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鑽進密林深處,在那裏他們遇到了平生最恐怖的事情,首先遭殃的是那些身配手槍的軍官。
部隊行進中,經常會從他們的側麵飛過來一發子彈,將軍官擊斃。那些狙擊手顯然早就悄悄跟蹤這支部隊,暗中觀察這些蘇軍官兵的一舉一動,當狙擊手確定軍官的身份後,就會毫不猶豫地狙殺軍官,他們對小兵不感興趣,殺死軍官後就會迅速轉移。
那些追殺狙擊手的蘇軍官兵下場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有去無回,有一些追著追著就踏響了狙擊手埋下的地雷,還有的被達姆彈打碎了腦袋或者被從後麵無聲無息摸上來的特戰隊員用匕首割斷喉嚨。
蘇軍士兵根本看不到那些中國人的身影,他們身披吉利服,即使他們就埋伏在蘇軍士兵的附近,蘇軍士兵也絕難發現他們。
特戰隊與蘇軍在密林裏周旋了十幾個小時,殺死了兩千多名蘇軍官兵,絕大多數軍官都被狙殺,逃回去的士兵也患上了嚴重的恐懼症。
蘇軍派出三十架轟炸機對屯金山實施空襲,然而蘇聯人沒有想到特戰隊裝備了河內兵工廠生產的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
該導彈是在後世中國導彈專家的幫助下,根據從後世越南那裏搞到的薩姆-7型肩扛式導彈仿製的山寨貨。
目前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在南華還屬於高級機密,隻裝備了特戰隊和派駐庫倫的防空旅,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
這次蘇軍派出了三十架轟炸機,嚴重威脅到特戰隊的生存,牛小山當即作出決定,使用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讓蘇聯人嚐嚐厲害。
蘇軍轟炸機一架架從空中向營地俯衝下來,特戰隊員們蹲在大石頭後麵,向蘇軍轟炸機發射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一架架蘇軍轟炸機被導彈擊中粉身碎骨,三十架蘇軍轟炸機被導彈擊毀七架,剩下的蘇軍轟炸機胡亂扔下炸彈,爬升到高空,逃回伊爾庫斯克機場。
經過九天激戰,大陸軍取得了庫倫戰役的勝利,此戰共斃傷八萬三千多名蘇軍,將近四萬蘇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向大陸軍投降,還有數千蘇軍混戰中突出重圍,逃進了庫倫東麵的群山中。
大陸軍一麵派遣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進山圍剿蘇軍,一麵集結主力向木克堆挺進。
蘇聯在新西伯利亞派駐了兩百萬大軍,部隊數量看著很多,可是蘇聯與中國外蒙古、黑龍江、吉林邊境線十分漫長,把這些部隊平攤在邊境線上,每一處就沒有多少兵力了。
蘇軍後貝加爾軍區六十萬大軍負責守衛蘇聯與外蒙邊境線,庫倫戰役以及木克堆的幾場戰役後貝加爾軍區損失了十四萬兵力,已經接近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了。
更要命的是後貝加爾軍區僅有的兩個裝甲師也損失殆盡,空軍又不給力,可以說後貝加爾軍區已經失去了進攻能力,能守住漫長的邊境線已經十分勉強了。
