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這些天的疲勞一直沒有緩過來,看著報紙,馬原不知什麽時候就靠在椅子上睡著了。朦朧中感覺有人往他身上蓋了什麽東西,猛然睜開眼睛,看見劉大總統和吳總理就站在麵前,身上的毯子是吳運達給蓋上的,他們身後站著十幾個官員,都在笑眯眯地望著他。大家都是馬原從那邊帶過來的,都念他的好。
“瞧把咱們小馬給累的,看著報紙都睡著了。”劉濤說著俯下身子撿起掉在馬原腳下的報紙。
“是憔悴不少,得注意休息呀!”吳運達對馬原道。
馬原站起身,“劉總統、吳總理,會剛開完嗎?”馬原問。
“中場休息,一個小時還得開。”吳運達道。隨後衝身後的官員們揮了揮手,“就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時間緊迫,大家就別在這裏站著了,回去養足了精神,一個小時後接著討論。”
馬原跟著劉濤和吳運達來到一間小會議室,陳冠生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放著一個切開的椰子和三個玻璃杯。吳運達接過托盤放在桌子上,馬原很有眼力見地抱起椰子,在三隻杯子裏分別倒上椰汁。劉濤對陳冠生道:“一會把門關上,你找一把椅子在門口坐著,我們要商量事情。”
陳冠生點了一下頭,“好的。”
房門關上了,劉濤喝了一口椰子汁,對馬原道:“你在那邊忙什麽了,累成這樣?”
“在海上奔波了幾個月,搶了日本一艘運載黃金、珠寶的貨輪,還到蘇聯西伯利亞那些國營、集體農莊、漁場弄了不少東西,不過寶藏和食物都支援那邊的國家了。那邊糧食短缺的問題仍然很嚴重,看見百姓挨餓,尤其是孩子,揪心。”馬原道。
吳運達道:“那就再往這邊送一批人口過來吧,這邊的糧食、日用品儲備很充足,接收五萬人口不會有問題,隻是住的地方要想辦法。”
“一下過來這麽多人口,短時間內很難解決住房問題。這裏冬天這麽冷,不住在房子裏,肯定會凍壞的。”劉濤道。
吳運達沉思片刻,道:“辦法還是有的,十幾個大、小磚窯就能住下五六千人,各家院子裏都蓋了倉房,讓大家把倉房騰出來,每間倉房擠下四五個人不成問題。咱們有一萬多戶居民,僅僅這些倉房就差不多能把五萬人安排下來,另外還有造船廠的大工棚,冬天造船廠沒多少活,讓他們騰出工棚,裏麵擠下兩千人不成問題……”
“看來咱們還是很有潛力可挖的,那就弄五萬人過來吧。”劉濤道。
“要農民還是城裏人?”馬原問。
“還是去山北省弄人吧,隻要是小縣城,也別管城裏、鄉下,看見人就給弄過來。”劉濤道。
吳運達喝了一口椰汁潤了潤喉嚨,“小馬,其實我們這次找你來並不是為了移民的事情,我們找你過來一是很長時間沒看見你了,心裏惦記,想跟你見見麵,看你小子個子長了沒有,身上長肉了沒有。”
馬原道:“你們要是真心疼我,就讓我多在家呆幾天,歇歇乏。”
劉濤和吳運達嘿嘿地奸笑幾聲,劉濤道:“我們知道你在兩麵奔勞辛苦,也知道你為了這裏做出了多少貢獻,這不,前幾天我和吳總理還商量將來這裏修建了廣場,給你鑄造一尊銅像呢,讓你永垂不朽。”
“我活得好好的,立銅像太不吉利,還是算了吧。”馬原道,“到底找我來有啥事,快說吧,不是說一會還要開會嗎?”
