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達在皮兜子裏翻找兩封介紹信的時候,女服務員已經轉身走進招待所。吳雲達和馬原走進招待所,站在窗口前,將介紹信遞進窗口,女服務員仔細看了介紹信,把房間鑰匙從窗口遞出來,吳雲達接過鑰匙,同馬原來到走廊盡頭的房間,打開門進去。屋子中間有一個爐子,爐子後麵靠牆擺著兩張床,屋子裏透著陣陣寒氣。不燒爐子根本沒法睡覺,吳雲達打開爐子下方的小鐵門,向裏麵看了一眼,還不錯,裏麵放著煤塊,吳雲達點燃煤塊,很快屋子就暖和起來。一覺睡到天光放亮,兩個人交了鑰匙和幾毛錢的住宿費。拿了介紹信,離開招待所,來到火車站。簡陋、狹促的候車室裏大概有幾十個人,有穿著綴滿補丁衣褲,挎著籃子,牽著孩子的鄉下女人,也有身穿中山裝,拎著旅行袋的城裏幹部,所有的人都是一臉菜色,無精打采。
候車室的長椅上坐滿了人,兩個人從兜子裏翻出魚幹和軍用水壺,隨後把兜子坐在屁股底下,手裏拿著條魚幹,就著水壺裏的水吃著早餐。馬原剛吃了幾口,一個髒兮兮的小孩搖搖晃晃走到他麵前,小孩子大概隻有四五歲大,由於缺乏營養,腦袋顯得很大,而脖子卻又細又長,給人的感覺好像那個腦袋隨時會把脖子折斷。小孩子手指塞在嘴巴裏,嘴角流出口水,兩隻大大的眼睛貪婪地盯著馬原手裏的魚幹。馬原望著小孩子那雙眼睛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滾出來。
馬原把魚幹遞給小孩,小孩抓住魚幹,一口塞進嘴裏,咬了幾口忽然咧開嘴哭起來,原來魚刺紮了舌頭、口腔。一個鄉下女子跑過來,抱起孩子,摳出孩子嘴巴裏的魚幹,費了半天勁才拔出那些紮在口腔裏的魚刺。女人轉身對馬原連聲稱謝。馬原站起身從兜子裏拿出十幾條魚幹遞給女子。“給小孩吃吧。”
也不知是大人故意的,還是那些小孩機靈,看見這邊有人給了那個小孩魚幹,候車室裏那些小孩子都跑到馬原和吳雲達跟前,於是吳雲達和馬原隻留下十幾條魚幹,其餘的魚幹都拿出來分給了這些孩子。
在車站等了兩個多小時,火車進站了,兩個人拎著皮兜子走過檢票口上了火車。大概肚子裏缺少食物,身體虛弱,人們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座位,腦袋向靠背上一仰就睡著了。放眼一望,幾乎整個車廂裏的人們都在睡覺。吳雲達索性也閉上眼睛,起初還沒有睡意,可是火車開動起來,咣當咣當的聲音很快就把他帶入了夢鄉。馬原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那種新奇感讓他十分興奮,一上火車屁股就在座位上不住扭動,腦袋也頻繁轉動,在車廂裏四處打量,一會瞧瞧座位上的乘客,一會抬起頭盯著車廂頂部的蒙著塑料蓋子的車廂燈,想知道那蓋子下麵究竟是什麽。車廂外一片片荒涼的田地從眼前飛快掠過,遠處的村莊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看不見一條狗,一頭牛、一隻雞,也看不到人影。好像根本就沒有人在那裏生活,荒蕪的景象很快就讓他失去了興趣。他實在太寂寞了,很想找人說說話,可是能夠說話的吳雲達卻在睡覺。有好幾次馬原都想把吳雲達弄醒,可是他和吳雲達並不熟悉,擔心那樣做吳雲達會怪他不懂禮貌,他隻能壓製住把吳雲達推醒的衝動,盡力讓自己亢奮的情緒冷靜下來。