庫倫戰役期間,蘇軍集結在布爾錯的十萬大軍猛攻滿洲裏,大陸軍駐守滿洲裏的部隊是第三裝甲師和第33、37、55、56步兵師以及第2炮兵師,大陸軍以五百架野馬、海燕、米格—3戰鬥機殲滅了蘇軍空軍,奪取了製空權,隨後出動第三裝甲師和兩百架轟炸機殲滅了蘇軍的裝甲師和炮兵,大陸軍駐滿洲裏八萬大軍盡出滿洲裏,進入蘇聯境內,對布爾錯蘇軍發動總攻,經三天激戰,大陸軍殲滅一萬多蘇軍,蘇軍撤出布爾錯,退守赤塔。
十天後大陸軍從長春調來了第二裝甲師和第五火箭炮師,大陸軍開始猛攻赤塔,地上第二、第三裝甲師的數百輛坦克以及第2炮兵師、第五火箭炮師的數百門火炮、六萬裝備突擊步槍的步兵,天空是數百架轟炸機、直升飛機,大陸軍向赤塔蘇軍碾壓過去。
赤塔對於蘇聯可是太關鍵了,如果失去赤塔,貝加爾湖以東的蘇軍將無法得到國內的援助,中國隻需牢牢控製住赤塔,就能將赤塔以東的一百多萬蘇軍活活困死。
赤塔戰役進行到第二天,駐守阿穆爾州的蘇軍緊急調遣十萬大軍向布爾錯撲過來,試圖與赤塔蘇軍前後夾擊大陸軍。
然而阿穆爾州的蘇軍在途中即遭到大陸軍空軍的不斷空襲,致使鐵路多處被毀,運兵火車也悉數遭到摧毀,蘇軍火車本就十分匱乏,阿穆爾州的火車全部被擊毀,無法從別的地方補充火車,蘇軍援軍隻得依靠兩隻腳向布爾錯急行軍,一路上蘇軍不斷遭到空軍的轟炸、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回了阿穆爾州駐地。
第二炮兵師和第五火箭炮師輪番對赤塔蘇軍陣地進行炮擊,炮兵打累了,轟炸機登場表演,轟炸機扔光了炸彈,直升飛機飛到蘇軍頭上發射火箭彈,用機槍掃射。
這樣折騰了兩天兩夜,蘇軍的防線已是千瘡百孔。第三天淩晨,大陸軍對赤塔蘇軍發動總攻。
第二裝甲師、第三裝甲師率領數萬步兵分別從東西方向在蘇軍防線上撕開兩個大口子,步兵如同洪水一樣從蘇軍防線缺口處灌進去。
坦克炮、步兵手裏的火箭筒、無後坐力炮一個一個將攔阻前進步伐的蘇軍火力點清除,僅用十幾個小時就攻破了蘇軍外圍防線,迫使蘇軍撤進了赤塔城中。
殲滅赤塔城內數萬蘇軍已經沒有任何懸念,第二裝甲師、第三裝甲師沒有必要再留在赤塔了,兩個裝甲師離開赤塔各率領一個摩步旅向貝加爾湖東岸的米索夫斯克殺過去。
蘇軍後貝加爾軍區在買賣城裏集結了三十萬大軍,留守後方的兵力不足五萬,而米索夫斯克城內的兵力隻有一個師,擔心後路被截斷,蘇軍緊急從買賣城抽調五萬兵力增援米索夫斯克。
蘇軍援軍馳援米索夫斯克火車是坐不成了,買賣城和米索夫斯克的火車昨天就被大陸空軍的飛機炸毀了,蘇軍隻能步行了,可是兩隻腳怎麽跑得過車軲轆?
蘇軍援軍才走了一半路程,大陸軍的第二、第三裝甲師以及兩個摩步旅就已經攻陷了米索夫斯克。
大陸軍在西伯利亞與蘇軍激戰正酣之際,南華軍、西華軍派遣八十萬大軍從阿富汗境內攻入塔吉克斯坦,在同一天,龍雲也率十萬大軍殺入土庫曼斯坦,南華、西華聯軍僅用五天就全殲塔吉克斯坦境內的十萬蘇軍,占領塔吉克斯坦全境。
南華軍並未在塔吉克斯坦停住腳步,攻占塔吉克斯坦首府杜尚別後,立即揮軍殺入吉爾吉斯坦。
西伯利亞的戰事已經搞得斯大林焦頭爛額,現在最擔心的南華向蘇聯的胸膛揮來一記重拳,比起西伯利亞,裏海周邊地區對於蘇聯顯然更為重要,因為這裏更靠近蘇聯的心髒,如果不得不在西伯利亞和裏海周邊地區做一個選擇,斯大林寧願選擇裏海周邊地區。
為了保住裏海周邊地區,斯大林緊急將準備調往西伯利亞的一百萬大軍派往哈薩克斯坦,試圖攔阻住南華軍向其心腹地帶的擴張。
龍雲在南華的大力資助下,如今坦克、飛機、重炮樣樣不缺,麾下五十萬大軍,全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強將。
