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吳雲達對葉昌道:“這些英國人就是一群強盜,他們之所以迫切得到我們的武器,就是想要用武力征服我們,我們決不能把武器彈藥交給他們。”
葉昌歎了一口氣,“或許這些英國人認為我們雖然擁有先進武器,卻連一群狼都對付不了,最終還要他們出手相救,這讓他們產生了錯誤的判斷,以為我們沒有戰勝他們的力量。再就是人質在他們手裏,他們覺得自己占據了主動,無論怎樣都處於主動地位。這兩點是導致談判失敗的重要因素。沒有人喜歡戰爭,戰爭是他們強加給我們的,希望那些兄弟們能夠原諒我,等這件事情結束,我會辭去村書記的職務。”
吳雲達道:“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卡特,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輕易殺害人質,因為有人質在手裏,萬一戰敗,就能通過人質從我們手裏得到除了武器之外的東西,這樣就能彌補戰敗的損失。”
“嗯,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在那邊在什麽部門工作?”葉昌道。
“我曾經在縣機械廠工作。”吳雲達道。
“肯定不會是普通工人吧。”葉昌道。
“嗬嗬,剛建廠那陣我在廠機關當幹部,一次酒後失言就被趕到車間做工人了。”吳雲達道。
“你的學識很淵博,不該被埋沒。”葉昌由衷地道,“打敗了英國強盜,我跟任達說說,爭取把你調到我那裏。”葉昌道。
聽葉昌這麽說,一直在主位麵被壓製,受了不少委屈的吳雲達心中暗喜,這是要重用自己呀,看來這次來對了。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亢奮之下,吳雲達的思維也越發活躍了。眨眼間就又琢磨出一個點子,“葉書記,我剛剛想到一個解救人質的辦法。”
“什麽辦法?你快說說。”
“他們手裏有人質,我們也可以有。”吳雲達道。
“嘿,你小子這腦袋瓜子快趕上諸葛亮了。”葉昌道。
葉昌低頭思索片刻,“昨天我看到英國人營地那些小帳篷就想到了那裏肯定是一個臨時營地,英國人靠這些小帳篷是無法過冬的,他們肯定在其他地方有一個村子或者小城市。這些英國人想必也是出來狩獵,先是遇到了被我們從狼口救下的鹿群,他們將那些馴鹿收入囊中,當時我們處在下風口,而且與他們的距離又很遠,沒有聽到他們狩獵的槍聲,而他們追殺四處逃竄的馴鹿時卻聽到了我們與狼群戰鬥的激烈槍聲,他們為了錦上添花,獵獲那一百多頭狼,沒有在第一時間進入戰場,因為那樣一來他們將與我們平分獵物,於是他們在暗中觀望,當我們與狼群拚的兩敗俱傷之際,他們殺了過來,不但一舉殺死殘狼,還讓我們不得不把人質留在他們手裏,任他們揉搓,這些英國人真是好算計。”
回到營地,民兵隊已經圍起了厚厚的雪牆,雪牆上掏出許多射擊孔。雖然雪牆無法抵禦槍彈,但民兵趴在雪牆後,進攻者無法判斷防守者的具體位置,而民兵卻可以通過射擊孔,用伽蘭德步槍打擊數百米外的敵人。從那些英國人營地的帳篷數量判斷,他們的人數也就四十多人,他們使用的火繩槍射出的彈丸在一百多米就沒有多少殺傷力了,而且射速很低,村民兵隊僅有十條伽蘭德步槍,但守住陣地不會有問題。下午營地西麵出現數十個人影,大家都以為是豐收村的民兵隊,可是等到那些人走進營地,才知道卻是豐收村南麵四十多裏地的向陽村的民兵隊。穿越眾因缺少軍事人才,隻有鄉民兵隊設了專職的民兵隊長,各個村子的民兵隊長都由村長兼任。向陽村民兵隊是向陽村村長王長榮帶過來的,葉昌問王長榮,豐收村民兵隊為何沒有過來,王長榮說,豐收村民兵隊三天前鑽進森林裏狩獵了,李家村村書記任達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水都沒有喝一口就跑到向陽村,請求向陽村的民兵隊過來幫助解救人質。