劉濤抬手看了一下手表,“我們這次的會議有一個議題,計劃在英國人的移民據點弗吉尼亞附近建立一個移民點,將那裏變成我們的地盤。開春以後,我們要忙著種地、建房、修路,沒有時間去辦這件事,可是不去占領那裏的英國人的據點,恐怕日後英國人在那裏發展壯大了,就不好弄了。”
劉濤說到這裏,向吳運達望過去,意思是讓吳運達把話接過去。吳運達點點頭,道:“我們的計劃是未來五年之內將北美新大陸靠近大西洋這一帶沿海港口全部占領,所有的英國據點都要清除。”
“那些英國移民怎麽辦?”馬原很配合地問了一句。
“按照當初總理製定的蝮蛇計劃,本應該把他們帶到那邊的帝汶島去,交給高雲春,可是新移民點的物資供應光靠這邊運送不是辦法,我的意思是明年派兩艘帆船去各個英國移民據點走一趟,向他們出售一批手電筒,用手電筒把他們的商船吸引到新移民點,這樣一來,我們隻需讓那些新移民帶一些手電筒,就可以從來新移民點的英國商人那裏換取他們所需的大量物資。”劉濤道。
“我看你也挺累的,先在家歇幾天,多陪陪爹娘,姐妹,然後把五萬移民搞定,安置了移民,你就跟著部隊去弗吉尼亞,用你那個手鐲一次性將弗吉尼亞的英國人全部送到那邊去。”吳雲達道。
馬原在家裏呆了三天就回到了主位麵,穿越手鐲再次把他帶到了蘇聯的西伯利亞,結雅河與布列亞河之間的地區以及興凱湖周邊地區是西伯利亞兩大穀物產區。鐵路沿線分布著許多國營、集體農場,連續兩個夜晚,馬原從那裏的糧倉裏總共弄到兩萬噸小麥、麵粉和馬鈴薯,一千頭牛羊、六百頭豬。山北省甘泉縣居住在城西的百姓昨天夜裏聽見街上傳來牛羊、豬的叫聲,他們推開院門,看見滿大街都是糧食和牛羊、肥豬,起初沒人敢動這些牲畜,他們猜測這些牲畜必是從公家的,自己抓到家裏殺了吃肉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是家裏的孩子、老人正在餓肚子,這麽多牲畜,隨便抓一隻就能讓家裏人過上共產主義生活,就在他們呆立在那裏進行激烈的鬥爭的時候,有幾個莽漢衝到街上,合夥將一頭豬抓進一戶人家的院子裏。有人帶頭,其他的人就動搖了,人們大呼小叫地跑上街道,你一頭,他一隻,轉眼就把那些牲畜弄進了自家的院子裏,幾個小時後,家家戶戶屋子裏都飄出了久違的肉香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城西的百姓在那裏抓牲畜,城東的百姓卻在爭搶街上堆積如山的糧食。
王春哲坐在雪地裏喝麵糊糊,他記不清多久沒有喝到這麽美味的食物了,幾個小時前他還在跟著他的家人躺在自家的火炕上,忍受著饑餓的折磨,可是一陣銅鑼在村子裏響起,有人高聲呼喊,“鄉親們,黨中央給我們送吃的來了。”“準是誰家的孩子在哪裏扯淡,這年頭哪裏還有吃的,說不定黨中央那些老革命也都餓得走不動道了,還送吃的,信他才怪。”王春哲用自己都聽不太清的聲音含糊地嘟囔著。很快村道上響起汽車喇叭聲,這下子人們信了,但凡用一絲力氣的人都像蠕蟲一樣緩慢地,倔強地向那裏爬過去,平日裏距離最遠的人家走到那裏也不過幾分鍾,可是那一段路仿佛在天邊,人們一邊蠕動,一邊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呼喊著,黨中央啊,m主席啊,救命啊……從炕頭摔下來,爬到外屋,推開屋門,爬到院子裏,累了,停下來,歇一口氣,然後再爬……有的人爬著爬著眼前一黑就暈死過去了,有的人把最後一絲力氣耗盡了,再沒有醒過來。