不知道是被車廂裏濃濃的睡意傳染了,還是單調、乏味的車輪與鐵軌撞擊、摩擦聲讓他的腦神經麻木起來,不知不覺馬原也睡著了。火車在路上跑了四個多小時,到了省城車站。馬原和吳雲達走下火車,隨著人流出了站台。吳雲達和馬原拿著劉濤寫的家庭住址,找到了劉濤的家,他們在距離劉濤家最近的招待所住下來。午夜時分,馬原穿越到次位麵的馬家村,將劉濤帶到主位麵的省城招待所。劉濤叫醒值夜班的服務員,遞給她一大包魚幹,那個服務員高興地差點跳起來,服務員給打開招待所的房門,放他們出去。馬原跟著劉濤來到他家,將劉濤和劉濤的家人送到了次位麵。
馬原和吳雲達站在深圳灣的海灘上,望著湧動的海水,吳雲達對馬原道:“香港斷絕了與大陸的聯係,政府也不允許大陸人去香港,如果有人偷渡去香港,抓到了會遭受嚴懲。所以去香港隻能從從這裏遊過去。”
“你會水嗎?”馬原問。
吳雲達點點頭,“不知道在水裏,咱們能不能回到那邊。”
“我從來也沒試過。我就會玩幾下狗刨,遊不了多遠。”馬原道。
“午夜時分回到馬家村,劉書記早就把船準備好了,把船帶過來,咱們劃著船過去,處在饑荒時期,那些在這一帶巡邏的民兵都餓得快走不動路了,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這裏飽受節折磨的人不會有力氣遊過那邊去,根本沒有必要夜巡。咱們隻管放心過去就是了。”吳雲達道。
吳雲達對這裏的情況並不了解,嘴上說晚上不會有民兵夜巡,實際上隻是自我安慰的的猜測。夜幕四垂,兩個人躲在距離深圳灣數裏地的一片樹林裏。十一半左右,他們鑽出樹林,走到深圳灣。馬原站在海灘上按下手鐲上的按鈕,馬原和吳雲達回到次位麵的馬家村。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深圳玩的海灘上,麵前多了一條小木船。兩個人合力將小木船推進水中,爬進船裏,兩人手持船槳,一左一右用力劃水,小船慢慢向前移動。剛才站在岸上,吳雲達還能做到鎮靜自若,可是現在身陷船中就不是那回事了。兩個人剛到這裏的那幾天,吳雲達到一個村子以過路討水喝為借口,向一位老農打聽偷渡去香港的事情,當時為防止老農去報案,吳雲達給了老農幾斤鹿肉幹。老農是個實在人,見他們口音不是本地人,猜測是外地過來的偷渡客。對他們說,上個月,這個村子有兩個小夥子不想在村子裏挨餓,打算跑到香港碰碰運氣。那天晚上他們一人抱一段木頭,跳進海水裏,向那邊遊過去,剛遊出數十米,巡邏隊就到了,看見海水裏有人向香港那邊遊去,就鳴槍示警,對他們喊話,讓他們遊回來,否則就開槍了。其中的一個小夥子害怕了,轉身遊回來,可是另一個不管那些,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前遊,結果巡邏隊開槍了。幾十米一打一個準,那小子胳膊上挨了一槍,人家把他撈上來送到醫院,胳膊是保住了,卻被關進了監獄。
老農講的那件事給了吳雲達很大的壓力,吳雲達一想到這個時候萬一被經過的巡邏隊發現,子彈在身旁亂竄,那可就麻煩了,越是這麽想,就越是緊張,劃水的手臂似乎也不好使了。很多時候事情總是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吳雲達暗中祈禱巡邏隊不會出現,結果巡邏隊來到了岸邊,當時船劃出了一百多米。巡邏隊向天空放了兩槍,有幾個人大聲呼喊,喊的閩南話馬原聽不懂,但能猜到是命令他們把船劃回去。馬原按下手鐲上的按鈕,很幸運,兩個人連同小船穿越到了次位麵。第二天午夜時分,馬原和吳雲達帶著小船從次位麵馬家村穿越過來,他們發現自己坐著的小船就在昨天夜裏被巡邏隊發現的位置。這一次不再有巡邏隊了,他們很順利地將小船劃到了香港。