數日後蘇軍先頭部隊兩個裝甲師和三個步兵師在巴爾喀什湖畔與南華軍相遇,南華軍的裝甲師全部換裝了59式坦克,摧枯拉朽般地全殲了蘇軍的裝甲部隊,而南華空軍裝備的兩百架米格—15戰鬥機更成為蘇軍空軍的噩夢。
南華軍三個精銳的裝甲師,緊隨其後的五個摩托步兵旅以及五十萬步兵,接連擊潰蘇軍後續部隊向阿斯塔納殺過去。
一路上勢如破竹,蘇軍遇到南華軍稍作抵抗便紛紛潰逃,南華軍於四天後攻占了阿斯塔納。
蘇軍重新集結七十萬大軍進攻阿斯塔納,駐守阿斯塔納的南華軍隻有二十萬人。
阿斯塔納守軍頂住了蘇軍的凶猛攻勢,堅守阿斯塔納三天之久,三天後南華、西華聯軍分別從東西向蘇軍包抄過去,將七十萬蘇軍圍困在阿斯塔納。
蘇軍很快就調來了五十萬大軍,使蘇軍總兵力達到一百二十萬,不過南華兩天後也調來了五個阿拉伯步兵師,三個印度步兵師。
中蘇兵力相當,但中國軍隊的裝備全麵壓過蘇軍,即便是那些印度步兵師的裝備也不比蘇軍差,蘇軍被南華軍的空中、地麵火力打得抬不起頭來,隻能依靠人海戰術守住陣地。
阿斯塔納戰役進行到第十一天,龍雲的部隊在得到蔣介石支援的三個黑人步兵師的協助下終於擊潰了土庫曼斯坦境內的蘇軍,在隨後的半個月裏占領了土庫曼斯坦全境。
龍雲親率三十萬大軍殺到烏拉爾河畔,切斷了蘇聯與阿斯塔納蘇軍的聯係。
南華調動了一切人力、物力,一支支機械化部隊、一個個步兵師由運兵船送到波斯灣,隨後穿越伊朗、土庫曼斯坦到達烏拉爾河畔。
烏拉爾河距離莫斯科不過一步之遙,中國軍隊進逼到烏拉爾河畔,斯大林已經沒有後路了,他隻能不斷地投入兵力,期望能夠阻止中國軍隊進軍莫斯科的腳步。
部隊行進中,經常會從他們的側麵飛過來一發子彈,將軍官擊斃。那些狙擊手顯然早就悄悄跟蹤這支部隊,暗中觀察這些蘇軍官兵的一舉一動,當狙擊手確定軍官的身份後,就會毫不猶豫地狙殺軍官,他們對小兵不感興趣,殺死軍官後就會迅速轉移。
那些追殺狙擊手的蘇軍官兵下場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有去無回,有一些追著追著就踏響了狙擊手埋下的地雷,還有的被達姆彈打碎了腦袋或者被從後麵無聲無息摸上來的特戰隊員用匕首割斷喉嚨。
蘇軍士兵根本看不到那些中國人的身影,他們身披吉利服,即使他們就埋伏在蘇軍士兵的附近,蘇軍士兵也絕難發現他們。
特戰隊與蘇軍在密林裏周旋了十幾個小時,殺死了兩千多名蘇軍官兵,絕大多數軍官都被狙殺,逃回去的士兵也患上了嚴重的恐懼症。
蘇軍派出三十架轟炸機對屯金山實施空襲,然而蘇聯人沒有想到特戰隊裝備了河內兵工廠生產的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
該導彈是在後世中國導彈專家的幫助下,根據從後世越南那裏搞到的薩姆-7型肩扛式導彈仿製的山寨貨。
目前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在南華還屬於高級機密,隻裝備了特戰隊和派駐庫倫的防空旅,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
這次蘇軍派出了三十架轟炸機,嚴重威脅到特戰隊的生存,牛小山當即作出決定,使用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讓蘇聯人嚐嚐厲害。
蘇軍轟炸機一架架從空中向營地俯衝下來,特戰隊員們蹲在大石頭後麵,向蘇軍轟炸機發射霹靂-1型肩扛式防空導彈,一架架蘇軍轟炸機被導彈擊中粉身碎骨,三十架蘇軍轟炸機被導彈擊毀七架,剩下的蘇軍轟炸機胡亂扔下炸彈,爬升到高空,逃回伊爾庫斯克機場。