王春哲的父親去年為了讓他和母親以及兩個妹妹活下來,舍不得吃那幾個野菜團子,到山上找一了一個土洞躺在裏麵活活餓死了。今年母親為了讓他活下去,晚上背著兩個妹妹,拿出去年偷著藏起來的幾把蕎麥粉,熬成稀粥喂他喝,母親怕他弄出動靜,他喝一口,母親就用被子把他腦袋捂住,過一會再把被子掀開,再喂他喝一口……如果母親和兩個妹妹同他分了那點蕎麥粉,說不定就能等到黨中央給送糧食,可是……
王春哲的家距離那輛卡車最近,他第一個爬出了院子,馬原跑過去,抱起這個瘦成皮包骨頭的人,年紀跟比馬原還大兩歲,可是那身子輕飄飄的比一隻小雞沉不了多少。王春哲被馬原抱到一個大鐵鍋跟前,喝下一碗麵糊糊。看見王春哲的樣子,馬原才意識到這個村子被饑餓折磨的已經到了死亡邊緣。他一家家走過去,把那些蠕動的村民背到鐵鍋前,怕餓久的人一頓吃太飽撐死,鍋裏的麵糊糊很稀,並且隻預備了一隻小碗,很多人圍在那裏,沒有人有機會吃第二碗,剛把麵糊糊喝下去,就有另一隻手把碗搶了去。當天下午王春哲同村民們來到了次位麵,到次位麵的第一頓,他們喝到了稍稍濃稠的麵糊糊。每隔幾個小時,他們就會喝一頓,第二天,他們喝到了裏麵放了少許肉丁的麵糊糊……他們有了力氣,能說笑了,能走路了……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們基本上都能做了。
饑餓的時候王春哲沒有想到父親、母親和兩個妹妹,現在他有力氣去想了,巨大的愧疚感折磨著他,同他一起住在磚窯裏的人們常常發現他夜裏起來,坐在那裏啜泣。
那天,一個幹部把他們從磚窯裏喊出來,向他們宣布,要在南麵幾百裏的地方建立一個移民點,讓他們立即出發。穿越眾給每一個人發了一件羊毛毯,一大塊羊毛氈,人們背著這兩樣東西排著長長的隊伍走進風雪中,馬爬犁上坐著老人、孩子,拉著糧食、日用品走在最後麵,荷槍實彈的軍隊護衛在兩旁,第一批過來的近萬移民就這樣以每天三十裏的速度向南行進著。
按照原來的計劃,馬原隻需弄過來五萬人就可以了,可是他在山北省看到的情況讓他再也停不下移民的腳步了,鄉下每一天都在餓死人,活著的人也奄奄一息,他必須盡可能多的把人帶過來(未完待續)
“瞧把咱們小馬給累的,看著報紙都睡著了。”劉濤說著俯下身子撿起掉在馬原腳下的報紙。
“是憔悴不少,得注意休息呀!”吳運達對馬原道。
馬原站起身,“劉總統、吳總理,會剛開完嗎?”馬原問。
“中場休息,一個小時還得開。”吳運達道。隨後衝身後的官員們揮了揮手,“就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時間緊迫,大家就別在這裏站著了,回去養足了精神,一個小時後接著討論。”
馬原跟著劉濤和吳運達來到一間小會議室,陳冠生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放著一個切開的椰子和三個玻璃杯。吳運達接過托盤放在桌子上,馬原很有眼力見地抱起椰子,在三隻杯子裏分別倒上椰汁。劉濤對陳冠生道:“一會把門關上,你找一把椅子在門口坐著,我們要商量事情。”
陳冠生點了一下頭,“好的。”
房門關上了,劉濤喝了一口椰子汁,對馬原道:“你在那邊忙什麽了,累成這樣?”