看見不遠處的海灘上有一塊石頭,兩個人把船劃過去,靠在海灘上。跳進水中,將船推到海灘上,用帶過來的繩子係在那塊石頭上。兩個人拿著手電筒照著腳下的道路向前走去,走出二三裏地,麵前出現一片片菜地。在此位麵天天吃魚幹、肉幹、醃製的野菜,兩個人做夢都想著能吃一口蔬菜,看見那些綠油油的蔬菜就在腳下,兩個人的口水都流出來了,當即蹲下身子,用手摳出兩個白蘿卜,在衣服上擦幹淨,美美地啃起來。兩個人一口氣吃了四個蘿卜,撐得直打嗝。吃飽了坐在菜地邊上,有一句每一句地聊著話,這樣一直到天光放亮。菜地旁邊佇立著一座石頭堆砌的房子,一個中年男子站在屋前空地上打了一趟拳,隨後走進屋子,從屋子出來的時候,脫去了衣褲,身上隻穿一條大褲衩子,手裏端著一盆水,把水放在院子裏,簡單地洗了個涼水澡。回屋穿上衣褲,用扁擔挑著兩個竹筐來到菜地裏,彎著腰摘菜,扔進竹筐裏。他早就注意到了馬原和吳雲達,可是卻當他們不存在似的,忙著自己的活。馬原和吳雲達走進菜地,幫助老頭摘地裏的小白菜。摘了一筐小白菜,又剜了一筐白蘿卜。
“你們是從大陸來的嗎?”中年人一口山東話,讓兩個人倍感親切。
“聽口音您是山東人吧,不知怎麽稱呼。”吳雲達問。
中年人點點頭,“我姓孫,名誌剛,來到這裏也不過二三年。”
“最晚從那邊劃船過來的。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在你的菜地裏挖了幾個蘿卜充饑。我們兜裏沒錢,幫你幹點活,就當給你賠禮道歉了。”吳雲達道。
“幾個蘿卜不值幾個錢,吃就吃了,你們沒地方去就先去我那屋子住幾天吧,家裏就我一個人。我要去城裏賣菜,晚上才能回來,餓了,屋裏有米地裏有菜,你們自己弄吃的。”孫誌剛說著就要走。
吳雲達見這個中年人挺實在,就從皮兜子裏掏出一個木匣子,叫住孫誌剛,吳雲達打開木匣子,從裏麵取出一個鼻煙壺,遞給孫誌剛。
“這個鼻煙壺是我從那邊帶過來的,我們初到香港身無分文,孫大哥你一看就是個好人,正巧你去城裏,能不能幫我把這個東西換些鈔票。我不會讓您白幫這個忙,會給您相應的報酬。”吳雲達道。(未完待續)
候車室的長椅上坐滿了人,兩個人從兜子裏翻出魚幹和軍用水壺,隨後把兜子坐在屁股底下,手裏拿著條魚幹,就著水壺裏的水吃著早餐。馬原剛吃了幾口,一個髒兮兮的小孩搖搖晃晃走到他麵前,小孩子大概隻有四五歲大,由於缺乏營養,腦袋顯得很大,而脖子卻又細又長,給人的感覺好像那個腦袋隨時會把脖子折斷。小孩子手指塞在嘴巴裏,嘴角流出口水,兩隻大大的眼睛貪婪地盯著馬原手裏的魚幹。馬原望著小孩子那雙眼睛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滾出來。
馬原把魚幹遞給小孩,小孩抓住魚幹,一口塞進嘴裏,咬了幾口忽然咧開嘴哭起來,原來魚刺紮了舌頭、口腔。一個鄉下女子跑過來,抱起孩子,摳出孩子嘴巴裏的魚幹,費了半天勁才拔出那些紮在口腔裏的魚刺。女人轉身對馬原連聲稱謝。馬原站起身從兜子裏拿出十幾條魚幹遞給女子。“給小孩吃吧。”
也不知是大人故意的,還是那些小孩機靈,看見這邊有人給了那個小孩魚幹,候車室裏那些小孩子都跑到馬原和吳雲達跟前,於是吳雲達和馬原隻留下十幾條魚幹,其餘的魚幹都拿出來分給了這些孩子。