向陽村民兵隊趕了很遠的路,民兵們已經筋疲力盡,葉昌就讓王長榮帶領向陽村民兵隊堅守陣地,監視英國人營地的情況。葉昌簡單地向王長榮介紹了英國人的裝備、人數,叮囑他不一定要守住陣地,隻要纏住英國人就可以了。隨後葉昌帶著吳雲達和李家村民兵隊遠遠地繞過英國人的營地,在英國營地東北方向發現了一串串足跡。循著那些足跡,向東北行進,走了六十多裏路,中途歇了兩個小時,夜裏九點多鍾,前方出現一大片黑乎乎的建築,隻有為數不多的建築裏透出微弱的燈火。在雪地裏歇了一個多小時,眾人在葉昌的帶領下悄悄接近那些建築,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一座座小木屋。裏麵的人大概都睡著了,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兩人一組站在木屋門前,點燃火把後,敲擊屋門,裏麵的人用英語惱怒地詢問屋外是什麽人,民兵們聽不懂英語,當然不會回答。不開門就繼續敲,迫使屋內英國人打開房門。房門打開的瞬間,一個民兵立即端起步槍頂在開門人的胸口上,另一個民兵一手持著火把,一手拿著刺刀走進屋子,民兵用刺刀挑起衣褲,示意屋裏的英國男人穿上,等到他們穿上衣褲,就把他們推到外麵。在幾戶人家民兵們遇到了反抗者,他們看見反抗者拿起武器,立即開槍射擊,整個行動共擊斃十三個反抗的英國人。英國女人、孩子、老人被留下來,六百多個健壯男人用繳獲的繩子每十人穿成一串,民兵隊押著這些人向英國狩獵者的營地行進。
當天午夜時分,英國狩獵者對向陽村民兵隊堅守的陣地發動了一次偷襲行動。民兵隊在雪牆周圍五十米、一百米內,燃起許多篝火。為了這些篝火有足夠的木柴維持長時間的燃燒,王長榮調出一半人手出去尋找木柴,民兵們在營地西南六七裏地處找到一片雜木林。他們與留守營地的民兵輪流去砍伐、拖運木柴,往返數次,這才帶回足夠多的木柴。英國人趴在雪地上從四麵偷偷爬向民兵們堅守的營地,英國人情知己方武器處於劣勢,打算依靠自己身體比民兵們強壯、高大的優勢,玩一把近身肉搏。他們計劃摸到接近雪牆數十米處,從四麵八方衝進營地,使用短斧、匕首殺死所有的民兵。英國人執行這項計劃的時候出現了紕漏,一些英國人擔心被民兵們發現,挨槍子,他們爬到距離雪牆一百米時,用雪壓滅了篝火,如果不是那幾堆篝火相繼熄滅,即便有篝火映照,在暗沉沉雪塵彌漫的夜裏,人的肉眼很難發現一百米處雪地上爬動的目標。兩個負責警戒的民兵發現那幾堆篝火相繼熄滅,向篝火熄滅的地方開了幾槍,熟睡中的民兵們被槍聲驚醒,紛紛拿起武器從雪牆上的射擊孔向四周搜尋目標。英國人見對方有了準備,終止了偷襲行動,悄悄退了回去。天蒙蒙亮的時候,英國人押著邢恩明等幾個人質向雪牆走過來。王長榮手下的民兵沒有神槍手,麵對躲在人質身後的英國人,他們擔心擅自射擊會傷到同胞,不開槍,英國人就會借助人質的掩護慢慢靠近雪牆,最終與他們展開近身肉搏。而近身肉搏民兵隊沒有任何勝算,這種情況下,王長榮隻得帶領民兵隊撤出營地。
