成為第一屆執政黨,卡爾則成為該國曆史上第一位總統。
大概是帝汶國實在太缺少政治人才,卡爾當選總統後,居然讓愛希利尼斯當了總理,而馬來人提裏德就任海軍部部長,許智宏為海軍部參謀長,馬來人比羅西就任陸軍司令,華人王文軍為參謀長。
(未完待續)
上一次是撤退,這一次卻是敗退,解放軍追著印軍屁股一路緊追不舍,那些跟著山地營過來湊數的軍警,根本沒有戰鬥力,一旦被跑得飛快的印第安士兵追上,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就做了俘虜。
高雲春跟著隊伍跑了幾裏地就跑不動了,他把追殺印軍的任務交給了曹文清和哈德遜,命令他們拋下重武器,輕壯前進,務必將這支印軍全部消滅。
曹文清說押送俘虜耽誤時間也占用部隊資源,要想全殲就要違反部隊製定的俘虜政策。
高雲春斬釘截鐵地道;
“這次給你破個例,可以不要俘虜,路上見到印軍士兵一律射殺。”曹文清要的就是這句話,當即率部向印軍逃竄的方向追過去,路上看見印軍官兵,舉槍就射,即便舉手投降也毫不理會,印第安人也爭先效仿。
印第安人在此位麵的北美自小跟隨長輩追趕獵物,都練出了鐵腳板,個個跑得飛快,那些國民黨老兵和英國人都被他們輕鬆超越,印度士兵自然也沒有他們跑得快。
追出十幾裏路,那些印度兵便都筋疲力盡了,一些士兵躺在地上把自己的爛命交給了佛祖來安排。
印第安人衝上去,用刺刀結果了這些印軍的性命。但這種做法的副作用產生了,印軍眼見不抵抗性命也難保,於是拿起槍向印第安士兵射擊。
兩軍在距離石窟二十多裏地的地方再次展開廝殺,雙方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栓動步槍,打出槍膛裏的子彈,雙方就開始白刃格鬥。
那些國民黨老兵和英國人在路上歇了十多分鍾,恢複了體力,追上來加入了混戰。
印軍逃跑的路上不斷被解放軍射殺,人數隻有三千多人,雙方兵力基本相當。
但戰鬥力卻並不相同,數千印軍隻有山地營的一些軍官有過戰鬥經驗,最底層的三千士兵也隻有在今天才第一次接觸過戰爭,可是同他們拚殺的三千解放軍官兵卻在印度連續經曆了三次激烈的戰鬥。
特別是那些國民黨老兵中的一些人都是從解放戰爭的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可謂以一當十。
雖然印軍戰鬥力與解放軍相比不在一個檔次上,可是印軍士兵在死亡的威脅下,還是爆發了很可怕的戰鬥力,一個印軍士兵將刺刀捅進一個印第安士兵的身體裏,另一個印第安人看見同伴倒下,憤怒之下,揮舞砍刀劈在這個印度士兵的腦袋上,印度士兵慘叫一聲,捂住傷口攤倒在血泊中。
混戰中不知哪一方的士兵殺紅了眼睛,居然拉響了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周圍正在廝殺的敵我雙方士兵倒下六七人。
曹文清手握一把大威力左輪手槍,在衛兵的護衛下,不斷地將身旁與解放軍戰士糾纏的印軍士兵擊斃,打完子彈,再次裝滿子彈,開始尋找新的目標。
哈德遜十幾秒鍾之前被一把刺刀捅進了前胸,他臨死之前用那把跟了他許多年的短斧劈進那個印軍士兵的肩膀。
這一場慘烈的廝殺十幾分鍾就結束了,笑到最後的是解放軍官兵,所有的印軍都倒在了地上,一些沒死的還在大聲呻吟,即將下地獄的人身體不停抽動,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解放軍四千多人能夠站立著的隻有不到一千人,戰士們拖著疲倦的身軀在戰場上來回走動,給印軍傷員補槍或者把傷員從屍體中抬出來,交給擔架隊送回營地治療。
擔架隊抬回來七百多名傷員,其中五百多名重傷員幾天後相繼死去,那些輕傷員得到治療,過不了多久就會痊愈。
趁著奧蘭加巴德兵力空虛,高雲春率部占領了這座城市。解放軍僅有一千多名能戰之兵,若印軍再次派大軍過來,解放軍就隻有撤出奧蘭加巴德,印軍吃了大虧,損失了五千多人,下一次估計會派更多的人,倘若印軍裝備了重炮,解放軍憑借洞窟就很難抵擋印軍,隻能撤進薩希亞德裏山上的密林中與印軍周旋。
高雲春既不想放棄奧蘭加巴德,也不打算靠一千多老兵與印軍死拚。他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樣借助它山之石來攻印度這塊玉,有馬原那個穿越手鐲在,辦法不難想出來,高雲春讓馬原去一趟南越,帶一批南越軍隊過來,讓南越軍隊在孟買附近燒殺搶掠,吸引印軍的注意力,這樣解放軍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使其兩敗俱傷。