在車站等了兩個多小時,火車進站了,兩個人拎著皮兜子走過檢票口上了火車。大概肚子裏缺少食物,身體虛弱,人們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座位,腦袋向靠背上一仰就睡著了。放眼一望,幾乎整個車廂裏的人們都在睡覺。吳雲達索性也閉上眼睛,起初還沒有睡意,可是火車開動起來,咣當咣當的聲音很快就把他帶入了夢鄉。馬原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那種新奇感讓他十分興奮,一上火車屁股就在座位上不住扭動,腦袋也頻繁轉動,在車廂裏四處打量,一會瞧瞧座位上的乘客,一會抬起頭盯著車廂頂部的蒙著塑料蓋子的車廂燈,想知道那蓋子下麵究竟是什麽。車廂外一片片荒涼的田地從眼前飛快掠過,遠處的村莊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看不見一條狗,一頭牛、一隻雞,也看不到人影。好像根本就沒有人在那裏生活,荒蕪的景象很快就讓他失去了興趣。他實在太寂寞了,很想找人說說話,可是能夠說話的吳雲達卻在睡覺。有好幾次馬原都想把吳雲達弄醒,可是他和吳雲達並不熟悉,擔心那樣做吳雲達會怪他不懂禮貌,他隻能壓製住把吳雲達推醒的衝動,盡力讓自己亢奮的情緒冷靜下來。
不知道是被車廂裏濃濃的睡意傳染了,還是單調、乏味的車輪與鐵軌撞擊、摩擦聲讓他的腦神經麻木起來,不知不覺馬原也睡著了。火車在路上跑了四個多小時,到了省城車站。馬原和吳雲達走下火車,隨著人流出了站台。吳雲達和馬原拿著劉濤寫的家庭住址,找到了劉濤的家,他們在距離劉濤家最近的招待所住下來。午夜時分,馬原穿越到次位麵的馬家村,將劉濤帶到主位麵的省城招待所。劉濤叫醒值夜班的服務員,遞給她一大包魚幹,那個服務員高興地差點跳起來,服務員給打開招待所的房門,放他們出去。馬原跟著劉濤來到他家,將劉濤和劉濤的家人送到了次位麵。
馬原和吳雲達站在深圳灣的海灘上,望著湧動的海水,吳雲達對馬原道:“香港斷絕了與大陸的聯係,政府也不允許大陸人去香港,如果有人偷渡去香港,抓到了會遭受嚴懲。所以去香港隻能從從這裏遊過去。”
“你會水嗎?”馬原問。
吳雲達點點頭,“不知道在水裏,咱們能不能回到那邊。”
“我從來也沒試過。我就會玩幾下狗刨,遊不了多遠。”馬原道。
“午夜時分回到馬家村,劉書記早就把船準備好了,把船帶過來,咱們劃著船過去,處在饑荒時期,那些在這一帶巡邏的民兵都餓得快走不動路了,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這裏飽受節折磨的人不會有力氣遊過那邊去,根本沒有必要夜巡。咱們隻管放心過去就是了。”吳雲達道。
吳雲達對這裏的情況並不了解,嘴上說晚上不會有民兵夜巡,實際上隻是自我安慰的的猜測。夜幕四垂,兩個人躲在距離深圳灣數裏地的一片樹林裏。十一半左右,他們鑽出樹林,走到深圳灣。馬原站在海灘上按下手鐲上的按鈕,馬原和吳雲達回到次位麵的馬家村。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深圳玩的海灘上,麵前多了一條小木船。兩個人合力將小木船推進水中,爬進船裏,兩人手持船槳,一左一右用力劃水,小船慢慢向前移動。剛才站在岸上,吳雲達還能做到鎮靜自若,可是現在身陷船中就不是那回事了。兩個人剛到這裏的那幾天,吳雲達到一個村子以過路討水喝為借口,向一位老農打聽偷渡去香港的事情,當時為防止老農去報案,吳雲達給了老農幾斤鹿肉幹。老農是個實在人,見他們口音不是本地人,猜測是外地過來的偷渡客。對他們說,上個月,這個村子有兩個小夥子不想在村子裏挨餓,打算跑到香港碰碰運氣。那天晚上他們一人抱一段木頭,跳進海水裏,向那邊遊過去,剛遊出數十米,巡邏隊就到了,看見海水裏有人向香港那邊遊去,就鳴槍示警,對他們喊話,讓他們遊回來,否則就開槍了。其中的一個小夥子害怕了,轉身遊回來,可是另一個不管那些,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前遊,結果巡邏隊開槍了。幾十米一打一個準,那小子胳膊上挨了一槍,人家把他撈上來送到醫院,胳膊是保住了,卻被關進了監獄。