李家村的民兵隊押著六百多英國人質在雪地裏艱難行進,有俘虜的拖累,隊伍走得很慢,四十多裏路,走走停停,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到達英國人的營地。看見六百多個形容沮喪的同胞,黑壓壓地站在雪地裏,那些傲慢地英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同意和民兵們進行談判以解決這次危機。談判中英國人不再像先前那樣傲慢無禮,葉昌提出的讓英國人交還所有人質,所有獵物以及民兵們的槍械的條件,英國人全部接受了。但民兵們卻沒有任何人為此歡欣鼓舞,相反他們情緒低沉,對英國人恨入骨髓。因為英國人的貪婪,導致三名重傷員失去了治療機會,就在這幾天中三名重傷員相繼死亡。數十頭馴鹿和一百多頭狼被英國人吃掉一部分,三個村子平均分配了剩下的獵物。和平村民兵隊包括葉昌在內隻剩下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隻有六個人是完好的,其餘六個人都帶著傷,和平村民兵不但要帶回傷員,還要抬回戰友的屍體,光靠那六個人顯然無法完成這項工作,於是李家村和向陽村的民兵隊就各抽出一半人手跟著葉昌將傷員和戰友的遺體送往和平村。至於那些獵物,實在缺少人手,李家村、向陽村剩下的民兵就隻能把獵物堆積在距離英國營地三裏地的地方,等待葉昌他們回去後從和平村抽調村民過來幫助他們運送到各自的村子。
葉昌帶著眾人走出二十多裏路,命令大家停下來。
“小邢,你們這些傷員能自己走回村子嗎?”葉昌問拄著拐杖的邢恩明。
邢恩明看一眼那些傷員,見這些人均是輕傷,有的胳膊被狼咬傷了,有的手指被咬掉了,最重的那個傷員肩膀上被狼咬掉一塊肉,大家腿腳都完好,走回村子沒有問題。
邢恩明衝葉昌點點頭,“能走回去。”
“我擔心李家村、向陽村民兵隊遭受英國人的攻擊,他們隻有二十條伽蘭德步槍,英國人吃了大虧,絕不會善罷甘休,如果他們采取人海戰術,兩個村的民兵必然會遭受損失,而且好容易得到的獵物也會被英國人奪回去。遺體先放在這裏,你們回去後讓每家出一個年輕人,趕到這裏,記住把剩下的子彈都帶過來。”(未完待續)
葉昌歎了一口氣,“或許這些英國人認為我們雖然擁有先進武器,卻連一群狼都對付不了,最終還要他們出手相救,這讓他們產生了錯誤的判斷,以為我們沒有戰勝他們的力量。再就是人質在他們手裏,他們覺得自己占據了主動,無論怎樣都處於主動地位。這兩點是導致談判失敗的重要因素。沒有人喜歡戰爭,戰爭是他們強加給我們的,希望那些兄弟們能夠原諒我,等這件事情結束,我會辭去村書記的職務。”
吳雲達道:“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卡特,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輕易殺害人質,因為有人質在手裏,萬一戰敗,就能通過人質從我們手裏得到除了武器之外的東西,這樣就能彌補戰敗的損失。”
“嗯,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在那邊在什麽部門工作?”葉昌道。
“我曾經在縣機械廠工作。”吳雲達道。
“肯定不會是普通工人吧。”葉昌道。
“嗬嗬,剛建廠那陣我在廠機關當幹部,一次酒後失言就被趕到車間做工人了。”吳雲達道。
“你的學識很淵博,不該被埋沒。”葉昌由衷地道,“打敗了英國強盜,我跟任達說說,爭取把你調到我那裏。”葉昌道。
聽葉昌這麽說,一直在主位麵被壓製,受了不少委屈的吳雲達心中暗喜,這是要重用自己呀,看來這次來對了。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亢奮之下,吳雲達的思維也越發活躍了。眨眼間就又琢磨出一個點子,“葉書記,我剛剛想到一個解救人質的辦法。”