經過九天激戰,大陸軍取得了庫倫戰役的勝利,此戰共斃傷八萬三千多名蘇軍,將近四萬蘇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向大陸軍投降,還有數千蘇軍混戰中突出重圍,逃進了庫倫東麵的群山中。
大陸軍一麵派遣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進山圍剿蘇軍,一麵集結主力向木克堆挺進。
蘇聯在新西伯利亞派駐了兩百萬大軍,部隊數量看著很多,可是蘇聯與中國外蒙古、黑龍江、吉林邊境線十分漫長,把這些部隊平攤在邊境線上,每一處就沒有多少兵力了。
蘇軍後貝加爾軍區六十萬大軍負責守衛蘇聯與外蒙邊境線,庫倫戰役以及木克堆的幾場戰役後貝加爾軍區損失了十四萬兵力,已經接近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了。
更要命的是後貝加爾軍區僅有的兩個裝甲師也損失殆盡,空軍又不給力,可以說後貝加爾軍區已經失去了進攻能力,能守住漫長的邊境線已經十分勉強了。
庫倫戰役期間,蘇軍集結在布爾錯的十萬大軍猛攻滿洲裏,大陸軍駐守滿洲裏的部隊是第三裝甲師和第33、37、55、56步兵師以及第2炮兵師,大陸軍以五百架野馬、海燕、米格—3戰鬥機殲滅了蘇軍空軍,奪取了製空權,隨後出動第三裝甲師和兩百架轟炸機殲滅了蘇軍的裝甲師和炮兵,大陸軍駐滿洲裏八萬大軍盡出滿洲裏,進入蘇聯境內,對布爾錯蘇軍發動總攻,經三天激戰,大陸軍殲滅一萬多蘇軍,蘇軍撤出布爾錯,退守赤塔。
十天後大陸軍從長春調來了第二裝甲師和第五火箭炮師,大陸軍開始猛攻赤塔,地上第二、第三裝甲師的數百輛坦克以及第2炮兵師、第五火箭炮師的數百門火炮、六萬裝備突擊步槍的步兵,天空是數百架轟炸機、直升飛機,大陸軍向赤塔蘇軍碾壓過去。
赤塔對於蘇聯可是太關鍵了,如果失去赤塔,貝加爾湖以東的蘇軍將無法得到國內的援助,中國隻需牢牢控製住赤塔,就能將赤塔以東的一百多萬蘇軍活活困死。
赤塔戰役進行到第二天,駐守阿穆爾州的蘇軍緊急調遣十萬大軍向布爾錯撲過來,試圖與赤塔蘇軍前後夾擊大陸軍。
然而阿穆爾州的蘇軍在途中即遭到大陸軍空軍的不斷空襲,致使鐵路多處被毀,運兵火車也悉數遭到摧毀,蘇軍火車本就十分匱乏,阿穆爾州的火車全部被擊毀,無法從別的地方補充火車,蘇軍援軍隻得依靠兩隻腳向布爾錯急行軍,一路上蘇軍不斷遭到空軍的轟炸、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回了阿穆爾州駐地。
第二炮兵師和第五火箭炮師輪番對赤塔蘇軍陣地進行炮擊,炮兵打累了,轟炸機登場表演,轟炸機扔光了炸彈,直升飛機飛到蘇軍頭上發射火箭彈,用機槍掃射。
這樣折騰了兩天兩夜,蘇軍的防線已是千瘡百孔。第三天淩晨,大陸軍對赤塔蘇軍發動總攻。
第二裝甲師、第三裝甲師率領數萬步兵分別從東西方向在蘇軍防線上撕開兩個大口子,步兵如同洪水一樣從蘇軍防線缺口處灌進去。
坦克炮、步兵手裏的火箭筒、無後坐力炮一個一個將攔阻前進步伐的蘇軍火力點清除,僅用十幾個小時就攻破了蘇軍外圍防線,迫使蘇軍撤進了赤塔城中。
殲滅赤塔城內數萬蘇軍已經沒有任何懸念,第二裝甲師、第三裝甲師沒有必要再留在赤塔了,兩個裝甲師離開赤塔各率領一個摩步旅向貝加爾湖東岸的米索夫斯克殺過去。
蘇軍後貝加爾軍區在買賣城裏集結了三十萬大軍,留守後方的兵力不足五萬,而米索夫斯克城內的兵力隻有一個師,擔心後路被截斷,蘇軍緊急從買賣城抽調五萬兵力增援米索夫斯克。
蘇軍援軍馳援米索夫斯克火車是坐不成了,買賣城和米索夫斯克的火車昨天就被大陸空軍的飛機炸毀了,蘇軍隻能步行了,可是兩隻腳怎麽跑得過車軲轆?