老農講的那件事給了吳雲達很大的壓力,吳雲達一想到這個時候萬一被經過的巡邏隊發現,子彈在身旁亂竄,那可就麻煩了,越是這麽想,就越是緊張,劃水的手臂似乎也不好使了。很多時候事情總是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吳雲達暗中祈禱巡邏隊不會出現,結果巡邏隊來到了岸邊,當時船劃出了一百多米。巡邏隊向天空放了兩槍,有幾個人大聲呼喊,喊的閩南話馬原聽不懂,但能猜到是命令他們把船劃回去。馬原按下手鐲上的按鈕,很幸運,兩個人連同小船穿越到了次位麵。第二天午夜時分,馬原和吳雲達帶著小船從次位麵馬家村穿越過來,他們發現自己坐著的小船就在昨天夜裏被巡邏隊發現的位置。這一次不再有巡邏隊了,他們很順利地將小船劃到了香港。
看見不遠處的海灘上有一塊石頭,兩個人把船劃過去,靠在海灘上。跳進水中,將船推到海灘上,用帶過來的繩子係在那塊石頭上。兩個人拿著手電筒照著腳下的道路向前走去,走出二三裏地,麵前出現一片片菜地。在此位麵天天吃魚幹、肉幹、醃製的野菜,兩個人做夢都想著能吃一口蔬菜,看見那些綠油油的蔬菜就在腳下,兩個人的口水都流出來了,當即蹲下身子,用手摳出兩個白蘿卜,在衣服上擦幹淨,美美地啃起來。兩個人一口氣吃了四個蘿卜,撐得直打嗝。吃飽了坐在菜地邊上,有一句每一句地聊著話,這樣一直到天光放亮。菜地旁邊佇立著一座石頭堆砌的房子,一個中年男子站在屋前空地上打了一趟拳,隨後走進屋子,從屋子出來的時候,脫去了衣褲,身上隻穿一條大褲衩子,手裏端著一盆水,把水放在院子裏,簡單地洗了個涼水澡。回屋穿上衣褲,用扁擔挑著兩個竹筐來到菜地裏,彎著腰摘菜,扔進竹筐裏。他早就注意到了馬原和吳雲達,可是卻當他們不存在似的,忙著自己的活。馬原和吳雲達走進菜地,幫助老頭摘地裏的小白菜。摘了一筐小白菜,又剜了一筐白蘿卜。
“你們是從大陸來的嗎?”中年人一口山東話,讓兩個人倍感親切。
“聽口音您是山東人吧,不知怎麽稱呼。”吳雲達問。
中年人點點頭,“我姓孫,名誌剛,來到這裏也不過二三年。”
“最晚從那邊劃船過來的。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在你的菜地裏挖了幾個蘿卜充饑。我們兜裏沒錢,幫你幹點活,就當給你賠禮道歉了。”吳雲達道。
“幾個蘿卜不值幾個錢,吃就吃了,你們沒地方去就先去我那屋子住幾天吧,家裏就我一個人。我要去城裏賣菜,晚上才能回來,餓了,屋裏有米地裏有菜,你們自己弄吃的。”孫誌剛說著就要走。
吳雲達見這個中年人挺實在,就從皮兜子裏掏出一個木匣子,叫住孫誌剛,吳雲達打開木匣子,從裏麵取出一個鼻煙壺,遞給孫誌剛。
“這個鼻煙壺是我從那邊帶過來的,我們初到香港身無分文,孫大哥你一看就是個好人,正巧你去城裏,能不能幫我把這個東西換些鈔票。我不會讓您白幫這個忙,會給您相應的報酬。”吳雲達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