“什麽辦法?你快說說。”
“他們手裏有人質,我們也可以有。”吳雲達道。
“嘿,你小子這腦袋瓜子快趕上諸葛亮了。”葉昌道。
葉昌低頭思索片刻,“昨天我看到英國人營地那些小帳篷就想到了那裏肯定是一個臨時營地,英國人靠這些小帳篷是無法過冬的,他們肯定在其他地方有一個村子或者小城市。這些英國人想必也是出來狩獵,先是遇到了被我們從狼口救下的鹿群,他們將那些馴鹿收入囊中,當時我們處在下風口,而且與他們的距離又很遠,沒有聽到他們狩獵的槍聲,而他們追殺四處逃竄的馴鹿時卻聽到了我們與狼群戰鬥的激烈槍聲,他們為了錦上添花,獵獲那一百多頭狼,沒有在第一時間進入戰場,因為那樣一來他們將與我們平分獵物,於是他們在暗中觀望,當我們與狼群拚的兩敗俱傷之際,他們殺了過來,不但一舉殺死殘狼,還讓我們不得不把人質留在他們手裏,任他們揉搓,這些英國人真是好算計。”
回到營地,民兵隊已經圍起了厚厚的雪牆,雪牆上掏出許多射擊孔。雖然雪牆無法抵禦槍彈,但民兵趴在雪牆後,進攻者無法判斷防守者的具體位置,而民兵卻可以通過射擊孔,用伽蘭德步槍打擊數百米外的敵人。從那些英國人營地的帳篷數量判斷,他們的人數也就四十多人,他們使用的火繩槍射出的彈丸在一百多米就沒有多少殺傷力了,而且射速很低,村民兵隊僅有十條伽蘭德步槍,但守住陣地不會有問題。下午營地西麵出現數十個人影,大家都以為是豐收村的民兵隊,可是等到那些人走進營地,才知道卻是豐收村南麵四十多裏地的向陽村的民兵隊。穿越眾因缺少軍事人才,隻有鄉民兵隊設了專職的民兵隊長,各個村子的民兵隊長都由村長兼任。向陽村民兵隊是向陽村村長王長榮帶過來的,葉昌問王長榮,豐收村民兵隊為何沒有過來,王長榮說,豐收村民兵隊三天前鑽進森林裏狩獵了,李家村村書記任達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水都沒有喝一口就跑到向陽村,請求向陽村的民兵隊過來幫助解救人質。
向陽村民兵隊趕了很遠的路,民兵們已經筋疲力盡,葉昌就讓王長榮帶領向陽村民兵隊堅守陣地,監視英國人營地的情況。葉昌簡單地向王長榮介紹了英國人的裝備、人數,叮囑他不一定要守住陣地,隻要纏住英國人就可以了。隨後葉昌帶著吳雲達和李家村民兵隊遠遠地繞過英國人的營地,在英國營地東北方向發現了一串串足跡。循著那些足跡,向東北行進,走了六十多裏路,中途歇了兩個小時,夜裏九點多鍾,前方出現一大片黑乎乎的建築,隻有為數不多的建築裏透出微弱的燈火。在雪地裏歇了一個多小時,眾人在葉昌的帶領下悄悄接近那些建築,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一座座小木屋。裏麵的人大概都睡著了,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兩人一組站在木屋門前,點燃火把後,敲擊屋門,裏麵的人用英語惱怒地詢問屋外是什麽人,民兵們聽不懂英語,當然不會回答。不開門就繼續敲,迫使屋內英國人打開房門。房門打開的瞬間,一個民兵立即端起步槍頂在開門人的胸口上,另一個民兵一手持著火把,一手拿著刺刀走進屋子,民兵用刺刀挑起衣褲,示意屋裏的英國男人穿上,等到他們穿上衣褲,就把他們推到外麵。在幾戶人家民兵們遇到了反抗者,他們看見反抗者拿起武器,立即開槍射擊,整個行動共擊斃十三個反抗的英國人。英國女人、孩子、老人被留下來,六百多個健壯男人用繳獲的繩子每十人穿成一串,民兵隊押著這些人向英國狩獵者的營地行進。