“在海上奔波了幾個月,搶了日本一艘運載黃金、珠寶的貨輪,還到蘇聯西伯利亞那些國營、集體農莊、漁場弄了不少東西,不過寶藏和食物都支援那邊的國家了。那邊糧食短缺的問題仍然很嚴重,看見百姓挨餓,尤其是孩子,揪心。”馬原道。
吳運達道:“那就再往這邊送一批人口過來吧,這邊的糧食、日用品儲備很充足,接收五萬人口不會有問題,隻是住的地方要想辦法。”
“一下過來這麽多人口,短時間內很難解決住房問題。這裏冬天這麽冷,不住在房子裏,肯定會凍壞的。”劉濤道。
吳運達沉思片刻,道:“辦法還是有的,十幾個大、小磚窯就能住下五六千人,各家院子裏都蓋了倉房,讓大家把倉房騰出來,每間倉房擠下四五個人不成問題。咱們有一萬多戶居民,僅僅這些倉房就差不多能把五萬人安排下來,另外還有造船廠的大工棚,冬天造船廠沒多少活,讓他們騰出工棚,裏麵擠下兩千人不成問題……”
“看來咱們還是很有潛力可挖的,那就弄五萬人過來吧。”劉濤道。
“要農民還是城裏人?”馬原問。
“還是去山北省弄人吧,隻要是小縣城,也別管城裏、鄉下,看見人就給弄過來。”劉濤道。
吳運達喝了一口椰汁潤了潤喉嚨,“小馬,其實我們這次找你來並不是為了移民的事情,我們找你過來一是很長時間沒看見你了,心裏惦記,想跟你見見麵,看你小子個子長了沒有,身上長肉了沒有。”
馬原道:“你們要是真心疼我,就讓我多在家呆幾天,歇歇乏。”
劉濤和吳運達嘿嘿地奸笑幾聲,劉濤道:“我們知道你在兩麵奔勞辛苦,也知道你為了這裏做出了多少貢獻,這不,前幾天我和吳總理還商量將來這裏修建了廣場,給你鑄造一尊銅像呢,讓你永垂不朽。”
“我活得好好的,立銅像太不吉利,還是算了吧。”馬原道,“到底找我來有啥事,快說吧,不是說一會還要開會嗎?”
劉濤抬手看了一下手表,“我們這次的會議有一個議題,計劃在英國人的移民據點弗吉尼亞附近建立一個移民點,將那裏變成我們的地盤。開春以後,我們要忙著種地、建房、修路,沒有時間去辦這件事,可是不去占領那裏的英國人的據點,恐怕日後英國人在那裏發展壯大了,就不好弄了。”
劉濤說到這裏,向吳運達望過去,意思是讓吳運達把話接過去。吳運達點點頭,道:“我們的計劃是未來五年之內將北美新大陸靠近大西洋這一帶沿海港口全部占領,所有的英國據點都要清除。”
“那些英國移民怎麽辦?”馬原很配合地問了一句。
“按照當初總理製定的蝮蛇計劃,本應該把他們帶到那邊的帝汶島去,交給高雲春,可是新移民點的物資供應光靠這邊運送不是辦法,我的意思是明年派兩艘帆船去各個英國移民據點走一趟,向他們出售一批手電筒,用手電筒把他們的商船吸引到新移民點,這樣一來,我們隻需讓那些新移民帶一些手電筒,就可以從來新移民點的英國商人那裏換取他們所需的大量物資。”劉濤道。
“我看你也挺累的,先在家歇幾天,多陪陪爹娘,姐妹,然後把五萬移民搞定,安置了移民,你就跟著部隊去弗吉尼亞,用你那個手鐲一次性將弗吉尼亞的英國人全部送到那邊去。”吳雲達道。
馬原在家裏呆了三天就回到了主位麵,穿越手鐲再次把他帶到了蘇聯的西伯利亞,結雅河與布列亞河之間的地區以及興凱湖周邊地區是西伯利亞兩大穀物產區。鐵路沿線分布著許多國營、集體農場,連續兩個夜晚,馬原從那裏的糧倉裏總共弄到兩萬噸小麥、麵粉和馬鈴薯,一千頭牛羊、六百頭豬。山北省甘泉縣居住在城西的百姓昨天夜裏聽見街上傳來牛羊、豬的叫聲,他們推開院門,看見滿大街都是糧食和牛羊、肥豬,起初沒人敢動這些牲畜,他們猜測這些牲畜必是從公家的,自己抓到家裏殺了吃肉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是家裏的孩子、老人正在餓肚子,這麽多牲畜,隨便抓一隻就能讓家裏人過上共產主義生活,就在他們呆立在那裏進行激烈的鬥爭的時候,有幾個莽漢衝到街上,合夥將一頭豬抓進一戶人家的院子裏。有人帶頭,其他的人就動搖了,人們大呼小叫地跑上街道,你一頭,他一隻,轉眼就把那些牲畜弄進了自家的院子裏,幾個小時後,家家戶戶屋子裏都飄出了久違的肉香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城西的百姓在那裏抓牲畜,城東的百姓卻在爭搶街上堆積如山的糧食。