蘇軍援軍才走了一半路程,大陸軍的第二、第三裝甲師以及兩個摩步旅就已經攻陷了米索夫斯克。
大陸軍在西伯利亞與蘇軍激戰正酣之際,南華軍、西華軍派遣八十萬大軍從阿富汗境內攻入塔吉克斯坦,在同一天,龍雲也率十萬大軍殺入土庫曼斯坦,南華、西華聯軍僅用五天就全殲塔吉克斯坦境內的十萬蘇軍,占領塔吉克斯坦全境。
南華軍並未在塔吉克斯坦停住腳步,攻占塔吉克斯坦首府杜尚別後,立即揮軍殺入吉爾吉斯坦。
西伯利亞的戰事已經搞得斯大林焦頭爛額,現在最擔心的南華向蘇聯的胸膛揮來一記重拳,比起西伯利亞,裏海周邊地區對於蘇聯顯然更為重要,因為這裏更靠近蘇聯的心髒,如果不得不在西伯利亞和裏海周邊地區做一個選擇,斯大林寧願選擇裏海周邊地區。
為了保住裏海周邊地區,斯大林緊急將準備調往西伯利亞的一百萬大軍派往哈薩克斯坦,試圖攔阻住南華軍向其心腹地帶的擴張。
龍雲在南華的大力資助下,如今坦克、飛機、重炮樣樣不缺,麾下五十萬大軍,全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強將。
數日後蘇軍先頭部隊兩個裝甲師和三個步兵師在巴爾喀什湖畔與南華軍相遇,南華軍的裝甲師全部換裝了59式坦克,摧枯拉朽般地全殲了蘇軍的裝甲部隊,而南華空軍裝備的兩百架米格—15戰鬥機更成為蘇軍空軍的噩夢。
南華軍三個精銳的裝甲師,緊隨其後的五個摩托步兵旅以及五十萬步兵,接連擊潰蘇軍後續部隊向阿斯塔納殺過去。
一路上勢如破竹,蘇軍遇到南華軍稍作抵抗便紛紛潰逃,南華軍於四天後攻占了阿斯塔納。
蘇軍重新集結七十萬大軍進攻阿斯塔納,駐守阿斯塔納的南華軍隻有二十萬人。
阿斯塔納守軍頂住了蘇軍的凶猛攻勢,堅守阿斯塔納三天之久,三天後南華、西華聯軍分別從東西向蘇軍包抄過去,將七十萬蘇軍圍困在阿斯塔納。
蘇軍很快就調來了五十萬大軍,使蘇軍總兵力達到一百二十萬,不過南華兩天後也調來了五個阿拉伯步兵師,三個印度步兵師。
中蘇兵力相當,但中國軍隊的裝備全麵壓過蘇軍,即便是那些印度步兵師的裝備也不比蘇軍差,蘇軍被南華軍的空中、地麵火力打得抬不起頭來,隻能依靠人海戰術守住陣地。
阿斯塔納戰役進行到第十一天,龍雲的部隊在得到蔣介石支援的三個黑人步兵師的協助下終於擊潰了土庫曼斯坦境內的蘇軍,在隨後的半個月裏占領了土庫曼斯坦全境。
龍雲親率三十萬大軍殺到烏拉爾河畔,切斷了蘇聯與阿斯塔納蘇軍的聯係。
南華調動了一切人力、物力,一支支機械化部隊、一個個步兵師由運兵船送到波斯灣,隨後穿越伊朗、土庫曼斯坦到達烏拉爾河畔。
烏拉爾河距離莫斯科不過一步之遙,中國軍隊進逼到烏拉爾河畔,斯大林已經沒有後路了,他隻能不斷地投入兵力,期望能夠阻止中國軍隊進軍莫斯科的腳步。