當天午夜時分,英國狩獵者對向陽村民兵隊堅守的陣地發動了一次偷襲行動。民兵隊在雪牆周圍五十米、一百米內,燃起許多篝火。為了這些篝火有足夠的木柴維持長時間的燃燒,王長榮調出一半人手出去尋找木柴,民兵們在營地西南六七裏地處找到一片雜木林。他們與留守營地的民兵輪流去砍伐、拖運木柴,往返數次,這才帶回足夠多的木柴。英國人趴在雪地上從四麵偷偷爬向民兵們堅守的營地,英國人情知己方武器處於劣勢,打算依靠自己身體比民兵們強壯、高大的優勢,玩一把近身肉搏。他們計劃摸到接近雪牆數十米處,從四麵八方衝進營地,使用短斧、匕首殺死所有的民兵。英國人執行這項計劃的時候出現了紕漏,一些英國人擔心被民兵們發現,挨槍子,他們爬到距離雪牆一百米時,用雪壓滅了篝火,如果不是那幾堆篝火相繼熄滅,即便有篝火映照,在暗沉沉雪塵彌漫的夜裏,人的肉眼很難發現一百米處雪地上爬動的目標。兩個負責警戒的民兵發現那幾堆篝火相繼熄滅,向篝火熄滅的地方開了幾槍,熟睡中的民兵們被槍聲驚醒,紛紛拿起武器從雪牆上的射擊孔向四周搜尋目標。英國人見對方有了準備,終止了偷襲行動,悄悄退了回去。天蒙蒙亮的時候,英國人押著邢恩明等幾個人質向雪牆走過來。王長榮手下的民兵沒有神槍手,麵對躲在人質身後的英國人,他們擔心擅自射擊會傷到同胞,不開槍,英國人就會借助人質的掩護慢慢靠近雪牆,最終與他們展開近身肉搏。而近身肉搏民兵隊沒有任何勝算,這種情況下,王長榮隻得帶領民兵隊撤出營地。
李家村的民兵隊押著六百多英國人質在雪地裏艱難行進,有俘虜的拖累,隊伍走得很慢,四十多裏路,走走停停,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到達英國人的營地。看見六百多個形容沮喪的同胞,黑壓壓地站在雪地裏,那些傲慢地英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同意和民兵們進行談判以解決這次危機。談判中英國人不再像先前那樣傲慢無禮,葉昌提出的讓英國人交還所有人質,所有獵物以及民兵們的槍械的條件,英國人全部接受了。但民兵們卻沒有任何人為此歡欣鼓舞,相反他們情緒低沉,對英國人恨入骨髓。因為英國人的貪婪,導致三名重傷員失去了治療機會,就在這幾天中三名重傷員相繼死亡。數十頭馴鹿和一百多頭狼被英國人吃掉一部分,三個村子平均分配了剩下的獵物。和平村民兵隊包括葉昌在內隻剩下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隻有六個人是完好的,其餘六個人都帶著傷,和平村民兵不但要帶回傷員,還要抬回戰友的屍體,光靠那六個人顯然無法完成這項工作,於是李家村和向陽村的民兵隊就各抽出一半人手跟著葉昌將傷員和戰友的遺體送往和平村。至於那些獵物,實在缺少人手,李家村、向陽村剩下的民兵就隻能把獵物堆積在距離英國營地三裏地的地方,等待葉昌他們回去後從和平村抽調村民過來幫助他們運送到各自的村子。
葉昌帶著眾人走出二十多裏路,命令大家停下來。
“小邢,你們這些傷員能自己走回村子嗎?”葉昌問拄著拐杖的邢恩明。
邢恩明看一眼那些傷員,見這些人均是輕傷,有的胳膊被狼咬傷了,有的手指被咬掉了,最重的那個傷員肩膀上被狼咬掉一塊肉,大家腿腳都完好,走回村子沒有問題。
邢恩明衝葉昌點點頭,“能走回去。”
“我擔心李家村、向陽村民兵隊遭受英國人的攻擊,他們隻有二十條伽蘭德步槍,英國人吃了大虧,絕不會善罷甘休,如果他們采取人海戰術,兩個村的民兵必然會遭受損失,而且好容易得到的獵物也會被英國人奪回去。遺體先放在這裏,你們回去後讓每家出一個年輕人,趕到這裏,記住把剩下的子彈都帶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