然而穿越手鐲並不按照馬原的意願行事,穿越手鐲那個夜晚居然把他帶到了帝汶島上的小城阿利安巴塔,馬原將城裏的一千多名葡萄牙士兵帶到了奧蘭加巴德城外解放軍的軍營中,這些葡萄牙官兵來到這裏之前正在軍營裏睡覺,所以都沒有帶武器,他們一出現在軍營裏就被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官兵圍住了。
第二天曹長青帶領解放軍押著這些葡萄牙人離開奧蘭加巴德,一直向西行進,走了整整兩天,這兩天裏隻給葡萄牙人很少的食物,解放軍將葡萄牙人送到孟買與奧蘭加巴德之間的納西克附近,給他們每人分了一個漢堡,又給他們扔下五百多條槍,一萬發子彈,曹長青就帶著部隊返回了奧蘭加巴德。
葡萄牙人狼吞虎咽地吃下漢堡,卻不曾想到那些漢堡裏都被解放軍戰士灑了苯丙胺粉末,服用苯丙胺的葡萄牙人變得無比亢奮,他們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
葡萄牙人拿起解放軍留給他們的武器,殺進納西克城中。在城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第二天夜裏馬原又從帝汶島阿利安巴塔帶過來五千馬來人,天光放亮,解放軍把這些馬來人押送到奧蘭加巴德南部小城艾哈邁德訥格爾附近,給這些饑腸轆轆的馬來人每人分了一個放了苯丙胺粉末的漢堡,又給他們扔下一千條步槍,兩萬發子彈。
結果這些馬來人也很快變成了強盜,把艾哈邁德訥格爾鬧了個天翻地覆。
納西克的印度難民湧向孟買附近的格利揚,艾哈邁德訥格爾的印度難民則逃到了南部城市。
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烽煙四起,印度政府急忙從孟買調派軍隊前往那兩座城清剿亂匪。
葡萄牙人和馬來人自知這些天自己殺了許多印度人,若被印軍抓住絕不會得到寬恕,於是以決死之心同印度軍隊殊死戰鬥。
馬原不斷地從帝汶島帶來馬來人,而解放軍則不斷地將喂食苯丙胺的馬來人送到那兩座城市周圍的鄉村,讓他們去鄉村燒殺搶掠,印度軍隊剛剛剿滅了城裏的亂匪,鄉下又亂起來,於是印度軍隊急忙殺奔鄉下,亂匪們在鄉下四處流竄,這一帶的印度鄉下屬於山地,交通條件惡劣,這給剿匪部隊增加了很多麻煩。
馬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將帝汶島上的阿利安巴塔城內的數萬馬來人全部弄到了印度,趁著這些馬來人吸引三哥火力的時機,馬原開始從華夏國山北省向帝汶島阿利安巴塔輸送移民。
當阿利安巴塔華夏移民數量達到了三萬多人後,馬原給遠在香港的許智宏發電,命其帶青島號和昆侖號來到伊裏安島,將伊裏安島上華夏移民點的領主王文軍及其民兵隊送到阿利安巴塔,由王文軍暫時管理那些移民。
隨後馬原又開始將帝汶島上阿塔普普的葡萄牙人和馬來人送到印度奧蘭加巴德……從主位麵196年月份開始,一直到這一年的十一月底,馬原不斷在華夏國、帝汶島、印度之間奔波,逐漸將帝汶島上幾座城市裏四十多萬馬來人以及數萬葡萄牙人全部送到了印度,與此同時從華夏國山北省帶來三十多萬人填補帝汶島那些城市留出的空缺。
高雲春讓馬原把他帶到了帝汶島,他要在這主持建立一個華人為主體的國家。
國民已經有了,現在還缺一個政府,如果政府全部為華人,很難被西方列強認可,再者也容易引發東南亞國家集體反華,借機製造虐待國內華僑事件。
基於此種考慮,高雲春決定這個即將成立的帝汶國社會製度必須實行民主製,所有的政府成員,包括總統、總理、絕大多數議員都得是西方人才好,隻要軍隊掌握在華夏人手中,異族人就翻不起多大浪。
當然政府要員是不可能在主位麵選擇的,次位麵的大唐不是還有一批英國殖民者嗎?
那就把卡爾以及弗吉尼亞殖民地領主愛希利尼斯弄過來,讓他們到帝汶國扮演傀儡角色好了。
1964年1月日,一件轟動世界的事件發生了,從這一天那開始,帝汶島上全體16歲以上公民就是否脫離葡萄牙統治進行公投。
公投活動整整進行了十天,最後的結果是絕大多數公民選擇了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組建新的國家。
1月14日,帝汶島兩位政客,卡爾和愛希利尼斯開始組建各自的政黨。
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卡爾組建了人民黨,愛希利尼斯成立了民主黨。
隨後各個城市、鄉村選舉各地的議員,組建議會,然後開始選舉執政黨……月初,帝汶國選舉結果終於揭曉,人民黨以絕對優勢獲勝,成為第一屆執政黨,卡爾則成為該國曆史上第一位總統。
大概是帝汶國實在太缺少政治人才,卡爾當選總統後,居然讓愛希利尼斯當了總理,而馬來人提裏德就任海軍部部長,許智宏為海軍部參謀長,馬來人比羅西就任陸軍司令,華人王文軍為參謀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