王春哲坐在雪地裏喝麵糊糊,他記不清多久沒有喝到這麽美味的食物了,幾個小時前他還在跟著他的家人躺在自家的火炕上,忍受著饑餓的折磨,可是一陣銅鑼在村子裏響起,有人高聲呼喊,“鄉親們,黨中央給我們送吃的來了。”“準是誰家的孩子在哪裏扯淡,這年頭哪裏還有吃的,說不定黨中央那些老革命也都餓得走不動道了,還送吃的,信他才怪。”王春哲用自己都聽不太清的聲音含糊地嘟囔著。很快村道上響起汽車喇叭聲,這下子人們信了,但凡用一絲力氣的人都像蠕蟲一樣緩慢地,倔強地向那裏爬過去,平日裏距離最遠的人家走到那裏也不過幾分鍾,可是那一段路仿佛在天邊,人們一邊蠕動,一邊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呼喊著,黨中央啊,m主席啊,救命啊……從炕頭摔下來,爬到外屋,推開屋門,爬到院子裏,累了,停下來,歇一口氣,然後再爬……有的人爬著爬著眼前一黑就暈死過去了,有的人把最後一絲力氣耗盡了,再沒有醒過來。
王春哲的父親去年為了讓他和母親以及兩個妹妹活下來,舍不得吃那幾個野菜團子,到山上找一了一個土洞躺在裏麵活活餓死了。今年母親為了讓他活下去,晚上背著兩個妹妹,拿出去年偷著藏起來的幾把蕎麥粉,熬成稀粥喂他喝,母親怕他弄出動靜,他喝一口,母親就用被子把他腦袋捂住,過一會再把被子掀開,再喂他喝一口……如果母親和兩個妹妹同他分了那點蕎麥粉,說不定就能等到黨中央給送糧食,可是……
王春哲的家距離那輛卡車最近,他第一個爬出了院子,馬原跑過去,抱起這個瘦成皮包骨頭的人,年紀跟比馬原還大兩歲,可是那身子輕飄飄的比一隻小雞沉不了多少。王春哲被馬原抱到一個大鐵鍋跟前,喝下一碗麵糊糊。看見王春哲的樣子,馬原才意識到這個村子被饑餓折磨的已經到了死亡邊緣。他一家家走過去,把那些蠕動的村民背到鐵鍋前,怕餓久的人一頓吃太飽撐死,鍋裏的麵糊糊很稀,並且隻預備了一隻小碗,很多人圍在那裏,沒有人有機會吃第二碗,剛把麵糊糊喝下去,就有另一隻手把碗搶了去。當天下午王春哲同村民們來到了次位麵,到次位麵的第一頓,他們喝到了稍稍濃稠的麵糊糊。每隔幾個小時,他們就會喝一頓,第二天,他們喝到了裏麵放了少許肉丁的麵糊糊……他們有了力氣,能說笑了,能走路了……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們基本上都能做了。
饑餓的時候王春哲沒有想到父親、母親和兩個妹妹,現在他有力氣去想了,巨大的愧疚感折磨著他,同他一起住在磚窯裏的人們常常發現他夜裏起來,坐在那裏啜泣。
那天,一個幹部把他們從磚窯裏喊出來,向他們宣布,要在南麵幾百裏的地方建立一個移民點,讓他們立即出發。穿越眾給每一個人發了一件羊毛毯,一大塊羊毛氈,人們背著這兩樣東西排著長長的隊伍走進風雪中,馬爬犁上坐著老人、孩子,拉著糧食、日用品走在最後麵,荷槍實彈的軍隊護衛在兩旁,第一批過來的近萬移民就這樣以每天三十裏的速度向南行進著。
按照原來的計劃,馬原隻需弄過來五萬人就可以了,可是他在山北省看到的情況讓他再也停不下移民的腳步了,鄉下每一天都在餓死人,活著的人也奄奄一息,他必須盡可能多的把人帶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